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如此作文

1、不过如此作文

不过如此作文(一)

今天上午,我们带着期中考试刚结束的愉悦心情来到了紫金山脚下的游乐场进行全年级的秋游。

游乐场中的大多数项目对我们并没有吸引力,最吸引我们的是桥世界。所谓桥世界,就是指在湖上的几座特殊的桥。这些桥有的是钢索,有的是一块块悬挂的木板。总之,这对我们都很有挑战性。于是,我们班同学都兴致勃勃地跑去玩。

在通过了几个稍简单的之后,我盯上了那座最有难度的桥。那座桥只在上方有一根钢索,焊着30多根横着的短钢管,被3块悬挂的木板平分成4段,长度共15米左右。很显然,得一根根抓着过去,中途可休息3次。虽然我们班同学胆忒大,但去玩的人也很少,在我前面只有三个人。我们的规矩是:当一个人离开某一块木板时,后面的人才能向这一块木板前进。虽然底下有防护网,但网最低处在水下半米多深。我们也只得小心翼翼地前进。

过了一会儿,已经有两个人通过了,而第三个人也离开第二块木板了。我在第一块木板上,正准备向第二块木板前进,前方却出现了异常状况。只见第三个人往前抓了两根钢管,却没有动静。过了几秒,他用脚往后移,想回到木板上,却没有成功。之后,他又悬挂了几秒,然后,一只手松了,另一只手接着也松了,“哗啦”一声掉到了水里,好不容易从水里走了出来,腰以下全湿透了。这一切,让在第一块木板上的我看得胆战心惊。

现在的温度已经接近0℃,水冰凉刺骨,而我的身体素质比前面几人都差,我不禁有点害怕。硬着头皮到了第二块木板,手已经麻木了,感觉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心也一点点地凉了,恐惧一丝丝地弥漫在我心中。我闭上眼睛,尽力驱除这些想法。我心想:我除了过去无路可走。然而这个想法却一点用也没有。突然,另一个想法闯入我心中:这个,不过如此,我是一定可以过去的!这个念头,就像一股暖流,把我心中的恐惧一丝一丝地赶走了,直到我的心重新变暖。我深吸一口气,搓搓麻木的双手,再次前进。这次,一点一点前进,我心中的温度也一点一点升高。最终,当脚踏上彼岸时,回首望去,看着那座看似漫长的桥,我不禁长出一口气,露出一丝笑容。那座桥,也不过如此。

是啊,那座桥,就如同我们人生路上的一个个困难,而克服困难最好的方法,就是自信。只要你有足够的自信,你就会有足够的力量。而当你最终克服困难,再回首望去,你就会欣然发现,困难,也不过如此。

不过如此作文(二)

奇迹是什么?字典中的解释是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但正如人们常说,有一百个读着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奇迹在不同人眼中也有不同的释义。

我是一个体育迷,直播的体育赛事当然不会错过。凌晨的足球赛也是如此,幸运的是,我在今年的一场比赛中看到了奇迹的诞生。

5月25号,星期天,我在凌晨2:45分时准时守在了电视前,为的只是看那万众瞩目的欧洲冠军联赛决赛,葡萄牙里斯本的光明球场中,导火索一点即燃,随着裁判员的一声哨响两支同是来自马德里的球队:皇家马德里与马德里竞技展开了对大耳杯的激励角逐。

无论是历史交锋数据、球员、球队的身价还是一开场局面的形势,皇马都占尽了优势。然而早早攻破对手大门的马竞后卫。

皇马自然不会放弃进攻,一波胜过一波,潮水般扑向马竞,给他们的后防线带来一次又一次威胁。

而马竞固若金汤的防守让皇马始终未能得偿所愿。

那个足球似是对马竞球门有抗拒之意,迟迟不肯钻入网窝。

每一个皇马球迷的心都随流逝的时间逐渐越揪越紧。

比赛已步入尾声,比分依然是1:0。皇马依然在不断发动猛烈的进攻。

时间到了最后补时的1分钟,皇马掌控了最后一次进攻权,也获得了最后的一个角球。

我望了望一旁三分钟前因失望而熟睡了的父亲,也准备洗洗睡了。

莫德里奇角球开出,拉莫斯高高跃起,头锤定音!扳平了!!!

加时赛中,皇马终于收获了应得的——4:1的完美逆转让众将如愿捧得那个奖杯。

也许奇迹就在那里,关键并不在它而在你是否有勇气去创造,当你真的鼓起勇气实现它后,你便可以回头看看,报以一个微笑叹一句:“不过如此!”

不过如此作文(三)

幼儿园的时候见识了一位学长的水粉画,不知是佩服他本人呢,还是觉得画得有意境,但反正就是迷上了。

用了近四年,水粉也学了个大概,再加上搬家,离学校也更远了,但也再不去了。

三、四年级吧,()老师有位同学是国内有名的国画大家。一次寄给了老妈一本他自己的画册,我先看见了它,书中多为画山画水的画,气势磅礴,行云流水。我便又报了国画课。

是一个老教师上的课,一上来就开始讲一些基本的所握笔姿势。因为外公爱写毛笔字,我多少也有些接触,当着老师的面,不轻不重但足以让全班人听见的声音来了句:“不过如此”。老师并未说什么。

一周后,正式开始练笔了。老师展示了几幅画,让我们随意临摹一幅就行了。看见周围一些同学都选了最容易的一幅,我自恃以前学过几年水彩,看也不看便挑了最难的一幅。不出十分钟就画了出来,画的是江南水乡,因为之前画惯了柔美的水彩画,再加上之前对国画的不以为然,上课并没有十分认真的。老师见我一副大成的表现,但拿过我的画,推了推厚厚的镜片,用毛笔蘸了点墨水,握在手中。击了击掌,示意所有人看向他。我十分期待地望着老师,一边幻想着老师对我画的点评多么多么的高。谁知老师拿起笔,在我画上改动了几处,画风完全不同了,原来江南的柔美却多了一份气势,与原本的画更是截然不同。我临摹的画虽与原画相像,但却缺少了原画的魂,此时,耳边隐约听见了一位同学鄙夷的声音:“不过如此!”

自那以后,我便再也没有争着出过风头。直到初中,不善于画铅笔画的我一向被视为“美术废材”。直到一次老师让我们画水彩,我随手画了一枝荷花,造型普通,但我却也在上色方面下了一番工夫,虽没有使出全力,但也七七八八。同桌是一位“美术天才”,且是美术课代表,他早已把画画好交给老师,下来时还一直在得瑟他的93分。看见我的画更是扬言要为我增几笔,我笑笑婉言拒绝了,他生气地丢给我一句:“画得不过如此,也还不要本天才为你加个几笔高几分!”说完,盛气凌人地走了,我不理他,画完最后一笔交给了老师。

老师看了看,慢悠悠地在背面写上了“100”,边哼边说道:“是啊,不过如此!”

2、《不过如此》读后感

《不过如此》读后感(一)

崔永元的《不过如此》我一口气看完了。早听说这本书看起来不累,无须太多的思考,果然如此。

最近经常在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消息,崔永元的《不过如此》非常热销,有的书店进了几批货都销售一空,我有点半信半疑,跑到书店一看,书架上的《不过如此》历历在目,购买的人几乎很少。原来,媒体的炒作也"不过如此"。

我没有贬低的意思,我是想,一向“实话实说”"的崔永元看到这样的消息会有什么想法呢,我想他也会偷偷跑到书店去看的,但是他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毕竟这样的消息有利于他卖书啊,就象他书中提到的一些小事,他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还在意能赚多少钱,不然,他不会从广播事业转行到电视事业,不会从电台跳到央视。毕竟他也是人,是人就不能免俗。

说实话,我很喜欢崔永元,他的《实话实说》我很爱看。作为一个主持人,他有种独特的个人魅力,这使他所主持的节目也熠熠生辉,我觉得如果《实话实说》不是崔永元主持的,那么收视率会急转直下,一日千里。现在全国有100多个类似的谈话节目,但是为什么大家还是喜欢看央视的《实话实说》呢,抛开中央电视台节目的制作水准不说,很大一部分观众是冲着崔永元来的。喜欢看他在屏幕上不紧不慢的调侃,喜欢他的坏笑。

前不久,我到医院去看病,等候就诊的时候,跟一位大姨闲聊了几句,她就很喜欢崔永元,我说崔永元挺能白话的。大姨笑着说“他不仅能白话,而且他很会白话”。东北话里“白话”二字基本上是褒义的。如果崔永元听了我们的对话一定高兴。

回过头来谈谈这本书吧。其实我能一口气看完这本书,除了因为书很薄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幽默流畅的语言。从头看到尾不知道笑了多少次,有时候觉得崔永元像个大男孩,比如他写梦里梦见推车的场面,梦中的他一只手叉腰,一只手在空中向下一挥,命令众人:给我打,狠狠的打!38岁的男人也会做这样的梦,实在是很有趣的。电视上的崔永元,给大家的印象是:一脸坏笑,说话的时候嘴唇基本不动,冷不丁的冒出一句逗得大家发笑,有时候他还专门设计个小圈套什么的,让嘉宾往里面钻。崔永元的风格是独特的,他能够利用幽默的元素让谈话节目变得轻松愉快,让人们在笑声中反思一些事情。看了他的书,才知道要想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崔永元从节目策划做起,一直到作主持人,他所信奉的一个标准就是:人文关怀。所以每期《实话实说》都很精彩,都会让人感到这个选题真的不错,很有人情味儿。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感受坚强",一个生命 垂危的癌症患者,一个跟病魔作斗争的乐观坚强的小女孩,她的故事打动了无数的中国人。面对死亡都可以这样坚强,生命中还有什么不可以承受之重呢?我想这期节目会激发很多人,使他们重新振作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就是人文关怀,我们太需要这样的关怀了。

《实话实说》真是个好名字。“实话”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含义,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国,一提到实话二字难免会联系到政治,中国面临的好多社会问题,需要用实话来实说的问题,都会或多或少的牵扯到政治。鉴于中国的国情,《实话实说》是不能涉及这些政治敏感话题的,所以这是一种无奈。有了这个无奈,也使得《实话实说》仅能局限于"人文关怀"上,国计不谈,只谈民生。这多少是个缺憾。有些选题也不是尽如人意的,比如"我们都是左撇子"这样的话题,无关痛痒,实在是味同嚼蜡。好在中国的社会错综复杂,人文的话题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话实说》还大有文章可作,崔永元也不必担心下岗了。

作为读者,我是很喜欢这本书的。毕竟崔永元带给我们笑声,又让我们知道了他的朋友,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生活,也让我们普通人觉得,名人也和我们一样,也有跟我们类似的爱好,也有和我们一样的情感。他们只是在做很特殊的工作而已,这一点是跟我们不同的。

喜欢崔永元的低调,他在书中敢于剖析自己,这是难能可贵的。他把观众对他的批评都写上了,对自己的缺点一点儿没客气,并且对观众深深的道歉;书名也用了一个很低调的词儿"不过如此",这说明崔永元是真正的平民主持人,没有名人的架子。我想,这也是很多人喜欢他的原因。

最后想说的是,崔永元,走好!

《不过如此》读后感(二)

《不过如此》,崔永元着,华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不过如此》,首先被它的名字所吸引,一如崔永元主持《实话实说》的风格,“不过如此”似乎透着一份轻狂,更有一份洒脱。而我读完书倒觉得这四个字中透着一丝过来人的自嘲,同时有一种不卑不亢的劲道在里面:一方面别自视太高,一山还有一山高,为人要低调,另一方面也无需自视太低,卑微屈膝,总是仰视别人。

生活像流水,逝者如斯,一去不复返,但时间沙漏会为我们留下一些礼物,作为珍珠串联在记忆项链中。看到书中第四章“在路上”回忆大学时光时,回想自己大学时也是这样让人欢喜让人忧,亲切之余竟有一种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觉。在感叹岁月匆匆而过之余,幸运这些记忆始终活跃在我的旧事电影里。大学卧谈是每一位大学生最为享受的生活甜品,而正如文中所说的,卧谈也要体现专业特色,尤其是中文系学生,对肚里的墨水含量要求较高。而与作者类似的是,每当舍友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畅谈时,没任何储备的我刚开始时总有一些惶恐,毕竟还有点自知之明,插不上话时只能课后做功课,去图书馆狂啃一番,为自己增加一些说话的底气。同时,读书不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而要求消化吸收,进而体现在行为举止上:一方面要有个性,要有自己的见解,一味的盲从只会让人觉得无味与无知。而与书中相同的,当时在班级里另类的学生很吃香,同学们都觉得他们有个性,有“品位”。依稀记得大学时一位清瘦的男生,头发披肩,大冬天的一身黑,脖子上扎一条红围巾,张口必言后现代主义,给人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但大家私下里都称他有文艺青年的气质。另一方面就是你的作品,要能够常见诸报端,这也是评判才子的真实标准,否则空有一身外表只是徒有虚名,你还得有点真才实学才会让人心服口服。大学时对那些能将自己作品转化为铅字而在院系里“家喻户晓”的同学总是一脸的欣羡。以至于多年以后,依稀记得大四那年某个周日的午后,在宿舍阁楼的**文学社社长创作专用地,听着社长天南地北的讲着海子,即使本人实在对诗不感兴趣,即使阁楼里臭袜子味依旧没有被社长浓浓的诗人气息覆盖,即使社长脸上的青春痘和他的创作热情一样高涨,我还是觉得那个午后特别的美好,社长简直就是传说中的“欧巴”。

……

类似的章节还有很多,书中,崔永元把故事放到人与人交流的生活轨迹中来叙写,从老师、朋友、领导、策划、节目嘉宾等人中选取印象深刻的故事,像电影放映一般铺展为生活的横截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这些文字时,特别是看到似曾相识的场景时,总会有心领神会的一笑,勾起心灵深处最温柔的那抹回忆,我想这也许是书的成功,至少他把读者感染了,而在感染的同时又能生出感悟。

除了喜欢书中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外,还喜欢他的风格——不做作。可能是个人性格原因,最受不了虚伪矫情,喜欢豪率坦诚。而崔永元能够坦然面对读者,同时能够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实属不易。如书中第八章写“领导”的部分。写报社成员在新社长的上任时分成两拨是一种领导艺术,大家一条心容易一致对上,分拨互相掐,领导就坐稳了。联系到我们今天的官场,不乏拉帮结派,可是现实又有几人敢将它晒在阳光下。另一处写到他同学从他的下属变为他的上级时,那种不言而喻的微妙变化。“每当我视他为领导时,就自然而然保持了一个距离,看不清他的真实面目。每当我意识到他是我的同学时,总能观察到细处,甚至油然生出感动”。人在成熟长大的同时也在不断变化,由于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职业,他们或许再也不是印象中的那些同学,但那份同学情谊却是什么也偷不走的。写到此处,又想起“朋友”章节对朋友的描述“朋友,是你步步高升,对你称呼从不改变的人”。“领导”章节的最后一句话也颇耐人寻味:“本来是想写差领导的,提起笔来又写起领导的好。现在明白了,领导的毛病是咱们群众给惯出来的”。初看这句话只是匆匆笑过,但转念一想,又能回味出很多东西。

正是它的五味杂陈,才有了供读者品尝的滋味,也正是由于它的复杂多面,才反映了生活的立体全面。书中第十章“活着”写到对残疾人的尊重。崔永元由于一次无意的玩笑极大伤害了有点磕巴的祝先生的自尊心,而电视节目的播放让祝先生平日里极力掩饰的小毛病变得家喻户晓,逢人就被问,祝先生生气之极,写了文章《崔永元,别把刻薄当幽默》在网上、报上发表以示不公。书里并没有回避嘉宾或观众对他的批评,而是将这些言语一字不漏地收入书中,坦然面对,真诚赔礼。此外,文中还经常用调侃的语气写作者因形象欠佳作为电视主持人而遭遇的尴尬,用幽默口吻讲述生活工作的不易,这或许就是崔永元身上那我们所缺少和急需的勇气和智慧吧。

读随笔散文收获的除了少数一笑而过的趣事外,就是作者个人淘洗的生活沙子中的金子,它既是个人的也是大众的。崔永元《不过如此》中,也有几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书中强调做节目要体现人文关怀,即发自内心的,在骨子里尊重每一个人,不管他干什么,不管他的职位有多高,薪水有多少,不管他是什么生存环境,什么家庭背景,都会尊重他。书中列举了《实话实说》开播5年的两项巨大工程:一是把灯爷、摄爷、录爷变成朋友,让他们全身心为节目努力;一是让所有的观众,各行各业的,各种阶层的,操着不同口音的到了演播室能像亲人一样,像朋友一样与你聊天。联系到我们的工作实际,我们提出“两个至上”、“三个始终”、“五种意识”,强调要“至诚至信,全心全意”,要“责任在每时每刻”,其实,深究讲,也是体现人文关怀,从骨子里尊重每一位烟农、零售户和消费者,多换位思考,这样一来,一切一切的文化理念、服务理念也就不那么虚无缥缈,不那么深奥难懂了,它就会发自内心的,用每个人最好的阐释方式具体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

这是关乎人文关怀的一故事,还有一段关乎人生的比喻,很形象很深刻。故事背景是说吉林一位中年妇女高大权做速冻饺子坎坷的创业历程。文后有一段话通俗易懂又不乏深意:“人生就像饺子,岁月是皮,经历是馅,酸甜苦辣皆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饺子皮上的褶皱,人生中难免被狠狠挤一下,被开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没有经历,硬装成熟,总会有露馅的时候。”在岁月的层层包裹下,阅历越沧桑,饺子就越饱满,但人难免会碰上一些磕磕碰碰,在岁月里留下一些痕迹,只有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信心才能越过道道难关,变得更加强壮与坚实。

春天,阳光明媚。蓝天白云,闲暇之余,手捧一书,听着音乐,嚼着零食,且为书喜且为书悲,拾来一段遗落的记忆,品味一番生活的哲理,我想生活的快乐与幸福也不过如此吧。

《不过如此》读后感(三)

崔永元大家都知道吧,主持实话实说的那个人,可是现在在电视上看不到他了,大概是老了吧,退休了吧。实话实说,崔永元长的确不怎么好看,可是他的幽默,朴实,善良真的很令人佩服。他在书里讲到了老师,讲到了朋友,讲到了工作,有几次讲了女儿,母亲及兄弟姐妹,似乎他有一次讲到了他的妻子,我在想,他是不是不爱自己的妻子啊,为什么就一次提到他的妻子。开玩笑了,也许人家是爱他的妻子,不过不愿写自己的隐私吧。

看一个成熟男人的书,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做人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重要,我很赞同他的看法,在生活中我也是这么做的,别看我是一个小姑娘,但我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犹其是做人的品德。我认为做好人,才能做好事。一个有能力而没有品德的人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我很喜欢他书里形容数学的文字,还有那些笑话。他也把自己的缺点写在自己的书里,更显他的平凡,一般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虽然我只有初中毕业,但我很喜欢文学,并且经常买书看,到图书馆看书,我觉得书就是我的朋友,他有时会陪伴我,有时会交我做人与做事。写书也不分什么大学毕业,小学毕业,只要你有那个才华就可以写。

3、人生不过如此读后感

人生不过如此读后感(一)

为一个九零后的人来说,在生活学习中会静下心里细细品读这些资深作家用自己的经验和感触写出来的东西,体味不同的人生,在我来说还早。总是觉得自己作为年轻人又是九零后来说,看这些“老古董”就会觉得太深沉了。坦诚来说,老师布置了任务才有去看林语堂先生的作品。初看到《人生不过如此》这个名字,以为它的内容会是以嘲讽或者类似这种情绪的产物,但是看了以后才知道林语堂先生从头到尾都在阐述,阐述林先生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人生的态度。它只是那样好像和你在聊天说故事一样,静静的阐述着,让我想到了“洗尽铅华见本心,红尘深处不染尘”的别致。

我不敢说我在读了部作品后有什么观点,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粗见,我这样觉得。因为这部作品就像一杯茶,你品位的越久越多才能品出它的味道;只有多看几遍,你才能了解林语堂先生想要表达的人生的态度,才能把这部作品笑话变成自己的东西。

书中,编选者别将内容分为“我生之初尚无为”、“当时只道是寻常”等六个篇章,将林语堂先生生命中不同时期的经典呈现出来。

佛洛伊德说,幼年的记忆,会进入你的潜意识里。从文中可以看出童年的生活环境对林语堂先生是难忘及尤为重要的,从“在造成今日的我之各种感染力中,要以我在童年和家庭所身受者为最大。我对于人生、文学与平民的观念,皆在此时期得受最深刻的感染力” 、“究而言之,一个人一生出发时所需要的,除了健康的身体和灵敏的感觉之外,只是一个快乐的孩童时期--充满家庭的爱情和美丽的自然环境便够了”、“童年时这种与自然接近的经验,足为我一生知识的和道德的至为强有力的后盾;一与社会中的伪善和人情之势利互相比较,至足令我鄙视之。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是得之于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因为我相信我仍然是用一个简朴的农家子的眼睛来观看人生。”、“童年时这种与自然接近的经验,足为我一生知识的和道德的至为强有力的后盾;一与社会中的伪善和人情之势利互相比较,至足令我鄙视之。”就可看出。而致使童年让他记忆深刻并且对他的一生带来重要影响的是童年的青山,“在我一生,直迄今日,我从前所常见的青山和儿时常在那里捡拾石子的河边,种种意象仍然依附在我的脑中。它们令我看见文明生活、文艺生活,和学院生活中的种种骗子而发笑。”、“那些青山,如果没有其他影响,至少曾令我远离政治,这已经是其功不小了。”、“如果我会爱真、爱美,那就是因为我爱那些青山的缘故了。如果我能够向着社会上一般士绅阶级之孤立无助、依赖成性和不诚不实而微笑,也是因为那些青山。如果我能够窃笑踞居高位之愚妄和学院讨论之笨拙,都是因为那些青山。如果我自觉我自己能与我的祖先同信农村生活之美满和简朴,又如果我读中国诗歌而得有本能的感应,又如果我憎恶各种形式的骗子,而相信简朴的生活与高尚的思想,总是因为那些青山的缘故”。

每个人的童年都会对自己后来的生活或多或少带来影响,因为从一开始学会接收东西的时候,那些东西就存在了,它开始融入到你的血液中已经根深蒂固。后来的我们一路成长,那些东西跟着你开始长大。

人生不过如此读后感(二)

从《京华烟云》知道了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是第一次读他的文章,很特别,很新奇,是一种舒适,一种自我的解脱……书中,编选者别出心裁地将内容分为“我生之初尚无为”、“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等六个篇章,将林语堂生命中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呈现出来,读来令人眼前一亮。林语堂先生对人生的思考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文字精炼,但回味无穷。在他生活的每一个时期对于人生有憧憬、也有困惑。在他的文字中“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表现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我看到了他的超然,我能做到吗?

时光如流,仿佛就是刹那之间,青春岁月便如昨日黄花,随着厚厚的霜色而枯萎凋敝。当第一根白发出现,它让我警觉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青春已经流逝,岁月从不饶人。日子琐碎、繁杂、忙碌。生活像一面魔镜,在我还未来得及应对它的时候,它便把它最实质、最本真、也最枯燥乏味的一面突然呈现在了我的面前。要工作、要生活、要买菜、油盐柴米酱醋茶,水费电费通讯费……大到孩子学习,买房置业,小到待人接物,迎来送往,每天都是一个字:忙!忙得焦头烂额,顾此失彼。累,便成为必然,成为生活的一种常态。于是,便时常为生活的重负而苦恼,而烦躁,而闷闷不乐,并时常生发出一种摆脱的欲望。

读了《人生不过如此》后,我有了很多感受。现在,很多人活得很累,过得不快乐。其实快乐来之于健康的心灵!幸福来之于满足的要求。有些事只要肯换一个角度,换个心态。就会有另外一番光景,只要以积极的心态去观察,去思考,就会发现,事实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糟糕!换个角度去观察,世界会更美!

无独有偶,有这么个故事说有一个像我们一样生活过得非常沉重的人,跋山涉水去寻找圣人咨询解脱的办法。圣人在听了他的苦恼以后,给他拿了一个竹篓,指着一条铺满砂砾的道路对他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放进背篓,看看最后会有什么感受。”

那人照着圣人的吩咐去做,可走出没有多远,石子便装了半个背篓。圣人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越往前走,逗人喜欢的石子越多,背篓也就越来越加沉重。”圣人摞了一下银白的胡须,微笑着说:“孩子,我们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背着一个空空的背篓。然而,随着我们的逐渐长大,喜欢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们每走出一步,都要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喜欢的东西放进背篓,结果路走得越远,背篓里的东西也就越多,这就是你为什么会觉得生活的负担越来越重的原因。”

那人问圣人:“我们应该如何来减轻生活的沉重呢?”圣人同答道:“要减轻这份沉重其实非常的简单,你只要把工作、爱情、婚姻、家庭、友谊中的任何一份东西拿出背篓都会减轻沉重。”圣人紧接着反问道:“你愿意将其中的哪份东西毫不犹豫地拿出背篓呢?”面对圣人的诘问,那人无言以对。

是啊,我们每个人装进“背篓”里的都不是纯粹的石头,而是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精心从这个世界里寻找来的爱情、事业、家庭、婚姻、友谊等许多令我们魂牵梦萦,难舍难分的“东西”。就是因为这些舍不得的“沉重”,才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生活的美好,以及生命的充实。所以当我感受到生活的沉重时,应该感受到庆幸和满意、欢喜。因而沉重的背后必然是生活的丰硕和事业的收获。

人生不过如此读后感(三)

孔子说“四十不惑”,()如今我已年逾不惑,可是我仍然是迷惑丛生,常常思考关于人生之问题。在经历了许许多多之后,或喜怒,或哀惧,或戚郁、或迷惘,或爱恨……种种之情,矛盾纠结,于胸中连绵起伏,每每烦恼杂交之时,便去读书寻求解脱,到底人生是什么?到底人生为什么?忽然我在书架上发现了林语堂的《人生不过如此》,“不过如此”到底是怎样?且看他老人家是如何看破红尘的吧。因其正和我当下之心,便孜孜而读,读罢合卷,欣然,豁然,释然--人生应该如此:享受!

人生应该是享受的。

提到享受,很自然会联想到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或不思进取、吃喝玩乐之类。但此书之中的享受却是别有一番境界的。

人生要学会享受自然。

人本身即是自然的一部分,从自然人的孕育而来,而经过一生的无论是叱咤风云也好,卑微低贱也好,最终都要化为一缕烟或是一掊土,回归到自然之中。那么既然是自然的,就要融汇到自然之中去,充分享受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

林语堂是个很有自然情趣,且十分会享受自然情趣的人,他一向很讨厌住楼房,因他认为那不是人类应该住的房子,但有一段时间他还是决心租了一个洋房,他这样写道:“我所以搬去那所楼层的缘故,是因那房后有一片荒园,有横倒的树干,有碧绿的池塘,看上去枝叶扶疏,林鸟纵横,我的书窗之前,又是夏天绿叶成荫冬天子满枝了。”后来他又搬回了人宅,他说在他的宅子左右,有的是土,脚底踏土、踢踢瓦砾、听听蛙鸣蝉叫、养只乌龟,看看蟾蜍吃蚊子、瞧瞧蜘蛛结网、还要养只鸽子生蛋,哈哈,简直是个美妙的动物世界。他说,他的小孩子在这个园中观察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至理,总比在学堂念自然教科书来得亲切而有意味。

他还常去游览避暑、去海上钓鱼,充分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

他说:“大自然本身始终是一间疗养院。”它可以治愈很多人类的病,诸如狂妄自大、互相怨恨、勾心斗角,可以使人清心寡欲除掉愚蠢的野心和不必要的烦恼。他还写道:“一个人如果能和自然界伟大的东西发生联系,他的心会真正变得伟大起来。”

是啊,我们可以把地平线上的热带的云看做是一个舞台的背景,可以把山林看做私人花园,把怒吼的波涛当做音乐会,把山上的微风看做冷气,把恢弘壮丽的火烧云看做是世间最伟大的戏剧。这样我们便变得伟大起来,像大地和苍穹那么伟大。这是多么宽广的境界,多么迷人的智慧啊!

我情不自禁地被感动着。那雄浑的山,那柔情的水,那灵妩的草木,那多情的鸟兽……瞬间都在我身边美妙起来,于是,我合上了书,出得楼来,享受自然。

冬日的风没那么凛冽,反而十分清爽。蜿蜒的小路旁灌木丛枝杈别致,托着白雪,映着光辉。这次我沿着小路来到了冬日很少来到的小树林,哈,这么多的鸟,以前怎么没有发现,鸟的叫声真好听,或“啾啾啾”,或长笛悠扬,或如唢呐吹奏,或柔肠百转,或清脆悦耳,在林枝间飞上飞下,你追我逐,真是妙趣横生啊!再看林间,树影疏斜,阳光明艳,天空湛蓝,白云飘飘,我的心立刻通畅起来,开阔起来,快乐起来,真如林语堂说:“能享受自然的人是真正快乐的人,能与大自然协调的人是真正快乐的人。”

人生要充分珍爱享受自己的身体。

林语堂说:“我们有一个躯体,许多事情都得依赖我们的躯体,我们应当看好我们这架自行修补的奇妙机器,我们要好好地享用它。”

我们都有一个健全的肢体,可是我们几时重视过?几时爱惜过?又几时享受过?我们是否给了肢体以充分的自由,充分的锻炼,充分的享用。我们有眼睛,真的很好地观察了吗?有多少东西我们视而不见;我们有耳朵,真的很好的倾听了吗?多少美妙的声音我们充耳不闻;我们有脚啊,可是我们真正脚踏实地走多少路;我们有手啊,可是我们的又有多少时间是闲着的呢?

当我们看到一位法国时尚杂志总编在中风后全身只有左眼睛会眨,而他就用这只眼睛写成了小说巨着的时候,当我们看到美国那位无腿无胳膊人怎样快乐的生活的时候,我们作何感想呢?

而当我们老的时候,各个器官都不灵便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企求呢?让我能好好呼吸吧,让我能站起来吧,让我能听一会音乐吧,让我能读一会书吧,让我能睁开眼睛看看太阳吧,让我闻一闻花香吧,让我再握一握你的手吧……而当这些都已成为奢求的时候,人生就真的再也不会享受了,可是当我们可以尽情享用的时候,我们把自己的身体弄到哪里去了?

人生是应该享受快乐的。

他说:“人生于世,所碰到的问题不是应该以什么做目的,应该怎样实现这个目的,而是要怎么利用此生,利用上天付给他的五六十年的光阴。他应该调整他的生活,使他能够在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快乐。”

我们人生的几十年,都在做什么呢?主要的不外乎工作和生活。我们工作着,但我们是以什么样的理念、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方式在工作?我们是在享受工作吗?我们生活着,但我们又是以什么样的理念、心态、方式在生活呢?我们又享受到了生活中的多少乐趣呢?我们一天一天活着,一天一天过着,但我们是一天一天都在快乐着吗?

真的很感谢林先生让我在不惑之时豁然开朗。

人生应该是自由的。林先生说:“一个人只有具有这种自由的意识和淡漠的态度,结果才能深切地热烈地享受人生。” 他曾经写过:“对我自己而言,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所以 我们还要学会享受这份人生的自由。

在享受中,我读完了林语堂的《人生不过如此》。我深深地感悟到,人生应该无时无刻不在享受:享受潜心读书的陶醉、享受获得知识的愉快、享受倾心谈话的欢乐、享受无限幻想的喜悦、享受乐善好施的给予、享受……只有这样,人生才会真正的快乐,才会不枉活一生。 

不过如此作文相关图片:

4、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