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清明作文600字_舌尖上的什么作文600字

1、舌尖上的清明作文6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我和妈妈摘了许多清明菜回家,准备做我们的传统美食——青团。一路上我们边找边摘,头发已被蒙蒙细雨打湿。

回到家后,妈妈就开始忙活起来,把之前准备的食材都拿了出来,有肉、豆腐干、红萝卜、粉条……不一会儿,厨房就传出“笃笃笃”的响声。我看着妈妈把这些食材剁成细小的颗粒状,搅拌到一起成了青团的馅。做好了青团的馅,她又把摘来的清明菜洗干净,捣出汁,放入面粉中,雪白的面粉被染成青色了,最后她又把面粉揉成了一个大面团。

妈妈嘱咐我把手洗干净,要我一起包青团。青色的大面团和一大碗香气扑鼻的馅摆在桌子上,让我不知从何下手,我只能跟着学。妈妈从大面团上扯下一小块,放在手心搓,她搓得很圆很圆,面团很听作文妈妈的话。然而,面团在我的手里却从东滚到西,一点也不听话。妈妈看到了,就耐心地教我。妈妈一手托着搓好的小圆球,一手用食指在圆球的正上方轻轻地戳一个洞,在大拇指兄弟的帮忙下,一边捏,一边转,小面球就变成了一口小碗的形状。

开始放馅了,我舀了一勺又一勺,要把这口“小碗”装得满满的。之后,妈妈教我怎么把“碗口”给收回来,而我在收口的过程中收得很糟糕。妈妈一边笑一边说:“你怎么放这么多馅呀,太贪心了!”妈妈说着,把我青团中的馅舀掉了一些,我的第一个青团终于包好了。

我们花了一上午的时间,青团终于全包好了。妈妈开始放在锅里蒸,没过多久,青团浓浓的香味就往我鼻子里钻。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我开始渐渐喜欢这个节日里的特色美食——青团。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国海 作者年龄13岁零7个月
在读学校霍城县第二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9班
性格特点含蓄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逛论坛 平均成绩95分
指导老师廖洪毅 老师职务班主任

2、舌尖上的什么作文600字

没错,你没看错,不是舌尖上的中国,是舌尖上的霍格沃兹,本次我就要为大家带来霍格沃兹中的食物,(不是我不想统计整个魔法世界的,而是因为太多了,我统计不全)。

首先,就是烤鸭。烤鸭虽是一道普通的菜肴,但是在霍格沃兹中他被施了魔法,长出了翅膀,所以我分开介绍。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霍格沃兹中的一种独特的小吃吧,正是比比多味豆。比比多味豆是一种很神奇的小吃,里面装满了不同的馅,而且还不会在包装上给你显示,所以说你一口下去,什么味道都可能会吃出来,邓布利多就曾经吃到了耳屎味的比比多味豆。一比多味豆,还有香蕉味,胡椒味,鼻屎味,樱花味等多种味道,一口下去,你可能幸运的会吃到樱花味,但有可能倒霉的吃到鼻屎味,所以说,吃之前还是做好准备漱口吧。

你喜欢吃甜品吧?但,在霍格沃兹,你要小心手中的巧克力作文蛙会不会跑掉,我可没有开玩笑,那巧克力蛙是被附了魔法,它们会四处乱跳,哈利第一回在9又3/4站台坐火车时,吃到的巧克力蛙就不幸跑掉了,所以说还是攥紧手中的巧克力吧。

霍格沃兹中也有泡泡糖,但并不是普通的泡泡糖,但是他们那里的泡泡糖可不是普通的泡泡糖,普通的棒棒糖吹大了就会爆,吹宝泡泡糖可不会这样,这种泡泡糖能吹到很大很大,只要你肺活量大,你就可以把它吹到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大。

你的舌头还好吗?那就好,看来你没有像达利那样偷吃乔治的肥舌太妃糖。肥舌太妃糖看起来是一颗普普通通的太妃糖,但是,你要是真把他当成太妃糖吃了,那么你就会发现你的舌头肿胀了起来,你要是想吃的话,那我推荐你先看看达利的舌头的变化,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吃。

介绍了这么多,你有没有流口水呢?好啦好啦,别看了,快回家吃饭吧。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米表 作者年龄11岁零3个月
在读学校九龙小学 在读班级五年级4班
性格特点重秩序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逛街 平均成绩116分
指导老师李东秀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3、清明节作文600字 让清明节更“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一度清明时!清明是大家缅怀先人、祭奠先烈的时节。

这一天,我随着一大家人,到山上去扫墓。刚走到村口,看到一幅大标语——请文明祭拜,让清明更“清明”。我正疑惑不解,清明节扫墓,怎么文明祭拜?就在这时,一位叔叔给我发了一张宣传单,上面写了几句:“倡导低碳文明的祭扫方式!”“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提倡植树缅怀,惠泽绿水青山!”我看看爸爸,又歪着脑袋看看分发传单的叔叔,竟不知所措,茫然地拿着宣传单,跟着家人往前走去。走到一个小山坡前,虽然泥泞路滑,但寂静之山却人潮如涌。远远望去,每一烟雾弥漫之处,都可见人们在庄重地对已逝去的先人焚香祭拜。此情此景,我想起左河水写过的一首七言绝句《乡村清明日》:“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怀着沉重的缅怀之情,我们来到我们家祖坟前。大家一齐动手,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烧纸钱金锭,又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突然,对面山上燃起一股浓浓的黑烟,随即就腾起一团火焰,不好!有人在焚烧杂草。幸好,附近有个水池,人们很快扑灭大火。这时,爷爷郑重其事地说:“这个传统的扫墓方式也真的需要改革了!燃烧纸钱金锭隐藏着非常可怕的安全隐患。”爸爸风趣地说:“明年我们就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听党的召唤,履行低碳文明的祭扫方式。”

“我就在祖坟周围种上几棵树,植树缅怀先祖,履行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我也不甘示弱。我想给左河水诗人提个建议,修改一下诗句:“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寂静青山人陡涌,鲜花绿树祭先陵。”以后的清明节,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用实际行动让清明节更“清明”吧!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储物架 作者年龄10岁零1个月
在读学校成都市荷花池小学 在读班级五年级1班
性格特点内向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跑步 平均成绩90分
指导老师毛志斌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4、舌尖上的什么作文600字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吃过怪味豆吗?在没吃之前,它那种怪怪的味道,你一定无法想象,当你品尝后,你一定回味无穷!

今天一早,老师就拿了一袋“恰恰牌”怪味豆走进教室,她对我们说:“我们要品尝怪味豆,体会它为什么叫‘怪味豆’。”老师一说完,教室里便炸开了锅,大家都垂涎三尺,就等品尝了。

怪味豆的包装很“怪”。亮红色的包装上用艺术大字写了“怪u味”这三个字,格外引人注目,包装上还画着一些怪味豆,这些怪味豆一颗颗颗粒饱满,活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小娃娃。

怪味豆的做法“怪”。怪味豆其实就是蚕豆。只不过这蚕豆在油锅里“滚”了一会儿,然后在上面撒上了糖、盐、辣椒、胡椒、咖喱粉等作料,就做好了辣辣的、甜甜的怪味豆。

怪味豆气味“怪”。撕作文开包装,一股怪味从包装里散发出来。凑过去闻一闻,麻辣中还带着一点甜味,果然怪!

怪味豆不仅气味“怪”,样子也挺“怪”。每一颗豆子各不相同,我拿起我的那颗,仔细端详着,它扁扁的,很像打水漂用的小石片,还有的怪味豆咧开了嘴巴,好似在和我打招呼,有的怪味豆抱在一起,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

怪味豆的味道更是“怪”。看着看着,我忍不住把它拿起来,手上便留下了五颜六色的粉末。轻轻咬下一块,细细地咀嚼,嗯,甜甜的,麻麻的,香香的,其中还带了一点辣,唇齿留香,这多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出乎意料的美味,意想不到的好吃,让人想再吃一颗。

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已经急不可耐地想吃怪味豆了?快买一包尝尝吧!保准它让你体会到舌尖上的美味!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宣钢吧 作者年龄11岁零4个月
在读学校弘雅小学 在读班级五年级2班
性格特点领导者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购物 平均成绩99分
指导老师平爱梨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5、舌尖上的清明作文8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又是一年清明时,作为一个吃货,清明节最让我期待的是外婆包的清明馃。

外婆做的清明馃有两种颜色,白色和绿色。白色的是光用米粉做的,绿色的是由米粉和艾草掺和成的。口味也分甜的和咸的两种,甜的是红糖豆沙馅儿的,咸的是咸菜、豆腐、笋丁、香菇炒制而成的。

放假的第一天,妈妈就带我到外婆家过清明节。车在院子里停下,推开车门,看见外婆正在门口清洗石臼和木搡锤。进屋,看见灶台边的小方桌上放着一个红边白瓷盆,里面放着一大团白白的早已经打好的米粉欠头。旁边还有两盆咸菜豆腐笋丁馅儿,一盆自制豆沙馅儿。我就知道今天我有口福,又有清明馃可以吃了。

妈妈钻进杂物间,挎着大菜篮子出来,叫上我,到附近的田野里采摘艾草。田埂边上的一株株艾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它们吸收着春天的阳光雨露,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妈妈教我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掐摘艾草的嫩枝嫩叶。没多会儿功夫,我们就采了大半篮,好有成就感。在哗哗流淌的清澈的小溪里,我们把一篮子鲜嫩的艾草浸入水中,清洗干净,带回家。

回到家里,外婆煮沸了一锅开水,正等着我们。外婆接过菜篮子,把里面的艾草倒入沸腾的水中,用锅铲轻轻搅拌,等艾草颜色转成墨绿,外婆拿出一包白色的粉末,撒在锅里,焯艾草的水一会儿就变成浑浊的黄绿色。

我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心想,那白色的粉末是什么东西?外婆像明白我心思似的,告诉我:是石灰。好奇怪,石灰也可以用来吃?后来我上网查阅了才知道,用石灰不仅可以去掉艾草的苦涩味儿,还可以让清明馃蒸熟以后保持青翠的色泽。原来如此,生活让人们总结出了智慧的经验。

外婆将锅里的焯透的艾草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挤干水分。放到石臼里,用两头粗中间细的木搡锤捣成绿泥。

外婆把一大团白白的米粉欠头分成两半,其中一半倒入捣成作文绿泥的艾草,不断地按揉,直到馃胚变成绿色,变得劲道。外婆将馃胚搓成长条,再摘成一小段、一小段。

我和妈妈洗净了手,围坐在小方桌旁。我不会捏碗做馃,就学着把一个个面团搓成可爱的小球,再用两手掌心对按,压成扁圆。外婆和妈妈用右手的食指蘸一点猪油,把它们捏成“小碗”状。一般白色“小碗”装咸菜豆腐馅儿,绿色“小碗”装红糖豆沙馅儿。把小碗对折,两边封口,或包成饺子形,或折成元宝状,都有我半个手掌大小。

外婆和妈妈包清明馃的速度极快。不到半小时,满满一蒸架的清明馃围成大中小三圈,排列得整整齐齐。看着我的眼馋样,外婆赶紧端着下锅去蒸。

大概15分钟后,一股清明馃特有的香味从灶头袅袅飘来。“真香啊!”我不由得赞叹。

揭开锅盖,香味更浓。白色的洁白如玉,绿色的犹如翡翠,一个个都晶莹闪亮。外婆拿来一把扇子,一边对着满蒸架的清明馃扇风,一边用筷子迅速地挨个儿给它们翻身。

刚出锅的清明馃味道是最为鲜美的。我喜欢吃白色的清明馃,赶紧夹一个,迫不及待地大大咬下一口,外面的那层薄薄的皮很快就破了,美味的汤汁趁机流入口中,鲜美的味道立刻在嘴里慢慢扩散、荡漾开去。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不小心把舌头都给烫着了,痛也不管,赶紧再咬第二口,软糯的皮儿,美味的馅儿,开胃的咸菜、嫩嫩的豆腐,鲜香的笋丁和香菇,真是绝美的搭配,这一口咬下去,魂儿都被勾出来了。让人忍不住想再多吃几个。尝了咸的,再来一个甜的。如碧玉一般的甜馃,皮软软糯糯,馅甜而不腻,包含了外婆对我满满的爱。

能吃到如此美味的清明馃,外婆可是下足了功夫,无论是皮儿,还是馅儿,堪称舌尖上的中国。做清明馃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苦心经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不断地为自己的生活加料,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多姿多彩,姹紫嫣红。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薛斌 作者年龄14岁零5个月
在读学校沈家门第一初级中学 在读班级初三7班
性格特点谨慎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书法 平均成绩101分
指导老师曾胖网 老师职务班主任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