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飞越疯人院》观后感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
文/mis.saliva
《飞越疯人院》,看的我百般无奈。身为局外者,深深的痛恨护士长瑞秋。在那样一种环境中,医院规则的制造者即为真理与神,无所谓人权与自由,一切违反规定的人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与惩罚。
深爱而不得的小伙子比利,自杀未遂后被送进了精神病院,终于在遇到另一个心爱的女人后,鼓起勇气与其发生了关系,真为他冲破之前的牢笼而感到振奋人心。现实,总是那么不尽人意,护士长瑞秋一味的恐吓与责备,内心深处的恐惧又重新笼罩在比利心头。最终,割喉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本由心声,无所谓错的事情,在外界唾弃与阻挠下,也变的好像不再正确。
主角,一个带着光环的男人,他的到来,燃烧起了众多“病友”内心压抑的热情。那些曾经不再敢发声的人,开始显露自己有魅力的一面,开始争取自己的权利,开始要求给他们自由。
尊崇内心,违背规则,总是需要勇气,又需要代价。一个人的力量弱的可怜,他也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是能在黑夜里给其他人一点光亮,在说,我们都不是一个人。
规则很可怕,怕到即使规则打开,允许你出局,你可能都不敢。故事的结局以大个子搬起器械池砸窗而走,看到那高大而从容的背影消失在月色中,只想说一句:干的漂亮!他不是逃,只是寻找到了自己。
规则还有一个可怕的地方,那就是规则的制造者与执行者。围在里面的他们,全然不知自己的愚昧,站在制高点,让所有人趋于一致。
世界本五彩斑斓。如何在不对抗世界的同时,寻找到本我,也许是我等平民要思考的。()
2、建党伟业的观后感
建党伟业的观后感(一)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万众瞩目的献礼电影《建党伟业》终于如期公映了。今天我十分荣幸观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可以说整部电影删繁就简,详略得当,节奏合理,看到悲壮处让我禁不住扼腕长叹,如国民党先驱宋教仁先生在上海火车站遭遇特务暗杀身亡,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看到紧张处直让我为剧中人的命运直捏一把冷汗,如年轻的朱德率军在棉花坡与吴佩孚的激战;看到哭笑不得处直让我感慨莫名,如张勋被溥杰戏弄,在皇宫里丑态百出地放风筝;看到动情处让我情难自已,眼眶濡湿,如蔡锷与小凤仙车站离别情景,蔡锷将军貌似平静地与小凤仙话别,然而那缓缓流下的眼泪却已经无声地告诉小凤仙,他是怎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将军!看到温馨处让我心生羡慕,默默祝福相爱的人幸福绵长,如年轻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简单婚礼,毛泽东坦诚告诉自己的新婚妻子:“做我的媳妇,是要吃苦的,跟了我,从此就没有了安生的日子……”,然而杨开慧却无限深情地回答他:“我愿意。”最简单的台词却道出了最真挚的爱情,让我焉能不深受感动?!
最让我感到血脉贲张、激动莫名的电影桥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终于把满腔爱国热情迸发出来,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着“爱国无罪”、“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感昭日月,不仅在视觉上冲击着我,更在在心灵上感动着我,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最让我肃然起敬,钦佩动容的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召开会议,这些青年才俊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主义走到了一起,他们在中国的大地上共同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叫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成立之初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他们为了召开一次会议还得东躲西藏,谁又能料到,这个年轻而力量单薄的政党,却在二十八年之后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此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
通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影片的结尾真美啊:在那水气氤氲、朦胧迷离的嘉兴湖面上,年轻苗条的王会悟身着粉色碎花旗袍,手撑油纸伞坐在船头上,为这群焕发着年轻活力的共产党人放风;船里面,先是一个人,继而是一群人的声音,他们缓缓唱起铿锵有力的《国际歌》,打破了这山水江南纯朴的宁静,历史的传奇在山水中若隐若现……
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将近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观看《建党伟业》,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最后我想诚恳地说一句:《建党伟业》真的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一部让你感动的电影,一部成功的电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品味眼前幸福的人生!
建党伟业的观后感(二)
电影《建党伟业》为什么要召集包括周润发、刘烨等178位知名演员参演的答案,或许在韩三平导演的共产党员与时俱进的立场中可以找到,更可以在一亿票房的预期中找到。《建党伟业》继《建国大业》后,又一部集两岸三地众多明星的“主旋律”影片即将被主旋律推向世界,“展现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以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用光影色彩和明星脸蛋串连起来是不是值一个亿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认知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对后代们。当然,作为90周年献礼片,也许,至少主创人员要的正是这个认知影响。于是,我们也只好被主旋。
60多年前的1949,国际上“中国人来了!”的惊呼是基于一个事实,中国共产党是坚决主张民族平等,国家平等,人与人平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勿可置疑,60多年后的今天,国际上又响起“中国人来了!”的惊呼,但似乎不仅仅是基于中国成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世界,与我们自己,都有着艰难的中国思考。
最新的思考答案来自即将卸职的美国防长。香格里拉对话在新加坡开幕前夜,6月2日,前往与会的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专机上对随行记者们大谈中美关系,软中带硬又踌躇满志。一方面称“美国不想遏制中国发展”、“中国现在是将来也是全球性力量”;另一方面他警告中国“不要学习苏联”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并重申美国的军费缩减不会导致在亚太地区军事力量的削弱。盖茨将在本月底从防长位置退休,他说自己对在布什、奥巴马政府任职期间中美关系的发展“感到满意”,但中美军事关系仍有“发展空间”……盖茨先生也许是理想主义的民族英雄,或者是美国精神的精英中的精英,所以在中国不挑战美国霸权的余音未消时,居安思危,向中国发出警告。惜夫,时也,势也。
二战结束美苏冷战,到80年代保守派里根上台前,基本上为苏联不断主动进攻美国被动防守。苏联在世界各个地区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展开斗争,不断给美国巨大压力。在欧洲、中东、非洲、亚洲等诸多地区取得优势,甚至美国被苏联枪逼家门,出现了古巴导弹事件。现在,一个快要成为定式的思维弥散在全世界,美国用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但历史是,里根上台后,作为强硬的右翼保守派,虽主动展开行动,利用因为军备竞赛苏联经济出现持续的大规模失血,利用苏联违背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大搞霸权主义,甚至为敌中国等等与美国斗争的逆向因素,的确扭转了当时美国在冷战中处处被动的局面,但离“战胜苏联”或“拖垮苏联”都非常遥远。苏联最终垮在何处,美国也许是最权威的主旋律解读所在。“抛弃共产主义而自由化”,戈尔巴乔夫获得诺奖的“贡献”,被许多美国学者认定为苏欧崩溃的根本原因。“失去信仰的苏联根本没有资格成为美国的对手”,经济手段只是战略格局中的战术。世界由多元构成,但人却始终由两元构成,精神加物质或物质加精神,最终统一在多元和谐必先两元和谐这一基础上。
盖茨先生无疑代表着美国精英的中国思考,警告中国不要学苏联时的傲慢显然不属于个人性格。但他忽略了逻辑前提,现在是谁在学苏联?虽然美国自身经济问题非常严重,但是其军费开支始终占gdp比例高达4%以上,而中国只有2%左右。当然这不足以反映问题的实质。军备竞赛在某种情况下不一定是坏事,你们美国对苏联的胜利不是从当年一直证明到现在吗?军备竞赛只对失败者是坏事,或失控的全面军备竞赛才是坏事,这不该在美国思维之外的常识,盖茨先生拿来幽默真正是绝对幽默!美国在中国周边“不断军事靠前部署”,压迫遏制中国,甚至由希拉里不断向中国放狠话要中国放弃“徒劳”,是为了给中国人民民主自由?不是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当下急需降低军费开支恢复经济?军备竞赛在有利于美国军工资本集团利益的同时,也对美国整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国思考在这里更容易与美国思考质换。当前的时与势,恰恰是中国发展军事力量,将刺激美国军工资本及右翼势力逼迫美国政府加大军费投入,或降低美国政府减少军费投入的努力,奥巴马更加欲哭无泪——这必将损害美国的根本利益。中国当然不应该学苏联,解决好国内民生、民主始终是建党之伟业,不顾自己现实与美国展开全面的军备竞赛的做法肯定是疯子,但放弃发展军事力量肯定是傻子。笔者从美国思维中得到的启示是,或许中国在近些年里高调的、有限度的发展军事,在前沿领域,及美国军费开支的某些大项目上加大刺激美国的力度,甚至展现一些美国不得不花大钱来进行竞赛的军事装备、军事领域、军事体系,迫使其增加或保持相应投入,使美国无法有效降低军事投入,拖延美国经济复苏速度,也许一二十年后,中美有一个真是前“苏联”!
90年的建党伟业,让共产主义幽灵在万众心中徘徊。中国同世界都无法逃避的艰难的中国思考,从921年一直延续到现在。
建党伟业的观后感(三)
影片上映的第二天,公司便组织员工观看了《建党伟业》这部建党90周年的献礼影片。影片讲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
在这十年间发生了许多值得国人永远铭记的事情,涌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风云人物。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这些国人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的历史事件曾使我们愤怒过,哀痛过,无奈过,彷徨过,兴奋过,期待过但却没有亲身经历过。而今这部影片真实再现了那段风云变幻、令人可歌可泣、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抗争奋斗并逐渐进步的历史。让我深切体会到一代仁人志士、热血青年激荡的爱国之心和中国共产党建党道路的艰辛与历史必然。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却要在巴黎和会上接受屈辱条件,中国人民两千年被封建压制的怒火终于爆发了。()“五四”运动从北京大学学生开始,发展成一场波及全国工人、学生、知识界的广泛范围的爱国运动,示威、游行、火烧赵家楼,痛诉卖国贼,一幕幕震撼激扬的爱国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视觉、听觉上的感染力犹在眼前。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亲自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他们从扫除封建旧文化、建立科学新文化,高举科学、民主的伟大旗帜,教育工人、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吸取俄国革命成功经验,站在历史的潮头,为推动中国革命进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建立了不朽功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绝不是偶然的,是中国历史进步的必然,也是中国革命觉醒的重大标志。1921年7月23日,13名当时代表全国各地党组织的优秀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等,来到上海举行了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重要的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大”代表了当时全国50多名党员,但它是中国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情,它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肩负起了拯救中华民族的重任,担当起领导全国人民推翻封建旧制,建立民主、自由、文明、进步的、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的国家的历史责任。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就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虽然他们也曾迷茫和彷徨,但他们有着顽强的意志和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神。
犹记片尾时,共产党员代表们在红船上开完会以后,站起来合唱着《国际歌》时,大家的眼睛都噙满着幸福泪水,他们的双眸炯炯有神,充满着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殷切希望,令人感动。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所创造。党是中国人民坚强的臂膀,是中国的中流砥柱,是中国人民的脊梁。我会一直抱着感恩的心努力工作,跟随着党的步伐,向着正确的方向一路前进,为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飞越疯人院影评
飞越疯人院影评(一)
疯人院显然是个隐喻。这隐喻在当时看来便似乎太浅显,何况今天已经有不少人看过了《肖申克的救赎》和《楚门的世界》;当然,有些人会愿意扯上《看上去很美》,姑且算它一个吧。
麦克墨菲显然是个混混,而且有点小聪明,靠着装疯卖傻躲避了牢狱之灾——虽然代价是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护士长拉契特显然是个好人,道德上完美无缺,是个完美的制度与即成世界的捍卫者。影片最后小混混墨菲成了英雄,而“该院最好的护士”拉契特却是个地道的恶魔。这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实际上,抛去各种影评和溢美之词给我们戴上的有色眼镜,我们可以感觉到,是“疯人院”这个环境成就了麦克墨菲,因为他若在一个相对正常的环境里,他能做的事就只有“至少五次因闹事被逮捕”——无论以他所处的时代或者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样的人都无法被称为英雄。但恰好他被送进了疯人院,他不安分的性情,让他打破的制度恰好是那么不合理——而我们可以想见,以他的性情,合理的制度他也会打破的。所以,可谓是“时势造英雄”,麦克墨菲被人称道的英雄主义色彩似乎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浓烈,而所谓的“殉道精神”更是有点生拉硬拽。
但是,毕竟麦克墨菲是作为一个被艺术化、夸张了的形象出现在影片里的,从戏剧效果的角度考虑,麦克墨菲的流氓气与护士长拉契特的道貌岸然形成的强烈对比,很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我们应当可以看到的确是他的这股与众不同的流氓气,让他对制度——他才不管这制度是好是坏,只要这制度限制了他——无比憎恨和对自由极度渴求,让他对生活充满激情,让他尝试“飞越疯人院”。如此便够了。何况鲁迅他老人家的那句“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也能为他开脱不少。一个执着于“费厄泼赖”的道德完人,有多少激情来抵抗不自由、来面对如潮的不讲究“费厄泼赖”的敌人?只有流氓才能对付道貌岸然的卫道士,这似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若麦克墨菲是个道德高尚并有极高觉悟、已经自我觉醒的很有境界的正人君子,我会以为我是在看一部长春电影制片厂出产的片子。
关于护士长拉契特的评价,相对而言,似乎可以简单很多。很多人认为她是个恶魔,这大概是没错了。但试图通过举她大声播放音乐来“折磨”病人、在病情讨论会上揭病人伤口等例子来证明这个结论,则显得有点太过简单了。若她这个角色如此单薄,如何让她的扮演者路易丝?弗莱彻获得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实际上我们纵观整部电影,看不出拉契特有任何通过虐待病人而获得快感的迹象。
播放音乐是好的,而有些老人耳朵不大好,需要大点声,似乎没什么问题;通过大家讨论来治疗病人,出发点也显然是没错的;大部分人,特别是些老人家习惯了现行的作息时间,不因棒球比赛而改变作息,免得打搅了他们,道理上也没错。单纯地从动机而言,我们看到拉契特是处处为病人着想;哪怕结果并不尽人意,她也没有从病人的不悦、甚至痛苦中获得任何恶意的快感。也就是说,道德上她似乎无懈可击。但事实上,过大的音量的确影响了病人的正常交流;而大部分的病人其实不想暴露私、揭自己的伤疤;有不少病人是很想看棒球赛的。于是我们发现,拉契特之所以为恶魔,正在于她是个好人,是一个道德上完美无缺,对制度异常执着的人,正是这种占领了道德制高点的优越感,让她在“一切都是为了病人好”的道德掩护下丝毫不顾忌病人的感受,一意孤行地坚持不合理——她当然不这么觉得——的制度,伤害——她也当然认为是在帮助——病人。这不禁让我们想到我们中国的那些“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学先生们,当他们把出轨或者疑似出轨的女性塞进猪笼,沉入水底时,他们是不会有任何罪恶感或者获得任何犯罪的快感的——他们只会痛心疾首地感慨世风日下,同时觉得自己的行为无比正确。不合理的制度已经内化为心中的道德律,他们做出的行为便只能代表制度而不能代表他们自己了,因为已经被彻底制度化的他们已经成了制度的一部分。
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在《鼠疫》中写道“世上的罪恶差不多总是由愚昧无知造成的。没有见识的善良愿望会同罪恶带来同样多的损害。人总是好的比坏的多,实际问题并不在这里。但人的无知程度却有高低的差别,这就是所谓美德和邪恶的分野,而最无可救药的邪恶是这样的一种愚昧无知:自认为什么都知道,于是乎就认为有权杀人。”这段话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护士长拉契特的不敏感或者说无知——不论这是天生的还是制度化的结果——让她漠视病人的需求,而又正是这种漠视,让她能毫无顾忌地挥舞她的道德大棒来执行她所奉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律,而这更进一步地导致她的无知。如此,她便陷入一种不可抑制的“自激”,像一条咬着自己尾巴原地打转的蛇,生活在自己的一个能自圆其说的封闭的世界里;而在这个能自圆其说的世界里,她是“全知全能”的——“于是乎就认为有权杀人”。分析到这里,我们便会发觉拉契特其实比麦克墨菲更有代表性,她实际上代表了我们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好人,但由于无可避免的智力上的局限性,于是好心办坏事。当我们用相对尖锐、恶毒的语言来形容这种人(其中必然包括我们自己)时,那便是如易卜生在《人民公敌》中对“结实的大多数”的描述:“我们这儿,真理和自由最大的敌人就是那结实的多数派。不是别人,正是那挂着自由思想的该死的结实的多数派!现在你们明白了!”,“真理”、“自由”、“自由思想”都是好词,用任何一个其他的好词来更换它们,关于“结实的多数派”的说法也是成立的。“为了病人好”的拉契特自己便是病人们最大的敌人,于是无意中便做了“结实的多数派”。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是道德的悖谬。
我在文章开头提到了《看上去很美》,这是因为06年这部片子上映时,有人起哄称它为“中国的《飞越疯人院》”,“儿童版《飞越疯人院》”。单纯地就角色和某些场景而言,两者的确有相似之处,比如说“幼儿园”对应“疯人院”,李老师对应护士长拉契特,方枪枪对应麦克墨菲,集体拉屎对应“medicinetime”等等。但问题是,表面看来,《飞越疯人院》和《看上去很美》都是一部关于专制与自由、制度化与反抗制度化的电影,就这点而言,两部电影的确是极其相似。但其实《飞越疯人院》还有一更深层次的内涵。当我们拿《飞越疯人院》和《肖申克救赎》、《楚门的世界》以及《看上去很美》一起做比较时,往往只着眼于这几部影片的主题都是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人的关怀,但却忽视了《飞越疯人院》与其他片子在表达这一主题上的方法上的不同,而这种表达方法上的不同,恰是他高于其他片子的地方。《肖申克的救赎》等几部片子是在通过制度——制度化与反制度化——来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对自由的思索与追求;而《飞越疯人院》则更多的是直接地通过“人”这一命题本身来表达对人的关怀和对自由的理解。它其实是以麦克墨菲和拉契特的矛盾为引子,通过对其他病人,尤其是酋长、比利两人的刻画,表达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近乎哲学的命题,那便是:如何对待“自我”,从而不单对制度化进行批判,更多的是去试图探索、揭开这种“制度化”产生的根源。
在《飞越疯人院》里,我们会发现被真正制度化的其实只有一人,那便是制度的代表护士长拉契特;而反制度化的也只有一人,麦克墨菲。其他病人,除了少数几个有暴力倾向的以外,制度于他们是没有多少关系、可有可无的,因为他们都是自愿进入这个疯人院的。是的,他们都是自愿的,不同于《肖申克救赎》里被强行关押的犯人们;不同于《楚门的世界》里生来便在摄影棚里的楚门;也不同于被迫上幼儿园的方枪枪们。他们都是自愿的。他们自己选择了进来,并且随时可以选择离开——当麦克墨菲知道这点时,感到无比震惊,因为在他看来这完全不可思议。很多人会从病人们并不愿意离开这所疯人院并对护士、看守们逆来顺受而得出他们已经被制度化的结论,姑且这么认为吧;但他们忽视了一点,那便是病人们是自愿进来的。如果他们真的被制度化了,那制度化也只能是果,在他们进入疯人院之前便存在的、让他们接受制度化的因更加引人思索、让人毛骨悚然。
他们为什么会选择主动进入这个疯人院?影片对除了麦克墨菲的其他病人的刻画似乎告诉了我们答案。比如说酋长。酋长是印第安人,一开始是医院里病得最严重的人。他虽然身体强壮,牛高马大,却严重的自我压抑,反映迟钝,从不说话,以至人们都以为他又聋又哑。而后来,在麦克墨菲的鼓动和激励下,他渐渐与其他人接触了起来,最后成了墨菲知心的朋友。在一次与麦克墨菲的对话中,墨菲说酋长很强大,而酋长却说道:“我父亲才是真正的强。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他喜欢……所以大家都不放过他……”显然酋长的父亲的遭遇让他对自我的释放产生了怀疑,从而导致极其严重的自我压抑。我们再看比利。比利是一位弱小、自卑、口吃的病人,当麦克墨菲准备逃跑时,邀请他一起走,他说:“我还没有准备好。”我相信这不但是比利一个人的答案,也是全体病人的答案。他们都“没有准备好”。而这种对自己的不信任、强烈的自我压抑,使他们主动选择进入疯人院,甘愿接受各种不人道的待遇。在影片的最后部分,麦克墨菲把她的女朋友弄进了疯人院,并举行了一个派对。那个晚上,墨菲甚至让他的女朋友跟比利发生了性关系,以满足比利对他女朋友的爱慕之情——某种程度上,比利的自我压抑就是由于曾经被喜爱的女性拒绝而造成的。这件事第二天被拉契特发现了,在她质问比利,并对他表示彻底的失望时,我们可以看到比利在回击她时口吃的毛病消失了。这是一个很有象征意义的情节,比利通过欲望的达成而解除了自我压抑,于是作为他“不正常”标记之一的口吃便消失了。虽然比利最后在拉契特的刺激下悲愤地割开了自己的手腕,自杀了。但我们可以想见,他在解除了自我压抑的那一刻,他便已获得了自由。
影片的结尾墨菲去世了。在比利因拉契特的刺激而自杀后,他袭击拉契特,从而被切除了脑白质成了真正的白痴。此时已经寻回了自我的酋长不忍心见到墨菲如此痛苦且荒谬地活着,便用枕头闷死了他,然后扛起水泥台,砸开了窗户,独自一人,在晨曦中向远方的树林跑去。而在他身后,是其他病人远眺他高大的背影时发出的阵阵欢呼。
是的,酋长自由了,但与其说这是挑战制度、规则的胜利,不如说是因为他重新认识了自我,释放了自我。而其他病人,他们望着酋长的背影,望着洞开的窗户却没有行动,这显然不是制度和规则的原因,而仍是因为“内心不自由”,还“没有准备好”。但好歹他们欢呼了——他们对自由有了向往。
“普鲁士的专制制度是对作家内心不自由的惩罚。”马克思如是说。麦克墨菲,显然他一直都是自由的。
飞越疯人院影评(二)
看罢《飞越疯人院》这部电影,我开始思考,在这个真实的世界的我们,究竟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我希望我是麦克墨菲,这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有点过头,却可以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不用在乎各种条条框框规规矩矩的束缚的年轻人,虽然他表面上或者在一些行为上让普通人无法接受,甚至是违法,但是我想他最多不过是一个不听话的捣乱分子。而有时候我是酋长齐弗,想要像麦克一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却因为各方的压力只能压抑自己,选择保持沉默和放弃自己的真实追求。但是也有的时候我会变成那个满脸严肃的护士长,处在一个高位用一些所谓的规矩管制其他的人,迫使他们放弃自己的想法,而听从统一的规矩。或许更多的时候,我就像那群病人,盲目而麻木,从一开始就被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或者方法固定,按照统一的模式生活着,最后忘记了自己是谁。影片表面上是在叙述一个精神病院中所发生的悲剧故事,实际上却展现了那种为了个性解放而孤军奋战的英雄,由于找不到正确的解放道路而最后为社会所吞噬的悲惨命运,有着浓重的悲剧色彩。
《飞越疯人院》是一部扣人心弦的作品。影片以疯人院为舞台,着重反映了一种在当时所谓现代化管理的社会中,人们被紧紧束缚而动弹不得的恐怖景象。这种景象深深地抓住了每一位观众的心,使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恐怖。有人说影片中的疯人院实际上映射的是美国病态压抑的工业化社会的缩影。但不管是不是这样,不管是生活在哪个时代,总会有这样一种有些压抑的状态,使得人们慢慢失去自我放弃本应属于每个人的对自由的追求。主人公麦克默菲的对自由的追求和最终的悲惨遭遇深深地体现了人们所受的压抑和悲剧命运,使影片具有了一种感人至深的效果。影片的结尾是全片的点睛之作,充满了使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气氛,却也是最为感人的一个段落。在昏黄的光线下,酋长来到麦克默菲的床边,呼唤着他,而麦克默菲却只能报之以白痴的喃喃自语。酋长一边说着“我会把你带出去”,一边用枕头闷死了他。这一场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同时更令人感到了一种深重的难以名状的压抑。酋长逃出令人窒息的精神病院,也正象征着人性的回归。可以说,这部影片是对压抑人性的现代工业化社会的重重一击。
没有人愿意说自己是个疯子,我们都是正常人,然而在疯子眼中我们却是不可理喻的异类。麦克墨菲和酋长齐弗是疯子吗?在护士长眼中是的,在院长眼中是的,于是麦克最终被变成了白痴。而在我眼中,那个总是一脸严肃的护士长才是一个疯子,她所标榜的采用先进的药物与精神治疗方法,其实却把病人视如动物,剥夺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和爱好。每天进行的谈话治疗,一遍又一遍地刺痛病人的内心,让他们不停地回忆起自己想要永远忘记的最悲痛的记忆,却美其名曰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娱乐时间放一些病人听不懂也不喜欢的歌曲,而不允许他们观看他们更喜欢的棒球比赛,哪怕是通过举手表决也依然面不改色的禁止病人追求他们喜欢的东西;当看到听不见也不会说话的酋长开始开心的打篮球时,她脸上的表情不是欣慰而是担忧。她在担忧她的权威受到威胁,她在担心她的命令受到违抗。影片中塑造的这个人物就像是一个教条化的魔鬼,她古板的表情和冷漠的眼神,折射出她颗麻木不仁的心灵,这和麦克墨菲丰富的人物表情和有些疯狂的心态形成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对比和对抗。护士长就是这个人群的统治者,就是这个工业社会的代表。如果动摇她的地位,或者违反了她所规定的体制,就要受到严格的处罚,被打,被电激。在这种暴力的统治下,使病人不敢有丝毫的反抗,不敢提任何意见。
影片的中间,当看到麦克他们出海钓鱼,看到他们找来女子和比利在一起,看到他们暂时的胜利和欢乐,我几乎已经完全融入进去,和他们一起轻松地快乐着,忘记了那必将来临的命运。当麦克墨菲终于被送去手术,我几乎快要落泪。这样鲜活的一个人,他的调皮和活力宛然还在眼前,却始终斗不过社会的规范,转眼间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他不是植物人,手术后过一些日子以后他能够起床,吃饭,说话,可是他已经不再是麦克墨菲,只是护士长的成功作品而已。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只怕莫过于此了。
酋长齐弗在逃跑之前,为什么要杀死麦克墨菲?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因为他知道,如果真正的麦克墨菲还活着,一定会觉得宁可死了,也不愿意过行尸走肉的生活。也因为在他的心中,这样的麦克墨菲存活在世界上,是一个极大的失败和讽刺。麦克墨菲曾经说过,他们要离开疯人院,——获得自由对他们来说,便是最大的胜利。现在这样的麦克墨菲怎样才能够离开,怎样才能够自由?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死去。齐弗杀死麦克墨菲,只是帮助他作出最后的抗争,然后带着麦克墨菲的思想和期望,冲出去寻找他们的自由。
我深深的被麦克墨菲在影片中说过的一句话感动,“至少我尝试过了。”麦克墨菲因为受不了疯人院对人的压迫企图搬起一个洗手台砸碎窗户逃走,而病友们都打赌他搬不起那个沉重的台子,他并不服输,在用尽全力屡试屡败之后他放弃了,落寞的走开,然后对自己,也是对所有人说,“至少我尝试过了。”
麦克墨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就是那个在深夜里撬走你自行车的家伙。他就是那个在酒吧里调戏你女友的家伙。他就是那个爬上你亲手栽的樱桃树,大肆饕餮的家伙。他就是那个酗酒唱歌,吵得你整宿睡不着的家伙。他就是一次次把你气得想抄家伙的混球,在你咬牙切齿唾骂其为人渣的时候,言辞间不会留有半点同情。然而看到最后为何大家都会为了他的死流下了一行行热泪,为他的死悲痛,怒斥那间惨无人道的疯人院和那冷血的护士长和院长,却从没想过自己在现实中也可能是护士长的帮凶。
人们更想要的是安全,而最安全的立场,就是“跟大多数人站在一起”。麦克墨菲们之所以被打入另册,无非是他的自行其是破坏了游戏规则,大伙为了自己的安生,把他送进了高墙里面。随后,我们就把这个过程集体遗忘了,并且无比心安理得。人类的聪明莫过于,永远可以为自己找到合情合理的立足点,可以在价值判断的杠杆上表演花巧的体操,而且绝少失误。一种挑衅体制的诉求冥冥中催生出下贱的移情作用,当麦克墨菲被疯人院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时候,大家忽然又成了它的亲密战友,称他为英雄,与他一同企盼起“自由”,勾划着一次完美的越狱。而事实上自己也是将他推向死亡的众人之一。
我开始焦虑,当我把注意力集中于护士长的身上——一个彻底的理性主义者和专业主义者,原则至上,一丝不苟地做着任何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如果说麦克墨菲是我们内心某一部分的投影,护士长难道就不是我们内心另一部分的投影?在我们自以为掌握了真理的时候,当我们拒绝深入和关怀一种完全陌生的生存状态的时候,是不是也在全然无意之中做了跟护士长一样的事情?在这样的视角下,我们欲除之而后快的“坏人”、“神经病”、“无赖”、“奸小之徒”,其身份是否都那么可信?
当然,这是一个可以被意识到,却无法弥补的问题。可是奥妙在于,这里的许多人甚至拒绝被唤起这种意识——当他们把自己假想成受害者的时候,他们是满足的,但是当你指出他们也可能是施害者的时候,他们却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
谁都向往自由,但是若不能直视自己人性中的天然缺陷,你并不会因这种向往而变得高尚。
以商业片而言,《飞越疯人院》表面上对疯人院制度的控诉,是大众所能理解与接受的,而剧情中的欢笑、愤怒等,更是可以吸引住观众至结尾。就哲学片而言,它更是深刻的反映了人类社会制度、公理、法规的缺陷。这种无法弥补的缺陷,也存在在每个人的性格中。究竟谁是疯子,是有缺陷的我们,还是想方设法来弥补这个缺陷的麦克墨菲们,亦或是无限放大缺陷的护士长们,这是一个被思考了无数遍却没有答案的问题。
飞越疯人院影评(三)
该部影片根据坎·凯西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拍摄,获得第四十八届奥斯卡(1975)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奖项。是美国七十年代社会政治电影的代表作,表面上似乎《飞越疯人院》是影射苏联等国,其实该片是揭露了美国自己的"家丑"。影片中所描绘的那所精神病院是美国病态、压抑的社会缩影。《飞越疯人院》尽管撷取类似题材,却有一定的寓意,十分犀利,富于揶揄色彩。但这部电影颂扬的那种为了个性解放而孤军奋战的英雄,由于找不到正确的解放道路,最后还是被无情的社会所吞噬。
一开始,整部影片的风格算是比较轻松快活的,男主角麦克默菲是一个正常人,只因为为了逃避在监狱的责任,因此故意表现出异常而被送进疯人院。他原以为可以自由一点了,反而处处受到限制。有个印第安人——齐弗,别人——包括医生,都以为他是又聋又哑的,而麦克默菲似乎很喜欢齐弗,经常找他玩。精神病院单调、枯燥、机械式的生活,使健康无病的麦克默菲难以忍受。他常常违抗医院的命令。一天,他竟冒着危险,让齐弗举起他翻过铁栅栏外跑上医院用来给病人做“疗养”的公车,自己开车带着比利和其他病人,途中接了自己的女友凯特,一起去轮船上教病友们钓鱼,就是这次比利对凯特心动了。
当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笑得还是比较开心的,因为麦克默菲的到来,一个沉闷的疯人院变得有了欢笑声。
麦克默菲本以为,经过这件事,医院会把他放回监狱,事实却不然,因为护士长在一次开会中向其它人提议了让他继续留在医院。这家医院标榜采用先进的药物与精神治疗方法,但把病人视如动物,剥夺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和爱好,病人契士威克激动地对护士长说他要烟,要他自己家人带给他的烟,护士长却说是麦克默菲的原因,听到后病人契士威克很生气的说,我不是孩子,你们控制我的烟就像控制孩子吃的的饼干……
有时医院会强迫病人进行痛苦的治疗,根本没理会病人的恐惧。在一次由口角转为厮打的疯狂后,麦克默菲、齐弗和契士威克就被送到进行电疗的地方,在契士威克被强迫带去后,麦克默菲给了齐弗一支口香糖,齐弗竟然开口跟麦克默菲说了谢谢,麦克高兴极了,就跟提议齐弗跟他一起逃出这个地方,这时候的齐弗对逃跑是很没信心的,说自己没准备好。接着,在圣诞节之夜,麦克墨菲和病人们又跳舞又喝酒,将医院闹了个天翻地覆。为了满足比利对他女友的爱意,他将女友与比利安排至一个屋子后,准备在比利尽兴后完成他的逃跑计划并把比利也带走,但当本来准备逃跑的麦克默菲看到所有“疯子”同正常人一样快乐地唱歌跳舞时,明白了自己不能就这么一个人甩下其他人远走高飞,他不能将所有罪名都留给留下来的其他人,与此同时在等比利和凯特时,却睡着了。()第二天,护士长看见满地狼藉,清理人数的时候发现少了比利,当她找到比利之后,发现比利与凯特全身赤裸的抱在一起。护士长当众威胁要把他的事告诉他妈妈,比利害怕极了,把事实都老实交代给护士长,并一边恐惧的叫护士长不要告诉他妈妈,然后比利给两个护院带到医生办公室等待医生到来,而比利就在这个房间里用碎玻璃割开了颈动脉。
麦克默菲被彻底激怒了,直朝护士长扑了过去,双手紧紧扼住她的脖子,却被护院打昏。接着麦克默菲受到了惨无人道的“治疗”,医院将他做了额叶切除手术成了真真正正的"白痴"。当他被放在床上后,印第安人齐弗抱起麦克默菲的头十分哀伤地望着他,他本以为可以在今晚就和麦克默菲逃跑,因为他已经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齐弗最后一次紧紧地抱着自己的朋友,然后说,我会带你一起走的,之后用枕头把麦克默菲闷死了。齐弗来到浴室,双手抱起沉重的饮水池,砸坏了医院的铁窗,跳出窗户,在深夜微弱的光线中,跑向远方。
看到齐弗抱着麦克默菲的时候,我可以感受到他当时的无奈以及心中无法释放的愤怒,齐弗在微弱的光线中跑向远方,而其他的病人则大声叫吼着,或许是对自由的向往,尽管自己不能逃出疯人院,但是仍然不放弃出逃的机会。
齐弗应该是疯人院中除了麦克默菲以外的另一位比较正常的人了,但是在麦克默菲来之前所有人都以为他又聋又哑。但是他却与麦克默菲交了朋友。麦克默菲本来是个健康活泼的正常人,却在来到疯人院后产生了变化。护士长对病人的态度,完全不把病人当做人来看。病人们在麦克默菲来到疯人院之前,都是采用了顺从的心态,但在麦克默菲来了之后,病人们希望解放自己的个性,希望拥有自己作为人的权利,但是护士长却完全不理会他们的想法。
这部影片呼吁的是解放个性,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压抑及病态。题材奇特,描述了一个疯人院病人被迫反抗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种种弊端,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却把病人当做医务人员实验动物,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这是一个带有闹剧色彩的悲剧。
4、飞越疯人院观后感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一)
这是一个不相信眼泪的狭小空间。时代无法诉说的悲哀,那是被神明所遗弃的地带。如果连自由都被带走,如果连悲伤都被带走。
是的,你们不需要情感,只需要活着,活到老迈的无法再行走,连天空的颜色都无法辨认。贴着温柔与优秀标签的护士微笑着,恶毒地说。那是限制一切的规章、制度,他们打压着每一个精神有些失常的人们。开始,妥协、接受,像阿q一样自我安慰。接着,是放弃,僵硬的精神死亡。然后,迷茫的眼神看见了渺茫的希望,开始静默、抵触、挣脱,疯狂的呐喊。
嗟叹是圣人的职业,你们是普通人,无需介意,请大声的长啸疾呼。
当然,黑暗看不见眼泪。因为它讨厌。
最可怕的不是被人限制了自由,而是自己将自己锁住。自己主动的带上精神的枷锁。
没有反抗就没有改变,这个肮脏不堪的角落也许会永远堆上阴暗的灰尘。
如果不是mc的出现,如果他不曾出现,他不曾大喊混蛋,不曾打破监管者的脑袋,不曾带给他们希望,那扇宽敞的、雪白的,又温暖的能让阳光桀骜不驯地撒了进来的窗户。
可怕的是他未曾出现的那段时光,但是,可爱的是他出现了。
电影带给了我们深深地绝望,但是,却把希望留了下来。
这是最重要的。时代也总是这样,总在人们走投无路的时候,送来了丝丝希望的曙光。我无法解释那希望出现的原因,但我却清楚的知道它出现的时间和方式。它硬挺挺地接下了时代的一击,以它的气节,用它的方式。没有摇晃、没有颤抖。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二)
一部有名的片子,据说击败“肖申克的救赎,获得奥斯卡奖。西早闻大名。
不是疯子的男主角,因为误会被抓进劳改农场,又因为不好管理被送到疯人院,请医生鉴定是否疯,是否是逃避劳动的借口。
于是,一个不疯的人进了疯人院。
他可真的有热情啊。他的洋溢着快乐生机的笑脸,给疯人院单调麻木的病人们带来了亮色。他教大家打篮球。耐心而执着。他要求开电视看橄榄球比赛,艰难的争取,没有效果,就对着空白的屏幕有声有色地讲解,吸引了一群麻木的疯子跟着他对着空屏幕激动的又喊又叫。他带着大家越狱,去游轮上海钓。他请女朋友带着酒来院里狂欢。即将逃离的时候,他怂恿女友,鼓励羞涩胆怯的男孩勇敢的表达爱,做自己想做的。因为帮助男孩找回勇气,他等啊等的睡着了,错失了夜里逃离的机会。护士回来了。他的机会没有了。
我问西,有何感想。西反问我。我一边思考,一边整理思绪:“我觉得这部片子有很深的象征意义。修道院和护士象征生活中的樊篱。守旧,压抑,枯燥,禁锢着我们的生机和活力。有时候,也像你周围弥漫的慵懒,得过且过,贪图享受等等习气,那样的习气已经让人习惯同化了,看不到它的危害。你看护士出场的便装就是那套黑色的压抑的衣裙,多么典型的形象。主人公就是我们内心的生机活力,我们要打破这个环境,做自己想做的,有梦想,并努力去实现。这部电影像一个寓言,说我们每人怎样追随我们的内心,坚持自己本源的生命的热情,怎样不被环境同化。”西点点头“你看书看得多就是不一样。我只看到了疯人院的表象。”
最后主人公被做了手术,变成个真正的疯子,呆傻的人。很暗淡的结局。可是,也有亮色——他激发了酋长的希望和生机,酋长终于摆脱了之前的犹豫害怕,勇敢的走出了疯人院,在晨光中大步迈向前方。
好的电影,总是会给人以希望和亮光的。就是这微弱的亮光和希望,激励着我们往前走。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三)
看完了《飞越疯人院》之后,感觉有时当个疯人也不赖,起码你的“反常”行动是“合法”的。所有的疯人都希望冲到外面的世界,但他们或许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或许是一个更大的疯人院。
就想越狱中男主人公说的:“逃出监狱,又往哪里逃?整个世界就是一只巨大的牢笼。”
所以我认为飞越疯人院不仅仅是逃出一个地方,更是放飞心灵的旅程。()就像那些不敢走出疯人院门口的人,他们无法面对自己,无法对自己真诚,所以他们被永远锁在了疯人院,他们心中的院门一天不打开,无论他们身在何处,他们都是囚徒。而那种对于护士的仇恨,更像是为自己找的一种借口,他们需要外力把他们束缚,以回避对自己深层的审视。
我们这些关在不是疯人院之外的大的院落中的不是疯子的人们,只是在表面行为上,比较疯人为之正常的人们,内心或许更加压抑,因其不能如疯人般的无所顾忌的率性,不能如疯人般的自由的释放,内心是否更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