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名言

1、黑格尔名言

黑格尔名言

1、太阳下面没有新事物。

2、人类是地球上的匆匆来客。

3、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

4、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5、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出处。

6、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

7、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最高的

8、历史常常惊人地重演。

9、纪律是自由的第1条件。

10、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咱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11、良心,它就是对它自我有了确信的精神。

12、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在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在,每一步的直接继续。

13、目标有价值,生活才有价值。

14、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15、上帝惊叹细节。

16、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17、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

18、与所爱的人长期相处的秘诀是:放下改变对象的念头。

19、绝对的光明,如同绝对的黑暗。

20、熟知并非真知。

21、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

22、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23、民族不是为了国家而存在的,民族是由国家创造的。

24、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应当只是单一的画家,应是兴趣广泛的多面手。

25、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

26、人死于习惯。

27、背起行囊,独自旅行。

28、只有在以某种有价值的东西做目的时,性命才有价值。

29、太阳下方没有新事物。

30、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它务必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我。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31、恶是发展原动力。

32、民务必体会到宪法是自我的权利,能够落实到实处。否则,宪法就只是徒有其表,不具有任何好处和价值。

33、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

34、无知者是不自由的,正因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35、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6、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

37、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处的人,才会没有出头之日。

38、任性和偏见就是自我个人主观的意见和意向,——是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还停留在奴隶的处境之内。

39、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

40、自卑往往伴随着怠惰,往往是为了替自我在其有限目的的俗恶气氛中苟活下去作辩解。这样一种谦逊是一文不值的。

41、世界历史即是世界审判”揭示了其历史观兼有神义论和人义论的双重品格。

42、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最高的…

43、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资料的灵魂。

44、任性和偏见就是自己个人主观的意见和意向,——是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还停留在奴隶的处境之内。

45、运伟大之思者,必行伟大之迷途。

46、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处的人,才会没有出头之日。

47、有一些宝贵的东西作为它的目标时,生活才有价值。

48、悲观的头脑,乐观的意志。

49、民必须体会到宪法是自己的权利,可以落实到实处。否则,宪法就只是徒有其表,不具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50、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

51、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坚信理性,信任自我,并坚信自我。

52、如果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那建筑物则是凝固的音乐。

53、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54、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联。婚姻是具有法定好处的伦理性的爱。

55、一个恶徒的犯罪思想也比天堂里的奇迹更伟大,更崇高。

56、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我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

57、嘿,哥们,我说,嘿,哥们我说,没有好处的怎样可能存在。

58、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

59、理想的人物不仅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60、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

61、良心,它就是对它自己有了确信的精神。()

62、嘿,哥们,我说,嘿,哥们我说,没有意义的怎么可能存在。

63、一个灰色的回忆,怎能抗衡现在的生动与自由。

64、一个灰色的回忆,怎能抗衡此刻的生动与自由。

65、如果不是每个丈夫都觉得他的妻子美,至少是每个未婚夫都觉得他的未婚妻是美的。

66、在这唯一的权力面前,没有东西能够维持一种独立的生存。

67、人应尊敬他自我,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2、黑格尔《历史哲学》读后感

黑格尔《历史哲学》读后感

文/王姣姣

近期我所读的一本书,是一本哲学类的,名字叫做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这本书在黑格尔的作品里面,在哲学类里面,可以算是一本非常容易读的一本书了,虽然只是相对的。这本书分为绪论和主体两部分。绪论部分几乎是理论,是最容易让人打退堂鼓的部分,但就这部分而言,讲社会制度的部分却极其有趣。他说在开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各种政治与道德的限制被看做是客观安排的,就像自然世界的事物一样,是人类不得不接受的东西。举例子的话,就像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天下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掌握世人生杀大权,虽然我们现在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但在相当漫长的一个时期内,都被世人无条件接受,且认为理所当然,再正常不过,相反地,在制度文明的国家,个人便会追求正当的各种法律和制度,懂得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黑格尔此书的观点多被人批评,但此点还是比较正确的。

本书的主体是分别讲述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世界的历史。有趣的是,作者认为,东方世界对应的是历史的幼年时期,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在东方世界中,一切的光荣都只属于一个人。希腊世界对应的是青年时代,因为这里渐有个性的形成,罗马世界则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壮年时代,因为一切活动既不由君主任意,也不由自己任意,而是大家一起来实现一个普遍的目的。至于日耳曼世界,想必聪明的你已经猜到了,对应的正是老年时代,但这种老年意味着完满的成熟和力量,是一种满的境界,而不是衰老

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中几个有意思的点。比如苦行僧的故事。印度的阶层分化非常严重,分为四个等级,而婆罗门则是处于顶层的阶级。苦行僧为了修到最高阶级,需要怎样做呢?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连续站立十二年,不坐不卧,如果你能成功坚持,好,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将双手紧握,高高举过头顶,连续十二年。如果前面两个阶段都能成功挺过,还有第三阶段,在火上炙烤三时三刻,第四阶段,埋入土中,如果能活着出来,恭喜你,闯关成功。似乎没听说有人成功过。再比如埃及的动物崇拜,讲一个罗马人杀死了一只猫而引起了叛乱,于是罗马人也被埃及人杀死了。他们是宁可饿死也不会与动物争食的,更别说杀掉动物充饥了。

当然,这本书的内容绝不仅仅只有以上这些,如果大家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课后找来阅读一下。

3、黑格尔美学读后感

 

黑格尔美学读后感

我发现黑格尔的《美学》是很难读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学是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及其辩证法出发的。这套体系极端抽象和艰晦,而且有很多矛盾和漏洞。抽象艰晦的思想体系就必然表达于抽象艰晦的语言,黑格尔所用的并不是一般德国人所习用的语言。读他的书的时候有好几次差点放弃。但是难懂并不等于不可懂。后来还是硬着头皮读下去了。

首先黑格尔是从哲学的高度,也就是科学的最高层次来研究美学的,他认为不是从哲学的高度出发,艺术的标准就是不充实和缺乏说服力的。他在“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一节中,首先将自然美排除在了他的美学研究范围之外,就是因为纯自然的东西排在一起,没有经过人心灵的体验,其内容是机械的,相互间也不存在比较的标准。但是他还是就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作了阐述。他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高多少”。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够产生高于自然美的艺术感受,但是由于人的各方面修养层次的不同,这种艺术感受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自然的东西美不美,必须经过心灵的感知和加工,才可能具有美的含义,只有人具有这种加工的能力,因此也就只有人才能创造和感知艺术美。他认为摹仿的作品只有正确与否,但无所谓美,因为它不是心灵的产品,没有实质的内容。有人说,那些仿冒艺术真品非常逼真的赝品,就其摹仿的功底和效果来说,也可以称为艺术作品,但是从黑格尔的观点来看,这些赝品只是一种“制造”,而不是“创造”,因此从艺术的角度说,它们是进不了艺术的殿堂的。()

黑格尔关于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也有着很多的看法:黑格尔给美所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黑格尔看来美源自绝对理念,使美具有了客观精神性。绝对理念的发展是必然的,美的产生、发展也就是必然的。艺术美与自然美孰优孰劣,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美是远远高于自然美的。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蕴含着精神与理念的心灵比自然现象高多少,艺术美相对于自然美就优越多少。艺术美才是真正的美,艺术美的优越性是黑格尔重要的观点。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艺术,只要是真正的追求美就应该是蕴育着理念的,是表达心灵的,只有这样的美,也只有传达此类情感的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美是承载理念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名言相关图片:

4、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