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贵与安娜》读后感](http://www.wenzidahui.com/tu/508.jpg)
1、《王贵与安娜》读后感
《王贵与安娜》读后感(一)
《王贵与安娜》是六六的新作,写给她父母的作品,后来改编成了电视剧。
该剧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讲的是从农村考上大学当了大学英语系老师的王贵和从上海被劳动改造到小城市的工人安娜的人生与爱情。安娜打从一见到王贵这个又穷,又俗,又土的农村人就没有好感,但是王贵的为人打动了安娜的母亲,后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后,安娜与王贵结婚了。这对恋人从结婚开始就争吵不断,中间还穿插有安娜和初恋情人刘波,王贵和肖老师的感情戏,不过在每天的磨合中,感情越来越深。后来,王贵得知自己体内生了癌症,还瞒着安娜。最后两人紧紧握着双手,全剧终。
该剧让我想到俞敏哄的文章,他在《专注的好处》里面写到:“回想起来,反而觉得我们那时的大学生活更加幸福,国家给你分配一个专业,你学也得学不学也得学,结果是不得不学会喜欢,后来很多人还成了专业领域的杰出人才。”《王贵与安娜》中王贵与安娜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分配一个家庭里面了,这两个人拥有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社会背景,但是你爱也得爱,不爱也得爱,结果是在彼此不断的磨合中,不得不学会爱,接受了彼此的优点和缺点,并使感情彼此包容,彼此体贴,彼此感恩,最终他们一起过完了一辈子,成了年轻人在婚姻方面的典范。
让我们牢记俞敏哄的《专注的好处》中的最后一句:“一心一意爱一个人,未尝不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王贵与安娜》读后感(二)
经过几天的奋战,终于看完了。
感慨颇多啊……
首先,我要说,《王贵与安娜》让人思考和感叹。
也许是因为安娜和我的性格很像,在她身上我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我看得很认真,看得津津有味,看得一会笑一会哭。
这部戏里,我最喜欢安娜的妈妈。优雅,温柔,聪明。简直是我理想中的极致女人。说话总是不紧不慢,处事不惊,从容,高贵,不愧是大小姐出身。安娜很幸运,有这样一个好妈妈,在关键时刻,为安娜的终身大事做决定,虽然当时看来背着安娜让蒜头给刘波写信说安娜要结婚了不是正大光明的事,但为了女儿一生的幸福,这个决定是多么英明果断。在安娜和王贵闹别扭时,安娜的妈妈一会拿出朋友的理解与耐心来劝慰女儿,一会又拿出家长的威严来警告这对初入围城的年轻夫妇。当安娜与婆婆不合时,安娜的妈妈巧妙地替女儿解围。这样一个伟大的妈妈一定也是个体贴入微的好老婆,怪不得安娜的爸爸为了这样一个女人,放弃似锦前程,甘愿留在这个小城市过着平庸的生活。这样的女人少啊,这样的女人让男人怎能不驻足?
其次,我喜欢王贵。我想如果我是安娜,我会爱上王贵。也许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吧。王贵这样的男人不管在以前还是现在,都很少,但永远有。他外表中庸,心里美!农村出来的他比别人更懂得生活。他很质朴,不管对谁,都好!对工作敬业,光这点就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所以他对老婆对孩子对家庭无怨无悔的付出是情理之中,他觉得这是应该的,因为他就是天生这副神经,好男人是骨子里的!他对安娜的奉承都是安娜一手培训出来的,婚姻让他改变,他也乐于改变。为了这个家,他不在乎自己牺牲多少,哪怕瘟疫盛行的非洲他也争着去,只为了能让老婆孩子过得更好。我很感动!而连王贵这样的好男人也曾在感情上动摇,这让我很吃惊,也很醒悟。为什么这样一心一意想着老婆孩子的男人也想出轨?因为他在安娜身上得不到认可。肖桂芳欣赏王贵,满足了他男人虚荣心的天性。男人的虚荣心是骨子里的,表面不争强好胜,但心里始终渴望被依靠,被需要,被崇拜,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强大,以此来获得征服感与成就感。我就在想,如果以后我嫁给了谁,不管他的缺点是什么,我都要包容,因为人无完人,我选择了他,认可了他,那他就是我最棒的男人,我要去鼓励他做得更好,多发现他的优点,相互欣赏才会有动力继续爱下去。女人,有时也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用戏里的话说:谁不犯点错误啊!年老的王贵在处理女儿女婿儿子儿媳的问题上很睿智,婉转的就成就了晚辈的幸福。那是生活的积淀啊!总的来说,王贵老实,可靠,也有点可爱,有责任感,有上进心,是个好丈夫,好爸爸!
唯一讨厌的就是刘波!看到他第一眼就对他没好感,怎么看怎么不顺眼!长得就很做派,说话还拿腔拿调,既然当初与安娜擦肩而过了,那么20年后就不应该再来打扰安娜的生活。关键是他不管安娜过的好不好就想把安娜带走,真没责任感!他忽视王贵的存在,这点让我很气愤!他以为自己是谁啊?以为留洋美国就很有成就吗?以为有钱就能让安娜幸福吗?以为他爱安娜,安娜就还要一直爱他吗?他可以给安娜感觉,但给不了安娜生活。生活是柴米油盐,在他出现前,是王贵和安娜共同经历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而这一连串平凡的日子酿造出的是割舍不了的大爱!这其中,孩子的确是最重要的纽带。其实人过什么啊?过的不就是孩子吗?虽然我还没有孩子,但看着身边姐姐们每天围着孩子转,我可以感受到有了孩子,家才是完整的家。两个人有什么意思啊?该说的总有说完那天,有了孩子,才有了生活的目标。
安娜的女儿安安和孙国诚谈恋爱时家里反对,安安的态度很有我当年的风范,哈哈!是不是每个年轻人都有这样认为父母不理解的心情啊,当时觉得自己的选择一定是正确的。其实回头看,父母的眼光就是比我们远,确实该听长辈的意见。
再说说安娜吧!喜欢浪漫,爱耍小性子,拘小节,洁癖,善良,宽容,这些都是我和她的共同点,所以安娜很多想法做法我都很理解她。当她结婚时,她妈妈自言自语:终于结婚了!那个画面,我哭了。我想,我结婚时,估计我妈也会那个表情,那个口气。不光我妈,可能我这几个姨和我这些好朋友们都会这个口吻说出这句话。这么多年,让你们惦记了!爱情是什么?安娜和王贵过了一辈子,或许你会说没爱情,但我不敢苟同。他们的爱情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却融在每一天的每句关心每句争吵中。这爱如涓涓细流,润人心脾。没有可乐的爽快,却是甘泉般的清甜。看完后,我倒喜欢上王贵的土气,要那么洋气干什么,洋气的过不了日子,王贵这样才好。我甚至喜欢看王贵吃饭时狼吞虎咽的样子,毫不掩饰,那样真实。王贵不求索取,一直在付出。王贵照顾了安娜一辈子,安娜嫁给王贵很幸福。什么是幸福?我觉得相安无事彼此扶持过一生就是幸福。
我很庆幸在结婚前看了《王贵与安娜》,让我明白,婚姻很深奥,要珍惜,要经营,要忍让,要踏实,要包容,要理解,要陪伴!
《王贵与安娜》读后感(三)
听了周围很多人说看过这个电视剧,男生说里面的心理阐述的很好,现在的我已经不习惯守着电脑看一部长达二三十集的电视剧了……于是看了《王贵与安娜》这本书。
王贵,土的掉渣的一个人,任现在的那个姑娘都避而远之的一个相处对象,但是我觉得他是活的最真实的一个人,他期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他可是坦然面对安娜的每一次无理取闹,他能欣然看待安娜对狐狸骚的怀念……
我想每个女孩子都是曾经的安娜,()我也是,期望着年少的激情,欣赏周围的那样一个趣味相投的异性,到最后可能找的是一个爱自己的人,至始至终,我记得里面的一句话,找一个自己爱的人,劳碌一生,找一个爱自己的人,幸福一生……
那么王贵爱安娜吗?我想是爱的,但是安娜爱王贵吗?也许我会怀疑一下,但是在最后任谁都无法怀疑,究竟了细水长流的情感还是彼此的依赖,抑或是孩子们的联系……
至少能有这样的一个人陪你孤老一生,那就是幸福的……
2、波丽安娜读后感
波丽安娜读后感(一)
波丽安娜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的爸爸妈妈都去世了,只能去唯一的亲人波丽姨妈家里,但波丽姨妈并不喜欢她。可波丽安娜有一种“快乐游戏”,那是他爸爸教她的,正是这个游戏,改变了小镇上的人们,他们是久病在床、厌倦一切的斯诺太太,脾气古怪的彭得莱顿先生,等等。一次意外的车祸让波丽安娜失去了双腿,得到她帮助过的人们都来鼓励她克服困难,重新恢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在波丽安娜的努力下,姨妈也勇敢的面对过去的伤痛,并重新获得失去的爱情。
看了这本书,我觉得波丽安娜的心灵是多么的善良、美丽,我觉得每个人应该都有改变自己心理烦恼的想法,我们应该发现这种伟大的力量,并去改变身边不高兴的事情,世界将会没有苦恼。
波丽安娜读后感(二)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波丽安娜》。
波丽安娜是一个乐观的女孩。自从她玩过“快乐游戏”之后,便一直与父亲在玩。可父亲死后,波丽安娜就来到她姨妈波丽。哈林顿的家生活。
波丽姨妈的脾气十分古怪,每次都已“责任”为借口叫波丽安娜适应什么,可是不论什么事,波丽安娜都能从中寻到快乐,是自己不伤心。她的乐观精神感染了她周边的每一个人,甚至是一整个城镇,都因为波丽安娜有所改变,不论是性格孤僻的人,还是绝望了的人都在她的带动下学会了“快乐游戏”。
读了这本书,我似乎也被波丽安娜的快乐感染了,不论是多么悲伤和忧愁的事,似乎都在“快乐游戏”的帮助下化解。()当我的脚摔痛时,我会想还好只是轻伤而不是重伤;但我因作业太多而苦恼时,我会想作业那么多能提高我们的答题技术;当我丢失钢笔时,我会想幸好只丢了一只而不是全部。我渐渐发现,“快乐游戏”已经渐渐融入了我的生活。
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玩“快乐游戏”,更使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快乐就是幸福,人生没有不高兴的理由,你要从不快乐的事里找到快乐,学会快乐,你就等于找到了幸福!
波丽安娜读后感(三)
美国埃莉诺·波特写的《波丽安娜》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书籍,它教我们怎样学会快乐,怎样忘记忧愁。
或许你不会像文中的波丽安娜那样可怜;或许你不像彭德莱顿先生那样为了爱情痛苦一生,沉闷一生;或许你不像文中的南希那样为了自己的名字发愁;或许你不像斯诺太太那样半身不遂;或许……但是,他们那些人,在玩波丽安娜教给他们的游戏,他们变得很活跃,变得不再像原先一样为了未来而忧愁叹气,慌忙无助,他们变得有主见,变得开朗,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叫波丽安娜的小女孩和他的爸爸产生的影响。
许多人在感情上,都像波丽小姐一样,有不安,有紧张,有愤怒,可能也会失恋。但是为什么有些人挺了下来?是因为他们像一些小孩一样,受过伤了就害怕再受伤,所以,永远都小心翼翼,我们做事何尝不是呢?!你受伤了,害怕再受伤,所以你越来越担心,越来越害怕,所以工作更做不好,学习更是不会做了。
许多人感到不快乐,是因为社会压力太大了,可是如果他们像波丽安娜那样能换一种思维来想的话,或许,每一件事都可以快了起来,甚至更快乐。
从《波丽安娜》这本书里,我学到了许多,我明白,只有不怕困难,才能将成功进行到底,只有换一种思维把不快乐的事情换成快乐的,人才可以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
3、本爱安娜读后感
本爱安娜读后感(一)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本爱安娜》。
本亚明的班里有一个新的女同学,她的名字叫安娜。
本亚明很喜欢安娜。可是有一天安娜嘲笑本亚明,本亚明生气了,他给她写了一封信,过了好久安娜才回信。
有一天本亚明去安娜家吃中午饭。吃完了中午饭他们就去看米老鼠的图画书。下午,安娜去本亚明的家,他们去水里玩,后来的暑假很寂寞。
最后,安娜的爸爸出门了安娜也去那里上学,他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本爱安娜读后感(二)
《本爱安娜》这本书,让我读的爱不释手。
作者表达的语言非常朴实,让我读懂了人与人之间的两种爱,一种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一种是同学之间的爱。大人们说,我们不懂得爱,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我们也懂得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等等身边的每一个人。爱可以使我们快乐成长,每个人寻找爱是一种非常神圣的事情,只要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让我们的周围处处充满爱。
文中本是那样爱安娜,安娜也爱本,因为本帮助过他,关心过她,所以他们之间就有了爱。我是多么地希望我的爸爸妈妈也能像本和安娜的爸爸、妈妈一样理解我、支持我!
本爱安娜读后感(三)
这本书讲的是十岁的男孩本亚明在德国的一所小学上学。()一天,荷兰移民女孩安娜转到了他们那个班。刚开始大家都欺负安娜,后来他和安娜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他们又发生了很多事情,可是结局是很悲哀,安娜回荷兰了,本亚明病了。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中的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有高兴的、兴奋的、有尴尬的、紧张的、惊奇的、和惶恐不安的。(我知道了,)如果遇到坏事情不能冲动,要冷静或者不理不睬。
这本书还有一点好笑和忧伤,我十分喜欢。
本爱安娜读后感(四)
这是一部反映童恋问题的作品。文中的本亚明爱上了班上的新同学移民女孩安娜,并为这朦胧的超出一般友谊的爱激动和彷徨。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反映了本亚明的善良,并富有同情心,他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欺负转学来的新同学安娜。另外本亚明的父母和安娜的父母,包括老师都从容面对他们恋爱问题,所以当我们碰到这样的问题时,先要分析原因,弄清事情真相,然后正确引导孩子,不能一味责骂,反而使孩子更加叛逆。
4、王贵与安娜读后感
王贵与安娜读后感(一)
我抱着本王贵与安娜,倚靠在床头,看的津津有味,留恋忘返的。看了一百多页,总是情不自禁的想翻最后一页看看结尾,这书写的真好,写的够生活,够精典。话说的简单却句句在理。
我一个二十来岁的人,每天谈情说爱却从未付之行动。看了这书,突然觉得自己生活特局限,眼光放的长远却从没有回头看过上一代人的历史。把生活看平淡了,原来所有人无一例外都是从小到大结婚生子走过来的,年轻的时候头撞南墙,张扬个性,满腔热血,愤世嫉俗的。等到在生活中摸爬滚打好多年后,棱角就没了,不在想要赚取银子买下整个世界了,觉得能力不及和气。要不常话说和气生财,这还是很有道理的。
这王贵与安娜斗嘴斗了一辈子,结果可用两个字概况:幸福。什么是幸福,就是你觉得生活就应该是过日子,这日子呢就是阴晴不定,风雨难测,过的自然。亦或者说过日子就是生活,有生有色,日子平淡,生活高雅。这就是幸福。
感情这东西,不是说出来才深刻,说的太多就会随风飘,不入耳不能震撼人心。可是偏偏就有了王贵与安娜,情话说的不多,可有一段感情却驻扎在了心里,刻骨铭心。两个人的世界,你可以土,我说你土了一辈子没关系,但别人不可以。有时候女人好强,女人本来就好强,这也是天生的,本性。书上说的对,好强这个词不是个褒义词,不求人,不示弱,不过是满足了自己的自尊心,但丢失的却是广阔的天空。好了一辈子强就明白了,冷落的是自己。
有时候觉得男人也不容易,你大男子主义不行,你小家碧玉更不成,我突然觉得王贵都能遇见婚外情,看来生活中想要一辈子不出差错不走路,也真不容易,其实爸妈也说过,结了婚也会有人看上你,这个世界的诱惑本来就很大,只是做为一个结了婚的人,你要清楚的是因为你一个人的感情跑偏,可能几个家庭要被重组,可能导致几个人的不幸福,可能几个孩子从此会缺失父爱母爱…原来这就是责任,原来一个人情愿背负的负担就不是负担。
也许是这样,所有的婚姻都会遭遇一段飞来的感情,瞬间想要自由了,想要激情了,觉得婚姻是坟墓,可是没有了婚姻岂不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了,孤魂野鬼多可怜。所以还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吧!情愿不自由也就自由了,家是什么?就是你走了又回来,分开又相聚的地方。
王贵与安娜这书写的真好,他们身处一个内敛的时代,却用最真实的语言表达了最真挚的爱。我还没有看完,可是却受益匪浅,突然哼起那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等到我们老的哪也去不了,你却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王贵与安娜读后感(二)
无意中看了《王贵与安娜》这部电视剧,感觉有点像《金婚》,相比感觉更加轻松一些。
对安娜这个角色我比较认同,尤其是她对生活对爱情的幻想,是每个女性的梦,这个梦是支撑我们一辈子的骄傲,虽然不那么现实,但是总算有个念想。一直记得室友说的话:“每个女孩的心中都认为自己是公主”,任何一个女性永远都觉得自己是个宝!
对王贵这个角色我感觉有点像《金婚》里面的男主角,总要那么婚外恋一把,使得现实生活总不如童话中美满,也许这是真实的,真实地让人觉得婚姻的不平衡;后面看到“二多子”女朋友莎莎的父母,各自带着离婚后再婚的对象来见亲家,却觉得平衡了的婚姻也并不尽如人意,表面风光的背后又有多少委屈和忍受呢?
结婚为什么?想起一个外国影片中说的:为了将来在你老的时候,有个人记得你年轻时候的样子。
牵手了,就好好珍惜走下去吧,回头看来,一路都是幸福啊!
王贵与安娜读后感(三)
看了《安娜》知道了什么叫淡淡的幸福、什么叫相濡以沫、什么叫同舟共济,也明白了令人艳羡的爱情并不都是公主与王子的童话般完美、而似乎真正的爱情就是这种不温不火的无息流淌,这样才显得弥足珍贵。
说实话、我并不知道安娜是如何爱上王贵的,或者他们之间的到底是不是爱,还是更高层次的什么,但是我都将其定义为爱情。因为这种感觉是美好的、是难以忘怀的、甚或是刻骨铭心的。安娜似乎一辈子也没听到王贵的那句“我爱你”,但是她已经真切的体验到了。那种种的感觉溶进了日常的絮絮叨叨和没完没了的叮咛嘱咐,安娜乐此不疲、而王贵也欣然接受,是啊、有谁能抗拒得了那种实实在在的关切和守护呢。
他们的爱情似乎很不同寻常又合乎情理,从最开始的不情愿、到后来的不舍、到后面的不弃,一步步的经历着心酸也浸染着快乐。
爱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肯为双方改变的程度,安娜的小姐气质和脾气、王贵的贫民习气和真诚。生活的风雨冲刷掉了安娜的贵气、家庭、丈夫、孩子,这就是他的整个世界。而王贵则一步步的脱离土气、用真心和真爱经营着美好。还记得王贵第一次做饭的经历,水煮烂菜叶,真是俏皮又温馨的情节。
剧中有俩人差点出轨的情节,但是仔细观看就会觉得、那并不是背叛、不是让人唾弃的不负责任,相反确是真实的情感流露。()刘波是安娜的初恋、是她的梦境和信仰,肖老师是王贵的同事、是他的精神寄托和情感载体。是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在一个人身边久了、总需要一些事情来提醒、一些插曲来丰富,这样的乐曲才会流转悠扬。他们的内心都有自己不愿让人触碰的小角落,这是一种生存方式。角落里不是肮脏的、不足为外人道的糗事,而是心存的美好和感动。
日久生情,有时真的很可怕、那种不经意的喜欢上一个人感觉似乎很让人危机,期待又逃避、不愿承认、不想面对。其实,那一次次的否认、很大程度上是对自己的提醒和警示,让自己不要爱上他、因为预感会没有结果,可是又不忍心从此和他断绝来往,那种感觉真的很矛盾。就像安娜、他有自己的初恋---刘波,但是最后她放弃了那段梦幻的爱情。但是这不代表着可以从记忆中抹去,还记得刘波和安娜左后告别的镜头、看着刘波离开的背影,我的心也酸酸的。说实话。我最受不了的就是相爱的人却不能相守、所以很有同感啊!
安娜和王贵就是在无数个日夜中磨合、改变、接受,当然两个人的付出不会是等同的,但是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做到了让情感在淡淡的相处中慢慢的升华。这里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浪漫的设计,而是最朴实的柴米油盐、最琐碎的家务孩子。也许这就叫日久生情——总之、看了安娜很有收获,对爱情、对生活的认识又深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