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起程

1、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起程

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起程

我非常喜欢一部喜剧电影,叫《偷天情缘》(groundhog day),也译作《土拨鼠之日》。由bill murray主演的菲尔(phil)是个气象播报员,每天除了在摄像机前给观众做风趣幽默的天气预报外,每年的2月2日他还要到一个名为普苏塔尼的小镇报道当地的土拨鼠日庆典。这是他第四次报道这场节日,实际上他对这一节日嗤之以鼻,并对自己的工作心生厌倦。当他例行公事完成今年的报道后,便急着回家,在回去的路上却遭遇一场暴风雪,使得他不得不继续留在这个小镇上。

第二天早上六点钟,他被闹钟吵醒,发觉周围的一切都是昨天的重演,刚开始他紧张、迷茫、不知所措、怀疑这一切都不是真的,度过这样的一天后,早上六点钟闹钟一响,他又迎来了2月2日,生活仿佛被上帝下了诅咒,他重复着同样的土拨鼠节。接着他从最初的迷茫变为狂喜,因为他预知接下来的时间里会发生的一切事情,由生活的不确定性产生的恐惧消失了,他开始无视法律和道德,利用这个机会干尽坏事,泡妞变得易如反掌,抢银行也毫

无顾虑。他开始追求女制片人,失败之后,他更加厌倦这样重复的生活,尝试各种自杀方法,撞车、跳楼、上吊、自焚……无论当天他的生活怎样,第二天六点一到,噩梦又将重新开始。

后来他恍然醒悟,不再迫不及待地逃离2月2日,而是转变自己的生活态度,每天像赶场一样到处帮助别人,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接住从树上掉下来的孩子,给街头老人食物,给同事带去了早餐,和老同学交谈,不刻意讨好心上人,即使要破坏和她的约会,也要赶去救一个噎着的老人。他开始学习和完善自己:博览群书,学习诗歌,练习钢琴,学习冰雕……原本自大傲慢、尖酸刻薄的他变成了助人为乐、真诚友善、多才多艺之人,也成了全镇最受欢迎的单身汉。最终,他赢得了女制片人的爱情,结束了完美的2月2日, 2月3日清晨的阳光照耀在这对幸福恋人共度良宵之后的屋顶上。

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深刻,给我很大的触动和启示。

第一个启示:接受你不能改变的,改变你可以改变的。

美国有个匿名的戒酒协会,它有一则誓词非常有趣:"感谢上帝告诉我们有些事情不可改变,感谢上帝给我们力量改变一些事情,感谢上帝让我们区别这两件事情。"当你不能改变外界环境的时候,你就要接受它。电影中菲尔刚开始不能接受自己"一直停留在2月2日土拨鼠日"这一事实,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了厌倦,后来还妄想通过自杀解决这一问题,显然他失败了。如果你暂时没有能力改变环境,那就先接受环境。一个人只有接受现状后,才能往新的方向走,与其做些无用的举动,消耗精力,就像菲尔用自杀来逃避问题一样,还不如去看看你可以改变什么,从现状去创造你想要的生命乐趣与价值。

如果你没办法改变外界,你可以先改变自己,因为至少自己是可以改变的。当菲尔接受了自己的现状,开始着手改变自己,变得助人为乐,真诚善良时,他周边环境因为他的积极主动的创造也发生了改变。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完善自己时,你的人生也会跟着变得美好起来。接受你不能改变的,改变你可以改变的,并能够分清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人生需要学习的智慧。

你除了改变自己的行为,还可以做到改变自己的态度。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单单被困难、挫折这些事情本身所击败,还会被自己面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所击败、所伤害。对一件事情负面的态度往往会损害我们的信心,消磨我们的斗志。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有的人说,只剩半杯水,还有的人说,还有半杯水。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人生。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你能改变自己的世界。我有个朋友刚入会计这一行时要考一个会计上岗证,只有拿到这个证书她现在的工作岗位才能更稳固,薪水才能上涨。她是非常讨厌和恐惧考试的,但是认识到这次考试的重要性,她决心改变自己对待考试的态度,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通过了就等于涨工资,由讨厌变为喜欢,由消极备考变为积极学习,最后她真的通过了考试,也涨了薪水,这使她很有成就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证书,自信心也因此提升了不少。

当面对人生的挫折、不顺、挑战时,只有拥有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以及乐观向上的精神,才能克服困难,走向美好的未来。

第二个启示:不要低估今天的价值。

电影中的菲尔经过无数个2月2日,在各种自杀未遂,浪费许多时间之后才开始学习助人为乐,学习各种才艺。现实中并不会总是停留在2月2日,2月2日一过,就变为2月3日,再接着一天天过去。如果你浪费了今天,是没有另一个今天可以让你重新来过。时间的浪费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就像奔腾不息的河流,永远无法逆流。

儿童时我觉得人生是曲折而漫长的,现在我还是觉得人生是曲折的但并不漫长。初高中感觉像坐绿皮火车,大学感觉像坐动车,工作这三年感觉像坐高铁,不知道再过几年,我是不是有坐上火箭的感觉。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一年过得很慢,总是盼望暑假的到来,暑假却总是姗姗来迟,总是盼望自己快快长大,可是似乎过了好久才长了一岁。但是大学、工作以后的日子就像大风吹书页,哗啦啦地翻过去,一眨眼,一年就过去了。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这是普世感觉,不管你生活在哪里,属于什么种族,这种当你一年年老去时,时间似乎一年年越过越快的感觉是同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科学家们有三种理论,其中一种解释是:同一时间段在不同人生年龄段所占比例不一样。当你10岁时你生命中的一小时、一天、一个月和一年跟你40岁时的一小时、一天、一个月比重不一样,年龄越大,同一时间段的总比例就越少,所以会觉得过得快。正因如此,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更应该加倍珍惜自己的时间。

在我们的生命中,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每一天也都是无价的,甚至每一时每一刻都是崭新无价的。因为失去了今天你将再也无法时间倒流,重新来过。我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去拖延我们原本想要和应该做的事情:今天很困,明天再学习吧;今天要玩,明天再努力吧;今天的工作可以再拖拖,到明天再做吧;今天很忙,明天再带家人出去玩吧;今天很累,明天再陪陪孩子吧……我们还总是有许多美好的错觉用来自欺欺人,比如:明天会更好,反正还有时间,以后总有机会……于是就这样,我们错过了许多美好,失去了许多机会,浪费了很多时间,但是我们自己却没有觉察到这一点。于是我们就这样浪费了一个又一个今天,一切等明天再说。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事实上,我们不是拥有很多时间,而是我们浪费了许多时间。如果要努力,要改变,从今天就开始吧,不要低估了今天的价值,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就行动起来,只有每天一点点去靠近你的梦想,你的梦想才会成真。

第三个启示:想到达明天,今天就要起程。

我们的生活何尝不像电影中的场景,也是一天天地重复。今天就是昨天的重复,明天就今天的重复,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在我们的一生之中,每一天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今天,而我们常常把完全不一样的每一天都过得一样。摒弃重复无聊的日子,迎来未来精彩美好的生活,这都是我们每个人一直期望的,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生活简直就是奢侈,因为我们习惯对自己日复一日的生活产生依赖感和麻木感,生活产生的巨大惰性会拖垮我们,我们宁愿麻木不仁地生活,安全地受困也不愿冒险改变。因此,我们并没有精彩美好的未来。

也许你不会像《偷天情缘》中的菲尔一样被诅咒:如果过不好今天,就无法到达明天。但是你的每一个明天都是今天的写照,无数个明天就是今天的翻版,我们的今天指向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未来美好程度代表了我们过去努力创造的程度。如果你过不好今天,那么你也很难过得好明天。试想一下:一个无聊空虚的今天过完之后,你会有一个充实美好的明天吗?()如果你能把今天过到极致好,好到自己都不想离开,那么你的明天自然就会到达,而且是散发着璀璨光芒般到来。就像电影中的主角一样,他最后一天是多么完美和充实啊。他热心助人,参加社区的聚会,和乐队一起演奏钢琴,得到自己心动女生的爱,成为镇上最受欢迎的单身汉。当自己的2月2日过得无限美好,无比充实,好到不再想离开之际,他终于迎来了2月3日初升的太阳。

有人说得好:我们不应该把完全不一样的每一天过得完全一样, 我们应该把完全不一样的每一天过得完全不一样。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所过的今天,无论好坏都是我们过去的行为导致的结果。如果我们今天过不好,那是因为我们过去不够努力。过去已经无法改变,我想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过好今天,从今天起去改变、去发现、去寻找、去创造,那么,我们的明天就会不一样,我们不远的未来就会更精彩。很多人会抱怨环境的阻碍,哀叹生命的短暂,后悔以往的种种不是,但是这些都不是明智之举,只有脚踏实地过好今天,我们才能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我们今天努力付出,是为了不虚掷光阴,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内心,也是为了收获将来更美好的生活。菲尔每一天都努力学习钢琴、冰雕,最终能和乐队一起演奏了,为心爱的女生雕塑。如果你希望未来的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那么今天就开始学习吧;如果你希望未来的自己能掌握一门乐器,那么今天就找个老师上课吧;如果你希望未来的自己博学多才,那今天就看一本书吧;如果你希望自己爱上将来的自己,那么今天就开始改变和完善自己吧。你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指向你的未来,与其悔恨过去不努力,担忧未来不美好,不如脚踏实地地过好现在。如果你想到达明天,那么今天就开始起程吧!

2、六六:想拥有一个不被同情的老年,现在就要努力

想拥有一个不被同情的老年,现在就要努力

文/六六

乐嘉问我:“明年你中欧毕业了做什么?”

我答:去美国学一年英语。

他诧异地问:“你英语这么好了为什么还要学?”

我答:我离英语好还有很大的距离,顶多是对话没问题,涉及到灵魂与思想的沟通就显得很没有被教化。我对好几本英语原版的着作很有兴趣,可对它们的中译文本很不满意,我想学习后自己翻译。

乐嘉又问我:“那学完英语你做什么?”

我答:“我想报一个心理学的博士专业。我觉得这门技艺对我写作很有帮助,也更能理性分析现象背后的成因。”

乐嘉惊叹:“你怎么有这么大动力?我认识你的这几年,你每天都在学习!你到底想干嘛?!”

我答:我想在自己年老的时候,依旧能感受生命之美。

总在看中国的宣教片,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说话,甚至为不探望父母还立法。这不是我要的老年——充满着弱势的怜悯,无奈的孝道重压。

我不想让我儿子一想到出于理法道德不得不来看我就牙疼,我不想让自己老了以后活在整天期盼儿女孙子电话的孤单里。说实话,我也不想晚上的娱乐不是看电视就是跳广场舞。

我在国外,看过很多老年人精气神极好,打高尔夫,办party,老得很有风骨和气质,状态极佳。其实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老人,退休以后上老年大学,琴棋书画,写回忆录,还做点滴慈善。

人在老年的时候,也许体力不及年轻人,但经验是财富和宝藏;也许记忆力不及年轻人,但智慧却无可比及——前提是你从未放弃过学习。

学习这种能力不是为孩童准备的,学习能力是伴随终生的。

“活到老学到老”一语,出自古代雅典着名政治家梭伦之口,直译为“我愈老愈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很多人在走出学校以后,觉得学习这事就终止了,把时间花在打麻将,烧饭做菜,聊天美色上。

也许这一段你觉得很舒坦,但舒坦之后,就是老年的渴求陪伴,与世脱节,寻求帮助,以及无所事事。

你期望得到社会的关爱,你怕被忽略,你渴求更多的照顾,你老来寂寞。

从社会角度说,关爱老人是正确的。因为每个人都会老,每个人都怕老无所依,一个对社会奉献了半辈子的人值得善待。

但从个体角度,你绝对可以打破这个恐惧的怪圈,前提是你永远在进步。

我前几天听了海尔集团张瑞敏的演讲,赞叹这位共和国同龄人的思维敏捷和博学多才。

他直到今天,都以每周阅读两本书,一年一百多本的速度在学习着。在座的学生提问的所有跨时代、跨技术、跨领域的问题,他都有过思考并能提出独到的见解。

我有时候想,能跟这样一位智者在一起学习生活,每天聆听他对世界的领悟,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而张瑞敏,他一定来不及哀叹年纪大了,没有用了。他更不会去乞求年轻人的陪伴——因为年轻人在争相向他学习,努力跟上他的步伐。

这样的老人全社会还有很多。

比方说巴菲特的午餐。

比方说梅丽尔斯特里普去年再度捧得小金人。

比方说褚时健在暮年新创的“褚橙”品牌。

我一方面同情怜悯那些老去和即将老去的人,一方面希望自己活得不一样。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在《论老年》中说:老年人不仅要保重身体,还应注意理智与心灵的健康,因此老年也得不断学习。

“一个总是在这些学习和工作中讨生活的人,是不会察觉自己老之将至的。”这与孔子所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一个道理。

想拥有一个丰富精神世界和果实累累的老年,我现在就要努力。

3、经典语录:不要总说“明天”,世界上没有比现在还更有意义

经典语录:不要总说“明天”,世界上没有比现在还更有意义

1、最美的相遇,不言过往;最好的离别,不问归期。

2、人都是被逼出来的,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安于现状,你将逐步被淘汰,逼自己一把,突破自我,你将创造奇迹,千万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树的方向,风决定。人的方向,自己决定。

3、请把努力当成一种习惯,而不是三分钟热度。每一个你羡慕的收获,都是努力用心拼来的。相信人生不会亏待你,你吃的苦,你受的累,你掉进的坑,你走错的路,都会练就独一无二成熟坚强感恩的你。

4、随时提醒自己的几句话:人在愤怒的时候智商为零,人在急躁的时候动作会变形,人在没有给对方信任的时候,说什么都没用,人在失去方向的时候,做什么都没劲,脑子瞎了的时候,有眼睛也没用。

5、每个人都有梦想,或小或大、或远或近。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给它一个绽放的机会。只有放下那些无谓的负担,我们才能一路潇洒前行。找不到坚持下去的理由,那就找一个重新开始的理由,生活本来就这么简单。简单做自己,总有一扇门为梦想而开。

6、最美好的大概是那些初识的日子,是对彼此不全然地了解又极度渴望了解的那段时光,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

7、你说你是幸运的,你遇到了我,亲爱的,我也是无比幸运的,此生遇到了你,一切足以。

8、如果太胖就积极运动,皮肤不好就改善饮食,五官改变不了就改变气质,不懂穿衣就去学,永远不要让自己停止美好。

9、如若终将是过客,希望不再彼此耽误受不了就不要勉强,合适真的比喜欢重要。

10、我曾经介意过很多事,介意你对我忽冷忽热,介意你离开我,而如今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随意,我无所谓。

11、哪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总会有所有情绪崩溃的时候,生活总是这样会带给你各种坎坷,相信自己,会好的,熬过去就好了!

12、每天多努力一点,请相信:别人拥有的,不必羡慕;只要努力,时间都会给你。

13、我曾经以为会永远在一起的那个人,他终究还是变成了回忆里的那个人。

14、努力不因身在哪所学校而不同,不因工作性质而不同,更不因社会地位而不同,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就是幸福的人生。

15、希望一直如少年,干净纯粹心安,看透不美好却相信美好,见过不善良却依旧善良。

16、没有人可以和生活讨价还价,所以只要活着,就一定要努力。

17、没有哪段感情是在浪费时间,如果它没有给你想要的,那它一定教会了你什么是你不想要的。

18、没有人为你的失败负责,只有人为你的成功喝彩,早安,加油!

19、我爱你三个字谁都会说,但我包容你这件事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每段感情都有脾气,还能忍受是因为爱,相爱不易,还爱着就不要轻易说放弃。

20、不要总说“明天”,世界上没有比现在还更有意义!

4、不要像明天就要死亡那样去生活

不要像明天就要死亡那样去生活

文/游识猷

不知你有没有读过这么句话—— “把今天当成是活着的最后一天,像明天就要死亡那样去生活 ”。这话据说是鼓励人们珍惜当下,投入生活的。可我琢磨,倘若我确定无疑地知道明天我要死,那我今天八成会躺在家里床上。亲友乐意陪我说话最好,没人理我,我就吃喝打滚,读闲书看电视玩游戏,特别 “颓” 地度过这最后一天。我才不会在“活着的最后一天 ”去学习锻炼做好事呢——就剩24 小时,何必费那劲呢?

有一阵子,说不清是幸运还是不幸,反正我有了一段闲散时光,可以每天都随心所欲,不必考虑生计成绩,想干啥就干啥——于是乎我过了一段既“爽”且 “颓” 的日子。然后我回首一看,发现尽管在那阵子的 “每时每刻” ,我都是“快乐 ”的,但总体而言,我对那段日子的满意度并不高。为什么 “无数个好时刻”,不能积分成“大段的幸福时光”呢?

大概十年后我才明白,我的一个基本假设—— “幸福= 积极情绪 ×时间” 是错误的。如果快乐是人的终极追求,那么只要有足够毒品供应,保持大脑始终情绪高昂,就能成就一段 “好人生” 。但事实是,好人生,绝不只是快乐而已。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发现,真正的幸福,至少包含五个独立要素( perma),除了能感受积极情绪( positive emotion),还要能专注投入(engagement),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relationship),明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meaning),以及,能够有所成就( accomplishment)。

在这五个要素中,许多都需要长期投入。短期内的 “幸福最优解” ,或许是追寻快乐,但长期的 “幸福最优解” ,却往往需要牺牲短期内的快感,以达成长期目标。以“成就”为例,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者安吉拉 李 达克沃思 (angela lee duckworth)提出了一个公式,“成就= 技能 ×时间” 。时间是最关键的变量 ——一般来说,随着时间不断投入,技能也会不断提升。一个人如果坚持每年比一般人多投入 10%的时间,每年比一般人技能多提升 10%,十年后,他的成就至少是一般人的 6倍,可算是出类拔萃了。

而这种面对长远目标时,可以保持热情并坚持投入的能力,达克沃思定义为坚毅( grit)。达克沃思发现,坚毅往往与才华无关。许多敏赡悟捷的人,却不具备坚毅的品质,结果往往浪费了自己的才能。

坚持一个月还不算坚毅,真正的坚毅是年复一年,努力不懈,不断投入时间与精力,直到实现遥远的目标,直到抵达理想的未来。这种坚持最需要的,是一种信念,坚信努力可以带来提升,坚信投入可以换来回报,坚信人生是场漫长的马拉松——终点虽远,必将抵达,而明天,不会是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天。(来源/科学松鼠会)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