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歪脑袋”木头桩》有感_有关秃子的脑袋的歇后语

1、读《“歪脑袋”木头桩》有感

读《“歪脑袋”木头桩》有感

今天,我读了《“歪脑袋”木头桩》这本书,深有体会。

一个歪着脑袋的木头桩,因为它很高,所以就觉得自己比谁都聪明,变得高傲自大起来,其实,它只不过年纪比别人大些而已。

有一天,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发现了它,就拿着刀子在它身上刻了一张鬼脸。这让木头桩更加自大了,认为自己是一座雕像,一定会更加受人尊敬和崇拜。但事实上,别人因为它的傲慢无知,更加讨厌它了。直到有一天,两个小女孩绑着它跳橡皮筋,木头桩才慢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读了这篇童话,我懂得了做人不能骄傲自大,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谦虚待人。

 

2、有关秃子的脑袋的歇后语

有关秃子的脑袋的歇后语

秃子的脑袋——一溜光,精光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其它相关歇后语:

光头上的虱子 —— 明摆着

和尚打架——抓不到辫子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和尚戴礼帽——与众禾同

和尚到了姑子庵——不妙(庙)

和尚的肚腹——没多大油水

光头出家 —— 两全其美

光头跑进和尚庙 —— 充数()

光头上面长虱子 —— 无处藏身

光头上拍巴掌 —— 正大(打)光明

皇帝剃光头 —— 不要王法(发)

摸着光头乐 —— 耍滑头

3、有关秃子脑袋当玩具的歇后语

有关秃子脑袋当玩具的歇后语

秃子脑袋当玩具——耐滑头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其它歇后语:

和尚的脑壳 - 设法(发)

和尚照镜子 - 无计(害)可施(梳)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和尚打伴 - 无法无天

和尚的脑壳 - 设法(发)(比喻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和尚庙里借梳子 - 摸错门了

和尚跟着月亮走 - 借光了

和尚娶媳妇 - 今生休想()

和沿头上的虱子 - 明摆着(比喻非常明显)

和尚头上盘辫子 - 空绕一圈儿(比喻白走一趟)

和尚看花轿 - 空欢喜

和尚打架扯辫子 - 没有的事(比喻某件事不可能发生,或对某件事表示否定)

4、木头

木头

课堂上,老师这样对大家讲:“我们坐的椅子是木头做的,我们睡的床是木头做的,我们屋子里摆的根雕是木头做的,我们用的铅笔是木头做的,我们用的纸是木头做的,我们乘的船是木头做的,我们烧的柴也是木头……这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木头非常有用。”

一个男孩站起来抢着发言。

“说明人非常聪明,能用木头做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一个女孩怯生生地回答道。

老师欣慰地点头微笑。

同样是木头,在()不同的人手里,就会做成不同的样子,发挥不同的用途。对于木头如此,对待孩子,更要如此。

这样想着的时候,老师觉得自己的职业很神圣,也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把高级木料当柴一样烧掉!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