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_有关历史的书读后感

1、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

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一)

这个寒假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几本让人终身受益的书,而我最喜欢的是《夹缝中的历史》这本书。这本书写的是作者自己对一些历史事件的看法。书中写了很多大家很熟悉的历史故事和人物,有孔子庙的建设、商鞅变法、荆轲刺秦王、王昭君远嫁匈奴、吴三桂的几次叛变等等。

这些故事和人物虽然大家早就对他们进行了评论和研究,而且大家的观点大多一致,认为孔子游列国是为了增长见识,荆轲刺杀秦王失败是因为剑术不精,王昭君出塞是为了匈奴和汉帝国的和平相处, 吴三桂的叛变则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等等,而作者却吊人胃口,与大家的意见截然不同。因此激发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迫使我仔细的读完这本书。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写荆轲刺秦王和司马迁与苏格拉底之死的部分。

荆轲是历来被人们赞扬的大英雄,是敢单枪匹马去刺杀一个欲一统天下的君王的英雄,他的最后功亏一篑,人们都认为他的失败是因为剑术不精,因此有人感慨他的英勇,有人感慨他的悲壮。而作者却指出了藏在荆轲心里的致命的弱点:荆轲并没有完全彻底的献身精神!因为荆轲并没有一个理由可以让他自己献出生命的,他去刺杀秦王不过是为了报答燕太子丹,太子丹也只是把荆轲当作了,抵御秦国的一步棋,在利用与被利用的情况下,荆轲怎么会愿用自己的性命去报答太子丹呢?荆轲他也许想生擒秦王,那么他既可以达到行刺的目的,又可以保全自己,但是在秦王的宫殿里,他的一点犹豫便葬送一切。作者还说到中国人对荆轲的喜欢,“源于一种承认和肯定自己的需要”,荆轲“渐渐地变成了苦闷的灵魂得以出气的洞口”,他已“演化为一个反抗暴君的象征”。因此,中国人不愿意认真分析荆轲失败的原因,或刚刚为其失败而感到遗憾,便转而鼓吹他的神勇了。这是被压迫和被剥削的中国人的一种生存智慧。

在集权的统治下,人是不能说话的,它规定了说话的方向——顺从统治者。同样都是伟大的人,苏格拉底与司马迁从各自的价值观出发,走上了各自要走的路。一个以死来寻求哲学家的归宿来扞卫了法律的尊严;一个则以残躯之身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而得到世人的敬仰和顶礼膜拜。

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历史的背景和真相,还提高了我的哲学休养。他既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又提高了我的文学欣赏的水平,这真是一本令人终身受益的好书。

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二)

初次拿到这本书,我就被这本书的题目给深深吸引住了。为什么作者要从夹缝里看历史?专挑历史人物的刺呢?直到读完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这本书是对伟人缺点的评价,告诉人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

在我看来,作者写这本书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针对的正是那些夸长处而避短处的史书史鉴。特别是那些所谓的文人墨客,在对历史人物进行描写的时候,总会带入自己的主观感情,特意将自己喜欢的伟人刻画得如同仙人一般,而把自己所讨厌的、憎恶的人描写得一无是处、狡猾奸诈!

就像《三国演义》里的剧情描写,罗贯中把曹操、周瑜一类人视为叛贼,就刻意去把他们描写成心胸狭窄的乱贼,而影响了读者对史实的了解。

而《夹缝中的历史》一书的性质与《名人传》倒有些许相似。它直截了断的向人们说明:历史中的伟大人物虽然是伟大的,但他们同样也有失落,有悲伤,有缺点,也有不足,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夹缝中的历史》通过对每一段历史的叙述与截然不同的评论,让读者解开了心中对名人伟人的疑惑,并且让读者体会他们内心的痛与苦和面对痛苦时的坚持与执着。就拿书中的史料来分析:同样是生不如死的经历,司马迁选择的是重如泰山的任务——忍辱负重写完《史记》。而明思宗面对国家的沦陷,朝代的灭亡,紫禁城内血染残阳的惨状,毅然自缢而亡……我想,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就是能够真实地记录下伟人的长处与不足,让读者体会伟人的痛与苦。

吴三桂在大家看来也许是令人憎恶的卖国贼,但他仍然是令人敬畏的英雄,他对陈圆圆的痴情与真心,竟可以让他与敌人满洲国结盟,去征讨李自成,足以看出他对爱情的执着,但也反映出他的冲动。

韩信在人们心中也许是能伸能屈的大英雄,但他也是令人可悲的窝囊种。他的胯下奇辱之事,抛弃了自己的尊严,丢失了自己的人格,可他却对其无动于衷,就连刘邦都瞧不起他的人格。

读完这本书,我得到了很大的触动:谁都不可能将自己变得完美无缺,即使是伟人英雄也有他们的痛苦与不足。当然,我也有自己的痛与苦,但我要认识事物的两面性,“不抛弃、不放弃”努力改善自己,才能活的充实。

夹缝中的历史读后感(三)

历史的轨迹在不断前进。历史的真象往往隐藏在谬论之中,埋藏在假象之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阿透过夹缝看历史,看清历史的真象。我明白今天我们评价古人时,我们应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

在我看来荆柯是一个胆小的壮士,他得到田光先生的推荐,受到太子丹的恩惠,冒着生命危险去刺杀秦王。但我却怀疑荆柯。真理不是显示在外的,就像对与于荆柯的怀疑,也是要摆脱世俗的成见,分析他种种行为的原因。在凄凉萧瑟的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柯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柯和秦舞阳一起带着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的地图到咸阳宫去刺杀秦王。但他们最终还是失败了。有人说是秦王的运气好,有人说是侍女的帮助,使秦王逃过一劫。但我却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荆柯怕死,当他抓住秦王的衣袖时,他可以立刻杀了秦王,他却想制服秦王,将他生擒活捉,他知道如果秦王死了,他也别想活,这便是,他是贪生的,他是怕死的。他有神勇,但他缺乏完全的献身精神,他没有超越生对他的吸引,也没超越他对死亡的抗拒。不过荆柯的所有信义与胆气还是让人极其钦佩的。他谋杀秦王的大举,显然能使处在欺凌之下的中国人产身产生共鸣和快感,并得到一些慰藉。荆柯也演变成为反抗暴君的象征,荆轲的意义便超出他行为的本身。()

在中国,韩信显然是一个典范,一个能屈能伸的典范,用以后的功绩来洗刷了以前跨下之辱的典范。人们好似将韩信所受的耻辱看作他实现其目的的一个铺垫,一个陪衬,甚至是一个升华的动力。但“士可杀不可辱”。这句话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精神准则,一个忍耐的底线。作为汉朝开国功臣的韩信却甘心忍受了跨下奇辱。在当时的观念下,韩信应该用自己的生命来反抗,但他并没有跳起来反抗。一个人是否受到侮辱,并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但如何对待侮辱,却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于是这便成为他终身的耻辱。他沉默的原因并不是他的宽容和怜悯,而是为了功利,他向世俗低下了头。尊严是不可以用来和功利交换的,韩信的这种作法本身就是对自身价值的无视。然而在今天韩信依然被当作正面形象而不断提及。像这样的偶像,被树立起来,必将会使那些奋发而起,激励反抗的灵魂哭泣。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独立精神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历史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在夹缝中看历史,也许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在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只要我们多思考,我们便会有不同的发现。

2、有关历史的书读后感

 

有关历史的书读后感(一)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只是依稀记得他的“大历史观”。由于孤陋寡闻,不能从专业的角度解释“大历史观”。最初我觉得历史是由一个个事件组成,既然是发生过的事实,那么历史书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历史事件罗列出来告诉人们过去曾经发生过些什么。人们掌握的史料越详细,就越接近历史"真相"。后来才知道书写历史时还有所谓的"历史观"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对历史持有不同观点的人眼中的史实是不同的。大概这也就是方法论上的差别。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中很明白地指出他所持的是大历史观。所谓的大历史观就是注重历史事件背后的大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而不纠缠于具体的人人事事,因为所有人物的"贤愚得失不足以更改上述历史发展的程序"。

以前,屡次在书摊上和那本书擦肩而过,直觉固执地认为《万历十五年》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其实该书是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

书,特别是一本沉淀了历史精髓的书,是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解读。拿到书的时候,装帧显得很朴素。相对其他小说类读物,淡淡的封面不禁渗透出深邃的历史。于是就一天看一点,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从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模范官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到活祖宗万历皇帝,无不叙述了他们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饱受煎熬,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员,这些人最终都没有功德圆满,甚至身败名裂。张居正最终被查没,万历自己死后也无法同最爱的郑氏同陵,海瑞则在大家的摒弃中挣扎……“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引自书中的话。

有关历史的书读后感(二)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荣幸的,这是一个有着优秀传统的神秘国度,这是一个物华天宝的泱泱大国,这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文明古国。先贤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们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古贤人的踪迹,感慨曾经的惊心动魄,思量曾经的纷纷扰扰,而作为华夏儿女的我在品读《史记》之后,也真切地感受到3500多年历史中充塞的豪迈、悲壮与辛酸。不过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同时更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敬孔子,畏霸王,颂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纣王,悲韩信,怜李广。读书,读史,读人,亦是解读一种精神,苏武牧羊的爱国与执着,张骞出使的坚毅与无畏,陈胜举兵的大义与凛厉。品味全书,我心中只有一个人可谓为英雄——项羽。是的,就是那个四面楚歌,垓下自刎的落魄之人。鲁迅先生曾写道: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但我想项羽是个例外,遭汉军重围,一人杀敌数百,死战到底。乌江亭长敬他为豪杰请他渡江再待卷土重来。然“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丈夫岂能苟且偷生!于是,他便成就了一代霸王的悲情,遗恨千古。然而,刘邦违背鸿沟和约终究成为其一生难以拭去的污点,他终究是个不顾手足之情的刽子手。于他,项羽不过就是冗长而虚渺的过渡之梦。梦醒之时,天下尽在咫尺。于我,他终只是个鸟尽弓藏、为权势而活的枭雄。成王败寇,战争俨然成为解救之法,英雄与枭雄无数次站在风口浪尖上角逐,其中一人的失败便意味着另一个人的成功。然而英雄无所谓清贫抑或富贵,不为名利所趋,所欲追寻的不过“正义”二字,为的只是黎民百姓与江山社稷安危。姬昌父子起兵反商,为的是因炮烙之刑无辜惨死的冤魂,为的是不让比干一颗赤胆忠心付诸东流,为的是维持天下秩序,国家需要周武王这样一位领袖。恰恰相反,淮南王刘长醉心权势,不满已有的封地,引发战乱,最终也不过是不成气候的“过江龙”。

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迷离了我的双眼;百转千回,人情冷暖,一点点冰封我的思绪。可我从不曾怀疑这个缤纷的世界,重耳在外流-亡十九载,却终登帝位,名垂青史;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报了灭国之仇;孙膑膑足,撰述了《孙膑兵法》;吕不韦流放蜀地,留下了《吕氏春秋》……有生亦有死,有正亦有邪,有战争亦有和平,事物总有两面,我深信上天的公正。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有关历史的书读后感(三)

今日,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沾满灰尘的书《历史的天空》,这本书以前看过好几遍,电视也看过。书中的姜大牙、东方闻英、陈墨涵、韩春云,这些人物的音容笑貌,一一展现眼前。

荣获第三届"茅盾人民文学奖"

在没有看电视以前,我并不知道《历史的天空》这本书。后来看了电视以后,特意查了一下,才知道这本书获得第三届"茅盾人民文学奖"、第十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也就赶紧买了一本。

今天处在歌舞升平的我们,还曾记得我们的先烈们那挥刀拼杀的场面吗?

也许是由于我的祖辈,也曾扛过枪,参加过八年抗日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的战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负了重伤,子弹打在肚子上肠子都流出来了,右手也被打掉三根手指头。幸运的是没有牺牲,飞机空运到现在绥远(今日的呼和浩特),经过抢救保住了性命。所以对于军人,尤其是战争年代的军人,我内心有一种天生的好感、尊敬感。战争的年代,铸造了姜大牙他们那个时代波澜壮阔的人生。今天的我们,处在歌舞升平的年代,还曾记得我们的先烈们那挥刀拼杀的场面吗?

昔日的姜大牙

我喜欢梁大牙,我是一个男人,当然喜欢具有血性的汉子。姜大牙从一个满嘴脏话、无赖式的小混混,在东方闻英爱情的滋润下,在战争炮火的锤炼下,成为一名智勇双全的将军。历史的车轮在前进,创造历史的主人也在不断的进步。他的大牙,让我们很多人都记住了;至于他的小聪明,尤其是在当大队长的时候,可谓发挥的淋漓尽致,典型的草莽英雄。

美丽、聪明的小东方

在战争年代的特殊环境,好多军人的婚姻都是由上级安排;但是姜大牙的爱情,这个粗犷豪放、野性十足的汉子,用自己独特的男人魅力,一点一点感化、征服了美丽、聪明的小东方。爱情的种子不仅可以在温室里发芽,即使在战争年代同样可以茁壮成长。

一颗无情的子弹,击倒的不仅是美丽的东方闻英,还有铁骨铮铮的姜必达

至今,我不愿意看书中东方闻音的牺牲那一段。这颗无情的子弹,击倒的不仅是美丽的东方闻英,还有铁骨铮铮的姜必达!姜必达,东方闻英为我们可爱的“大牙哥”取的新名字。为一个人取名字,想必那时的小东方,已经开始爱上了这个性情彪悍的男人。书中最纯最美的爱情,被一颗无情的子弹破坏掉了,我曾不止一次为之扼腕叹息!

爱情的种子在温室里发芽,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同样可以茁壮成长

对于男人来讲,一个好女人就是世界上一所最好的学校!

有时我在想,如果没有东方闻音的出现,姜必达的命运会是什么,他以后的人生命运,极有可能改写。如果没有东方闻英,他不会留在麒麟山,不会加入共产党。即使加入了,他的鲁莽和粗野,在当时斗争形势严峻的环境里,极有可能过早的成为斗争的牺牲品。正是东方闻英的美丽、纯洁、善良,降服了这头难以驯服的雄狮,使姜大牙收敛了自己的鲁莽,成为男人中的精品。对于男人来讲,一个好女人就是世界上一所最好的学校!

男人之间的生死之交情谊()

在《历史的天空》里,不仅能看到美丽的爱情故事,还能看到男人之间的生死之交情谊。杨庭辉、王兰田、以及姜大牙和朱一刀的兄弟情。这里,我特别想提的是杨庭辉司令。什么叫领导?什么叫管理?看过《历史的天空》,人们对杨庭辉的决策、用人、激励的领导艺术,不得不佩服。如今好多企业老板管理一两百号人头的企业,都感觉人心难测,不好管理,建议这些老板多学习一下杨庭辉的管理艺术,对人心的深刻洞察以及作为领导人应具备的宽阔胸襟、善于用人的肚量和气魄。

这篇读后感就写到这里吧,想必作者徐贵祥先生在写《历史的天空》这本书的时候,思绪常常回到那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那一声声喊杀声,在提醒我们今日的和平年代,是用祖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需要珍惜!写书不易啊,在此,笔者也向辛勤耕耘的作者致谢!

3、历史人物读后感

历史人物读后感(一)

我是个很喜欢读历史人物传记的人,在我所接触过的历史任务人物中。我认为综合能力居首的是建立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每个历史人物都有自己的功过得失,所以李世民也不例外。可惜他死得太早,只做了二十三的皇帝。这个集政治,军事,文学,武功,治国,平天下等才能于一生的英主,留给后人太多的思考,如果说李唐天下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那其中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李氏宗族里面出了李世民。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语去赞美他,或许任何词语都不为过。这个五十四年生命中充满传奇色彩的男人,究竟有这什么样的惊人的能力和天赋,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更多的人想到李世民第一反应就是玄武门之变。其实我觉得李世民早期的生活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和了解。李家在当时也算是达官贵族。李世民之父李渊是世袭的王爵,而李世民更是因为才能出众成为隋炀帝钦点的秦王,但是雄才大略的李世民远不会满足这样的王爵。所以他在天下大乱的"黄金时段"劝父起兵。在深刻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后,他选择了勤王保政,进驻长安的第一步策略。这样既可以获得民心和休养的时间,也可以使各路反王相互争斗,消耗实力,李唐却可以坐收渔利。第二步打下洛阳,作为发展的根据地。在当时,洛阳是各家反王都想得到的地方,"得洛阳者得天下".有着出色军事才能的李世民当然会清楚这一点。第三,招揽人才,以为己用。打仗除了实力,更重要的是人才。李世民对人才的渴望和他出色的首领气质,使得投奔的英雄人物不计其数。当然,最终李唐的统一根本就是取决于李世民的这三点政策。所以没有李世民就没有李唐天下,更不会有后来的强盛王朝。完成统一大业的李世民只有二十二岁。

历史人物读后感(二)

读《曾国藩传》前,觉得曾国藩只是个众人皆知、无人不晓的“卖国贼”,勾不起我的阅读兴趣。但翻阅数页之后,似乎有点爱不释手了。

从国家和民族角度而言,曾国藩的确是个置民族的安危、人民利益不顾,屈服于西方列强对华政策而又竭力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卖国贼”。对于其一生的罪恶我觉得不应该归咎于他个人品质,而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由他出身的半殖民地条件下的地主阶级决定的。从个人角度而言,我觉得曾国藩是个修养颇高,有头脑、有远见和有谋略的人物。

他的一生经历大致可以分成七个阶段:跻身六曹、创建湘军、坐困江西、决战安庆、攻陷天京、剿捻失败和抑郁而死,可谓有起有伏,人生变数无穷,读之颇有感触。

首先,曾国藩精通古文,广泛猎读,在学术上向很多当时有名人士请教,这些不仅增长了个人方面的见识,也大大提高了个人声望。曾国藩能如此顺利成为二品官,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勤奋好学和聪明能干,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穆彰阿的垂青和举荐。也许是这一切对于曾国藩来说太顺利了,造就了他当初锋芒毕露、自恃清高的性格,使他在坐困江西期间处处碰壁、受到地方官员的百般排挤和刁难。

其次,曾国藩经过一年的大彻大悟再度出山,受命为钦差大臣和两江总督,为其大展夙志提供了舞台。其实曾国藩受命为两江总督是清政府为形势所逼,迫不得已,由于清政府所依靠镇压太平天国的江南大营就在此时溃败,只能依靠曾国藩集团所创建的湘军来镇压太平天国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再次,湘军攻陷天京以后,曾国藩自剪羽翼,释清廷疑忌,自保末路,足见其经验丰富,政治嗅觉之灵敏,审事详明,处事果断。

最后,曾国藩是个爱才如命,求才若渴的贤人。行军打仗,每到一地,必广为访案,凡具一技之长者,必设法延至,收为己用;闻有德才并兼者,更不惜重金,驰书礼聘。他还能虚心纳言,鼓励众幕僚直言敢谏,故能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他在事业上能够取得如此成功,与其有很大的关系。

读此书不仅让我对曾国藩有了更为全面、细致的了解,从中受到不少启迪,而且加深了我对近代清朝历史的认识,同时引起我对那拉氏——慈禧太后的兴趣。

历史人物读后感(三)

在我的书橱中,有各种各样的书。但我最喜欢看的书还是《历史人物故事》,这本书让我认识了许多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人物。寒假闲暇的时候,我都会拿出来品读一番,它陪伴着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这本书是由宏云主编的,书中无论是治水英雄大禹还是爱国诗人屈原以及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都让我非常敬佩。因为他们为了自己的国家不惜一切个人代价。其中《东北抗日联军领袖杨靖宇》这个故事让我最为难忘。这个故事主要写了杨靖宇率领自己的部队同敌人斗争,经常不顾个人安危,多次被捕,但释放后仍忘我的工作。他的部队冲锋陷阵、作战英勇。可是,由于叛徒告密,部队伤亡很大,最后只剩他孤身一人顽强地坚持斗争,同敌人周旋了几天之后壮烈牺牲。()

这本书的故事各个精彩,他们的名字将千古流传下去,他们激励着我刻苦学习,长大后我将用所学的知识把祖国打扮得更加美丽、富饶。

4、关于历史人物的读后感

关于历史人物的读后感(一)

《三国演义》中,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有武艺高但又自负傲慢的关云长,绝顶聪明似乎无所不能诸葛孔明,阴险狡诈却又狡猾的董卓,志向远大而又知人善任的孙仲谋等。我但最是??。我但最是??当然是忠厚憨实得关云长了。

关羽为什么使我着迷,当然是关羽玉树临风,英俊萧晒,重情重义,勇敢坚强的关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羽长着一头乌黑的头发,两颗炯炯有神的眼睛,镶嵌在扁长的脸颊上,一个柳叶似的眉毛,贴在眼睛上面,耳朵赤红赤红的,他的双臂挥舞宝剑,真有绅士的感觉,而且一生气脸就会赤红赤红的,你一定听入迷了吧,那就听我继续讲下去。

关羽很勇敢,我相信你也提过一个故事吧;关于在战场是为了救一个伙伴自己中了一根毒箭,毒气逼人所以他去请华佗来治疗。华佗说:“需要把肉割掉,把骨头刮一刮”,于是他又说:“会很疼的”。关羽说却说:“我不怕!”说着,他伸左手出,又叫人找了一个棋盘,叫军师同他一起下棋,棋刚开始,华佗的刮骨疗伤也开始了。关羽一边下着棋一边忍受着莫大的痛苦,有时还会流出汗来,眉毛就会皱起来让让人忍不惨睹呀!

关于历史人物的读后感(二)

我是个很喜欢读历史人物传记的人,在我所接触过的历史任务人物中。我认为综合能力居首的是建立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每个历史人物都有自己的功过得失,所以李世民也不例外。可惜他死得太早,只做了二十三的皇帝。这个集政治,军事,文学,武功,治国,平天下等才能于一生的英主,留给后人太多的思考,如果说李唐天下为什么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那其中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李氏宗族里面出了李世民。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语去赞美他,或许任何词语都不为过。这个五十四年生命中充满传奇色彩的男人,究竟有这什么样的惊人的能力和天赋,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更多的人想到李世民第一反应就是玄武门之变。其实我觉得李世民早期的生活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和了解。李家在当时也算是达官贵族。李世民之父李渊是世袭的王爵,而李世民更是因为才能出众成为隋炀帝钦点的秦王,但是雄才大略的李世民远不会满足这样的王爵。所以他在天下大乱的"黄金时段"劝父起兵。在深刻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后,他选择了勤王保政,进驻长安的第一步策略。这样既可以获得民心和休养的时间,也可以使各路反王相互争斗,消耗实力,李唐却可以坐收渔利。第二步打下洛阳,作为发展的根据地。在当时,洛阳是各家反王都想得到的地方,"得洛阳者得天下".有着出色军事才能的李世民当然会清楚这一点。第三,招揽人才,以为己用。打仗除了实力,更重要的是人才。李世民对人才的渴望和他出色的首领气质 ,使得投奔的英雄人物不计其数。当然,最终李唐的统一根本就是取决于李世民的这三点政策。所以没有李世民就没有李唐天下,更不会有后来的强盛王朝。完成统一大业的李世民只有二十二岁。

关于历史人物的读后感(三)

当我阅读《宋庆龄传》时,我的手仿佛被宋庆龄奶奶牵去了,宋庆龄奶奶每每有空的时候就教我:爱祖国高于一切;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以耕读为本,以勤俭为德……宋庆龄奶奶的话时时刻刻激励着我。

我们要学习宋庆龄奶奶爱国的精神。一支叛变的军队想逮捕孙中山 ,并要攻打孙中山的住处。孙中山接到秘密报告后要宋庆龄跟他一起转移,宋庆龄不同意,她想的是如果她还没走,敌人就一定以为孙中山也在,这样孙中山才能安全撤离。宋庆龄对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先生。为了中国,你先走。” 宋庆龄奶奶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我,虽然我们还小,还不能为建设祖国出力,但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学得更多的知识,将来把祖国建设的更美好。

我们要学习宋庆龄奶奶仁爱的品质。宋庆龄因为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国际和平奖金,用这些钱,她完全可以过上十分舒适、十分体面,甚至是豪华的生活,但是宋庆龄看到山区的环境、医疗设施都很差,孕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她不忍心看到这么多孕妇因为难产和肚子里的新生儿一起死去。所以把斯大林 国际和平奖金全部捐给了中国福利院,建造了一座“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见到有困难的人,我们要像宋庆龄奶奶那样,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

我们要学习宋庆龄奶奶勤俭节约的美德。宋庆龄有关节炎,所用的护膝 是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毛线头自己编织的;她的睡衣,是补了好几次的;她用的手绢还是她在解放前定做的,虽然已经有了破洞,但仍在使用;晚年她发胖了,旧衣服穿不下了,她就在旧衣服的衣腰、裤腰上加条,整理好以后再穿……在宋庆龄奶奶等革命先辈的努力下,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变的非常好,可就因为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许多人没有做到省吃俭用,我们经常能看见垃圾桶里被小朋友丢弃的娃娃,被浪费的粮食。这能对的起先辈们的流血牺牲吗?我们要把宋庆龄奶奶当作榜样,做到勤俭节约,节省每一度电,节省每一滴水……

让我们沿着宋庆龄奶奶的足迹向前走,早日做合格的接班人!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