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专科生的一点心得

1、作为专科生的一点心得

作为专科生的一点心得

看到前面的一篇讲到“关注专科生”的帖子,我虽然已经毕业两年,但是也想谈谈自己个人的经历和看法。

确实,如那篇文章所言,专科生在求职方面存在一些劣势。所谓就业是有食物链的。或者说,服从20/80法则。也就是说20%的学校的毕业生掌握80%的就业资源,如果访问下南大,或者清华这样顶级高校的bbs,就可以看到,虽然一方面很多的人在抱怨今年的就业状况不佳,但是,银行,大企业,事业单位等等的招聘启事依然很多,更有不少同学在网络上写帖子比offer.

我不知道,但是就课程来说,就我所读的英文专业来说,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学从北大到我们学校都有英语专业。无论3年专科和4年本科所开的课程,大致上都差不多。也许会有所为深度的区别,可我不觉得就英语本身来说,专科的优秀学生会和他们的差距那么大。但残酷的是,如果你是专科生,你也同样很优秀,如果是某一个财富500强的外企的hr,他的记忆力,每天收到n多的简历,从平常心来讲,能记得中国大学的top50,就已经很不错了。当然不排除一些存在学历歧视的单位。所以很自然地,在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专科生几乎无法被阳光照到的现象。

确实,这是一道门槛。985的学校毕业生拿到aaa的offer,211的本科拿到aa+的offer,后面本二的人也许只能拿到b+,如果是专科,就基本上处于这个链条的底端。

我就是这条链条底端的底端。我读的是一所民办专科。

从小我就很疑惑,为什么我有那么多课外的兴趣,也很喜欢读课外书,为什么总是我越依照自己的爱好,成绩就会越差。而且,我发现每次的家长会都是很痛苦的。班主任几乎都在强调全班前3名的学习经验,中间的一些同学号召他们一定要向这几个人学习,余下的时间,就是对倒数10名同学的批评大会。所以我爸妈每次都很愤怒,很多家长都是那时他们的同学。所以回来总免不了暴打一顿。这几乎变成了恶性循环,前几名的学生从都到尾都得到了几乎无尽的荣耀:三好学生,学习委员,奖学金,当然,重点学校的保送推荐之类的。而事实上老师当然很清楚,让这么多人都争这几个名次,却把所有的奖励都倾斜给了在这个位置上盘踞的几个学生。包括课外辅导,自信心的提振。结果是除非一直排前的学生突然出现意外,不然所谓赶超永远只是个假像而已。我高中3年,优秀的学生永远只是那么几个熟悉的名字。虽然大家都很努力。

对于我们bottom10%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如何改变?我上初高中,从来就没见过除了补差之外,又有过什么心灵上的支持?再说课程本身,不是人人的个性都会是全能的。也许我觉得自己对化学掌握点元素的名称就已经很满足了。对英语我不想去做语法分析,而是希望应用,多锻炼点口语。可是,那些教了很多年书的老师口语很少有标准的。

所以,失望之下,我决定不再与这套方式再有任何纠葛了。每次考试都考自然分。就是随便放任。抽出时间读自己有兴趣的。结果可想而知。03年高考时,我考了273分,化学4分。如果我们那个中学没有高考0分的话,这就是全校最低了。但是,那个时候我已经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决定自己的兴趣,未来该有如何的规划。

04年调整选择了文科。多考了106分。如果是参加一个复读班的话,有这点提高,绝对是这个班级的功劳了。但,结果是什么呢?学校档次越低,分数就越没有价值。03年我的高中老师说我读不上大学,结果电话打爆,都是要我去读书的民办专科。04年,我沉默了,原来还是那个去年邀请我没去的学校最终录取了我。

但这一年我是自学的。我在家利用网络,第一次能够将自己的时间灵活地安排到我有兴趣的地方,前面我说,化学有兴趣的只是几个元素,但上网我自学英语,当然一开始是不懂的。但我明白了自己可以通过英语去自学我有兴趣的科目。让之前不被满足,甚至被压抑的爱好全数复苏。

所以别人读大一,我选择了英语专业已经有很多的单词积累了。当然,05年开始起所谓的web2.0浪潮,让很多人熟知了google,通过网络搜索,我几乎通过大量的英文语言材料来个性化自己的学习,也成就了我超越课程的成绩。此外我也参加了很多的口语培训班,有些甚至是和重点大学的同学一起对话。我发现,慢慢地事情竟然有了转机。cet-4,cet-6,口语比赛冠军,在毕业之后又通过了自学考试。我选择了我自己的爱好,终于在最不被看好的这几年,反而得到了一切。

当然,学校不好,也有了一些奇异的好处,比如逃课非常自由。我不喜欢外贸,也不太擅长导游课程,就留到最后的清理性考试解决。省下时间去看自己有兴趣的学科。学校有一些问题就是,它很重视所谓的热门。但大学如果是一门投资的话,时间太长了。而历史的就业数据(如果是真实的)依然不能概括未来现象。本来在所谓热门专业上扩张了太多的学生就已经造成就业的重负,而金融危机,热门很有可能突然成为冷门,所以在选择专业时,如果学校不能改变,或者我们可以想想专业是不是可以有特殊的兴趣。我现在会做自己领域的兴趣,无论是就业,还是继续研究(当然我选择的是后者),就不至于在学了3年到毕业时才知道,选择的专业和课程或许从一开始就不适合,在专科我们可以重组自己的兴趣。

完全把爱好结合起来,就像开复老师讲的。这也是很重要的。所以专科生,如果有梦一样可以飞翔!

2、一个专科生的自述,很心酸,挺励志

一个专科生的自述,很心酸,挺励志

01

我至今都还记得,高考前的我一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连学习动力也没有中考满了,整天就知道幻想自己将来美好的生活,丝毫不知道努力。

因为高中三年的不努力,高考分数公布后,人家都是咨询老师选择哪所实力更强的学校,选择哪个更热门的专业。

而我只能拿着志愿指南坐到教学楼一旁的楼梯,自顾自地选择学校和专业,才发现我的分数只能报考专科院校,我第一次感到很不甘心。

回学校提档案那天,我碰到了语文老师,和他到办公室聊了一下自己的打算。他当时非常肯定地劝我一定要回来复读,因为有不少比我分数低的同学都已经开始上课了。

老师当时苦口婆心地劝我回去复读都被我婉言拒绝后,他甚至对我感到有些失望。

我说我没信心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所以我不敢、也不想去复读一年。我天生喜欢自由一点,我特别讨厌过着束缚的生活,当然我知道世界上没人能够真正做到自由,就算自己的一点念想吧。

他说了一句至今我记在心里的话:“别人可以直着到达到终点,而你却要硬着头皮走多少条弯路才能走到终点。”

要说责怪谁的话,只能怪我高中三年太不努力了吧,不然谁愿意去走那些弯路啊去读专科啊!

02

我因为以前的不努力,换来了现在的自己,所以从踏进大学校门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必须得努力了,我不能再为所欲为,丝毫受不了苦。

于是给自己做了一张大学计划表,并要求自己一年必须得完成几样,并具体落实到每次行动中去。

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从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你减少追梦途中的阻力,从而少走一些弯路,早日到达理想的彼岸。

虽然大一一年没做什么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但还是靠自己的努力拿了很多奖,成绩也很不错,拿了奖学金,也和朋友一起去旅游,去做兼职体验社会生活,去坚持自己的爱好。

大二的我更努力了,也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我从各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比如学社组织、学习、爱好、兼职等等,可喜的是每一方面的尝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让我更是相信了努力的意义。

大二开始,我报了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凭,国家教育部规定考11门,考完还有一门论文写作和答辩后就能顺利拿到本科文凭证。

每年两次考试,而且都是在开学一个月后进行考试,也就是4月份和9月份。所以一开学,我就必须立马投入到考试的准备中去,每次我会报考34门,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报。

每一门科目会有一本厚厚的教材,我也会买习题练习。备考的日子里,我通常是早上七点前就起床去教室背书,反正文学类的知识只管背就行了,多背知识点总是好的。

课间休息时间或者下午专门我会专门用来刷题,每个科目轮流复习,每科的时间安排均衡。

那段时间在图书馆一呆就是五六个小时,不是刷题就是写文章,直到馆内已经没了人才收拾好东西往回走。

每当复习很累的时候,也会小小羡慕一下本科阶段的同学,羡慕他们不用这么努力就已经有了我们拼命努力换来的文凭、学识以及能力。

而我们专科层次的同学,还得奋力前行,才能达到本科的水平。

第一次我报了3门,因为第一次还不是很清楚情况,只过了2门。第二次我报了4门,没想到在1门完全没有把握的情况,4门全过了,可能这也和我平时看书看得多有关,毕竟文学是活的,思维也是活的。

我用一年的时间过了6门,还有5门没考,再花一年时间应该就可以顺利拿到本科文凭,然后我会打算继续考研。

毕竟学历这件事,真的是靠自己努力去争取的,你不要只知道嫌弃自己学历低,却丝毫没有努力提升的意识,这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03

大学里的我过得很充实,自己想要的都在一步一步朝着我走来。

自己才20岁,我还有无限可能,我不会就被目前的起点和学历所牵制和影响,我还可以再努力一点。

我想再努力一点,等毕业了,就不会因为拿不出手的学历以及能力而尴尬,不是等着任人宰割,而是给自己一点选择的机会。不管是参加工作还是考研,至少得让自己有选择的余地,不至于太狼狈。

因为我的古代文学老师曾也是专科生,她考了专升本后,再升的研究生,如今她正    在准备考博。

她常常教导我们虽然现在是专科生,但并不能决定我们日后的成就,不管专科、本科,最重要的还是得看自己努力,自己努力了,学历、能力你是都可以双收的。

是啊,能力不够可以再提升,学历不够也可以再提升,总之机会都是自己去努力创    造的,而不是白白等来的。

04

作为专科生的我们已经比本科生落后一大截了,现在大家在学校可能并没有感觉到压力,但是一到社会就知道有多现实。

现在有很多公司、人事单位最低学历要求也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专科生根本连投简历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和本科生一起去面试竞争。

当然,也有一些单位对学历要求并没有做严格的要求,但万变不离其中的一点就是能力好,就算你没有学历,如果有十足的能力,也是能在社会拥有一席之地的。

既然我们已经落后了,没关系,我们还可以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或者锻炼自己的能力,只是需要更努力、更辛苦一点。

3、专科生:学历这回事,只要不放弃就永远有机会

专科生:学历这回事,只要不放弃就永远有机会

文/怡安女孩

我之前也在文章讲过,我因为高考失利,本来可以上二本,但阴差阳错上了专科,所以我是个专科生。虽然我在学校学习认真,也在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但依旧无法避免亲戚、朋友们谈论学历时,因为自己是专科而感到尴尬。

之前关于“学历重不重要”的探讨,我记得考研名师张雪峰在里面明确谈到了学历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没有一个世界500强去了齐齐哈尔大学招聘,因为他们只要985的大学生。

《世界500强企业招人标准曝光:非985毕业生,简历直接扔垃圾桶》,里面明确写到hr在挑选简历的时候只会选择985院校的学生,其余学校的学生就连进入初选的资格都没有。上名校的确很重要,因为毕业的时候,它会成为找工作的敲门砖。

其实你认真想想,身边那些高学历的人,大多都混得不错,所以不要说学历不重要。

就拿我自己作比喻,我现在是深深感受到了学历的限制性,我学的是语文教育,本来我也挺喜欢教师这一行业的,但是因为毕业只有专科学历,本科学历还得年底才能去参加论文答辩。

如果我一毕业就去从事教师工作的话,那我很有可能一辈子就留在乡镇工作了,因为县城已经全要求本科学历了,我就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就算是有再强的能力也是无处施展。

所以读书很重要,学历也很重要,而我一个专科生,在找工作时,学历方面我是完全不占优势,准确来说,对于很多公司,我连投简历的资格都没有。

我并没有否定自己以前的努力,也没有埋怨自己现在所在的阶层,只是心中还有一丝不甘和不满,我觉得自己还有向上提升的机会,所以我不会任由自己堕落下去,而是应该奋力向上走啊,我也想去看看山顶的风景,不想就这么在山底呆一辈子。

02

难道专科生就没有逆袭的机会了吗?

当然有,只要你自己不放弃,就永远有机会提升自己的学历。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几个真实的事例:

可能对于专科生,大部分人的印象都是学习氛围不好,学生们学习积极性不高,贪图享乐,虚度光阴,但依旧有部分专科学生,从来没有放弃提升自己的学历,因为我们深知自己已经比别人的起点要低,唯有更加努力才能追赶上他们。

我们学校很多人都报了专升本培训,要么就是报学校的专衔本,或者报教委的自考,大家都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想尽办法提升自己的学历。

我没有报专升本,因为我有另外的打算,而是报了教委的自考,大一一年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荒废了时间,大二开始准备考试,每年4、10月份两次考试机会,每次最多报4门,总共考完11门,通过论文答辩,即可拿到本科毕业证。

大三,大部分人的状态就像是重回高考一般,每天早出晚归,课间时间也会拿去做题看书,我室友说:“哪天要是我多睡十分钟,我都会觉得过意不去。”

这段时间都是在图书馆看书学到10点以后才走,很多次,我都看到专升本下了课的同学,马不停蹄奔到图书馆来看书做题,全都在为明年4月份的升学考试做准备。

还有少部分人已经考完了本科所有的课程,就等毕业拿到本科毕业证后去考研,继续攻读研究生。

03

前几天偶然看到《职来职往》节目,一个叫张园园的姑娘,她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学习,而是外出打工送哥哥上学。

初中毕业后就步入社会,从事工作,发现各方面有限制,通过自学的方式,拿到专科、本科的学历,不甘心于做一个生产线的女工,然后下定决心去自学提升自己的学历。从女工做到文员助理,自学计算机,然后又去自学英语,2013年考研成功,学习英语专业,2016年来到了《职来职往》,深受面试官的喜欢和热情相邀。

她一直不放弃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学历,她用自己的事实告诉我们大家,这个社会只要你自己不放弃自己,没有谁能够阻止你变得更优秀。

她从一个初中生,一步一步走来,虽然中途经历了很多的困难,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而是一直坚持着,她的经历值得我们尊重。

我经常会讲我自己专业老师的故事,一个英语专业毕业的专科生,毕业后两年参加研究生考试,成功进入到一所重点高校进入文学的研究性学习,读书期间,多次在当地报纸上以及杂志上发表文学评论,作品深刻有意蕴,获得导师关注和喜爱。

研究生毕业后,回到重庆来从事大学教师工作,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五六年,去年成功考上博士,离校继续提升学历,如今她已经45岁,却一直没有放弃提升自己的学历。

可能有的人会说,她们只是个别少数,那为什么别人能成功,你就认定自己不能成功呢?因为你不肯努力,而别人愿意付出行动去努力,所以这就是差距。

04

当然,我们上了什么大学,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改变的现实,但只要我们拥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就一定能够提升自己的学历,除此,最好学一门技能,拥有一技之长,也是一大强项。

我记得前两天专业老师对我们苦口婆心说:“同学们,你们马上就面临毕业了,也就意味着你们马上要上战场作斗争了,你们好好想想,现在你们手里都有些什么武器可以制敌?武器越多,你能胜利的胜算才更大。”

想想的确是这样,我们学师范的,除了必要的教师资格证外,几乎大多数人都没有具备其它的能力,这就导致了大家毕业后,认为除了教师这一行业后,就没有其它选择了。

我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欠缺的是哪些方面,所以便会努力去弥补,甚至挖掘以及培养自己的优势,所以当别人在享受大学生活时,我在图书馆学习看书,参加学校各类活动,自学新媒体,坚持写文章,就是希望能够在同等学历下,让自己稍占优势。

我特别喜欢《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里的一段话:“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在提升自己学历的同时,还得让自己有能力去拥有未来不可知的一切,让自己有足够的底气去面对未来,这才是我最想要的生活状态。(来源:简书)

4、专科生必须知道的十件事情

专科生必须知道的十件事情

一、当你踏进专科的那刻起你就必须明白:其实我们并没有多少时间!专科三年,其实只有二年半的时间可以学些东西。假如你还打算升本,假如你还想做做兼职学学其他的,那你只有二年在校时间!所以当你走进专科的那一刻起,你就该早给自己定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付诸于行动!

像我这样,在大学大多时间都花在了打牌、上网、睡觉、谈恋爱上,真等到专升本落榜的那一刻才发现原来大学已经过去,自己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收获。浪费了人生最最宝贵的一段时光。

二、专科就是专科,不要考虑什么是什么民办还是全国知名,你必须清楚的明白:专科和本科之间起点的明显差距,但是继续扩大差距还是缩小差距完全取决你的后天努力!专科一样可以再学习升本考研。一样可以进ibm,进微软。一样产生了网上所谓的"史上最牛的专科生",虽然只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人,但我们为什么不是这部分人呢??

三、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大学,不论它有多少的不尽人意,有多么的被人看不起,但是它毕竟是你从校园走向社会的一个衔接地带,同时它也能够给予影响你一生的某些东西!也是将来很多人会问起的地方!学校影响不了我们什么,是我们自己。

四、不要带着功利的目光去看一些所谓的“有用”书,其实那些什么计谋类,致富类,经验类,经商类的书绝大部分只不过是不得志的人写的不得志的书。多读读那些可以在无形中可以提高自我素养的,有大家风范的“无用”!我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不要盲目的追随考证热潮,拿下一大堆的a证、二级证、国家**部门认证、**语一级证……,其实真正工作了才知道,学历证、身份证最重要。考证,要选择真正自己需要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五、尽量少参加一些社团组织,不要以为那可以锻炼自己,提高自我能力。我想在学知和能力面前,趁自己还年轻,还有精力,还是选择学知!当你踏入社会时,你就明白:学知和能力是成正比的!

六、大学除了教室,宿舍,食堂是你常去或常待的地方外,大学的图书馆也应该是你常去的地方!即使那些不是很好的专科院校的图书馆的藏书,也够你受用一生!同时那些就读于名牌大学的专科生不要轻易放弃你手中的这笔巨大财富,多抽点时间去图书馆待待!

七、不要把交友当做你大学生活的主要部分,一定要有适度和有眼光的交几个趣味相投的,有理想,有抱负的朋友!这些朋友在一定程度上是你的“催进剂”,你的盟友!一定要记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所交的朋友也是你的一面镜子!社会就是人与人打交道的地方,也不能一味的自闭,要建立自己的圈子。

八、适应大学的人际生活,毕竟人是在不同的环境成长的,因此每个人的性格和素养也不一样。所以在校园中,班级里和宿舍内,你肯定会遇到很多令你不解,不快的事或人。可是你无法改变这种现状,那你就必须学会适应!这样当你走入社会时你就学会了:宽容,包容,忍耐,也不会为很多的不可理喻或不可理解的事而“庸人自扰”了!当你没法改变别人的时候,就学着改变自己。

九、面对比本科高昂的学费,你要清醒的知道你所花费的费用也许是本科的二倍以上!即使你的家庭环境再好,你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勤俭节约,毕竟你将来只是专科毕业的话,你不一定能够找到月薪是本科二倍的工作!

十、这是最后一条,也是你必须明白和理解的:近来,教育部发布了“211工程大学,985大学,独立院校,民办院校原则上不得招收专升本”可能对于众多的专科生而言,这是一条爆炸性的新闻!但是你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 其实国家的这个决定是正确和人性化的!

正确性在于:众人皆知,专升本考试其实真真只考的二门!文科是:“大语和英语”,理科考的是“高数和英语”。那么你觉得这两门的考试可以和高考相提并论吗?从形式上就有天壤之别!高考考的是我们的综合知识,而专升本所考的知识是一种单一结构的考能知识,就着还排除了专升本偶尔的漏题现象!简而言之的说:我们就算可以升到“211工程”和“985”大学,那只是我们的考能到家了,而我们的综合知识和整体素质还远远不具备被上这些重点大学!(人生感悟    励志书籍)也许有些人很反对我的观点,但是这就是现实:你让一个智力平平的人在近两年半的时间认真,刻苦,勤奋的学二门课程,难道他还学不好吗?而在高考中能够上这类重点大学的学生基本上考分都超过重点线五十分以上,而我们绝大部分专科生的考分都没上二本线!即使那些掉档的学生也只是高出二本线十几分!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不要以为你经过专升本升入这类大学你就拉平了差距,其实你只是缩短了差距!毕竟你在努力的同时人家也在努力,人家不会停在那里等候你的到来!而两者的这种差距具体体现在:

(1)二者接受的教育体系不同,一个是专科一个是本科教育体系,这两种体系也决定了不同培养方向和授课内容!

(2)两者之间的综合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差异,这点不用多说,问问那些升本后同学就一切都明白了!他们一定有很深的体验!

人性化在于:我们绝大部分的专科生的实力经过努力之后都可以达到二本大学,有些就读在名牌大学专科生可以达到普通一本!所以国家不在允许独立院校,民办院校招生专升本,而允许普通一本和二本招收专升本也就是在保障绝大部分专科生的教学质量,给予适合你的大学继续深造!

做为最后一句话,送给所有看帖的人:我们的成长,取决于我们世界的大小。当然,最重要的不是我们周围的尺寸大小,而是我们接触到精神,感情以及物质方面的范围!对于人类而言,限制我们成长的不是外部世界,而是我们的内心世界,只要不断拓展我们的内心,我们才能不断地成长!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