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活读后感1500字
复活读后感1500字(一)
人为谁而活?为自己?为亲人?为朋友?为同事?为领导?
如果我们认真而又细致地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你或许会发现,还真得需要仔细地想上一想!而想一想的结果,你就会发现,其实,人是自私的!
古人就说:“养儿防老”。当我们在热情讴歌父爱如山、母爱如海之时,我们的父亲、母亲也许正看着孩子可爱的笑脸,为自己完成传宗接代之任务,也为自己能够老而有所养、无后顾之忧而正自鸣得意、沾沾自喜呢。是的,悠悠说得可能是太现实了一点,讲出了一句大白话,朋友们看着也许不舒服。然而,现实又是如此地不容置疑。
其实,用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事物,则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我们不能否认人有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阳光一面,同样也不能否认人有自私自利、欲壑难填的阴暗一面。
用《复活》作者托尔斯泰的话说,所有的人都是“由两个人合成。一个是精神的人,自己追求的只是也能使别人幸福的幸福。另一个是兽性的人,所追求的仅仅是自己的幸福,而且为了自己的幸福不惜牺牲全世界一切人的幸福”。(第一部,第十四章)所谓兽性的人,在悠悠看来,更广义地说应该称之为自私的人。悠悠认为,托尔斯泰对人的双面性分析是很透彻的,也是相当到位的。
《复活》中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他毫无顾及地利用玛丝洛娃对他朦胧而又纯洁的爱意,无情无义地诱奸并随即抛弃了她。聂赫留朵夫满足了自己的兽性的欲望,却将终身的痛苦留给了年轻而又无助的玛丝洛娃。最终,玛丝洛娃因不幸怀孕而被聂赫留朵夫的两个姑妈赶了出去,从此,走上了出卖肉体的悲惨的人生之路。
其实,对于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的贵族来说,像聂赫留朵夫这种兽性的行为是“常有这种事嘛。申包克跟家庭女教师有过这种事,是他自己说的。格里沙叔叔有过这种事,父亲也有过这种事,……既然大家都这样做,那么,可见这也是必要的”。(第一部,第十八章)一旦兽性的人占了上风,人的思想就会被无耻的阴暗所蒙蔽着,灵活也就会被私欲所笼罩。
好在聂赫留朵夫心灵中还保留着那片圣洁的家园,精神的人还能苏醒于他的心间,使他的人性得到“复活”。他开始用他的行动为他的“兽性的人”赎罪。他抛弃了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将自己所继承的土地分给了农民,他为无辜服刑的人奔走呼号,想方设法为玛丝洛娃争取无罪释放。虽然,他为玛丝洛娃所作出的努力没有得到圆满成功,玛丝洛娃最终还是被判苦役,后改成流放。但他的努力显然赢得了玛丝洛娃的原谅与认可。也正是对他这种行为的认可,使玛丝洛娃没有接受聂赫留夫的爱,因为“她爱他,认为如果同他结合,就会毁掉他的一生,而她跟西蒙松一起走了,就使他完全解脱了。”(第三部,第二十五章)
无疑,《复活》让我们读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活”是如此之不易。
“人性复活”的过程中痛苦的!为了让人性复活,聂赫留朵夫经常进行“灵魂大清扫”。“往往过了一大段时间之后,他忽然觉得内心活动不通畅,有时甚至完全停顿,他就开始清除堆积在灵魂中的而成为停顿的原因的种种污垢。”(第一部,第二十八章)然而,即便如此,聂赫留朵夫也时常经受不住各种诱惑的考验,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就陶醉于醉生梦死的贵族生活,并以此为乐。
由此可见,要真正能经受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人必须要经常进行“灵魂大清扫”,让“精神的人”时刻保持着活跃的精神。
世界充满诱惑。面对诱惑,我们也许真得应该做一个“精神的人”,而将“兽性的人”囚牢在人心的深处,永远不将之释放。尽管,这或许是一种长期的痛苦!然而,我们应该有这种作出牺牲的勇气!
复活读后感1500字(二)
读着《复活》,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受到震撼,不仅是为了男女主人公,特别是男主人公灵魂回归的可歌可泣,更是因为自己内心与之产生的共鸣。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有一次彻彻底底的复活。
在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身上时常活跃着两个人,一个是精神生命、真正的自我,他只追求既能成为自己,同时也能成为别人幸福的那种幸福;一个是健康、精力充沛、肉体的自我,它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幸福,而且为个人的幸福不惜牺牲全世界一切人的幸福。两者不断做着殊死的较量,谁赢就能支配他的一切行为。一次斗争,便是一次反省,一次醒悟的可能。但两者的竞争常常是不公平的。
相信自己,意味着处理各种问题都不能考虑追求轻松快乐的肉体的自我,而是几乎总是同他作对;相信别人,意味着无需处理任何问题,所有的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解决问题的原则总是不考虑精神的自我,而只考虑肉体的自我。此外,相信自己,他往往总会遭到别人的指责--相信别人,他却博得周围人们的赞扬。'这样看来,相信自己比相信别人要难得多。精神的自我要战胜肉体的自我,往往要付出更多艰辛的努力。
在生活中,我也常常会遇到两难的选择:目睹无视红灯川流的人群,我在犹豫;看到窗外点点的垃圾,手握废纸的我在犹豫;面对路中央可能造成的意外,我在犹豫……然而,这些本无需犹豫的犹豫,却在刹那间被肉体的自我所操控。他说:'别人都这么干,何必太认真呢?'或是'其他人都不干,你又何必出这个风头,让人笑话呢。'他胜利了。不止一次的胜利了。让我过后时而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中。不能凭自己的想法做事,只是惧于他人的眼神,这眼神有时甚至是自己凭空想象的,可悲!或许平时表现得默默无闻,老实沉稳的我,在别人眼中能称得上好人。但作为我,可从来不敢这么想,我只敢说,我不是坏人而已,离好人远着呢!
聂赫留朵夫精神的自我在为数不多的几次胜利后,他总要为自己定下一些行为准则,并决定要遵循到底;记日记,开始新生活,希望这种生活永远不会改变--他对自己说,这叫做翻开新的一页。然而,每一次他都被城市的诱惑所降伏,不知不觉地再次堕落,而且往往比以前显得更深。
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总是在一段堕落的生活中突然有所觉悟,认为不该一直这样沉沦下去,一定要摒弃过去,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豪言壮语,信誓旦旦,何其壮观!可到头来,还是一如既往地堕落,不求上进。
恶劣的行为是没有过,可是却有过比恶劣行为更恶劣的东西,有过能产生所有恶劣东西的思想。恶劣的行为可以不再重犯,可以进行忏悔,而恶劣的思想却只能不断滋生恶劣的行为,一种恶劣的行为不过是在为其他恶劣行为蹚路;恶劣的思想却有使人难以抑制的走上这条路。'我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才能将一个人带上成功的一面。
聂赫留朵夫是幸运的。()他在一次庭审上遇到了那个他曾深爱的姑娘--喀秋莎。她的出现震撼着他的心灵。在一次次痛苦的斗争中,一个自由精神的人,一个真实的强大的永恒的精神的人,在聂赫留朵夫身上苏醒了,他不能不相信他。无论他实际的样子和希望的样子之间的差距多大,对一个已经苏醒的精神的人来说,一切都有可能。
聂赫留朵夫开始慢慢地复活了。以前他需要费尽心思,才能想出该做什么,而想出的事情总围绕着他一个人--他自己;不过尽管生活的全部兴趣当时都在他一个人身上,但所有的事情都是枯燥乏味的,但如今所有的这些事都是为了别人,而不是为了自己,所以这些事情变得也具有吸引力,所以这些事情也就多得不可胜数,不仅如此,以前聂赫留朵夫班子及时的时候,往往总是感到烦恼和怨恨;现在办别人的事,大多让他感到愉快。
当然,为别人做事获得的乐趣远比之为自己要多得多,因为在这其中有密切的合作,真诚的鼓励,赞赏的目光,成功的喜悦,分享的快乐,你的价值也在帮助他人时得到肯定,这是我们做一件事时获得最大的满足。
聂赫留朵夫为喀秋莎积极奔走。在奔走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一些人:失去土地的劳苦农民、作威作福的狱吏,从低到高各级zf部门各色的人物,都让他对自己的国家,所处的社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深刻的思索。他看到了人们永不休止地欺骗自己和相互欺骗,折磨自己和相互折磨,他们猥琐贪婪地玩弄着自己发明的那套一个人统治另一个人的把戏。他认清了这个社会,看到社会丑陋黑暗的一面。他将不再只以自己为中心,不再只为喀秋莎一人而奔走,他将为整个社会谋求一些未曾有的东西。这如小说最后说的:'从这一夜起,对聂赫留朵夫来说,一种全新的生活开始了,不仅仅因为他进入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还因为从这时起,他所遇到的一切对他来说已经具有了与以前截然不同的意义。'
聂赫留朵夫的复活源于一次意外相见对他内心造成的震撼,能使他不断反省自己,剖析自己,从而走上一条相反的人生之路。而我们的'复活'仅仅是缺少这样一次意外吗?不是,肯定不是,我们缺少的最重要的是敢于复活的勇气和信念,没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不可能驱使我们与自身的惰性作长期的斗争。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敢于突破自己,敢于让自己不断地复活
2、名著复活的读后感
名著复活的读后感(一)
翻开《复活》一书,很快就被小说里熟悉的章节和人物所吸引,一口气读了大半。抚卷沉思,不由得浮想联翩。
小说名曰《复活》,它隐喻一个人泯灭的良知在某种精神力量的感化下可以获得重生。男女主人公通过各自的忏悔和宽恕,双双走向精神和道德的“复活”,使其人性得以复归,这一切带有浓厚的“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的自我完善”的托尔斯泰的味道。他借此从社会和个人的道德角度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也让每一个读者思考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思索怎样来进行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
我们知道,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已经到了一种濒临危机的状态:自私自利,物欲膨胀,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几百人围观落水者却无人前去相救,肇事司机将伤者在送医院的途中将其扔下任其死亡自己却逃之夭夭……我想这些人连十八世纪托尔斯泰笔下的涅郝柳多夫都不如。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感叹好人难做?难做好人?就因为有人做了好事没有被肯定相反被误解。“枪打出头鸟”,久而久之就让人们达成了一个共识:你不去做好事你会没事,你做了好事搞不好你就有事。这样的共识不能不说是我们道德水准的一个悲哀。相反,如果我们能够让好人不再吃亏或被误解,让更多的人都能够见义勇为或者多做好事,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和媒体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来维护道德的规范,如此才能让我们的社会风气有所好转,让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温馨无比。
《复活》之所以能够感动人,这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诚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言,《复活》较之其它作品,更能让人清楚地看到托尔斯泰那双直达心灵的眼睛。
名著复活的读后感(二)
小说中的主人翁卡秋莎·马斯洛娃原本是一个贵族地主的养女,贵族地主的侄子是一个大学生和家财豪富的公爵,这个侄子在奔波战场的旅途中顺便到他姑姑们家住了四天,他在临行前夜诱奸了卡秋莎,第二天给她一百卢布的钞票就走了。
在过不就他发现自己怀上了地主的侄子的孩子后,不久她就被赶走,四处漂泊,后来她搬到乡下一个寡妇家里住,在过不就他就要分娩了,刚好那个寡妇是接生婆,兼做酒生意,她分娩顺利了。可是很不幸的是那个接生婆给村里有病的女人接生,把产褥热病传给卡秋莎,卡秋莎生的是小男孩可是他感染了产褥热必须把孩子送到育堂,在送到育堂时小男孩就死了。
后来卡秋莎恢复健康后身边已经没有钱了,非找工作不可了,她找了几份工作都做几天就走了,是因为那几份工作的男主人调戏她,结果就辞职了。直到她被姨母设寡款,灌醉约她到本城一家最好的妓院做妓女。马斯洛娃照这样生活了七年,这期间她换了两家妓院,进过一次医院,在她失身以后的第八年,她二十六岁那年,她出事,为此下了监狱,如今已被关押六个月了,也在法院受审。
在法院她遇到当初诱奸她的偌维奇。涅赫柳多夫公爵出现在法庭,十年后他以陪审员身份出现在法庭审理马斯洛娃的案件。涅赫柳多夫后来认出被告就是他十年前诱奸的后抛弃的马斯洛娃,他受到良心的自责。为了给他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波为她减刑,当所有的付出都无效时马斯洛娃已经被押送到西伯利亚,这时涅赫柳多夫也与她同行,在途中收到减刑通知,苦设改为流放,这时马斯洛娃还有点爱他,但为了他的前途他拒绝了他的求婚。
这两个主人翁的经历可以表现出他们在道德精神上的复活,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色贪桩法官,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和贵族中的贪色无责的行为。
名著复活的读后感(三)
当我第一次看到“复活”这个书名时,我心里就产生了疑问:谁,怎样就复活了?然而当我把这本沉甸甸的大书从书架上拿下来时,我知道了答案就在这一片片的白纸黑字里,只有用心去读,才能体会到作者叫它“复活”的用意。
看完了书,合上书页后,聂赫留朵夫成了一个思考的对象。这本书的主人公就是他。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早年与家中的女仆卡秋莎产生了爱情,但没有过多的表露。当他做了几年的军官回来后,原本善良的他变成了一头野兽,他玷污了卡秋莎,给了她一笔钱后就抛弃了她。在一次法庭审理案件时,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目睹了审理马斯洛娃(卡秋莎)毒死人命案的经过,当马斯洛娃的眼睛扫过他时,他心里极度恐慌,并产生了自己无法控制的悔恨情绪。随后的几天里经过思想的斗争,决定“救助”马斯洛娃,及其他一些受苦的人并与马斯洛娃一同流放到西伯利亚。
读罢这本《复活》,我的感觉就是聂赫留朵夫能洗心革面,便会他原来的自己实在是非常不容易。早先他只是一个善良的贵族青年,过著属于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生活,与卡秋莎也只是单纯的喜爱。但是周遭的人不但不认可他,反而觉得他很好笑,使他逐渐不信任自己的善良。经过三年的军旅生活,他更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并决定做“跟大家一样的人”。
这使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利益主义者”,迷恋酒色,享乐成癖。他把女人当作玩乐的工具,于是便在回来后诱奸了那个曾经单纯可爱的卡秋莎。但是在法庭上的相遇为他敲响了警钟。他不敢直视马斯洛娃那双斜睨的眼睛。他感觉是自己曾经的举动迫使卡秋莎堕落成现在的马斯洛娃,一个妓女,囚犯。于是经过多日的思想斗争,他找回了自己的本色,他要去“救助”马斯洛娃,并要彻底拯救她,与她结婚。这就是聂赫留朵夫的第一次复活,这让他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它有许多被污染的地方需要清理。
然而,我认为聂赫留朵夫能做到这一点的确是很不容易,这也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在周遭可以说是十分恶劣的环境中,他堕落了。可他能被与马斯洛娃的重逢所震撼,并决定重新做人,这说明了他的本质还是善良的。他重新开始记日记,“同自己谈话”,“同人人身上都存在的真正的圣洁的自己谈话”,这是他人生的转变。试想,在一个人人都享乐的贵族环境中,一个公爵,只因一个妓女、囚犯的一个眼神就改变了自己,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然而聂赫留朵夫却做到了,而且是在那个妓女、囚犯近乎于玩弄的态度下做到的。这不得不让人好好思考一下自身。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聂赫留朵夫的第一次复活不仅“救助”了马斯洛娃,让她明白世上不知是黑暗,还有善良的人,也“救助”了其它受著不公平待遇的人。他帮助被诬陷的囚犯,去找典狱长、副省长,那些它并不想见的人。复活的聂赫留朵夫成为了黑暗社会中的一个亮点。
至于他与马斯洛娃一起流放到西伯利亚,并不顾马斯洛娃已不再需要他,仍旧希望马斯洛娃能宽恕他,并想继续帮助马斯洛娃,这也就是聂赫留朵夫真正的复活了,他已经彻底从一个贵族公爵便回一个善良的人了。
想想聂赫留朵夫,再想想我们自己。他在一个不甚明朗的环境中复活,找回自己,而我们在一个十分光明的环境中就应该做得更好。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实。在报纸上曾刊过有个见义勇为的人总是不遗余力对不正确的事做出纠正。有次他看见卡车司机乱吐槟榔汁,好心的劝他,却因而被打了几乎送了半条命!真是讽刺,报上这活生生的案例使的原本热心的人不由得犹豫起来,最后大家看到不公平的事情不再劝阻,变成一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这是一个好人的“堕落”。
再举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如今有许多学生不()好好学习,天天往游戏厅、网吧跑,家长、老师教育了半天,可惜学生不仅“坚决不改”,还“变本加厉”。学生不学习,也可以适当休息。但是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只顾“休息”就是“自甘堕落”了。在一个很好的环境中不知道珍惜,倒显得不如到差的环境中体会一下再回来的好。可是又有谁会到差的环境中去体会呢?既然没有人想去,那么就是人们不知珍惜了。
《复活》使我懂得了人的善良又多么重要。珍惜现在良好的环境,真正去付出自己,把握生命的每一刻,不让一丝一毫的不良因素动摇自己,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3、《复活》读后感
《复活》读后感(一)
在这几个月里,我读完了俄国19世纪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又一大着作——《复活》。
“复活”,顾名思义指死去的人再一次获得生命,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我对托尔斯泰颇有了解,他并不是一个科幻作家,因而我怀着兴趣翻开了这本书。
书中讲述了一任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早年与一个女仆卡秋莎·玛丝洛娃发生了爱情。聂赫留朵经历了军旅生涯后,精神上受到了污染,以至后来对卡秋莎·玛丝洛娃做出了无法弥补的丑恶行为,并抛弃了她,至使其堕落。在多年后,两人以犯人和陪审员的身份重逢于法庭,做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谴责。为了“赎罪”,他开始了对玛丝洛娃的“救助”。在为此奔波的途中,聂赫留朵夫亲眼目睹了俄国农民的痛苦与贵族的压迫。最后“救助”终未成功。于是,聂赫留朵夫决定与卡秋莎·玛丝洛娃同赴西伯利亚流放地。这时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复话”。
读过后,我仍不大理解,在片刻沉思后。我才渐有所悟:精神是肉体的支柱,有些人虽然仍活在世上,却只是行尸走肉,受人唾骂。相反之,有的人虽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过上千万年,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于世,受到世人的敬仰。
在堕落的人中,也有重新“洗清”自我的人。书中男主角聂赫留朵夫,就是一个从纯洁无邪的少年,在经历了军旅生涯后,堕落一时,最后终于在精神上恢复了自我。这又体现出了当时俄国政治的腐败。
我曾经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甚是精彩。望大家也看一下。还有对大家说的:在看一类名着之前,最好看一下作者介绍,有助于大家理解。
《复活》读后感(二)
关于作者:我觉得当演员的好处之一是可以体验很多种人生,在别样的人生里喜怒哀乐过,自己的人生也由此丰富。当作家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把自己的困惑,借故事里的人讲述,稍以慰藉。全书辩论最激烈的当属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与其姐夫就土地是否私有以及政府机构存在意义等问题的争吵,我认为这其实是托尔斯泰本身思想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矛盾点所在,这在他的另一本著作《安娜卡列尼娜》中带有相当大自传性质的列文身上也有所体现。
关于故事背景:我觉得托尔斯泰聪明的一点是,他想描述广大下层人民的悲惨生活,选取了监狱为故事背景。因为监狱在现实中集中了很多社会的阴暗面。但是托尔斯泰以它为背景,我认为是扎根于这个现实场所,又虚化了这么一个场景。虚化怎么理解?第一,他所介绍到的监狱里的人的案情有很多是被冤枉的,现实中被冤枉的应该是个别案例,所以此监狱不完全现实;第二,“监狱”可以作为社会下层群众命运缩影的代表,这个代表在本书里是监狱,在现实中可以是贫民窟或者其他任何下层人集中的地方。目的在于揭示黑暗的沙皇帝国,真实反映被侮辱被损害的人民的命运。
关于书名(此段严重剧透):复活,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两个灵魂在年轻时都善良,富有有爱心和正义感,对未来怀着无限憧憬,看到社会不合理所在并试图改变之。然而,聂赫留朵夫青年时代的梦,一旦踏进生活,就全部破灭,他因世袭身份进入上层穷奢极侈的浮华世界,按别人的思想和期待说话、行事、精神空虚、冷漠生活。然而,玛丝洛娃被聂赫留朵夫诱骗致使怀孕导致被驱逐出贵族之家后,她就开始掉进社会最底层的大染坊,扭曲了价值观,麻木生活。两个人,一个在上层社会,一个在下层社会,但灵魂都受到严重污染。直到玛丝洛娃被陷害上了法庭,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出现,两人重逢已近中年时,被彼此遗忘的往事又重新唤起,聂赫留朵夫突然觉得是他曾经种下的恶果将玛丝洛娃逼到了今日绝境,于是,开始一段赎罪之旅,“死去”的灵魂逐渐复活,并践行着年轻时的梦。在聂赫留朵夫因赎罪为玛丝洛娃做各种事情时,玛丝洛娃那饱经沧桑的心也开始在这份温暖中慢慢苏醒,逐渐变得光彩照人。这是主角的幸运,他们最后都找到各自精神的归宿。而书中的配角就没那么幸运了,聂赫留朵夫的姐姐娜塔莉雅,曾经具有“四海一家的博爱精神”,婚后一味讨好丈夫牺牲自己曾经奉为理想的追求,在聂赫留朵夫想要娶妓女为妻子、分土地给农民时,她的感情极其隐忍,一方面她想支持弟弟,另一方面她不敢脱离她的圈子表现得特立独行,从而表现得摇摆不定含糊其辞。另外一个,聂赫留朵夫的大学同学谢列宁在大学还是“教养有素的青年,待人接物极有分寸,总是那么文雅、漂亮,同时又异常实在正直。他学习不需特别用功,就取得优秀成绩,作文获得金质奖章,却没有丝毫学究气。他不只是在口头上,而且在实践行动也是把为人民服务看做是他青年生活的目标。”而十多年后,事业和婚姻都变充斥着膨胀的虚荣。从校园到社会,有多少人会在精神上死去呢?又有多少人有机会复活到干干净净的赤子之心呢?梁漱溟认为,人这一生总要解决三个关系,顺序是: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内心之间的关系。我表示怀疑,也许我是个理想主义的人,我觉得不管什么时候人和内心的关系是应该协调一致的,没有顺序之分,也许这样会更累吧,谁知道呢?我不想“死”,但会不会“死”又是另一回事了。
关于人性(本段纯摘抄):有一种迷信流传很广,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固定的天性:有的善良,有的凶恶,有的聪明,有的愚笨,有的热情,有的冷漠,等等。其实人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说,有些人善良的时候多于凶恶的时候,聪明的时候多于愚笨的时候,热情的时候多于冷漠的时候,或者正好相反。但要是我们说一个人善良或者聪明,说另一个人凶恶或者愚笨,那就不对了。可我们往往是这样区分人的。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人好象河流,河水都一样,到处相同,但每一条河都是有的地方河身狭窄,水流湍急,有的地方河身宽阔,水流缓慢,有的地方河水清澈,有的地方河水浑浊,有的地方河水冰凉,有的地方河水温暖。人也是这样。每一个人都具有各种人性的胚胎,有时表现这一种人性,有时表现那一种人性。他(此处指聂赫留朵夫)常常变得面目全非,但其实还是他本人。有些人身上的变化特别厉害。
聂赫留朵夫也象所有的人那样,身上同时存在着两个人。一个是精神的人,他所追求的是那种对人对已统一的幸福;一个是兽性的人,他一味追求个人幸福,并且为了个人幸福不惜牺牲全人类的幸福。(有木有人想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赶脚?
关于宗教(待求证):耶稣禁止在教堂里祈祷,并叮嘱各人单独祈祷。他甚至禁止人们修建教堂,说要毁坏教堂,还说人们不应该在教堂里祈祷,而应该在心灵里和真理中祈祷。主要是他不但禁止对人进行审判,监禁,折磨,侮辱和惩罚,象这里所做的那样,而且禁止对人使用任何暴力,并说他是来释放一切囚犯,使他们获得自由的。
《复活》读后感(三)
当一个人觉知自己的罪恶之后,他的生命就好像堕入不复的痛苦,日复一日的煎熬使得他的生命仿佛只为了找出路,获得解脱。《复活》这本书的男主角就是一个生命在罪恶中失去喜悦又再次寻回的故事。而再次所享受的生命,却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好像是个新的生命。
这个故事的男主角德米利特。伊凡内奇。聂赫留道夫,是一个出身上流社会家庭的人,对他来说,生活其实不是件值得担心的事,甚至连想都不用想。故事的女主角玛丝洛娃。卡秋莎,则是个吉普赛女子,从小被聂赫留道夫的姑母收养。两个人第一次的邂逅,是在聂赫留道夫十六岁时。也是在那次,聂赫留道夫做了件“丑恶的事”,事后想来,是引诱了卡秋莎,发生了关系。这事“丑恶”,与其说对卡秋莎而言丑恶,但是对聂赫留道夫来说更为丑恶,因为这毕竟回招致别人对他的抨击。不过这样的情境没有维持多久,因为在他第二天出发从军前塞给卡秋莎一百卢布(在当时算不小的一笔钱)后不久,两人就不曾在碰面了。因为卡秋莎怀孕离家,两人也失去联络。
十年之后,聂赫留道夫从军中退伍,成为另一个上流人。他即将继承庞大的家产,正考虑跟某名门之女结婚,同时也享用他另一位贵族朋友的妻子。美丽又可怜的卡秋莎在这十年呢?她的孩子一出生就死了,她也为了生活而堕入卖身的行业,逐渐有了与聂赫留道夫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法庭内聂赫留道夫和卡秋莎碰面了,聂赫留道夫这个上流人自然是扮演社会的良心,坐在陪审员席中席中;卡秋莎则因为牵涉入一件谋杀案而置身审判台前。我想在也没有像聂赫留道夫认出卡秋莎那样更意外的邂逅,也很难有比他怕被认出来那样的恐惧更令人窒息的了。那一刻聂赫留道夫想着的,无非是这样的恐惧赶快过去吧。一切终于结束了,审判的结果,卡秋莎有罪,而这样的结论却是出于陪审员的疏忽。不过。对于聂赫留道夫的内心审判,才刚刚开始。
他带着对一切都感到可耻卑鄙的情绪离开那一心想嫁他的女子家中的宴会。在他心中开始对这一切的东西:令人不悦的过世双亲、那以为一定回成功嫁给他的女子、遗产等等感到厌恶。安慰自己,想努力甩去这样的感觉。可是突然浮现法庭内的那个女犯人的样子,以及宣判时她的眼泪。和她昔日相处的情景开始一一在他脑中出现,他想起和她最后的相会。他不能不承认他曾经爱过这个女孩子,是纯洁的爱情;他闻到那时候的活泼、年轻、与生命力。他开始悲哀,且感到痛苦。他想起继承土地与他所赞成的《土地私有不正当》间的矛盾;他想起怎样才可以不用说谎而解除他和那想嫁他的女子的关系的困难;他怎样才能消除对卡秋莎的罪恶感。尤其他为十年前匆匆塞给她一百卢布跑开感到可鄙。奇怪的事发生了,当他承认自己的卑鄙时,一种痛苦却又安慰的感觉出现了。他开始尝试要过新生活,并决定为自己所有的罪恶付出应得的代价。他留下了眼泪。并打算开始赎罪。审判的结果,让卡秋莎心情完全麻木了。他回到阴湿的囚房。除了吸烟与一点点酒欲,他大概没什麽别的心思了。他没有认出陪审员----聂赫留道夫,他甚至已经忘记了曾经的纯真与爱情。以至于当聂赫留道夫提起这事时,他一点感觉也没有。只觉得假如能出狱就好了。聂赫留道夫开始处理他的财产与佣人。并决定回绝任何婚礼的可能。他想娶卡秋莎。一个即将流放的女犯人。他开始想到他如何去牢中看她。他如何告诉他一切,如何向她忏悔自己的罪过。至此他留下了欣喜的眼泪。
故事到这里,聂赫留道夫开始了他的赎罪生活。他降低佃农的租金,甚至愿意将赖以维生的土地卖给佃农;他运用他的社会地位所赋予的特权,一直为卡秋莎向上请愿,甚至到了沙皇面前;他拒绝以前的朋友以及所有的宴乐;他不断的帮助狱中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生活被昔日的朋友侧目,认为他是疯了,要不就是变成反动分子的同情者。虽然他偶尔在心中也会怀疑自己这样到底值不值得,他还是继续过着赎罪的日子。
与其说他做这一切是为了卡秋莎,不如说是为了他自己吧。当他的良知开始运作,当他深深觉得自己的罪恶,并决定甩开这一切的奢华糜烂,打算娶卡秋莎,并且帮助那些以前他不屑一顾的所谓下流人时,他心中才有了对生命的喜悦。置身基层,他对生活有了另一种新的体会。()直到了卡秋莎决定嫁给另一个牢中的政治犯时,他突然对生活感到异常的疲倦。故事的尾声近了。聂赫留道夫一个人在旅馆的房间中来回踱步,他跟卡秋莎的事完结了。他是她所不需要的,这使他觉得悲哀且羞愧。可是他心中的活动仍继续下去。他开始思考他看到的那些囚犯,那些被虐待、缺乏照顾而死的人,这一切的事情。他也思考罪恶的问题:怎样才能胜过这些辖制人的罪恶呢?是法律吗?是牢狱吗?还是任何赎罪的行为呢?所谓的上流人自己也是罪恶的,并且以为用罪恶的方式可以纠正别人。可是他发现那起初他看来是奇怪矛盾的思想,忽然成了最简单,无疑的真理。那就是从那使人们感受痛苦的可怕罪恶中获得拯救的唯一而可靠的方法,只是要人们在神面前承认自己是有罪的;而消灭罪恶的方法,就是基督给彼得的回答,饶恕别人。
聂赫留道夫花了一整夜读福音书,那曾经是他看不懂的教训。经历了这一切,他这次突然看懂了圣经的教训,并且发现在其中有他必须的、重要的、且是喜悦的东西。
书上写着“从这一夜起,聂赫留道夫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这不是因为他进入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而是因为从此以后他发生的一切对于他有了全新的和过去不相同的意义。”
我看这本书最吸引我的,还是在罪恶中的人如何获得解脱。不管聂赫留道夫如何的努力弥补过去的罪过,他心中仍然不能得到安息,也没办法对他所处的世界怀有希望。直到他看到福音书,遇到了将他从罪恶中救拔出来的主。这样的相遇,真是一种心灵的相遇,而致使人能拥有新生命。
4、复活英文读后感
复活英文读后感
recently, i have read and 19 century great writer leo tolstoy's and a big book-" the resurrection ".
"resurrection", the ming thought refers to the dead again or to life, real life there may not be such a thing. i know a lot of tolstoy. its not a science fiction writer, so i turned the book with interest.
the book tells the story of the next niehe leave a noble young-cardiff, early years and a maid kaqiusha · ma silk los's love happened. leave a niehe experience my military career, the spirit by pollution, so that later on kaqiusha · ma silk los made cannot make up for eva ugly behavior, and abandoned her, to make its fall. in duonian, two people after the identity of the jurors to prisoners and reunion of the jury, as a special niehe leave a husband by condemning conscience. in order to "sin", he began a wire and her "salvage" los. in this way,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niehe leave a husband to witness with my own eyes the russian farmers to the pain and noble oppression. finally "salvage" final success. so, niehe leave a husband decided to and kaqiusha · ma silk los with eva to siberia across russia. at this moment he felt spirit by "complex words".
after reading, i still not understand, on a moment meditation. only gradu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ictorialization:
spirit is the pillar of the flesh, though some people still live in the world, but just to dust. be spurned. instead, some people is dead, hundreds of years, and even if millions more, he (she) is still active in the spirit of the world, and the world is admiration.
in the corruption of the people, also have the new "cleaning" of himself. the book male leading role niehe leave a husband, is a from immaculate young, experienced in the fall after a military career, and finally restored in spiritual self. this again reflects the russian political corruption at that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