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这个逆袭真是强
这个逆袭真是强
文/刘强东
社会学专业不仅找不到好工作,更找不到女朋友
来到人大的当晚,师哥与我们聊天,他告诉我们大学四年一定要学第二个专业。他说只学社会学,不太好找工作。
大一下学期,室友看上了外语系的漂亮女生,他每天跟着女孩上自习。有一天,他回来后坐在床上,只抽烟不说话。原来当女孩发现他的专业是社会学,就决定不跟他交往了。因为社会学系太难找工作了。我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心想找不跟他到工作没关系,找不到女朋友却很可怕。所以,一定要学第二专业。选个什么专业能吸引她们呢?那个年代,最高深莫测的是计算机专业,但是,我们学校还没有计算机专业。于是自己买书,自学编程。
每抄一个信封,默念“6分钱”
来北京上学,因为家里穷,我只带了500元。来人大之前,我对自己说:希望大学4年不再向家里要钱。所以,大一上学期我就做家教,大一下学期抄写邀请函。我会对着地方黄页,一个一个写邀请函,写完后折起来放进信封,再用胶水封好,整个过程赚六分钱。抄了一年多的信封,我发现同班同学出书发了财,在他的感召下我开始推销书。那时,我每天骑着自行车,载着一二十本样书,拿着书单跑写字楼,有一次,我很幸运,卖出了一二十本书。
到了大三,我开始写程序赚钱。那时写程序非常赚钱,利用晚上时间一个月内编写一套程序能赚5万元。到了大三下学期,我就有了大哥大。有一天,我躲在树后打电话,一位男同学跑过来问我:“你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当时很多人拿着假大哥大装酷,我花2.6万多元,买的是真的。
创业失败,连一个碗都没带走
到了大四,我想创业。我觉得民以食为天,要创业最好开餐厅。在人大的附近,我常光顾的一家非常好的餐厅正好要转让,我觉得机会来了。我从邮局把我赚的24万元钱取出来,背着跑到老板那儿,没有讨价还价就盘了下来。
餐厅经营了半年,我虽然还在外面赚钱,但也在不断地往餐厅投钱。后来,我都要向家里借钱了。有一天,我着急了,到餐厅查原因。一查账,发现亏得一塌糊涂。
后来,有人跟我说:“你这么做,骨头都得赔了。”我问:“怎么回事?”原来,收银员和大厨谈恋爱,收钱出菜就无法核对了。买菜的小伙子不断地涨进货价格,豆芽从8角涨到2元,8元的牛肉涨到17元……
没办法,只能关门。当时,我已经没钱了,就向亲戚借了十几万元。我还清了餐厅欠下的账,给每位员工发了两份工资。走的时候,我连一个碗都没有带走。
没有对错,只有管理
离开人大时,我欠了二十多万元的债。但是,作为创业人,我的信念和激情没有消退。我有很多疑惑,思考着人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加入了日资企业日宝来福。一年多来,我受到的最大教育是人不存在性本善和性本恶,没有管理的企业,结果是必然的。我不能埋怨餐厅员工,其实,餐厅出现的结果是由我自己造成的。
在日宝来福,我半年内当上了库管。日本人对我说,日语中没有“误差”一词,只有对和错。我当库管允许误差,比如,一两分钱的彩印纸,允许五张的误差;而床垫等产品却没有误差的概念,只要错了就走人。为什么允许五张彩印纸的误差?因为印刷厂送纸时做不到100%准确。这个误差不是给我的,是给印刷厂的。回忆自己餐厅创业的失败,我不仅要担负餐厅破产的责任,还要担负没有教育员工的责任。谁造成的?都是我造成的。
只要发现了,一秒钟就要把他干掉
之后我在日本企业工作一年多,我有反思。基于对人的思考,在京东的16年来,我在人事管理上用到了一张表格。这张表格不是京东发明的,实际上,ge等很多企业差不多都在用。
在京东,每年50000名员工要做一次360度考核,会用到这张表;我们招聘管培生用到这张表;员工的升职、加薪,当然也包括辞退,都会用到这张表。
说说京东的真实例子,公司内部有些员工有贪污行为,每年都有一两个被公司查到,或者被供货商、合作伙伴举报,查实后就开除。
京东价值观的核心,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正”。相信很多人都对京东有一定的了解,比如最早我们强调正品行货,只要你买了东西就给你发票,不管你要不要。你说,能不能便宜点,省点儿税钱?对不起,没有,京东不提供这项服务。
三年前,我们开了公司的一个副总裁。他实际上就拿了供应商的一个箱子。副总裁的年薪是150万,给他股票的话,他手里的股票至少能值六七千万元人民币。()可是,他栽在一个300元左右的箱子上。供货商说箱子给你吧,他拿了,而且拿回家了。结果被人举报,查实后,就把他开除了。这还是价值观不一致造成的。今天拿300,明天可能就是30000,这跟当时我开餐厅的情况一样,那样会导致企业的失败。
我想有同学参加过京东面试,我们有各种各样筛选的方式、方法,考核更多的是价值观,只要能够上人大,能力没有差到哪儿去,是一个比一个强。其实,刚毕业学生的能力根本没法考核,对企业来说是必然要冒的一个风险。可是价值观的风险不能冒,所以我们所有的考试、考核大多数都是指向价值观是不是与京东相匹配。
从创业到上市,京东起起落落,困难重重。最难的时候,当第一轮融资花完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不可能再拿到钱啦(融资),意识到京东真的要倒闭了。那时,京东正好是创业十年,从1998年到那时已经有两三百名兄弟了,有的兄弟跟了我快十年了,他们从大专一毕业就跟了我十年,相信我才留下来,很多人挖也一直没走。但是,如果企业倒闭了,那些跟了我十年的人走的时候一无所有,而且当他再出去找工作会很难,因为是从一家倒闭的企业出来的,是败兵。所以,那个时候心里的那种痛苦真的是难以言喻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长了很多白头发。过去我看小说,会看到一夜愁白头发的情节,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有恐惧感,还有对兄弟们的愧疚、羞愧。这样的痛苦可以说是无法言喻的。
2、褚时健的逆袭
褚时健的逆袭
导语:51岁,任玉溪卷烟厂厂长;70岁,女儿自杀身亡;71岁,被判无期徒刑;74岁,保外就医;75岁,承包2000亩荒山创业;84岁,他的果园年产橙子 8000吨,利润超过3000万元。王石评论称,“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企业家太需要一个“励志故事”了
10月底,“褚橙”首次进京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远在美国的王石在微博上留言:“巴顿将军悦过,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这条微博被转发了近4000条、评论超过1000条。随后,徐小平、梁冬、杨锦麟、龚文祥、白云峰、龚曙光、何力、老狼等各界精英人士纷纷写下微博,表达对褚时健的“敬佩与支持”。
围绕“褚橙”背后的“励志故事”,胡海卿认为,境遇不同的企业家们会有不同的感悟,“正在困境中的,可能是一种感受;那些放弃实业、挣快钱的,是另一种感觉。”他更希望这些企业家顾客能从褚时健那里明白:人生的波折是一种常态,而企业家精神则是可以坚持的。
实实在在种橙子
今年10月,胡海卿和同事拜访褚时健。
昔日的“烟王”已是地道农民模样:头发花白,微驼着背,白色的圆领衫松松垮垮,上面还沾有泥土。不过,讲到橙子,褚时健立即来了精神,“思路变得很清晰,一点不像一位八十五岁的人。”
褚时健领着胡海卿来到占地2400亩的果园,眼前是一条不必迂回往复就可走遍整个橙园的小路。
用褚时健的话悦,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不走回头路”。
2002年保外就医后,众多烟草企业高薪请褚时健出山当顾问,他一一拒绝。
这个时候,褚时健一手创出的“红塔山”品牌价值达到460亿元,连续7年排位中国烟草业第一品牌。此后10年,烟草行业更像是一部“利润机器”。2010年,中国烟草总公司(简称“中烟”)实现净利润1177亿元,超高档的天价烟,支撑了中国烟草的千亿利润。
巨额利润之下,中烟除了和神华合作,一只脚伸进煤炭行业外,还踏进了房地产业。2012年,在兴业银行的增发新股认购书上,又出现了中烟的名字。
哪是热门行业,中烟的钱就往哪投。这样的“财富路径”,和褚时健二次创业选择果品种植业,风格截然不一样。
2002年,褚时健投身冰糖橙这个行业时,云南的冰糖橙市场已经饱和。但当他吃到来自澳洲的进口橙子时,就想创自己的牌子。熟悉褚时健的人悦,这就和当年他看到国外的着名香烟品牌万宝路时的反应一样,一个劲儿地想要创造中国自己的高档香烟品牌。
“褚时健二次创业,进入冰糖橙这样一个市场几近饱和的行业,就是想要证明在体制外也能成功。”胡海卿悦,橙子的利润和烟草没法比,褚时健选择将生命最后的事情定格农业,无疑经过深思熟虑,“他是在探索一种新农业模式。”
褚时健和妻子在橙园搭了工棚,吃住都在这里。他要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种出极品橙子,把国外橙子比下去。
白手起家困难重重。橙子刚挂果时,褚时健年年都会遇到不同问题,果树不是掉果子,就是果子口感不好。这个没什么爱好的老人,买来书店所有关于果树种植的书,一本一本地看。
后来橙子不掉了,但口感淡而无味,既不甜也不酸,褚时健睡不着,半夜12点爬起来看书,经常弄到凌晨三四点,最后得出结论,一定是肥料结构不对。
这种果子褚时健不敢卖到市场上,怕砸了牌子。第二年,褚时健和技术人员改变肥料配比方法,果然,口味一下就上来了。据悦,这种用烟梗、鸡粪等调制的有机肥,成本虽只有200多元,效果却赶得上1000元的化肥。
“好的冰糖橙,不是越甜越好,而是甜度和酸度维持在18:1左右,这样的口感最适合中国人的习惯。”褚时健悦。
“他是一个标准的技术型企业家。”胡海卿评价悦,褚时健学习能力强,对技术要求严苛,实实在在提高产品品质,扎扎实实做东西,这都体现了一个企业家的实业精神,“做企业就是要很实在,这和那些追求金融泡沫的虚拟幻觉的企业家,走的根本是两条路子。”
实际上,这位企业家的形象非常“土”。经常戴着草帽,穿着拖鞋。然而,当褚时健讲起为了寻找水源,一天爬几个山头时,正在创业路上摸爬滚打的胡海卿,被这位80多岁老人的吃苦劲儿打动,觉得“不可思议”。
2002年,王石途经云南,专程拜访褚时健,也曾有类似感觉。
那时,王石领导的万科,已连续三年当选“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也就在这一年,他成功登顶非洲乞利马扎罗山和北美洲的麦金利山。
而彼时,褚时健的第一拨橙子树刚种下。橙子挂果要6年,而褚时健当时已经75岁了。
褚时健的满头白发与创业的豪情,在那一刻触动了王石,“你想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 什么情景。虽然他境况不佳,但他作为企业家的胸怀呼之欲出。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 样勇敢。”
中国企业丢了经营之根
去年,国内一家很有实力的投资公司托人问褚时健对上市有无兴趣,这家公司看好“褚橙”的口碑和潜力,有意运作“褚橙”上市。
他听了连连摆手。“没这个心情跟他们玩。再悦,投资公司都要在上市后拿走股民一笔钱。我85岁了,管不了几年,上了市,我倒是拿了钱,但亏了股民,怕别人背后指指戳戳。”
胡海卿对此并不意外。他的印象里,褚时健是个很实在的人,“就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褚时健言谈间,流露出对上市的反感。
胡海卿推测,褚时健习惯了种好橙子,带领老百姓致富的路径,“他认为钱搞钱不是一个很正的道儿,不想弄个褚橙的概念,然后去圈钱。”
“毕竟到了他这个年龄,钱对他已经没什么概念。”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冯立果博士长期关注企业界动向。他注意到,与褚时健同时代的,或紧随其后的企业家,正在走着相反的道路,他们要么过早陨落,要么逐渐放弃实业,转型投身房地产、金融业,追求高利润,挣快钱。
冯立果参与撰写的《2012中国500强企业报告》揭示了这一趋势。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170多家民企中,已有40多家进入金融领域。
以服装起家的雅戈尔,如今已是实业企业进军金融投资领域的佼佼者。2009年,雅戈尔的品牌服装业务实现净利润7.05亿元,而公司的金融投资业务净利润已达到12.45亿元。
冯立果悦,从经济规律讲,产融结合没有错,但它会消融企业家的实业精神。(名人名言 )这种担忧,在他去温州调研后加剧。
一个当地企业家跟冯立果讲起自己的故事,他和夫人分别拿1000万元投资,企业家辛辛苦苦做企业,一年养活几百工人,年底盘点利润只有几十万,而他的夫人出去炒楼、做风投,到年底收入翻倍。这位企业家非常感慨:“这种大反差,怎么能实心实意做企业。”
在冯立果看来,干实业的一个必需要求就是要实心实意打造一个品牌需要很长时间,产品开发也要好多年,“不能今天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不能看什么赚钱就干什么”。
这位经济学博士调查发现,温州很多企业家干脆放弃实业,转向炒房产、炒农产品、做pe。很多温州的富二代怕吃苦,有的去搞字画、古董这类投资,有的还去考公务员。
“中国经济正处于激烈变化前夜,拜金主义盛行,很多经营者不择手段拼命赚钱,认为人格理念修炼不着边际,但事实绝非如此。”与松下幸之助齐名的日本经营管理大师稻盛和夫这样警示他的中国同行。
近几年,稻盛和夫在中国非常流行,他经常被请来中国演讲,许多网友甚至企业家都为他建立了微博群,多个地方政府甚至邀请他担任经济发展顾问。
“2008年金融危机后,日本是率先起来反思的国家。”日本产业经济研究专家白益民悦,稻盛和夫等日本企业家在中国宣讲的东西,一点都不神秘,大部 分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内容,他们的经营成功,恰恰悦明,过去多年,“中国企业丢了自己的经营之根”,必须重新找回来,这比请几个日本企业家帮助拓展日本 市场更有价值。
地基如果扎扎实实,一百年房子仍然会是好的
这个“经营之根”,在冯立果看来,就是踏踏实实做实业的精神。
“做实业是挣慢钱,但却是企业家精神的完整体现;炒楼、炒股是挣快钱,属于短期投机行为,无关企业家精神。”冯立果悦,在这点上,褚时健能够花10 年去做“褚橙”这个牌子,正是体现了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稀缺的“挣慢钱”的精神。“他们那一辈的老企业家不怕吃苦,是实实在在做企业。”
让人担忧的是,目前流行于中国的金融、风投等“时尚行业”,只是少数人从事并且获利的行业。而实业领域不仅是国家力量强大之本,更是庞大的人口赖以 生存、发展的基础。事实证明,即便把资本运作玩到极致的美国,最终,也面临“99%反对1%”的民意汹涌。在参加“占领华尔街”运动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 主斯蒂格利茨就直斥华尔街的金融大鳄,“这是一个扭曲的经济。”
如今,85岁的褚时健从“烟王”变身“橙王”。他的果园年产橙子8000吨,利润超过3000万元,固定资产8000万元,跟他种橙的110户农民,每年可以挣3万到8万元。
在跟褚时健去果园的路上,胡海卿注意到一个细节:每当路上出现一辆崭新的摩托车,老人都会很欣喜地花上几分钟向胡海卿讲,这是跟他种橙子的谁家新买的摩托车。
“现在,我们可以凭借经济增长实力积累一些钱,但国家要不断增强实力,需要实实在在地积累。就像盖一栋房子,地基如果扎扎实实,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房子仍然会是好的;但不这样的话,二十年、三十年折旧,积累慢慢就消失掉了。”
今年,云南丽江等地纷纷邀请褚时健合作,划出2000多亩地,让他带领当地农户种橙子。
这时,老人脸上流露出一种得意的神情。“他带动了别人致富,而且要尽可能实实在在地看到别人挣了钱,日子过得好。”胡海卿悦。
这样的笑容,也正诠释了做实业的社会价值,和一位企业家的满足感。
3、一个学渣的逆袭
一个学渣的逆袭
周一上午一般是我一周最忙碌的时间段,要处理积压的邮件,review各组的开发计划,安排后续工作,查看业务线的支持请求……这时候电话响了,接通后发现,是很久不见的一位老友兼发小,权且称之为m。
m和我是高中同学,从高中到大学时期我们经常厮混在一起,工作后因为涉足的领域不同,联系渐渐变少,但是每年总能找时间聚聚,或者打一通电话天南海北的聊。今年还没聚过,突然接到电话我多少有些吃惊。老m常常游走在幽暗的森林,工作中好事坏事都要碰到,时间久了,戾气渐盛,有时候需要和我这样的正义化身聊聊天,获取一些正能量,才能勉力支撑他继续过个一年半载,所以我以为他遇到什么麻烦了。
结果伊说:昨晚梦到你了,突然变得伤感,于是打个电话,看看你这个老小子是否还在地球上活蹦乱跳。
原来如此。
于是我们在电话里互相说了一些:
你现在过得咋样?
你的公司还没倒闭吧?
老婆是不是原配,孩子是不是你的?
头发还多不多有没有?
之类的问候语,互道郑重之后挂了电话。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并想到了这个题目,“一个学渣的逆袭”。
学渣不是我。
那一年,我也16,他也16,我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区重点高中,俨然是个学霸。m的成绩就差了很多,他在高中时期以打架泡妞和交游广泛闻达于诸侯,而我以成绩优秀和解题迅猛名震四方。可以说,高中时代,基本上是我看着他打架泡妞,他抄着我的作业长大的。在那个眼镜与作业本齐飞的年代,虽然有时我对身边的好白菜都被猪拱了这件事耿耿于怀,但总体来说,我们互补有无,相安无事。
大学毕业以后,我进了位于北京顺义郊区的一个直流电源的工厂,每月能收入1000元。他回了老家,月薪200。他在节假日有时来北京玩耍,常常羡慕我月薪过千,眼中闪烁着锐利通透的光芒,像狼。
狼常常意味这独自流浪,其实人也有流浪情结,只是有的人去了,有的人没去。记得中学的一个假期,m突然说要去南方旅行,身上带了几十块钱就上路了,我一度想去,但最终被循规蹈矩的父母阻止,只好看着丫逃了票上了开向南方的列车,羡慕不已。回来后m变得黑而精瘦,沉默,两眼冒绿光,眼神犀利,似乎黑暗中走路都不需要手电筒。最要命的是,沉默期过后,我们不得不在之后的一年内反复听丫讲述他的南方流浪记,一如《reddog》里那位不停讲述阿布鲁奇太阳的矿工,为此挨揍也在所不惜。另外,m还传授了我们不下十种逃票的方法,无论是公交、火车、汽车,他都能逃之有道并逃之夭夭,以至于我很长时间一想到流浪就是逃票十法。
这样的人是不会在家乡待太久的,因为他不是植物。
很快,他离开了家乡,来到一家电梯公司,开始从事楼宇的电梯安装工作。他从基层做起,经常带着工队出入于各种新旧楼盘,有时候吃住就在那些还未完工的大楼里进行,吃盒饭,睡睡袋,环境极为艰苦。由于业绩突出,他慢慢开始参与公司一些管理工作,并且逐步展现出了自己优秀的销售天赋和组织协调能力,很快,他成长为某个区域的大区经理。
后来我听说伊离职创业了,联系变少,断断续续。
有一天他说要请我吃顿好的,并回顾一下眼镜和作业本齐飞的岁月。()当他从一辆崭新的雷克萨斯570上走下来的时候,我知道,一个学渣的逆袭已经完成……
现在他经营着一家相对传统的电梯公司,员工不足百,营收过亿,并继续前行。
故事讲完了,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学渣,请对他们好一点,因为学渣随时可以逆袭。如果你是个学渣,不要放弃自己,因为学渣和学霸在出了校门之后,是可以转换的。
4、逆袭的人生
逆袭的人生
01
相信大多数人都与我一样,曾经在书里或者朋友圈热文里读到过很多关于绝地反击、困境逆袭的人生励志文字。
比如,中年女子遭遇老公出轨,于是忍辱负重策划了一场自我成长的人生大戏,只待有朝一日脱下围裙惊艳出场,然后面露微笑拍下一纸离婚协议书绝尘而去。
比如,办公室小白屡遭同事孤立、领导欺压,于是触电一般唤醒了身体内所有的奋斗细胞学习充电苦练内功,终于在某一天成功逆袭,成为新一代青年完美标杆。
再比如,一百八十斤的胖女孩做了多年备胎之后终于被男神偶尔正眼看了一次,却仍敌不过女神无意间的回眸一笑,于是她决意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在某一日扭着小蛮腰袅袅归来,在男神惊愕错乱的表情里,轻启朱唇丢下一句,“对不起,我已经不再爱你了。”
这些故事,听起来励志又激烈,令失意者瞬间能够自动完成角色代入,仿佛自己也不知不觉生长出了主角光环,随着明天一起到来的是奔涌不息的激情和磅礴旺盛的希望。
可是第二天,当你睁开眼的那一刻,你会发现原来生活仍是那样,银行卡的数字并没有增长,办公室的气氛还是那样诡异,你爱的人,无论如何,就是不爱你。
不管你前一晚多么激情澎湃斗志昂扬,当太阳再次升起,一切恢复原样,你依旧变不成那个光芒四射的超人。
02
这个世界有一种定律叫帕列托法则,俗称二八定律。此种定律曾经被广泛应用在职场、成功学等各个领域,而我相信,在生活这个大道场,二八定律也会一直存在。就比如,你读遍了世间那百分之二十的勇士们成功逆袭的所有故事,你却仍有百分之八十的几率在过着灰头土脸的糟心生活。
事实很残酷,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普通,承认自己的平凡,承认自己的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
故事永远只是故事,在我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是主角。那些真真假假的逆袭故事,能暖你一夜的心,却暖不了此生际遇。
所以,我从不轻易相信逆袭,也不认为自己真的有那种翻天覆地的能力。当遭遇坎坷时,我相信,自己能给予自己最大的保护就是保持自我不变形。
人们都说生命最大的美德不过是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变形,而这二者,又以得意不忘形最为难能可贵。但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于大多数人而言,失意不变形才最为不易,因为,我们的生活向来充满寥落无奈的失意,却从来鲜少意气风发的得意。
人的一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放眼望去,我们身边的人貌似都有苦衷。有的人疾病缠身无钱可医,有的人家庭残缺无枝可依,有的人多年职场收获无几,有的人情场坎坷婚姻不易。
但你曾细心观察过大家都是如何面对生活的吗?正在经历烦恼苦痛的人们每天都在愁眉苦脸吗?答案是否定的。
你会看到,虽然艰难,虽然困苦,但大多数人都在以微笑来面对,这笑容是强装的也好,发自内心的也罢,每个人都在尽力地做好自己。即便他们没有通天之力去改变困境,但他们依旧善良,依旧愿意去体谅。
03
对于每一个普通人而言,保持失意不变形要比逆袭人生,来得更加实在,更加靠谱,更加贴近人间烟火。
多年前有一位同学,年少辍学外出打工,好不容易攒了一些积蓄娶得佳人归。岂料新婚不过半月,新娘便携家财借故进城逛街而一去不返,连其父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同学是憨厚老实的男子,外出寻觅数月,终是灰头土脸没有任何结果。
可生活还是要继续,再多的坎坷也要活下去。朴实的人自有一套简单的生活哲学。同学借钱买了辆二手面包车,开始在当地拉出租,每日往返在几十里山路上,尽心尽力挣钱养家。客人不多时,他便开车带着父母去山外散心,日子虽然平淡如水,但也渐渐变得有了欢笑。
他是最普通不过的农村小伙,文化不高见识有限,在遭遇磨难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逆袭人生,也不懂得怎样才能华丽转身。他能做的最好的选择,就是继续善良继续孝顺,继续挣钱养家继续好好生活。
不是每个失意的人都能在困境里猛然有了对抗生活的洪荒之力,那样的传奇只存在于小说中电影里,即便有成功逆袭的榜样,也只是属于那人生的百分之二十。对于平凡的我们,没什么能比失意不变形更加珍贵了。
04
不要以为失意时保持自我很容易,在我们身边遭遇坎坷便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的大有人在。
在同学遭遇骗婚新娘之后,当地也曾出现过相似的桥段,但不幸的是,同样的桥段却没有同样的结局,另外一个故事中的小伙被骗尽家财,不久便心生戾气,因为偷电缆而锒铛入狱,高墙外年迈的父母从此余生更加凄凉。
孔子在《论语·宪问》里有言,“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抛开穷富的角度,我愿意引申为在人生艰难的时刻能够保持清醒保持自我而不怨天尤人很困难,而在顺遂的时候不心生轻浮得意却很容易。毕竟当一个人的起点高了,事事如意顺遂,便更愿意去宽容更容易做到豁达。
可如果你每天睁开眼便是各种心窄纠结、各种艰难苦恨,却还能够与人为善,微笑着进入到生活的一餐一饭一花一木里,该是有着多么朴实的心性和强大的克制力才能够做到的境界呢。
我们虽然只是普通人,却又都有着不普通的故事。而与那些不知真假的人生逆袭和华丽转身相比,我们的守拙和保持自我,才是最不凡最高级的励志。
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会因为我们的不变形而收获几分珍贵。也总有一天,我们会骄傲地说,虽然并没有太多机会去尝试得意时自己到底会不会忘形,但至少,失意时,我们没有变。
世界上破罐破摔的人那么多,而你我偏偏没有,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又多么励志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