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出租了我家祖屋](http://www.wenzidahui.com/tu/406.jpg)
1、谁出租了我家祖屋
孙荣轩在城里买了一套房,按揭的。自己每月的工资交了月供,只得靠老婆的工资过活。如此一来,日子就过得紧巴。有时候从老婆手中要钱花,心里真不是滋味。于是他想到一个主意:卖掉祖屋。
孙荣轩的父母均已过世,乡下的祖屋空着。房子虽说是砖木结构的,但位置还不错,时下正值新农村建设,说不定还能卖个两三万块钱,解解燃眉之急。再说了,没有人住,房子闲着也是一种浪费。
孙荣轩做好打算,于一个周末回到乡下,先找到一个本家堂哥,让他放出售房的消息去。
当天晚上,他把一间房子收拾干净,住了下来。说实在的,到了真要卖房这关头,心里还真是有些舍不得。父母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这里的山山石石、花花草草他都是那么熟悉。可一旦卖出去,自己家乡的这条根就算彻底断了。想到这些,孙荣轩心里空荡荡的。
忽然,孙荣轩隐约听到西面屋子里传来女人的哭声。他心头一怵,侧耳去听时,却没有了,可能是听错了。
他翻个身,正要入睡。女人的哭泣声又传来了。这回,他听得很清楚。孙荣轩头皮开始发麻,怎么回事呢?只听那哭泣的女人边哭还边诉说着什么。孙荣轩脑海中浮现出儿时的一幕:自家屋后的那家邻居,男人特别厉害,动不动就打骂女人。那家的女人就像这样哭诉。想到这,孙荣轩不再害怕,安然入睡。
第二天早晨,本家堂哥派儿子过来请孙荣轩过去吃早饭。路过屋后,邻居家的院子里竟然满是荒草,门户紧闭,显然很久没有人住了。一问侄子,才知道:这户人家的老两口两、三年前就被接进城里享福去了,院子已经空了很久。
孙荣轩嘴唇发干,心里隐隐发慌。到了堂哥家,他把自己的疑惑告诉堂哥。堂哥笑道:“没事。你如果害怕,今晚就让小三子陪你过去睡。”
当晚,孙荣轩叫上侄儿小三子一起住到老屋。小三子白天玩累了,一躺下就呼呼入睡。孙荣轩辗转难眠。起初,他注意着西面屋子的动静,可一直没听到什么。快至子夜时分,他正欲朦胧睡去,西面屋子里又传来女人的哭声。孙荣轩一下子紧张了起来。他轻推一下小三子。小三子含混地“嗯”了一声,翻个身又呼呼地睡去了。他试着叫了几声,小三子也不回应。
孙荣轩本想不去理睬,可是西面屋子里的哭声越来越响。他趴在窗子上一看,西面屋子里有朦胧的灯光射出来,有人?
孙荣轩壮着胆子下了床,轻轻推开门,来到哭声传出的屋子门外。
只听一个女声哭着说:“我们以后上哪去呀?”
又有一个苍老的女声道:“是呀,怎么办呀?”
一个男人安慰道:“别哭了,办法总会有的。”
孙荣轩心想:什么人这么大胆,竟然未经允许住进了我们家。他推门进去。屋子里是一对中年夫妇。男的正在安慰女的。见孙荣轩进来,吓了一跳。
孙荣轩生气地质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怎么私自住进了我家?”
那中年妇女半掩着脸抽泣着:“我们不是人,而是鬼魂……”
鬼魂?孙荣轩仔细一看,果然,这对夫妇脸色苍白,浑身上下竟无一丝人气。他吓得后退几步。
中年男人道:“你不用怕。鬼也有善鬼和恶鬼之分。我们不会害你。我们原来是住在城里的。近几年城里的房价大增。房地产商发了疯似的征地。我们的墓地被夷为平地。我俩无处可去,流落至此。有一对乞丐夫妇将这间空屋租给我们栖身。可是昨天,听说你要卖掉这几间房子。天下之大,我们也再没个去处,恐怕又要过漂泊的日子,所以在此伤心……”
孙荣轩大着胆子问:“我听见还有一个老妇人的声音,她……”
男鬼道:“她在你的身后。”
孙荣轩一回头,两张苍白的脸猛然出现在他面前,着实吓了他一跳。原来是一对老年鬼夫妇。看看他们似乎也没有伤害自己的意思,孙荣轩心里安然了许多。
老妇人说:“我们夫妇是对面东屋的租户。这两天,你来了,我们被你的阳气所迫,不敢进屋,就躲在这里。”
孙荣轩说:“这屋子是我的。你们说的乞丐夫妇凭什么租给你们?”
中年男鬼道:“我们来时,乞丐夫妇二人就住在这里。房子转租给我们后,他们就离开了,四处乞讨生活。我们也不知道其中的隐情。”
他们是谁?一对乞丐怎敢转租我的房子?他对男鬼说:“你们可以想法让我见见他们吗?”
中年男鬼为难道:“他们四处行乞,不好找。不过,我们找找看。你明天晚上再来吧。”
这时,天慢慢亮了。两对鬼夫妇的影子慢慢淡了,他们静静地离开了。
孙荣轩疑惑了一天。晚上,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西屋。两对鬼夫妇都在。中年男鬼道:“乞丐夫妇我们找到了。但是他们不想见你。”
“为什么?他们是谁?你们带我去吧……”孙荣轩急道。
四个鬼为难地对视了一下。
“我必须弄清其中的原委。如果你们带我去,我就不卖掉房子,让你们栖身……”
“真的?”中年女鬼惊喜地问道。
孙荣轩郑重地点点头。两个男鬼还是有些犹豫,但经不住两个女鬼的催促,只得勉强答应了。
两对鬼夫妇带着孙荣轩向庄子外面走去。穿过一片树林,走过一块田地,来到了一座水泥桥边。
四个鬼向孙荣轩一示意。孙荣轩走向一个没有流水的桥洞。里面果然有一对乞丐夫妇。他正要上前质问,却突然呆住了:乞丐夫妇看他的眼神竟是那么熟悉。
他颤声道:“爹,娘。你们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老两口眼中含着泪水,说:“孩子,这几年你过得好吗?好久没有见你了,我们想你了呀!”
孙荣轩泪流满面:“爹,娘。你们……”
老年男鬼上前道:“孩子呀,三年前,一场大水冲垮了你爹娘的阴宅。二老无奈,回到了生前的阳宅里,可日子同样过不下去,只得把房子租给我们赚几个钱。他们就这样将就着过日子。今天晚上,我们找到他们时,他们怎么也不来见你,怕你见了难过……”
中年男鬼说:“你进城了。可也不能忘了祖宗忘了根呀。听你爹娘说,三年来,你一趟老家也没回来过,也没给他老两口上过一次坟呀。你住在城里,你安心吗?人啊……良心啊……”
孙荣轩的娘说:“你们别说了。孩子有他的难处,我们不能拖累他呀……”
孙荣轩愧疚难当,“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多少次了?不知多少次了,他听到父母说这句话。上完大学,自己分到了城里时;自己结婚时;有了孩子时,父母都是这样说的。如今,阴阳两隔,父母依然是这句话。
是呀,爱你的人,即使他做了鬼,也会依然那样地爱着你,依然那样地理解你。
可是自己呢?自己简直就不是人。每天忙于应酬、忙于工作,从未想起过年过节的时候回来祭奠一下自己的父母。
他知错了,把头深深地叩向那片曾经养育过自己的乡土……
以后几天,孙荣轩回了一趟城,借来一些钱,请人重修了父母的坟墓。坟墓修成那天,他给父母烧了很多很多的纸钱。
祖屋他也没卖,不单单因为他对那四个鬼的承诺。他想:如果有一天,自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让他感到有所羁绊的依然是自家的那座老院子,而不是那间被称为“某单元某号”的水泥笼子。老宅永远系着他的“根”,永远是他灵魂栖息的地方。
2、牵情祖屋作文600字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在心的远景里,有那样一个牵情的祖屋,是我灵魂深处永远的天空。
——题记
寒来暑往,今又中秋,带着满心的愉悦回到祖屋看望外婆。远远地便看见烟囱上升起袅袅炊烟,而外婆定当不停地续着柴草,灶火通明,照亮了她那张平静朴素的脸庞。
那炊烟,瞬时间化成了许多长着羽翼的回忆之鸟,飞过淡淡的空间,在我的天空浅吟低唱岁月的旋律……
依稀记得儿时的我总爱窝在外婆身旁,看着外婆中指上套着铁箍戒为我纳鞋。只见外婆的手在棉布上上下穿梭,外婆的手指感觉比眼睛还亮堂。她偶尔抬起头来,慈祥的眼神仿佛穿破了我的天空,她轻声问:“囡囡,想不想穿新鞋呀?”我嘟着小嘴不停地点头。那时,祖屋成了我的天空,我像只小鸟在其中尽享欢乐。
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儿时中秋,作文惟一的私家趣味就是吃外婆亲手做的糯米饼。喷香的米粉和水成面,我和外婆一起揉揉压压,发酵、定型、加馅、调味儿,上笼一蒸,一盘通东人独有的烧饼诞生了。
外婆拨亮灶火,从门外吹来的风拂动她的银发,犹似初冬挂霜的柔枝。她把自己的感情和生命磨成细小的碎屑,揉进日子里蒸煮,以袅袅的馨香带给我无穷的幸福。
那时,我的心中无法言喻的快乐。而今每每回到祖屋,我的心事聚集又蒸发,它们如同那柴草的烟缕,在我的天空中不留痕迹。
收回过往思绪,向屋里走去,果然,外婆依旧姿态优美她端坐,不停地续着草,在我的心窝里,倍感温暖。
高贵的人把天空看作自己最大的牧场,然于我心中,牵情的祖屋是我永远的天空,置身于此,每一片白云均是祖孙情深的诉说。在这里,我一切的忧思挂虑都已远去,所留下的是刻骨铭心的眷恋。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谢文雅 | 作者年龄 | 15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中华路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1班 |
性格特点 | 友善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钓鱼 | 平均成绩 | 94分 |
指导老师 | 金供门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3、村中的祖屋作文800字
我们村村名“阳关”,因为有一集市,隔天复开一次,所以在四周乡镇中算得上热闹,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村算是较富裕的了。
村中有一条长长的路,路两旁矗立着两排整齐的土坯屋,屋顶上是稻草,厚厚的一层,土坯墙上留有一扇小小的窗户,算是白天屋内唯一的光源吧。
据我小时爷爷说,土坯房算是好的了,在那些不方便出入的地方仍有人住在茅草屋内,墙亦不是土坯,是用泥糊上的。幼小的心灵多少有些庆幸,爷爷说,他小时候便住的是那种茅草屋。
儿时的回忆至此中断,我被祖父母带到了在我心目中很大很大的大都市——上海。知道上海,还是从爷爷那10来寸的黑白电视机中听过的,“不夜城”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在我心目中,上海肯定全是大瓦房,比家中的土坯屋好上不少。
刚至上海,便惊呆了,这哪里是我心中的瓦房啊。作文那一幢幢高楼直入云霄,令我仰望亦见不到其顶,完全颠覆我心中的形象。
家是在上海郊区,那里不似我在路上看到的那般,但当我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六层楼房时,也目瞪口呆了,幢幢房屋错落有致,我已担心若不注意,是否能在这一模一样的楼房中找到自己的家。
几年时间未曾离开,老家农村中的土坯屋已渐渐被我遗忘。前些年过年,妈妈因想家便要回老家住上一段时间,带上了我,回到了我已久违的农村老家。
一路睡去,直到被妈妈喊醒,入目的一幢幢漂亮洁白的小平房,有的甚至是两层三层。路面已不再是那满是土坑的马路,已经变为黑光油亮的柏油路了,怪不得我没颠醒,一直睡到现在。
下车后,顿时觉得与儿时的感觉不一样,儿时那土坯屋虽也整齐,但灰暗的颜色令入村的人感到压抑。而如今,全是洁白的墙壁,让我的心也跟着开朗起来。
呼吸着仍旧清新的空气,脑中一片翻腾,如今的农村虽已都盖上新楼,仍不如上海的大厦高楼那般气派,但这里有我的根。看着村中的人们脸上堆满了笑容,我也感到很开心。
抚摸着院中那棵老树,这树是建国那年才十来岁的爷爷亲手种上的,如今已经历六十载风雨,仍然在成长,爷爷已经去了,他再也看不到村中的巨变,我也只有在梦中将这喜人的变化告诉他。
倚在树身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眼前洁白的楼房,我不禁如痴如醉,经历过六十年的风风雨雨,我想村中的这些楼房一定会越来越高,越来越漂亮。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伊比喜 | 作者年龄 | 14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飞翔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6班 |
性格特点 | 善于体察人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二胡 | 平均成绩 | 117分 |
指导老师 | 洪玲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4、出租县长
1、初识县长
范立国和牛太成是高中同学,高中毕业,两个人都上了大学。牛太成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范立国学的是传媒设计,毕业后回到老家,在县城开了一家传媒公司,当起了小老板。
这年“五一”劳动节,牛太成回到老家结婚,范立国去喝喜酒。喜宴上,范立国和高中同学一桌,另外十几桌,都是牛太成的亲朋好友。
当地规矩,一开始喝“门杯酒”。门杯酒数量自定,或者两杯,或者四杯,总之要逢双才好。门杯酒喝完,敬酒开始,喧闹声此起彼伏,在一片嘈杂声里,有人频频叫道:“刘县长,敬你两杯!”“刘县长,喝啊!”
范立国吃了一惊,他没有亲眼见过刘县长,像他这样一个小老板,是很少有机会见到县长的。不过,范立国对县长并不陌生,他经常观看本地电视新闻,所以提起哪个书记、县长、局长,范立国都能记起他们的模样。听得给刘县长敬酒的声音,范立国心里不由得嘀咕道:“难道刘县长也来了?”于是他仰起脖子,越过一个个人头,向声音发出来的方向望去,这一望呀,范立国浑身不由得一激灵。
真的是刘县长!不长不短的头发,一齐向右边梳着;高颧骨,高鼻梁,阔嘴巴;中等微胖的身材,灰色夹克衫,没打领带……
“这个牛太成,跟刘县长沾亲带故啊,等回头问问他。”范立国暗喜。作为一个小小的传媒公司老板,如果能攀上县长这样的大人物,那就等于攀上了财神爷啊!刘县长随便跟哪个单位说一声,人家给你一年的活儿,那就是十万八万的……
新郎新娘到每张桌子前敬完酒,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范立国见牛太成一时闲下来了,马上奔过去,扯住他胳膊,来到一边,劈头就问:“刘县长跟你家什么关系?”
牛太成瞪圆了眼睛,显出茫然的样子:“什么刘县长?”
此时,又有人扯起嗓子给刘县长敬酒,范立国扯了扯牛太成的胳膊,说:“你还装蒜!你听听这给谁敬酒?不是刘县长吗?”
牛太成恍然大悟似的笑了,笑得腰都直不起来。范立国心里直打鼓:“你笑什么啊?”
牛太成止住了笑,擦擦流出的眼泪说:“他哪是什么刘县长啊!”接着,牛太成讲了这个“刘县长”的来历。
“刘县长”是牛太成的表哥,名叫苏一楠,今年四十二岁,初中一毕业就出去打工,一直在外地做电焊工,因身体不佳,最近回老家休息。正因为他长得像刘县长,所以现在村里大人小孩都叫他“刘县长”。
好像到手的鸭子飞了一样,范立国立刻泄了气,叹道:“哦,原来这样啊,我还以为真的是刘县长呢,不过他长得确实像!”
酒足饭饱,范立国起身,准备告辞回家。此时,“刘县长”正在跟大家伙聊天。大约在外打工久了的缘故,“刘县长”讲话带有一点苏南口音,而真正的刘县长正是从苏南调过来的,也带着苏南口音——真是越看越听,越像刘县长,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虽然苏一楠不是刘县长,帮不上范立国的忙,但是范立国心里总是放不下苏一楠。他是搞“传媒”的,总觉得能利用苏一楠做点什么。
经过两三个小时的思考,范立国脑子一亮,一个主意跳了出来:“出租县长!”
2、生财之道
几天以后,范立国来到牛太成老家,找到了苏一楠,自报家门:“我叫范立国,是牛太成的高中同学。有件事情想跟你商量一下,你看可行不可行。”
范立国说的事情是:利用苏一楠长得像刘县长的天然条件,把苏一楠以刘县长的身份,出租给遇到喜事的人家。无论是结婚、孩子满月、老人做寿、迁入新居,苏一楠都以刘县长的身份出席,学着刘县长的派头,给主家长长脸。范立国扮演他的秘书,替他拎包、开车。报酬是:每次一条香烟,500块钱,外加一顿酒宴。苏一楠除了坐车、吃饭、说几句应酬的话,别的事情一概不用操心。
苏一楠一听,高兴得坐不住了,“噌”的一下站起来,叫道:“有这样的好事?没问题,我去当县长!可是……这冒充县长,要是县长知道了,还不把我的皮给扒了!”
范立国笑了笑,把苏一楠按下来坐着,说:“你说的问题,我也想过了,我的结论是不会的。为什么呢?第一,我们这不叫冒充,叫模仿。有人模仿明星吧?电视台还举行明星模仿比赛呢,这说明模仿是不违法的。第二,我们模仿县长,不是干坏事,是做好事。县长到老百姓家里喝喜酒,还出礼,这说明什么?说明县长跟群众打成一片啊,县长如果知道了,还得感谢我们呢!”
一番话把苏一楠说得高兴起来,他打消了疑虑,一挥拳头说:“那就干。”
说通了苏一楠,范立国立刻着手准备相关事宜。先要给苏一楠准备一套行头,他从网上调出本县新闻节目,看了刘县长出镜时的衣着打扮,给苏一楠买了一套西服、一件夹克衫、一件长袖衬衣、一件短袖衬衣、一双皮鞋。二是把刘县长的视频下载一些,给苏一楠看,让他学习、模仿。三是搜集信息,动用亲戚朋友的关系,搜集婴儿出生信息、婚姻登记信息、高三优生信息……刘县长在县城时间多,到乡下少,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所有信息只要农村的,不要城里的;只要平头百姓的,不要跟领导沾亲带故的。四是租车,本地政府部门的车子多以“j”打头,所以范立国联系了一辆“j”字打头的私家车,车号是“jd002”,看上去有一种“j 0002”的感觉——刘县长的车号正是“j0002”。
一切准备就绪,范立国开始联系客户。
“不错,这个县长是假的。”范立国对客户说,“可是,来喝喜酒的人不知道是假的呀,人家就会羡慕你:‘哎呀,我们林大爷不简单啊,都能请到县长啦!’你家在村里的影响不就立马大了?如果有小混混想欺负你,他就要想想啊——‘乖乖,林大爷家跟县长有亲,不能跟他过不去,不然吃不了兜着走。’就是你儿子找对象,人家一听说你跟县长有来往,都会高看你三分。”
客户一听,有道理,有道理,连忙就应了下来。1500元钱算什么啊,平时遇事送都送不出去,马上就给了:500元作为“县长”的贺礼,返还给客户;1000元作为给传媒公司的报酬。
第一笔交易成功,接下来照此办理,渐渐地,很多人就形成了共识:遇到喜事请“县长”。如果哪家遇到喜事而“县长”没有到场祝贺,反而被人们议论、瞧不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办喜事请“县长”的越来越多,范立国和苏一楠也就越来越忙,有时候,一天得跑两三家。不到年底,这个县的广大农村里,“遇喜事请县长”竟然成了喜庆宴席上的约定俗成,变得必不可少了,就像迎亲要放鞭炮、小孩满月要发红鸡蛋一样。
3、逞能被缉
正当范立国把出租“县长”做得红红火火的时候,苏一楠自作聪明,搞出了一点事端。
当初,范立国跟苏一楠严格约定:到了主家,只喝酒,少说话,尤其是不谈论政事,免得露出马脚;平时外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上前,而是绕着走——一句话,不要管闲事。当时,苏一楠都痛痛快快地答应了。
可是人啊,就有点劣根性:说他胖,他就喘;给他蹬了鼻子,他就要上脸,苏一楠自然不能免俗。虽然他信誓旦旦地答应了范立国不管闲事,可遇到闲事他还就喜欢出头。“咱现在是县长了!”他就爱说这话,虽然是开玩笑,但是,说话时那副得意的样子,表明他还真把自己当作县长了。
有一次,范立国和苏一楠路过一个小集镇的菜市场,远远地听到有人呜呜咽咽地哭。近了,原来是一位老大娘,边哭边说:“闺女来看我,我拿50块钱上街买菜,到街上一掏口袋,没了!回家怎么跟女儿说啊!”
旁边有人叹息道:“包大娘一天也赚不了几个钱,这50块钱,够她辛苦几天的!”有人提议道:“唉,我们都凑凑吧,一人出个几块,给包大娘买点菜。”
由于逢集人多,车子开得慢,有时不得不停下来。就在停下来的工夫,苏一楠说了一声:“等我一下。”他打开车门,下了车,跑到包大娘跟前,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绿色票子,说道:“大娘,这50块钱,您老拿着买菜吧。”
包大娘不哭了,抬起泪眼,怔怔地盯着苏一楠。旁边的人说:“好心人给你钱,还不快接着。”包大娘接了钱,嘴唇抖抖的,想说一句感谢的话,可是,没等她把话说出来,苏一楠已经上了车,小车“呜”的一声开走了。望着小车的后影,忽然有谁说了一句:“哎呀,这不是刘县长吗?”包大娘一听说是县长给自己50块钱,激动地说:“好人,好人啊!”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也就算了,偏巧乡里的通讯员在场,亲眼见到这一场景,回到家里,情不自禁地写了一篇报道《刘县长济困》,盖上公章,寄到县报,登了出来。
因为县报是党报,刘县长又是新闻干事出身,所以他每期必看。看到这篇报道以后,刘县长并没有想到自己被冒充这件事情,只以为是通讯员上稿心切,编了个假新闻。他想打电话到报社说明真相,又担心作者因此毁了前途,就作罢了。他打算抽个时间,专门给全县新闻通讯员讲讲新闻的真实性。
拿出50元助人为乐这件事,苏一楠就这样过了关,导致他被通缉的,是不久后他做下的另一件事。
金岭乡有一伙小痞子,平时游手好闲,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派出所进进出出,像自己家里一样。有一天,几个小痞子手头有点紧,就来到超市,手一伸对老板说:“借200块钱,明天还你。”老板一声不吭,拿出200元给了他们。
苏一楠刚在客户家当完“县长”,来超市买水。小痞子走了以后,老板忍不住对苏一楠抱怨:“哪里是借啊,分明就是讹诈,说明天还,到死别想见到一分钱!”
苏一楠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有这样的事?没了王法啦?他们叫什么名字?”问清后,他拿出电话拨了110:“对,金岭乡金南超市,一伙歹徒,领头的叫张佳哲……我是谁?哦,我是刘伟刚,刘县长!”超市老板一听,愣住了,再看看苏一楠,一把抓住他的手直摇:“哎呀,您是刘县长啊,刘青天啊!”【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
十几分钟过后,派出所所长带领几个民警,押着张佳哲一伙,来到超市。派出所所长一进门就检讨说:“感谢刘县长啊,我们工作做得不到位。”
苏一楠装出县长的派头,把手一挥:“没关系,你们要严惩这伙歹徒,别再让他们坑害老百姓。”
所长把几个小痞子关进警车,押往派出所。
说来也巧,这伙小痞子里头,有一个叫顾顺成的,外婆家跟苏一楠一个村,他经常去外婆家做客,不仅听说过苏一楠做出租县长的事,有一次外婆家办事,还亲眼见过苏一楠上门。如今,听说县长亲自报案,他就有点疑心,待到见了苏一楠本人,忍不住喜上心头。到了派出所,他对所长说:“我要立功!这刘县长不是真的,是假冒的,他假冒刘县长干了好多坏事!”
所长大吃一惊,连忙打电话到县政府办公室,秘书告诉他:“刘县长到省里开会,没有下乡。”
所长又惊又喜,心想:“立功的机会到了!”他急忙向县公安局汇报这件事情。听说有人冒充县长行骗,县公安局长火冒三丈,连忙命令:“全县通缉苏一楠!最近刘县长在省里开会,看到像刘县长的人就抓!”
4、真假县长
通缉令只说通缉苏一楠,没提通缉缘由,免得给刘县长带来不便。苏一楠冒充刘县长的事,只供公安人员内部掌握。
范立国信息灵通,通缉令一出,他就慌了,急忙打电话给苏一楠:“公安局通缉你了,你究竟有没有背着我干坏事?”
苏一楠一时也不知所措,说:“我没有啊,你都看到的,我当县长这段时间,干的都是好事啊!”
范立国说:“反正是通缉你了,是躲还是自首,你看着办吧。”
给人抓进公安局,这是苏一楠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就算没犯罪,浑身长嘴都说不清。现在还能怎么办?躲呗,躲上几天,说不定事情就弄清楚了。这样想着,他就买了一副墨镜,戴上一个口罩,上了一辆开往外县的公共汽车。
事有凑巧,真正的刘县长刘伟刚,本来要在省里开六天会,可是省里因故提前散会,他就早两天回来了。省城在南面,他提前下了高速,从本县南面进入县境。由于工作太忙,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下乡了,他想利用这个机会,在本县南片视察一下。事先他没有跟乡镇打招呼,他跟秘书说:“自己看到的才是真实的。”
到了本县最南端那个乡镇,也就是苏一楠的老家所在地,刘县长发现,自己被一辆警车挡住了去路。秘书兼驾驶员小江打开车窗,探出头去,问:“这是刘县长的车,你们有事吗?”
派出所所长不说话,径直走到车子后门,打开车门说:“你是刘县长啊,请下车。”
刘县长满腹狐疑,他见所长一干人冷着脸,觉得来者不善,却又不知什么原因,心想:好汉不吃眼前亏,先下去应付一下再说。于是,他脸上带着笑,下了车,问:“不知几位找我何事?”
警察们嘴巴像贴了封条,一句话不说,等刘县长下了车,两个人一边一个,挽住刘县长的胳膊,把他塞进了警车。
小江急得冲下车来,吼叫道:“你们干什么啊?他是我们县的刘县长,我们从省里开会刚回来!”
没有人理会他。派出所所长拿出手机,直接给局长打电话:“报告局长,苏一楠抓到了。对,在他老家抓到的。好家伙,装得像没事人似的……您要亲自审问?好的,我马上把他送到县局。”
于是所长亲自驾车,警车一路鸣着警笛,向县城飞奔而去。小江也在一个警察的押送下,开着车子,跟在警车的后面。
车子快到县城,所长接到一个电话,是局长打来的,告诉他:“车站派出所刚才打来电话,说他们那里也抓到了苏一楠。”
所长很惊讶:“不可能,他们抓的那个肯定是假的苏一楠、真的刘县长!我们是在苏一楠老家抓到的,不会有错。”
局长说:“你们赶快把人送到我这里。本来想抓一个,现在弄出两个,要是有一个是真的刘县长,那丢人可就丢大了!”
所长把真的刘县长送到局长办公室,果不其然,局长办公室里已经坐着一个人:苏一楠。刘县长见对面也有一个“刘县长”——除了衣服,模样跟自己就像在镜子里照出来的一样,不由得大为惊骇:天啊,天下竟有如此相似的人!
读者要问了:“苏一楠不是已经逃走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车站、给带到这里来了呢?”原来,苏一楠上了车后,想了想,觉得自己虽然冒充了刘县长,但横竖只做好事,没有做坏事,有什么可怕的?如果逃走,人家反而以为你内心有鬼,于是脚一跺,下了决心:回去,到公安局把事情说清楚!于是,他就被车站派出所送到了局长室。
此时,苏一楠见真的刘县长走进来,一种负疚感油然而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打招呼:“刘县长好!”刘县长也逗,指指苏一楠:“你,刘县长?”苏一楠弯了弯腰:“假的,假的。”
刘县长、局长都“哈哈”大笑起来,其他人也跟着笑了,真假县长不辨自明。
5、县长断案
笑的人里,可不包括抓了刘县长的派出所所长和几个警察,等县长和局长笑完,他们忙向县长赔礼道歉:“对不起,刘县长,我们把您错抓了,请领导处分!”
刘县长手一挥,大度地说:“那也是为了工作嘛,何况这位仁兄跟我长得这般相像呢!”公安局长说:“刘县长,事情就这样了,这个案子我们抓紧时间审,审了就向您汇报。您公务繁忙,就先请回吧。”
刘县长说:“我安排好了六天工作,上省里开会,现在提前散会,正好有一点空闲。我向来羡慕公安工作,我看这个案子也不算复杂,能不能让我来当一回警察,审一审这个案子?”
公安局长说:“那好啊,欢迎。” 说罢,他带头鼓起掌来,其他人也“噼里啪啦”鼓掌。
公安局长把事情的前后经过介绍了一下。刘县长说:“看来,那个顾顺成是个关键。顾顺成在吗?把他带上来。”公安局长赶紧让人把顾顺成带上来。
顾顺成带来了,他脑袋四周剪得光光的,只在中间留了一片头发,像一堆牛粪晒在了青石上。刘县长皱了一下眉头,说:“顾顺成,看看你这个样子,小小年纪,不去上学念书,在社会上瞎逛什么?还打扮得流里流气的!你说苏一楠冒充我做了不少坏事,都做了哪些坏事?在哪里做的?证明人是谁?”
顾顺成抬了一下眼睛,知道这是真的刘县长,“扑通”一跪:“真刘县长,我先前说他冒充你做坏事,是我瞎编的……”
带顾顺成来的警察,忙把顾顺成拉了起来,瞧瞧他刚才跪下的地方,多了几滴水,微微散发出一股骚味,警察转过脸去,偷偷笑了。
刘县长说:“那你为什么诬陷他?”
顾顺成说:“因为他冒充县长叫来警察,把我们抓住了,我们恨他,我就把他冒充县长的事情汇报了,还说他冒充你干了不少坏事。”
事情完全清楚了,警察把顾顺成带了下去。
刘县长把目光投向苏一楠,苏一楠慌忙站起来说:“刘县长,我……”
刘县长笑着说:“苏师傅不要紧张,我知道,你不但没做坏事,还替我做了不少好事,我还要感谢你嘞!有一回,报纸上登了一篇报道,叫什么《刘县长济困》,现在看来就是你干的喽?你看,我不该感谢你吗?”
苏一楠局促地说:“刘县长说笑话了,刘县长能饶过我,我就感激不尽了。”
刘县长说:“其实,我们为什么要用‘冒充’这个词呢?用‘模仿’这个词不是更好吗?明星有人模仿,伟人有人模仿,依靠模仿明星、伟人为生的大有人在,并不违法。我这个共产党的基层干部有人模仿,说实话,还是我的荣幸嘞!”
公安局长说:“刘县长这是宽宏大量啊!”
刘县长扫视了大家一眼,说:“你们都是内行,我有个建议,不知你们是否同意——苏一楠的事情到此为止。”
公安局长首先表态:“刘县长这个建议很好。”其他警察也纷纷赞成。苏一楠忍不住了,他跑过去握住刘县长的手,说:“谢谢,刘县长!”
苏一楠回到家里,不再冒充刘县长,而此后,刘县长和苏一楠竟有了来往。苏一楠有电焊的技术,通过刘县长在本县的一家台资企业找到了一份工作,每个月有4000多元收入呢。
5、出租天气
出租天气
今天,在步行街新开了一家商店。
这个开商店有什么稀奇的呢?原来呀!这个商店不仅卖体育用品和衣服,而且三楼还可以出租天气。请看广告:
本店能出租各种天气,晴天,阴天,下雨,下雪等天气应有尽有,如有需要请到三楼来细谈。(幸福商店)
广告刚挂出去没一会儿,就有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走进商店。小女孩对商店经理说:叔叔,你好!天气预报说明天西安会下雨,可明天五一放假,我要和爸爸妈妈去西安参观秦兵马俑,我不想让我们的旅行泡汤了,所以我想租一个好一点的天气。
那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天气呢?经理问
最好是晴天,如果不行,那就阴天吧!只要不下雨就可以。小女孩说。
好的。经理走到一台机器前,按了一下晴这个按钮,选了西安这个地区。好了,明天你到西安保证是晴天。经理说。
谢谢你!明天到西安我就可以好好玩了。小女孩付了钱,一蹦一跳地走了。
小女孩刚走,一位农民就走了进来。农民说:我家已经十几天没有下雨了,我地里的水稻都已经枯死了,所以我想给我的水稻下一些雨。
经理来到机器前,按了暴雨这个按钮。经理让农民打个电话问家里雨够不够。
农民放下电话激动地说:够了,够了,太感谢你了!我的庄稼有希望了。农民付了钱。高高兴兴得回家去了。
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竟然还有出租天气的商店,这家商店真是太有趣了。【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翟青 | 作者年龄 | 13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沈阳市24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6班 |
性格特点 | 活泼好动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新闻 | 平均成绩 | 120分 |
指导老师 | 吴海生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