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的话读后感_多余的话瞿秋白

1、多余的话读后感

多余的话读后感(一)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何必说?这句话,是瞿秋白《多余的话》里的代序。初看迷惑,当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瞿秋白自己口中的知与不知,恰恰影响了他的一生。

绅士,正是这个词让他饱受折磨,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儿时的他,就经历着母亲为了“绅士”而亡。在我看来正是从小就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让他不会拒绝,让他不会为自己而选择。在整本书中瞿秋白都在自责与自我批判间阐述,这也是他对自己的反省与认识。从小喜欢文学的他,对文字有着热爱,书,自然也是他的朋友。饱读书籍的他自然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加上俄语的学习,更让他接触了俄国的文学,思想自然比别人开阔,即使不是准确的了解,但也在当时,成为了领跑者的一员。在他的自述中,他无数次的强调自己对政治的无趣,但在我看来,正是“绅士”这种传统的思想,让他受环境的影响,有知识,有才能就要施展,去为国家做些什么,像是考取功名一样,报效国家,在别人与他研究政治时,他也没有拒绝。而也许正是这样的开始,让他从此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事,也许只是一些快感,或者说是青年时的精力旺盛,为了成功时的愉快感,让他从此踏入政治,也致使后来离不开政治。

加入政坛的他,在文章中一直说自己在做错事,在马克思道路上常做错事,但我并不这么认为,相反我觉的,虽然瞿秋白一直诋毁自己的”贡献“,但我仍觉得就像毛主席说的,他的贡献是巨大的。

依我的拙见,在当时的年代,没有人能做出一定对选择,而且只有实际尝试过,才能下结论。瞿秋白在文中所说的,都是自己在生搬,而没有斟酌仔细考虑,可正是由于他博览群书,精通俄语,才能让这些不为大众所知的思潮在中国涌动。及时有些做法错了,但绝对不能排除他的正面贡献,排除个错误选项难道不是帮助么?或许是因为瞿秋白因自己没能尽其才而苦恼,因自己涉入政治的错误选择而苦恼!就像他说自己是文人,只会看表面的文人,而去治理政治,没有为人民倾其全力而讨厌自己。但政治并不是他的选择,所以凡人的他,无法在自己并不感冒的领域去驰骋,去创造奇迹。其实,瞿秋白最爱的是文学。

身入政坛的他一直没有丢失那份对文学的爱。在被国民党逮捕之后,他想到的就是文学上的良师益友鲁迅,瞿秋白与鲁迅的感情似亲兄弟,这或许是“知我者,谓我心忧”的原因。倘若瞿秋白能真正放下“绅士”的枷锁,政治的束缚,也许就不会有“一只赢弱的马拖着几千斤的辎重车,走上了险峻的山坡,一步步地往上爬,要往后退是不可能,要再往前去是实在不能胜任了”这样悲凉的自述,也就不会“非常地衰惫,丝毫青年壮年的兴趣都没有了”。

心情的沉重,是读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没有人会不为瞿秋白的自述所动容。一生都在为共产尽力的他,却一直都在强调自己的罪过,这何尝不让人怜惜。或许细读全书后,让我学会的,是怎么对待自己一生。不要被所谓的绅士而困,不要因放不下的“工作”而倦,如果自己不能了解自己,只会因求而乏。瞿秋白先生不接受歌颂,或许因为他并没有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而我们是否该警醒,去认识下我们自己呢?”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伟的工厂和烟囱,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从前更光明了。“一个即将离开世界的人用积极的语言去描绘这个世界,难道他想暗示自己的存在是罪过?无论是文章最后自己的捐献想法,还是推荐佳文,都在告诉我们死亡对于他是种解脱。我只能认为瞿老放不下”时代“却又无能为力,希望能合理的解脱。或许那些他推荐的书,正是自己希望赏析却无缘相碰的。

多余的话,或许就是在描述瞿秋白在那时人们对他认识之外的瞿老,已经什么都改变不了,但希望还一个真实的瞿秋白给世人。也许我对这本书的认识是错误的,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何必说?“我一定要说给自己听。学会了解自己!

多余的话读后感(二)

最近看完电影《秋之白华》后,总感觉意犹未尽,对瞿秋白这个人物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他的遗作——《多余的话》。在那个风雨动荡生灵涂炭之际,曾是中国最高领导的他,最后又会留下怎样的人生感慨呢?

正是带着这种强烈的好奇,我一气呵成的读完了他的《多余的话》,看完后久久无法回过神来,带给我的震撼实在太大,又带着重重疑惑认真地看了一遍,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这是来自秋白内心最真实的独白,竟是这样意想不到:他竟是在时势的逼迫下懵懵懂懂地走上中国最高领导的职位。一个一心只想搞文学的人,在那样一个暴风雨飘摇的年代,阴错阳差的走到最高领导的地位,对政治没有多少兴趣的他,却无意攀到了政治的顶峰,这其中的误会实在难以解释,他内心的煎熬也可想而知。

他死后,因为《多余的话》,这最后的坦白,还给他和他的家人带来重大的灾难和侮辱,可能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如果知道,他定然不会留下这《多余的话》,这些真实的内心坦白,也会随着他一起长眠地下,永无见世的机会吧,那么,真实的他永远也不会被世人所知了,而留下的只是一个虚伪的躯壳,虽然会受到后人的推崇和赞扬,但是对于历史他也只是一个虚像,一个看似华美实则虚无的领导者。

人之将死,其言也真。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毅然勇敢的选择直面人生,将隐藏在内心多年的话全然释怀,还历史一个真实的瞿秋白,也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做一次深刻的评析,把自己的罪过全然的摆在世人的面前,任人评论。这是一种怎样的大无畏的精神,在中国的历史上简直史无前例。

在中国,文人的骨子里都有一种追求美名的虚伪,即便是那些自诩清高,不为名利折腰的所谓高尚者,在他们的内心其实都渴望着功成名就,希望受人敬仰,所以,他们都会选择将自己完美的作品和高尚的一面展示在世人面前,而对于内心阴暗的罪恶则完全的掩盖。而秋白呢?他却选择直面历史,直面人生,将那些历史的误会解释清楚,还原历史一份真实,对那些虚名和内心压抑的无奈彻底的释放,一切功过在历史的真实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想到这些,不禁对他油然而生一份强烈的敬意,一个敢于忠于自己的内心,敢于将自己的过错全然坦白在世人面前,尊重历史的真实,坦诚自己的人生,他是伟大的,即便那些坦白的错误,在后人看来也是一份真诚而勇敢的可爱。也不由得联想起十八世纪伟大思想家卢梭的《忏悔录》,它们都是对自己生命最后的坦白,对自己人生的深刻解析,将自己内心掩藏一辈子的独白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当然也涵盖了他们这一生犯下的很多错误及一些思想的污点,这样毫无遮掩的将自己的内心赤裸裸的坦诚出来,这份勇气和坦诚值得我们钦佩。

可是,对于他们这两部具有同样性质的遗作,却遭到世人不同的态度,卢梭的《忏悔录》享誉全球,而瞿秋白的《多余的话》却是知之甚少。面对这样的现状,对秋白,更多一份怜悯;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又多了一份理解;对于文学,也多了一份思考。因为西方文化自由开放的氛围,对于那些突破世俗的思想和言论很容易吸收,并发扬传播开来;而中国文化则一直推崇含蓄美,追求一种大同思想,对于那些直白的坦露就显得有些反感。另一方面,中国当权者正是共产党,他们的核心政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而秋白却在《多雨的话》中表明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没有丝毫的兴趣,走上那条道路完全是一个误会,当权者当然也不会让他的这些思想言论传播开来,在文化大革命那会它还受到极大的打压了。虽然现在思想开放了,言论也自由了,但是毕竟传统文化还根植在我们思想骨子里,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的统治思想在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也不容动摇呀,所以,瞿秋白的《多余的话》还是很难在中国这片思想比较保守、思维比较禁锢的土地上大放异彩,这也注定它无法盛传开来,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会在历史的舞台上找到一个绽放的契机,像卢梭的《忏悔录》一样带来一场思想的解放,又或者它会永远这样冷冷清清的流传着。不管怎样,我都相信在历史的洗涤中,它都会守住自己的独特和真实。也因着这份真实的坦然,引发了我很多的深思,它也一定会给更多的读者带来全新的思考,关于人,关于思想,关于文化,关于自我,关于历史…

《多余的话》引发我思考的不只是这些,还有对人和生命更深刻本质的思考。在我没有读秋白的遗作之前,我一直将他定位在一个纯粹的坚定不屈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信仰者,一个为中国革命事业奉献一生的领路人,一个骨子里正气凌然的文人,总之,是他那个时代所造就的典型的坚定革命者,为理想为事业奋斗不息的战士。然而,在我读完了《多余的话》后,他的这种形象在我心底完全打碎,这些刚毅有力的赞美之词用在他的身上完全是一种扭曲,就像他所说的“历史的误会”一样,完全是一种误解。

这个认识上的重大转变,引发了我久久的思索,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毫无政治头脑的无政府主义者,怎么就在一种无形的浪潮中被推上政治风暴的顶端,还在这条政治之路上走完自己的短暂的一生,难道仅仅只是他身上那点特有的中国文人的软弱和积习吗?肯定不只是这些,那个时期的文化浪潮对于他人生的走向也有很大的冲击吧,他也只是时势造就的一个压抑自己内心的畸形人物,在压抑很久以后,在临终的时候终于憋不住要全然爆发,将内心的真实情感宣泄出来,也不枉自己来这是残酷的现实走一遭。

在每个时代中,像他这样的人也是不可胜数,只是少有人敢像他这样完全的坦露出来,人总是想着即使离开这个世界也要将自己美好的一面留下来,而那些不好的则随着自己一起掩埋在土里永不见天日,所以,对于历史人物,我们看到听到的都只是一些美好的故事,他们也在不断的流传中渐渐被加以神化和完美化。可是,秋白着突破性的壮举,毁灭掉的不仅是他在我心中的完美形象,也毁灭掉了我一直以来对历史文人和伟人的盲目推崇的思维定势,而教给我一个深入人物的内心去了解一个人才能正真全面看清一个人,不要被许多表面的现象所欺骗而产生严重的误解和曲解。

此外,我也清晰的认识到:要看清一个人的内心,并不是一件易事,即便是朝夕相处的人,对他的习性和性格完全掌握的人,我们也很难读懂那个人的内心世界的感受。因此,对于身边人所做出一些奇特而出人意料的极端举动,我们不能持有讽刺和嘲笑的态度,更应该怜悯和理解,静静地细心去了解和感受他们的内心承受的煎熬,并对之表现出我们应有的关切和友爱。特别是一个成功的人,我们不仅仅要看到他们身上所闪烁的耀眼光环,更要明白他们取得这些走向成功这一路所经受的心灵煎熬和身心折磨,或者更深入地想想,我们所羡慕的这些成功,也是不是他内心真心渴望得到的呢,还是他也只是被逼无奈以下走到这个自己毫不感兴趣的顶端,或许他的内心所向往的并不是这些。

人,时常在现实的逼迫下做一些违心的事,甚至一旦做了就无奈地做了一辈子,这也是无可避免的现状,真正能够忠于自己的内心,完全按自己的意愿一直生活下去的人又有几人呢?在可怕的现实面前,我们总是选择做自己内心的叛徒,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我们常常要改变自己的内心,其中也有好也有坏,在这些选择中我们多少次违背自己的内心,没有办法,人活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就必然会被社会的潮流所左右,也会被自己的生活圈子所影响,而我们的内心却只是站在一个独立的自我思想空间,它与那个处所的现实或多或少有些格格不入,所以,我们有些时候也很难把握自己的内心方向,正如古语言的“无心摘柳柳成荫,有意插花花不开”一样。

……

千言万语说不尽此刻的感慨和深思,就让言语止于此,思想不断飞扬吧!

多余的话读后感(三)

《多余的话》是我常常阅读的文章之一,每次品读,每次都会有深深的感触。前几天刚就瞿秋白在文中坦诚磊勇的自白写了一篇读后感。今天比照着另一位当今文学大师的几篇散文作品,我再次复读了《多余的话》。我不得不说;瞿秋白的真诚与大师的做作,是真正地泾渭分明、立顿见优劣。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譬如大师那篇描写丑石的散文,无论是文章的结构布局、遣词用句,还是感情的抒发,无不让人感到虚假,再如那篇描写父爱的文章,虽然全文以酒作为主线,看似符合散文的写作要求。然而,读完全文,我的感受仍然是;情不真,意不切,虚假得很。还有那篇描写城西河沿的文章,根本就是一篇为文硬挤感情的矫揉之作。同样的题材,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及《我二十一岁的那年》就情真意切得多。

当然,我知道;百姓自有百种性格,文章的写读也是因人而异的。但,不管如何,如果要让人们去读一篇缺乏真情实意的作品,毕竟不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如果,推而广之地把这样的文章作为优秀佳作来赞赏,尤其是在作秀之风盛行的当今社会中。那更是中国文坛上的悲哀了!

我非常喜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上的散文作品,几乎可以说每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随笔都是真情意切的优秀之作。也许,这是因为那时候的作家们,受中国传统文学与英美随笔作品的巨大影响,是有着很深远的关系吧。

如我所喜欢的梁遇春、徐志摩、周作人、鲁迅、郁达夫、丰子恺等作家,虽然,他们的文章风格截然不同,但是百变最后都‘归真’。他们的作品真可谓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再如英美散文随笔作家中的查理。兰姆、华盛顿。欧文、爱默生、梭罗、卢梭、哈斯莱特等等的作品,至今都是无人能够超越。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作品没有一篇是虚情假意,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应景之作。

如今,我也经常阅读发表在各类网络上的散文作品,用一句‘高手深藏在民间’的话,来概括我读网络散文作品后的感受,是非常贴切的。

比如有一个《人间四月》的博文作者,其所写的很多文章,词句清秀、情真意切,我的心弦常常会被作者细腻的叙写而拨动。还有很多发表在“散文网”、“散文吧”、以及“在线散文”上的作品,我觉得完全可以和三四十年代中的散文大家的作品相媲美。()

可惜,我没有机会与这些作者取得联系,一如当年像《论语》、《创造社》、《七月》、《左联》、《星社》等等的文学社团那样,一批志趣相同的文学爱好者们能够经常会聚在一起,相互切磋交流各自的文学见解与心得……也许,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梦想,因为,我清楚,在当今价值观均以各自的财富有多少来作为评判标准的时代里。我这种愿望是非常迂腐的,可以说是完全脱离社会价值观的。

还是回到现实中来吧,文学只能是我业余时光的爱好。但是,不管社会是如何地变迁,时代是如何地前进。无论是在白日的商务活动中,还是在业余时候的文学写作中。我对真、善、美的追求应该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就像瞿秋白在他《多余的话》中所说的那样;“虽然我明知道这里所写的,未必能够到得读者手里,也未必有出版的价值,但是,我还是写一写罢。人往往喜欢谈天,有时候不管听的人是谁,能够乱谈几句,心上也就痛快了。”

2、多余的话瞿秋白

多余的话瞿秋白

1、这个年代遍地风流,风起云涌,在人民和政府的博弈之间,失败的总是人民。曾经偏激地希望贝利祝我党万寿无疆,但现在想想法律即党、军队即党、国企即党,社会的一切要素都在党的掌握之中,青年学生还是应该读好书,好读书的。知识分子的酸腐味仍在,那就注定了要离政治远远的。不参与政治不代表要不了解社会现实和80年代中国的新气象,80年代的中国青年人的开放程度、创造力、文化上的批判精神都要比现在高出数筹。只是当年诸多的文艺领袖和文艺作品都因为那一场运动而永远地被关了禁闭。

2、大一就这么要过去了,这几天在别人都考完放假的时候,自己还在累死累活地复习考试,黄梅天也难受得很。想这篇东西想了许久,迟迟不写的原因说到底还真是怕写得不好,把好好地一点情怀给搞砸了。昨日看见沈社长的日志,就下定决心今日把它写掉了。

3、说这么一通多余的话是想宽慰考得不好的同学,在这个年代,上哪儿读大学都一样,北大早已不是那个兼容并包的北大,只是精气神一直还在,在皇城里天子脚下,北大能保有中国文科安身立命的最后的尊严和骨气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想有所作为,就只有努力奋斗和拼搏。固然奋斗了、拼搏了不一定有用,固然有人优哉游哉地就能攀上遥不可及的高位,固然在当代中国背景和权势比什么都重要,但人活着总是要有个执念的。不奋斗,不遵循中国人千百年来“鲤鱼跃龙门”的科考传统,当代学生还能怎么办呢?真正看清社会现实而且深恶痛绝的人,要么自杀了,要么出国了。留在中国大学里,就应该奋斗、奋斗。

4、在高考完了的那个暑假,没干什么正事,也没和几个学长真正好好谈过大一生活。于是乎懵懂地来了,吃了不少苦头,平添了几许失望,也多了不少惊喜。我并不想煽情地回顾我的大一生活,我并不想挽留它,相反我希望它早早地结束,住在6号楼破烂的寝室里,对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地考验。

5、有抱以很大期望的人高考失误,没法来复旦的。其实平心而论,全上海文科氛围最好的学校是复旦,我深有体会的一点是理工科对文科生的煎熬。有在同济的好友,文科生、英语系的人却要学高数b和大学物理,总觉得是难以想象的折磨。那天诗社讨论的时候水哥说复旦总把目标定为白领培养中心、职业介绍所,并因为培养出多少个白领而沾沾自喜。我觉得的确没话反驳他,或许在北大、清华这种现象还好一些,认识的几个北大文科的人都是把做学问、兼济天下作为人生理想的,而且也一直努力在做。中国别的地方,功利化的教育实在是过头了些。我觉得学生是免责的,社会的大环境就是如此,现在家里没背景父母普通工人的大学生,要在上海买套80平米的房子,要多少年?这个时代,社会道义、社会公平已经到了一个濒临崩溃的地步。刚和学法律的同学说笑,说法律是文科里最累的,背得累死累活的,结果背的东西在社会现实中还没多大用,毕竟在中国,领导同志说的话就是法律。

6、知识分子做好学问就够了,要不然如同75年写“多余的话”的瞿先生那般,一不小心入了政治的漩涡,累垮了身体,丢掉了性命,只留下一篇《多余的话》让后人扼腕。百花争鸣本就不可能实现,只有在党的红旗下文艺之花才能开得灿烂。

7、整个大一社团就加了复旦诗社,一个温暖的大集体。下学期有机会和沈社长成为室友,实在是难逢的好事啊!高中里在学生会浸染许久,各种活动基本都参加过,进了大学反而懒了,大一刚进来的时候就想好好地多读书,文科的学问都是从阅读上来的,读得多了自然学问就大了。当年清华文科四大导师,都是学贯中西的人物。但除了闷头读书,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诗社就提供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对于现代诗的兴趣,也完全是进了诗社之后才发掘出来的,也才发现以前对于现代诗的偏见是多么得愚蠢。多读多写多交流,读写是基础,光说不练的人,是决计做不好学问的。

8、别的学校我说不上,至少在复旦,学业是繁重的,相比高中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学无非是空闲时间多了,事情也变多了。固然可以不去做事把时间全花在声色犬马、优哉游哉上,但gpa是不会给你好脸色看的。在中国大学,gpa是王道,要想有好的gpa,六成看选课好坏,四成看个人努力。一学期的gpa成败,看选课表就可以猜个八九不离十了。当然以上言论对于学霸而言,都是虚的。

9、其实自己也并不明晰此文的主题和目的,多余的话果然没什么价值和意义。但正如我一直相信的,要挽救党不必加入党,要改变中国就一定要留在中国,希望崇中的优秀同学们能多几个留在这个国家,毕竟,中国的豆腐是最好吃的。

3、梁晓声:多余的话

梁晓声:多余的话

我虽然不上网,也没有微博——但对网上言论的不负责任,早已有知。

太多的朋友打电话问我25日究竟在搜狐读书会上说了怎样一番话,故我以下话是回答朋友们的询问的。

当时话题不知怎么谈到了现在和从前;我的原话基本是这样的——80年代以降,中国调动了极大的思想力,才终于结束了造神时代,结束了10年“文革”恶梦,倘有人以为回到从前中国才有前途,并且真那样了,那我只有选择移民或自杀。我毕竟是过来人,对“文革”是怎么回事有切身感受。倘“四人帮”晚被粉碎几年,我在复旦的下场亦悲惨矣。倘那样的时代又卷土重来,我这种人断无好下场。移民语,自杀语,乃对那样一个时代之嫌恶语耳。

一个听觉正常的人,断不至于将“如果回到从前”误听成“如果还是现在”这种错误是令人惊讶的!

我曾给邀请我的张耀()杰打电话,问他怎么会出那种“错误”?他说认得对方,会要求对方删除。而朋友们告诉我,竟没有。

我也很奇怪,那么多人听到我的原话,居然没一个人说我的原话不是那样的。

当然,这些话,确实多余。

我一向认为——中国之现实问题虽多,却只有面对现实才能加以改造。从七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是根本找不到什么有希望的中国的依据的。一两句针对今天的“文革”言论,并不能实际改变什么。

我理解的“革命”者是勇于善于改革现实的人,而非“文革”时期的造反派。中国之希望断不在那些当年极凶恶的人身上!

4、多余的功能

多余的功能

文/周礼

前些日子,我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款时下最流行的手机,这部手机不仅外观简洁大方,而且功能非常强大,可以上网、聊天、看电影、读小说、打游戏、拍照、录像等,甚至还能炒股、导航,java、飞信、彩票、视频等,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即便有个别的功能缺失,那也不用担心,只需在网上下载一个软件,安装一下就行了。如此强大的功能,正是我心所向。

刚开始,我十分兴奋,对这部手机爱不释手,一会儿玩这,一会儿玩那,还时常拿到同事面前炫耀说,看看我的手机,功能多齐全啊!当同事看后,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时,我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然而,我的热情和兴奋并未持续多久,随着新鲜感的消失,我对这些功能渐渐失去了兴趣,除了打接电话和收发短信外,基本上没有再用到其它功能,毕竟电脑上网比手机上网更快捷、更流畅,而数码相机照出来的照片也比手机更清晰、立体感更强。直到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整部手机有70%以上的功能都等同虚设,毫无用处,而我却为此支付了昂贵的代价。现在想想真是后悔,当初自己怎么会花大价钱去买这样一部手机,而且还是奔着它的功能呢?

其实,不光是手机的功能,其它的许多东西都是这样,比如,一盏高级的水晶灯,虽然它有mp3、变色、调节亮度等功能,但我们经常用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两根灯管,而其余的灯完全是一种摆设,一种负担;一辆高档轿车,它的最高时速标着200公里每小时,可大部分的道路都限制在100公里以下,也就是说,多出来的动力毫无用武之地,我们根本不需要时速达到200公里的汽车;一只价格不菲的手电筒,具有防滑、防震、防水的功能,还可以验钞、记时、变换远近光,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用到的主要是照明的功能,那又何必为多余的功能买单呢?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

你可别不在意这些多余的功能,它往往是商家的一个卖点,一台普通的液晶电视和一台带有上网功能的液晶电视,它们的价格相差十万八千里,可消费者中又有几个将电视当电脑用的呢?有时觉得我们人真傻,竟然乐意为多余的功能掏腰包,并且还感到沾沾自喜。

细细想来,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部多功能手机呢?为了那些多余的功能,我们拼命地奋斗,与人勾心斗角,争名夺利,甚至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背负生命不能沉受之重,可是到头来,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呢?除了满心的疲惫与无尽的烦恼,我们是乎别无所得。正所谓:良田千倾,日食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卧榻只睡三尺。或许,去掉那些多余的功能,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简单明了,充满阳光。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