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达祖:东风第一枝·春雪

1、史达祖:东风第一枝·春雪

《东风第一枝·春雪》

史达祖

巧沁兰心,

偷粘草甲,

东风欲障新暖。

漫凝碧瓦难留,

信知暮寒犹浅。

行天入镜,

做弄出轻松纤软。

料故园不卷重帘,

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

红欲断杏开素面。

旧游忆着山阴,

后盟遂妨上苑。

寒炉重熨,

便放慢春衫针线。

怕凤靴挑菜归来,

万一灞桥相见。

赏析:

全词以散文笔法,借其他自然物象与人事典故相映衬,铺描春雪种种情态。上片“巧沁”三句以“巧”、“偷”二字状春雪附物之特征,以“沁”、“粘”、“障”三字写出春雪之细密、湿粘和寒冷的特性,显出一种细腻、柔媚的韵致。“漫凝”二句暗示出春意渐浓,暮寒已浅。“行天入镜”,描写春雪覆盖大地、池沼、江湖更显得澄澈、明净,故从桥面上行走像漫步明净的天空,俯视池沼像映如莹澈的镜面,构成一种虚明之境。“轻松纤软”四字,则准确而微妙地体现出春雪独特的质感。“料故园”二句从眼前春雪悬想临安西湖家园亦必已春雪降寒,重重帘幕未卷,错阻了初归的双燕。下片“青未了”二句以“白眼”、“素面”描画出春雪粘附绿柳之叶,红杏之花,处处素白的形态。“旧游”二句写出雪中情趣。

2、春雪作文

春雪作文(一)

当轻盈的春天袅娜地向我走来,一场轻舞飞扬的春雪含情脉脉地扑入了我的怀抱,给了我一个措手不及的惊喜。当和煦的春风已经在我的耳畔轻轻低语,纷纷扬扬的雪花如调皮的精灵,在我的脸上轻轻印下了她的柔情。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给大地嵌上了洁白的细软,给绿树披上了洁白的素装,也用那缕缕温柔浇灌了我干枯的心田。

在这沉重而深邃的天空下,漫天飞舞的春雪,温婉而宁静,若有所思,若有所悟,轻轻地吻着我的脸颊,轻轻地滑进我的衣领,千年不变的娇容给我带来了一缕春的柔情。我凝望天空,闭上我的双眼,任雪花与我娇柔地缠绵,我仿佛听到了雪花在我的耳畔轻轻地吟唱,仿佛听到了遥远的天际里传来的琴音。我轻轻地舔吮着飘落在唇间的雪花,让春雪的柔情在我的唇齿间融化,让春雪的柔情沁入我的心田。

春雪,恬静、飘逸,她融化了春的浮躁、夏的任性、秋的高傲、冬的肃穆,凝聚了江河湖泊蒸腾的热情,在春光的映衬下越发分外娇娆。春雪,她是一首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婉约小令,她细腻、妩媚、柔情,用冰冷柔弱的身躯洗去大地一冬的纤尘,用一颗火热的心在广阔的天际、在天地之间,悄然飘舞着最后的美丽,让世界变得更加翠绿。

人说南国的红豆寄托着无限的相思,但红豆的相思只是埋藏在心里。早春二月的雪,虽然她的生命短暂,年华易逝,但她如一位善解人意的天使,以她的圣洁与纯真,无声无息,自由自在地与柔情翩翩起舞,共舞缤纷的相思。在她消融的时候,她把她的那份洁净、那份高雅,那份相思化作了叮咚的泉水,与大地缠绵,与大山缠绵,把她的那份相思滋润无垠的原野,孕育出又一个山花烂漫的春天。

我伸出我的双手,把那纯洁、美丽、真实、永恒不变的可以称得上圣洁纯美的爱,牢牢地捧在我的手上,轻偎在我的怀中,融化在我的心里,成了我生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春雪作文(二)

一提起春天,人们脑海中总会出现一幅桃红柳绿、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北国的春天却是另有一番特色的。

孟春时节,江南大概早己是鹅黄嫩绿,姹紫嫣红,一片春意盎然了;又有谁会想到,在这塞外小镇,北国江南的初春,还完全在这皑皑的白雪统治之下呢!

又是一场大雪过后,天空像海一样蔚蓝,并且比海蓝得更晶莹剔透。千峰万岭,极目一望,尽是白色,闪耀着一片连接不断的银光。山顶上积雪未融,如白银官叫;向阳的山头上冒着乳白色的烟雾,缭绕、蒸腾,汇集成云朵;淡淡的几朵白云,一半镶在天空中,一半粘在山峰卜,似乎是个安琪儿,展开了一幅冰峭,要替这山加冕。啊!多美呀!多么洁白素雅的美呀!我情不自禁地步入了这粉雕玉琢的冈峦。举目一看,四周连绵的山脉好似银铸玉塑一般……满山的树木在寒风中挺立着,粗的、细的、高的、矮的、密密匝匝,好像人的头发一般。其中常绿树的树叶上所堆着的雪和枯树上躲着的雪很有差别。前者因为有叶子衬托着的缘故,雪片堆得块儿大点儿,远远望去如开满了白色的山茶花,后者则只有小块的雪片能够在上面不坠落下来,与刚开花的梅李相似。

在不知不觉中我登上了一个高处,极目远眺,邻邦朝鲜的山脉的确像条银蛇,在这蓝色的天海里蜿蜒游动;昔日水平如镜、清可见底的鸭绿江,也被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江心的小岛被树木覆盖着,望去却也有“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感。低头俯视,啊!家乡竟如此美丽―城内四通八达的马路像一条条银灰色的带子在城中环绕,道路两旁四五层高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这时却都变成了琼楼玉宇,而我身居山上,真觉得有些“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了。

偶然间转过身来,我突然发现,在被踩过的雪的下面,小草已微微泛出淡淡的绿来,这时,我想起了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青春的消息。”啊!春天来了,我仿佛看到在雪的下面,小草全都泛出绿色,并蓬勃地向上发展。等到这积雪化尽,来到的不就是更美丽的春天吗?

啊!春雪―这北国之春的使者,你委实太美丽了,虽说冬雪洁白可爱,但哪抵得春雪的潇洒自然?冬雪太庄严了,是沉静的,又哪有春雪的侠柔柔情呢?人说“春雪是可爱的”,大概也因为其中蕴含着诱人的春色吧?

春雪作文(三)

今天下午两点多的时候,外面下了春天第一场雪,雪花飘落下来,一直下到四点多。从前天开始算起,这雪一直下了三天。

两点多我们已经上了课,窗外就下起了雪,我们一起向窗外望去,只看到花瓣似的雪花慢悠悠的落下来,落在人们的手上,脸上。

第一节课下了后,我们急忙跑出教室,看着大地慢慢地披上了白色的棉袄,看着松树也穿上了白色的外套,看着小朋友们在玩打雪仗。我感受着雪给我一种奇特的感受,雪打在我脸上,感到凉丝丝的,凉丝丝中还带有一点儿暖意,这毕竟是春天!()

第二节课下了,我们去了后操场,场地上白花花的一片,有的小同学在场地上“滑冰”,有的小同学在玩游戏,有的小同学在跑步。玩得可开心了!

春雪下过之后,人们精神了,空气清新了,这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

春雪真爽!

3、韩愈:春雪

韩愈:春雪

《春雪》

作者: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

1、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2、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

3、初:刚刚。

4、惊:新奇,惊讶。

5、嫌:嫌怨;怨恨。

6、故:故意。

翻译: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

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

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赏析:

首句中“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这一“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从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

此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独具风采。

空幻、浪漫的想象翻新:一是诗人调转笔锋,撇置“芳华”,偏写“白雪”,从春寒飞雪的视角,展现春色来临的景象,翻春寒飞雪为春色飞花。二是翻人情为物意,期盼春意,怨春色来迟,本是人的情感,诗人却以移情手法将人的情感赋予了无情之物,让白雪嫌怨春色来的太迟,于是白雪颇解人情,有意地“故穿庭树”化作飞花装点春色。三是翻春寒冷落,心情怅惘,为飞花送春,平添欢闹,白雪飞花,穿庭缀树,化春寒料峭为春意欣然,化情怀冷漠为意趣欢闹。

史达祖:东风第一枝·春雪相关图片:

4、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