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脚与西服读后感
第一次知道张幼仪是在白落梅写的林徽因的传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一书中,这个新中国第一桩离婚案的女主角在这些年总是出现在我看的有关林徽因、徐志摩、陆小曼的故事中,像一个有镜头和少许台词的群演。在读《小脚与西服》以前我一直以为张幼仪就是一个家世平平、思想传统守旧、大字不识,只懂得“三从四德”的旧社会女人。徐志摩那样一个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的新潮诗人,身边又有林徽因那样美貌与智慧并存,且同样新潮的女人,张幼仪的被抛弃似乎能够理解。
虽然在后面通过一些书籍和文章了解了徐志摩的些许事迹,对他们这桩离婚案有了新的认知,可张幼仪弃妇的形象依然牢牢刻在我的脑海中。直到有一次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张幼仪在离婚后担任了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并经营一家服装行,才让我对这个被无情抛弃的女人有了新的想要了解的想法。
《小脚与西服》是张幼仪的侄女张邦梅写的,是通过张幼仪自述的形式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张幼仪的生平。我看书其实不太喜欢第一人陈的叙述方式,总觉得不够直观,很容易跟着主人公的眼睛去看待周遭的一切。但《小脚与西服》采用这样的叙述方法却正合我意,因为之前看了太多作为“群演”的张幼仪的支离破碎的故事,所以我希望能够读到真正的以张幼仪的心路历程来讲述的有关她的故事。
《小脚与西服》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以为都是形容张幼仪的,小脚是指她离婚以前的唯唯诺诺,传统守旧。西服是指她离婚以后的坚强独立。可是看了一半才发现小脚是指张幼仪,那个接受了传统思想教育的张幼仪,而西服是指徐志摩,那个思想新潮浪漫的诗人。小脚与西服实在是很不搭,就像张幼仪和徐志摩。
书中有很多让我动容的地方,第一处便是张幼仪被缠脚那一段。张幼仪从小生活在殷实家庭,并不愁吃穿。她的兄弟们都很有出息,后期也都做出了很多成绩。她父亲在对她兄弟们的教育问题上还是很高瞻远瞩,中西学问并学。但在对女孩的教育问题上却是老套的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张幼仪从小就被教养要遵从女德,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出嫁要从夫,要孝顺公婆。所以她也被要求缠脚,小脚的女人才不会随意走动,才会听话,虽然她一直觉得她应该读书,应该接受新式教育。不过幸运的是她的兄弟接受了新式教育,在张幼仪因为缠脚痛苦尖叫时她二哥出来阻止了,并说:“要是没人娶她,我会照顾她”这才让她的母亲放弃了对她缠脚。看到这作文里真的让人觉得羡慕这份兄妹情谊。另一方面也觉得接受教育,接受新的思想确实很有必要。试想若是她二哥从小接触的只是中国传统教育,儒学思想,怕是他也会觉得张幼仪是应该缠脚的吧!而从后来张幼仪被徐志摩抛弃在异国他乡时依然没有放弃学习,即便后来做了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副总裁依然在每天下午五点请老师到办公室给她上课来看,学习是真的能够让一个人改变的。至少张幼仪没有变成普遍意义上的“弃妇”,而是从学习中成长成了一个新时代的女性。
另一处让我动容的是张幼仪去欧洲与徐志摩汇合之后。那时的徐志摩已经坠入与林徽因的爱河之中,他在得知张幼仪怀孕时要求张幼仪将孩子打掉,并在之后将不懂英文并怀孕三个月的张幼仪遗弃在了异国他乡。张幼仪不得不向她的二哥求助,详细的说明了她和徐志摩之间的情况,她二哥的回信中有一句:“万勿打胎,兄愿收养。抛却诸事,前来巴黎”。这一句话瞬间让人泪目。张幼仪在她的自述中有讲到在被徐志摩无情抛弃之后,她曾想过带着肚子里的孩子自行了断,但最后使她放弃这个想法的是《孝经》上的第一个孝道守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她从小就接受着这种教育,而这样的教诲也根深蒂固在她的生命中挥之不去。但我更相信,定然也是因为她还有可以依仗的家人。
还有一处令我动容的是张幼仪后来在被苏医生求婚的时候向她二哥和儿子征求意见,她儿子回信中的一句:“母如得人,儿请父事。”张幼仪的一生是辛酸的,虽然她后来事业成功,并且始终与徐志摩的父母相处融洽,甚至最后徐志摩母亲以及徐志摩的丧事都是她操持的,可徐志摩对她的伤害却始终让人难以释怀。可最后她儿子的这一句却让人看到了她付出的这一切是被认可、被感念的,终究是值得的。就像在张邦梅的这本《小脚与西服》繁体字版推出之时,曾经有人对这本书对徐志摩的形象可能造成的伤害提出质疑,张邦梅表示,她只是记述了张幼仪的故事和感受,让她也有讲话的机会。她做到了,这本书也做到了。而她对张幼仪的喜爱,心疼和爱护也在简单平凡的文字中展露无遗。
最后一处令我动容的一句话是张幼仪对张邦梅说的:“所以,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
绝处才能缝生,有时候看似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情,总往往会给人新的生机和另一番天地。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杜志浩 | 作者年龄 | 11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南安市第一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9班 |
性格特点 | 放荡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织毛衣 | 平均成绩 | 107分 |
指导老师 | 广药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2、西服袖边上的粉笔末下的温柔作文
清晨,我在我家附近的林荫道上散步。微风拂面,夹杂着泥土的芳香,新鲜清凉,再看看夜间晶莹的露珠,不禁意间看到了那个初二时的我们与那位身着西服的他。
那天,火红的太阳高高的挂在天上,几朵铅灰色的云懒散的盘旋,我随着消失的尘土到达学校,到达我所在的班级。
刚进入班时,我乖乖地坐在板凳上,目光总是动不动的朝向门口,因为我期待我们的老师。说时迟那时快,还容不得我在心中描绘他形象后,他就以一副完全与众不同的形象展现在我的面前。
他不像其他老师一样光彩艳丽,而是穿着一身西服,衬托出他那博学多才的才识和非凡的气质,他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他的第一节课就像一场优美的舞台剧,把我的目光给牢牢的吸引住。可没想,我却突然感到有些不适,可我不想打搅这优美的“舞剧”,只能自己忍着,可我这幅难受的模样使细心的他看见,他把我带到办公室里,问我父母的手机号。不久之后,爸爸带着那担心的眼神带我离开,临走时,我不仅看到他脸上那担心的眼神。作文
第二天,在与大大的太阳竞速过程中,在去往医院的过程中,爸爸说:“你们学校有一个老师给我打电话,好像是个男的,问你的病好点了吗。”我思前想后,脑海中只出现一个人的身影—他。不久神情又投入到那美丽的风景之中。
一星期过后,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我早早就到达了学校,在和一位位和蔼的老师打招呼的过程中,在鸟儿的欢唱声下我到达了我所想念的班级,与班里的每一位同学打招呼,嘴角也不自觉的绽放出一抹笑容。
“叮铃铃…”,它的课开始了,我的目光又被这优美的“舞剧”所吸引,下课后,他点名将我叫到办公室,那时我的脑海中一片空白。跟随着他进入办公室,他用那温柔的语气对我说:“你的病好点了吗?还有大碍吗?”那种语气使我不适应,使我的目光呆滞无神,几秒后,眼睛又恢复原来的生动,回答他说:“病全好了,没有什么问题了。”那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
时隔几年,看见身着西服的人,看见黑板与粉笔摩擦下的粉笔末,不禁想起您,不禁想起您那粉笔末下的温柔。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戚春生 | 作者年龄 | 15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大连开发区第一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8班 |
性格特点 | 冲动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做糕点 | 平均成绩 | 110分 |
指导老师 | 凌华坤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3、成长的小脚印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已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回忆成长路上的脚印,有浅、有深,每一个脚印都清晰地记录着我成长中的酸甜苦辣。
看,这是一串整齐清晰的脚印,里面大多是我用勤奋换来的欢声笑语。记得五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红蜻蜓》征文比赛,班主任让我去参加。我担心自己写不好,辜负了老师的期望,很犹豫。而老师一直鼓励我:“别怕,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就行了,老师相信你!”在老师慈父般的鼓励和自己的努力下,我的作文最终被登上了《红蜻蜓》。那一刻,我无比兴奋,辛勤的劳动终于换来了甘甜的果实。【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
这是一串歪斜模糊的脚印,上面记录了我的忧伤和失败。六年级时,数学一直还好的我,在一次数学考试时,我的成绩居然一落千丈。我眼中的天空不再那么蔚蓝,小草不再碧绿,仿佛一切都变成阴暗的了。回到家里,我号啕大哭。是父母耐心地开导我;是同学竭尽全力地帮助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是一串泥泞中的脚印,上面装满了我的后悔。我因为对书“如醉如痴”,在六年级时多次被老师现场抓获,我也当着老师的面做了个保证。可不知怎么了,一次上数学课时,老师在讲台上津津有味的讲着,而我不知不觉地拿出了抽屉中的故事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谁知又被老师逮了个正着。在老师的严厉批评声中,我这才如梦初醒。老师把书收走了,教室里所有的眼睛都盯着我,我羞愧极了,恨不得地上有缝立刻钻进去。
往事如烟,脚印串串。脚印,悄悄地记录着我成长的过程,让那一次次的失败和教训,陪我成长,催我奋进,伴我成功。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范镇 | 作者年龄 | 14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刘彬校长离开商丘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2班 |
性格特点 | 自卑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摄影 | 平均成绩 | 116分 |
指导老师 | 海蜘蛛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4、读后感
题记----岁月如歌,留住儿童文学最真、最美、最善良的文字
六十年,个体生命的一个甲子。六十年,历史长河的一朵浪花。时间这条长河匆匆流去,转眼间,祖国已六十周岁了,而儿童文学也成就了六十年的辉煌。
我,是一个在书堆里长大的孩子,一路走来都伴随着书香。书是我最好的朋友。这次,祖国妈妈已经六十周岁了,她为我们献上了最好的礼物----60周年儿童文学典藏丛书。
这套书共有6本,我逐一阅读,最爱的还是那童话卷?烂漫的天空?。长这么大了,还是喜欢童话,童话是最美的,一切都被赋予了生命。童话是虚构的,完完全全虚构的,它需要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品读、去理解、去体会。童话中的情节和文字都是儿童文学中最真、最美、最善良的。
又是一个宁静的雨夜,雨天读书永远是最舒服、最幸福的,而当夜幕降临,一切都变的安静时,读书就更惬意了。
学着妈妈的样子,我沏了杯奶茶,然后坐了下来,轻轻翻开?烂漫的天空?,悠闲的慢慢品读。喝上一口奶茶,嘴里的醇香立刻弥漫开来,而书里“香”也扑鼻而来。
我合上了书,闭上了眼睛,脑海中都是那些美好的童话故事:?装满阳光的梦?、?宝葫芦的秘密?、?女孩和栀子花?……有的童话故事拥有动人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的呢则拥有蕴涵着超拔新奇的想象、幻想、美妙意境和深邃的理趣意蕴。无论是什么童话故事都散发着一种将大小读者的心紧紧吸引的奇异魔力。
我明白,赏读一本优秀的童话集不仅要阅读作品离奇精彩的故事,还要认真阅读体会作品优美的语言、高尚的情感,仔细领略其中蕴涵的深邃的哲理意韵,只有这样来品读童话,才能从中领悟什么是是,什么是非。童话故事往往把美妙的幻想和真实的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熟悉的事情发出奇异的光彩,并且也能把我们感到陌生的复杂事情和现象,通过这种形式来表现得适合我们。另外,童话故事中也可以把一些严肃的思想、分明的是非、强烈的爱憎进行转化,将其融入故事当中,把其变的简单易懂。可以说,童话是儿童文学之中的一块瑰宝,孩子们心目中一颗不可缺少的奇目珍宝。
读完了这本收录了很多美好的童话故事的书,我受益绯浅。我读懂了童话,读懂了是非,读懂了什么叫做真善美……【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苏泉 | 作者年龄 | 11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经开区瑞锦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6班 |
性格特点 | 开朗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羽毛球 | 平均成绩 | 103分 |
指导老师 | 白小霜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5、小脚奶奶读后感1000字
梅子涵爷爷说过:“阅读,就像是那个掉进了兔子洞的爱丽丝,走进去前和出来后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世界,增长更多的智慧,让我们的精神变得更加丰富。
这个寒假,我阅读了梅子涵爷爷的一篇散文《小脚奶奶》。文章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小脚奶奶相处的一段温馨却又短暂的时光,表达了对奶奶的爱与思念。其中也穿插写了自己的家庭变故以及爸爸在文革时期遭受的迫害。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深的被作者细腻的语言和浓厚的深情所打动。但同时,我对文章内容也产生了一些困惑和不解。因为作者写的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故事,那时的生活环境是我所不熟悉的,我不明白作者的奶奶为什么是小脚?那个时候人们为什么不敢说话?为什么要划清界限?爸爸为什么要自杀?等等。带着这些疑问,我又仔细地阅读了文章,并通过求教家人和查找资料去解决心中的疑问,希望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我的小脚奶奶出生于封建旧时代,那个时代的妇女以裹小脚为美,女孩子的脚从小就被长长的布紧紧缠起来,阻止脚骨生长,最终使脚变得畸形,行走困难。这是一种封建陋习,是对女性的束缚和残害,而奶奶是受害者。奶奶因为小脚,不能多走路,来到我们家后害怕下楼梯。而我喜欢睡觉时挨着奶奶温暖的小脚,躺在被窝里才不会做噩梦。奶奶白天基本不活动,走路也总是静悄悄的,很少说话作文,但她心中有爱,很关心我,让我多抓花生糖吃,跟我聊家里的事。当我因为家里遭难而寄养在奶奶家时,奶奶和她的小脚就是我最温暖的依靠。小脚奶奶死后被孤零零地葬在乡间的小路边,没有和爷爷葬在一起,也没有墓碑,她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她给予我的温暖和爱铭记心间。
我的童年和少年正是中国政治动乱时期,是一个黑白颠倒错乱的年代。因为政治专制和思想禁锢,人们说错了话就会被批斗、被抓去劳教甚至坐牢。所以那时候人们都不敢多说话,小脚奶奶沉默寡言,大脚奶奶总告诫我不许话多,这是人们的一种自我保护。我的爸爸就因为说了真话,被批斗,不堪忍受羞辱而吃了安眠药。爸爸被抢救过来后就被送去劳动改造,我们一家从此骨肉分离。而我对“犯了错误”的爸爸怀着复杂的感情,又想跟“坏人”爸爸划清界限,又牵挂爸爸渴望一家团圆。这段内容表达了作者对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的憎恨。春天来了,爸爸回来了,奶奶却去世了,我和爸爸一起坐在奶奶的墓前,想起奶奶的小脚,心中暖暖的。
我很喜欢这篇文章,文中既有温馨的爱,也有淡淡的悲伤,还有对历史的反思。通过反复阅读,在家人的帮助下,我更深入地理解了这篇文章。那些故事,那些语句,那些感情和道理,都会留在我的记忆里,就像阳光和雨水滋养小树一样,滋养我的心灵,使我茁壮成长。
阅读,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和美好。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张栋梁 | 作者年龄 | 11岁零6个月 |
---|---|---|---|
在读学校 | 无锡有名的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4班 |
性格特点 | 自信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听音乐 | 平均成绩 | 97分 |
指导老师 | 马纳多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