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和她作文1000字
我们的四年终于结束了。如梦一场。醒来,还是我一人。
四年前,她转来我所在的学校。我初见她,第一印象很美好。她妈妈提着行李,她背着那个沉沉的书包,腼腆地笑着。那时候,我们都还小,小到刚见面就牵着手满校园跑,好像本来就很熟,是好朋友一样。她住校,我跟着父母也住在学校,慢慢地,我们就真的成了好朋友,如胶似漆,无话不谈。她说今天舍友睡过头了,上课迟到了,我说哪位同学上课走神了,我们总是能聊到一块儿去。
两年后前,我们上初一。晚上,我俩和另外两个住校生一起在教室写作业。我们写着,说着,笑着,写作业都变得很轻松。有难题,就一起讨论,她经常嘟着嘴,凑着眉,歪着脑袋听我讲。当一道又一道难关被攻克了的时候,她就甩了甩手,认真地看着我,眼里仿佛有星星,眨呀眨的。写完后,我们就一起到学校院儿里跑步跳绳。我再次牵起她的手,两年来,没有变,还是那样温暖,手心总是汗津津的。我们拉着手在校园里奔跑,没有一丝犹豫,坚定地拉着彼此,相信时间和岁月敌不过你我,未来可期。
但,后来,上了初二,一切都在慢慢改变。她的座位离我越来越远,我们在一起闲聊的机会越来越少,产生的矛盾和误会却越来多了。
这些问题我们好像都意识到了,但对这份感情,我们仍是小心翼翼,很认真。我知道,矛盾和误会都需要沟通来化解,于是,每次有了隔阂,总是我主动找她聊,甚至看到她空间发个“掩面哭泣”的表情也会主动找她。慢慢地,我意识到对于这份友情,总是我积极主动维护,而不是她,我的心一作文下凉了,好像一颗炽热的心被浇上了一盆冷水。
我准备找个合适的时间,和她好好聊聊这件事。
今年正月,我拿起手机,看她正好在线,就不免有些激动地发了个“在”,很快她就回复了“嗯嗯”。我给她发了一大段话,试着说清楚我的疑虑,也想和她变成过去那样,没有猜忌,无忧无虑。可我等了好久,她没有回复,就好像这些事和她没有什么关系,她并不关心。我想,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说话不在乎她的感受,或者是伤害了她。我又发给另一个朋友,问她是不是我的语气太生硬了,她说并没有。
几天里,我和她没有再说过一句话,qq里的“聊天之火”也灭了。后来,她说:“我仍拿你当我很重要的人。”我有些感动,但更多的是伤感。我问她,那天我找她聊,怎么没回我。她淡淡地回复:“我怕。”她用这两个字就把我打发了,好像我前几天的忧虑是那么的多余,又好像我们的这段感情是那么的不堪一击,那么不值得一提。我心冷地回复她“哦”。我知道,我们算是结束了。
这个学期,她变了,变得陌生。我们说话也只是客客气气的,像刚认识一样,我不敢与她对视,我怕她的眼神带我回到过去。我们变得针锋相对,连上课讨论问题也不留情面。我等着她来找我,与我和好,我又不奢求她能来找我,因为看样子,她现在比过去开心。有人向我打听她的秘密,我笑着拒绝,是为了给这份感情一个体面的收场。
我们的四年,就像一场梦,奇妙而美好,但梦终究会醒,一切还会回到原点,留我一个人,仿佛什么也没来过。
它,终于是结束了。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万涛 | 作者年龄 | 15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宝鸡市卧龙寺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8班 |
性格特点 | 有惰性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跳舞 | 平均成绩 | 105分 |
指导老师 | 元根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2、我和她作文1000字
她是一个维吾尔族姑娘,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和她相识于小学。那天是开学报到的日子,老师让大家把积灰已久的桌椅擦一擦再坐下,没带纸巾也没有抹布的我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擦好坐下,却不好意思开口向别人借张纸,眼看着教室里只有我一个人还站着,对新环境的恐惧和不安一瞬间涌上心头,我眼眶一酸,视线逐渐模糊了起来。
就在我要哭出声时,一只攥着一块抹布、白瓷一般的小手伸到了我眼前晃了晃。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大眼睛长睫毛的维族小女孩关切地看着我,见我眼泪汪汪,她更着急了,用不太熟练的汉语问:“你……你怎么了,没事吧?”我吸了吸鼻子,觉得有点丢人,但还是不好意思地说了缘由。
听完她就弯起了黑葡萄一样的眼睛,笑了起来。可我一点都没觉得难堪,她的笑看起来太善良亲切了,我甚至觉得把它看成嘲笑简直是一种亵渎。就这样,在用完了她一整包纸擦桌子擦眼泪后,我们成了彼此在小学里的第一个朋友。
小学那会儿个个烂漫天真,傻得冒泡,对世界的认知也仅限于自己视线所及。所以,当她拒绝我一起去我家吃红烧肉的邀请时,我是有些难过的。我问她原因,她嗫嚅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有些生气了,孩子总是任性又自我,我们开始了长达一作文个星期的冷战。
然而,小孩子又向来健忘,一块奶糖就粘合了我们友谊的裂缝。我还是好奇,忍不住问:“你为什么不能吃猪肉?”她托着下巴,眨了眨明亮的眼睛,也有些困惑地回答:“老实说,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我妈不让我吃。”“你偷偷吃不就行了,不会有人知道的。红烧肉真的特别好吃,你吃不到真的太可惜了。”她坚决地摇了摇头道:“不行的,我妈说绝对不能吃。”“吃了会死吗?”我看她这么坚持,不由更好奇了。“我觉得不会,但我妈说是比死更不能忍受的事。”听了这话,我不由打了个寒战,说:“那你还是不要吃了。”她笑着看我:“我不能陪你吃,你是不是还不高兴?”我摇了摇头,因为自己之前的任性有些不好意思,说:“红烧肉没你重要。”
我们渐渐长大,进入了不同的高中,距离没有稀释友谊的浓度,反而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真挚隽永的情谊。周末我们时常相约去对方的家里做客,我们一起聊天,一起读书,一起学习。在对方的陪伴下,共同进步,一起成长。
但友谊是清晰简单的。我和她在一起时,极少会留意到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友谊会冲淡许多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民族不同从来不足以成为我们之间的隔阂和障碍,我想,我和她大概能成为一辈子的朋友。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韩电 | 作者年龄 | 16岁零10个月 |
---|---|---|---|
在读学校 | 良山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二5班 |
性格特点 | 轻浮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郊游 | 平均成绩 | 97分 |
指导老师 | 郝文才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