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抗抗:鹤的舞蹈
张抗抗:鹤的舞蹈
我相信自己与鹤是有缘的。60年代末从杭州到北大荒下乡时,我报名的那个农场,就叫做鹤立河农场,隶属鹤岗市。想来在很久以前,三江平原湿地上,一定曾经自由地生活着许多许多白鹤灰鹤,那地方因鹤得名。
但我到达鹤立河农场的连队时,几乎已经见不到鹤的踪影了。水库边草旬深处,偶有一只白色的长脖老等,细脚独立、低头于浅水觅鱼,有人走近,它便伸开翅膀迅速仰天起飞,单腿忽而变成两根,垂直悬挂于身后,瘦腿伶仃,白羽飘飘,大有仙风道骨之态。那一刻我几乎惊呆,尔后激动不已,从此固执地将此鸟认做白鹤,以给自己一点心里安慰。
但事实上,那时候三江湿地正被大规模开发成农田,鹤立河早已徒有虚名了。
977年,我带着关于白鹤之梦的破灭与一线尚存的人生理想,来到哈尔滨读书后又留在那儿。有一天,在事先完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境下,白鹤突然出现了--它们以舞蹈的姿势,猝不及防地闯入我的视线。那是我生命中值得庆贺的幸运日,后来的岁月中,它仍不断地令我陶醉与回味。时隔20余年,当时的情形仍清晰如初、历历在目。
那是80年代初一个春天的清晨,我与一位邻居大姐约定去哈尔滨市动物园晨练。我们似乎是被一阵阵嘹亮的号角,或是高亢的呼唤所吸引,闻声走到了一座高大的丝网笼前。那一刻我的呼吸都几乎停止了,我看见了一群白色的和灰色的大鸟,不,是一群真正的仙鹤,正在笼中翩跹起舞--
银衣白裙飘飘,身材修长流畅,长颈长腿灵巧敏捷,灰褐色的眼睛彼此深情地凝视对方--它们几乎具备了天才的舞蹈家应有的一切优势,还有内心热烈而疯狂的激情。它们在清晨的第一线阳光中从容地展开了巨大的羽翼,然后轻盈地弹跳,凌空扑转,就像踩着音乐的节拍,一步都不会乱了方寸。伴奏的音乐流淌在它们的血液里,我们人类是听不见的。一只白鹤高雅地踮起足尖,将长喙伸向太阳的方向,一次又一次,总是与其它的鹤擦肩而过,然后一个华丽转身,在笼中奔跑翻腾,掀起一阵忧郁的尘雾--这是白鹤的单人舞,高傲而又孤独;而双人舞的风格则完全不同,那是热情奔放而又光焰四射的:双鹤颈项相绕,四足灵巧地此起彼落,每一个动作都是互相呼应的,就像人类的拉丁舞那样配合默契;它们不停地追逐嬉戏、煽动着翅膀换位拍打,像是在拥抱与抚慰对方;鹤似以腾跃示欢喜、以展翅示仰慕、以交颈示情爱、以啄羽示亲近;那般缠绵悱恻、难舍难分;那样扑朔迷离、如影随形;鹤在舞蹈时,在天地间释放了它求偶的全部渴望与爱意,忘我忘情如痴如醉,令观者惊羡而自愧不如。当笼中所有的鹤们都一同起舞时,犹如风起云涌电闪雷鸣,一场气势磅礴而壮美的集体舞开始了,整个笼子似乎都在震撼。我听见了雄浑的交响乐、还有旷野春风的呼啸;然而,眼前白鹤的狂舞却旁若无人,依旧悄然无声地进行着。
那一刻我相信天下所有见过鹤舞的人,都会被它们的真诚率性而深深感动。
也许再没有哪一种动物,能比鹤的舞蹈更奇妙更精美更富于感情色彩了。20多年前我曾见过笼中之鹤的舞蹈,从此终身不忘。但也因而有一丝悲哀挥之不去,我只能想像着那些栖居在蓝天野地的鹤群,大自然辽阔的舞台,会使它们的舞蹈更加舒畅与自由。在扎龙见到一位春夏常出没于沼泽,业余拍摄野生鹤群的企业家王克举,并参观了他自费建立的扎龙梦鹤苑主题公园。前后十余年,他拍下野生鹤冬夏生活形态图片近万幅,在梦鹤苑几排红砖平房的白墙上,悬挂着几百帧扎龙丹顶鹤与大天鹅的艺术摄影图片。色彩光影、雪雾水波、鹤立鹤飞鹤鸣鹤舞,千姿百态,让人流连忘返。
有人以这种方式,将仙鹤自创自演的舞蹈,在镜头中永久珍藏。
当然还有更为重要的另一种形式的挽留,留住湿地沼泽~一适宜野生丹顶鹤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齐齐哈尔市政府及扎龙保护区,在这20多年间已是竭尽所能、不遗余力。李局长告诉我,扎龙的当务之急,需要设法将苇荡中遗存的几十家农户,全部迁出保护区。北大荒是仙鹤的故乡。据悉,当年知青大量开垦的湿地,近年已陆续退耕还草。
我相信自己是与鹤有缘的:我的两个外侄女,(我事先并不知情)公爹为她们各自起名为鹤立与鹤飞--愿以此怀念那些美丽的白色大鸟,再不会被我们忘却或忽视。
初识明月岛齐哈尔市,如裙带飘绕,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终在月,风铸沙垒,缠出一座四面环水的江心岛,曾名泗中;漫漫严冬旷野冰封雪盖,大岛如一轮晶莹剔透的有关于江河与月色的想像。
从齐齐哈尔坐船逆水而上,一路上天蓝水蓝、草绿水绿,江水澄澈娇柔,令人难以相信在这严酷的北国,丰沛的嫩江竟是如此富于女性意味。这条至今尚未被污染的内河,汩汩江水,点点滴滴都流淌着骠悍的先民与历代流人的勇气与智慧。
船行十几分钟即靠岸登岛。时值旱季,但青草与树叶的气息仍是扑面而来。洼地湿润,芳草漫溢,野韭菜一丛丛绿得晃眼;小路在原始次森林中蜿蜒穿行,树不高却密集,重重叠叠的灌木与野果树,无边无际地延伸至岛的尽头;山丁子与山里红已经挂果,一嘟噜一嘟噜绿葡萄似地坠着;遍地的稠李、杨树就显得极普通了。若到盛夏,岗上一片片鲜亮的黄花菜,融入金色的阳光里,岛子就被镀上了一层金箔;初秋雨后,肥硕的油蘑一圈一圈从林子深处冒出来,采也采不完的。槐树在东北极其罕见,可在明月岛上,槐树却是平常之物了......
最令人惊讶的是,岛上竟然有桑!桑树散于岛上各处,植株低矮蜷缩,有些怕冷的样子;但桑叶甚密,叶型较江南的桑叶略小。满树深紫浅红的桑椹,一串串一粒粒珍珠似地悬于枝头,很是诱人。急急摘下几粒,满嘴甘甜,一低头,却见手指已被浆汁染得彻紫......
岛上的野生植物达百十种之多,旱苇水苇以及各种野生中草药......茂密丰富的植物可吸收30万人吐出的二氧化碳。明月岛,好一个纯净的天然氧吧。
傍晚时分,在西天烂漫的晚霞中,静坐于那条弯弯的江叉子堤岸边上,可听见草丛中传来声声蛙鸣,空中掠过飞鸟归窝翩跹的暗影,林子里传来鸟们的啁啾,热闹而喜庆的,像一场盛大的音乐会。闭上眼细细分辨着喜鹊?山鸡?江鸥?灰鹤?天鹅?猫头鹰?江中的肥鱼与江底硕大的蛤蜊,还有机灵的野兔,似乎不爱说话。其实它们就在眼前,只是它们的声音被流水淹没了。
明月岛上现有野生水禽鸟类296种,我已无法将它们在黄昏中的歌唱一一辨认。
据说还有火红色的狐狸,我能听见它的脚步从林中悄然走近,美丽的长尾扫落了成熟的草籽儿,它轻巧地纵身一跃,火焰般的身影已融入了天边的霞光里......
大雪飘落的季节,曾经远走的狼,也许会穿越无人的野地草旬,从嫩江的冰面上遛达回来,它该知道,只有明月岛才是它最可信赖的家园。
匆匆半日,根本无法将明月岛走遍,那才是岛上被开发的小小一角。尚有全岛面积2/3的草甸苇荡高岗树林,将作为永久性的自然保护区,被悉心养护呵爱。这才渐渐留意到,岛上的植物动物似乎是应有尽有,但似乎少了什么一一是真的少了什么么?去过国内那么多风景名胜地,终于发现明月岛独一无二的特色:岛上竟然见不到旅游区内通常密布的那些凌乱的饭店与喧闹的街市。尚留如此宽敞空间余地的一片岛国,竞然没有开发一座商业性别墅,以及近年来颇为流行的那些培训中心和娱乐度假村。
除了草旬便是水、除了树林便是灌木、除了自然还是自然、除了宁静还是宁静。本色而质朴的原生态,几乎接近原始。除了80年代初建起的一条童话般的环岛小火车,除了整洁的林中通道,几乎看不到现代与人工的痕迹。路边的垃圾箱都是模仿树桩设计,与四周的环境十分默契。就连洗手间都是刻意隐蔽在树林里的,白墙灰瓦,像一所古朴的林中小屋。
莫非明月岛真是一片尚未来得及开垦的蛮荒之地么?
我无法确切地知道岛上原住民的垦殖史,但我知道明月岛作为一处修身养性的世外桃源,被正式开发的历史已近百年。从20世纪20年代起,岛上陆续建起了玉皇殿(万善寺)、福寿阁、如意阁、望江亭等古建筑,每一座建筑都有精妙的来历与典故。文革中曾被闲置荒废,80年代,明月岛重新被开发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齐齐哈尔市政府下令将24家农户迁出明月岛,岛上从此不准再从事农耕养殖业,这一果断措施可谓具有环保的超前意识。其后,在长达20余年对明月岛的生态环境精心养护的同时,对()岛上的古建筑群逐年妥善修复,保持了原有典雅雄伟的风貌;近年来已有外来道士在此修行,神佛道多教合一,香火鼎盛。齐齐哈尔市政府领导的开发思路,几乎从一开始就是清晰而明确的:明月岛是齐齐哈尔市人及全国人民休闲的后花园,若是有谁为了商业利润而破坏了明月岛的生态环境,谁就是明月岛的罪人。
这是20年中始终铁定不变的原则。尽管领导班子成员已多次变更,"月有阴晴圆缺",但明月岛生态守则却始终被坚持下来。即便在90年代商业浪潮一度失控为"特大洪水"之时,明月岛一不卖地、二不大肆盖房,三不修建大型娱乐设施,而是年年种树、年年栽花;就连小规模兴建的明月山庄宾馆,寸土寸瓦廊柱屋檐,色调材料也与岛上原有的建筑风格全然谐调一致,并尽力保留岛上的原始树木,房屋多掩于林间,一派浑然天成。天长日久,终是将明月岛悉心呵护得天青水绿,宛若中秋朗夜,长风晴空中一尘不染的透明玉盘。
众星捧月,明月依旧。
也许可借用"存在就是一切"那句话--明月岛原汁原味的原始风格的保留,是明月岛赖以生存并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
岛上一夜,听明月岛管理处的鞠主任对我讲述明月岛,一草一木如数家珍,那份自豪、那份骄傲,令闻者心动。夜风凉爽,却感觉到爱岛人身上散发着逼人的热流,如滔滔嫩江水不断朝我涌来。6月初识明月岛,更识了如此酷爱故乡的齐齐哈尔人。
2、有关舞蹈的名言
有关舞蹈的名言
1、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唐·杜牧
2、舞蹈是语言之母。——r.g. collingwood
3、观其舞,知其德。——《札记》
4、舞蹈没有留下的手稿,没有挂在墙上的画作,没有出版的诗集,什么都没有
5、舞者如被编舞者弹奏的钢琴。——george balanchinc
6、在我成长时期,感情和欲望都令我羞涩。而通过舞蹈,我终于可以应付自如,而不再觉得羞涩。——舞蹈家twyla tharp
7、没有人在乎你跳得好不好。只要跳起来就行!伟大的舞者并不因为技术而伟大,是因为激情而伟大! ——马莎·格雷厄姆
8、舞衫回袖春风,歌扇当窗似秋月。——南北朝·徐陵
9、我继续跳着,永恒的创造之舞,创作者与创作融成完整的喜悦。
——迈克尔杰克逊
10、宛若风飞雪,悦如飞燕游龙。——清·洪升
11、舞蹈是脚步的诗歌。()——德莱顿
12、舞蹈跳的就是文化,跳的就是一个人的文化底蕴。——王永刚
13、庄严正式的舞蹈是一种精密计划的几何学。——ruth katz
14、当你翩翩起舞的时候,要注意与你伴舞的是谁。——约翰·克拉克
15、我持续跳着、跳着…… 跳着,跳到只剩下……舞蹈。——迈克尔杰克逊
16、跳舞真正的收获,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技巧,而在于你收获了多少自信!你可以不把跳舞太当回事,但一定要把自信当回事。——佚名
17、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汉·傅毅
18、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
19、蹈音乐和爱情之子。——约·戴维斯
20、如果舞蹈正确,它不应该有任何多余的动作。——fred astaire
21、你感觉到生命的转瞬即逝的刹那。 ——莫斯肯宁汉
22、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唐·岑参
23、舞蹈是有节拍的步调,就像诗歌是有韵律的文体一样。 ——培根
3、关于舞蹈的名言
关于舞蹈的名言
1、庄严正式的舞蹈是一种精密计划的几何学。——ruth katz
2、在我成长时期,感情和欲望都令我羞涩。而通过舞蹈,我终于可以应付自如,而不再觉得羞涩。——舞蹈家twyla tharp
3、舞者如被编舞者弹奏的钢琴。——george balanchinc
4、舞衫回袖春风,歌扇当窗似秋月。——南北朝·徐陵
5、舞蹈跳的就是文化,跳的就是一个人的文化底蕴。——王永刚
6、舞蹈是语言之母。——r.g.collingwood
7、舞蹈是有节拍的步调,就像诗歌是有韵律的文体一样。——培根
8、舞蹈是脚步的诗歌。——德莱顿
10、我继续跳着,永恒的创造之舞,创作者与创作融成完整的喜悦。
——迈克尔杰克逊
11、我持续跳着、跳着……跳着,跳到只剩下……舞蹈。——迈克尔杰克逊
12、宛若风飞雪,悦如飞燕游龙。——清·洪升
13、跳舞真正的收获,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技巧,而在于你收获了多少自信!你可以不把跳舞太当回事,但一定要把自信当回事。——佚名
14、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
15、如果舞蹈正确,它不应该有任何多余的动作。——fred astaire
16、你感觉到生命的转瞬即逝的刹那。——莫斯肯宁汉
17、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唐·杜牧
18、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唐·岑参
19、没有人在乎你跳得好不好。只要跳起来就行!伟大的舞者并不因为技术而伟大,是因为激情而伟大!——马莎·格雷厄姆
20、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汉·傅毅
21、观其舞,知其德。——《札记》
22、蹈音乐和爱情之子。——约·戴维斯
23、当你翩翩起舞的时候,要注意与你伴舞的是谁。——约翰·克拉克
4、张抗抗:他人
张抗抗:他人
是的,平常的日子,我们普通的人,若是不通过医学检测,看不见sars究竟躲藏在哪一个角落窃笑。暗处的sars原本没有眼睛,但它对人的袭击却是又准又狠;它根本没有腿脚与翅膀,可它的传播与感染力度,却可迅捷致人于死地。
智慧却无奈的人类,在看不见的病毒面前,却终于看见了自己--也许这是非典给予我们惟一的"馈赠"。我们终于因此而发现了自己的短处,如果我们真的、真的愿意发现。
上世纪中叶曾被一度极端化了的中国式"集体主义",自从在世纪末之前,逐渐分解以及还原为对个人和个体的尊重,初步建立起个人的权益保障系统之后,"我们"一一这个在计划经济时代使用频率极高的语词,已被更为普遍的"我"所替代。
我喜欢说"我"。也因此欣赏其他的那些"我"。如果没有"我"的确立、没有无数"我"的合作,"我们"必定是空洞、脆弱,空心化以至于不堪一击的。
然而,在"我"和"我们"之间,是以"他人"作为连接点的。
"我"因"他人"而成为"我";"我们"因"他人"
而成为"我们"。当"我们"过度地强化、放大"我",而舍弃"他人"的时候,"我"便处于四面受敌的孤立无援之中。
sars的突袭,也许一场酝酿已久的预谋。或者说,它与我们社会生活中潜在的已知病毒,进行了一场合谋演习。当许多人被不知来自何处的流弹击中之后,当京城4月飘飞的柳絮在没有哀乐的送别中,替代了无法到场的亲友们胸前的白花时,那个关键词犹如从枪膛中退出的一串串弹壳,铿锵落地;如同漫天飞舞的朵朵杨花,花絮中心那一粒极其微小而坚固的树籽一...他人!
远在sars到来之前,在我们国民的传统习性中,"他人"这一概念,更多情况下,只是一种被供奉的虚设牌位。我们的成语中曾有"以邻为壑"一词,可以佐证。有"只扫自家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谚语,可以证言。即便在集体主义理想教育最为鼎盛之时,"他人"不仅未能成为国人的自觉意识,"他人"反而意味着告密、背叛、异己、危险、离间等等。这种专制体制下的集体主义文化,终于导致了"他人即地狱"的严酷后果。闻"他人"而心颤,近"他人"而丧胆。也许正是由于对"他人"的恐惧,文革之后,"我们"迅速土崩瓦解,"我"自仰天长啸一一而"他人"却不得不退出公众的视线,淡化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虚词,成为公民道德的模糊地带。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的高速增长,造成生存空间的高密度化;人口压力长期形成经济发展与卫生保健的沉重负担;部分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计划生育仍然阻力重重。"我"生我的娃,管你么事?在人口问题上,可有"他人"的意识么?
餐馆大肆收购、杀戮、烹煮野生动物为牟取暴利;食客面不改色食用野生动物以饱"福"或炫耀财富;官吏不惜以野生珍稀动物作为最高规格的宴席,"贿赂"上级领导为自己铺设升官晋级的阶梯--在这个破坏自然生态的"人链"中,可有"他人"的位置么?长期以来,城市与乡村的公共卫生系统始终没有得到真正重视:办公室的脏乱差、公共场所的日常消毒防护、公共厕所的洗手设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等等。但公共卫生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心态,却有着惊人的共识:这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在这些被忽略的公共卫生死角中,可有"他人"的概念?
日积月累的民众生活卫生习惯中,沉淀下多少宁死不改的恶习陋性一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随地抛弃果皮塑料袋、就餐分餐制、自助餐始终难以推行、酒后驾车、公共场所吸烟等等......"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不患寡,患不均"--在这利益与灾祸均享均沾、"同甘共苦"的行为惯性中,可有愿为"他人"避免灾祸而自控自律的一份责任感?
笔者在青少年时代,也曾干过诸如品尝野味、乱扔垃圾、用水清洗阳台而祸及楼下邻居的蠢事,至今想起来仍羞愧难当。时近中年后略有觉悟,主动打扫公寓楼公共楼道,为外人不解;外出郊游必将垃圾带回,受人嘲笑;每逢开会与不相识的人共同进餐,总是将大盘中的菜,用公筷先夹入自己的小盘而后食之,却每每遭同桌侧目......
忽然想起某城有一句流行百十年的市民习惯用语一一你死脱,关我啥事体?在非典时期,终于发现这确实是中国国民典型的思维方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流行病看似横空出世,但病毒流行的条件,却是早就埋伏下了。
sars之前的许多年中,我们似乎一直在无意中铺设着迎接它到来的无障碍通道。
sars对此好像是心领神会。它在我们猝不及防之时偷袭登陆了。擅长隐身的sars一开始几乎没有遭到抵抗,因而长驱直入跃抵京城。在它畅行无阻的最初阶段,它曾窥测方向环顾左右,一时寻不见太多具有"他人"观念之"他人",却一眼扫尽许多个免疫力低下的"我"--
某些从疫区回原地的潜在病人,不仅不主动自我隔离,依然四处游走与友人交杯换盏"亲密接触",将病毒传播数人;某些疑似病人坚决拒绝隔离,甚至殴打流调人员,导致多人被感染;某些人发烧咳嗽出现感染症兆,却抱着侥幸心理隐瞒病情继续出没于公共场所,结果害人害己;就在报刊电视台三令五申宣传防病基本常识之后,仍有多人携带sars病毒紧急逃亡,逃往"没有非典的地区",然后将病毒扩散传播到其他城市。南方某城的一位医生竟然明知自己在已被。
感染的情况下,依然赴香港参加亲戚的婚礼,终因病情不治客死香港,也因此将病毒传至香港乃至祸及全球--sars正是借助着"他人"这一载体而横冲直撞,不顾"他人"的行为恰恰是贻害"他人"之元凶。笔者的亲友有个小保姆,原本无恙,却在极度恐惧中连夜逃出京城,表示死也要死在老家--岂不知她的恐慌与路途传染的概率,也许真会造成她全家人一起感染身亡的悲剧。除了愚昧无知之外,她在临危出走之时,脑:产里可曾考虑过"他人"一一她亲人们的安危呢?
更有那些趁机大发国难财的趁火打劫者...抗非典一线已是水深火热,急需标准防护口罩消毒水隔离服预防药,"后方"却在大肆制造伪劣产品倾销市场。甚至有人竟然用辣椒杆茄子杆粉碎成末后,冒充预防性中药出售;还有用纸巾代替纱布的黑心口罩等等一...若是有起码的良心与知识,至少应当知道,sars病毒一旦在全国失控泛滥,任何"他人"都将无法幸免,连同造假者本人在内。
在sars原发之初,人命关天,有关方面不仅不充分重视,反而谎报瞒报,继而造成大范围大规模爆发循环感染,成为流行病史上永远难以被饶恕的罪过。在民众的生命与官位职权的天平上,孰轻孰重?世上究竟还有什么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为重要的呢?身为"人民公仆",究竟是对上级负责还是对民众负责?为了自身的私利与权力,不惜掩盖真相、欺骗公众、玩忽职守、草菅人命...一在这些人心目中,且不说"民众"或是"人民"这样冠冕堂皇的词语罢,就连对"他人"负责的这一起码道德良知,恐怕都已丧失殆尽。
如此菲薄或是蔑视"他人"的后果,却需要更多的"他人"一广大民众用惨重的生命代价来偿付!造成sars对中国经济、文化、精神多方的重创,以及信任、信誉的流失。
幸而在sars最为猖狂之际,全民紧急动员进入抗击非典的这场战役中,我们看到并听到了无数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事情。我们看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抗击非典高效有力的部署与措施;我们看到了无数个揪心焦虑的日日夜夜,白衣战士们勇敢而冷静的抢救行动;在生死交错的临界线上,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芒;我们看到各个媒体的专业人:冒着生命危险所进行的不懈而无畏的新闻报道;我们看到社会各界为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病人家属送去的援助、关怀和爱心,看到城市服务系统在灾祸面前依然坚持着有序有效的运行;看到大多数普通市民的克制与配合;看到患者的坚强;看到民工的留守;看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看到专家学者的坦诚呐喊,为抗击非典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建言献策;看到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民族凝聚力......
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人"一一他人,即人类的共同利益。
时值6月,sars看似已经奄奄一息。我们将进入sars后--一个正在引起更多的人深刻反思的时期。从究竟"对谁负责"的社会体制,直到每一个是否能对他人负责的个体;从国家的预警系统、监督机制,到尚待提高的国民素质;从政府处理突发性灾难事件的综合能力,到我们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力;从全民防疫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到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种种生活陋习--华夏大地究竟在哪些皱褶里,暗藏着我们经年日久视而不见的漏洞与缝隙,终于使sars得以趁虚而入并大肆蔓延?
不必一味责怪sars凶残,还是多多检讨我们自身的过失;不必抱怨天灾横行,人祸总是为天灾开路甚至助纣为虐。
就在前几日,偶尔与一店主闲聊,说起这场重大流行病,给国家经济和国际声誉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他打断我说:那算什么,我个人的经济损失才大呢!
哑然失语。思忖良久,觉得这也许正是sars后的症结所在。
在人类走向进步的历史上,曾多次爆发大规模的流行瘟疫。病毒与细菌是对人类种种恶习的报复,但也许恰是不无善意的提醒与警示。灾难最终一次次被人类的智慧与理性、科学与文明所战胜,所以我们决不会因此放弃对自然和生命奥秘的探索。科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仍须用科学的方法来遏制和解决。但愿自sars之后,我们能够看见病毒的藏身之处了--人的短处在哪里,sars就在哪里。它其实附着于人的弱点与错误,得以繁殖、复制、衍生,甚至不惜与人类同归于尽。
sars后,生活很快就会恢复以前的喧嚣与热闹。我们能否问一问自己,此后究竟应该怎样选择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公共领域里,"零距离"是有害的。距离便是"他人"。而"他人"即社会公德。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和"我"之外,地球上更多存在的是陌生的"他"--他人!还有"它"--与人类共存的动物朋友们。
正是为了"我"的安全与自由,请不要再"惟我独尊",而多些对"他人"的关爱吧。
"我"的自由是他人自由的终结。而他人的自由,最终才能成为"我"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