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小禅:高不可攀的寂寞

1、雪小禅:高不可攀的寂寞

雪小禅:高不可攀的寂寞

有些寂寞,实在高不可攀。

看墨西哥女画家佛里达的一生,与爱情和病痛做斗争的一生,虽然太多行为看上去叛逆,但实在因为太寂寞——谁能理解她的疼痛与孤独,唯有那支画笔吧。

喜欢看她的自画像,那样冷艳,那样寂寥,那样不顾一切的狂妄……饱满的色彩与夸张的服饰,那张模糊的美丽的脸,如此让人惊心动魄的忧伤。是从看佛里达的画开始,认同这种高可不攀的寂寞,只有自己知。在电影中,佛里达在邻终前说:“我希望快些离世,而且,永远不再回来。”

毕加索的名画《拿烟斗的男孩》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油画,1.04亿美元的拍卖价至今仍然是天价。毕加索创作它时只有24岁,那时他刚到法国蒙玛特高地,也许那时他还怀着一腔单纯的热情,也许还有许多纯粹的寂寞,所以,这幅画里少年的寂寞也是那样高不可攀的寂寞。

几乎看到这张画的第一眼,我就被一种忧伤所侵略。

那是一种更安静更彻底更坚决的侵略!高不可攀的寂寞,绵延在这个少年的眼底,有什么比少年的寂寞更寂寞?——他的蓝色衣服,这蓝色多么正确,多么恰当多么惆怅,又多么哀伤!简单的样式,裹住一个稍显单薄的身体!连这单薄都如此完美!

不,不,这一切不足以构成寂寞。

是他的眼神,是他头上的花环,还有他手里的烟斗。

我喜欢他薄薄的嘴唇,有一丝不心甘和不屑,还有他的头发,花冠下的头发,淡淡的棕色,微微的忧伤。如此配合着少年的眼神。

他一只手垂下来,另一只手拿着烟斗。

他为什么不拿别的东西而是拿了一只烟斗?这是油画的哲学意味,这是毕加索自己个人的魅力。

——也只有拿烟斗才能体现少年的那种无以诉说的孤单吧!

而他的背后,一面粉墙,粉艳艳的花,衬托出他蓝衣的惆怅,在繁花与少年里,有谁可以知道他的寂寞?

这是我最喜欢最迷恋的一张画,那么简单却又那么深遂,那么饱满却又那么萧索——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更迷恋油画,因为它厚重,更抵达内心,更让人觉得这世间的寂寞,有一种,高不可攀。

有朋友,是乡间中学教师。他喜欢阅读与画画,一个人在边远的乡村里,远离繁华与虚荣,有一天,我接到他的短信,他说:喜欢在夜晚听鸟鸣叫,极少和人交往,只和自然对话,大量阅读,回归本身的宁静。喜欢看和听,极少说话,如果有就一天失明了或聋了,那就回到内心渺小的光明和单纯。

我知道,这世间必有一种人,以最单纯最干净的态度,以植物的姿势,骄傲的寂寞着。我去过那个中学,简陋破旧,学校后面有一条长堤,在三四月间,大叶黄杨抽出枝芽,风吹来时,那些杨树像在跳舞,没有人欣赏,但它们跳的仍然是绝世的美。

还记得去深山古寺里看莲花。有绝然的清静。

一个人,在深深()的午后,薄雾,穿白色衣衫,着青鞋一双,穿过那些木鱼声去看莲花。

内心清凉而生动。

自知一生不可超越。有时候,抵达内心的狂热只有自己知道,那一刻,如生如死,淡定自然。满池荷花,化成欢喜,在光阴里,可以永远留存,那一分,那一秒,那一刹那,是高不可攀的寂寞,枝枝蔓蔓缠绕起来,记得时,心存感激。

也记得闹市,人声鼎沸,摩肩擦踵。走在人群里,风吹起衣衫,素面薄颜,看灯红酒绿,看霓虹闪炼,此时的内心清凉,才更是难得,这种时刻,如炼真金,多少年,才能修得。

记忆苍茫,那些瘦而清绝的记忆永远那么清新——其实有关寂寞才记得住,热闹总是短暂的,寂寞才是长的,而高不可攀的寂寞,那是一朵雪莲花,又清凉,又艳丽,——请允许我有这样的奢侈,至少,向往这样的寂寞。

2、雪小禅经典语录

雪小禅经典语录

1、正由于爱你,我预备保持一切,这一切,包罗我的爱情,包罗——你。

2、爱情是,让人想着,然后用一辈子去忘记。

3、那些年老的光阴,那些暗恋的韶光,乃至那些让她疼的刺青,居然是一生中最美的韶光。

4、我们的眼泪打湿了我们的衣衫,我们手拉着手,看着太阳一点点落下去,看着旧光阴一点点落下去,我们晓得,许多多少东西,再也不会返来了。

5、有一种男女干系叫灵魂相交,不分男女,他们只是个别的人,由于相互取暧而在一起,这就够了。

6、在爱情上,谁也不要嘴硬,爱情是最没有措施的事情,爱情有时是最近的事情,但是,有时爱情是最远的事情。

7、青春是最短的东西,是光影里织金钱,那样奢侈,还没有觉得如何,转眼就过完了。

8、没有比向往爱情更贪婪的事情,有了一想二,有了二想三,总嫌不够,已经够饱了,可是还是觉得饿,是饿吗?其实是馋!

9、其实我写起来恻恻轻怨脉脉情思,但我的光阴却是晴天落白雨,白驹过隙,很快就过来了。

10、、如果爱情注定是等待,如果爱情注定是错过,我还会选择再度与你相遇么?我想,会的,因为,我爱

11、风吹着我单薄的衣衫,我一个人走在想你的路上,又温暖,又凄凉。

12、这应该是你,始终如一,永远不变。

13、她爱他,包括他的缺点,这是危险的,又是盲目的,可是,爱情不盲目又是不对的。

14、原来,所有的爱情记忆如尸骸,你以为它过去了,可是,它还在那里,一直在那里。

15、我爱你。这三个字,温情无比,薄凉无比,也绝决无比。

16、你心跳吗?爱情是只见了一个人心跳。()见到别人也许还插科打诨无动于衷,可是,见了他就拘束,就发紧,就不知所措,就心跳到嗓子眼。

17、19岁的年华里,我的美比烟花还蓝,比海水还忧伤

18、暗恋一个人,也许是绵长的苦,可是,欢喜也这样滋生着,一寸寸。

3、雪小禅:瘦金体

雪小禅:瘦金体

瘦与金,仿佛贫穷与富贵,凑在一起,居然有一种别致的味道和气息。

是一个皇帝创造的一种书法体。

但凡这种皇上,一定做不好皇上。果然,创造瘦金体的宋徽宗对书法和绘画的偏爱,让他沦为金兵俘虏。但正是心中这些对于书画的热爱,才使他在沦为俘虏时不至于落难到不堪的地步——人的爱好,在生死关头总会拯救他。因为漫长的时光是无法打发的,这些爱好,可以与时间为敌。

喜欢瘦金体,是因为喜欢它的个色。

就因这叫法,分外有几分落寞的荒意。

像秋天长水。是寂寂的天空,有几声远走高飞的大雁,其实是含着人世间最饱满的情意的。远的东西总是充满了想象,而这瘦里,就有了山的寒水的瘦。这金里,又有了人世间最真实的沉重和亮色。

第一次读到这三个字,就被吸引了。三个字里,跌宕出一种极为细腻的光滑与个色感。只这两个字联系起来,衍生出多么孤零的一种情怀啊。

再看字。真是瘦。绝非牡丹的肥腻,而是一枝清梅的瘦。枯而不甘。我喜欢那支棱出来的样子,一撇一捺都彰显出不同凡响的意味。看着一点也不洋气,甚至有些乡土,可是,一腔子里的血全是清傲的。

那份浓烈,那份傲岸,分外扎眼。

也像宋徽宗这个人。偏偏不喜欢做皇帝,偏偏把心染在了琴棋书画里。

另一个皇帝李煜,南唐后主。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诗词,一切如命,当然也会一江春水向东流。

总觉得喜欢上文字或者绘画书法的男子或女子会徒增一种莫名的伤感。于他的审美上或许是一种趣味的提升,于人生而言,并无多少益处。因为那样会使心灵过早地进入陡峭地带,过上一种看似平静实则颠簸的生活。虽然人生会因此厚了,肯定了,更值得揉搓和拿捏了。可是,它们带来的荒凉和皱折也一样多。——这些人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对时间的交待和对生活惘然的品味。

就像瘦金体,看似锋芒毕露,实则是人生的无奈全在里面。

能在哪里张狂呢?除了在文字中。在日子中,不得不收敛,不得从春到秋,从夏到冬。日复一日重复和交待的,其实是差不多的内容。

那仿佛是经历过时光淬砺的女子,逆境让她一夜之间成长。被时光或打击过的石头、铁或人,往往更加光彩夺目。很多时候,顺境让人慢慢就沉下去了,而逆境,一经时间打磨,却可以散发出更加绮丽之光。即使是变得凛然了,突兀了,但那味道却是格外不同了。

人们很难记得历史上那么多皇帝。但却容易记得宋徽宗。金戈铁马是留给岁月尘烟的,一个书法体的诞生却是永远永远的留下来了。尽管想起时恍如隔世,可是,如果看起来、写起来,却仿佛昨天。

看过一个朋友临摹的瘦金体,分外古意。

却觉得并不远,仿佛可亲可近的人。贴在脸上,有温热感,放在怀里,是那亲爱的人。远远地看她写,那中式的长衫,那手中的毛笔,仿佛都带着一种阔绿千红的诱惑。在少年,我是如何抵触着中国文化,那么现在,我就有多么热爱着它——你曾经反感的,或者隔阂的,在多年之后,也许会成为最亲近的。这恰恰是岁月所赐。心老了以后,往往会喜欢一些沉静下来的东西,比如书法、绘画,比如戏曲。

因为不再有生活的节奏和韵律了,也渐渐失去争先恐后去要什么的意味。人生到后来,是做减法了。一步步减去那丰硕的气息,像瘦金体,只留下些风骨和枝桠就够了,那风骨,却更吸引人。因为隔着八百多年的烟尘与风雨,我仍然能感觉瘦金体的凛凛风骨。

那是一个男人的心声。

他更愿意臣服于书画之间的时间。那是属于他个人的时间。没有年代,没有界限……他似乎早就料定了。其实,他一定会比别的皇帝更多的出现在后代的书中或者文人们的嘴中。因为文化,从来是穿破了时间这层膜,而且,年代越久,味道会越醇厚,越有气()象。什么东西一旦有了气象,便离成大器很近了。

因了宋微宗,我偏爱着寥薄清瘦的瘦金体。又因为瘦金体,我更高看这潦倒的皇上。有的时候,恰恰因为不堪和潦倒,才创造出一个个文字或书画里的奇迹,那些画牡丹的人,永远不会体味画竹或画梅的心境。潦倒,往往赐予人更高的灵魂品味和耀眼的光彩夺目,比如凡高,比如宋微宗。

破掉了富贵之气的瘦金体,就这样支支愣愣地入了我的眼——异数,从来就有着别样的动人大美。无论是书画、文字,还是人。

4、高不可攀的寂寞

高不可攀的寂寞

有些寂寞,实在高不可攀。

看墨西哥女画家佛里达的一生,与爱情和病痛作斗争的一生,虽然太多行为看上去叛逆,但实在因为太寂寞——谁能理解她的疼痛与孤独,唯有那支画笔。

喜欢看她的自画像,那样冷艳,那样寂寥,那样不顾一切的狂妄……饱满的色彩与夸张的服饰,那张模糊的美丽的脸,如此让人惊心动魄的忧伤。是从看佛里达的画开始,认同这种高不可攀的寂寞,只有自己知道。

毕加索的名画《拿烟斗的男孩》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油画,1.04亿美元的拍卖价至今仍是天价。毕加索创作它时只有24岁,那时他刚到法国蒙玛特高地,也许那时他还怀着一腔单纯的热情,也许还有许多纯粹的寂寞,所以,这幅画里少年的寂寞也是那样高不可攀。

几乎看到这张画的第一眼,就被一种忧伤所侵略。那是一种更安静更彻底更坚决的侵略!高不可攀的寂寞,绵延在这个少年的眼底,有什么比少年的寂寞更寂寞?——他的蓝色衣服,这蓝色多么正确,多么恰当,多么惆怅,又多么哀伤!简单的样式,裹住一个稍显单薄的身体!连这单薄都如此完美!

不,不,这一切不足以构成寂寞。

是他的眼神,是他头上的花环,还有他手里的烟斗。

我喜欢他薄薄的嘴唇,有一丝不心甘和不屑,还有他的头发,花冠下的头发,淡淡的棕色,微微的忧伤。如此配合着少年的眼神。

他一只手垂下来,另一只手拿着烟斗。(人生感悟  )而他的背后,一面粉墙,粉艳艳的花,衬托出他蓝衣的惆怅,在繁花与少年里,有谁可以知道他的寂寞?

这张画,那么简单却又那么深邃,那么饱满却又那么萧索——它厚重,更抵达内心,更让人觉得这世间的寂寞,有一种,高不可攀。

有朋友,是乡间中学教师。他喜欢阅读与画画,一个人在边远的乡村里,远离繁华与虚荣,有一天,我接到他的短信,他说:喜欢在夜晚听鸟呜叫,极少和人交往,只和自然对话,大量阅读,回归本身的宁静。如果有一天失明了或聋了,那就回到内心渺小的光明和单纯。

我知道,这世间必有一种人,以最单纯最干净的态度,以植物的姿势,骄傲地寂寞着。我去过那个中学,简陋破旧,学校后面有一条长堤,在三、四月间,大叶黄杨抽出枝芽,风吹来时,那些杨树像在跳舞,没有人欣赏,但它们跳的仍然是绝世的美。

自知一生不可超越。有时候,抵达内心的狂热只有自己知道,那一刻,如生如死,淡定自然。满池荷花,化成欢喜,在光阴里,可以永远留存,那一分,那一秒,那一刹那,是高不可攀的寂寞,枝枝蔓蔓缠绕起来,记得时,心存感激。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