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的诗意_山居秋暝的改写

1、山居秋暝的诗意

山居秋暝的诗意

《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1、暝:日落,天色将晚。

2、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3、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5、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6、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诗意: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

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

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

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

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赏析:

这首诗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的确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2、山居秋暝的改写

山居秋暝的改写(一)

一丝秋雨刚刚停下,王维漫无目的地走在林间的小路上。由于刚下过雨,空气格外清新,竹叶上的雨露像晶莹剔透的珍珠,冰清玉洁;秋风吹拂着面颊,丝丝凉意令人神清气爽;落日余晖在林间洒下斑驳痕迹;耳边时时传来蟋蟀的啼鸣和青蛙的歌声。王维贪婪地、深深地吸一口气,草香、花香、混杂着泥土的芳香沁人心脾。

抬头仰望,皎洁的明月挂上了树梢,透过层层叠叠的松叶看到柔和的月光;侧耳倾听,潺潺的水声似乎在拨动着琴弦。此时,透过竹林,泉边传来了阵阵少女银铃般的笑声,原来是洗衣的女子漫步于泉边,她们手捧衣盆,有说有笑,赤着双脚走在这凹凸不平的鹅卵石上;清泉的深处是一片荷塘,池中的荷花亭亭玉立、婀娜多姿、随风飘舞;渔船起航了,隐隐约约送来阵阵动人的渔歌。

王维信步于林间小路,欣赏这即将逝去的晚秋美景,一阵风儿抚过,纷纷扬扬的落叶告诉他冬天将近了。“秋天过去就过去吧,反正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景!”王维大声对着周围的花草树木说。他又转过身,用手指着朝廷的方向:“还是你们王公贵族留在朝廷吧,我就在这里享受四季美景了!”

山居秋暝的改写(二)

“丁冬丁冬”似琴声默契着风声从溪边传来,“滴答滴答”如钟声应和着涛声在林间萦绕,山中的雨啊,怡然着梦里的笑容,徘徊在暮色的迷蒙中,清新着凉意渐浓的傍晚,增添了另一分秋意。鸟儿早早地归巢了,去演绎昨夜的残梦;虫儿轻轻地弹奏,为雨后空山排遣着寂寞。

月眨着孩童般的眼睛爬上树梢,盈盈地洒落一地柔光,照着苍松,辐射出无数银剑,顿时,林间横空舞银蛇,风过如女诉。月水如纱,朦胧着清泉溪流,照得清流如银练一般闪烁。石上流水,捧出碎月一轮,那月啊,笑歪了脸,笑没了眼。

山静了,在凝视吗?风停了,在倾听吗?啊,洗衣姑娘们踏着月光回来了,娇俏的身影穿梭在竹林间,笑声如碎珠落地,和着轻风飞扬,空谷传声,悠悠荡荡。山脚池塘,残荷轻漾,莲蓬儿摇曳着灵动的身体在月光下舞蹈。水破渔船归,唱着晚歌,哼着心曲,撑出一叶舟,欲与明月行,随月弄影,乐坏了渔归子。

虽说春天易过花易谢,虽说芳华易老香易消,春去了,美丽却依然,这怡人的秋色依然让人陶醉哦!谁不留恋秋月如诗,谁不迷醉秋韵如梦?哦,走在秋天里,心会随着秋而歌。

山居秋暝的改写(三)

融和的天气,一阵清爽的风吹过山脚,树枝草叶,在夕阳的映照下纷披摇曳。草叶上的水珠纷纷滚落,带着珍珠的光泽,落入草丛。雨后的地面湿气氤氲,发出好闻的香味。放眼望去,山上的松,山下的竹,青青翠翠,安静地走进秋天的夜。

一轮明月从山顶慢慢爬上,随即将清辉洒向依山峰起伏的松林。银灰的月光从松树枝桠间射下来,在地上映出纵横淡雅的水墨画。风轻轻地吹着,树枝摇晃,月亮也跟着晃动,那水墨画也不断变换着构图,仿佛有仙家操纵着,奇妙而优美。

松树下是湿湿的草地,草地上开满了细细的花。低洼处总有汩汩的水向外冒,这些地底的水流不断汇集山上的新下的雨水,缓缓地向溪涧流去。溪水丁冬丁冬,在山石上欢快地奔流。而到山石嶙峋的地方,水流从高处跃下,溅起如云似雾的水珠,月光下显得格外迷人。

溪水流向山外,那里是一片郁郁的竹林。白天,青翠的竹林里,有色彩鲜艳的鸟雀飞出飞入;傍晚,百鸟归林,鹤舞鹃鸣。()这时候,一群到溪水边浣洗衣物的姑娘媳妇,唧唧喳喳地笑着闹着,追着打着,走在竹林里。有时候还可以听到欢快的山歌。

村口,是一道河弯,山上的溪水跳跃着奔流而来,穿过松林,穿过竹林,穿过草地,流进这静静的河湾里。河湾里长着满眼的荷叶,荷叶伸展着,在银色的月光下,微风吹过,荷叶翻动,一道道凝碧的波痕缓缓地游向河湾的那一边。忽然,荷叶纷纷分开,河湾深处,一只只渔舟鱼贯而下。小渔舟上,赤膊的汉子,一边撑着船篙,一边开心地吆喝。

这是多美的地方啊!虽然是秋天,却处处洋溢着春意;虽然是山林,却处处充满着快乐。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心情是多么舒畅啊!

3、山居秋暝改写

山居秋暝改写(一)

山是空的。

其实山本不空,山从里到外都氤氲着勃勃的生气:当浣纱的少女喧笑着将素白的足吻进山间的石板路,连素有君子之称的竹都被摄去了心神,略嫌轻率地摇曳着腰肢;当捕鱼的老翁撑着一杆夕照或一蓑烟雨荡上归途,连绰约仙姿的莲花都倾倒于那一声声沙哑悠扬的唱晚,放下了矜持随之翩跹起舞……

只是这些快乐是他们的,他什么也没有。

一颗心空空荡荡地悬在半空,尘世间的快乐便那样轻易苍白了色彩,长安城内的万丈软红和郊野山上的竹林清响,说到底都是虚空。念佛,佛又有何用?佛也不是归依。既渡不了自己,又如何能渡众生?

他曾经是那么想逃,寄游山水之中,放浪形骸之外。可是,而今他真的步入了这深山之中,看着山民们淳朴快乐,简单而热情的生活,却发现自己不甘心,也不能够融入他们。他把自己放得太高,曾经纵观过整个天下的繁华,怎能如此轻易地抽身而去,体会那些平凡的幸福?到底他们是他们,他是他,他们的满足正映衬得他孑身独立,落落寡欢。

他敛眉,眼里便含上了如雾如烟的轻愁。他抬手,垂落的雪白衣袖上流云缭绕。一管竹笛,他吹得如怨如诉,本应是潺缓如流水的音律,却似九曲回肠,不绝如缕。

那日刚落过雨,空气里满满的是潮气,混着松针的香味。天气又入了秋,凉风灌进他单薄的衣衫,他却似全然觉不到冷,只是那样专心地吹奏着,任夕阳的余晖在他睫羽上闪烁明灭,任露水悄悄沾湿了他的衣裳,任弯弯的月亮在夜幕之中展开了第一个温柔的笑颜。

月华如水,泠泠,泠泠,缠绵在耳畔的已不知是月光倾泻的声音还是晚风掠过林梢的声音。清溪如练,莹莹,莹莹,耀亮了眼帘的已不知是溪水流淌的清澈还是月光辉映,胜似霜雪的清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本是天外飞来的谪仙之句,千载之后依然惊艳人心。可是,这样美好的月夜,他的心底却在呐喊着,不对的不对的,眼前的一切本不应是这样的,那无声的呼号在笛声中激荡回旋,一如杜鹃啼血的凄怆。

曾经,弦月锐如吴钩,那样精亮的光芒和着满坛的烧刀子流入口中,割裂喉咙的触感让全身的血都热起来了。万顷松涛在狂风之下怒吼,一如千军万马沙场驰骋纵横捭阖,那人就在月色下舞剑,飘起衣带当风,劈、刺、削、砍,每一个动作都是最优雅的舞蹈,在你迷惑于他的温柔时,致命的一击早已锁定胜局。青衫磊落,那人身上的青衣舞成迅疾变幻的光影,浩荡如碧落,凝练如沉渊,缥缈如尘雾,却又坚定如劲竹。当最后那人立定的时候,负手,微笑,眉宇间的自信飞扬,生生地灼伤了他的眼,多年来烙在他心上,不曾一忘。

曾经,并肩遨游天下,攀过那么多的山,走过那么多的水。看瀑布怎样义无反顾地从山崖上撞得粉身碎骨也要投身于潭水的怀抱;看大江怎样裹泥挟沙,日夜奔腾不息咆哮长鸣,浩荡东流流去了多少岁月,几度春秋依旧,黄河之水天上来;看满郭人争潮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那万面鼓声呵,激荡着两颗雄心勃勃,只盼得伸壮志,直挂云帆济沧海……却原来,看惯了世间的风景,一道从石上流过的小溪,也能让不再年轻的胸膛,沉痛如斯。

说好了要匡扶社稷,为百姓谋安乐。

说好了要生死与共,为家国守太平。

年少时的誓言,果真是这世上最经不起消磨的东西。回首看看那个单纯地相信着彼此的我们,该如许苦笑,叹:人生若只如初见。

即使逃到了深山之中,过往的一切仍然如影随形,梦魇一般无法挣脱。多少次想忘记,又一遍遍地想起:

是谁渐渐遗忘了最初的梦想,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夜夜笙歌的将领,最终断送了边关锦绣山河。

又是谁一针见血地戳破那封捷报后不堪入目的真相,寻根究底,抽丝剥茧,终于让实情大白于天下。铮铮傲骨的直臣,最终把昔日的挚友送上了断头台。

他的所作所为,也算无愧于心了罢。然而,纵然位极人臣封妻荫子,纵然名传青史千古流芳,到底意难平!

一夜无眠,他看着天边渐渐明彻的曙光,轻轻放下那一管竹笛。秋日的清晨,沁凉入骨。想起少时并膝捧读《楚辞》,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他浅笑,纵然春光已逝,这冉冉秋光又何尝挽留不住王孙?只是,自己确实在这里耽搁太久,太久了。

一袭绯红的官服,掩去白衣胜雪的清雅。他捧着前几日写就的奏疏,踏上了归途。刚刚跃出山巅的太阳,跳脱一如那人的眉眼,他望着它微笑起来。

我们的誓言,我从来没有忘记过。

山居秋暝改写(二)

释怀吧!我没有会分开这儿,分开你们了。庙堂的唳气排斥着我,只要你们那样了解我。我空有一身志向,只恨没有能为国度尽本人的菲薄之力啊!白文摘选自互联网络,如有任何侵权行止,请及时告诉站长,再不站长正在第一工夫内芟除。一只没有出名的鸟儿飞过头顶,仰头一看,那赤裸裸的松林,被清幽的月色覆盖着,像是披着一层银纱,明晰可见,傲然屹立着。“哗哗。哗哗”,明澈的瀑布正在两山野的山谷中的小石子上慢慢的流淌着,收回洪亮的响声,偶然那缓流的瀑布撞击正在小石头上,溅起了朵朵玲珑小巧的浪花,白白的,清清的,如许可憎呀!

骤然,竹林里没有知怎样的,响起了喧哗声。河里的莲花突然动了动,我向远方一看,喔!本来是一艘商船呀!它顺着水流,向这里驶来,水波飘荡起一圈圈波纹,向四处分散。夜幕覆盖,太阳都升上了山头,我没有住地叹气。绿树遭到沉浸后,物质地挺起了胸膛,像是背了“背背佳”似的;雨说停就停了,雨过天晴,绿叶上骨碌着明亮剔透的小玉石,偶然也滴正在地上,以至也收回小半响声,映托着一片绿的天地。本来,是一群半夜来河边洗上装的妇女,她们没有断忙到那时,见天色已晚,就端起大盆小盆的衣服,向各自的家有说有笑地离去了。地面是蔚蓝的,气氛是清爽的,我的心境也是愉悦的。雪水滋养着山野万物。晚上到来,太阳升起,只听见鹧鸪的叫鸣。一位小伙子打鱼归来,走打道回府去,一位妇女扶着他,又是擦汗,又是……

秋来了,啊!随意吧,花儿们,草儿们,你们虽然凋零吧,安眠吧,那来年的春天,你们定然会比以往长得更俏丽。更茂密的。啊!如许美好的画卷呀,生怕只要名画师手中的“神笔”能力不够。

描画出那样精深。与之婚配的景色画呀!“吱吱”,蛐蛐正卧正在枯草堆中唱歌着。

山居秋暝改写(三)

一场秋雨,洗刷了蒙蒙的天。泥土散发着醉人的芳香,像层层薄丝轻轻地包裹着我的身体。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这山林间空幽的静谧在我耳边回荡,深吸一口气,自由的快乐在心中一阵阵荡漾。

这山间的宁静与安然,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世界啊!官员的世界纵然风光,但绞尽脑汁的忙碌让我一天一天憔悴,政局的变化无常让我一点一点消沉,而自然的安慰总算放松了我紧绷的神经。我就像一下陷进了人间天堂,再也不愿自拔,也不能自拔。

天渐渐黑了,皎洁的明月爬上树梢,透过松树间的道道缝隙俯瞰大地。清澈的泉水在圆滑的石头上缓缓流动着,在月光的晕染下泛着淡淡白光,碰撞间叮咚作响。这画一般的景象一点点侵蚀着我的心,让我为自然的神奇魅力不禁慨叹。我陶醉着,沉吟着,灵魂似乎都逃离躯体奔向这山林的怀抱。竹林中突然传来一阵欢快的喧闹,循声觅去,是邻近的妇女们洗完衣衫回家去,那笑声淳朴自然,发自内心的欢乐没有丝毫名利的污染;()水上莲叶微微晃动,走近瞧去,是渔夫的小船顺流而下,那渔舟随波荡漾,轻松随意的路线没有赶集般的匆忙。悠闲的山林生活让我的内心欢乐而又平静。

世人说我寄情山水也好,逃离现实也罢,心中的畅然只有我自己知道,也只需要我自己知道。吃斋念佛的日子让我内心平静,这是多少荣华富贵都换不来的。

虽然百花齐放的春天已经凋零,但是秋天淡淡的景致依然美丽;虽然尘世的繁华昌盛我已不再享受,但是山中的平淡幽雅让我愉快。“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或许人们都会陶醉于内心的从容吧。

只有放下追名逐利的兴趣,心才有空位容纳这月,这山,这溪,这林。我终究明白,只有内心淡定、从容与自得,才能聆听大自然优雅的乐曲,看见人生最美妙的风景。 

4、山居笔记好词好句

山居笔记好词好句

好词:

强烈  虚浮   挤眉弄眼  祸害

浸润  飘洒  凝固  屈辱

参与   奉陪到底   偏激的

好句:

1、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贵之所以高贵的,也是这种高贵。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

2、二十世纪已接近末尾,如果没有突然的不幸事件,我们看来要成为跨世纪的一群了。能够横跨两个世纪的人在人类总体上总是少数,而能够头脑清醒地跨过去的人当然就更少。

3、人生的道路也就是从出生地出发,越走越远。一出生便是自己,由此开始的人生就是要让自己与种种异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结果可能丧失自己,也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把自己找回。

4、不带书,不带笔,也不带钱,一身轻松又一身虚浮,如离枝的叶、离花的瓣,在狂风中满天转悠,极端洒脱又极端低贱,低贱到谁也认不出谁,低贱到在一平方米中拥塞着多少个都无法估计。

5、既然大树上没有一片叶子敢于面对风的吹拂、露的浸润、霜的飘洒,整个树林也便成了没有风声鸟声的死林。

6、像一阵怪异的风,早就吹过去了,却让整个大地保留着对它的惊恐和记忆。()

7、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8、在那儿,在群头悬长辫、身着长袍马褂的有识之士正在为中华民族如何进入二十世纪而高谈阔论、奔走呼号。他们当然不满意中国的十九世纪,在痛切地寻找中国落后的原因时,他们首先看到了人才的缺乏,而缺乏人才的原因,他们认为是科举制度的祸害。

9、许多更强烈的漂泊感受和思乡情绪是难于言表的,只能靠一颗小小的心脏去慢慢地体验,当这颗心脏停止跳动,这一切也就杳不可寻,也许失落在海涛间,也许掩埋在丛林里,也许凝练于异国他乡一栋陈旧楼房的窗户中。

10、称得上头脑清醒,至少要对已逝的一个世纪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感悟吧?因此我们不能不在这繁忙的年月间,让目光穿过街市间拥挤的肩头,穿过百年来一台台已经凝固的悲剧和喜剧,一声声已经蒸发的低吟和高喊,直接抵达十九世纪末尾、二十世纪开端的那几年。

11、可爱,高贵,魅力之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也构不成自我护卫力,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

12、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

13、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