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那些剩下的东西作文1000字
当你问一个中国学生什么是“对数”时,他可以从定义到性质到应用准确、详尽地为你解答,然而当你问他煮一千克米饭需要加多少水时,他可能会苦思冥想半天然后无奈地告诉你:“不知道。”如果你问一个中学生发生地震时该如何保护自己,他大多是不知道;问他在野外被毒蛇咬伤了怎么办,他还是不知道——至于为什么会不知道?就更没人知道了。
难道学校除了传授给学生应试的知识和技巧之外,再就无所作为了?学校教育到底应该给学生什么?有人说:“当你把从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全部忘记,那剩下的就是教育给你的东西。”可是今天的学校教给学生的,除了应试的知识和技巧,到底还剩下些什么?
教育界有一句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在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传授给学生学习的能力、生活的常识和做人的道理。
美国高三所学的课程甚至还赶不上中国初中课程的难度,到国外留学的中国高中生常常被视为天才,因为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数理化无所不精,由此可见,中国人的智力水平堪称一流。可是,为什么染指诺贝尔科技奖的基本都是外国人?为什么高精尖的科技发明总是被欧美日科学家所垄断?这就是教育的差异所致。国外学校在长达作文12年的基础教育阶段,教给学生的更多的是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一次世界中学生智力大赛中,一位中国选手一路过关斩将,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便脱颖而出。然而到了总决赛,中国选手虽说领先了美国选手很多分,冠军已经近在咫尺,但由于有一道题没有答好,内心被失败的恐惧击垮,竟当众嚎啕大哭,最终是在美国学生的安慰下才稳定住了情绪。比赛结果是中国选手大获全胜,但却让中国教育很没面子。
教育的功能除了“育才”,更重要的是“育人”。所以,基础教育首先应该加强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然后再向他导入知识的清泉。否则,纵然知识的泉水再澄澈甘冽,也只会在不良的环境中慢慢变质,最终沦为一潭死水。
近几年的高考改革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中国的教育正在向着健康的轨道迈进,相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会蒙受到它的恩泽。但改革的旅途上荆棘丛生,需要我们努力铲除那些有碍教育发展的路障。教育立,则人立;人立,则国立。所以,我们在关注教给学生什么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身心的成长,让学生在忘了学校教给他们的知识之后,他们身上那些“剩下的东西”依然会支撑着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蒋晓娟 | 作者年龄 | 12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吉安市凤凰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9班 |
性格特点 | 务实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小说 | 平均成绩 | 98分 |
指导老师 | 梅比斯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2、剩下的盛夏作文1000字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他,是在盛夏。阳光透过窗户,打在他的身上,他的五官皱在一起,闭着眼睛酣睡。他嘟着嘴巴,不时得咂巴着嘴,似乎在做着美梦。
渐渐地他开始睁开眼睛,他的眼睛里有着浩瀚宇宙中最亮的星,星星般的眼睛里透着纯净,那里似乎有着世界最弥足珍贵的宝贝,干净的一尘不染。
渐渐地他开始蹒跚学步,他走得摇摇晃晃,十分笨拙,他的每一次踉跄,我看着都是触目惊心。
渐渐地他开始咿呀学语,我还记得他第一次喊我姐姐,不清晰的话语,世界再普通不过的一个词语却在我心里翻起了滔天巨浪。
渐渐地他开始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很多事,他走路不再踉跄,他甚至学会了奔跑,可我依旧为他的每一次跑跳惊心;他说话不再不清,他甚至学会了顶嘴,可我依旧为他的每一声姐姐高兴。
从他出生到现在,他的音容笑貌都印在我脑中挥之不去,他所说的字字句句都像余音绕梁在我脑中激荡。
他的可爱,他的淘气,他的撒娇,他的委屈,他的怒气,像是一幅幅油画深刻的记在我记忆深处,不会刻板,每日都会新旧交替,永远都在活跃。
可我有时也会憎恨他。
他吃饭的时候,总是淘气。一秒钟也闲不下来。记得有一次,大人又一如既往地举着勺子僵硬着胳膊,喂他吃饭。可他却毫不领情,他一副与己无关的样子,认真地玩着他手里的玩具。不只是对于他在饭桌上的种种恶行让我的怒气积压太久的缘故,还是他的次次娇腻作文确实激怒了我,那是第一次,我凶他了。
他仿佛受了天的的委屈,嘴里塞满了饭,手里拿着玩具,嘴巴撅着很高,细软的刘海盖在眉间,抬头看着我,那双琥珀般的双眸里盛放着豆粒大小的泪珠,似乎马上就要夺眶而出,像是在向我控诉着他的不满,看到他这般可怜模样,我的心又何尝不是像车碾压过一样?可是我很清楚,如若他现在不养成良好的饭桌习惯,那么他长大以后是不是也会像我一样后悔莫及呢?
我终是痛下决心转身离开,背后传来如雷贯耳的哭声,那哭声似乎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厉害,都要让我揪心。
我坐在床上,时间似乎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我耳边传来一阵开门声,有一个小脑袋怯怯地从门缝里透出来,向我看了看,慢慢打开门,向我走来,他用着无数次激荡我内心的声音喏声喏气的跟我道歉,他说话时眼睛忽闪,那宝石般的大眼睛透着纯净,还是那么干净纯粹。
我“语重心长”地跟他说:“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一种命运收获一种人生。你现在就这样娇惯,那么以后想后悔都来不及了,你知道吗?”他眨着眼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青春就像一场华丽的盛夏,剪影般的时光,刻画着他的成长,盛夏大树的树藤铭记着他的一颦一笑,那年盛夏,枝叶繁茂的青春开出了盛夏的果实。
盛夏的光线,剪影的时光,就要成为过去,在剩下的盛夏里,他却成为我生命里的永恒。
愿你被世界温柔以待。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李志坚 | 作者年龄 | 15岁零1个月 |
---|---|---|---|
在读学校 | 濮阳市第五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5班 |
性格特点 | 完美主义者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健身 | 平均成绩 | 118分 |
指导老师 | 古缇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3、剩下的盛夏作文
还记得那个夏天吗?还记得窗外的声声蝉鸣吗?还记得,那承载着我们欢笑的教室吗……
有那样一群人,有那么一场考试,有那么几张考卷,然后,便奔向了各自的远方。
三年级转入,只有三年时光便于大家打成一片,学校真的是个很神奇的地方,虽然我们平时都彼此说着讨厌,但离开之后,才发现自己有多么想念。回首当年,我很感谢大家一起陪我走过童年,就像有无数烟火汇聚到一起,在天空绽开绝伦的耀眼。
班上那些已经滚瓜烂熟和还没有讲过几句话的同学,我很想念你们。
你们是否也想念我们唯一的(1)班,想念那个回不去的夏天?
小渝的背会不会留下疤痕?因为我上课喜欢拿笔戳她;小馨的作文头会不会疼?因为我开玩笑时喜欢拿手拍她;小邱还好吗?他摔断了腿,现在痊愈了吗?
暑假里,有时候半夜被梦魇惊醒,会独自一人靠在床边抽泣,脑子里疯狂地想念你们;有时候在睡午觉,会突然叫一声“呀我迟到了”睁开眼冲进卫生间梳头,又猛然发觉自己其实不用上学;有时候就这么傻愣愣地坐着,站起躺下都不知道要干什么。
天空看起来真的好孤寂,就像那段日子里我萎靡不起。
大家会像我一样,一遍又一遍地翻看同学录吗?
噢,对了。还有那位去了天国的同学,愿你一切安好。天堂里还有一个同样的班级吗?
绿叶被热潮掀起,绽开浅浅葱绿。剩下的盛夏,随着记忆的长河飘向远方,无处可觅。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欧福 | 作者年龄 | 13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上海中国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9班 |
性格特点 | 勤劳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逛街 | 平均成绩 | 91分 |
指导老师 | 彭霞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4、那些剩下的作文1000字
漆黑的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曜石,临近深夜,只遗余点点残光。我知道,那是些剩下的星星,正如我是“那些剩下的人”之一。
我是一个经历过失败的人,所以我深知,当被贴上“那些剩下的”标签是一种怎样的滋味。提招的折戟沉沙,我空荡的脑子里似乎只回想着一句话:“那些剩下的,‘回炉重造’!”
用力筑起的骄傲与自信一下不堪一击,瞥过同情与嘲笑,看透失望与惋惜,当时的我只想仰天长啸:“为什么我是那些剩下的?难道剩下的都是歪瓜裂枣吗?”
我不甘,却又无力反驳现实。
直到有一天,父母的没空接送使我再一次相遇了那个小小的烧饼摊。
摊主似是一对外地的中年夫妇,但我却无暇也无心与他们有过深的了解。
“小姑娘,买烧饼不?”中年妇女醇厚而又温柔的嗓音拂过我的耳廓滋润于她的热情,我欣然地将视线落在那乌黑简陋的饼灶上。大概是来得晚的缘故,围成一圈的烧饼已被卖出了一大半,只剩下了稀稀落落的几个卖相不怎么好看的烧饼。
难道老天都觉得我跟这些剩下的烧饼同病相怜吗?“怎么都是些剩下的?”我蹙起眉头,不满地嘟囔了一句。
似是看穿了我的心事,中年妇女冲我眨了眨眼睛,微笑着说:“别看它们长得丑,其貌不扬,它们可要比那些已经作文卖出去的更好吃哦!”
我疑惑不解,中年妇女补充道:“它们确实没卖相好的更受欢迎,但它们在饼灶上留的时间更长,烘焙的时间越长,内在的香、美、甜被激发得越多啊!你闻闻,是不是更香?”
听了女摊主的话,我细细地品尝,果真如此。原来,那些剩下的,未必就是最差的,它们可以在时间的积淀下变得更好,更具实香。
“看您跟您先生也不像是完全没有文化的人,怎么会在这卖烧饼呢?”我边等着公交车,边吃着烧饼问道。“我跟我先生也算是村子里读书读得多的人,本想来城里找工作,可谁想城里学历高的人多了去了,哪里轮得上我们?所以,”女摊主无奈地一摊手,“我们只好用手赚钱咯。不过这样也挺好的,我们还准备多攒点钱,开个店呢!”
看着女摊主喜滋滋地忙着招呼起其他顾客,我心里不由感慨万千,他们可能也是被城市所“剩下”的人,但他们却很乐观地继续努力着,改变着自己被“剩下”的命运,不怨天尤人,真好。
其实,那些剩下的,并不是被时间遗忘,而是需要岁月更深的沉淀与磨练。那些剩下的,也能洗净铅华,客观地做最好的自己。
白露未晞中,那些剩下的露珠格外明亮,我愿同这些露珠一样,即使是“剩下的”,也能追逐有灵魂的梦想,一路自信纯真。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李嘴嘴 | 作者年龄 | 15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广南县第五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一5班 |
性格特点 | 自尊心强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水上娱乐 | 平均成绩 | 114分 |
指导老师 | 鱼浮灵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5、那些剩下的东西作文
我们的人生就像一条朝圣之路。
在前进的旅程中,你的食物会越来越少,你的衣物会越来越破旧,你的身体会越来越衰弱……但你依然会坚持向前迈步。明明自己已经看似一无所有,但为什么依然在困厄中挺直不屈的脊梁?支撑你的,就是此刻你心中所剩下的东西——执着的精神。
精神在那些物质至上的人们眼中是缥缈而无用的。殊不知,精神的意义绝不是通过“有用”“无用”这把尺子就可以轻易测量出的。
周国平说过:“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等,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而活得有滋有味。”诚哉斯言!我亦向往诗歌中流露的飘逸与不羁、哲学里蕴含的深邃与高远、爱情中潜藏的甜蜜与温馨……总之,我向往着这些剔除了利益杂质之后剩下的纯精神的东西。
在今天这样一个丰衣足食的年代,却仍有许多的人沉湎于利益的追求,甚至为之而不择手段。皮革奶、瘦肉精、地沟油的生产商们便是最为典型的例子。这些人利欲熏心,耽于物欲,而缺乏精神的陶冶,很多人最终落得锒铛入狱身败名裂。还是听听成功人士的翘楚乔布斯是怎么说的吧——“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与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由此可见,精神追求是物作文质、科技之类无法取代的,精神的丰盈才能带来人生的充实。
精神追求可以丰富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变得强大。就像在哲学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获得别处难以得到的惊喜与精神的升华。手捧《苏格拉底全集》,吟诵着“我们与世界相遇,我们与世界相蚀,我们必不辱使命,得以与众生相遇”,我相信,我们的心灵会自然而然变得纯粹而又丰赡。
也有人认为对精神的追求应在获得物质满足之后。对此,我大不以为然。相反,我认为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同样重要,甚至比物质追求更为重要。当一个人悠然沉浸在物质的大染缸中时,他必将是一具行尸走肉。没有精神层面的追求,一个人就会失去灵魂,每天庸庸碌碌地过着没有朝气、没有活力、没有激情的生活,最终,则会荒废一生。
毕淑敏曾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中这样写道:“若有可能,我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放爱与恨,第二间盛放事业,第三间安放自己。”
是的,我们需要为自己的灵魂与精神修建一座小屋,用这座小屋来收藏那些剔除了物欲与杂念之后所剩下的东西。在人生的朝圣路上,也许你会有千金散尽、朋友反目甚至孤独绝望的时候,但是不用担心,你还拥有灵魂与精神的陪伴。它们会给你力量,给你信心,在你的心中点亮一盏不灭的灯!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林惠萍 | 作者年龄 | 14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碧连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2班 |
性格特点 | 易见异思迁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听音乐 | 平均成绩 | 118分 |
指导老师 | 赵善文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