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之间的爱作文1000字_师生之间作文1000字

1、亲人之间的爱作文1000字

目送中渐行渐远,但依然爱你。指间渗过阳光,努力、茫然都是为了你。台湾知名女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图文并茂,清新雅致,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亲情。是啊,人世间最宝贵的莫过于亲人之间的爱了。

细细品味,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篇同名文章《目送》。“我”目送儿子,目送父亲,感慨万千。“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渐行渐远。”文章不长,这句话却出现了两次,一字不差,犹如主旋律一般回荡,扣人心弦。我有如此深情地目送过一个人吗,望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夏日的阳光总是那么不留情面,炙烤着大地,从窗口望下去感觉阵阵热浪扑面而来。这么热的天总没有什么人出来吧,没有人会为这蔚蓝的天空而心动吧。满耳都是空调机的响声,很是让我安心。“卖西瓜啦——自己种的西瓜——”一阵浑厚响亮的叫卖声划破寂静。只见一位大伯戴着草帽,脖子上挂了一条毛巾,吃力地踩着一辆三轮车,车上堆满了大西瓜。几个在楼下乘凉的老人自然是凑上前去问个价钱,买上一个两个,给一家子享用了。陆陆续续的,小区里冒出不少人来买西瓜,最后车上只剩下一个西瓜了。大伯攥住被汗水浸湿的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作文揣测着,也许他是为了供儿女上学,也许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也许是为了给年迈的母亲治病,也许,有太多的原因,让他不顾午后的炎热沿街叫卖。一瞬间,烈日仿佛温柔了不少,内心被这位大伯感动了。

一抹阳光下的亲,是责任在烈日下蓬勃生长。目送这位大伯远去,弯曲的背影如此落寞,但即使背对着他,我也能感受到那目光透出的坚毅。我的双眼泪光闪闪。

红绿灯,总在十字路口变化着色彩。一天中,形形色色的人匆匆走过斑马线,很少会有重复的。我看见一位老人站在路边,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仿佛时间已经停止。是齿轮碾过漫长岁月,转不动了吧。她的眼神有些游离不定,迷惘得让人心碎,绿灯亮起,她仍旧原地不动,像是在思考什么。顺着老人目光投射的方向望去,我看到了一家子,其乐融融。一位老奶奶被儿女们搀扶着悠闲地散步,旁边还跟着个小孙女,小孙女娇声娇气地唱着歌。老奶奶眼角的皱纹都笑开了花。而我身边的这位老人,闭上双眼,泪痕已留在那沧桑的脸庞。她一定是想儿女们了吧。夕阳柔情似水,洒在马路上,洒在老人身上,仿佛为她而忧伤。

一抹阳光下的亲,是思念在暮时肆意蔓延。喧嚣的马路上,老人那孤独的背影已远去,那一份无奈和心酸却留给了我。我又一次泪光闪闪。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尹衍梁 作者年龄15岁零8个月
在读学校遂平实验中学 在读班级高一7班
性格特点搞笑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划船 平均成绩98分
指导老师爱友客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2、师生之间作文1000字

从小学到现在,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有些甚至都记不起来了,但我永远都忘不了六年级教过我的数学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虽然她只教了我一年的数学,但我也学会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姓汤,中等身材,不高不矮,平时总是披着一头长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给人一种干练、豁达,办事果断的印象,同时也是一个坚持不懈、公平公正的女老师。她经常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平时,她是很和善的,从不轻易发火;不过如果真把她惹毛了,我们可是吃不了兜着走。汤老师也不会给我们布置太多的家作,总希望我们能减轻点负担,多些时间去阅读课外书,拓宽知识面。上课时把她当作我的老师,下课后,我们把她当作最好的朋友,有什么迷惑的事跟她说,她总耐心地给我们解惑,知识是那样的丰富。天气冷了,会提醒我们多穿点衣服;天气热了,会提醒我们少穿些衣服。总之,汤老师经常会关心我们,体贴我们。

起初,我还不太敢和汤老师沟通,每次站在她面前都显得格外紧张,格外害怕。有一次,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落下了一些课程。当我在为这些题目不会做而烦恼、着急的时候,汤老师走到我身边,有和蔼的目光注视着我,亲切地说:“题目作文不会做吗?到我办公室里来,我教你。”我不敢进老师的办公室,因为那里有很多老师。汤老师对我微笑了一下,我鼓足了勇气,跟着汤老师来到办公室。我当时特别紧张,可老师温柔的声音消除了我的害怕心理。认真听讲了起来,不知不觉时间时间已经很晚了,别的老师都下班走了,她仍是那样专注地辅导,直到我全部完成她才收拾办公用品,然后送我出校门。

汤老师感谢您,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帮助我。我们班一些同学时常不让老师省心,常常犯错。于是,汤老师制定了加分、扣分的制度。前五名的还有奖品。我最喜欢上汤老师的课,课上有时还会传出一阵哄笑,她每讲一个题目总喜欢举一反三,讲出其它几种做法,但还是有些学生不认真听讲,在下面开小差,经常惹她生气。我们这一届的学生应该是汤老师教过最差的学生了吧,考试倒数第一。但她没有放弃,千方百计地耐心辅导后进生,在班上开展“一帮一”,“一对一”的活动。经常教给成绩好的学生帮后进生的方法。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由倒数变成了顺数,汤老师花了许多心血。

如今,我虽离开老师,进入了初中学习,但汤老师的音容笑貌时时展现我眼前,她那一丝不苟,严谨的工作态度激励着我学好各门功课,探索在知识的海洋中。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何藩 作者年龄13岁零1个月
在读学校苏州通安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2班
性格特点活泼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跳舞 平均成绩100分
指导老师车辉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3、山水之间作文1000字

虹销雨霁,彩彻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题记

我希望有个如你般的人,如这山间清晨一样明亮清爽的人,如奔赴古城道路上阳光一般的人,温暖而不炙热,覆盖我的肌肤。由起点到终点,由山野到书房,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很简单。我希望有个如你般的人,放下世俗种种,归于生命的宁静,淡雅一生,数遍山水。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他真实。

半生累,尽徒然,即使碑文流芳于世也嗤之以鼻。只愿隐居山水之间,誓与浮名散。他在人间彷徨,却只要本心的天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他淡泊。

乘一叶扁舟。入境随风,邀南山对酌。转竹林深处,定一世沉浮,看云卷云舒。林中抚琴曲委婉,群山听懂语悲欢。他,如满树玉瓣般傲然,化流沙躺别有用心堤,茶候春夏的轮替。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生活本该如此。

“我所渴求的,无非是将心中脱颖而出的本性付诸生活。”犹记黑塞在《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一书的扉页中这样写道:对于少年时代的人而言,正初涉生活深渊,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奔向他们的目的地,或为名,或为利,可是只有少数撕下伪装,得心之所向。

当灰色的钢筋水泥楼群切割阳光的同时,很多人的心里也蒙上了一层冰冷的作文硬壳;当缤纷的霓虹用虚伪的色彩涂抹真实的时候,金钱就用它神奇的魔杖为众生锻造了不同的面具;当不分尊卑的友情成为小说中的故事,情愫就如秤上待价而沽的猪肉。人们如水中的鱼儿,为食物也能浮出水面喘口气,其余便终日奔波,永不停歇。这样状态下的人便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我。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长年的种种努力,不过只是周遭人对我满意的具体写照罢了。为了博取他人的赞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合适模式的桎梏。走到中途才发现,我只剩下一张模糊的面具和一条不回头的路。

时间很短,天涯很远。一山一水,一朝一夕,奔波忙碌一生,汲汲营营一阵,最终每个人渴望的都是“岁月安好,现世安稳”。原来,人生的意义不是在山水踏尽之时,亦不是在名扬万里之后,而是放下包袱,回归自己最初的意愿。如此,即便黑发被时光与人事逼成三千白发,或是身躯被欲望与酒肉噬成散沙,每个人的内心都将涌出一眼清泉,涓涓流淌,长流不息。若每日晴朗,只愿如此活着。

《归去来兮辞》令人沉思。我是否该停下脚步问一问自己?回答是肯定的,我不会向这个浑浊的世界俯首称臣。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静流岁月的涟漪,我想要的,也不过如此。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周海宁 作者年龄15岁零3个月
在读学校浙江建兰中学 在读班级高一9班
性格特点勤劳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听音乐 平均成绩98分
指导老师杨玲玲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4、邻里之间作文1000字

从小,我就生活在干净整洁的华电小区。小区的楼道宽敞明亮,每天一开门,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给我一整天的好心情。直到有一天,我家对门搬来一位新邻居——一位矮矮胖胖的阿姨。

自从她搬来,我们原本宽敞干净的楼道变得脏、乱、差。她家门口总堆着垃圾,由于正值夏季,气温很高,所以,我们的楼道便一直弥漫着垃圾腐烂的气味。每当有人经过,都会捂着鼻子快速跑过,人们对此嗤之以鼻,甚至有时还会骂上几句,当然,我也不例外。

这几天,我农村的奶奶来了。奶奶来我家住了几天后,我发现原本脏、乱、差的楼道竟又变回了原来干净整洁的样子。我非常疑惑,难道有魔法把垃圾变走了?难道那位阿姨“痛改前非”了?正好那天我在家休息,没去上辅导班,等大家都去上班了,楼道里没有什么人的时候,我发现奶奶拿着笤帚和拖把出门了。我好奇地跟出门去,只见奶奶用笤帚把对门放在楼道的垃圾扫起来,然后送到外面的大垃圾桶里,接着回来又拿拖把把楼道仔仔细细地拖了一遍,甚至连楼道的窗台都擦了一遍……我很不理解,便走上前去问奶奶:“奶奶,那是她家的垃圾,您为什么要帮她家清理呀?”奶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子为,公共环境要靠大家来维护,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和睦相处。顺手拎走垃圾只是小事,我们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如果大家都搭把手,楼道变得干净整洁,大家的心情也会舒畅,何乐而不为呢?”奶奶的一席话让我受益匪浅。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要作文有公德心,要有互帮互助的精神,而我却远没有奶奶领会得深刻。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对奶奶说:“我知道了奶奶,以后我也要加入清扫楼道的队伍当中!”奶奶开心地点了点头。

之后,每个清晨,我都会和奶奶一起清理楼道,我还从家里搬了几盆吊兰,让楼道的空气更加清新。

一天傍晚,对门阿姨主动给我家送来了水果,说要给奶奶尝一尝她家乡的特产。奶奶开心地接过水果并热情地叫她进来坐坐,对门阿姨却红着脸支支吾吾地说:“大娘,我,我以后不会再乱扔垃圾了……”果然,对门阿姨说到做到,再也没乱扔过垃圾,并且还加入我和奶奶的“队伍”,一起清扫楼道!另外,之前她从不跟人打交道,也不常出门,现在,见了面总是热情地打招呼,在小区健身区也看到她的身影,跟邻居们有说有笑的……我太佩服我的奶奶了!

暑假快结束了,奶奶要回农村老家了。走之前,奶奶把我叫到跟前,告诉我:“子为,奶奶要回去了,你一定要记住,邻里之间一定要互相帮助、和和睦睦,这是我们的家规,懂了吗?”我看着奶奶,使劲地点了点头说:“奶奶您放心吧,我记住了。”其实,通过打扫楼道卫生这件事,奶奶说的“家规”早已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

“好家规,要传承,一代代,更优秀…”我哼唱着自编在《家规要传承》歌,心里想,奶奶好厉害,仅仅一件小事就化解了邻里之间的矛盾。我一定要向奶奶学习,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传统八德和优良家风传承下去。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李尧棠 作者年龄10岁零8个月
在读学校上师大卢湾实验小学 在读班级四年级7班
性格特点可依赖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新闻 平均成绩114分
指导老师金佳恩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5、阡陌之间作文1000字

时代的进步,让我们在享受舒适生活的同时,几乎不懂长辈之前生活的艰辛。甚至理所应当地认为,老一辈人的生活并不十分艰难,尽管书上有描述过。

然而,伴随着成长,我慢慢了解并改变了自己的认知。每去看望一次爷爷奶奶,我都能发现奶奶的脊背又弯了点,爷爷的脚又跛了点。问他们,他们就说是年轻时的劳作落下的毛病。他们的时代究竟是怎样的?他们的身体究竟承受过什么?我越来越想探究了。

又一次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下午我和爸爸帮着去地里摘些菜。回来时走在田埂上,四下寂静,只有风声虫鸣不绝如缕。我便问爸爸:“爸爸,爷爷奶奶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你想听……”爸爸便讲了起来:

“你爷爷呀,太惨了。四岁就没了娘,继母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哥哥嫁了过来,他们都对爷爷很不好,不给饭吃。你爷爷八岁就离家乞讨过活了。”我心中一惊——没想到爷爷小时候是这样的艰辛!我无法想象一个小孩是怎样渡过这样的生活的。“所以你爷爷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养成了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心理,使他不畏强权。即使村中大户与他有冲突,他也绝不退缩——在当时农村是讲不通道理的。”说起来爷爷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位和善的老人,从未凶过我,原来他曾是这样一个硬汉。我安静地看着父亲,听着,震撼着。父亲身后稍斜的阳光微微刺到我的眼睛,光下的云层显出些许微影。

“你爷爷一直都很累啊。当年生产队是记工分分粮食的,你爷爷是干活的一把好手,我们家当时就你爷爷奶奶可以干活,奶奶是妇女个子又小,一天只记三分。咱们家吃饭的人多,别人家的粮食每个月都有剩余,我们家不到半个月就没了。奶奶每次煮晚饭就拿个木碗去借谷子。敲这家门,没有,再敲下一家,也没有……”爸爸稍停了一下。“好在每天清早从镇子上挑100斤肥料来田里,额外给记五工分。爷爷一大早作文去镇上,别人担100斤,他担200斤,走十多公里山路啊。挑完后,白天还得继续做农活。一天下来就记20工分。爷爷还蛮得很,只要晚上有月亮,他就借着月光去锄地。这是自己刨的一小块地,就是能种点红薯,贴补点家里紧张的吃食。不然家人就总会饿肚子。吃晚饭时,碗里盛着红薯混着米饭。爷爷坐着,两边大腿上趴着小孩,他自己吃一口,这边喂一口,那边喂一口……”我完全听入迷了,鼻子有些发酸,感觉脸有些发僵。爷爷从没在我们孙子辈面前提到过他的经历,我只知道爸爸儿时生活贫苦。不了解爷爷的生活经历,更不可能体会到他的辛酸困苦。为维持家人的基本生存——连温饱都谈不上,日夜不休地劳动。但在那样一个物资匮乏、经济落后的年代,还有千千万个像我爷爷一样的人啊!挣扎着生存,用自己的身躯为家庭、为国家的发展打下基础。“唉,你爷爷现在腿上还留有许多被狗咬的疤痕。”我见过爷爷腿上那蜡黄皱缩的皮肤上狰狞的疤痕,确实是触目惊心。伤疤都令见者痛心,而年幼的经历了的爷爷当时又该忍受着怎样的疼痛!此时我内心深深地为自己之前的错误认知感到羞愧。

此时太阳已躲进云层之中,有风吹来,觉着微冷。

爸爸的一番讲述,令我心中爷爷的形象更加丰富立体了。当时那段艰苦的岁月在我眼前逐渐清晰。有些人也许不屑于去了解从前的故事,但老一辈人的努力不应被淡忘。我们脚踏他们开创的土地,不仅要仰望星辰、向往天空,更要铭记给予我们坚定支持的大地。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守住这片倾注了老人们汗与血的土地。

晚饭时,我看向爷爷的目光多了几分敬佩,默默把盛给爷爷的饭里多添了些他爱吃的菜。并且这回,我没有偷偷扔掉爷爷给我夹的大块骨头和肉——即使我不喜欢吃——我懂得了,接受,是对爷爷所珍视的食物的尊重,是对爷爷的尊重,是对爷爷的经历的尊重。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沈红光 作者年龄15岁零4个月
在读学校邵阳县第一中学 在读班级初三3班
性格特点无异议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跑步 平均成绩107分
指导老师方春明 老师职务班主任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