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职场小儿科行为_3种职场行为妨碍你成功

1、警惕职场小儿科行为

警惕职场小儿科行为

文/静静听

在职场上,应届毕业生们常常被称为“不懂事的小朋友”,他们的行为举止在前辈们眼中多少有点“小儿科”。但如果那些早已成为上班族的“大朋友们”的“职商”还未够成熟,我们会发现,其实所谓的“小儿科”行为不止限于那些“不懂事的小朋友”。

“结伴”症

典型症状:flora有一次去人事部交假单,人事经理不咸不淡地说了句:“flora,你们部门新招的那些小孩是不是年纪都很小呀?买东西要一起去,午饭要一起去吃,就连上厕所都是一起的。”

flora听后一愣,细细回想来,果真如此。那些小姑娘就像还在学校一样,总是黏作一团、共同行动;男生们的“结伴”行为虽然不很明显,但也老爱在工作的间隙时间呼朋唤友地一起抽支烟。人一多,难免“声势浩大”,引起别的部门的注意不说,还让自己部门给人落下个幼稚、缺乏职场风范的印象。

诊断处方:公司讲求团队合作精神,指的是工作上的“结伴”——发挥互助精神、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可将“团队精神”过于发挥,整天一群人黏在一块儿,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是还没长大、缺乏独立性。人多了就会嘴杂,万一有人听得只字片言、断章取义,还会给人造成拉帮结派的坏印象。

“小媳妇”症

典型症状:yoyo摆脱了之前被她认为是“无聊又无趣”的旧工作,来到现在这家杂志社,开始憧憬起自己的未来。进了公司,她发现自己是整个杂志社年龄最小的员工,加之自己在杂志制作方面的工作经验不足,于是她暗下决心要埋头苦干。开始时她抢着干活,对于老同事分派来每一项工作都按下性子认真去做,从无半句怨言。但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干的活儿似乎总是徘徊在杂志社核心工作的边缘,再下去自己要变成“专职打杂”的了。但是要说拒绝,她又拉不下这个脸……

诊断处方:小媳妇,操心操肺又不讨人喜欢,真命苦!但话说回来,同在一个屋檐下,老觉得自己的家务活儿是被强加的媳妇,当然难讨人喜欢。同样的,同在一个办公室,老觉得自己的工作是被强加的员工,也不会被人欣赏。请放平心态,学会拒绝,并且找机会表现自己,否则你干的再多也得不到“五道杠”!

“撒娇”症

典型症状:多多是一家软件企业的销售人员,工作辛苦,时常加班。最近到了应届生毕业季,部门里来了一批见习的大学生,其中唯一的女生正好由多多负责带。老同事们私下还调侃他“艳福不浅”:“看得出来,小姑娘还会经常对你撒娇哦,骨头酥啊!啧啧!”但多多自己倒是完全不觉得:“那你来带她?她对客户发发嗲还行,对我发嗲又没用。忙的时候,我连自己的客户都顾不过来,但还要顾着她,万一分给她的几个老客户被她搅黄了,我可担待不起啊!”

诊断处方:办公室不是教室,老同事不是老师。在学校,你缴费学习,在公司,你拿工资干活。面对工作,请教也是需要的,但撒娇是不必要的。更多的时候,诚恳和实干才能发挥作用。

“我还小”症

典型症状:经理helen最近有点头痛,因为最近手下新来了一个女大学生elis。elis是个实习生,长着一张娃娃脸,娇小可爱,声音也甜,着实惹人喜欢。但是,时间一长,helen发现,elis除了长得像小孩儿,干活时也有点小孩子气——一旦工作出了问题,她不是先解决问题反倒是有推卸责任之嫌,她的口头禅是“人家还小,不懂嘛”。()一开始helen觉得她没有经验,这样尚可以理解,但久而久之难免心生不满,却又不知道怎么说她。

诊断处方:“我还小”病和“撒娇”病有相似之处,但更令人反感。在职场上,“我还小”这类的话还是少说为妙,即使你长得很萌很可爱,说得多了,非但不可爱,反而让人觉得你是在推卸责任。最傻的行为就是:别人夸你小巧、可爱、萌、帅,你还真当自己小巧、可爱、萌、帅了,并以此为荣,还不时要表现一下。

2、3种职场行为妨碍你成功

3种职场行为妨碍你成功

职场上哪些行为是有缺陷的呢?每个人在职场中或多或少都有些不成熟的行为,所以在迈向成功之前,更需要时时检视自己,不管是高级主管还是基层员工。

为什么许多才华横溢的人也难脱失败的命运?美国哈佛商学院mba生涯发展中心主任詹姆士·华德普与提摩西·巴特勒博士,归纳出以下这些有缺陷的职场心理行为模式。每个人在职场中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模式,所以在迈向成功之前,更需要时时检视自己,不管是高级主管还是基层员工。

1、狂妄、专制、完美主义

他们不切实际,找工作时,不是龙头企业则免谈,否则就自立门户。进入大企业工作,他们大多自告奋勇,要求负责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结果任务未达成,仍不会停止挥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绩来弥补之前的承诺,结果成了常败将军。

这种人也喜欢出风头,在稳定的社会或企业中,他们总是很快表明立场,生怕没有人注意他。其实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虚弱。

这样的人总要求自己处处做英雄,也严格要求别人达到他的水准。在工作上,他们要求自己与部属“更多、更快、更好”。结果,部属被拖得精疲力竭,纷纷“跳船求生”,留下来的人则更累。

工作中他们甚至会不懂装懂,嘴上喜欢说的话是:“这些工作真无聊。”但他们内心的真正感觉是:“我做不好任何工作。”他们希望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但是他们又不喜欢学习、求助或征询意见,因为这样会被人以为他们“不胜任”,所以他们只好装懂。

他们或者言行强硬,毫不留情,就像一部推土机,凡阻挡去路者,一律铲平,因为横冲直撞,攻击性过强,不懂得绕道的技巧,结果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事业生涯。

2、逃避、悲观、压抑

这种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胜任。他们的核心信念是“我不够好”,尤其是出现挫折和挑战的时候,他们这种自我破坏与自我限制的负面想法占了上风。

他们可能会成为典型的悲观论者,开始杞人忧天。采取行动之前,他会想像一切负面的结果,感到焦虑不安。(励志名言 )这种人担任主管,会遇事拖延,按兵不动。因为太在意羞愧感,甚至担心部属会出状况,让他难堪。

然后他们会觉得自己失去了职业生涯的方向。“我走的路到底对不对?”,觉得自己的角色可有可无,跟不上别人,也没有归属感。

他们的另一个极端表现就是无条件回避问题。他们身为主管,本来应当为部属据理力争,为了回避冲突,可能被部属或其他部门看扁。为了维持和平,他们压抑感情,结果,他们严重缺乏面对冲突、解决冲突的能力。到最后,这种解决冲突的无能,蔓延到婚姻、亲子、手足与友谊关系。

3、非黑即白、机械

这种人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他们相信,一切事物都应该像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一样,客观地评定优劣。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在捍卫信念、坚持原则。但是,这些原则,别人可能完全不以为意。结果,这种人总是孤军奋战,常打败仗。

这种人的僵化还表现在完全不了解人性,很难了解恐惧、爱、愤怒、贪婪及怜悯等情绪。他们在通电话时,通常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切入正题,缺乏将心比心的能力,他们想把情绪因素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

这些人通常都是好人,没有心机,直来直去,不分场合说话,甚至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断送了事业前程。

3、职场中不受欢迎的十种行为

职场中不受欢迎的十种行为

 

      职场上,会有很职场陷井,可能是别人为你挖的,也可能是你不了解职场行为而自己掘的,因而了解了职场上不受欢迎的行为是十分必要的,也会为你的成功增添不少色彩。以下是职场中不受欢迎的十种行为:

第一种:好好先生型

      这种人往往对什么都说好,而且答应很快,尤其是对于来自上面的话,投入巨大的“承诺”,但执行的速度很慢。表面上,缺乏本该有的职业判断,过度“讨好他人”,结果,什么都没做好,什么也做不好。

第二种:凡事可能型

      “拖”是这类人的拿手好戏,让事情拖延,你急我不急,等待时机一过,便高枕无忧,这类人有着其他生存之道,很多时候,事情发展的结果恰是他预想到的。

第三种:幕后策划型

      这种人对你的行为不满时,他不会直接指出。( https://)他会不停地寻找时机的出现,他会记住你,找准你的弱点,直至你的弱点出现时,出手必置你于死地。

第四种:爆炸型

      这种人会让你觉得在没有丝毫准备的情况下,他突然发爆发,让大家感到无所适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人人惊讶中,他们取得了所想要的结果。

第五种:一言不发型

      这种人不管在任何场所,从不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之共事,你整天会进入“猜想”过程,工作会变成怎样,工作过程如何加以控制,似乎与之无关,什么都不告诉你,不管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

第六种:倒思考型

      什么事情,这类人常常与正常人的思维相反,你说东他偏向西,整天嘴上挂着“柳暗花明又一村”,“道路是曲折的,然而光明就在眼前”。这种类型的人让你哭笑不得,往往对整个团队的影响来讲是极其负面的,有时,甚至令整个团队的气息感到沮丧。

第七种:牢骚满腹型

      这种人似乎生来就对世界不满,他们不停地报怨,包括工作、家庭、社会、同事或朋友。往往沉迷于自己的不幸之中,苦大仇恨,而且极力地劝说你一定要认同他们的歪理,他们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错的,没有一件事情是对的。

第八种:好为人师型

      这种人虽然知道不多,但喜欢装出一幅什么都懂的样子,他们会讲出很多,如果你不认真听或不了解他,他的话极有可能会误导你。

第九种:老师型

      这类型的人,知识面很宽,工作经验也很丰富,不管是生产,市场,产品开发和质量均是高手,讲出来的东西逻辑性很强,对你也很有帮助。但要注意,“老师型”的人适合于顾问,( https://)他宁愿一次性花上几个小时讲完他想说的,也不希望分几次说完,另外最为主要的,是这种人不会花“一小时的时间”来听听“你的不怎样想法”。

第十种:强势型

      这种人意志坚定,做事果断。他们对人和事都表现出超强的敏感度,相信结果,一旦设定了目标,在执行过程中若是你阻碍了他们,将被无情地清除。

推荐阅读:[职场,有一种致命伤] [职场励志:成大事必备的9种心态]

4、警惕九大行为影响职场同事关系

警惕九大行为影响职场同事关系

同在一个单位,或者就在一个办公室,搞好同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倘若关系不和,甚至有点紧张,那就没滋没味了。导致同事关系不够融洽的原因,除了重大问题上的矛盾和直接的利害冲突外,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细节也是一个原因。

那么,哪些言行会影响同事间的关系呢?

1、有好事儿不通报。

单位里发物品、领奖金等,你先知道了,或者已经领了,一声不响的坐在那里,像没事似的,从不向大家通报一下,有些东西可以代领的,也从不帮人领一下。这样几次下来,别人自然会有想法,觉得你太不合群,缺乏共同意识和协作精神。以后他们有事先知道了,或有东西先领了,也就有可能不告诉你。如此下去,彼此的关系就不会和谐了。

2、明知而推说不知。

同事出差去了,或者临时出去一会儿,这时正好有人来找他,明明知道,而你却直通通地说不知道,一旦被人知晓,那彼此的关系就势必会受到影响。外人找同事,不管情况怎样,你都要真诚和热情,这样,即使没有起实际作用,外人也会觉得你们的同事关系很好。

3、进出不互相告知。

你有事要外出一会儿,或者请假不上班,虽然批准请假的是领导,但你最好要同办公室里的同事说一声。即使你临时出去半个小时,也要与同事打个招呼。这样,倘若领导或熟人来找,也可以让同事有个交待。如果你什么也不愿说,进进出出神秘兮兮的,有时正好有要紧的事,人家就没法说了,有时也会懒得说,受到影响的恐怕还是自己。互相告知,既是共同工作的需要,也是联络感情的需要,它表明双方互有的尊重与信任。

4、不说可以说的私事。

有些私事不能说,但有些私事说说也没有什么坏处。比如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工作单位、学历、年龄及性格脾气等;如果你结了婚,有了孩子,就有关于爱人和孩子方面的话题。在工作之余,都可以顺便聊聊,它可以增进了解,加深感情。

5、有事不肯向同事求助。

轻易不求人,这是对的。因为求人总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但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有时求助别人反而能表明你对别人的信赖,能融洽关系,加深感情。你不愿求人家,人家也就不好意思求你;你怕人家麻烦,人家就以为你也很怕麻烦。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互相帮助为前提的。因此,求助他人,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的。当然,要讲究分寸,尽量不要使人家为难。

6、拒绝同事的“小吃”。

同事带点水果、瓜子、糖之类的零食到办公室,休息时分吃,你就不要推,不要以为难为情而一概拒绝。有时,同事中有人获了奖或评上了职称什么的,大家高兴,要他买点东西请客,这也是很正常的,对此,你不要冷冷坐在旁边一声不吭,更不要人家给你,你却一口回绝,表现出一副不屑为伍或不稀罕的神态。(励志演讲  )人家热情分送,你却每每冷拒,时间一长,人家有理由说你清高和傲慢,觉得你难以相处。

7、常和一人“咬耳朵”。

同办公室有好几个人,你对每一个人要尽量保持平衡,不要对其中某一个特别亲近或特别疏远。在平时,不要老是和同一个人说悄悄话,进进出出也不要总是和一个人。否则,你们两个也许亲近了,但疏远的可能更多。有些人还以为你们在搞小团体。如果你经常在和同一个人咬耳朵,别人进来又不说了,那么别人不免会产生你们在说人家坏话的想法。

8、热衷于探听家事。

能说的人家自己会说,不能说的就别去挖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有时,人家不留意把心中的秘密说漏了嘴,对此,你不要去探听,不要想问个究竟。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探听人家私事,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9、喜欢嘴巴上占便宜。

在同事相处中,有些人总想在嘴巴上占便宜。有些人喜欢说别人的笑话,讨人家的便宜,虽是玩笑,也绝不肯以自己吃亏而告终;有些人喜欢争辩,有理要争理,没理也要争三分;有些人不论国家大事,还是日常生活小事,一见对方有破绽,就死死抓住不放,非要让对方败下阵来不可;有些人对本来就争不清的问题,也想要争个水落石出;有些人常常主动出击,人家不说他,他总是先说人家。这些都会破坏同事关系。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