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制作的日记_我的小制作

1、关于小制作的日记

关于小制作的日记(一)

有一天,我在一本小制作书上,看到了怎样制作石子画,我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决定试一试。

在放学的路上,我捡了许多好看的小石子,它们有的大大的,有的长长的,还有的小巧玲珑。我把它们拿回家。洗干净晾干,然后,我去找画石子画的“纸”,它可不能用图画纸,而是用硬的纸板。

准备工作大功告成,我开始画了。我用铅画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接着,我用大点儿的石子做小山,长点儿的石子做小溪,小点儿的石子做小花,我用胶水把它们一一粘牢,石子画完成了,可好像还缺点什么,我使劲的看了半天,啊!原是缺了色彩。我又找来水彩颜料,仔细地给每个小石子穿上漂亮的外衣。啊!一幅色彩艳丽,形逼真的山水画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它好像在说:“你的手真巧,谢谢你。”

石子画完成了,我左看右看,得意极了!

关于小制作的日记(二)

这周,老师要求我们做个小制作。()想呀想,我终于决定了,做不倒翁。说干就干,材料是;鸡蛋、清水、卡纸、先死、细沙、剪刀、图钉、彩色笔。材料准备好了,开始做不倒翁了。首先,我用图钉在鸡蛋的头上刺了个小孔,小心翼翼把蛋黄、蛋白倒出来,用水冲泡一下。然后,装进三分之一的细沙。接着,剪下一点点的卡纸,粘在小孔上,把小孔遮住。最后,再用彩色笔画上我最喜欢的图案,不倒翁就做完了。

我用手指碰了一下我的“米奇”不倒翁,可是,它并没有倒下去,好像在说:“想要推到我,门都没有!”我又碰了它几下,它还是没有倒下,我气急败坏地朝它喊着:“等下,看你还能嚣张!”“米奇”好像很聪明,我还没动手,它就知道我要干什么了。它那得意洋洋变成愁眉苦脸。

最后,我看它可爱的样子就饶了它。

关于小制作的日记(三)

我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孩,当然喜欢小制作了。一天,我找来一个牙膏盒子、漂亮的包装纸、可爱的卡通贴纸、剪刀、胶水、直尺和铅笔,准备做一个笔筒。

一切准备好,开始动手了。首先,我在牙膏盒子的正中间画一条竖线,然后在竖线的左右分别量出一段相等的距离,画出一个等腰倒三角形。再在相对的一面相同的位置画出同样的三角形。在盒子正上面画两条平行线,将前后两个三角形连接在一起。接着,我让妈妈帮我沿着画出来的线用小刀划一个缺口,我再用剪刀将所画的两个三角形整齐的剪掉即剪出一个“v”字形。将剪好的盒子从正中间向下对折,用胶水把盒子的两端紧紧地粘在一起,用包装纸把盒子表面包起来,再用胶水把包装纸牢牢地粘好,一个自制笔筒就初见雏形啦!最后,我用我喜欢的卡通贴纸把笔筒好好装饰了一番,哈哈!一个非常实用可爱的笔筒就这样诞生啦!妈妈说这叫变“废”为“宝”。

接下来要做的是要让我那些笔宝宝搬进它们的新家,每天做作业的时候,对着自己亲手做成的笔筒,就觉得劲头十足,作业也做得更认真了。

2、我的小制作

我的小制作(一)

今天,妈妈终于实现承诺,教我制作智能寻轨器了。我拿出小零件包,打开早就准备好的工具箱,给电铬铁通上电。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开始了我的小制作。

我拆开包装袋,发现里面有三小袋零件,先拿出第一袋零件——机械部分,摊开制作说明书,取出车身和两个马达。先得把马达固定牢,我拿出一个螺丝用力旋,可是怎么也旋不进去,原来螺丝太大了,怎么回事呢?只有在说明书里找原因了,原来配件中有三种类型的螺丝,大小形状各不相同,固定马达用的是小螺丝。我需要把小螺丝塞进孔里,可是怎么也放不正。妈妈提醒我,用螺丝刀试试,我拿起螺丝刀靠近那个小螺丝,只见螺丝被自动吸了过来。我拿起螺丝刀仔细研究,原来这把螺丝刀是专门针对这些小螺丝的,螺丝刀头是由磁铁制作的,真是神奇。固定牢马达,我拿起车轮,装在了马达的两侧上……

接着,我要向最难的“核心”部件——电子部分进攻了。由于以前都没有接触过电焊,于是妈妈手把手教我练习。妈妈选了个钉书钉插入洞洞板的一个孔中,再把电烙铁放在松香上,只见松香被电烙铁的高温慢慢熔化了,就像一层厚厚的油。妈妈告诉我,松香可以助熔。接着,妈妈把电烙铁放在钉书钉尖的下端加热,然后把焊锡丝放在电烙铁的尖上,只见焊锡丝慢慢的熔化了,变成米粒大小后,妈妈把焊锡丝拿开,再把电烙铁沿着钉书钉的尖尖头轻轻一抬,只见熔化了的焊锡丝就像小雨滴一样沾在洞洞板上了。

我按妈妈教的方法,一直练习了十几遍,才比较熟练。接着我要正式焊接电路板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电阻、电位器、电容器、开关……都焊接在了电路板上,接上电线,固定好电路板,电池盒。

终于做好了,能动吗?我心里又期待又紧张,这可是第一次制作这么精密的玩具啊。找了三节电池装在电池盒上,打开开关,轮子转动了,二级管也发光了。我的第一个小制作成功了,我激动的大叫起来。通过这次寻轨器的制作,我懂得了,要做成功一件事,首先得有合适的工具,还得有熟练和技术,足够的耐心,我们的学习又何尝不是呢。

我的小制作(二)

今天,天气不错很凉快,爸爸提议去做彩陶,这是妈妈很早就在网上为我们订购的。

到了目的地,我和弟弟就开始挑选要做的东西了,我选了一个七星瓢虫,弟弟选了一个可爱的青蛙,我们选完不一会就开始给我们发材料了,我拿到了一个大红色的橡皮泥,我想这块可以做瓢虫的身体,又发了两条和在一起的黑色橡皮泥,我想这块可以做瓢虫的眼睛了,最后发了一大块白色的橡皮泥,我心想这正可以做瓢虫身上的星星了,发完了材料,我心里已经构思好了做好以后的样子了。

开始制作,做瓢虫身体的时候最难捏的,可以有爸爸的帮助我捏成功了,在把白色的方块捏成七个小圆球形,捏圆形的时候,爸爸先帮我捏了一个最示范,我自己做了六个。做完后我拿了一根牙签压在瓢虫身体的中央,压出一条痕迹出来,我先把七个圆点按在了瓢虫的身上,再把两个黑色小圆点按在头部,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七星瓢虫就完成了。

我当时高兴极了,我觉得靠我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的东西,很有成就感。

我的小制作(三)

今天放学的时候,我在一家商店门口看见了一架玩具风车,风一吹,风车就不停地转动,金光闪闪,非常漂亮。于是我想:我也要自己制作一架风车,一定要比商店里的更漂亮。

我找来了一本手工制作书,按书上说的,()先准备一张金色的硬卡纸,一支固体胶,一根筷子,还有一张硬纸片。

准备工作做好了,我就开始做风车。我先把卡纸剪成正方形,对折两次成三角形,再打开,沿着对折的痕迹,从四个角开始分别向中心剪开到一半即止,接着把四个角向中心折,每个角的中间间隔一个角。把对折的四个角用固体胶固定,注意一定要固定牢。再用筷子从折好的纸中心穿过,最后用硬纸片剪两个小圆圈分别从筷子的上下两端穿过,再用胶把小圆圈固定在风车上,一个漂亮的风车就做成了。

吃过晚饭,我迫不及待地拿着自己制作的风车跑到楼下的院子里,我迎着风飞快地跑,风车就像一个陀螺一样,飞快地转动起来。我既高兴又激动,心里有很大的成就感。

我太喜爱我心爱的风车了。

3、小制作作文

小制作作文(一)

今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制作电铃的方法,我非常好奇,和爸爸一起动手做了起来。

我们首先准备材料。爸爸找来一块小木板、导线、钉子、铁丝、电磁铁、电池和开关等,可就是没有铃。我们做的是电铃,没有铃怎么做呢?我突然想起来自行车上不是有车铃吗?我对爸爸说:“咱把自行车车铃卸下来用用,再按上行吗?”“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爸爸说到。于是我赶快跑下楼把自行车车铃卸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制作了。首先把开关固定在木板上,再把一根钉子钉在离小木板上边4㎝的地方,第二根钉子钉在离第一根钉子3㎝的地方,第三根钉子钉在离第一根钉子4㎝的地方。把铁丝在第一根钉子上绕一圈,在第一根钉子上再绕一圈,比第三根钉子的左边穿过,再在铁丝的另一头打个圈做铃锤。把导线分别连接到第二根钉子和开关的一端,把电磁铁的两根导线分别固定在第三根钉子和开关的另一端,电池分别接到开关和第二根钉子的引出线上。再把自行车铃固定在离第三根钉子18㎝远的地方,最后把电磁铁固定在第三根钉子和铃的中间。合上开关,电铃就叮呤叮呤地响起来了,一个电铃就做好了。

我非常兴奋,通过制作这个电铃,我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多动脑筋,勤动手才能取得成功。

小制作作文(二)

我可喜欢小制作啦!每当我看到摆放在客厅里的纸制风向标,当初制作时的情景就历历在目。

那是上学期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做完作业后,我翻开了风向标制作图,粗略一看,制作并不复杂。于是我就兴致勃勃地开始按说明书和图纸忙碌起来,一会儿用剪刀剪,一会儿用胶水粘,一会儿将曲别针伸直,两端弯成小钩,不到一刻钟,底座和标杆就完成了。可是装上风向轮后,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任你怎么用力吹风,风向轮就是涩涩地懒得转动,风向标自然也就不能指示风向了。

怎么回事?我急忙再看说明和图纸,没错呀!我凝视着风向轮想:要是将每个轮叶的凹面朝向水平就好了,但材料是一体的,轮叶凹面朝上怎么办?我开始试着将轮条扭曲,使轮叶凹面朝向水平,但一会儿轮条又伸直了,真急人!是不是图纸有误?要不就不做了,省得费脑筋,但我又怎么甘心呢?我想啊,想啊,忽然眼前一亮,何不快刀斩乱麻?干脆将轮条剪断,重新组装,这样轮条凹面想朝哪就朝哪。我这样做了,果然,微风一吹,风向轮就灵敏地快速动起来,风向轮立即准确指示风向。我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从沙发上一跃而起:“我胜利了!”

这件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使我难忘。它使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经受住考验,制作如此,学习也如此,不要轻易放弃,否则会功亏一篑。的确,小制作磨练了我的意志,风向标指示了我努力的方向。

小制作作文(三)

星期天我一个人在家,作完作业后,就打开了电视机,正好看见一艘船在辽阔的海面上行驶。于是我突发其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小电动船。

说干就干。我先找来材料:一块长方形的泡沫塑料,一把小刀、贴纸、胶水、硬纸、牙签、红纸、电池、导线、马达、螺旋桨。工具准备好了以后,就开工了。

我先做船身。用塑料泡沫按照船的形状剪了出来,()为了让船更漂亮一点,又用彩色贴纸装饰了船身。然后用一张硬纸折成了一个个小船舱,粘在船上,还做了几个大炮,又找来几个小人放在船上控制大炮。把红纸剪成一面红旗,粘在牙签上,插在了船上,这样船身就做好了。

下一步,该给船做驱动装置了。我先把马达和螺旋桨安好,然后用导线把马达和电池连接起来,最后把驱动装置按在船上。

安装完毕,开始试航了。我打开电源控制开关,把船放在水里,哈哈!我的军舰就要起航了!还没等我高兴起来,问题出现了,船在水里只打转,就是不向前走。唉!怎么回事呢?

为了弄明白这一点,我查了很多书都一无所获,我想到了电脑,终于在网上找到了答案:原来船是由舵的转动来控制方向的。我恍然大悟,急忙给船装上了舵,呵呵!结果大家都可想而知了。

通过这次小制作,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也尝到了动手带来得成功和快乐!

4、我的小制作日记

我的小制作日记(一)

上个星期,学校通知我们参加第十六届科技创新大赛。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小脑瓜就转了起来,到底准备个什么作品好呢?

经过几天的思考,我决定做一个发光音乐电铃。说干就干,我翻出工具箱里的电子积木,动手做了起来。装到一半,发现有的零件是坏的,还有的根本找不到了。于是我赶紧拉上妈妈,跑到商店买齐了配件,这才继续开工。好不容易组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开关一试,却发现电铃既不发光也没有声音。妈妈开玩笑说:“原来你装的是‘哑铃’!”我没空理会,仔细地检查着电路,问题找到了!原来电池正负极被我装反了。重新装好后,悦耳的音乐终于响了起来。

望着自己的作品,我特别开心。不管能不能得奖,这个制作的过程都让我有小小的成就感。

我的小制作日记(二)

10月2日,我和爸爸一起制作电风扇。主要工具有:2个饮料瓶、马达、电池、一张硬卡纸、电烙铁。

首先把饮料瓶的底部留下,用电烙铁把底部中心烙一个刚好能塞住马达的口子,把马达放进去。等口子干了以后,马达就固定住了。

接着在旁边再烙2个口子和一个小的口子。把电池放进大口子里面,把马达的一根电线放进那个小口子。用剪刀再剪一个口子,放进另一条电线。用透明胶粘在电池的负极上面。

然后把第2个瓶子装%65的水,粘在第一个瓶子的下面,以免瓶底会倒。用吸管(要细一点的)插在马达的另一面。

最后用剪刀在卡纸上剪一个圆和一个像电风扇扇叶的形状,将圆和扇叶一起插在吸管的另一头。

只要马达的两条电线碰到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扇叶就能转动,这样电风扇就做好了。

我的小制作日记(三)

我们的学校,经常举行一些活动,你看,这次,老师又让我们自己做一个科学小制作,我决定去做在军事用途很广大的浅望镜。

我首先找来材料,有木料、玻璃镜片、小刀、万能胶,还有绳子。

要做浅望镜就要把木头削成像z的形状。()我一点一点地削,生怕削坏了木头,又要重削。突然,手抖个不停,一不小心,小刀切到了我的手,鲜血顿时流出来了。我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把刚削到一半的木头丢到椅子上,这时,我突然看到墙上‘勤奋’二字我又来了劲,想着已往的事情,我每次做事,都是靠坚持而获得成功的。于是,我又拿起了木头,重新开始削,再把镜片用万能胶粘起来,浅望镜就做成了。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毅力,就能成功。

就拿上个星期天来说吧,那是除夕,早上,我在爸爸这里读书,到了中午的时候,我回到奶奶家里去,我到了奶奶家里的时候,吃完饭,我就去教堂了,回来时顺便买了一个9.8元的密码笔记本。后来,我回到家里,把笔记本的密码忘了,差一点就打不开了。晚上,我们吃了年夜饭。

春天,同学们在温柔阳光下奔跑着,周末全家出去放着五颜六色的风筝,星期一的早上,戴着红领巾,看着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夏天,我坐在树荫下喝汽水,和可爱的小狗跑来跑去,玩累了,就躺在床上咕噜咕噜大睡一觉。睡觉醒来的时后,天以经黑了一大片。谁敢说这些欢乐难道还会不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秋天到了,我坐在我家门前看着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树叶,看着一片片的树叶,像一个的个士兵投入了祖国的怀抱;冬天来了,我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收到了很多红包,这不难道不是用战士们的牺牲所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