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作文_家乡的味道作文1000字

1、家乡的味道作文

“百年为客老,—念爱乡深”

——题记

童年时,我常一个人走遍故乡的每个角落。忘不了,破旧胡同里飘来的煎饼油条的香味;忘不了,某个拐角泥房里咿咿呀呀的戏声;忘不了,晴日里午后梧桐洒下的树影。长街,青巷。那是我家乡的味道,独一无二。

家乡的味道,是春天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开,是夏日里好生聒噪的傍晚蝉鸣,是秋霜中顺风纷飞的枯叶寂寥,是冬夜里予人安稳的清甜暖茶,一年四季,从早到晚,连同日出日落,连同浮云清风,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情。

家乡的味道,是黏牙的麦芽糖,那总是一位老者挑着长长的扁担,两头放用竹篾装着的成块麦芽糖手里的功夫则是一把锤子两把刀,一下一下的敲击,发出“叮——叮——”的金属声——这是卖麦芽糖的标志。麦芽糖甜而粘,孩子们十分喜欢,由于使用天然原料(即麦芽)手工熬制,所以长辈也放心给孩子食用。后来这种手艺逐渐失传,我再也未曾听过如此令人兴奋的“叮——叮——”声响。时隔多年,我仍会童心大发尝遍超市里所有的麦芽糖以缅怀记忆,可是那声,那味儿却再也寻不回。

家乡的味道,匙地道的乡音方言。很明显,乡音永远是一个地方的重要标志,更是最贴近名众生活的首要语种。从买菜还价到见面的问候,随处可赏方言的韵味。对于在外漂泊的人而言,方言便是一枚来自梦里的邮票,即使不在家乡多年,偶然听见一句家乡话,也会倍感亲切。虽然如今年青人渐渐形成多数,普通话也越来越普及,但在人们说的普通话里依旧可以听出或有或无的本地口音,改也改不掉。我想,这就是方言、将乡韵刻进了灵魂吧?

家乡的味道,是老城区的作文白墙黑瓦。那一栋栋黯淡的房屋,都为这城市蒙上了一层灰扑扑的色调。它不同于江南水城的青瓷石板,更不同于苍茫高原的黄土窑坡,它的美,是集结了历史沧桑后发自内心的美,不柔不糙,无可复制。如今城区里新建了许多高楼大厦,一层层地将原来的风貌逐渐围住、盖住。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人选择离开故居搬到漂亮的新居甚至去向外地,旧城区里的住户搬来搬去换了好几代,使得从前如同亲人秀的“街坊队伍”支离破十碎。由于楼上楼下信的都是陌生人,防盗意识渐渐深重,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铁纱门换成了防盗门。也许某天你想要将一个好消息与你的邻居分享,正当你兴高采烈地跑下楼,面对的却是一扇紧闭的防盗门抑或一张冷漠的面孔,会不会有些失望呢?如今人们来来住住还是会与熟识的新邻居互相问候,只不过那声问候里似乎少了点什么,例如亲昵。

家乡的味道,是故居的阳台。小时个我常常趴在阳台上看天,可以一下午就只看一朵一朵的云飘来飘去,不根据它们的形状编各种各样的故事。清风习习,吹到身上柔柔的暖暖的,很舒服。如今我依旧能趴在窗口看去,可是我却再也找不到从前看云时的欣悦感,同时也失去了那份耐心与科和。故居的阳台斑斑驳驳,母亲在上面摆了一盆又一盆的花,而我却再也不能同从前那秀尽兴地看天,因为新建的楼房越来越高,越来越密,挡住了一角的天空,挡住了我的视野,也挡住了那阵吹进我心里的风。

我在这块宝地上生活了十四年,窗外的那排不知名的树由不及屋顶的高度到后来停滞大概也是十余年,我与家乡的树一起成长。长街、青巷。岁月沧桑。家乡的味道将用我一生的时间细细品尝。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莫负春 作者年龄15岁零5个月
在读学校哈尔滨电工小学对口中学 在读班级初三5班
性格特点幽默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做饭 平均成绩93分
指导老师曹震豪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2、家乡的味道作文1000字

作为一个地道的陕西人和一个资深的吃货,我继承了家乡人爱发掘美食的特点,我妈总说一见好吃的东西,我就如饿虎扑食,如果不入我的法眼就置之不理,馊了以后就赏给我家后院的“小胖”。虽然我爱吃,但“三千弱水,我只取一瓢”我最爱的还是我们关中的臊子面。

在这三秦大地上,我是土生土长的人,第一次吃臊子面,那是在我八岁生日的时候,奶奶专门给我做的。我至今都记得,那天中午还未入家门就闻到一股酸香扑鼻的醋溜味,肚里的馋虫立马复苏,驱使着我甩着那双小短腿跑到厨房,张望着锅里问道:“奶奶,今儿上午做的是啥吗?这么香!”奶奶回过身眉眼弯弯的笑着对我说:“快去洗手,今给你做的臊子面,包你吃的走不动。”事实证明,奶奶是对的,她太了解我了,所以把臊子面做的那么好吃,于是我小小的胃就被吃撑了,搞得我去学校的时候都走不动了。奶奶做的臊子面特别劲道,面条煮的光滑可口,特有嚼劲,最好吃的还是奶奶调的汤,喝一口唇齿留香,撒上葱花,香菜,满满的塞一口在嘴里一嚼,辣酸香沁人心脾,怎会舍得放下筷子?

星期天,我终于亲眼目睹了臊子面的制作全过程,吃过早饭,奶奶就开始和面揉面,面团在奶奶的手中就像有了生命一般,变成了一个圆润白光的“面娃娃”。然后把面用盆捂住,好像是为了防止它逃跑似的,实则不然,奶奶告诉我,臊子面的魂就在于面,而做臊子面对面的要求却很高,首先得让面先睡一会起来,作文才会有力量变形。等中午12点的时候把面拿出来。揉面,手上必须要用力,这样才会将发好的面揉到,面才能擀薄,等切的时候才会又细又长。接着擀面,用中间粗两头细的擀面杖在手上将面团擀圆擀平,最后就到了考查刀功的时候了,只见那刀在奶奶手里宛若一支飞针走线纵横交错,看的我眼花缭乱,也令我心惊胆战,每次那刀在奶奶手指头只有一毫米的时候,奶奶灵巧的将手往回一撤,就避开了刀锋,前后交错,左右挪移。奶奶在切面的时候,我已经把锅里的水烧开了,接下来就是做臊子面第二个重要的环节——调汤。先让醋在锅里滚烧,直到它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一股难以抗拒有惹人味蕾的醋香味儿时,再加入盐、胡椒粉、酱油……最后倒入烧开的水,再熬制一会,把准备好的配料倒进汤里,撒上葱花,香菜,在开水锅里下熟奶奶的手擀面,捞在碗里,不要多,一口吃净的量就好,浇上浓香潋滟的汤,一碗正宗的臊子面就出盘了。可是别急,奶奶说第一碗面是给家里的“神仙”和“太爷爷”先尝尝,奶奶说人不能忘本,都是有根的,得先让祖先吃。所以,我急匆匆的端起碗跑到土地宫前洒一点,再到庭院里洒一点。然后就开吃了,一碗连面带汤全部下肚,呀,还没尝清味道呢?再来一碗吧……

“八百里秦川东风浩荡,三千万儿女共唱秦”在这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三秦大地上,我这个淳朴的陕西人,我最爱的文化大餐是高亢粗犷的秦腔,但我最爱吃的味觉大餐永远是臊子面。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郭兆信 作者年龄14岁零3个月
在读学校沈阳一二零中学 在读班级初二9班
性格特点怪异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电影 平均成绩106分
指导老师陈一斌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3、家乡的味道作文600字

家乡的味道是说不清的好闻,每个人的家乡,味道都不一样。

我小的时候觉得南方是充满了“下雨的味道”,便猜测北方一定是充满了“太阳的味道”。

“下雨的味道”便是我家乡的味道之一,哦不,可不是下雨天大楼里的湿臭味儿,是在农田里的清香,湖畔边的水香,果园里的花果香,“城里呆着的人没到过农田里可真是他们极大的损失!”我记得我小时候说过这么一句富有哲理的话。真的,我到现在也这么觉得。现在上海不是有一个“气味博物馆”吗?喏,这里有现成的一大片一大片香气,纯正的香,吸不完的香,在博物馆里你怎么吸也吸不够;到我们那儿去,你泡在农田里、湖畔边、果园里,怎么吸都吸不完,想怎么用你的鼻子就怎么用,不受任何约束。

“太阳的味道”也不难——其实就在晒完被子后被子的味道,但是这里又不一样了!我们老家喜欢把被子放在一种清香的植物编织的筐筐上,于是,作文被子除了“太阳味儿”还有清香味儿,晚上睡觉可以安神。

说到清香,我们那儿还有一种特别香的草,味道有点像艾草(估计是嫩的艾草苗苗),拔下来,剁烂,和面团和一块,变成了绿绿的面团,然后像包饺子一样把它裹住馅儿(馅有很多种,咸的、甜的、肉味的、芹菜味的等等。我最喜欢“芝麻糖浆馅”的),皮要厚,这样才会有嚼劲!下锅……好了,不管蒸的、煮的,还是炸的,出锅后就可以享用了!可好吃的了!那嚼劲,吃一个饺子要花我两三分钟呢!吃起来有独特的香,整个气管都是这味儿!

不用说,我家的菜油——那可是“老好了”!金黄金黄的菜油半透明的,就像化了的黄金,真叫人又想夺过去,又怕从指尖逃掉。它也有香,油本身的味不浓,但是你知道吗?用菜油烧菜,香气可以从九楼飘到一楼呢!用它烧的菜格外的香!

嗯!一闻到这些味道,仿佛我又看见外公在烧柴,外婆在做青饺……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李亚明 作者年龄12岁零5个月
在读学校芜湖市第四十二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8班
性格特点守旧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瑜伽 平均成绩100分
指导老师尚品网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4、家乡的味道作文400字

家,是一座岛屿,给予我们温暖,留下快乐的记忆;家,是我们在远方的牵挂;家的味道,总是能让人陶醉其中,难以忘怀。而那一道家乡菜,至今令我情有独钟。

松鼠桂鱼,是一道传统的苏州美食。之所以称它为“松鼠桂鱼”,是因为做菜时,当油淋到它身体时,会发出“吱吱”的声音。这声音十分像松鼠的叫声,因此而传名。

松鼠桂鱼色香味俱全,倒上了香甜可口的番茄汁,使它更加美味。拿起筷子,从那灿烂的橙色“花丛”中,夹起一块看起来诱人、可口的肉块轻轻地放入嘴中。刚入作文嘴时,味道丝甜。仔细品味一下,又渐渐地有一股清淡的一丝酸味。再细嚼一两下,浓香四溢的酸甜味在口中徘徊。咽入喉咙后,味道在喉间持久不散,那味道真是让人恋恋不忘。

不久前,我有幸再次品味到了那道菜。当时,我想吃,又不忍心吃,毕竟要尊重食物的灵魂。可美食的诱惑对我来说太大了,让我欲罢不能,如此美味的食物,顿时激活了我的味蕾,香甜的味道在我齿边绽放,令人陶醉。

松鼠桂鱼,此等美味的佳肴,让我连连下箸,满口清香。栩栩然,蝶与庄周,这也就不得而知了!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臧云 作者年龄11岁零8个月
在读学校武侯区第一小学 在读班级五年级6班
性格特点务实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逛街 平均成绩94分
指导老师李照雄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5、家乡的味道作文600字

我的家乡张家口有著名的三宝——山药,莜面,大皮袄。“山药”是指张家口人对马铃薯的贯称;“莜面”是指将莜麦炒熟,磨成面粉后制成的面食,是张家口本地人非常喜欢吃的面食之一;“大皮袄”是指我们张家口地区海拔较高,冬季气候寒冷,需要穿一种当地出产的羊皮做的大皮袄,这种皮袄保暖效果非常好,所以很有名气,因此张家口也是中国著名的“皮都”之一。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莜面。

莜面是由莜麦加工而成的面粉制成的食品。莜麦适合生长在无霜期短的山地区域,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河北坝上地区。莜面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做法,即所谓的“三生三熟”,就是说,从生莜麦到能吃的莜面制品,要经历三次生三次熟的过程。莜麦收割下来,籽粒是生的不能吃,这就是“一生”;要将莜麦磨成面粉,需要先将麦粒炒熟,这就成了“一熟”;将炒作文熟的麦粒磨成面粉,这就是“二生”;莜面粉在吃的时候要先和成面团,最特别的是,和面时不能用凉水,得用开水,由于是开水和面,这就成了“二熟’;和好的莜面,不管是做成饸饹,鱼鱼,还是窝窝,又成了生的了,这便是“三生”;接下来,把莜面蒸熟了,这就是“三熟”了。这时,莜面才真正能吃。

等等,先别着急,想要吃到最正宗的莜面,离不开重要的配料——那就是沾莜面的卤汤。把肉切碎,葱姜蒜放入油锅里炒出香味,放入肉末煸炒,加入山药丁,口蘑丁和各种调料制成卤汤,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加上家乡的特产口蘑和山药,它们会使卤汤的味道更香浓,汤汁更浓稠,让人忍不住想要多吃几碗,那滋味简直是一种享受。

哈哈,你是不是口水都流下来了?那就快来我的家乡吧!来品尝地道的坝上莜面,来感受张家口悠久的历史文化吧!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季肖冰 作者年龄12岁零8个月
在读学校潍坊高新区东方小学 在读班级六年级3班
性格特点轻浮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吃美食 平均成绩110分
指导老师别回答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