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卡森·麦卡勒斯名言
卡森·麦卡勒斯名言
1、人越是明白,越是有追求,就越孤独。
2、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是原罪的原罪。或许,经历绝对的孤独,才能体味人生的幸福。
3、爱情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共同的经验——不过,说它是共同的经验并不意味着它在有关的两个人身上所引起的反响是同等的。世界上有爱者,也有被爱者,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往往,被爱者仅仅是爱者心底平静地蕴积了好久的那种爱情的触发剂。每一个恋爱的人都多少知道这一点。他在灵魂深处感到他的爱恋是一种很孤独的感情。他逐渐体会到一种新的、陌生的孤寂,正是这种发现使他痛苦。
4、爱情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的一种共同的经验。
5、有两种人:知道的人和不知道的人。你知道,我们知道的人彼此遇见,这是一个事件。它简直是不可发生的。有时我们遇见了,从来想不到对方就是知道的人。时间在苟延残喘。因为某些人有一种本能:他们要在某些时刻扔掉所有私人的东西;在它们发酵和腐蚀之前,把它们抛给某个人,或某种主张。他们必须这样。不说话也可以是争吵,我感觉,就算是像这样一言不发地坐着,我们之间也在争论什么。
6、正因如此,我们大多数人都宁愿爱而不愿被爱。几乎每一个都愿意充当恋爱者。道理非常简单,人们朦朦胧胧地感到,被人爱的这种处境,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无法忍受的。被爱者惧怕而且憎恨爱者,这也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爱者总是想把他的所爱者剥得连灵魂都裸露出来。爱者疯狂地渴求与被爱者发生任何一种可能的关系,纵使这种经验只能给他自身带来痛苦。
7、他掉在两个世界里他意识到自己正望着面前柜台玻璃的脸左眼追忆过去右眼害怕的凝望未来——黑暗的错误的破灭的未来吊在光明和黑暗之间在尖酸的嘲讽和信仰之间
8、当你说你不自由时,不是指你失去了做什么的自由,而是你想做的事得不到别人足够的认同,那带给你精神上或道德上的压力,于是你觉得被压迫,被妨碍,被剥夺,翅膀长在你的肩上,太在乎别人对于飞行姿势的批评,所以你飞不起来。
9、这也很奇怪,在拥挤的房子里,一个人会如此的孤独。()
10、心是孤独的猎手孤独是绝对的,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是原罪的原罪。每个人都孤独,却并未因这相似的孤独相连,人终究是孤独的,好像人终归是要死的。过去的那些岁月里,他总觉得这笑容里藏着某种微妙和智慧。如今他觉察到一种狡黠和嘲弄。天逐渐变暖了,令人昏昏欲睡。焦虑慢慢地化成疲倦,在他身上可以看见一种深深的平静。
11、对于恋爱者来说只有一件事可做。他必须尽可能深地把他的爱情禁锢在心中;他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个全然是新的内心世界——一个认真的、奇异的、完全为他单独拥有的世界。我还得添上一句,我们所说的这样的恋爱者倒不一定得是一个正在攒钱准备买结婚戒指的年轻人——这个恋爱者可以是男人、女人、儿童,总之,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人。
12、儿童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细嫩的器官,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一颗受了伤害的儿童的心会萎缩成这样:一辈子都像桃核一样坚硬,一样布满深沟。
13、一个顶顶平庸的人可以成为一次沼泽毒罂粟般热烈、狂放、美丽的恋爱的对象。一个好人也能成为一次放荡、堕落的恋爱的触发剂,一个絮絮叨叨的疯子没准能使某人头脑里出现一曲温柔、淳美的牧歌。因此,任何一次恋爱的价值与质量纯粹取决于恋爱者本身。
2、赛勒斯名言
赛勒斯名言
1、去找出唯一智慧的的东西,去选择唯一美好的东西。—— 赛勒斯
2、泰勒斯认为生和死没有区别。一个人于是问他,“那你为什么不去死呢?'‘他说,”因为没有区别。“。—— 赛勒斯
3、通过别人的不幸事件而知所谨慎,这是好事。—— 赛勒斯
4、只有站在高处的人,才有从高处跌进坑里的权利与自由。没有知识的人,本就躺在坑里,又怎能从上面跌进坑里呢?—— 赛勒斯
5、请进,神明也在这儿。—— 赛勒斯
6、充当保人,倒楣之日就不远了。—— 赛勒斯
7、”过份的执著会带来毁灭“thales of miletus - ”to bring surety brings ruin“。—— 赛勒斯
8、凡事在成熟之前,都是有苦味的。——赛勒斯
9、过分的执着会带来毁()灭。—— 赛勒斯
10、i think fearless is having fears but jumping anyway. 我认为所谓无畏其实是跨越内心的恐惧。—— 赛勒斯
11、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赛勒斯
12、水是最好的。—— 赛勒斯
3、《那不勒斯四部曲》读后感
《那不勒斯四部曲》读后感
文/刘喵子
我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在公交车上把《那不勒斯四部曲》看完了,这样密集地,认真地看一套小说上一次还是在北京的时候,看肯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
从某种冲击力来说,肯福莱特那种更宏大的历史背景,小人物在大时代洪流中的选择,成长,奋斗,堕落更让我震撼。原来有这样写东西的人,原来有这样介于真实与文学创造的小说,恕我阅读量少,我当时真的很惊讶。
这一套不同,我甚至想起了《婚姻生活》那部话剧,絮絮叨叨的,都是很琐碎的东西。但我也想起了过时行说他为什么选择导演这部话剧,因为他用对话,纯粹的对话展露了婚姻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用了一个词,细腻。
说实在的,即便是有一些大历史,在这套书里也只是泛泛而过。什么哲学学派,什么学术思潮,那些年轻人该投身的东西,这个时代发生巨变的东西,里面都只是很浅地带过。我开始为这一点的缺失感到可惜,但此刻一想,你看时代怎么变,女孩的社会伦理要求都没变,相夫教子,所谓的一个女人最大的成功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至于她自己是什么样的,即便有了相当成功的事业还是会被鄙夷,温和一点的用“可惜她……”,普遍一点的用“那有什么用,还不是……”这些刻薄不是只出于男性,女性的更多。
,his story。肯福莱特用人来讲历史,他想讲的还是历史的故事,而不是人的故事。
这是一套关于her story,我和“莉拉”,这是那不勒斯想讲的故事,her 的故事。
(二)
“我”和莉拉出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那是一个很传统,很贫穷的地方。这样的形容放在印度可以叫贫民窟,放在美国可以叫黑人区,但我突然想,在中国叫什么呢?棚户区?城中村?或者是简单的乡下?whatever,因为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是情不自禁地代入自己。
“我”和莉拉其实从一出生就知道自己的一生大概会如何度过,将就着读到小学毕业就好了,在这个小镇找一个条件差不多的就好了,生几个孩子养着家里就好了,然后大概地死了就好了。
但早慧的莉拉这样的自然而言,这样的命运产生了质疑,而“我”出于对莉拉的那种偶像式的崇敬,又或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力量,我也选择了对这种生命质疑,并试图改变。“我”和莉拉并不是七月与安生那种简单的人生状态的两极,而是共同的生命体,是共同生长又不一样的树,是这片生命之林孤独的互相呼唤的两棵树。最开始的“我”依附着莉拉的力量去生长,靠着对她那种特殊的情感去生长。而莉拉,看着是那样野蛮地,自由地去选择,但她何尝不是在看着我,吸收着我的力量去塑造自我呢?
故事最后,“我”提升了阶级,“我”摆脱了所谓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痕,“我”甚至摆脱了对莉拉的情感依赖。而莉拉的人生绝对和“我”不一样,她起起落落,很难称得上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也不能说她有自我意义上的幸福。当然,谁说自我的幸福就是自我意义的成功呢?莉拉最后失踪了,她这一生很难说爱过谁,爱过什么,但爱让人依赖,依赖就会失去自由,莉拉至少是自由的。
(三)
从把自己代入人物的角度来说,我不喜欢这个叙述者的埃莱娜,也不喜欢莉拉。我不喜欢莉拉的“作”,不喜欢埃莱娜那种顺从,那种盲目,那种自我违背了我个人的对家庭的态度。但那是埃莱娜的生命,她对我而言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其他小说里带着某种象征的影子。
前两部里,埃莱娜是没有什么“自我”的,她的叙述里全部都是莉拉给了我力量,我需要莉拉的力量,我为了拜托莉拉的那种力量而做出的种种选择。在看前两部的时候我正好在写自己的小东西,我在反思我的那些时刻,我很粗浅地归结为
“每个人成长中都有这样一个同性偶像或者说某种参照物,男人需要英雄,可能来自漫画,更可能是自己的父亲。女人需要那些耀眼的女人,那个女人往往不是妈妈”
女英雄还是太少, 我说的是像超人,蜘蛛侠,钢铁侠这样被普世化,世俗化的英雄,不是说昂山素季,珍妮这种小众的,要知道撒切尔,希拉里这种比较知名的还被各种诟病,最大的理由是作为母亲的不合格,作为女性在性方面或者政治方面的妥协。
我小学,初中也有这样的人,但高中,大学没有了。不过大学和工作后遇到的那种成熟的优秀女性,她们的耀眼,那种英雄的力量胜过所有的漫威电影。
女性英雄世俗化的缺失需要女性文艺创作者们努力推动。上帝,我还是不喜欢黑寡妇的胸,神奇女侠的身材来成为唯一的亮点。
4、索福克勒斯名言
索福克勒斯名言
1、天决不助不愿作为的人。——索福克勒斯
2、我看清了,我们所有活着的人,都只不过是空幻的影子,虚无的梦。——索福克勒斯
3、才智无疑是幸福的首要条件。——索福克勒斯
4、一个正直的人要经过长久的时间才能看得出来,一个坏人只要一天就认得出来。——索福克勒斯
5、世上没有任何东西比金钱更能使人道德败坏。——索福克勒斯
6、理智是天神赋与凡人最有()价值的财宝。——索福克勒斯
7、一个人如果抛弃他忠实的朋友,就等于抛弃他最珍贵的生命。——索福克勒斯
8、一句短短的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智慧。——索福克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