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失落的遗迹作文900字
枪声退隐、灰烬渐冷,冬日的暖阳在圆明园断壁残垣间渗透,穿越风雨繁华。
我是不喜欢在夏日里来圆明园的,纵然有荷叶亭亭、树木葱葱,却销蚀了它本来的样子,褪去了风尘掩饰的绝美。中国的美往往是含着悲的,美使人悲、使人怜。这个宁静的午后走进它,确是它最美的时候,安睡得如一个藤椅上的老者。
静静地漫步在圆明园之中,地上布满了或残缺或完整的石块,闪着遗恨的光泽,在无人理睬的角落里,静静诉说着被时光抛弃的痛楚。仅有的几根石柱依然倔强地孤独地立着,但早已不再洁白,显得暗淡无光。褪去了照片中摄影师的刻意协调,平添了一份灰暗与沧桑。
圆明园终究还是回归到它原本的面貌——一块块破碎的汉白玉。它本就属于大地,曾被赋予其它的名字后又回归平寂。凡我们所见类似圆明园的这种华丽而精致的美,都出自于人。撇开政治民族立场,不论出于何种目的,任何对这种美的破坏,都是对人类智慧的侮辱和亵渎,都不可饶恕。
我早就没有了初来的丝毫兴奋和喜悦。我本是个爱笑的人,但尽管身边的气氛再怎么欢愉,心中的沉重也丝毫无法褪减。也许是我太多愁善感了。但真的,每当我靠近那一个石柱,哪怕是一块碎石,都分明能感到它们的荣耀作文和叹息。我随意掂起一块似乎能感受到大火过后的余温。也不知经历了多少年的风吹雨打,才将石面打磨的灰黑一片,但不难想象,它曾是多么的高贵和精美。透过斑驳不清的纹路,隐约折射出时光追逼中的挣扎与无奈。
往前走,竟迎面而来一缕现代化的气息,大声谈笑的旅客,脖子上挂着相机,穿着艳丽的衣服,依靠在早已失去色泽的石柱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姿势,将洋溢的笑容定格在了相片上。惟有路边的几根骨根,在见证了它的浩劫与多年的变化后,依然在一旁静静地注视着,默默无语。
一瞬间,我突然感到手中的石块的灼烈。
我忽然有一种逃离感。这里的历史太过厚重,而我的肩膀仍太过稚嫩对这种扑面而来的责任感和宿命感时,依然感到不知所措,甚至没有了起初的悲情与感慨。
这样惶惶地走了许久,一抬头,夕阳透过雨果铜像,目光严肃而忧思,如跳动在黑暗中的光点,明亮而深邃。
我注视着它,那一刻,风从林间吹过,钻入我的心。
走出园门的时候,夕阳的余晖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我终究无法带走园子中哪怕再小的一块石头,但我知道,我带走了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将扛在我的肩头、安放在我灵魂的深处,给我激励、促我思索……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徐景颜 | 作者年龄 | 15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河间第六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一8班 |
性格特点 | 能克服困难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登山 | 平均成绩 | 109分 |
指导老师 | 石班瑜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2、失落的十四岁作文900字
人生如梦,在不知不觉中,岁月的年轮又多了一圈。望着镜中熟悉而又陌生的我,想想过去的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十四年,心中有无限的失落和感慨。
十四年前的秋天,一声悦耳的婴儿哭啼声打破了医院早晨的寂静,给灰白的医院增加了一丝生机和活力,小女孩家人的脸上更是喜气洋洋,大家为这个美丽而又可爱的新生命的到来而欢欣不已。
一岁了,她踩着不稳的脚步向前迈进,到庭院,捡几片落叶跑回来送给妈妈。这时,慈祥的妈妈总会开心地抱起小女孩,又吻又抚摸,还一边说:“乖,乖!”笑容灿烂而动人。
七岁了,她蹦蹦跳跳地去上学了。她一直很勤奋,除了对知识的渴求,更多是为了母亲的微笑。当每当她拿着满分的试卷来到妈妈面前,妈妈的笑容就会更加灿烂动人。她会感到无比地幸福。
十四岁了,她迈着坚定的脚步步入了初中。为了取得妈妈的欢心,她又开始了新的奋斗旅程。初中课程要比小学的难得多,她失败过,失落过,但终于,她可以扬着一张99分的试卷来到妈妈面前了,但迎来的却是那张只有淡淡笑容的脸庞,没有以前的欢欣雀跃,甚至有点冷漠。它犹如一个晴天霹雳,打碎了作文女孩的心,一串串泪珠挂满了女孩的脸,女孩失落了,难道这就是以前温柔关心我的妈妈吗?她心里充满了疑惑。
从此,女孩有了自己的烦恼和忧郁。长大了,妈妈的爱在哪里?本来活泼的她,随即变得沉默寡言了。于是,在每一个漆黑的夜里,在窗旁总有小女孩的身影,她在静静凝望。女孩爱星星,因为星星是不会跟她疏离的。“我讨厌长大!”女孩含着泪吼着,心中有不少的悲怨。
直到在她病倒时,看到妈妈的慌乱和听到在她耳边的喃喃细语,她终于明白妈妈的爱是如此的深沉。
时光老人悄然无声地把女孩带到了十四岁,女孩感觉很多东西正在逝去,心中有无限的失落和无奈。她渴望纯洁的友情,怀念着爸爸宽大的肩膀,回味着母亲温情的抚摸,寻找奶奶怀里的故事。
女孩来到了庭院的小树旁,她回想起小时侯,老是顽皮地爬上那棵小树,看着爸爸紧张的表情,目的就是感受爸爸小心翼翼把我抱下来那温暖的怀抱。现在看看那棵树并不高,因为女孩长大了。
女孩渐渐明白,她轻轻擦去腮边的泪水,不再失落,她明白了,人长大了,就要学会独立,不能老牵着父母的衣衾,要自己闯天涯了。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东方时代 | 作者年龄 | 15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先烈中路小学对口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5班 |
性格特点 | 寡言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滑板 | 平均成绩 | 115分 |
指导老师 | 方红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3、失落的自由作文900字
人类和计算机的区别是什么?
自从人类诞生开始,人的繁衍、生长、进化都是由这个种类自己探究、摸索所取得的成果,没有另外某种更加高等的生命来为人类指引,思想和精神上的自由,是造物主于我们最珍贵的馈赠。机器则不然,无论再高级的科学产物都有主人,这个“主人”决定了计算机应该如何思考,它被扣上了一道无形却不可挣脱的枷锁,所以,无论计算机做出何等伟大的数据,做出了多么巨大的贡献,人类都不应该感到惊恐,因为人与计算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类生来自由。
人类生来自由,人生来可贵,这难道不是全人类应以此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物质吗?可是如今,还有多少人在乎这一点,还有多少人将它奉作人类诞生的初心为它而活?
如今我们为了名与利而活,为了金钱我们能出卖灵魂,为了权力我们不惜作恶害人,那些在我们大脑里每天不间断进行的活动不叫思考,叫计算。我们在现世那令人无法呼吸的声色犬马之下,计算出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取最大的利益,应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为之疯魔,忘记了好与坏、善与恶的差别。
何曾几时我们不再自由了,除了能作文给我们带来肉眼可见的利益的东西,其他所有都成了无意义的,我们不再思考那些真正能让我们存在的东西,那些能让我们灵魂闪光的东西。千百年来,几乎所有的艺术、文学都是在歌颂人性的美德和光辉,那时的古人们,他们与我们不同,他们有信仰,他们知道精神自由的可贵,他们思考、渴望的不是金银,而是希望自己身上能沾染一丝耶和华袖中玫瑰的馨香,他们希望自己的灵魂亘古,而非让那在尖间里转瞬即逝的肉身享乐。然而现在的你与我,无数人的思维都被同化,追寻名利成了最要紧的事,我们甚至还没来得及思考,就被那些“病毒”狞笑着入侵,让我们失去自我,成为浩浩荡荡行尸中的一员。此时,我们就不再配被称之为人,与那些终日只知道不断用客观计算、没有主观意识的计算机有什么区别?
我因恐惧而颤抖,眼前是已经千疮百孔的人性之碑,我岂求人类重拾对于自由的尊敬和自豪,并将它注入血液里,以逐赶那些使人麻木的病毒,重新学会思考,将“智慧”和“聪明”区分开来,不再随波逐流,真正地活着,真正的为自己而活,挣碎我们头脑里的枷锁,让灵魂和人性的光茫重新汇集,照亮世界和你的心。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沈月 | 作者年龄 | 13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清河县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3班 |
性格特点 | 随波逐流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划船 | 平均成绩 | 92分 |
指导老师 | 赵群学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4、失落的亲情作文900字
春天一来,艳红的花会开满一路,风吹起白色棉絮便会轻盈飞舞,宛如落雪,招惹路人把持不定的心。
小时候,我和哥哥喜欢在小棉树下玩,有时会调皮地爬上树,摘下一朵朵艳美红花,回家后在妈妈的帮助下,做成一张张漂亮书签。
长大了,我在城里上学,总会在繁忙的城市中寻找木棉的身影,抱着一本夹着木棉签的书,怀想无忧无虑的童年。
现在,我又来到了开满木棉的故乡,却发现童年的一切已乘岁月的羽翼远扬。
我想念妈妈,想念哥哥,想念木棉花艳红的身影,想念曾经自在,纯真快乐的童年……
高大的木棉树,依然如旧,但人面全非。以前不知道为什么总也不厌地怅望那一片种着木棉树的土地,好似乡愁般地依恋着它,现在我明白了,因为我挚爱的亲人在这片土地安祥地沉睡了!木棉花依旧艳红如血,我的心如它艳红得滴血。
我不愿回到那所谓的家,那没有我渴望的温暖,迎接我的只是永恒的冰冷和黑暗。一场车祸不仅带走了哥哥和妈妈,同样地也带走了爸爸对我的爱,夺去了我的幸福。
那一次,我回到家,父亲独自一个人坐在客厅里。他用忧伤作文的眼眸盯着我的脸,迷茫的双眼一亮,喃喃地低语:“阿华,你回来了吗?爸爸好想你!”我的心被狠狠地刺痛了!我的心忍不住地悲哀,想:“爸!你怎么那么残忍?你眼里为什么只有哥哥,而我呢?到底算什么?我的世界被失望一口口噬去,我无能为力,因为我不是哥哥。亲情好象只属于爸和哥,我什么也没有。
日子在不经意间从指间滑过,我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一直都这样。
我在繁忙的城市中漫步,寻求木棉的身影,寻找我的守望天使,我知道你迷失了方向……
黑夜快要降临,美丽的睱光照在漫长的街道,宁静耀眼的阳光下,我看见了爸爸,斜阳把它的影子拉得好长,哀伤那么明显的压垮了他的两肩。记忆中强壮的父亲,何时已变老了?我的心忍不住颤抖起来,父亲的生命仿佛如这即将没落的阳光,我突然觉得自己内心一阵愧疚。也许我做错了……我跑过去扶着他满满地走回家。爸爸轻轻地唤了我的名字,但我内心却深深地撼动了。
再次踏进木棉地,木棉花依旧那样艳红,而我也重获了新生。哥哥!妈妈!你们在天上看到了吗?我正用尽我的生命守护着爱着你们的人——爸爸!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马徐俊 | 作者年龄 | 17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邯郸开阳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二7班 |
性格特点 | 感情丰富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跑步 | 平均成绩 | 108分 |
指导老师 | 吉古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5、遗迹作文800字
行走在古街小巷,依然可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红色标语;翻阅图书馆中的书籍,扉页上赫然印着毛主席的语录;与父辈们交谈时,仍然可听到那个时代特有的语言。
40年的风雨已过,留下的只有这颓墙上的标语,书中的印记,老人脑海中中的回忆。它们是那个年代的遗迹,固执地留存到今天。
没有人敢否定文革对于新中国的摧残。经济倒退,社会动荡,传统文化被无情地屠杀,刘少奇的呐喊,傅雷的绝笔,陈寅恪的遗憾都被淹没在红卫兵的批斗声中。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响彻大地,大串联的队伍横跨祖国的版图。这条苏醒的东方巨龙又被自己困住脚步,整整十年!
也许是这份伤痛太过剧烈,一系列拨乱反正之后,人们匆忙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复兴之路,七十年代被匆匆表过,从此淹没在书肆里。正如陈丹青所说:“那十年的癌细胞,早就内化为众人的生理和心理结构,深藏而细腻并抓住每一种理由,对内心说:忘却七十年代。”
但是,历史的遗迹不容我们忘却,它们从我们脑海里挖出那份痛苦,只为让后世今人有所反思,让人们停下自己的脚步,以史为鉴,审视自己前进的道路。它们分明在警醒我们如果法制变为人制,理性化为个人崇拜,少数人的专制伴作文随着多数人的暴力,社会的车轮成为碾轧人思想的工具,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只能是无底的深渊。唯有社会平等,政治民主,思想自由,国家机器才能正常运转,不断向前。
或许人们确实放缓了脚步,反思那段历史,但只是对一系列问题、人物的重新定性,只是打出了以史为鉴的口号。蜻蜓点水般的拂过历史的伤痕,缺少的是对国民无知性的分析。文革纪念馆的提议被否决:历史书的文革章节只留下了几句话的叙述;有关文革的书籍被删了又删,减了又减。社会留给后人的只是“文革是一场灾难”这简单的定论,更多的细节被无情地隐去。而那些遗迹或被销毁或被遗忘,因为它们被视为针芒、镣铐,阻止了人们向往物质生活的丰富多彩。
鲁迅曾说;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能渐渐脱离了受过的苦难,也因能忘却,所以往往照样再犯前人的错误。文革确实没有给新生一代带来多少苦难,但谁又能保证当那些记忆在这一代消失之后,他们不会重蹈七十年代的悲剧?
遗迹不应该被毁灭,历史不应该被遗忘。我们,新生的一代,也应站在这些遗迹旁,重温那段历史,从点滴细节中汲取教训,规划自己的将来。
如果真的有一天,遗迹消灭,记忆消失,那将是另一次文革的开始!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赵琳琳 | 作者年龄 | 17岁零5个月 |
---|---|---|---|
在读学校 | 汉滨区五里高级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三5班 |
性格特点 | 易兴奋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电影 | 平均成绩 | 108分 |
指导老师 | 谢姗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