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不能成就你的,热爱可以_龙应台:野心

1、野心不能成就你的,热爱可以

野心不能成就你的,热爱可以

文/李筱懿

我曾经做过三年人力资源招聘,也见过一些简历和本尊,甚至因为两个人与boss争执过,便于区分就叫他们a和b吧。

a是应届毕业生,犹如当年刚毕业的你我,青涩稚气梦想高远,说起未来一脸天真满腹激情,我现在还记得他当年应聘的样子,短袖白衬衫休闲裤,裤管下是一双大大的舒服的休闲鞋,我问他为什么要做营销咨询,他眼里奔腾过一阵兴奋:“喜欢啊,这个专业越学越热爱!”

a是上午最后一个面试者,我送他下楼,前台等候区坐着一名清秀的长发女孩,一见他便高兴地迎上来,对我羞涩礼貌地微笑,两个人冲我挥挥手,手挽手有说有笑地离去,留下一对清爽的背影。

a的笔试成绩很高,缺点是没有工作经验,而营销咨询相当于客户的培训师,没有几个经验丰富的客户愿意听初出茅庐的大男孩瞎掰扯,而且当时我们只有一个岗位空缺,于是boss多方邀请约来了b。

对于b,面试更像走过场,八年500强工作经验,西服合宜,袜子与一尘不染的皮鞋保持同色,手臂垂直时衬衫完美地露出西装袖口一厘米,他时常反客为主地提问,展示流利的演讲与口才,的确,他逻辑缜密态势语言得体,具备良好的职场基本功。

不过,他的笔试成绩并不高,八年里,跳过三次槽。

boss很满意,认为他是能够折服客户的项目经理储备人选,我劝boss再考虑一下,背景调研时,b曾经的同事、上司对他评价谨慎,认为他能力很强,不缺乏搞定工作升职加薪的野心,只是,无论别人的评价还是自己亲身的感受,我都察觉不到b发自内心的对工作与伙伴的热情和友善——就好像很多礼貌周到的人,他们的客气仅仅为了展示良好的教养,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后来很多次加班中,b让自己美丽的女朋友无辜地等待4个小时以上实在无法让我认同——体谅的男人,会合理安排工作,绝不会无视钟爱的女人的时间成本。

出于项目运作考虑,boss依旧以不菲的薪水请来了b,同时采纳了我的意见,录用了a这样成长性很强的应届生。

当一切专业、技巧与方法都无从优化选择的时候,直觉往往起了关键作用,我的直觉是,a目标性清晰,为了热爱的事业可以付出巨大努力;b目的性明确,为了企图心如愿,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而职场中,野心与自制成反比的人,或者过于炫技而忽略本真初衷的人,非常可怕。

很多决定的影响,往往要放到较长的时间段里综合考量,尤其,工作与生活原本就是场马拉松。

我曾经问过一位跑马的朋友,怎样坚持跑过42.195km距离,他睁大眼睛看看我:“为什么用‘坚持’这个词,而不是‘热爱’?跑步是禅,是安静的思索和修炼,是场独自旅行,绝不是凭借毅力和勇气甚至到达终点的野心维持,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

这个热爱马拉松的人,在自己厦门、合肥、郑州寸土寸金的城市综合体中,做了个最亏本的买卖——每个商业中心最好的位置都留给了书店,“纸的时代”书店几乎占据了他每个商业中心5000平方米的黄金位置,儿童图书区有滑梯般的座椅和海盗船似的游戏空间,女性图书区有便于自拍的精巧景观设计,文学区有方便交流的课桌,哲学思想区有安静冥想的藤椅,甚至,每一本书都以网络折扣销售。

除了热爱,没有任何一种野心,可以如此长久地做到虔诚和呆萌。

我回忆做财经记者的日子里采访过的行业先行者,听到最多的词,真的不是“企图心”,而是脸上瞬间光彩焕发眉飞色舞的对工作由衷的喜欢和投入,这种感情动力支持他们做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比如每天早晨4:30起床坚持15年,貌似孤注一掷离开成熟行业投入新的领域,给出天文数字般的股权馈赠,不可想象的阅读量和记忆力。

投注真情实意之后,对于事业和生活的理解,便不再是庞大的产业、账户上的数字、奢华的居所、头等舱机票,而是听从内心的声音。

很多以野心为驱动力的成功学拥趸,或许无法参透,野心虽然是获胜的特效药,热爱却是奇迹的出发点。

事业、生活、爱情、婚姻、友谊,莫不如此。

只是,我们在很多方面倾注了过多的野心,却遗忘了原本的热爱。

比如,我们在社交场合觥筹交错,为了特定的目的结识某位关键人物,一旦目的达成,这个人往往也从生活中消失,长久傍身的,还是那些三观一致多年积累的真心朋友;

我们或许为了面子和虚荣追求过当年的校花校草多金男白富美,却没有问过自己的真心,条件的匹配真的大于心灵的共通吗,爱情中掺杂了太多的企图,便很难感受纯粹的幸福;

我们也会为了高薪和发展去做一份谈不上多喜欢的工作,朝九晚五填满日子,到手可以养家的酬劳,()却在日复一日的敷衍中与梦想和激情渐行渐远;

我们还会在婚姻里不停攀比,有了房子想要大房子,有了车子想要好车子,却忽视了自己追求的是幸福的真相,还是比别人幸福的野心。

b三年后离职,走时处心积虑带走不少重要资料,成立了一家同样的公司,我经常在各种emba课程班、行业交流会上看到他的名字,他的公司始终不温不火,客户提到他常常微笑着说:企图心不小。

他身边的长腿漂亮姑娘虽然经常换,却都是一个款型,像黄金单身汉的标配,很难维持一段稳定的恋爱关系。

a在公司工作了七年,从项目专员做到项目经理、项目部负责人,业余时间考了mba,离职后自己创业,很快在新的行业闯出一片天地,现在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太太是当年在前台等他的那个姑娘。

我还记得当年他说“喜欢啊”的样子,以及手牵手一起离开的背影。

野心太大的人,往往起步的时候心就输了。

那些野心成就不了你的,热爱却可以。

2、龙应台:野心

龙应台:野心

若冰到欧洲来看老朋友,华安妈妈期待了好久。晚餐桌上,她对华爸爸描述这个明天就要来访的大学同学:

“她很漂亮,人永远冷冰冰的。大学时候,我很羡慕她那副孤高不群的样子,听着笑话不笑,见到人不嘻嘻哈哈,大家都觉得她很有深度,我学都学不来。”

华爸爸敷衍地说了声“哦”;他对台湾那种有“深度”的女生一向没有兴趣,他喜欢像钟楚红那样野性的小猫或者三毛那样有情调的女人。

可是妈妈继续回忆:“若冰的衣服永远是最讲究的,做了单身贵族之后,更是非名家设计不穿。她讨厌狗,和天下所有的小动物。有一次我在学校草坪上看见三四只胖嘟嘟、毛茸茸的乳狗跟着母狗在晒太阳,欢喜万分地蹲下去抚摸小狗,若冰刚好经过,说:好恶心的小狗,软绵绵的,真恐怖!她离得远远的,怕我碰过乳狗的手会碰到她。”

“妈妈,来,”已经吃过晚饭的华安来扯妈妈的袖子,“来讲故事!”

“不行!跟你讲过很多次,爸妈吃饭的时候不能陪你玩,等五分钟。”妈妈口气有点凶,懊恼儿子打断了自己的叙述。

华安“哇”一声大哭起来。这个小孩子声音特别洪亮,爸爸用手指塞起耳朵,继续吃饭。妈妈忍受着刺耳的难受,与小红卫兵格斗:“华安,你不可以用哭作武器。你再哭妈妈就让你到角落里罚站。”

仰天大哭的小脸上只见一张圆圆的大嘴,一滴眼泪滑下嘴角。爸爸放下餐具、推开椅子,弯下身抱起儿子,哭声一半就煞住,华安改用德语指定爸爸为他讲七只乌鸦的故事。

妈妈长长叹一口气说:“你这样叫我怎么教育他?”

父子都没听到妈妈的话;两个人一起在看七只乌鸦的书,坐在父亲怀里的华安,颊上还小心地悬着一颗眼泪。

若冰来之前,妈妈已经要西班牙阿姨来家里清扫过,可是妈妈还得花半个小时打点细节。这个阿姨有个改不过来的习惯——她喜欢填空。譬如说,厨房的切菜台上放了把头梳(大概是妈妈在浴室梳头时,发现华安独自爬上了切菜台,慌慌张张赶来解救,梳子就顺手留在那儿了),阿姨就不会把头梳拎到浴室里去放回原位,她会在厨房里头就地解决:找到一个洞就把头梳塞进去,藏好,那么切菜台上就干净了。如果她在客厅茶几上发现了一支钢笔,她也不至于把笔带到书房里去,她在客厅里找寻一个洞,找到了,就将笔插进去,那么茶几也就清爽了。

结果嘛,就是妈妈经常有意外的发现:头梳放在啤酒杯里、钢笔藏在鱼缸下面、缩成一球的脏袜子灰扑扑地塞在花瓶里、锅铲插在玩具卡车的肚子里……在这些意外的发现之前,当然是焦头烂额地寻寻觅觅。妈妈现在正在寻找的项目计有:家庭预算簿一本(会不会扁扁地躺在砧板底下呢?)、擦脸的面霜一盒(会不会在冰箱里呢?)、毛手套一只(会不会,嗯,会不会在厕所里呢?),还有其他零碎的小东西,因为寻找时间过长,妈妈已经记不得了。

西班牙阿姨一星期来三次,每次两小时,每小时妈妈得付相当于台币三百五十元。“还好,”妈妈一边数钱,一边说给自己听,“只要她不把马桶刷子拿来刷碟子;不把筷子藏进排水管里,就可以了,就可以了。”

可是有洁癖的若冰要来了,妈妈不得不特别小心。她把地毯翻开,看看下面有没有唱片封套;又趴在地板上翅着书架背墙的角落,果然发现一架救火车。清理之后,妈妈开始清理自己。脱掉黏着麦片的运动衣裤、洗洗带点牛奶味的头发。照镜子的时候,发现早上华安画在她脸上的口红像刺青一样地横一道、竖一道。

妈妈特意打扮了一下,她不愿意让若冰说她是黄脸婆。最后一次照镜子,妈妈看见额上的几根白发,也看见淡淡脂粉下遮不住的皱纹,她突然恍惚起来,恍惚记得许多年前,另一个母亲对镜梳妆后,叹了口气,对倚在身边十岁的女儿说:“女儿呀,妈妈老喽,你看,三十六岁就这么多皱纹!”

那个娇稚的女儿,此刻望着镜里三十六岁的自己,觉得宇宙的秩序正踩着钢铁的步伐节节逼进,从开幕逼向落幕,节奏严明紧凑,谁也慢不下来。

妈妈轻轻叹了口气,门铃大声地响起来。

若冰是个独立的女子,到任何国家都不喜欢让人到机场接送,“婆婆妈妈的,麻烦!还要道别、还要握手、寒喧,讨厌!”她说。

门打开,两个人对视片刻,若冰脱口说:“你怎么变这个样子,黄脸婆?!”妈妈张开手臂,亲爱地拥抱一下老朋友,嗅到她身上淡淡的茉莉香水味。

访客踏进客厅,问着:“儿子呢?”

“你不是讨厌小动物吗?”妈妈说,“送到幼儿园去了。”

华安回来的时候,若冰正在谈她的年度计划。休假一年中,半年的时间用来走遍西欧的美术馆及名胜,两个月的时间游中国大陆,最好能由莫斯科坐火车经过西伯利亚到北京。剩下的四个月专心写几篇比较文学的论文。

“妈妈,”华安保持距离、略带戒心地观望陌生人,“她是谁?”

“这是台北来的冷阿姨,这是华安。来,握握手。”

华安眼睛一眨都不眨地看着冷阿姨,握手的时候客人有点局促,没有抱抱华安的冲动,也不愿意假作慈爱状去亲近孩子。华安已经站在她膝前,玩弄她胸前的首饰。“什么名字,妈妈?”

“项链,那个东西叫项链,宝宝。”

“很漂亮!”华安表示欣赏若冰的品味,但也感觉出这个阿姨和一般喜欢搂他、亲他的阿姨不太一样。他很快就自顾自去造船了。

“你的生活怎么过的?”客人松了口气,整整揉乱了的丝质长裤,优雅地啜了口薄荷茶。

“我呀——”妈妈边为儿子倒牛奶,边说,“早上七点多跟着儿子起身,侍候他早点,为他净身、换尿布、穿衣服,督促他洗脸刷牙。然后整理自己。九点以前送他到幼儿园。十点钟大概可以开始工作……”

“写文章?”

“不,先开始阅读,一大堆报纸、杂志,看都看不完。截稿期近的时候,从十一点就在书桌上坐到下午四点,中饭都没有空吃。四点钟,匆匆赶到幼儿园去接宝宝。四点以后,时间又是他的了。陪他到公园里玩一小时,回来做个晚饭,服侍他吃饭、洗澡、讲故事,到晚上九点他上床的时候,我差不多也在半瘫痪状态。”

若冰同情地望着妈妈,说:“我记得在安安出世之前你有很多计划的……”

“当然,”妈妈的话被华安打断了,他要她帮忙把救生艇装到船上——“我每天还在想着那许多想做的事情。我想把最新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好好研究一下。譬如德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我知道,但实际上怎么样用它来解剖作品、它的优点跟局限在哪里,我一点也不清楚。我也很想深入了解一下东欧的当代文学,譬如匈牙利与捷克,还有专制贫穷的罗马尼亚。嗨,你知道吗?ionesco的剧本又能在罗马尼亚演出了,他虽然以法文写作,其实是个道地的罗马尼亚人呢——哎呀,我的天——”

华安坐在录音机前,正在专心一志地把录音磁带从匣中抽拉出来,已经拉出来的磁带乱糟糟缠成一团。

若冰看着妈妈去抢救那些录音带,坐立不安地说:“他不会静静地坐下来看书吗?”

妈妈拿了支铅笔插进录音卡,边卷边说:“若冰,你看过小猴子静静地坐着看书吗?”

“华安,看白雪公主好不好?”妈妈放了录影带,知道白雪公主会带来大约半小时的安静。

“我还想大量地读当代大陆作家的小说,从北到南,一本一本读,然后写批评,一本一本批评。

“我还想旅行。和你一样,到大陆去。我想到西藏待两个月、陕北待一个月、东北待一个月、上海北京各待一个月。还想到内蒙古。还想到法国南部的小乡村,一村一村地走,一条河一条河地看。

“还想写一流的采访报导,以国家为题目,一国一国地写。用最活泼的方式深入写最枯燥的题目,把活生生的人带到读者眼前。

“还想制作电视节目——”

“什么意思?”若冰淡淡地问:“你不是最瞧不起电视吗?”

“你听嘛!”妈妈瞄一眼电视,七个小矮人正围着熟睡的公主指指点点,她继续说:“我想作一个欧洲系列,每一个国家作一小时的录影。譬如介绍瑞士的一集,题目可以叫“谁是瑞士人?”把瑞士这个小国的混合语言、种族、文化的奇特现象呈现出来。这不是风光人情的掠影,而是深刻地、挖掘问题的、透视文化社会的纪录片。当然,每一个片子背后都有作者的个性与角度在内,就像一本书一样。作完了瑞士作德国——西德与东德;然后每一卷录影带就像书一样地出版、发行……”

妈妈讲得眼睛发亮,无限憧憬的样子,客人冷冷地说:“这样的东西会有‘读者’吗?”

“怎么没有?若冰,”妈妈兴奋得比手划脚起来,“台湾不能只靠钱,还要有内涵——”

“妈妈,”华安扯着妈妈的裙子:“有ㄍㄚㄍㄚ了。”

“哦——”妈妈蹲下来,嗅嗅宝宝,嗯,气味很重,她说:“宝宝,你能不能在有ㄍㄚㄍㄚ之前告诉妈妈,不要等到有ㄍㄚㄍㄚ之后才说?瑞士的小孩平均在廿七个月的时候,就可以不用尿布,自己上厕所了。你再过几天就满廿七个月了,你帮帮忙好不好?”

华安不置可否地让妈妈牵到浴室里去了。

回到客厅,妈妈关掉电视,拿出彩笔与画纸,铺在地上,让安安玩颜色,画画。

“还有,”妈妈意犹未尽:“我还想做一件事,就是出一系列孩子书。我可以找楚戈——楚戈那个老儿童你认识吗?挑选台湾十个家庭,各有代表性的家庭,譬如一个茄定的渔家、一个屏东的农家、一个三义的客家、一个基隆的矿工家、一个兰屿的原住民家、一个台东的牧家等等,当然一定得是有幼儿的家庭。我们去拜访、观察他们的家居生活,以小孩为核心,然后楚戈画、我写,每一家的生活故事都成一本儿童书,让台湾的孩子们知道台湾人的生活方式和台湾的环境——你说怎么样?”

“饿了,妈,饿了!”华安不知什么时候又来到身边,扯着妈妈的衣袖,“妈妈,饿死了!”小人用力掐着自己突出的肚子,表示饿得严重。

若冰突然站起来,弯下身去收拾散了一地的蜡笔。妈妈才发现:啊,什么时候客厅又变得一塌糊涂了?这个角落里是横七竖八的相片本子,那个角落里一堆垮了的积木;书从书架上散跌在地,椅垫从椅子上拖下来,叠成房子。

妈妈给了华安一个火腿豆腐三明治以后,抬腿跨过玩具、跨过书本、跨过椅垫,跌坐在沙发上,感觉分外的疲倦。若冰在一旁察言观色,用很温情的声音说:

“这种种理想、计划,做了妈妈以后都不能实现了,对不对?”

妈妈软软地躺在沙()发上,很没力气地:“对!”

“你后悔吗?”若冰问的时候,脸上有一种透视人生的复杂表情,她是个研究人生的人。

华安悄悄地爬上沙发,整个身体趴在母亲身体上,头靠着母亲的胸,舒服、满足、安静地感觉母亲的心跳与温软。

妈妈环手搂抱着华安,下巴轻轻摩着他的头发,好一会儿不说话。

然后她说:

“还好!”沉默了一会儿,又说,“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

3、热爱成就辉煌:20个月赚130亿

热爱成就辉煌:20个月赚130亿

读《20 个月赚130 亿——you tube 创始人陈士骏自传》--emily 昨晚刚读完“陈士骏自传”。简洁的文字,简单的历程,让我读起来也似闲庭信步一样轻松。但,每每合书而卧、静静地酝酿睡眠的时候,心境竟然不那样轻松。

李开复的“追逐我心”真的是对这些创业者们最恰当不过的评价了。它也让我想起了之前不久刚刚读过的“steve jobs 传记”。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陈士骏(同chad hurley)将you tube 以16.5亿美元卖给了google、成为亿万富翁之后,仍然要选择重新创业——一周工作100 个小时、写代码写到凌晨几点?

其实,这也是陈士骏初到“硅谷”时的疑惑。当他见到那一群怪人——“可以说早是百万、千万、亿万富翁,他们的家里也许有十几个卧室、有人还有私人的高尔夫球场,却还是每天都驱车来到硅谷小城里最平凡普通的办公室,每周一待就是80 小时”,他也想不明白:他们是为了什么?可是,在经历了创业之后,他参悟了:“钱不是目的,不要把它当目的”。

那些“怪人”之所以在有了那么多钱之后,没有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去天天打高尔夫、天天去“找乐子”(而不是去工作),是因为他们有一种“瘾”。这也是为什么steve jobs 在已经得了癌症、仍然要坚持到苹果的发布会上去作演讲。

“追逐我心”!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是绝大多数人所做不到的。醒悟一点的人也许在彷徨:我可否有勇气去“追逐”我心?可愚笨一点的人却只停留在一个问题上久久、甚至毕生都在疑惑:何为“我心”?我便是那后一种的愚笨之人。活到几十岁了的时候,似乎还搞不清楚自己最喜欢干什么、又何谈“追逐”还是放弃?陈士骏是“一个时时追寻内心、按直觉做出重大抉择的‘追梦人’”(李开复)。

他决定辍学,用了15 分钟;决定买房,用了一天;决定要娶一个女孩子,用了三天。我读其书而心起涟漪,不是因我艳羡其财富,而因我觉察到自己竟从未真正在意过“我心” (“从未”似乎有点夸张,因为我的确是在确定“我心”之后选择了我那可爱的 lg)。

我人生的重大决策似乎都基于我明白“应该”做什么或者怎么做是“对”的;而那些“应该”或者“对”当然也是迎合了众人的期盼、符合着众人的标准。当然,那些决策很多都是“对”的、真的是“不错”的,但我现在扪心自问:我真地是忽略了“我心”。我似乎从没有事先问问“我心”:“亲爱的,你最希望我怎样?”我问过的就只是“应该”。当然,也许很多时候,“我心”同“应该”、而我那otherwise 的路也会同现在,但是,我终究是忽略了它、没有好好地问过它。

“追逐我心”!能够做到的人必定有着相当的安全感与自信,否则心里面那些个“如果…”、“万一…”、与“倘若…”就会拽着2012 一样的黑色大幕扑到你眼前,让你情急之下赶紧拽住一根救命稻草、先保个平安,哪里还顾得上“我心”与梦想!如果我是陈士骏,在 paypal 出售给 ebay、自己成为百万富翁、每月拿着稳定的高工资之后,我是绝不敢再出来创业的:“如果”我创业失败怎么办?“万一”我以后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怎么办?“倘若”我供不起我的房子月供怎么办?我的预期大多是灰色的,我的恐惧必定多于我的勇气。(创业  )因此,当我读到那么一个不一样的人的故事时,我心生了多少羡慕与敬佩,你也能可想而知。

“追逐我心”!我明白,我虽然羡慕,但是,我依旧还会大概是以前的我。也许,那也便是“我心”——寻求一份安宁与平静。不过,当我看到周围有人再去“我行我素”的时候,我知道我会多了很多的理解与宽容,因为 “明白我心”的人是幸福的人,而“追逐我心”的人更是勇敢的人。

“追逐我心”!真希望我的孩儿们(学生们)也能读一读这本书。不为别的,只为它能让你思考:“何为我的梦想?”不为别的,只为它能激荡你的内心:“何为我心?我心为何?” 也许,若干年之后,我手里捧着的那一本让我心境波澜的传记便是你们之中的、我的某一个徒儿的了吧。

“追逐我心”!

内容介绍:

《20个月赚130亿: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自传》是李开复写序推荐的硅谷创业英雄传记。李开复推荐语编辑推荐:“陈士骏开创youtube的故事是最值得阅读和品味的硅谷创业故事之一。”   《20个月赚130亿: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自传》是全球唯一一本世界最大视频网站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的传记,陈士骏与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一样,值得国内年轻人借鉴。陈士骏的华人身份更具亲和力。2005年,1张信用卡,几台计算机,27岁的陈士骏创立youtube,开创网络视频时代。2006年,60个员工,打败全美三大电视台收视率,成为世界最大的视频网站。20个月,google以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时价130亿人民币。

通过这部《20个月赚130亿:youtube创始人陈士骏自传》,硅谷创业英雄陈士骏揭示硅谷成功之谜编辑推荐:钱不是目的,不要把它当目的。

1999年的时候,我离开伊利诺伊来到硅谷,那时候,就发现这里有不少百万千万亿万富翁,他们明明已经很有钱了,却放弃舒适的休闲生活,他们的家里也许有十几个卧室,有人还有私人的高尔夫球场,可他们每天还是驱车来到小镇上破旧的办公室,每周一待就是80个小时,他们是为了什么?

那时候,我觉得这些人疯了,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如果你拼命工作,慢慢地就能赚到钱,然后买下车子、房子,再盼着退休天天去打高尔夫球。可是当你每天去打高尔夫球,打了两个月的时候,实际上,你又会发现,你工作,是因为你喜欢工作,而不是要用它换取什么。

很多人跟我说,假如我有你那么多钱的话,我每天都会去想方设法地玩,而不是去工作,而我想要回答他们说,因为你们这么想,所以你们永远不会有那么多钱。钱不是目的,不要把它当目的。

4、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