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个高考失败者的逆袭
一个高考失败者的逆袭
文/十二
又是一年高考时。我复读过,经历过两次高考。
壹
第一次我过了一本,但家里完全没有经验,填了一个外省211学校,并且报的是只招很少人的专业。结果那个学校那年的分数特别高。而我爸坚持认为,如果上不了名牌大学,那上大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我听他的,乖乖的重读一年高三。
当时,在我们那里,复读班是不被体制内认可的,我们只能在原学校对面的一栋小楼里,200人挤在一个平时只装60人的教室里,陷身题海战术,日复一日地做着答题机器。
我是那年复读班的班长。我对试卷的熟悉程度,已经超过了对自己的熟悉程度。所有人都认为,我会是这一届毫无疑问的高考成功者。但结果却是,成绩还不如第一年。虽然,依然可以读一本,可离所有人期望的名校相去甚远。
我在家痛哭了三天,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那些丢书丢试卷的疯狂场面,我全无印象,我害怕和任何同学通电话,我不想和任何人谈到考试或者学校。我在命运面前丢盔弃甲了。
我妈,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她去当地香火最旺的庙里求签占卜,庙里的和尚对她说,我考试失败,原因是因为我们家族里有一个早逝的哥哥,阴魂不散地跟着我。她急急地问我,考试的时候是不是头晕,是不是感觉很不舒服。我只好说,是有一点。
高考对我唯一并且最大的影响,并不是我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而是它深深地挫败了我对命运的信心,并且这种自卑感,经久不退。
但是多年后,我的朋友都很惊讶的说,在你身上完全看不到挫败感的痕迹,也看不到太多不善言辞、不自信的印迹。你到底是怎样从中脱离出来的?
我坦诚说:恰恰因为我是一个高考失败者。
贰
我相信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两面——有听话的一面,也有叛逆的另一面。有负责的一面,也有放任的一面。有妥协的一面,也有自我的一面。
这场失败,反倒让我彻底放弃走学霸路线,放弃了做一个乖孩子,敢于不走寻常路。
首先,大学的课程,除了我真正喜欢的,其它我都只求及格就好。剩下的时间,我在图书馆,在校外租书的小店,去借各种书看,历史的经济的哲学的心理学的,还有各种老师家长不允许看的闲书。(羡慕现在的学生,可以在网上买到各类型的书,而且还有很多打折!)
然后,我遇到了一个超级爱美的室友,我们俩逛遍武汉的各大商场,穷学生,买不起很多,但我们也敢于去试,她的名言是:试又不要钱,要想提高品位,就得多逛!在她的带领下,我还减掉了两年宵夜积累出的十几斤肥肉。
但更重要的是,我敢于做一个不乖的孩子了!既然反正不再是父母心中的优等生,那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去生活。
背着父母,和同学去旅行。
拒绝了父母考公务员的建议。
在博客上,丢掉应试作文强调,重新学习如何写出自己风格的文字。
拒绝任何体制内的工作,拒绝去传统媒体,跑到深圳成为苦逼的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假如当年我高考成功,我上了名牌大学,我自诩自己是天子骄子,父母依然认定他们的教育路线多么正确,那么,我就可能和现在的很多乖乖女一样,做着一份安稳的工作,不敢突破自己,不敢叛逆,不敢和大多数人活的不一样。
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上天给你关上了一扇窗,却给你打开了另一扇窗。古人说的,祸兮福所倚。
有一个好朋友曾跟我说,她人生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读过大学,所以每次遇到那些博士、教授,那些高学历的人,心中都很自卑,不敢多说话,尽管她是很多人心中都女神。
我对她说:当你在羡慕他们学识丰富的时候,他们其实更羡慕你的灵动风趣呢!学问这回事,不是只有在大学里才能得到的。更重要的是,20几岁,当你脱离学校之后,你是怎样度过你的人生的。
在我眼里,很多大学生,进了校门之后,几乎很少摸书。毕业之后,更是甚少。像我这样文学院毕业出来的,现在还能写出东西的人,非常之少。
这世上按照轨迹生活的人太多了,他们按部就班的上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一直到身心俱疲无力挣脱的时候,才开始思考:
到底错在了哪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错的呢?
只有早早脱离过轨道的人,才有幸更早去思考:
我是谁?我应该怎样生活?我希望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对我来说,后来的人生,一切轨迹,都没有按照我父母想的那样去发展,可大概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发展。
叁
很奇怪的是,自我以后,我们家族的女孩子,似乎都没有考试运。堂妹高考600多分,也是第一志愿那年的录取分数太高,因为我的前车之鉴,她报了一所二本,后来自己努力考到美国读研究生。
后来另一个妹妹也是这样,过了一本线,读了二本。当时她问我,我对她说:选一个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就好,读什么大学,的确会影响你未来几年的就业,但并不会真的决定你一辈子。
我想,我并不是一个足够好的榜样。但至少证明,真考砸了,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依然认为,如果有可能,尽量去读更好的大学,因为那里会有更好的氛围,更好的老师。名校并非一定出人才,只是概率更高,因为读名校的人本身就已是小概率。普通学校照样有优秀的人,只是概率更小。
假若高考失败,那也并不代表一个人真的不幸,更不代表你是那个不值得被上天宠爱的人。你依然可以通过努力,成为那个小概率中的某一位。
很多朋友说,迄今,压力大的时候,还是会做关于考试的梦,那种记忆太刻骨铭心了。
可作为一个高考失败者,我真的很少会梦到考试。在我的记忆里,关于青春,更多的是骑着自行车披星戴月的充实,还有对老师对知识无尽的感激,早已没有那些孤独、压抑、悲痛的记忆。
因为失败,让做了十几年乖乖女的我,真实发现自己的内心就是一个倔强、骄傲、理性,有点叛逆,有点仗义,能吃苦,不服输的女汉子,我并不想活的像大多数人那样。
十几年后,我翻开那本毕业纪念册,那些陌生的名字里是这么写我的:很惊讶你作为文科生,数学成绩那么好,你真的很厉害。
那些熟悉的名字是这么写我的:其实你可以和大家更亲近一点,不要假装很高傲的样子,让人不敢接近。
我翻开它,我知道,其实我一直都没有变过。
最后真正解救自己、释放自己的,仍然是我自己。
虽然我还是那样会感觉孤独,会讨厌自己的软弱,但我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跋山涉水,摸索、碰壁,终于敢活的更像我自己。
因为心里总会有一句话:反正都那样失败过,还怕什么失败呢?这句话听起来悲观,但却令我一直活得很勇敢。
我觉得,我应该为我自己骄傲。你们说呢?
2、给失败者
给失败者
一个人在刚受到某些打击的时候,是会格外消沉的。在那一段时间里,你会觉得自己像个拳击失败的选手,被那重重的一拳击倒在地上,头昏眼花,满耳都是观众的嘲笑,和那失败的感觉。在那个时候,你会觉得你简直不想爬起来了!觉得你已经没有力气爬起来了!
可是,你会爬起来的。不管是在裁判数到十之前,还是之后。而且,你慢慢会恢复体力,创伤会平复,你的眼睛会再度张开来,看见前途光明。
你会淡忘掉那观众的嘲笑,和那阵失败的耻辱。你会为自己找一条合适的路——不要再去做挨拳头的选手。
你既然不适于在擂台上争胜,你该沉下心去找一找,找到一个其他的方向。在这一方面,你可以争胜。或者,不说争胜,你可以平安,可以快乐,可以没有失败的羞辱。
不要理会别人的观念!有些人是中了一点魔道,迷信那辉煌的虚名,而不注意每个人独特的专长。
劝你不要紧张!这些日子,你灰心失望,是必然的现象。你需要时间,让自己恢复神智和体力。
放轻松一些。过些时,再去重新找一个正确的方向,再去努力。最近这些天,你不妨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做,把烦恼写在日记上。()等过一阵之后,你会发现,那失败的痛楚已经逐渐痊愈,那时你会有新的勇气和力量去为自己开拓新的前程。
祝你成功!
一切迂回的路都决不白费。在人生途中,你每走一步,就必定会得一步的经验。不管这一步是对还是错,“对”有对的收获,“错”有错的教训。绕远路,走错路的结果,你就恰如迷路走入深山,别人为你危险焦急惋惜之际,你却采集了一些珍奇的花果,获得了一些罕见的鸟兽。而且你多认了一段路,多锻炼出一分坚强与胆量。
一帆风顺固然值得羡慕,但那天赐的幸运不可多得,可遇而不可求。唯一稳当可靠的是自己心中的指南针。无论你绕了多远,无论你被阻挡得多么严密,只要你不忘记你的方向,你就有走到目标的一天。”
3、罗兰:给失败者
罗兰:给失败者
一个人在刚受到某些打击的时候,是会格外消沉的。“在那一段时间里,你会觉得自己像个拳击失败的选手,被那重重的一拳击倒在地上,头昏眼花,满耳都是观众的嘲笑,和那失败的感觉。在那个时候,你会觉得你简直不想爬起来了!觉得你已经没有力气爬起来了!
可是,你会爬起来的。不管是在裁判数到十之前,还是之后。而且,你慢慢会恢复体力,创伤会平复,你的眼睛会再度张开来,看见前途光明。
你会淡忘掉那观众的嘲()笑,和那阵失败的耻辱。你会为自己找一条合适的路——不要再去做挨拳头的选手。
你既然不适于在擂台上争胜,你该沉下心去找一找,找到一个其他的方向。在这一方面,你可以争胜。或者,不说争胜,你可以平安,可以快乐,可以没有失败的羞辱。
不要理会别人的观念!有些人是中了一点魔道,迷信那辉煌的虚名,而不注意每个人独特的专长。
劝你不要紧张!这些日子,你灰心失望,是必然的现象。你需要时间,让自己恢复神智和体力。
放轻松一些。过些时,再去重新找一个正确的方向,再去努力。最近这些天,你不妨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做,把烦恼写在日记上。等过一阵之后,你会发现,那失败的痛楚已经逐渐痊愈,那时你会有新的勇气和力量去为自己开拓新的前程。
祝你成功!
一切迂回的路都决不白费。在人生途中,你每走一步,就必定会得一步的经验。不管这一步是对还是错,“对”有对的收获,“错”有错的教训。绕远路,走错路的结果,你就恰如迷路走入深山,别人为你危险焦急惋惜之际,你却采集了一些珍奇的花果,获得了一些罕见的鸟兽。而且你多认了一段路,多锻炼出一分坚强与胆量。
一帆风顺固然值得羡慕,但那天赐的幸运不可多得,可遇而不可求。唯一稳当可靠的是自己心中的指南针。无论你绕了多远,无论你被阻挡得多么严密,只要你不忘记你的方向,你就有走到目标的一天。
4、伟大的失败者
伟大的失败者
文/梁文道
我最怕别人提“成功人士”这几个字,一听就会起鸡皮疙瘩。什么是成功人士?我们为什么那么渴望成功?伍尔夫·许奈达写的《伟大的失败者》则告诉你失败者也可以很伟大。
隆美尔就是一位很威风的失败者。他是二战期间享誉全世界的德国名将,做过纳粹陆军军团的元帅,绰号“沙漠之狐”。当年,隆美尔在北非与英国作战的时候,德军完全处于弱势,人数及装备等各方面都远不及英军。但是隆美尔偏偏能神出鬼没地运用“闪电战”技巧,把大量坦克集中到前线一字排开,光这种气势就震住了英军,在好几次战役中都把英国人打得落荒而逃。
他了不起的军事才能就连他的对手都十分佩服。在他带领德军把英国的北非军团打得屁滚尿流之际,英国报界送给他一个封号——“沙漠之狐”。丘吉尔也在英国国会上公开称赞:“隆美尔是一个伟大的统帅,尽管他在战争中让我们无比惊恐,我仍然要这么说!”
然而他后来被调回德国,在很多事情上与希特勒意见相左。后来他的一些部下想要发动政变刺杀希特勒,隆美尔并不赞成这样做,但他肯定知情。这便引起了希特勒的怀疑,趁着他重病做手术的时候让他服毒自杀了。如果单从结局来看,隆美尔也算是一个失败者。
但这样的失败也许还不是最可怜的,书中还提到了一位英国化学家罗莎琳·富兰克林,她死的时候才37岁。我们现在都以为,人类遗传基因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是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沃森还写过一本书《双螺旋》,大肆吹嘘自己的发现多么了不起,而事实上,罗莎琳·富兰克林才是双螺旋结构真正的发现者。
富兰克林是一位对实验数据非常认真的化学家,她用“x射线绕射”分析做了将近一年的实验,发现沃森跟克里克推论出来的模型是错误的。然后她不眠不休地继续研究,终于在1952年7月第一次成功做出一张完美的x光绕射分析摄影图。在这张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基因dna的双螺旋结构,她第一个拍出来并证明这个结构是真实存在的。
但这张照片在未经她许可的情况下,被她的一个同事偷偷拿给沃森看了。沃森看到这张照片恍然大悟,它启发了他的整个研究。1953年4月,沃森和克里克在权威期刊《自然》上发表论文宣称自己发现了双螺旋结构。
这算不算是偷窃呢?就像当年比尔·盖茨偷窃苹果的灵感,或者苹果偷窃实验室用滑鼠的灵感一样。对这些,富兰克林完全默默忍受,毫不作声,直到1958年死于癌症。而沃森和克里克在1962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对富兰克林的贡献只字未提,甚至在后来的自传中还不断贬低她,说她不过是个“技工”,是个“满头乱发、衣着邋遢”的女人,总之描述得非常不堪。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常常以为很多重要而伟大的事情都是由成功人物做出来的。很多成功人物往往只是比较狡猾冷酷和心狠手辣,相反,很多失败者到最后反而是带着微笑的。
你愿意做哪一种人呢?相信大部分人还是要做成功人士。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在鼓励、教育大家如何迈向成功,而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到最后都不过是一个失败者。所以,与其学习怎样成功,还不如先学好如何做一个微笑的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