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伤仲永读后感600字 看到神童我想到自己
“神童”这个词一直没在我的生活里出现过,面对神童时我是一只吃不到葡萄的狐狸,是焦急又嫉妒的,好像他们的万丈光芒会把我晒干——其实这是有些怨恨的。
从小到大进过很多特长班,可总是到半桶水的时候就被一股莫名其妙的压力给镇压住了,我也就莫名奇妙地失去了学下去的勇气,也造就了我现在动荡不定的性格。尽管一直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来麻痹自己,可始终改变不了我一事无成的事实。我都不好意思把责任推到“这只是时间问题,将来我会有出息的”的理由上了。只记得我一年级数学考了满分,那时候的数学挺容易,可至少也证明我不算差。但是却被父亲的一句轻而易举的短语给敷衍了。心里非常不是滋味。我现在不得不鄙视自己,责问自己现在的数学是不是受到了那时的影响。只记得从那时起,我就认为没有“神童”所具备的任意一种天赋才能,就妄想在别人眼里占据一席之地。我越来越变得摇曳不定,情感也只有在作文里发泄。我不得不说,神童不但离我很遥远,还在那遥远的地方发射了一颗原子弹来摧毁我的信心。发原子弹的人就是我的父亲,我也只有用父亲这个称呼与他保持距离,表示我对他善意的冷水的不满。
世界是充满矛盾与讽刺的。我所谓的由神童引发出来的感情,也并非是无病呻吟。“神童”在给了我打击之后又迅速地成为我努力的目标,证明自己的的目标。尽管,这股毅力掺杂着一些我的不满。尽管,我现在依然一事无成,竞选什么,失败什么。但我依然会为神童这个称谓努力下去。我可能到了改为自己矛盾的年龄了。
想到神童,牵扯到的地方太多,但还是自省为主。我开始对这个词敏感起来,逐渐变得焦躁不安。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霍尊 | 作者年龄 | 11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采育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2班 |
性格特点 | 好表现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羽毛球 | 平均成绩 | 112分 |
指导老师 | 章馨月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2、伤仲永读后感800字
方仲永虽天资聪颖过人,最后却依旧落得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结局,没有脱出“世隶耕”的宿命。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仲永儿时没有进行系统而刻苦的学习,荒芜了宝贵的青春时光。少年不知学,等年纪大了,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仲永五岁时,一首即兴而作的诗作,令父亲和乡邻发现了他作诗的惊人天赋。于是他的父亲拉着仲永四处显摆其才能,尽情享受着眼前难得的收获钱财、得到尊重和自高自大的荣耀,而且始终如此,不知醒悟,最终令天资聪慧的仲永“泯然众人矣”。倘若,其父在仲永的才华刚刚被发现的时候,将仲永送去老师那里学习文化知识,熟读天下经典著作,那么原本就天赋过人的仲永定当更上一层楼,会成为一个处处受人敬仰的智者,而不是一个只在田里种庄稼的普通农民。
世上既然有天资优秀但后天不加珍惜的人,那么也必定会有天生愚笨但后天勤奋刻苦最终成就大事的人。
曾经有人对威特提出“先天的天赋比后天的勤奋更加重要”,威特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一直认为后天的努力比先天的天赋更加重要,但那时作文没有人认可他的观点。后来,没过多久,威特有了一个儿子,出生时特别轻,小小的、皱皱的,哭起来挥舞双手时,看起来象一只小白鼠。没有人看好他,连他的母亲也不例外,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孩子没有未来。但威特却并不这么认为,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也叫威特,并开始对儿子进行系统的教育训练。八年后,小威特在老威特精心的教育下,掌握了数种语言,成为了同龄人中的天才,甚至比那些大他好多的大孩子还要博学。那个曾经愚笨的小婴儿,如今却是众人眼中的天才,如此巨变,若没有足够的后天学习、努力支撑,那它早就崩塌了。
同样是因努力而成才的还有爱因期坦。年幼的爱因期坦起步晚,却享誉全球。如果不奋斗,那么灯泡也不会亮起。他不懈地学习和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更多的时候,天赋的作用并不多么巨大。恰恰相反,那些成功人士,无一不是勤奋刻苦之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天生不聪明,那就努力让自己变聪明。只有努力过的人,才有资格说累,才有资格享受盛世繁华和写意轻松。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高泰宇 | 作者年龄 | 12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佛山市顺德区劳村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2班 |
性格特点 | 兴奋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书 | 平均成绩 | 114分 |
指导老师 | 慕容复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3、由伤仲永想到的
由伤仲永想到的
后天的努力比先天的天赋重要许多,天赋是上天给予的礼物,但也是残害一个人的毒物,能善加利用天赋的人,她得到的便是李物,得掉天副但不求上进的人,他得到的就是读物。旧像商仲永文中提到的,方中咏自幼虽有过人的天赋,但不经过学习,即使天资聪颖,长大后也只不过是个平庸之人。
古人云:「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能有著要读书、求学上进的心态,是比天生的才能更重要的。这篇文章也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光有好的思考,但没有经过学习,是如何有更高远的成就呢?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有更高远的成就,就必须有精益求精,为学不倦的精神;有了勤学向上的精神,就可能不会有第二个方仲永。
另外,父亲所抱持的心态,也让方仲永无法日益增长他的才能,目光短浅的父亲,只光是让仲永一展长才,完全没有要栽培他,孔子曰:「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就贴切的形容仲永的父亲,父亲为了贪图自己的利益,因而没有栽培仲永,而埋没了一个人才。
爱因斯坦曾说过:「成功是一分天才再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努力,永远是成功的基石。读过伤仲永此文,让我心生警惕,读书事我们应该要做的事,精益求精是我们要有的态度;而勤学不倦,更是我们应该保持的精神。【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池彬彬 | 作者年龄 | 12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钦州白海豚实验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6班 |
性格特点 | 有韧性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做糕点 | 平均成绩 | 90分 |
指导老师 | 林丰正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4、伤仲永读后感1000字
读了《伤仲永》一文后,我也像当年的王安石一样为仲永扼腕叹息。仲永从一个神童到一个普通人的经历令人惋惜。有人说,假如仲永当年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没有一个愚蠢的父亲,也许现在就像李白、杜甫那样永远被后人熟知了,也许他写的诗可以让“方仲永”这个名字青史留名,也许……有这样一个父亲,真是仲永人生最大的悲哀!
可是,这一切真的全怪仲永的父亲吗?
父亲的做法的确在方仲永走向悲剧的道路上狠狠地推了一把,但他不是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我们只顾找父亲的错处,却从没有仔细想过方仲永本人。原文中有一句话:“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这时候的方仲永才华已经开始衰退,但还未消失殆尽。此时的仲永和我们差不多大,应该也懂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了。若是他从此刻开始用功刻苦学习,应该也能有不小的成就。可是方仲永呢?他不思悔改,一成不变地延续着原来的生活,最终导致了江郎才尽的结局。这样看来,仲永才能的湮没也不能只怪父亲,仲永没有勤奋学习的上进心,而这恰好是一个人成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东西。
勤奋努力的学习对人到底有多重要?汉代史学家司马迁20岁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42岁开始写《史记》。靠着他的坚韧和努力,历时18年才完成这部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家巨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里的作文池塘洗笔。久而久之,竟将整口池塘里的水染成了黑色,才成就了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行书风格;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为研究进化论,勤奋努力了22年,最终写出了《物种起源》……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他们的成功,无一不是建立在呕心沥血的努力之上的。他们的故事,不断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
四五岁的时候,方仲永年纪还小,不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听从父亲的话误入歧途情有可原,可十二三岁就不一样了。按古代的习惯,此时的仲永已经快要成年了,完全有自主选择的能力。是他自甘堕落,没有一点上进心,不去进一步学习的。最后落的个“泯然众人”的下场,怨得了谁呢?
仔细想想,仲永其实并不爱诗。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如果真的热爱一件事,就一定不会为了什么目的才去做这件事。倘若方仲永真的爱诗,又怎么会让诗成为父亲赚钱的工具呢?一个以赚钱为目的写诗的人,他的诗写的再好,也算不上一个真正的诗人。
所有的悲剧都有其原因。最后,方仲永吞下了他亲手种下的苦果:一个本应该成为一代伟大诗人的天才,成为了普通人。唯一在世上存在过的痕迹,就是得知他经历的诗人王安石留下的一篇《伤仲永》……
作为还在学海中遨游的初中生,仲永的经历告诉了我们学习有多重要,同时也警示着我们:不要再荒废时间了,努力学习吧!珍惜美好的青春岁月,莫要让宝贵的时间付诸东流!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劳易测 | 作者年龄 | 12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南溪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4班 |
性格特点 | 顺从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旅游 | 平均成绩 | 108分 |
指导老师 | 戴皓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5、伤仲永读后感600字
《师说》有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每一个人生来不可能会是人才。方仲永小时候天资过人,堪称“神童”!但上苍赋予了他的只是天资禀赋,如果后天不拼搏、不努力,再优厚的天资也会消失殆尽。
方仲永五岁时突然能出手成诗,展露出惊人的才华,但由于目光短浅的父亲“不使学”,同县人只是“渐渐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加上自己不思进取,最终令人叹息地沦落为“众人”。方仲永的天资比一般人聪明得多,但即使再聪明,要是后天不接受系统的教育、自己不够努力,也必然会成为愚昧无知的人。俗话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的学问再渊博,如果不继续学习,就注定要逐渐落后。仲永的事例给人们以警醒:“不勤奋学习就会落后”是一个公理。不论什么时候,不管你目前拥有多少学问、多大成就,你都作文需持之以恒地勤奋努力、刻苦学习。唯有如此,自身才会日趋完美。
爱因斯坦,科学界伟大的圣人,科学史上与他比肩的人寥寥无几。可他曾经是一个四五岁还不会说话的“笨”孩子,被老师们认为“无药可救”。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并且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12岁就验证了毕达哥拉斯定理,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如果a代表一个人的成功,那么a等于x加y加z。勤奋工作是x,y是娱乐,而z是把嘴闭上。”这略显风趣的话是爱因斯坦的人生信仰,这恰恰造就了“伟人”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方仲永的鲜活事例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不管你目前境况如何,永远不要放弃学习!不学习,意味着放弃了自己。学习、学习、再学习,终生学习,提高自我,是与时俱进、提升自我最直接、最切实际、最可行的方法。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许为平 | 作者年龄 | 11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通川区文化街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5班 |
性格特点 | 腼腆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健身 | 平均成绩 | 108分 |
指导老师 | 梁伯琪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