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有足够强大,你说的NO才有用_与其有钱,不如有用

1、你只有足够强大,你说的NO才有用

你只有足够强大,你说的no才有用

文/晚情

曾经的写文章《令你为难的事,越早拒绝越好》,在我朋友圈里刷了屏。很多原先沉寂在朋友圈里的同学也纷纷冒出泡泡,大家说得最多的感受就是“痛快,爽!”,我心里却有些悲哀,可见有多少人都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苦苦挣扎在传统习俗和日益苏醒的自我意识边缘。

昨天晚上有个同学找我聊天,她说我比你写的更惨呢,你是拒绝了就完事了,可我这里是我拒绝了,她们还会对我死缠烂打。

我挺惊讶,虽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别人已经明确拒绝了还纠缠不休的,没有足够的脸皮,也很难做到。

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婆婆带着离婚的女儿住在她家已经三年,还有一个5岁的男孩,母女俩经常联合起来欺负她。

但再问下去,我就理解了,因为她和老公结婚的房子是公婆出资买的,家务是婆婆做的,孩子是婆婆带的。人家根本不觉得这是住在她家,人家完全认为这是住在自己家,凭什么要搬走?凭什么要按照你的要求生活?

这使我想起一件事,记得多年前一个夏天的早晨,我陪80高龄的爷爷在阳台聊天,上了年纪后,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给我讲各种人生道理。

他对我说:“如果你活在这个世上,你希望十个人里有十个人都说你好,那么结果就是没有一个人会觉得你好,你若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就一定会死在别人的嘴巴上。”

爷爷并没有念过多少书,但这辈子的经历和生活早就让他看清了太多人情世故和人性本质。

我问他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他捧着那把古老的紫砂壶问我:“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呢?”

我想了想说我只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他笑了笑,满脸的皱纹更深了:“你这个要求可高了,一个人活在世上,最高要求不就是身心自由吗?”

我表示,再高再难我也要努力做到,他点点头说:“那你就要学会拒绝,你两个姑姑一辈子为人奔忙,但念她们好的人有几个?她们就是永远不明白我的话,所以吃力不讨好。”

他喝了口茶继续说:“一个人的生存法则,绝不是有求必应,敢于拒绝勉强你的人,敢于拒绝你做不到的事,才是立身之本,永远不要去想人人满意的局面,你找遍古往今来的圣贤伟人,你都找不出一个。”

我点点头,表示记住他的话了,他又说:“这只是其中一点,我接下来对你说的话,你更要记住,拒绝别人其实没什么难的,但不是人人都有资格说‘不’,你首先就要具备说‘不’的底气。如果你之前就欠别人太多的人情,你根本无法拒绝,拒绝了就是忘恩负义,所以欠什么都不要欠人情,人情债还不清啊;如果你的生活决定权不在你手里,你更没资格说‘不’,你的生活都捏在人家手里,人家才有资格说‘不’。所以,你一定明白,只有你不欠别人的情,不欠别人的钱,不靠别人生活,你才有底气说‘不’。”

那次的话,对我影响很大。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遇到不喜欢、不情愿的事,所有人都知道,要想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那就得学会拒绝。可是,很多人却忽略了一点,说“不”其实很容易,上下嘴皮子一碰的事。说“不”背后需要具备的条件,才是真正不容易的事。

当一个女人,住的房子不是自己买的,家务不是自己做的,孩子不是自己带的,处处要依靠别人生活,你怎么对那个人说不?就算对方真的接受你的拒绝,果断搬走了,家务没人做了,家里乱成一团糟,你有心无力,孩子扔还给你,你应付不来,你到底是爽了还是懵了呢?

以前有个朋友,父母早逝,生孩子时婆婆过来照顾她,孩子出生后,也是婆婆带的,但老人和年轻人有很多地方不一样,朋友就很不满意。她婆婆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不等她说,人家就自己收拾东西回家去了。

朋友没开心两天,发现饭没人做,孩子没人接,夫妻俩为家务如何分配,孩子如何带,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不得不买了礼品,赔上笑脸,恭恭敬敬地把婆婆请了回来。这一回合输了之后,从此家里就是婆婆做主了。

她经常哭丧着脸问我该怎么夺回主动权?我的回答永远只有两个字:赚钱!

前段时间,一位好朋友生下了双胞胎。我们过去祝贺,聊天时自然问起两个孩子如何抚养的问题。

她笑着说月子里有月嫂,出了月子还有保姆,但父母看多了保姆虐待孩子的新闻,坚持要过来帮她照顾孩子,就算具体的活不干,有个自家人在,总归放心一些。

她想了想答应了父母的要求。

我沉思了一下,问她考虑清楚了吗?因为,我实在见过太多父母搬过来后,家庭矛盾剧增的婚姻。

她拍拍我的手,示意我别担心,告诉我这一点她早就考虑过无数次了,虽然现在不和父母同住,但他们迟早有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子女照顾的一天,为了这一天,她早就做了无数准备。

我这朋友很帅地做出一个决定:买下了自己小区的另一套房子供父母居住,又给父母请了保姆,如此一来,既能相互照应,又能保证自己的独立空间。

但是,为了这一天,她放弃了悠闲体面的公务员编制,而是选择创业,在一个性别观念很重的社会里,女孩子创业的难度要远远高于男性。她曾经三天三夜只睡了两小时,只为抓紧时间做出计划书,也曾边打吊针边看资料,至于烈日下东奔西走,寒风中紧赶慢赶,更是家常便饭。

这所有所有的努力,只位换取一份自己满意的婚姻和生活。

我动情地拥抱她:你值得现在所有的圆满,我要向你学习。

经常会有人问我:其实你家条件挺好的呀,你何必这么努力,这么辛苦呢?

我们都知道,努力确实很辛苦,面对好玩的事,你得学会自律,面对人性中的惰性,你得学会克服。很多人都输给了自己的惰性,浑浑噩噩地生活,变成面目模糊,眼中迷茫的人。可是他们的人生真的就轻松吗?不,事实上努力奋斗很累,不努力的人生其实更累。

不努力的时候,确实很安逸,可是当你面临选择的时候,你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你只有被动的接受。

当你面对不喜欢的上司和同事时,你虽不满,却只能隐忍,因为你害怕辞职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当你遇到婚姻中的一地鸡毛时,你只能抱怨,因为除了抱怨,你实在无力解决这些问题;当你遇到各种闹心时,你连说不的权利都没有,因为你们相互渗透、互为依赖,早已无法剥离。

我们婚前努力,是希望我们的爱情永远不必去将就面包;

我们婚后努力,是为了当有一天,爱情婚姻不如意时,还有足够的选择余地,虽然我们内心无比希望这一天永远都不必遇上;

我们中年努力,是为了将来亲人老了,我们能够在负起该负的责任时,依然有能力过我们想过的生活。

所以,亲爱的,你明白了吗?只有足够努力的人,才有资格主宰自己的命运与生活。另外,我们不愿意被不情愿的事麻烦,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努力做好一个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2、与其有钱,不如有用

与其有钱,不如有用

"你很有钱吗",在深山中,一颗药草问石油。石油不屑的回答"美元都和我挂钩你说我有钱吗""你这只能让伤口愈合的小草,你是不会明白的"石油又撇撇说道。

一天两个石油勘探者来到大山中,一个中国人,一个美国人。这个美国人边走边说:"小子,加入美国国籍吧,保证你成为有钱人,到时候就算你不值钱你手里也能拿美元砸人,哈哈哈"!中国人默默地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

当他们走到山谷的时候,他们发现小溪边有黑色的液体,"哈哈,石油!"美国人惊喜的大喊"小子,我发财了,这都是我的,哈哈哈,我看到钞票在招手。"

"嗡嗡"当钻孔机钻开石层时,意外发生了,美国人的脚陷入了石油中,他开始用力的向外拔,可是用力过猛,头撞在了石壁上。“fuck”他恨恨的说到。可是伤口血流不止。要知道在山林中时刻会有猛兽出现。他们会闻到鲜血的味道。

这时他的中国伙伴迅速走开,美国人大吗到“你这只黄皮猴子,你竟然丢下我不管,我要拿钱起诉你,这石油你别想得到一点。"可是中国人非但依然没管他,反而跑的更快。

不一会美国人意识渐渐消失,这时隐约中他看到已经走了的中国人手里捧着一把药草回来。他轻轻的说"朋友,我给你治病,这是中国的草药"。几分钟后美国人头上的血不留了,他手放胸前感激的说"谢谢你,我刚才误会你了,中华民族是最好的"!中国人摇了摇头淡淡的说"与其有钱 ,不如有用"。在一旁的药草兴奋的对石油说"与其有钱,不如值用"。

美国人与石油陷入了沉思……

3、你必须足够强大,这个世界才会更加公平

你必须足够强大,这个世界才会更加公平

文/用时间酿酒

1

年初时写了一篇文章,名为《年轻人该如何提高眼界,摆脱思维局限?》

那时候,我认为比起一个人看待世界的广度,“眼界”更应该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深度。

当时,我把这样的本领称为“眼界”,但现在,我更愿意用“认知”一次去概括。

前几天读蔡垒磊的《认知突围》,书里一共收录了33个颠覆认知的现实真相,每一个都让人眼前一亮,读完此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

就如同在一位困在浓雾中行走的迷路人,突然窥探到一点光亮,让人喜悦。

最近可能压力太大,写得文章也有点颓。

偶尔的吐槽、倾诉可以帮助我们抖掉不少压力,继续轻松上阵;

但长远来看,就必须从认知高度去俯视当下,从源头理清这复杂的社会。

2

熟悉阿酒的朋友知道,我曾不止一次的推荐过《少有人走的路》这本著作。

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人生苦难重重。

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

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苦难耿耿于怀了。

当我们看清本质,从思想上接受一件事时,我们对要面临的问题就多了一分坦然,从而避免了过度焦虑。

如果说斯科特的《少有人走的路》属于宏观层面,菜垒磊所写的《认知突围》便更加微观,更具实操性,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现实中遇到的诸多疑团。

3

有人说,一个人80%的烦恼源于没钱,这话足够扎心,但最近更让不少人扎心的则是煎饼摊大妈月入3w的新闻。

原来那位看起来生活品质粗糙,毫不起眼的大妈竟然比我工资还高出数倍,不少人调侃准备辞职去卖煎饼,也有不少人愈发焦虑,想要一夜暴富。

关于挣钱,我一直认为的“真理”就是能力多高拥有的财富就越多。

这个观念有错吗?

目前来看,我认为它还算正确,但,离真相还存在一些距离。

《认知突围》里蔡老师讲了一个名词:“门槛”。

每一件事情,每一个工作都是有门槛的,即使看起来相对简单的扫地,擦桌子也是有门槛的,但它仍然需要你行动自如。

但是这样的门槛达到的人太多,所以,它的劳动价值量就偏低。

因此,想要提高我们的劳动价值,比起长时间的努力打磨,提高自己门槛便是一个捷径。

而我们熟知的斜杠青年,本质上讲,就是一个这样一个过程。

4

上周末,参加行动派的线下活动,见到了男神彭小六。

小六哥就是一位典型的斜杠青年,毕业于一所普普通通的三本院校,本职工作是程序员,为了更好地与客户沟通开始画思维导图,擅长阅读拆书,目前简书的粉丝量位居第一,出版了2本书,本本畅销,而这样的成绩,它仅仅用了不到2年。

我们经常说好的组合会产生1+1>2的效果。

而斜杠青年,我觉得就是一次0.5+0.5>1的投入。

编码、思维导图、阅读写作,这些领域小六哥都不敢说居于前列,但是,会拆书、又能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简单易懂地阐述出自己的观点,小六哥就是一位佼佼者。

这里面的每一项技能,从赚钱的角度上来理解,本质上都是一个门槛。

当这些不同的门槛叠加以后便会形成一个大的门槛,这时候,市场供给便是急速减少,我们个人的单位劳动价值也就自然水涨船高了。

赚钱靠能力不假,但是如何打造自己核心的能力去赚钱便可以用提高门槛的方式快速构建。

赚钱靠能力不假,但是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便可以用提高门槛的方式快速构。

5

回过头再去想,“门槛”这个名词很难理解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很多认知其实就是一点就透的事情,可正因为受个人经验,所处环境,认识水平的限制,很多道理我们自己很难去参悟。

这时候,阅读、适当体验,从中学习他人的经验教训便是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方法。

有时候,成功是有捷径的,而这样的捷径,考得不是你够不够努力,只是认知水平的高低,对事情本质思考的透彻程度。

6

最近各个学校都在忙综合测评的事情,不少人大喊不公平。

小a便是其中之一,她发了一条朋友圈“过去的一年,我放弃了社团活动,放弃了无效的社交,把更多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我的成绩全班第二,但是综合测评连一等奖都不是,全都被那些从不学习,只会拍马屁的学生给挤下去了,这就是所谓的公平?呵呵。”

努力就有回报,直到现在我仍认为它是真理,但是努力不一定能达到你预期的回报。

这位朋友一定是一位努力的学生,但也很可能是一位认知低下的人。

通常,认知低下的人更喜欢做一锤子买卖,认为一个人好,不管对方怎样做都是完美的,即使出轨依旧是为了真爱的勇敢。

而讨厌一个人,即使对方做的再好也是错的,即使打心里承认他的观点,嘴上还会说出几句反驳的言论。

凭心而论,很多地方都存在的不公平,但是,也千万不要被愤怒蒙蔽了双眼,有时候,别人的努力你未必看得见。

当你在认真复习课本的时候,他可能抽出了一部分时间去参与社会实践,甚至就如你所言,在拍老师的马屁,鞍前马后的做一些跑腿的工作。

但,既然愿意去争取一等奖,遵守它的规则便是前提,通常而言,综合测评上就有社会服务和集体活动的评分,他们可能只是比你更懂规则。

7

书的副标题非常有吸引力,《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看到这个标题时,我想起了一幅画。

整幅画被分为三个空间,每一个空间里都站着一个人,在他们的脚下垫着不同厚度的书籍,

画的底部是一片小花园,充满了阳光和鲜花;而画的中间则是一片黑暗与混沌,乌云密布,十分压抑;画的顶部是朝阳,充满了活力。

这幅画的本意理解起来并不难,重在强调阅读的价值。

同理,和阅读一样,当我们的认知不断升级,我们眼中的世界也就更加公平、美好。

尽管那些不美好的依旧存在,但那时候,我们已经有能力去坦然接受,去积极地面对。

书中说:一切的认知都从认识自己开始,只有对自己的各类行为有了清晰的认知,对自己的局限性有了明确的界限感,我们才能够敞开胸怀,去接纳更好的东西。

在通往认知的这条道路上,我们都是初学者,接下来的每一天,一起努力,迎接一个更好的自己。

用时间酿酒,简书签约作者,专注个人成长、时间管理类文章分享。新书《丢掉玻璃心:别让坏情绪控制了你》已上市。微博、微信公众号:用时间酿酒

4、等你足够强大,再去找他攀交情

等你足够强大,再去找他攀交情

文/卡西

在朋友圈销声匿迹这件事儿,小万做得相当到位。

印象中他一直是个热情分子,喜欢热闹聚会,好盘点人脉关系。从前最常听他聊起的话题就是,今天又认识了行业内的某某高管,有资源;参加了某个品牌发布会,和众位来宾互相留了名片,这是资源;通过朋友认识了新朋友,新朋友是某世界五百强公司的中层领导,资源啊……

小万非常注重人脉资源的建立,用他的原话来说:“多认识人,就是一种资源的培养,对事业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我们一度送他“社交达人”的称号,所以才对他最近渐渐消失的倾向,表示诧异。

后来有次新车发布会上,遇见他在现场,看他言谈举止一副运筹帷幄的样子,与甲方沟通时一改从前的攀交,变得沉稳成熟。说得再直白点,就是有范儿了。

我们两人好久未见,便聊起来。我好奇他最近忙些什么,居然性情有些变化。

他一边笑自己都是瞎忙,一边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小万从前一如我们所想,是个社交达人,喜欢攀交各路朋友与客户;他一直坚持认为结识的每个人都能为其所用,都是朋友圈的拓展。

直到前不久,他离开原有单位,正式创业。

他创办了自己的营销公司,以为凭借原有的媒体资源和人脉关系,创业之路必然畅通无阻,也许能迅速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可事实是他的愿望还没来得及开展,就落空了。

他当时联系了一个关系特别好的客户,希望对方能够帮自己拿下一个正在推广的项目。

在联系之前,小万是很有把握的,他说他跟这个客户吃过几次饭,对方喝完酒拍着胸脯对他说:“有事你说话。”然而,等到关键时刻,小万倒是开口询问了,客户却说:“此项目的招标是按流程走的,你的公司才成立不久,人手不够,名气不大,以后有机会再说。”

小万说他的心情瞬间跌落,但他不死心,接连把电话打到了可能帮助他的几个重要客户那里,均得到了大同小异的回复:“小万啊,你的公司才成立不久,好好做,前途无量啊。”

才几天的工夫,小万就气馁得无以复加。他想不通,明明也就客户一句话的事儿,怎么实现起来这么困难?

说到这里,小万笑笑说:“其实,脑子一转弯也就想通了,人家凭什么要换掉原来的合作伙伴,接受半路杀出、资历尚不足、能力未知的我?我能给他带来什么效益,或者收益?”

小万无疑是聪明的,他经此一役之后,深刻地反省了自己,暂时性地放弃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大项目,转而走中小项目的路线。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加上他本身就具有的营销能力和媒介资源,渐渐地,公司扩招了几个人,在圈内的名声渐起,底气充足了;他转而找到从前通讯录里存下的联络名单,寻找可行性项目。

如今,他再也不会凭借几顿饭的交情,就断言人脉广泛,而是从能力入手,平等地与对方通话。

能力的提升永远是最必要的,你要让对方看到你的优势,再尽可能地为对方争取利益最大化,这样才能带来谈判的双赢。

是的,当我们本身不够强大的时候,除了提升自己,并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不是吃几顿饭,喝几杯酒,聊几次天就能够建成所谓的人脉关系;当你在工作、事业、应酬中用到人脉的时候,一定要跟对方旗鼓相当,才能够将合作进行到底。

能力对等,是一切合作的前提。你的公司只有老板和员工两个人,就是给你一个大项目,你也接不住。再说,对方也不会轻易就把大项目交给你,他们也要考虑项目的运作和结果,谁也不能拿所谓的“交情”来冒风险。

与人交际,并无任何过错。交际带来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下确实是有帮助的,但这是潜在的机会,前提是你有资本将其拿下。

小万的事,让我想起了曾在一次饭局上看到的一幕。

大概是几个月前,我被朋友拉去凑局。

一桌众人,多是熟知,有几人还带了家属,只有我们三两个生人。大家纷纷举杯,说着“很开心认识你”“以后有机会合作”之类的话,互相递交名片,场面其乐融融。

其间,我对面的男孩站起来也向主位上的被称为林总的人递了名片,只见林总随意点了点头,然后把名片丢到酒杯旁;不一会儿,名片就被溢出的酒打湿。离席的时候,我特意看了下,那张名片被无情地丢在那里,没人理会。

然而,没散场之前,林总与邻座的男子有说有笑,并且不时哄哄邻座男子家的儿子,甚至亲自喂了他喝汤,还笑言“要认作干儿子”。

你知道的,一个稍微有些钱和权力的男人能够放下身段去逗别人家的小孩,除了真的喜欢这个小孩,并且和这个小孩的父亲有相当好的感情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这种状态所映射的背后,是他们势必在某些方面能力的持衡,或者金钱,或者事业,或者价值观。

当然,我是连名片都没有的人。作为旁观者来说,我知道有一些高层次的人愿意帮助我们,有的不愿意。然而,即便有人能够帮助我们,当我们的付出无法支撑对方需求的时候,这种帮助就会失衡。

说白了,当一个人比你段位高太多的时候,你们身份不对等;他能给你带来帮助,但你不能给他带来利益,那么,他为什么要帮你?

借用网络流行的一段话来说:“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地提升自己,让自己有能力与对方平等地对话,而不是一方高高在上,一方垂尾乞怜。

当你不如他的时候,你不是狐假虎威借人名声自称人脉,甚至以此自大;也不是羡慕嫉妒恨,痛斥不公平,接连抱怨;而是争取在他处,在专业的领域,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聪明才智用在正确的地方。

等到你足够强大的时候,你们再来平等地交谈,甚至互换利益。他能帮到你,你很高兴;你能帮到他,他亦会感到荣幸。这才是最平衡的状态,这种情况下的人脉,才是真正的人脉。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