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试试,怎么知道爱不上_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

1、不试试,怎么知道爱不上

不试试,怎么知道爱不上

文/雅倩

“站在十米跳台是什么感觉?”我畏高畏水又懒于运动,面前站着的却是奥运跳水选手邱波。

他去过世界各地比赛,拿过大大小小的奖牌,但他没有体育明星的架子,也没有他这个年纪的轻狂。他坦诚地说第一次站在高台上是害怕的,但跳下去之后就一发不可收地从四川内江小城镇,一直跳到伦敦奥运会。我喜欢那些老老实实低头做事的人,他们可以让一件平凡人忽视、害怕甚至厌恶的事变得有质感起来,淡淡一句“我只是去做了这件事而已”.

这让我想起对苏黎世的态度转变。“我有钱也不会去苏黎世,天底下首都城市大同小异,不外乎热闹的市中心,几个地标性建筑,被圈起来的旅游景点,苏黎世肯定会令人失望。”这是很早以前和朋友说的一段话。

一次意外导致在苏黎世转机竟被迫过夜,瑞航安排住宿。阴错阳差地住了一晚,第二天清晨坐在大巴上,看着窗外的景致:一片绿意盎然的森林中有间小屋,烟囱冒着青烟,安详而宁静,雾渐渐散去,远处的太阳是橘红色的,空气纯净,刚醒的鸟儿欢快飞翔。一刹那的感动,令我爱上这片土地。

飞机离开苏黎世前我后悔从未来此旅行甚至生活,我就像站在十米跳台因为腿软就原路返回的人,没有尝试便直接放弃。

起初无法理解身边许多朋友成为相亲狂这件事,缘分不得强求,如果刻意安排又怎会是爱情?年纪学历工作兴趣爱好一项项罗列,人本是立体的,却化作单薄白纸上的数据和标签。但因为苏黎世,突然醒悟:不试试,你又怎么知道爱不上呢?不带偏见的人,总能在拐弯处遇见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个梦想,一座城,一个人,去接近去了解去尝试,比起带着偏见的人,更容易得到命运的奖赏,更容易成功。

我害怕过朝九晚五暗无天日的小职员生活,害怕每天一成不变地在大城市挤车上下班哪也去不了总堵在路上,害怕穿着正装出入写字楼成为装模作样的大人,可是我已经站在跳台上,必须义无反顾地跳下去,因为,我愿意去尝试这从小别人告诉我是没有希望一点也不有趣甚至“会杀人”的生活。

但我相信,跳下去以后我会浮出水面来的。

2、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

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

文/周礼

史蒂夫·凯斯曾是商界的一位风云人物,他很小的时候就胸怀大志,雄心勃勃地想要开一家公司。父亲笑他说:“凯斯,你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屁小孩儿,别整天做白日梦了!”母亲也劝他说:“凯斯,你想开公司,我不反对,但你必须等到18岁以后,因为你现在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小凯斯听后理直气壮地说:“没有试过,你们怎么知道我不行呢?”

起初,大家都以为凯斯是闹着玩的,但没过多久,他真的和哥哥开了一家公司,还起了一个霸气十足的名字“凯斯企业”。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上门服务,即推销各种各样的产品。当然,“凯斯企业”所谓的产品,要么是亲戚朋友家剩下或不要的东西,要么是他们自己制作或花很少的钱收购来的东西,比如:花籽、手表、圣诞贺卡、玩具等。尽管凯斯经营的产品利润微薄,但由于市场大,销路广,他还是从中赚到了不少钱。当凯斯将一大叠钱放在父母的面前时,他们全都傻眼了,从那以后,家里再也没有人敢轻易对凯斯说“你是个小孩儿”、“你不行”之类的话了。

大学毕业后,凯斯的同学大多都选择了进政府机关或学校工作,而凯斯却异想天开地想去宝洁公司上班,并且是奔着经理一职。有同学劝他说:“宝洁公司可是一家大公司,他们的要求非常高,咱们刚刚跨出校门,最好还是将目光放低些,免得期望越高,失落越大。”果然,在众多应聘者之中,凯斯第一个被刷了下来。宝洁公司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头,既没有工作经营,又不是科班毕业(凯斯学的专业是政治),能做好营销这一块吗?凯斯很不服气地对考官说:“你没有用我,怎么知道我干不好呢?”后来,凯斯直接去了俄亥俄州辛辛那堤,那是宝洁公司的总部。凭着一股子牛劲,凯斯硬是争取到了面试的资格,并成功当上了助理品牌经理。

27岁那年,凯斯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开一家像微软和苹果那样的大公司。很多人都笑他,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可凯斯却满不在乎地说:“没有试过,谁又能说我不能成为第二个盖茨和第二个乔布斯呢?”说干就干,凯斯很快就与人合开了一家名为“量子”的计算机信息数据公司(后来更名为“美国在线”),主要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在线信息服务。当时不少业界人士都不太看好“美国在线”,因为凯斯对电脑技术十分外行,并且对市场也缺乏了解。而凯斯却信心满满,他认为其它电脑公司过于依赖技术,却忽略了消费者本身。于是,他放弃了技术研究与开发,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为消费者提供优质、舒适、快捷的服务,因此,凯斯从不出售复杂软件、复杂电脑,他只把简单、方便和网络出售给消费者。正是凭着这一另类的经营理念,“美国在线”吸引了众多的普通消费者,短短二十余时间就声名鹊起,成为了全球第七大公司,市值超过了1600亿美元。

在凯斯的一生当中,他曾接受过无数次挑战,但每一次他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他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也不要轻言放弃,没有试过,没人知道结果如何?

3、人该怎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人该怎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文/李尚龙

(1)

这些年当老师,遇到最多来自的问题,想必就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了。

这样的问题,多数出自于学生,少数也来源于刚毕业的白领。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甚至身边的人,也不是自己爱的。

是否该坚持?是否要放弃?坚持起来怕失败,放弃之后怕后悔,人不知道该如何往前走,更不明白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

问着问着,就迷茫了,就在原地发呆,时光飞逝,自己还在迷茫,面对十字路口,一望无垠,呆呆的站在原地。

那么,人到底怎么去发觉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答案很简单,做起来,尝试一下,自然就明白了。

前些时间,我认识了一位历史老师,他德高望重,讲课功底好,学生喜欢的受不了,总能用深刻又幽默的陈述方式讲知识点,我觉得他一定是从小就喜欢历史,然后考上有名的大学。一次和他吃饭的时候,竟然发现,他成长在一个很小的村庄,而且,本科、研究生都来自一所一般的院校。

一次吃饭,我很好奇的问他,您是怎么把历史讲的这么有趣的,是因为上学时就喜欢?

他的回答让我很难忘,他说,一开始哪有那么多喜欢不喜欢,都是做着做着,做出了成就,然后做出了兴趣,慢慢的就喜欢了。

后来我才知道,他因为学的师范类专业,一个人刚来北京除了去学校当老师根本找不到工作,他想,要么先渡过生存期吧,再去谈梦想。于是,他就开始了教学生涯,一个月赚的钱加上课时费,至少能让自己在这所城市活下来,就这样,他一干就干了十年。

我问他,那您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喜欢教历史的?

他说,应该是第一年结束后我被评奖时吧。那年,我还被评了一个优秀新教师呢,整个年级就我一人。成就带来乐趣,乐趣能让我走的更远。

他的这番话,没有端着架子讲出来,他脚踏实地的告诉我,其实在还没做一件事情之前,根本不存在什么喜欢不喜欢,甚至许多事情都是做着做着发现了成就感,然后慢慢的喜欢了上。

我继续问,那要是您干了一年后,虽然有了一些成就,赚了一些钱,但是不喜欢呢?

他愣了一下,若有所思,然后回答:那就放弃呗,再去做自己的喜欢的事情。

我继续刨根到底:那,这一年不是浪费啦?

他摇摇头,说,不会浪费,这都是青春,这一年的教学经验是拿钱都买不到的,这一年能让我渡过生存期,还能让我更加明白自己不要的,不亏!不亏!

这是我见过活的相当明白的一位长者,其实人许多时候,不如意都十有八九,每个人都一样。去大城市打拼的人,都是先将就后讲究,先谋生后谋爱,坐着赚钱不丢人,别忘了最初的梦想就好,何况,谁能确定以后的自己会不会爱上坐着的生活。

(2)

萧伯纳曾经说过:人生三万天,你有没有花三天去思考自己喜欢什么?

的确,如果一个人能活到70岁,他就有了25550天的日子,这么多时间,我们真的是否花了三天,什么也不做,就冥思自己的前方,思索自己的路。

但实际上,我们并不用花三天,什么也不做,就这么傻傻的想自己何去何从,这样反而不容易想明白。生活是过出来的,目标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

人在一开始迷茫是常态,没有人在大学时期就清楚的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十年何去何从,所以,当一个人跟你说帮你规划十年之后的生活,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转身走人然后跟他说一声“呸”。

我曾经遇到很多企业家,他们现在事业非常成功,甚至可以给学生当人生导师,私下里我时常会问他们,是不是你们大学时就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我以为他们会告诉我一个励志的答案:必须的,我从未迷茫过!

但事实不是,他们都迷茫过,都曾经看不到方向,甚至不知道路的前面,光在何方。可幸运的是,他们在有了一丝想法后,马上开始着手去做,一些人,做着做着,就做成功了;另一些人,做着做着,发现走不通,转身回头,重新来过。

其实,当一件事情能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做成功,你就应该去尝试,因为你年轻,船小好调头,输了大不了从头再来。

杨绛先生说过,人最大的痛苦,就是读书太少,想的太多。

其实,人更悲催的,就是想的太多,顾虑太多,不去尝试。

很多恐惧和焦虑,都是从别人口中说出的:别人说初恋一定不会有结果,别人说一个人不宜旅行,别人说大多数人都倒在了这里。

可自己不尝试,永远不知道其实自己就是那个万里挑一的人,奇迹之所以没有发生,是因为流言太重,压垮了本应该去尝试的英雄。

(3)

许多人都在纠结于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其实大可不必,因为关于喜欢,很难去量化,与其无止尽的纠结着这件事情我到底喜不喜欢,还不如迈出第一步尝试一下。

喜欢了就坚持,不喜欢就放弃。

这世界上有太多的人,为了潇洒的迈出第一步,最后迟迟在原地不动。

我在一次做节目的时候,一位观众问我,我到底是该考研还是该找工作?

我说,我不知道。

他很失望的说,你怎么能不知道呢?

我说,你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

他说,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我笑着说,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

他在台下就笑了。

我继续问,那你现在都做了一些什么准备呢?比如投简历,比如开始背政治、英文。

他摇摇头,我这不是还没想好要干嘛呢吗?

我说,你想多久了?

他说,快一个月了。

我差点倒在台上,要不是在录节目我真的准备开骂了,后来我还是心平气和都说:那么,我有个建议,从今天回家开始,先试着去招聘网站上投个简历,再去报一个考研班,两条路一起走着,放心,肯定有一条路后面会夭折,一条路会更适合,那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他问,不矛盾吗?

我说,有矛盾也不是工作和考研,无非是与你打游戏的时间矛盾,与你睡懒觉的时间矛盾,与你追剧的时间矛盾,你都想了一个月了,如果一个月前你这么做了,现在早就应该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了。

他若有所思,事后,我也深思了起来。

到底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4)

我曾经听到一个很好的答案,朋友告诉我,人在岔路口时,有许多自己选择的路,其实你完全可以都走走,大不了回头重新来。

的确,与其在原点想破脑袋,胆战心惊的不敢向前,还不如走两步试试。

人吧,只有见过许多人,才知道自己爱的是谁;只有去过天涯海角,才能明白自己想定在何方;只有走过许多路,才知道那条路是自己喜欢的。

—end—

4、你怎么知道人家早下班了

你怎么知道人家早下班了

文/刘墉

有一阵子我在台北的办公室非常忙,经常加班到晚上七八点钟。有一天晚上,将近八点了,我发现有一家新成立的公司,似乎是可以合作的,就叫助理拨电话过去。

我助理一笑,说:“刘老师,你知道现在几点了吗?人家早下班了。”我问她:“你怎么知道人家早下班了?”助理说:“当然了,现在都八点了,只有我们还在加班。”我又问她:“既然我们能加班为什么别人不能加班?”然后坚持叫她拨电话。

电话居然通了,我喜出望外,先幽默地说:“真不简单,你们还上班哪!”对方也很幽默地说:“是啊,你如果不认为我还上班,怎么可能打电话过来呢,你不也在上班吗?”

结果我们发现双方都是很拼命,很讲求效率的,接着谈合作,居然两三下就谈成了。

再说个故事,有一天我一个人在办公室写稿子,突然电话响了,接起来,是个学生打来的,想邀请我到他的学校演讲。因为被打断了写作的文思,我有些不高兴,问他:“你知道现在几点钟了吗?你怎么会想到我还在办公室呢?”学生说:“因为白天打电话您的秘书都说您不在,我就试试晚上,说不定走运,您会在。果然找到您了。”结果我因为那阵子忙,本来已经不接任何演讲了,这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我,我居然答应了。

我提这两个打电话的故事,是要说世界上能够异军突起,有了不小成就的,往往是那些“明知不可而为之的”人。所以西方有句谚语——“最大的冒险,是不敢冒险。”许多人失败不是败在他没有能力,没经验,常败在他不敢尝试。

再举个真实的例子,有一天我跟一对夫妻去吃日本料理。丈夫说他要喝咖啡,还没有问服务生,太太已经笑了:“老公,你是吃日本料理,人家只有茶不会有咖啡的。”丈夫反问太太:“你不问你怎么知道呢?说不定就有。”

接着,把服务生叫过来问,果然人家有咖啡,而且很快就端上来了。()那太太挺尴尬,问服务员:“奇怪了,我记得不久前到你们这儿来吃饭,我要喝咖啡,你们说只有茶没咖啡,为什么今天有了呢?”那服务生说了:“就因为上次您问咖啡,我们没有,想到可能有些客人需要,所以立刻就进了一套煮咖啡的机器。”

这件事儿给我很大的启发,那个丈夫是“明知八成没有,还要问”,太太是“想必没有认为不必问”,餐厅是“既然客人有需要,就不能固执的坚持日本料理不卖咖啡”,那不正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最好的例子吗?

这又让我想起一本美食书上谈到的真实故事。有个公司以重金招聘两位创意人才,从几百位应征者当中,精选了四个人,每个人都有非常好的学术背景跟专业经验,让这公司的老板很为难。决定再跟这四个人吃饭,聊聊天,感受一下哪两个比较适合。

四个人都点了牛排。没多久,牛排端上来了,其中两个人先撒了点盐,才开始吃。另两个则先吃了一口,才拿起盐罐撒了一些盐,就从这个撒盐的动作,老板决定了他要的人,各位猜是哪两个?是牛排上来没吃先撒盐的,还是尝一口才撒盐的?

答案是后者。正如老板后来说的,如果你没怎么吃,怎么能武断地认为一定不够咸?就算你十回有八回吃到的牛排都要加盐,你也应该先试一下。我要的是有创意的人,是能在没有机会中找机会,在绝望中找希望的人,而不是自以为是,独断独行的人。

同样的道理,我们今天回到打电话的主题,如果今天老板叫你,在怎么想对方都已经下班的时候打电话过去,你能武断的说不吗?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