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甲午甲午有感_甲午风云观后感

1、观甲午甲午有感

观甲午甲午有感(一)

120年前的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覆没,开始了中国近代丧权辱国的屈辱历史。伴随着这支舰队的沉戟折沙,泱泱大国自此瓜分都剖,山河破碎,教训何其惨痛!而如今,又是农历甲午年,这段屈辱历史不应被我们所遗忘,而应成为心中那时刻敲响的警钟,告诫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弱国必无外交”。军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与民族安定团结的保障,其强弱与否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话语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逐步树立起的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离不开军队的支持,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是需要“强军梦”提供有力保障。国防生作军队的后备干部,需要以实际行动来响应习总书记“复兴中华”的伟大号召,以“强军梦”促“中国梦”,以“中国梦”的来实现人生的升华。

打仗硬碰硬,训练实打实

训练开虚花,打仗尝苦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的战败原因固然很多,但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训练不实,弄虚作假。军事训练不实,是对国家和民族安危的极大不负责任。和平年代,我们只有依靠平时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加强训练,才能在战时从容不慌的应对敌人的攻击。国防生作为后备军官,毕业后进入部队往往会走向基层带兵岗位。往小的方面看,国防生军官组训施训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所在排、连的训练水平;往大的方面看,国防生集体整体组训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全军战斗力的高低。由此,我们在日常训练中,要怀着肩负祖国安危、民族复兴的高度责任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各项训练任务,对自己负责,更是对祖国负责。

作风就是战斗力,作风就是凝聚力

晚晴的洋务运动为什么一败涂地?除了改革理念,外敌入侵等原因外,还有改革的领导缺乏猛药去苛、重典治乱的决心,缺少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作风虽然无形,但影响力无处不在。放在我们国防生模拟营里,这个命题同样成立。作风正,则全营上下学习训练热情涨;作风差,则全营上下内务思想纪律散;加强作风建设,应成为模拟营营连排日常工作的重点,各单位部门都要重视起来。加强作风建设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的点滴做起。作为骨干,在面对同级兄弟,甚至是高年级学长时,我们不要做老好人,不要有毫无原则的退让与妥协,这样会影响到整个国防生集体的作风养成与建设。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一个优秀上进的集体是绝对不可能依靠人情来维系,需要的是铁一般的纪律与制度 。对事不对人,立足小事,加强作风建设,才能以作风促训风、学风、考风,才能将模拟营建设成有凝聚力的优秀的集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于作为后备军官的我们国防生?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危机感,以献身国防的使命感,以保家卫国的主人翁意识,以重拾山河看今朝的气魄,去完成我们的学习、训练、生活,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去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

观《甲午甲午》有感(二)

“人心齐,泰山移”。古人留下了很多这样的训诫,意在教导我们要团结起来,共同发展,振兴华夏,弘扬国威。汉武帝时有“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的霸气,然今日为何出现“甲午战,炎黄乱”的惨剧?我泱泱大国,竟被弹丸小国屡屡所侵?

观看了《甲午 甲午》后,我明白了很多……

从我国自己来说,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以李鸿章为首的大儒们坚守自己所谓“仁礼”的思想防线,认为只要自己不主动出击,日军便不会侵犯。以为道义能胜过武力?以为正义能阻挡铁船?以为坐在宫中侃侃“之乎者也”御敌于国土之外?幼稚!

第二、制度落后,体系粗糙。面对日军强势来袭,清廷仍不肯改变自己充满腐烂气息的制度。基层的信息不能及时上传,上级的命令不能及时下达,这是垂直诟病。海陆两军各自为政,互不沟通,竟使所谓的“亚洲第一舰队”——北洋水师绝歌于威海卫港!多少忠肝义胆的海军将士在自己人的炮火中或自尽,或投海,就这样被腐朽的制度活活害死!

第三、官吏贪污腐败。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大清官僚中,奢华成风,挥霍成俗。在戍边将士弹尽粮绝,衣不蔽体的时候,这些皇亲国戚们在宫中歌舞升平,品着山珍海味,谈笑风生……你们吃的是将士们的心血,喝的是老百姓的骨髓!慈禧你可知道,你祝自己生日快乐的时候,日军已经大张旗鼓地登上了山东的港湾,向旅顺伸出了索命的魔掌?悲哉!

第四、任亲唯故。平壤一战,拥有数万精兵的清军竟被日军打得溃不成军。究其原因主要是统治层为争权夺势,抢夺主帅人选,在拖了半个月后竟选出一个胆小鬼。前线稍稍失利,主帅居然弃城逃跑,真为天下人耻笑!

第五、沉醉鸦片。鸦片战争后,统治者与普通民众非但没有觉醒,反而若无其事地躺在炕上吸食鸦片,国人身体素质一落千丈,大量白银流出国外。

第六、统治阶级的软弱。“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真的无心再作评论,面对扶不起的阿斗,纵使大清将士全部血洗疆场又能怎样?在日军粮草告急,无力再战的转折性时刻,清政府非但没有趁势反扑,反而委曲求全,贪生怕死,割地赔款,但求一和!兔子急了都会咬人,这些高官平时欺压百姓惯了,在真正的强敌面前立刻暴露了软弱的本性。泱泱华夏要你们来统治何用?

反观日本,在美军入侵后便奋发图强,积极学习和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大兴教育——真正做到了“乡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从天皇到平民,国人素质得到大幅提高,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全都在为国家之富强节衣缩食,积极筹备,互相鼓励,大兴军工。面对这样的一个对手,清廷怎能不败?

国者,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两百年前的历史是否还会重演,不单单靠你、靠我所能决定,靠的是从上到下能否相互信任,能否团结一心!逝者安息,生者长存,愿深埋海底的数万忠魂能看到一个大国的崛起,一个名族的振兴!

观《甲午甲午》有感(三)

看完《甲午!甲午!》这部纪录片后,一幕幕令人动容的画面、一句句扣人心弦的话、一段段不堪的往事,让我们再一次回顾了甲午大海战,再一次回首了那段不堪的历史,让我们再次感受那个时代的耻辱,给我们敲响了“勿忘国耻”的警钟,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

一、昔日的大清朝

当年在李鸿章急力上书,推荐政府建立船政学堂,学堂成立后,由洋人授课讲学,邓世昌等一批学生,带着强国之梦,进入学堂。之后进入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留学期间同样有一批日本留学生,带着同样的强国志。但是,当时的光绪皇帝立志变法强国,可慈禧才是正真的统治者,而当时的日本却加速进行“明治维新”。这些表现的是中日两国统治者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也是由此看出,当时中国统治者是多么的腐朽。最终,在日本的坚船利炮之下,外向厉害的大清舰队,不堪一击,更是没有斗志的逃跑。

二、大战的失败

花费大量资金建立的舰队,为什么在小小日本的攻击下,败得如此之惨?为什么日本敢于来挑战?第一,当时大量的军用费用,被挪用来建造颐和园,官场贪污腐败,致使建立起来的舰队,一日不如一日,最终连打仗用的经费都没有,打仗的弹药都拿不出来;()第二,战前准备不足,对可能发生的战争没有预见性,直到战争开始了,才开始想到要准备弹药,而作战用的战船,却还在为慈禧太后运送新鲜的水果;第三,军队纪律的松散,日本见到我们舰队上晾晒着衣物,由此断定军队松散,更坚定了他们作战的信念和打赢的信心;第四,避战求和的心态,战事并不是没有转机,只是统治者放弃了,他们不敢战,只为守护他们那一点的安逸。

三、感受和教训

一是落后就要挨打。当时的大清朝处在一个封闭状态,自以为自己的强大,不顾世界的发展,一味的固步自封,一味的想过安逸的生活,没有一个前进的思想,只能落得“挨打”的后果。

二是我们要吸取教训,加强作风整改,确保军队作风正派,官兵思想积极向上,素质能力不断提高,军队要有军队的样子,军队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我们要发展我们的经济,民富则国强,加强国防建设,强军则兴国,搞好文化建设,团结统一,一致对外,只有团结一致的中华民族才是那个强敌都不敢轻视的中国。

四是毛主席说过,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学习战争,有必要通过一场可控的战争来推动军队乃至更高层次的改革。

近期,钓鱼岛争端右起,但是我们已经不是100多年前的腐朽没落的中国,可以直起腰板坚决扞卫我们领土的主权。我们一直坚持刚柔并济的外交政策充分体现了一个大国的风度和情操,爱好和平,但是我们并不畏惧战争,如果必须通过战争获得和平和尊严,新时代的我们一样会用生命来保卫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2、甲午风云观后感

甲午风云观后感(一)

今天,我看了甲午风云,里面的故事很感人,也让人愤怒,里面的清政府太腐败了,鸦片战才过去的,也没有给他们敲个警钟,还是那么贪生怕死,里面的慈禧太后,大手大脚的花钱,将海军的经费用来办寿辰还说办完寿辰再买也不迟,害的邓世昌和他的弟兄们到最后没能换个新船,连炮弹都没得用了,只能拿船去撞击敌人,到最后被敌人用鱼雷炸死,为祖国光荣的献身了,而其他舰队也被敌军炸沉了,全军覆没,集体光荣献身了。

里面的大臣也贪生怕死,贪污腐败,在挂旗时,故意挂错,还挂白旗,导致全军覆没,自己也被炸死。日本人的总统带领大家一起捐款,为海军出力,去买最新的军舰。中国人却大手大脚花钱,到处贪污腐败,贪生怕死,连炮弹都不给,不敢打仗,以保存我军实力为借口,向日本人求和,向英国等求救,让他们来帮忙解决事情,自己躲在老窝里不敢出来。

这里面的清政府一点也没有中国的气魄,像一只小肥羊,任人宰割,毫无还手之力。

再看看现在的钓鱼岛,日本人还正么嚣张,没经过我们的允许就私自买岛,我们同意了吗?我们中国不能腐败下去了,中国人站起来吧!

甲午风云观后感(二)

文/李木之

看了《甲午风云》这部电影,我感悟很深,但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件事。

第一次海战,清朝三艘战舰遭遇了日本三艘战舰的攻击。清朝两艘战舰被击沉,第三艘战舰的舰长方大人准备逃走。日本主战舰的舰长吉野,乘胜追击。清朝战舰船尾炮手瞄准日本战舰准备开火时,被方大人制止了。接着,方大人把战舰加到最高时速。尾炮手看日本战舰开火了,便连发三发炮弹,击退了日本战舰。方大人却因为这件事情把尾炮手赶走了,邓世昌收留了他。在庆功宴上,方大人谎称主战舰和另一艘战舰逃跑时触礁沉默,他佯装逃跑,用尾炮赶走日本战舰。

第二次海战,日本战舰挂起美国国旗向清朝战船冲来,中途,取下美国国旗,换成日本国旗。那些投降派以主战舰的名义命令其他战舰成横一字队形排开,当主战舰的副舰长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日本主战舰一炮打下清朝主战舰帅旗。接着,日本主战舰用快炮进攻,击沉了主战舰。方大人见主战舰被击沉,想转舵逃跑,邓世昌看了,挂起帅旗迎战敌军,吉野命令原本攻打方大人的战舰迎战邓世昌,自己和其他战舰合围林大人。邓世昌看了,命令前炮瞄准吉野,左前炮瞄准另一艘战舰开炮。击沉一艘战船后,发现林大人被包围了,邓世昌让瞭望兵打出林大人向我靠拢的旗号。瞭望兵说晚了,邓世昌一看,林大人的战船被击沉了。邓世昌说,日本主战舰是吉野指挥的。只要我们击沉它,就可以反败为胜。然后,开舰驶向吉野,三门大炮齐射,吉野被迫逃跑。追了一半,邓世昌没炮弹了,吉野转舵追击。一边追一边放炮,当两船间隔只有五百码时,吉野明白了。邓世昌是要和他同归于尽。吉野还想向邓世昌的战舰开炮。炮手说太近了!吉野决定发射鱼雷!哗,邓世昌连续避开了两个鱼雷。再发一次!轰!邓世昌的战舰在即将撞上吉野时,被炸成了两截。

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做一件事是靠行动证明的,不能只说不做。邓世昌为了祖国可以放弃生命,正因为有许多像邓世昌的人,才有我们今天的生活!

甲午风云观后感(三)

“甲午风云”是一部很好的电影,描写了中国人民是怎样抵抗日本人,电影里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很坚强,都很爱国,很机智,做每一件事都很细心,因为,他们知道,有时候,做任何一件错事,都可能对国家不利。

那时日本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国家,如果只用国家财产,是不可能买那么多先进的舰船的,他们都是让国家的人民来捐款的。()而中国呢,光绪皇帝太懦弱,什么事都让慈禧太后做主,慈禧太后太会花钱,本来是要给海军买武器的几十万两银子,却给她来办六十岁大寿,搞得海军船上最后只能用木头做炸弹。

有一次,有一个国家造了一艘很先进的舰船,要高价卖出,光绪皇帝犹豫不决,最后慈禧太后竟然说,买船干什么,日本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岛国能把中国怎么样,我的六十岁大寿招办!日本得知消息后,丝毫没有犹豫的买了下来!

再想一下钓鱼岛,本来就是中国的,日本凭什么说是他们的!

中国,永远是最强大的,加油!

3、关于勿忘甲午的作文

关于勿忘甲午的作文(一)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上升的时候,当全国人民为申奥成功而欢欣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有过一个百年的噩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中中华儿女磨练出了许多美好的品质。在这段历史中,出了许多爱国爱民的真英雄。这段历史也为将来的欣欣向荣打好了基础。

在电影中,邓世昌不畏强敌,英勇抗战的精神已深深感动了我!那胆小懦弱的卖国贼和恃强凌弱的侵略者真是可耻!这帮可恶的侵略者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真是丧心病狂!侵略者的贪婪、自私让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备份,这要是我们中国人在日本土地上欺凌他们自己的人民,那他们会有什么感受?一定也是非常愤怒,非常伤心。可这也是因为清政府腐败,要是国家强大,那还会有别的国家欺负我们吗?邓世昌的勇敢无畏、坚强不屈、为人着想的美好品质都是因为他爱国!而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忘国耻,好好读书,振兴中华,并学习邓世昌的美好品质,将来报答这些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

走过世纪的风雨,万里长城像巨龙在云中穿梭;跨过岁月的长河,珠穆朗玛峰像雄鹰傲立在世界最高坡。我们的共和国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我们的人民没有像今天这样斗志昂扬!

关于勿忘甲午的作文(二)

今天老师为我们播放一部电影——《甲午大海战》。我看后欲哭无泪,思绪万千,内心波涛汹涌!我身临其境,真的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眼睁睁地看着一艘又一艘中国军舰沉陷海底,日本一次又一次开炮攻击。电影讲述了大清朝腐败无能,爱国忠将邓世昌和刘步赡带领“镇远”号和“致远”号与日本人激战到底,最后中国惨败……一个小小岛国占胜一个泱泱大国?中国变成了“东亚病夫”!

最让我震撼的是忠将邓世昌指挥军舰“致远”号,()当生命危急时刻还没忘国家,开战之日正是他的生日还是他的逝去之日。保家卫国、奋勇杀敌!在国家危难之时,正是男儿保家卫国之时。他奋勇杀敌,心无杂念只想一心能为国出一份力,能为国家多杀一个敌人!在电影播放他死去时,我深深地被他那拳拳爱国心震撼了!虽然他的军舰没有炮弹,但仍向“吉野”号撞去,回天乏术,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当要死去时,仍没忘记国家,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他麾下士兵……

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我们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背井离乡,踏上了救国救民之路。经过不懈地努力,一个富强、文明、民主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东亚病夫”站起来了,狂狮怒吼了!在我国历史上不仅有邓世昌这样的爱国英雄,还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汉代大将卫青、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有这样计其数的爱国英雄,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位卑未敢忘忧国!我是一名小学生,我所之渴望唯有中华之真正崛起从此不在受辱,不求报仇雪恨,但求能守住自己的江山。虽然我们处于和平年代,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忘我们祖国的过去的耻辱,圆明园的毁灭,甲午大海战不灭的耻辱,在我们心头留下永远的创伤,一道永远不灭的伤痕,只有不忘国耻,我们才能更爱我们的祖国!

4、甲午甲午观后感

甲午甲午观后感(一)

《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1894年的甲午战争距今已经120 年了,历史的战火硝烟早已消失,丧权辱国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或许人们已经开始渐渐遗忘这段屈辱历史,国仇家恨已慢慢淡化,由国防大学拍摄的大型纪录片《甲午甲午》,再一次为过着幸福安定生活的我们敲醒了警钟——勿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

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年之际,为了让官兵牢记那段屈辱史,增强官兵忧患意识、使命意识,我28团机务大队组织官兵观看《甲午甲午》。观看完影片后,官兵们个个情绪高昂,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120年前的中国,大清朝闭关锁国,以天朝上国自居,自认为日本弹丸之国永不可能有胆侵我华夏,可真是可笑之极。一声巨响,当被清王朝认为是番薯小国的日本打进我国门的时候,可笑的清王朝却试图依靠他国调停来驳回日本的入侵,殊不知腐朽的大清帝国早已被视为他人的嘴中馋物。

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帝国,一直是世界的主宰,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然而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到了清王朝晚期,腐朽的制度麻痹了统治者们的双眼,贪图自身的享乐,缺乏忧患意识。

1867年,李鸿章上书,清政府下令建立船政学堂,由洋人讲授西洋海军知识。1877年,第一批青年学子怀着强国之梦登上海轮远赴英国,进入皇家海军学院。在那里他们登上了最新式的军舰,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四年后,他们驾驶着清政府用重金购买的铁甲巨舰驶回祖国,组建了所谓的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北洋舰队,拥有“来远”、“经远”等几十艘先进战舰。1894年,甲午海战爆发,这支让清王朝引以为豪的舰队却首战就一败涂地,最终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连战舰的遗体不被放过,被日本人拉归国做成了房屋,只留下那满是弹壳创伤的“来远”经久哭泣。

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政府腐败,制度落后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官员贪图奢靡,挪用军费是失败的主要原因;避战求和,以求自保是失败的内在原因……片中对失败原因的九大总结,无一不暴露初清王朝的弊端。

历史的总结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120年过去了,历史的巨轮推动着中国不断发展进步,21世纪的中国再次站了起来,屹立在世界东方。或许有人会认为我们已经很强大了,已然是世界大国,他人已不敢来侵,是该享受和平、幸福生活的时候了。然而这种想法又和100多年前的清王朝有何区别。

曾经我也怀疑战争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人们都已经开始忙于灯红酒绿的生活,如果战争真的来领,我们这一代还能做到像以前老红军不怕牺牲,为国献身么!2008年汶川大地震给了我答案,当我看到我们的解放军舍我救人,当我看到我们的青年志愿者身心疲惫的奔走,当我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国人为我们送来衣食温暖,我的心震惊了,这不就是答案么!高考毕业后,我毅然决然报考了军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我要用自己的双手感恩我的社会、服务我的同胞、保卫我的国家。

今年是甲午战争过去120年之际,也是我党我军实现伟大强国梦、强军梦的关键之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我们要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时刻牢记忧患意识,时刻准备为国、为家而战,胸怀使命忧患,弘扬优良传统,提高敢打必胜本领,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带领下,为把我军建设成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现代化军队奉献青春与热血。

甲午甲午观后感(二)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命运的轮盘转过了两个甲子,又到了甲午年,甲午给中华民族留下的记忆是惨痛的,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历史、分析现实、采取措施,以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坚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不让后人复哀后人也。

《甲午甲午》解密,我等有幸第一时间观看,该片制作精良,思想性、深刻性、战略层次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推荐!吧友值得一看,只是我不知道网上资源有没有出来,大家可以搜搜看,因为有纪律咱不敢把资源上传,希望大伙能理解。

观后胸中烦闷异常,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历史没有如果,就是再打十次,大清也要失败十一次,其实战争的结局战前已经注定,只是没想到会败得如此迅速,败得如此之惨,扯下了大清帝国最后一块遮羞布,让世人对清廷彻底失望,成为中国近代命运之拐点,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我主要有三点感想,抛出来与吧友共同探讨,爪机打字不甚方便,希望大伙补充交流:

一、丢掉幻想,准备打仗!

以武止戈,能战方能止战!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不能心存侥幸,寄希望于外部力量,实力才是处理国际关系的硬通货。历史是由胜利者所书写,没有谁会站在失败者的一边。

二、振作精神,形成共识!

让我尤其感到痛心的是当时从统治者到普通百姓的麻木不仁,旅顺口被屠杀的百姓鲜有抵抗,默默的引颈待戮。日本正是由于对清国软弱本质透彻的认识,方敢于在胜利的刺激下一次次扩大战火,取得其自身开战前也没预料到的美妙战果。所以我们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强健敢为、国家利益至上的共识,力避鸵鸟心态,不能陷入习惯性的安逸自私。只有团结一致的中华民族才是哪个强敌都不敢轻视的。

三、推进改革,刻不容缓!

了解了清廷的所有表演,真是猪队友中的战斗机啊!所有敌人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它都帮着搞完了,而且还不领薪水倒赔家底的,真是让人无语至极。军队也落后至极,不是武器装备,而是人的素质。军队要有军队的样子,一支不能打仗的军队是没有存在的必要的,我们的军队经历了三十年的和平时期,到底还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打赢?这是所有人的疑问。毛主席说过,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学习战争,有必要通过一场可控的战争来推动军队乃至更高层次改革,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首机打字不容易,随手这么一打,没怎么经过大脑,胡言乱语,请轻喷!

甲午甲午观后感(三)

从1894年到2014年,整整120年。时光又度过了两个甲子,物是人非,中国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大清国。可能现在我们的国家进步了,很多方面都已经赶了上去 大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但是人们的思想却越来越麻痹。

甲午战争的失败 表面上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军队装备乱训练水平低下战斗力弱 。归结到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国民思想的麻痹。

日本全国国民为海军筹集军费购买装备 即使在最穷的地方都有国旗。而我们的人民在旅顺被屠杀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反抗……为了不让定远舰落入日本人手中,丁汝昌下令炸沉定远舰,后以身殉国。战后日本将定远打捞起来 作为战利品送回日本。利用定远舰身的材料做了一栋房子 命名为定远馆。()因为已经看过太多关于甲午战争的书 电影了 看这个纪录片的时候心情很平静。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又沉重了,这些知识以前都不曾了解。

一说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大家想到的 就是清政府 李鸿章 慈禧太后……总是以为上层太腐败太软弱所以才造成惨败。

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发行了几年 在国内无人问津。在日本却有二十多种版本……1853年美国的一个舰队闯入日本的港口 日本才开始和外界接触 不过三四十年时间而已 就实现了近代化……

现在大家的日子过好了 生活尤其是网络中充斥着各种腐朽享乐的思想和诱惑……大部分人都觉得 我们国家比日本强大太多了……呵呵,其实当时整个大清国从上到下也都是这样想的。

以前曾看到一本书上写到 世界上有三个民族值得我们学习 犹太民族 世界上最有知识最有钱的民族 也就是现在的以色列。只不过犹太人在西方的很多国家都是大家族。德国 日耳曼人还有日本大和民族 不管你承认与否 日本人德国人的创造力学习能力对待事情的严谨都是中国人远远比不上的。至于我们中国人应该是最勤劳、最善良、最智慧的民族。不过这个勤劳 善良也就只能在一部分人身上体现了。

说了这么多,总之就是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奋发图强!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