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虽小,勿私藏作文_物虽小,勿私藏

1、物虽小,勿私藏作文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每当读到《弟子规》里的这句话,我便会忍不住地打开记忆里的那扇大门。

那年我五岁,一天下午,妈妈回家时带回一罐“瑞士糖”,我连忙跑到妈妈跟前,还没开口,妈妈就笑眯眯地从罐子里拿出两颗紫色的糖,我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纸,塞进嘴里,一咬,满满一嘴的葡萄味,恩,真好吃!妈妈看我吃完,说:“只要你每天乖乖的,这两颗糖不是问题!”我连忙点头。

接下来的这几天,我都很听话,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两颗“瑞士糖”,可也不是每天……

两个星期后的一个晚上,我因为没把碗拿进厨房,妈妈就跟我说,没糖吃了。我不高兴,撅着嘴嘟嘟囔囔地说:“不就是没把碗拿进厨房吗,一件小事而已,又不会怎么样……"妈妈听了我的话说:“一件小事都不作文能养成习惯,当然没糖果吃。”我没心思听下去,却早已在谋划着一件大事……

晚上,果然不出我所料,妈妈接了一个电话就出去了。我蹑手蹑脚的地走到橱柜前,轻轻地拿出糖罐,小心翼翼地打开,拿出一颗绿色的糖果,慢慢撕开包装纸,刚放进嘴里,突然,恐怖的声音响了,“啪——”地一声,门开了,一个人影映入眼帘,是妈妈!我停住了动作,时间仿佛停止了,妈妈上下打量了我一番,眼光瞬间严肃起来,我意识到,我完蛋了。

“妈妈不是不给你糖,本来就是你不对,不给糖也是应该的。你却偷偷地拿糖,就更不对了,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啊!”妈妈的话我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东西很小,那就是一颗糖,如果没有经过同意,你就私自把他隐藏起来,那就等于小偷一样,这也是有损我们的品德的。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范世奇 作者年龄10岁零3个月
在读学校顺义西辛小学 在读班级四年级2班
性格特点反覆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电影 平均成绩118分
指导老师李某 老师职务班主任

2、物虽小,勿私藏

父母常常教育我们,东西再小,也不能拿,水都不可以,若不听父母的话私自把东西藏起来,那就会让父母伤心难过。《弟子规》让我懂得了这个道理。

因为我小,家里人都很疼我,常常给我买吃的,买喝的,买这样买那样,也让我让成了一个坏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时还偷偷的拿别人的东西,记得那次,我喜欢一个表弟的机器人,吵着爸爸妈妈也给我买一个,可他们却不肯。于是我心里就想,那个小机器那么好玩,可是爸爸妈妈却不给我买,我一定要想办法弄到手。于是,晚上我溜进表弟的房间把小机器人“偷”了出来。正当玩的兴起,“咚咚”,爸爸来敲门了,我心想,要是给爸爸看见,肯定又要挨骂了,我立刻把机器人塞进被子里,爸爸进来笑着对我说:“你这次考试有进步,过几天给你买你喜欢的那个小机器作文人。”我开心地跳了起来,结果一不小心踩到了被子里的那个玩具,我疼得到哇哇直叫,爸爸着急地问:“宝贝,疼不疼呀,怎么那么不小心啊。”说罢便把被子拿开,看到了那个玩具,立马明白了一切,火冒三丈地问我从哪里来的,我只好向爸爸坦白一切。

爸爸听完之后,沉默了许久,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啊,偷窃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无论你喜欢什么,都要正大光明地拿在手上。绝不能去偷去抢,一会儿就把玩具换回去,知道了吗。”我惭愧地底下了头,“知道了,对不起,爸爸。”随后,我马上去和表弟道歉,而表弟也原谅了我,我靠着自己的进赢得了一个新的机器人,心里甜滋滋的。

是的,物虽小,勿私藏。如果私藏了东西,父母知道了一定会很伤心。从那次后,我就再也没有偷或者是抢过其他人的东西。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孙萍 作者年龄9岁零6个月
在读学校观音桥小学 在读班级四年级5班
性格特点不灵活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乒乓球 平均成绩115分
指导老师胡中华 老师职务班主任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3、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