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有爱心的人读后感

1、做最有爱心的人读后感

做最有爱心的人读后感(一)

读了《做最有爱心的人》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善良人的行为让我深深感动;其中《早饭》这篇文章,写了爸爸给磊磊烧了二次早饭。第一次,磊磊发现一碗表面有肉,另碗表面没肉,就拿了有肉的那一碗。后来发现,爸爸的那碗底部却藏满了肉。第二次,磊磊选了表面没有蛋那碗,吃时发现自己又吃亏了。第三次,磊磊给爸爸做饭,把肉多的给爸爸吃。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自私的人得不到好处。《拉瓦太太的女儿》这篇故事,丹娅用勤劳换来了金子,妮娜用懒惰换来了永远洗不掉的沥泥。它告诉我们,勤劳使人幸福。《一个新朋友》里面写了小狗、小猴、小鹿是很好的朋友。有一天,箭猪想和它们一起玩,可它们觉得箭猪很丑,不想和它玩,嘴上虽没拒绝,可心里都看不起箭猪。玩的过程中,遇到了危险,箭猪用自己的身体救了小狗、小猴、小鹿。这让它们感到很羞愧,并真诚地向箭猪道歉。故事告诉我们,不可以貌取人,要真诚对待他人。

同学们,让我们也来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吧!

做最有爱心的人读后感(二)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名叫《做最有爱心的人》的书,它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这本书里有一篇一篇关于爱心的故事,也能使你解决生活中的小矛盾。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和我明白的道理。

现在我要简单的介绍一下我最喜欢的一篇。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心系穷人》,有一户人家有一颗梨树,兄弟三人轮流看梨。一位天使化装成乞丐来要梨,他们都给他了梨,天使很感动,满足了他们每人一个愿望,老大要开酒厂;老二要绵羊;老三想要娶一个妻子。一年后,天使又化装成乞丐来老大、老二家要东西吃,他们不但没有给他们,而且把天使骂了一顿,天使一生气把他们的东西都变没了。到了老三那里,老三夫妇拿着刚出炉的饼给乞丐,天使很高兴,把老三的茅草屋变成了别墅,什么都是崭新崭新的。老三夫妇的善良让他们的幸福生活延续了一生。

就像他们一样,只有善良的人才会帮助那些贫困的人们摆脱困境,所以不论贫穷与富裕都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爱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备的。孔子曾经说过:“泛爱众而亲人。”一个人拥有了爱心,那他也拥有了善良、美丽、真诚甚至拥有了全世界。()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有爱心,无论家庭怎么样,你只要帮助了别人,别人就一定会全力帮助你。要学会理解,理解是为了宽恕,理解一切更需要宽恕一切。爱身边的人,就要谦虚谨慎,不孤高自傲。

这本书对我启发很大,让我知道在生活中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体贴亲人和朋友,我还懂了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感情和友情。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与索取。爱身边的人就要主动帮助别人。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应付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所以,自己需要别人帮助,自己也需要帮助别人。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怎样帮助一个有爱心的人呢?我想,我应该要对需要的人伸出手,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我还要宽容别人,多为别人着想。虽然这都是一些小事,但是我想如果人人都这么做,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做最有爱心的人读后感(三)

寒假中,我阅读了《做最有爱心的人》这本童话故事。在这个童话的世界里,一切都充满着快乐、温馨与美好。有了它们的陪伴,我来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奇幻世界。

在故事“坏脾气的公鹅”中,骄傲的公鹅因为自己的坏脾气和自负,所以一个朋友都没有。从故事中,我懂得了骄傲会疏远我们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得到的只有孤独和伤心,与朋友和睦友好的相处,我们才能收获快乐!

在故事“小鹿找妈妈”中,可怜的小鹿一直被大灰狼喂养,利用。小鹿一直不知道真相,以为大灰狼就是自己的妈妈!而小动物们也为此不敢和小鹿做朋友!许多时候,我们也会被一些假象所蒙蔽,但是只要能分清对错,勇敢地面对困难,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它,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着爱心,让我感动。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生活中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相信充满爱的世界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妙!

2、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我一直固执的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是相当少,怎样悲观的估计都不过分,而且到现在,爱心越来越成为教师身上的稀缺元素。)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两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3、《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文/吴全义

读书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丰厚,可以跟随书中的人物去体验不同事情,是一场精神上的旅行。我在这场精神上的旅行越走越远,于是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从中获得许多的启迪,这也使我的教学工作开展的更从容。李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以及对爱的执著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心”充满了李镇西老师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故事所震撼。就如李镇西老师在给新生的信中,对新学期的准备就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爱学生,就要耐心地和学生沟通,用谈心写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命令着自己,提醒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就如李镇西老师在书中所说的“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所有的故事都渗透着李镇西老师的汗水,我能够感受到他是如何与他的学生一起努力去把班级搞得有声有色的。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学生受打击,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么,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用心去爱孩子吧!

4、爱心树读后感

爱心树读后感(一)

很早就读过《爱心树》这本书,当我与它刚刚见面的时候,在我幼稚的心灵里,这不过是一本讲述了大树与男孩故事的故事书。可随着我逐渐长大,我读出了其中隐含的深义。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男孩常常和一棵大树一起玩耍,小男孩爱这棵树,大树也爱小男孩。可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他不再来树下玩耍,他来向大树索求他需要的东西。于是大树把枝条、果实、树干都奉献给了孩子。最后,孩子变成了老人,他回到树下,坐在仅剩的老树根上休息,大树很快乐。

这本书是我很快读完的一本书,但至今我仍然会一次次翻开它,去体会那早已熟悉的故事。合上书,已是泪浪满面。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她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每天重复着,也只道是寻常了。我懂得,深深地懂得我爱我的妈妈,但谁又能预测到未来的我是否也已远走高飞,去追梦。而母亲又是否时常感到孤寂,每一刻地牵挂着身在异地的孩子呢?

是她,给予我们无尽的关怀,教会我们奔跑和跳跃,用那双温暖的手,呵护着我们成长。而我们已长大,她却慢慢衰老,再也没有精力追逐迫不及待要逃离的我们,让我们不要走。

孩子挣脱了母亲的怀抱,却发现这世界并非充满鲜花和掌声。处处是黑暗和寒冷。这时想起了家的温暖,想起了那永远有着一盏点亮的灯,在等待着他。当他累了,倦了,千里迢迢赶回家去敲门的时候,却发现敞开的门内早已空无一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生命就像天空中划过的流星,稍纵即逝。

母爱又何尝不像大树,她为我们无尽的奉献,却从不曾向我们索取。多为母亲做些事情吧,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别让生命留下遗憾。

爱心树读后感(二)

一棵普通的苹果树和一个小男孩之间,就像两根绳子紧紧地系在一起。苹果树像温和的母亲,一点一滴地牺牲自己,最后只留下一个树桩了。但过几年它又长出来了。可以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那个小男孩靠着苹果树长大。他用苹果树上的苹果赚钱,用苹果树的树枝造房子……这棵树一直伴着小男孩,直到小男孩白发苍苍。它就成了小男孩休息的地方。这个小男孩从小不劳而获,没有用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只是依靠别人。

苹果树无私地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就像爸爸妈妈无比宠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小男孩老是依靠这棵苹果树,只是索取而不知回报。我们不能像他一样。我们要用学到的知识,创造新的成就。不可以:“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爱心树读后感(三)

《爱心树》描写从前有一棵树,她好爱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每天都跑去树下吃苹果、荡秋千,依偎在她身边陪她聊天,树觉得好快乐。可是男孩渐渐长大,对树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树却总是不求回报,用尽一切力量来帮助小男孩。

这是一本寓意深远、令人动容的好书。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用简单的文字,带领读者进入故事的情境。书中以“树和男孩”的隐喻描写男孩小时候直到老年所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他无止尽的欲望。随着作者笔下的故事铺陈,看着爱心树无怨无悔的付出与牺牲,着实让人鼻酸。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品尝。

故事中,有许多画面让我感到悲伤不已。小男孩长大了,不再需要爬树和荡秋千,他只需要钱、房子和一艘带他远离的船。树的内心虽然感到孤单,但还是选择默默的帮助他,不但不责怪他的自私,反而牺牲自己的一切,只为了换来男孩的笑容。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是说为人子女想要尽孝道时,父母亲已不在世上。爱心树的不求回报就像爸爸妈妈的爱,在我们生病时,他们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在我们伤心难过时,他们总是默默的陪伴我们,给我们最大的支持与鼓励。孝顺要及时,很多事情是无法重来的,我们要好好陪伴亲爱的家人,珍惜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努力做个孝顺的好孩子!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