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拿起棍子时,已经输给了孩子_我已经长大了

1、当你拿起棍子时,已经输给了孩子

当你拿起棍子时,已经输给了孩子

文/曾颖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民主不是什么大而无当且遥不可及的政治概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贯穿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人们从这句话中,可以解读出很多东西来,而我的解读,是从幼儿教育开始的,我认为,所谓民主,其实就是从不打娃娃开始的。

要证明我这句话确有成理的可能性,并被咱们这个有着几千年“黄荆条子出好人”“娃娃不打不成材”的育儿观念的国度的公众认同,必须先说说打娃娃的害处。

我的同龄人,少有人敢说自己童年没有挨过打的。从幼时的尿床习惯,到稍长时的一些孩童天性调皮惹下的小祸事,到再长大些的读书成绩之类,总能成为父母用鸡毛掸子对我们进行触及皮肉的教育的理由。这样的教育,除了使我们失去天性,学会察颜观色,并琢磨着按父母的喜好说话甚至撒谎之外,最大的恶果,便是自幼在心灵中树起了武力即是道理,谁力气大谁就正确的可怕逻辑。这与“强权即是真理”有着可怕的相似性。别人怎么认识,我不清楚,但至少在我和我的同学中,这种思维方式很明显。在我十岁时,我每次挨了母亲的打,就会跑到屋后的小树上刻“苦练武功,长大一定报仇”之类的口号,而我的同学中,确有13岁就拎着菜刀反抗父亲,并从此不挨打的“英雄”,但当他成年当了父亲之后,他比父亲当年修理他还凶猛地修理他的儿子。

除了力量之间的不均衡导致的弱者必须服从强者的规律之外,父母打娃娃,还基于父母作为强势的一方,掌握了所谓“正确的话语权”。所有打娃娃事件,总是以“父母正确,娃娃犯了错”作为条件。而这种条件的前提,是父母掌握着“正确”与“错误”的解释权,一件事情的正确与否,由父母的标准为标准,这种状况,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的知识和见识还能够识别正误时,还大致不会出错;而一旦随着孩子的成长,所见所知所感以及时代变迁让父母无所适从时,这种辩别本身,就会出错,甚至酿出大祸。以不久前发生的一个悲剧为例,一个初三女生的父亲听见女儿在电话里呼对方为“亲爱的”,以为她在早恋,一巴掌打飞手机不说,还关门让其写交代。结果,女儿从楼上跳了下去,桌上留下的纸条上写着父亲一直没让她有机会说出的解释:亲爱的是班上同学们的口头禅,电话那头其实是个女生……

当然,这个悲剧太惨烈也太极端了一些。大多数时候,父母与孩子这种强势与弱势的对峙关系,都是以更隐性更微妙的方式显示的。许多父母经常慨叹,娃娃一天天长大,与自己就不再亲切了;有的甚至愤怒地抱怨,那该死的娃娃,打死他都还要说谎。殊不知,他们在抱怨和迷惑的同时,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真正和睦而健康的家庭,是由人格健全的人组成的。而健全的人格包括:开朗的性情、宽阔并包容的心灵以及平等的意识。当一个人被别人平等相待的时候,他身上的各种优良品德和良性素质会应运而开。他不会小心地分析形势的强弱,不会惴测应该讨谁的好,不会过分趋利避害地做投机性选择。他的心灵,可以不必装太多灰暗沉重的东西,而因此变得轻松随意。在这种状态下,他显示出的状态是身心一致的。而稍有心理学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样的人,心理病态的几率比压抑状态和灵肉分离心口不一状态下的人患病几率低得多。

从脱离母体开始,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而非附庸的生命,与他以平等的方式相处、沟通、探讨、交流并共同学习人生,是为人父母重要的原则。让他知道,并非是谁有劲就该听谁的,而是谁有理听谁的。这样,强权和武力最终将败给智慧和理性,而一个由智慧与理性主宰头脑的人构成的社会,又怎么会不民主呢?

强大的父母们,请你们记住,当你们拿起棍子,而不是选择用别的方式和孩子沟通时,你已经输了。

本文选自《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2、我已经长大了

我已经长大了(一)

第七届书香班级活动的主题是“全营养阅读。爱”,我看了很多小博友关于《爱我就让我承担》的文章,他们从各个角度记录了爱与承担的故事,非常让人感动。而我对此也有很深地体会,我的妈妈从小就教育我要有责任感,要学会承担,所以我对承担这个词一点也不陌生。

在我三岁的时候,我曾经因为好奇,拿过我们幼儿园小朋友的小电影书,回到家里妈妈火冒三丈,但从我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妈妈没有办法,只好拿出尺子,在我手上狠狠的打了两下,妈妈对我说:“就算咱家是穷光蛋,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5角钱的东西谁买不起,就是再好的东西,也不能拿,这是可耻的行为,你自己还给小朋友吧。”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承担,可我却知道了做人要诚实,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拿。后来我还了小朋友的东西,还向他道了歉,现在看来妈妈这就是让我自己来承担,做了错事不可怕,但是一定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

在我上大班的时候,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我不小心碰倒了一个女孩欣欣,结果她的眼皮被擦破了,流了很多血,我当时吓坏了,我想妈妈一定会打我的。我的老师特别好,她们没有训我,还一直安慰我不要害怕,妈妈来了,她显得很平和,我还是吓得不敢吭声。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对我说:“老师已经跟我说了,说你不是故意的,可是你要学会承担,勇敢地跟妈妈说说前因后果,害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后来,妈妈领着我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两次去欣欣家看望,她妈妈和姥姥也都很和气,不但没有责怪我,还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这件事我深深地记在了心里,因为是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承担。

在我学快板的时候,很多次我都想放弃,是妈妈一直鼓励我要坚持。记得有一次我的食指不小心烫伤了,起了一个大水泡很疼,可我还是坚持去学习,打板的时候我的手一阵阵的疼,可是我咬牙坚持。就是在一次次的磨练下,三年过去了,我不但学会了很多精彩的段子,还参加了很多次的演出,更让我学会了坚强和忍耐。我想这也是一种承担,既然是自己要求报的兴趣班,就不能半途而废,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暑假我去夏令营之前,妈妈唠叨了很多,我真想对妈妈说爱我就让我自己承担吧!我已经十岁了,我已经长大了。在夏令营的日子,我自己洗衣服、刷鞋、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受到了教官的多次表扬,还被提拔为团长,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自立和自强。从夏令营回来,我发现妈妈受伤了,为了迎接我回家,妈妈整理房间时不小心把胸膜软组织拉伤了,胸口疼得起床都很费劲。我对妈妈说:“妈妈,你干嘛自己去搬这么重的床啊!你应该等我一起来搬,这样就不会拉伤了,我现在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不是小时候那个软弱的小孩子,不再需要太多的庇护,我已经长大了,你看我又强壮了。”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扳住妈妈的肩膀扶她起床,帮妈妈端水喝,给她做按摩、刮痧。每次我的手都感觉很累,妈妈总让我停下来歇歇,可我一直坚持,这是我应该做的,妈妈在这十年里付出了许许多多的心血和汗水,是我永远也没法回报的,我做这些又有什么呢?因为,这是我做儿子的应该承担的。

前几天,我们一家去了海南旅游,妈妈的身体没有恢复,可是为了让我坐上梦寐以求的飞机,妈妈坚持一起去。我和爸爸一样背着大包、小包,一路上还要照顾妈妈,我没有觉得累,还觉得很幸福,因为妈妈说真的感觉我长大了。在家里的时候,爸爸妈妈说话不多,可这一次外出旅游,我感受到了爸爸和妈妈的相亲相爱。爸爸不让妈妈累着,我时不时地帮妈妈按摩肩膀,妈妈说老孟和小孟都是有责任感的男子汉,哈哈!妈妈已经把小小男子汉的小字去掉了,这说明我长大了。妈妈,爱我就让我承担吧!

我想对敬爱的妈妈说:“谢谢您,亲爱的妈妈。是您让我学会了承担,我才能自立自强,才会更加地自信和从容。妈妈,我已经长大了,应该承担的更多,电动车我能帮你推,重的东西我能帮你扛,家务活我也都会干。妈妈,你的肩周炎那么严重,打一会儿字,就要躺下歇一歇。为了让我的视力得到休息,还要帮我做博客,以后就让我自己打字吧!虽然打的有点慢,只有让我承担了,才会越打越快啊!妈妈,您就歇歇吧!爱我就让我承担再多一些吧!

我已经长大了(二)

我骄傲,今天我为妈妈做了一顿饭,妈妈说:“我已经长大了,我很棒!”

妈妈说:“家里没有小米了。”“让我去买吧!”我马上说。奶奶怀疑地说:“你行吗?让你爸爸买吧!”我说:“我能行!奶奶。”

妈妈又说:“家里的暖手袋坏了,你能去买一个吗?”我说:“我能行!妈妈”

妈妈接着说:“你的头发长了,你能自己去理发吗?”“我当然能!妈妈”我说。

妈妈给了我25元钱,我算了算买米5元,买暖水袋十元左右、理发4元,足够了。

妈妈问我,你下楼先去干什么呀?我想了想说:“先去超市买小米,然后再买暖水袋,接着去理发。”“你还得还书呢?”妈妈提醒我。于是我想:“先去还书,然后去买小米、暖手袋,最后理发。”妈妈很满意我的想法。

于是,我把钱放进书袋里,先下楼去还了书,又借了书,接着又去超市买了5元的小米,去楼下小卖铺花了12元买了暖手袋。最后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店的一位阿姨正在染发,我在那等了好长时间,天都快黑了,我很着急,怕妈妈担心,就想再换个店,正好阿姨也染完了,我就赶快理发了。理了花了4元钱。

理完发,出来后,奶奶正从窗户外喊我,我就带着东西赶快回家了。

回到家,妈妈看到我回来了,很高兴,我把剩余的4元钱交给了妈妈,妈妈直夸“我很棒”!

我也觉得我完成了妈妈交给的任务,我真的长大了,我能行。

我已经长大了(三)

时光匆匆流逝,我已经12岁了。那我算长大了吗?打开记忆中的宝盒,去寻找一下我在成长道路上一些留下的足迹吧。

记得我还在牙牙学语时,我就开始渴望早点长大。于是我总喜欢模仿大哥哥、大姐姐们说话,更喜欢模仿他们的动作,时常不断又不断地模仿。终于有一天,我也能像他们那样爬上小坡,站在顶上开心的高喊着,欢呼着。于是我手舞足蹈的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也长大了,我也是大人了。”妈妈满面笑容地说:“不,你还没长大呢。”我失望。()后来我努力的做更难的动作,学更难的语言。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我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mother,i love you!现在我长大了吧?”可妈妈的回答竟然跟上一次一样,我依然失望。

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几乎所有的伙伴都在哭,不停地喊着妈妈,唯独我没哭,没有趴在窗口喊妈妈。我不是不想妈妈,因为我要快点长大,我要独立。放学了,坐在妈妈的电瓶车上,我格外自信的说:“妈妈啊!今天老师说我最乖了,现在我算长大了吧?”妈妈停顿了半分钟后,道:“你还没真正的长大,因为你太矮了。”我又失望了。

一年级报名的那一天,我异常高兴:“妈妈!我现在可是一名小学生了,这下应该长大了吧?”“哈哈哈,我家宝宝是稍微长高一点。”“什么啊?宝宝啊?难道我还没长大啊?”妈妈笑着无语了。我还是失望啊!

三年级了,我把老师教给我们的一些名人名言一个劲的背给妈妈听,并且再一次的问妈妈,我是否长大。可妈妈这次的回答更让我失望。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已懂得了不少的知识,我还是没有长大呢?

终于上中学了,我最后一次问妈妈:“尊敬的母亲大人!我都上初中了,你以后可千万不要再说我是小孩子了哦。”“你不要生气,你的的确确还是没有长大,因为你没有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你已长大。”

3、已经造句

已经造句

1、对于本次的学习,小敏不仅已经完成了作业,而且已经报本次的所有课程也给学习完了。

2、他就像是走入了一条单行道,已经没有回头的可能了。

3、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也有了信心。

4、天才朦朦亮,妈妈已经起床了。

5、小树苗已经活过来了,非常值得庆幸。

6、虽然我们已经长大,但是还要经过更多的考验才能成熟。

7、我刚跑到那里,却发现会已经开完了。

8、我已经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了。

9、这件事。我已经尽最大的力量去做了。

10、小学生们已经离开了学校,鸟儿也已经开始休息了,但我们的老师还在办公室内备课。

11、已经很久没来过这了,这的一切都已经变了。

12、我已经做完作业,还要弹琴。

13、她的脸庞就像是一朵娇艳的月季花,已经开始绽放美丽的光彩。

14、太阳已经落山了,我们已经圆满地完成了今天的体育训练计划。

15、同桌的她们相安无事,并不能说明她们之间已经消除了隔阂。

16、我已经迈出第一步了,()但是我还要继续努力才能成功。

17、现在已经十点了,你应该去睡觉了。

18、我已经等不及了,赶紧吃饭去吧。

19、阳春三月,有的花还在含苞待放,有的却已经灿烂的迎接春游的人们了。

20、当你长大的时候,妈妈的头发已经有了白发。

21、冬天悄悄地来了去了,春天也悄悄地来了,花已经开满了大街,尽显春意盎然的景色。

22、知道这个消息我激动不已经常自己一个人偷着乐。

23、春天已经来了,但是雪还未融化,还要慢慢等待那美丽的春的气息,才能真正感觉到春天的美丽。

24、当我到电影院的时候。电影已经结束了。

4、你只是输给了自己的不妥协

你只是输给了自己的不妥协

“想结婚的就去结婚,想单身的就单身,反正到最后你们都会后悔。”这句话的杀伤力在于,看似自由的选择,最终总迫于无奈。

那个冷静的旁观者呢?她正在等待,一种不做出任何决定的静止状态。有时候,这种状态可能纠结胶着,却在回首时发觉它的美好。因为你有无限的可能,因为你不必进退。

等待,我们都曾有过,不知结局,去留两难,它会让身在其间的人备受折磨。可你无法回避,不能跨越,作为某一阶段的关键词,它视若无人地顽固存在。

你打电话约他,提前好几天,而到了约定的那天,他突然说,我先去见几个朋友。第二次,你再约,他既不拒绝,也不确定时间。第三次,他答应了,却告诉你他得先去参加一个活动……在他的日程安排里,你总是处于“等待中”.

不错,具体事件中的等待,和人们所说的“某个阶段”的状态并不相同。可当这样的“等”让你委屈愤怒时,就足以说明你的境遇。

是的,你只是别人的备选,对方既不想放手,也不会努力争取,貌似将选择的主动权交到了你手里。而你之所以纠缠其间,亦是不愿绝然转身,从此离去。

介意换女朋友吗?介意。介意多个女朋友吗?不介意。然后,这个“多”的女友成了新娘。呵呵,你可以当它是笑话,可很多的情感故事,恰恰是“备选”成了最终的选择。

并非一开始就能认定谁是谁的唯一——况且,这世间的“唯一”如此稀缺。有时候,选你或者选她,走这条路或者那条,不是深思熟虑,早有定论,很可能只是偶然间,一念之差。就像今晚,你见到的是他而非别人;就像从前,他在志得意满的时候遇到你,而在孤单的时候遇到她。

在无法确定自己或者别人的选择之时,你能做的恐怕只有等待。所谓的时间自会告诉你结果,不是因为时间是智者,而是它像滤网,过滤掉那些并不重要的细枝末节,让真正重要的东西沉积下来。有些人和事,慢慢地,你就不会那么介怀。遗忘大抵就是如此,不是真的忘记了某个人,而是他的存在,不再能干扰你的生活。

等待的冷酷,不在于它可能给你一个并不想要的结果,而是你原先视若珍宝的东西,突然变得无足轻重。你会觉得,曾经的痴迷是如此可笑,进而怀疑当初的执着到底有没有意义?

真正能被接受的,只是我们想要的爱的方式,而不是对方想给予的。隔着西餐厅的落地玻璃窗,你突然瞥见他们低语着缓步走过。他没有像你所希望的那样步履从容,那件衬衫,也不是你喜欢的颜色。是啊,曾经的他依然是他,不是你想要的那个样子。而站在他身边的那个人,毫无怨言地接受了这一切。

真的没有对错,每个人对爱的理解不同。你对面,那个娇小的女孩子,将双份牛排切好,递给体重明显超标的男友,很幸福地看着他大快朵颐,你真的不知道,纵容他的胃口和限制他的体重,哪一个才算爱?

有时候,决定权不在你的手里,衡量的标准是对方愿意接受什么。他选择的,是他想要的那种爱。不纠正他走路的姿势,不挑剔他的品位,不去找出他文章中的缺陷,而是赞叹他的文采,哪怕并不真的懂呢,只要表达滔滔敬仰就足够。

而你想要的,是和他比肩而立,作为一个才情相配的伴侣,和他一起走在台前。你可以一眼看出品质的优劣,你不会不加判断地盲目崇拜,你不甘心以“某夫人”的名义站在幕后,你对那些虚情和假意一目了然。你要心意相投,貌似低调的背后,其实是骄傲和不屑——不争,不强求,不妥协。

如此,你也就很难满足对方的要求,以他所要的方式爱他。适应他的虚荣,包容他的自私,接受他的怯懦,对他的怠慢不以为意——在他的人生列表里,只要有你的存在,不在意位居何处,也不介意还有其他选项。

如果你情愿自己挣高级定制,靠才干当高管而不指望别人给你安排工作,无法经年累月亲手烹羹汤,讲究细节绝不容忍内衣有破洞,也就不要责怪别人选择勤俭质朴甘心平淡的她。

不必愤怒,你并非输给了某个人,而是“输”给了自己的不妥协。接受不了别人的坏,也就享受不了别人的好。你确实“真心真意地等过”,等待的过程,并非为了他人做抉择,而是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又能给别人什么。

有人愿意为爱而放弃自尊,有人宁愿孤独也要保全自我。我们对彼此的认知并不相同,不然,也不会说:你若懂我,该有多好。要对方以我们想要的方式去爱,同样,我们也需要考虑,能否给对方所要。有些时候,给不了你,或者给不了他,并不是失败,只要你真的知道,哪些对你而言无法放弃。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