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里克塔读后感](http://www.wenzidahui.com/tu/635.jpg)
1、克里克塔读后感
一条全身青绿的动物,背上有着深绿色的斑点,喜欢到处钻来钻去。猜猜这是什么?对了,这就是一条蛇,它的名字叫克里克塔。
它是我的新朋友,课堂上,它帮助我们学习,课下,它又是我们最好的玩伴。有的时候,它会跟我们玩捉迷藏,我们一整个课间都找不到它;有的时候,它会变成长绳,让我们跳来跳去,然后又突然故意把一个学生绊倒,再去把那个同学缠住,用它那又细又长的舌头去舔舔那位同学。最有趣的一次,它变成滑滑梯,一些同学坐到它的身上,正作文要滑下去时,克里克塔故意摇晃身体,大家顿时感到好像来到了大海上,上下颠簸,让孩子们觉得既好玩又刺激。
它还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是我们的及时雨。我们班里有一位同学,总是胆子很小。有一次,我们老师让她上讲台来写一个字母,她竟然胆小消过度,忘了怎么写,就在她低下头时,却看到了克里克塔在地上用身体摆出了那个字母的样子,然后她恍然大悟,迅速写出来了。
怎么样,你很羡慕吧?相信世界上不会有孩子不羡慕我拥有的这样的新朋友!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张金凤 | 作者年龄 | 11岁零6个月 |
---|---|---|---|
在读学校 | 圣公会仁立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1班 |
性格特点 | 自尊心强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钢琴 | 平均成绩 | 108分 |
指导老师 | 陶驷驹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2、读后感
题记----岁月如歌,留住儿童文学最真、最美、最善良的文字
六十年,个体生命的一个甲子。六十年,历史长河的一朵浪花。时间这条长河匆匆流去,转眼间,祖国已六十周岁了,而儿童文学也成就了六十年的辉煌。
我,是一个在书堆里长大的孩子,一路走来都伴随着书香。书是我最好的朋友。这次,祖国妈妈已经六十周岁了,她为我们献上了最好的礼物----60周年儿童文学典藏丛书。
这套书共有6本,我逐一阅读,最爱的还是那童话卷?烂漫的天空?。长这么大了,还是喜欢童话,童话是最美的,一切都被赋予了生命。童话是虚构的,完完全全虚构的,它需要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品读、去理解、去体会。童话中的情节和文字都是儿童文学中最真、最美、最善良的。
又是一个宁静的雨夜,雨天读书永远是最舒服、最幸福的,而当夜幕降临,一切都变的安静时,读书就更惬意了。
学着妈妈的样子,我沏了杯奶茶,然后坐了下来,轻轻翻开?烂漫的天空?,悠闲的慢慢品读。喝上一口奶茶,嘴里的醇香立刻弥漫开来,而书里“香”也扑鼻而来。
我合上了书,闭上了眼睛,脑海中都是那些美好的童话故事:?装满阳光的梦?、?宝葫芦的秘密?、?女孩和栀子花?……有的童话故事拥有动人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的呢则拥有蕴涵着超拔新奇的想象、幻想、美妙意境和深邃的理趣意蕴。无论是什么童话故事都散发着一种将大小读者的心紧紧吸引的奇异魔力。
我明白,赏读一本优秀的童话集不仅要阅读作品离奇精彩的故事,还要认真阅读体会作品优美的语言、高尚的情感,仔细领略其中蕴涵的深邃的哲理意韵,只有这样来品读童话,才能从中领悟什么是是,什么是非。童话故事往往把美妙的幻想和真实的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熟悉的事情发出奇异的光彩,并且也能把我们感到陌生的复杂事情和现象,通过这种形式来表现得适合我们。另外,童话故事中也可以把一些严肃的思想、分明的是非、强烈的爱憎进行转化,将其融入故事当中,把其变的简单易懂。可以说,童话是儿童文学之中的一块瑰宝,孩子们心目中一颗不可缺少的奇目珍宝。
读完了这本收录了很多美好的童话故事的书,我受益绯浅。我读懂了童话,读懂了是非,读懂了什么叫做真善美……【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王康慧 | 作者年龄 | 11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6班 |
性格特点 | 大方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韩剧 | 平均成绩 | 97分 |
指导老师 | 周小斌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3、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有感 高中生读后感1700字
作家木心说:人生,我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活下来。小说具有交响乐一般的宏伟气魄,音乐不仅渗透到人物性格和情节之中,还影响了作品的结构和性格描写方式。独立自由的音乐精神贯穿始终,成为小说的精神主线。
约翰·克利斯朵夫作为一名音乐家,其音乐人生就成为小说描写的主要内容,而他对音乐精神的理解与不懈追求,对现实生活平庸和势力习气的反抗,就成为小说刻画其坚强意志和反抗精神的重要线索,所以自由不羁的音乐精神成了克利斯朵夫高尚灵魂的体现,也构成了小说内在的精神主线。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为追求真诚的艺术和健全的文明而顽强奋斗的平民艺术家的形象,更主要的是,作者用他对音乐精神的深刻理解,描述了病态堕落的艺术与健康奋进的音乐之间的斗争,歌颂了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音乐理念。同时又通过音乐折射了不同民族精神的融和与冲击,把二十世纪初叶那一代人的奋斗与激情,用宏大优美的艺术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音乐中的交响曲一般分四个乐章·《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著作,分成四册书,从结构上看正象交响乐那样,分成序曲、发展、高潮和结尾这四个乐章,气势浩荡,浑然一体,鸣响着时代的强音。
第一乐章(黎明、清晨、少年)描写了克利斯朵夫少年时代的生活,描写他的感宫与感情的觉醒;第二乐章(反抗、节场)写克利斯朵夫像年轻的西格弗里德一样,天真、过激、横冲直撞地征讨当时社会的艺术谎言,攻击德法两国的节场。第三乐章(安多纳德、户内、女朋友们)和上一乐章的热情、僧恨成为对比,弥漫一片温和恬静的气执,是咏叹友谊与爱情的悲歌。第四乐章(燃烧的荆棘、复旦)写的是生命中途的大难关,是“怀疑”与破坏性极强的“情欲”的狂飘,是内心的疾风暴雨,差不多一切都要被摧毁了,但是结果仍趋于清明高远的境界,透出另一世界的黎明的曙光。音乐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绚丽的画面:在广阔的田野上,大地和小鸟快乐地合唱;主人公克利斯朵夫像一株小草,沐浴在阳光和雨露下成长。其中序曲表现了“黎明”、“清晨”的场景,衬托出主人公感官与感情的逐渐觉醒,揭开了“生命赞歌”的序幕。接着一股强烈的音流从远到近,以弱到强向我们流来,逐渐展示成一位倔强、反抗的少年形象,他正是成长起来的主人公克利斯朵夫。接着主部和副部跳动的节奏音型不断地交换力度,由渐弱、弱到最弱,由渐强到强。它们像太阳在冲破乌云,闪烁出灿烂的光辉,象征着主人公在少年时期同黑暗势力英勇博斗。
其中有生活在阶级界限森严的环境里的克利斯朵夫,他看不惯母亲低声下气地接受主人家的恩赐;对父亲把他训练成一头玩把戏的动物而非常愤慨;特别是他和贵族小姐弥娜恋爱的悲剧,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进一步孕育了他反抗的情绪,这种斗争有时失败,有时胜利,变幻无常,乐曲的变化,正是反映了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变化。这时节奏的发展与声音的渐强相结合,造成在力度上的巨大高潮。当密集的音群达到顶点的时候,便开始逐渐分化成辉煌的颤音,起初是在高音,以后逐渐下降,最后回到最初跳动的音调,于是完成了克利斯朵夫生命的少年阶段。
如果我不接触《约翰·克里斯多夫》,我有一些体验,内心隐秘的东西,还有深埋心底的某些情愫,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被激发出来。可是读书的过程,作家用娴熟的技巧,深入人心的细致入微的笔法,竟一点点把你那些精神上的内核级别的东西都激活了。它使你意识到生命在苏醒的感觉。你开始真正称得上审视你的内心。因为克里斯多夫奋斗的一生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你也会遇到或者正在经历抑或早已伤痕累累,罗曼罗兰借克里斯多夫的所思所想,恰恰和你某一些想法不谋而合。一旦你开始产生共鸣,你便接着开始接纳那种思想。于是凡不够作者崇尚的标准的,在作者价值观中,不符合对应年龄应该有的情感以及理智的力量,统统被你拿来与自身做对比,然后在这个过程之中修正自己的很多不好的看法。作品中的田园风光的描写,正像一部“田园交响诗”。它那浓郁的,具有乡土气息的音乐旋律,呈现给读者的是大自然和农村生活的图景:这里有美妙的溪畔景色;也有村民们愉快的聚会。这些画面反映了人的崇高和生活的欢乐。这旋律清新、明快,给人一种艺术享受。这种优美、动人富于幻想的“田园交响诗”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表现了其对幸福、欢乐生活的向往。
作品描写了克利斯朵夫一生的奋斗历程,实现“欢乐”生活的心愿,对他来说,是一种精神安慰,虽然这种欢乐生活对他是虚幻的,这种安慰也是画饼充饥。但是“欢乐”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留给世人的精神遗嘱。什么是“欢乐”?“欢乐”就是斗争,人们必须在斗争中求得欢乐。贝多芬的一句名言,“通过痛苦,得到欢乐。”罗曼·罗兰很喜欢这句话,把它作为人生的格言,并引用在《约翰·克利斯朵夫》序言里,这句话也成了克利斯朵夫的座右铭。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国世平 | 作者年龄 | 11岁零5个月 |
---|---|---|---|
在读学校 | 宝山一中心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4班 |
性格特点 | 直率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十字绣 | 平均成绩 | 96分 |
指导老师 | 沈瑞卿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4、读后感
本书是一部令全世界感动,畅销了120年之久的伟大作品。作者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切斯。翻译者夏丐尊是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出版家。他一身从事教育与文化事业,他和李叔同一起培养了丰子恺、曹聚仁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他长期担任开明书店的编辑,出版了一大批有影响的青少年读物,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爱的教育》。
它是一部日记体小说,以12岁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用他的心、他的爱、去关怀和注视身边的世界,发现这个世界温情而可爱。有师生之爱,亲子之爱,同学友人之爱,对陌生人的爱,对祖国的爱,对不幸的人的同情和关爱,对学习的执著热爱……这一切的记述是那么真实、自然,让读者和安利柯一起欢笑、流泪、沉思、憧憬……在作者看来,爱的对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质朴的人。这不由得使人想起蔡元培说过的一句话:“教育并不是专在学校。”还有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像《爱的教育》这样的启蒙读物,正是中小学生适合阅读的精神养料,以给其正确的价值引导。这对拯救个人灵魂和整个社会风气有着不可小看的作用。
我觉得书中有许多精彩的语言,摘录一些与大家共享。
1、 亲子之爱是人间所有的感情中最神圣的东西。破坏这感情的人,实是世上最不幸的。
2、 将来命运无论怎样变动,绝不要忘了这少年时代的友谊:从今天就需这样自誓。
3、 街路是应该尊敬的,一国国民的教育程度可以可以从街上行人的举动看出来。如果在街上有不好的样子,在家里也必定有不好的样子。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上官同君 | 作者年龄 | 12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兴国实验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9班 |
性格特点 | 温和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郊游 | 平均成绩 | 116分 |
指导老师 | 易华录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5、克里克塔绘本观后感400字
你知道我的新朋友是谁吗?不知道吧,那你就来听听我的新朋友多么聪明、乐于助人吧!
我的新朋友是条小蛇,名叫克里克特,它的身躯又细又长。绿色的身躯嵌着一条条彩带,像一个又细又长的麻绳。动起来可没这么安静了,动起来上窜下跳,猴子都没它灵活。
上课时,克里克塔是我们的好助手,有一天,克里克塔在上课,它十分聪明,学会了二十六个字母的摆法,它用自己长长的身躯,摆出各种字母,刚刚还是g,转眼间又变成了s。
下课时作文,克里克塔是我最好的玩伴,男孩爱玩滑滑梯,它一秒不到,便变成了一个滑滑梯。女孩爱跳绳,它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又细又长的皮筋。小朋友们玩得非常开心。
克里克塔还是我们的救星呢!有一次,一个小朋友的风筝被风婆婆吹到了树上,那个小朋友号啕大哭,克里克塔挺身而出,它爬上树来,咬住风筝,跳下树来,把风筝交给正在号啕大哭的小朋友。
现在,你知道我的新朋友是谁了吧?对,就是它,克里克塔。我有这个全能的朋友,你应该很羡慕吧?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王永伟 | 作者年龄 | 12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新郑崇文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7班 |
性格特点 | 风趣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听音乐 | 平均成绩 | 120分 |
指导老师 | 田浩江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