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故事摄人心作文900字_长征精神永放光彩作文900字

1、长征故事摄人心作文900字

一支乐曲,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一首诗词,细细品读,才能感悟其中的意境;一段历史,细细冥思,才能悟得里面的精髓。

每当开学的时候,老师都会放《开学第一课》给大家看,让大家对新的学期抱有全新的奋斗目标,能够快乐的成长。2017年热播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长征精神。我们看了整整两节课。每次看到触动心弦的片段。我都会暗自流泪。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几个穿着整齐军装的高龄老红军,他们一一诉说着他们的长征故事。虽说他们的年龄已经很大,但是看他们精神抖擞的走上讲台的气势,一点也不比当年差。他们为了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当他们亲手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五角星上,五角星带着他们的名字飘荡在空中,融入我们的心海。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比的荣光,无比的幸福和骄傲。每位老红军都有着不同的经历,记得。有一位老人讲到他年轻时,他跟着大部队去打仗,一路上就穿着草鞋,甚至有的时候还赤着脚,他的脚被地上的石子顶破了,但他没有放弃前进。有一次他们经过黄河时遭到敌人的埋伏,他随着他的包袱一起掉入河里,在湍急的河里,他作文一直在寻找他认为比他生命还重要的两节干电池,当他摸到黄金和大米时,叹了一口气,又继续寻找,直到找回干电池,他的脸上才露出一丝笑容。可见,在当时,条件是何等艰苦,资源是何等的匮乏。

除此之外,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贺龙的女儿贺捷生,因为她是参军年龄最小的人,她一出生就参与了长征,他父亲把她带在身边,每当她哭泣时,大家都会很高兴地说:“太好了,这孩子还活着。”但与此同时,士兵们也担心队伍因她的哭声而暴露。他们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次贺龙的部队遭到袭击,他们父女被迫分开,庆幸的是一个军医救了这个婴儿,从此贺龙就决定把它揣在自己怀里,这样就不会把她弄丢了。后来,在一次大战中,贺龙骑着马冲向敌人,脑子里全是杀敌之类的,早已忘记了自己还有个女儿,就这样再次把女儿给弄丢了,等到战争结束后,贺龙才发现女儿不见了,顿时脸色苍白,心急如焚,他们到处寻找,终于在一个草丛里发现了她,贺龙曾说过:“如果我们连自己的儿女都不能保护,又如何去保卫祖国。”

这一个个感人的长征故事被老红军们述说着,而我,早已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伊贝儿 作者年龄11岁零10个月
在读学校珍门中心小学 在读班级五年级1班
性格特点工作有效率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养鱼 平均成绩105分
指导老师潘嗣敬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2、长征精神永放光彩作文900字

弹指一挥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已经有八十周年了。回首起,八十年前那漫长的征途,红军队伍的脚印踏遍了十一个省份,进行了三百多次的战斗。勇敢地冲出敌人的重重包围。长征队伍宛如一把锐不可挡的箭,永远向前进。两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芜人烟的地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乐园,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尽管路途有多么的遥远,征途有多少的艰辛,但他们仍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红军长征于一九三六年十月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历史永远保留着,中国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作文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慨!此时,我感到了一一种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谢那些长征中的先辈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坚持到底,永恒的长征精神!

长征,把惊涛壮观推出,把日出瑰丽托起,让松柏昂首挺拔,让雄鹰翱翔蓝天!长征,不光是靠自己的双脚从漫漫征途中走过来的老一辈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不仅载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史册,在世界史中,它同样也是永远不可忘记的重要一笔。

长征故事激励着我,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鼓舞着我。我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坚持不懈、学会克服困难。在生活上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这样,才能不辜负流血的战士们,不辜负中国共产党为我们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继承红军的长征精神,并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让它代代相传,万古不朽,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林崇中 作者年龄10岁零10个月
在读学校苍南新建江滨小学 在读班级五年级9班
性格特点好动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新闻 平均成绩102分
指导老师张娜娜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3、红军长征的故事作文1000字

儿时,伴着月色,听灶火噼里啪啦的声音和外婆爱讲的那些故事,是我童年里温暖而又美好的记忆。

那段时光让人难以忘怀。直到现在,我脑海中还清晰地记得,外婆说到她最尊敬的毛主席时总是挺起胸膛的样子,仿佛与有荣焉;外婆也说到建国初,人们在那个饥饿年代的混沌岁月时,总忍不住抬起粗砺、干裂的手,抹去眼角的泪花。我因为从未经历,也无法体会,但这些故事如同家常便饭,充实着我和外婆在一起的日子。

我最喜欢的是那个故事,那个小男孩不畏艰难,与红军战士们一起长征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外婆和我一样大时,从她的外祖母口中听到的。

红军在长征途中,曾帮助过许多人家,这个小男孩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他便立志加入红军。每天傍晚喂完家里仅有的那头猪,他就去村口的石墩处等着,盼着,希望哪天红军再路过时能带上他。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也不知道自己数过了多少的日落。

终于,在他十六岁那年,又有一批红军路过村子,男孩急切地跑过去,生怕错过了这次机会。他冲到红军队伍的前头,途中还打了几个趔趄,在大家疑惑不解的目光中,男孩目光坚定地望着最前头的连长道:“长官,让俺加入你们吧。”怕连长拒绝又赶忙说道,“俺很能吃苦的,平常家里的柴火都是俺一个人上山砍,再背下来。”连长在他希冀的目光中艰难说道:“小同志啊,你太小了,要不就再等几年作文吧。等长大了,你再加入我们吧!”“不!我等这一天好久了,我已经长大了……”

在男孩万般请求下,连长允许他加入了红军。男孩从家里飞快收拾好衣物就出来了,他怕慢一秒队伍就先走了。

行军速度很快。刚开始大家见他年龄小便多加照顾,可后面,日子一天比一天艰苦,大家都无心顾虑其他。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男孩从未落后过,更甚者,他每次都紧跟在排头的连长身后,最多也不过落下三四米。

夜晚,大家抵不住困意入睡时,男孩才会脱下鞋子。他鞋子早就破了,他在鞋里垫了一块硬纸片,纸片和他的脚粘在了一起,分离开后,只见纸片上满是血渍。值班的战友看了,又是心酸又是惊讶,谁能想得到这样一个弱小的男孩子,在受这么重的伤之后,一声不吭,走得还比他们这些久经风沙的人快。大家对男孩的态度逐渐开始变了,刚开始大家怜惜他,可如今队伍上下无不佩服他,大家开始赞扬这个男孩。男孩也从未放慢一丝步伐。一路走来,他竟真没抱怨过一句。

后来,男孩当了首长,也带领着队伍战斗,战士们无人不佩服他。

从小,我便敬佩奶奶口中的这个男孩,却是莫名佩服。渐渐长大,接触这个社会,我明白了我敬佩的是他的意志力。在这个不吃苦也能勉强生活的社会,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的恒心,耐心,和谦虚。

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成功,不吃苦,怎能成长呢?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李海青 作者年龄14岁零10个月
在读学校芒市轩岗中学 在读班级初三8班
性格特点受尊重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小说 平均成绩114分
指导老师丁建忠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4、人心作文900字

有人说,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终有一天会有人工智能的出现;有人说,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终有一天人们会变成“计算机”。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精神的世界越来越小。每年在新闻上我们都能看到有人自杀,在微信上都能看到各种“奇闻”。也许有人会说,古代的人自杀的,施暴施虐的远远不止如此,我们的社会是进步的;但若仔细思考,古代的人们是因为受不了而被饿死,冻死,而我们现在却是因为受不了压力,失败。在我看来,人心变弱了。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很少能听见,看见“善”。遍读历史,每个时代都会有伟人,不说太远,就说近代,林则徐为开篇,一生被贬却一生为民;李鸿章一生被骂却不怨不悔;毛泽东一生为共产主义奋斗;周恩来一生劳苦,一生节俭。但在现在,在这个时代我们却再也找不到这种人了。在我看来,人心变脆了。

在现代生活中,信息带给我们便利,也带给我们冷漠。就如同现在的话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方便,但心与心的距离也更遥远了。走在街头,传入我们耳中的不再是人们开心的寒暄,而是一个个低着作文头,带着偶尔戒备的眼神。在商界中,这种情况已被发展到了极点,人与人没有交情,有的只是利益的交换;父与子可以反目成仇,多年的朋友可以在你背后捅刀。在社会中,虽然人们变得更加“和谐”与“文明”,但他们都知道,无形间的交锋才是最残酷的。在我看来,人心变冷了。

现在,科学家们都在担心人工智能的出现,在小说中人工智能毁灭人类已是常态。我们都害怕电脑会拥有人心,但我却认为,当它拥有了人心后,会是最善良的人类,就像《银河帝国》中的零号,带给我们不同的未来。而与此相反,信息化却迫使我们封闭了自己的内心,放下了价值观与同情心,像一个计算机一样思考,计算着得与失。

你能否想起曾经当我们在夜晚仰望天空时,想到的是恒星的光辉,想到的是未知的神秘,想到的是人类遥远的未来;而现在人们想到的却是利益的交换,人情的困扰。

人们在说,若我可以像一个计算机一样思考,我肯定能成功。但我却想,若我有一颗强大的人心,世界在我眼中会更加精彩,同情不是软弱,善良不是好欺。

愿你在今后的人生中,拥有一颗美丽的人心。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艾晴晴 作者年龄13岁零4个月
在读学校甘肃省礼县实验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6班
性格特点浮躁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水上娱乐 平均成绩101分
指导老师李培英 老师职务班主任

5、故人心作文900字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是纳兰性德的一首诗,让我觉得很悲伤的一句话,可又觉得这悲伤的话中暗含着巨大的人生哲理。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太多的人,他们都会风风火火地走入你的青春而又刹那间消失的无影无踪。是谁变了呢?是什么让我们走散了呢?一定是他薄情寡义,是她不念旧情。其实这只是时间的杀伤力,没有原因,没有理由,是我们都变了而已。

这句诗多形容男女之间的情感,想象着他们的爱情如果都如初见般那样多美好。我到觉得这首诗适用于人与人之间许多感情。那些曾经以为一辈子会在一起的恋人,久处后开始厌倦会怀念刚开始的甜蜜。那些曾经说好当一辈子好朋友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都走散了。或许会剩下一个人站在原地,念着旧情怀疑人生。可这都是我们需要接受的,这只是我们漫漫人生路上的一小步。

前些天我见了个小时候特别要好的朋友。小学时拉着小手,无话不谈,有着说不完的话。我们小时候可以一起捏泥巴,一起玩水,下雨天都会跑出去淋着雨笑。时隔好久再见时,我们早就已经没有了那么多话,两个人经历不同,环作文境也不同。她可能只想当个富婆,而我在她眼里可能还只是个小学生。我们没有见第二次面,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早都已经不是那个捏泥巴会笑出声的年纪了,我们都变了,但却都没错。

人和人的生理构造都是相同的,但人最精彩的地方可能就是人们的思想不同。我们都有着专属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世界观。所以当我想着去挽留那些走散的人时,我就会提醒自己,要尊重他人的想法,以及自己的世界观。

人们说朋友就像路上的行人一样,往往一闪而逝。而我觉得那些真正的朋友是从不会轻易离开你的生活。那些真正的朋友无论离开多久都会回来,无论多久没见,感觉都不会变。他们可能不会陪你沿途看一路的风景,但无论你在哪他们都在以另一种方式陪你一路经历。

我偶尔也会期待,如果都回到了初相见时那般该有多好。我偶尔也会期待,如果大家都没走散,那该多好。偶尔也会期待,哪怕走散了,彼此也不会抱怨,不道故人心易变。慢慢的我长大了,理解了妈妈从小说跟我讲说身边的人要宁缺毋滥,理解了那些最后留在身边的人才是最重要的,才是要珍惜的。

故人心并不重要,要的是珍惜眼前人。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宋晓峰 作者年龄12岁零7个月
在读学校贵州铜仁市民族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7班
性格特点老实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钢琴 平均成绩92分
指导老师哈空调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