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一刻感到困难,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这一刻感到困难,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文/麦小禾禾
1
某天晚上,和男朋友走在路上,看着夜市上不少人来回穿梭,吃点这个、吃点那个,最火的是15元一位的自助小火锅,大家吃得开心。我当时就想,为什么会有人喜欢吃这些味道不好、还不干净的小火锅呢?
后来想想,我曾经某段时间也很喜欢吃夜市,觉得那里好吃又实惠。由此想来,我的经济能力提升了不少,已经很久不吃夜市小摊了,以至于都快忘了当时的感觉。
但是,无论经济能力怎么提升,或者境况如何改善,大多数时候还是会觉得生活艰难。就像当年觉得吃个夜市就很满足,每个月自己包里的钱都要数着花,想着什么时候工资能够多涨点,可涨了之后仍旧会觉得生活艰难。
在专业技能方面也是如此。今天想着如果我能毫不费力地处理完某件事就好了,结果后来可以这样做了,又想着再往上走一层。
好像在这一刻的时候,会觉得艰难,想着也许爬上更高的一层,就不会那么难了吧。但是人生却真的像爬山一样,爬上了这一层台阶,还有新的台阶要上,每一层台阶都有着每一层台阶的艰难。
2
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脑子里有东西,可是写出来就全部变味了,甚至连基本的叙述都成问题,更不要提变着花地描写不同情境下男女主角的状态。当时就想,如果能够流畅地讲故事,不被描写卡住就好了。
那时便觉得写书真的很难,但还是坚持继续查资料,碰到别人写得好的就记下来,揣摩着每种状态下可能有的心情。
后来稍稍能够写个开头,把自己想要的感觉描写出60%,渐渐有些代入感了,又开始被编辑指责说文章的节奏有问题。所谓的节奏有问题其实是个大事,因为是网络连载小说,所以你在这一章要写到什么位置,你的读者能够被牵引着翻页、为你的故事起伏影响,都是问题。
而且,节奏感这事不像词汇描写。词汇量差可以积累,某些描写可以学,但是节奏这事,需要揣摩。
我有段时间看了很多同类型的网文,研究他们是怎么控制节奏的,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想我看到某个情节的时候,我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又在这一块耗费了很长时间。
那时候的我仍旧觉得费力,尽管每天我能够感觉到自己微小的进步,我能够知道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又在哪里往前迈了一步,但是我仍旧感觉到艰难。
直到我攻克了自身的问题,我也只能在被认可的那一刻喘口气。之后,我仍旧觉得很难。
3
以写小说为职业其实和上班没有什么大区别,我们都是在做长期战。在这个长期战里,只有忽然靠近自己设定的目标点的时候会感觉到轻松,而后便又会出现新的问题要解决。
我时常问自己,是不是我每天感觉到艰难,是因为我现在在走上坡路?我也时常劝告自己,正因为我现在每一天都在攻克昨天的不能,所以我感觉到艰难。
仔细想来,确实是这样。
一个人什么时候才能不感觉到艰难呢?应该是在不进步或者退步的时候吧。
就像每天大吃大喝长了20斤不觉得艰难,而让这20斤从身上掉下去,就需要控制饮食,每日锻炼,还要长期坚持。
而这样坚持的过程虽然会因为每天上秤称一下自己的体重轻了一些而欣喜,但是大多数时候,你穿之前的衣服穿不下,或者穿上去觉得比之前的自己丑多了,你仍旧会慨叹,减肥好难啊。
有个朋友和我说,以前,她想着自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孤独得很,觉得生活真是艰难,也许谈场恋爱会好些。后来谈了恋爱,开始确实很好,但是随着时间越来越长,两个人各自的缺点开始显露出来,不断地争吵与磨合,既分不掉又不知如何过去这个坎,真是煎熬啊。但是即使觉得艰难,却仍旧清楚地知道现在的自己比之前的自己要进步很多,至少懂了爱的意义,也更知道两个人在一起的意义。
4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感到困难,除了吃大餐、逛街买衣服、出去旅行、各种聚会趴、升职加薪等美好瞬间之外,大多数自己与自己磨合、自己与外界磨合、不断突破自我的时候,都会觉得困难。
也正是因为这些困难才会推动着那些美好瞬间的到来。如果有一天,你觉得生活真的好难啊,想否定自己的时候,不要怀疑自己的选择,因为艰难是每个人生活的常态,我们大多数时间都会觉得艰难。但是,真的熬一段时间就好了,相信在你不断向前的路上,会有一处处鲜花在一段段艰难过后等着你。
这一刻困难,是每个人生活的常态。也因为这一刻的困难,你咬着牙走过去了,才能看到下一刻的风景。
也许你赶了很久的路,感到累了,那么,休息一会儿再上路吧。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跟你一样,很累,但仍在一点点往前挪。
2、沉默中的大多数读后感
沉默中的大多数读后感(一)
《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发表于1996年《东方》杂志的杂文,并于1997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发行。据说是收录他的杂文最全的一本。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不喜欢杂文的,但是读完此文,却萌生了许多的感慨,在此文中王小波以反讽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从一个轻松的角度来解构身边复杂的事态。即使在时隔13年的今天读来,仍然意味深长。
先须要说明的是,我根本没有能力将王小波和他的作品做全面细致的分析,好在这样的事自有人去做。所以这个读后感是零零星星的、断断续续的。听说人身上有几个穴位特别敏感,在王的作品里,有几个地方像是点中了我的几个敏感穴位,那种感受倒是记得很深。读后感就围绕着这样的感受来写。
王小波说: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可是,王小波逝去12年了,现在的中国似乎任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不得不承认,我也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对于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正如王小波所说的,这似乎是中国人的通病。王小波在此文中写到“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在时隔十多年的今天,这一切似乎颠倒了,在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距离似乎拉近了,就表面看来人们似乎更加擅长表现自己,在中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人似乎已经抛弃了沉默是金的观念,但是在我看来却不是这样,现在的人们似乎更擅长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却不能向最亲近的人说出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对着电脑像不曾见面的陌生人倾诉,却和亲近的人无言相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相信虚拟世界中人们的只言片语,却无视身边的人的真切关怀。有人说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计算机,它使人类真正的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但是与此同时,他把人性的优缺点无限的放大了,在当今社会,人类似乎可以更自由的发表言论,于是,我们抱着猎奇的心态在网络上搜索各种自认为新奇的事情,然后,对着不相识甚至没见过的人大加评论,这样的“真相”似乎来得太快,却显得那样的不真实。
他在书中写道“饥饿可以把小孩子变成白蚁”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王小波所缺乏的是物质,而生于改革开放后,顶着“垮掉的一代”名号的我,在这个物质过剩的年代,却在一场场所谓的文化潮流中迷失了方向。这是不是另一种“饥饿”呢?于是,我们突然变得沉默了,对他人,对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语言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王小波身边的沉默的大多数大多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文革时期,而我们这一代人的沉默也许是因为孤独,习惯了孤独的同时也习惯了沉默,久而久之,就不知道该怎样在人前表达自己,相反,当面对着电脑屏幕时却异常的轻松。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宁愿对着电脑和不认识的人谈情说爱,也不愿意分一点注意力在身边的人身上。
王小波在文中提到:话语即权力。我想这句话在人人平等,言论自由的当今社会再合适不过了。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人们可以更快更好的传达信息,这在无形之中加大的言论的力量,同事也能使人们更好的行使权利,但是,欲速则不达,在我们享受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便捷的同时,我们也在接受大量的虚假信息,在这个时间就是一切的时代,我们不可能去查证每一条消息的真实性,于是网络,成为了我们最忠实的“朋友”,每一天,我们都从网络上观看世界的动态,然后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行使所谓的“权利”,完全不考虑它的真实性,于是,伤害就这么造成了,整个世界迷茫了,在短暂的沉默过后,世界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我不能肯定的说话语即权力,但是我想这种权力的杀伤性一定是很大的。
书中有这样一段:“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王小波认为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对于这一点,我有不同的看法,故事的结尾,小奥斯卡发现成为了侏儒,这只能证明,冥冥之中的那种力量只让小奥斯卡在生理上停止了生长,却没有使它保持一颗童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奥斯卡已经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孩子了。不知当小奥斯卡变为老奥斯卡时,有没有后悔当时的决定。成长和沉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情,也许,我们能像小奥斯卡那样选择永远都保持小孩子的模样,但却没有办法永远保持沉默。我想,在这些沉默的人中,有大多数并不是一直都保持这样的状态的,人们对于沉默的态度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而改变的。
我们在真实地生活着,并且时间不停留。我们每一天中所说的所有话语,都属于沉默的大多数。我安于沉默地说话,却也向往话语的权力,并且抱有一些美好的期盼。希望将来的我,还有更多的人,可以能够明辨是非,因为不论是真傻还是装傻都不痛快,人们还是渴望变聪明。
沉默中的大多数读后感(二)
沉默是个双面的词语,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由沉默导致的悲剧往往是令人痛心的。这样的故事进场发生在我们身边:公交车上,一位凶神恶煞的乘客因为一两块钱车钱的问题,殴打公交车司机,或者是小偷形迹败露之后殴打、威胁受害人,而在公交车上的,往往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沉默”,是人性的冷漠,是怯懦,助长的是恶人的气焰。扼杀的,是他们自己的灵魂。
有一种言论认为,中国人是这世界上忍耐力和抗压能力最好的人群之一。我们长期生活在各种重压之下,他人的重压,社会给你的重压,权力的重压,金钱的重压。面对苦难,面对灾祸,我们仿佛都是那么的敦厚善良,大多数人总是选择逆来顺受,总是学会服从和屈服。用学者的话来说:这就是中国人的奴性。孕育形成臻至完美的过程长达几千年之久,这期间,中国人已经逐步的失去了自由的灵魂,失去了独立的人格。不会独立的思考,没有自由的魂灵。
面对社会的不公与苦难,太多的人选择了沉默,这是个悲剧。这沉默的大多数,在王小波的杂文《一致特立独行的猪》中就成了普通猪的原型,这猪是高度拟人化的猪,普通的猪就如同普通的人一样,麻木,无论他们愿意或不愿意,都屈服于他人的设置安排,按照他人所规划的去生活,肉猪阉掉只为长肉,种猪只为当“花花公子”,对周遭的一切漠不关心。()而这其中作者描写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猪有很多拟人化的特征:1、象山羊一样敏捷;2、不安于命运,不向命运低头;3、习惯于特立独行;4、对知识青年好;5、善于斗争,敢于斗争;6、对邪恶的势力有着高度的警惕性;7、岁月的磨难使猪的本性发生了改变,对人变得更加冷漠和不信任。但无论是屈服于他人的普通猪,还是对人变得更加冷漠和不信任的猪,最后,他们还是猪,我们不要做猪,我们要做“人”,所以在他人安排的生活中,不能失去独立的思考和灵魂。在生活的磨难之后,不能灭失掉人性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包容,善良,宽容,正义,这时,我们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数”。
不做沉默的大多数,不做他人跳楼时的起哄鼓掌者,不做他人蒙受苦难时讥讽者,不甘屈服,敢于争取自己微小的权利。曾经听过这样一个事情,有个律师在列车上买了瓶一块五毛钱的水,他问卖水的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说自古以来就没有发票,律师毫不犹豫的将铁路局告上了法庭,胜诉了。大家以为他以后做火车会遭受到很大的困难么?没有,相反的,每次他坐火车,列车长会亲自把东西送上来,然后问他:“您是现在就要发票还是等下要下车了我给您送过来?”。权利,就是这样自己争取来的,尽管是微末的权利,你也不能放弃,因为一旦你放弃,你就会放弃得越来越多。不能做沉默的人,看着自己的权利慢慢被夺走,只留下自己自怨自艾。
“沉默”是精神癌症,打双引号是为了区别前者。沉默造就了怯懦的人,这些怯懦的、为人父母的人,他们会在克拉玛依大火时,说出令人心疼的“让领导先走”。沉默造就冷漠的人,他们是跳楼者楼下的起哄者、鼓掌者,他们是在他人面对歹徒的时候那些袖手旁观的人。沉默造就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式悲剧”,让我们感叹人性的丑陋,而谁又知到我们人性的丑陋,是我们自己亲自展示给别人看的,满脸堆笑的对别人说:“看,我多丑陋。”
有很多的人在该沉默的时候不沉默,在不该沉默的时候沉默。面对强权,他们忌惮。面对弱者,他们鄙夷。前阵子因为钓鱼岛,很多所谓“爱国人士”上街游行。对他们我不做出正面评价,这里完全引用他人的话语:“一个连街头小偷都不敢喝斥的人,居然嚷嚷着要踏平东京,灭了小日本。”你应在何时沉默?何时不沉默?
我们需要沉默的大多数,不需要“沉默”的大多数!
3、大多数人都输给了这个字——等
大多数人都输给了这个字——等
文/mr.snail
我把我的青春等丢了,我以为青春可以持续好些年,没想到它其实是条抛物线,我还没来的急充分感受峰值的美好,便滑落到了三十岁的边缘。二十岁时,我觉得自己有无数的想法,一个个牛逼的不行,任意一个做出来都能惊天动地人人佩服。但越长大越不爱说了,因为我知道,只要说出来有多容易,做起来就有多艰难。前几天,家里一哥们给我打电话抱怨道:“受够了老板臭脾气,不想干了。这么多年也摸清了公司的“套路”,想自己干个小店。”
我说:“如果你想清楚了那就行动吧。”
他又说:“可是我都三十一岁了,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万一遇上什么事,我可没法像年轻人那样能折腾呀!等两个孩子再稍大点再说吧,我再想想。”
人们在遇到需付出代价的目标时,为什么往往最先拿起的武器是借口而不是勇气。
其实,我是相信大多数人年轻时是想折腾出点事情的,但最终多数还是选择了安逸。
太多人习惯了等待。阴凉的树荫下休息了太久,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
01
以前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等我把某项技能练的够牛逼了再杀出江湖。 却发现这种想法其实是个包裹着糖壳的骗局,我被这个善意的抚慰蒙蔽了。当我在等、等、等中,那个期望状态并未到来,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失去前进的动力。近来公司在开发一个新产品,领导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让我感触良多。公司战略需要做一个app,用于为用户提供线上学习预防疾病知识的服务。app需要把各大医院的名医的讲座的音频内容放到app内供用户学习。可是在此之前团队从没做过,一没经验,二不专业,更别提光音频就几十条,还要把它一一裁切为不等的小片段,开发人员犯了愁。
可总监想了想说没关系,我们可以让全公司全员协助。于是总监邀ceo旁听召开了一个小会议。总监在表明会议的目的后,把全部的音频列表呈现在ppt上,说公司员工可以自由结组,2-3人可结一组,按照ppt上的音频裁切步骤,负责一个课程音频的裁切。完成的员工都有奖励,奖励是裁切完成的音频课程在未来的三个月内所有收入归小组所有,收入可以平分。就这样,几十条音频瞬间被分完。有行动力的人永远不是的等待机会行动,而是想明白后就立刻行动,即便会遇到困难,即便结果可能会不完美,但那又怎样,总比在原地站着要好。若一味地站在原地脑补前行路上的细节,想的太多,也许真的就迈不开步了,因为你想到的多是面对这件事遇到的困难,更何况我们永远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
02
二十岁时总觉得四十岁很遥远,可一转眼就活到了两者中间。跌跌撞撞中也算是弄清楚一点,为什么有些人的人生到了二十几岁时就“戛然而止”,很多人年轻时想减肥,想读书,想旅行,想做的事情最终未能实现抑或失去坚持,日积月累就有了爆发点,让你在一个瞬间觉得“原来我什么都不行”。自此失去对中年的美好动力——看看我们身边颓唐的中年人,有些人堪称失望的总和,哪有成为二十岁期待成为那样子?!不过是因为站在屋檐下等了太久,岁月的风霜,模糊了未来的样子。
在台湾有个22k的说法。22k是指刚踏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可以拿到的薪水。台湾年轻人觉得这个工资很少。然而重点并不在此,22k还有另外一个更深层含义——“你的人生,还剩几天?”。按照人的平均生存年龄计算,女性为82岁,男性76岁。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约为22岁,那在毕业后的人生还剩约60年,等于21900天。再算上闰年,每四年加一天,60年可以多加15天,21900+15还是不到22k。 往后每过一天,就要从这一张a4纸可以铺满的格子上划掉一天。“如果你怕22k的工资少,其实这个22k才更可怕”。算一算自己的人生,还剩几天。而下一个十年,你会在哪里?
03
视频看完然我静默了好久,时间总是悄然间从身旁掠过,等不得我们日复日,年复年的犹豫。我总觉得如果一只鸟不想被困在笼子里,和它羽翼上是否少了那几根毛而显得不够光鲜没有多大关系。村上春树说:有些人的心,是世界上最令人绝望的牢狱。那是他们囚禁自我的牢狱,并非被人凭借暴力关进去,是自己走进去的,从里边锁上牢门,亲手把钥匙扔到铁栏外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他被幽囚在狱里。
当然,任何时候他只要下了决心,就可以走出来。因为牢狱原本在他自己的心里。然而他不肯,却让自己的心,变得磐石般坚硬。——这就是有些人,人生不如意的真相。
——他幽囚了自己。
也许你会怕迟,怕晚,怕失望或失去。亦或你会说:
“我都二十八岁了,都成老姑娘了,再不结婚就没人要了”
“我都有孩子了不能再瞎折腾了,这个工作先凑合干着吧”
“恨死我的工作了,哎熬着吧,好歹是个饭碗,三十多改行风险太大了吧!”
“我一直想写作,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搞创作的都是少年成才,哪听说过我这把年纪执笔的?”
我内心一直有对自由的渴望,想做一个“自由人”,自由的写作,亦或自由的画画。我也曾后悔“为什么当年没有把爱文字、爱画画的习惯保持下来,现在开始是不是太迟了”。
可当我有一天在先逛书店时,随手翻了一本书上面这样写道:
“严歌苓——父母离异。她30岁才开始学英文,只身一人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读写作。
所以现在,你说“太迟了!”
迟吗?
一点都不迟!(来源:公众号/lubysnail)
4、我只是不想和大多数一样
我只是不想和大多数一样
文/刘同
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的答案,所以在3+5的等式后,将8改成了∞。
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被看待,所以会去喜欢的女生那儿惹事。
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评价,所以喜欢上课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虽然有些问题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要问。
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活着,所以读大学时每天写东西—只因为喜欢的女作家说:我用写作来区别自己和别的女人。
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看一样的风景,所以宁愿走五站路,也不愿和同学乘同一辆公车。
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讨论一样的无聊话题,所以永远带着耳塞,听不同的音乐,进入不同的世界。
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在同一个地方生老病死,所以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哪怕漂泊着,也比白活着,等着死要好。
在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路上,每个人都在极力地探索。
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被瞧不起,所以他在一段时间里总是会说:我哥认识很多人,很多很多人。
因为不想被人知道他几乎从未泡过酒吧,所以他也会装出一副很过来人的样子说:我不能泡酒吧,因为过去去得太频繁,所以现在不能看过于闪烁的灯光。
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在恋爱中被忽视,所以会说:曾经的交往对象对自己有多么多么好。
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去历经爱情的褪色,所以会刻意在皮肤上文上心上人的名字,提醒自己记住此刻爱的决绝,哪怕很久很久之后也会开始刻意掩饰。
无论是他还是我,我们都曾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擦肩,会心微笑而过。
不记得是你是我还是他或她,我们轻易就会头晕,然后捂住胸口说自己心脏不太好。说自己不能吃太多海鲜,因为高蛋白过敏……
我们怕和别人一样,于是我们努力让自己和别人看起来不一样。()因为当自己看起来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也许就是你能记住我的时候。
为了让自己被人记住,我们一次又一次在内心塑造一个不像自己的自己。
比别人更坚强,比别人更能伪装,比别人更能委屈自己,也比别人更柔软。直到有一天,遇见一个人,他们说:不要太辛苦,做你自己就好。
你会有突然被戳中的感觉,一切的较劲都被这句话给卸了力。
每个人都会经过“我只是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的阶段,渐渐你会发现,其实我们都一样。一样全力以赴追逐梦想,一样在迷茫中成长,一样承受孤独看荒芜的世界,一样受伤也伪装坚强。我们一样被自己蠢哭过,我们一样经常换头像,我们一样吃完方便面还想喝汤……
当初我们以为只要自己不一样,就会吸引到全世界的目光。后来我们满世界寻找,寻找的却是和自己一样的那个你。
其实我们都一样,一样想和大多数人不一样。
摘自《我只是不想大多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