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中“冬”作文700字
在冬天的一个晚上,那时我还很小。北风呼呼的敲打着寒窗,因为这里是南方,很少下雪,所以我从未见过雪。老爸瞧着这天气,不禁吟起了“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两句诗。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就问:“爸爸,这是什么意思呀?”爸爸笑着说:“等你长大见过雪了,自然会明白这其中的奥秘。”
渐渐地,我长大了许多,可还是经常会读到一些不理解的诗句,不理解时,我就会去请教我那博学的老爸。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我的理解就是这样的:在冬天时的一个夜晚,作者感觉春风吹来了,满山的树都开了花。可我仔细一想,不对呀,在冬天怎么会有梨花开放呢?更不会每棵树都开花呀。我不怎么明白,只好硬着头皮去问老爸了。老爸看着我那好奇的目光,也不得不回答我了:“这是作者的比喻手法,作者把树上的冰雪比喻成了梨花。”哦,明白作文了,原来是这样。
除了问人,我也会自己去想象诗句所描写的场景,让自己身临其境。我读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里是南方,梅花很难种活,所以我就只有想象那种场景了:“墙角的几枝梅花在严寒中独自开放,远远望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原因是有阵阵香味传来。”这样就理解出来了。
随着我的阅读量越来越大,我又读到了《江雪》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两首诗可不好理解。我怎么想也想象不出来,又不好意思去问老爸,就只有靠电视记录片来理解了。《江雪》应该是一个渔翁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独自钓鱼,说明了渔翁的孤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的意思应该是一个游人在旅途中遇到了风雪,刚好夜幕降临了,游人也就只有在芙蓉山主人家里留宿了。
是爸爸的启蒙让我迷上了古诗,我也因此创造出了我自己的理解方法。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爱城市 | 作者年龄 | 12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呼和浩特民族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3班 |
性格特点 | 害羞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登山 | 平均成绩 | 98分 |
指导老师 | 米加山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2、诗中的色彩作文700字
我喜欢读诗。从《诗经》、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诗歌,我都读过一些。
记得一个春日的午后,我读到毛主席的《菩萨蛮·大柏地》,其中有一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里面的色彩就如同这万紫千红的春天一样。我读了很多遍,才深入了解到,这句诗是写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而又是谁手持这彩虹凌空舞蹈呢?当然是抗战时期勇敢的战士们。其实,它反映出了战争前的一派安宁景象。
看着“赤橙黄绿青蓝紫”,我不禁对诗中的色彩产生了兴趣。
一提到黄色,我就想到了有关田野的诗句。“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好一片悠闲的生活景象。梅子成熟的时候,黄澄澄的,每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着小舟而行,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山路继续行走。看到这句诗,我仿佛身处其中,很向往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有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作文,我觉得这里的绿和红很有特色。“绿”指绿色的叶子,“红”指红艳的花儿。虽然诗中没有明写叶子和花儿,但“绿”和“红”却很有代表性,让人一目了然。
在诗中,颜色让人联想到的画面很美,但有些诗文中没有出现关于色彩的词,但字字看来皆是颜色,有一种此时无色胜有色的美感。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诗中没有提到红色,但一个“醉”字使人浮想联翩。好像醉酒一样,有一种红色藏在诗中,让人觉得意味深长。
在写文章时,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写法。
写生气时,如果直接写他很生气,就显得枯燥乏味。若将诗歌颜色的手法运用其中,就很有感觉。比如,我瞪起了眼,迈着沉重的步伐冲到奔跑的人前面,直接大喊一声:“跑什么跑,这么着急干吗?”你看,这里没有提到生气,但却有力地表现出了生气、愤怒、烦躁,种种情绪都涌上了心头。
在诗中学到的这种写作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谢怡芬 | 作者年龄 | 11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浮桥中心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4班 |
性格特点 | 温柔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小说 | 平均成绩 | 106分 |
指导老师 | 安师傅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3、诗中的秋天作文700字
秋天,在金黄的树叶里,在成熟的果实里,还在沉甸甸的稻田里。秋天,一个充满丰收喜悦的季节,诗人也用诗句来吟诵:陶渊明写下了“榈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苏轼写下了“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人都很喜爱这样的季节,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吧!
秋天到了,风很凉爽,也很调皮。它趁你不注意时就“嗖”地一下钻进你的衣服里。它吹动了白云,云朵们开始缓缓移动,像几百只蜗牛开始成群结队地散步,它们边走边变换自己的队形,像个魔术师。此时,大雁开始往南迁移了,它们正在使用梯队阵型,上升的气流可以使每只大雁飞行的轻松一些。此刻,大雁们正在跟云朵告别,然后依依不舍地飞走了。这不正是汉代诗人刘彻写下的“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吗?
现在,秋天要给大家发明信片啦!明星片多种多样:有红色的,像小手掌一样;有绿色的,像绣花针似的;还有黄色的,犹如一作文艘小船……它们都被挂在树梢,等着秋风来取自己。等呀等,盼呀盼,它们终于等到秋风打开了所有的夹子,把这些明信片投递了出去。
明信片有的送给棕色的小松鼠,有的送给了正在吃蜂蜜的小熊,还有的送给了正在玩耍的孩子们,就连正在打扫卫生的工人阿姨也收到了明星片。大家都很开心,因为这是秋天送给自己的礼物。
果园里,好吃的果实也大丰收了!有火红的柿子、晶莹剔透的石榴,还有浑身是刺的火龙果。它们经历了一个季节的阳光照射和雨露的陪伴,水分和甜度越来越充足,让我们在秋季美美大餐一顿。
田地里,每一位农民都是英雄,他们辛苦了一年的农作物就要收割,就要运输给后方的城镇居民和军队。毛主席曾经就写下了“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诗句,倾述了农民们在秋天里丰收的喜悦和一年来辛苦劳作的不易。
这就是秋天,一个让人欢声笑语的秋天,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张安琪 | 作者年龄 | 13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厦门新店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2班 |
性格特点 | 声音洪亮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书 | 平均成绩 | 115分 |
指导老师 | 黄晓阳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4、诗中的山作文700字
诗里有画,是壮丽的风景;诗里有歌,是声声深情的赞颂;诗里有秋,是浓郁的思念;诗里有夏,是丝丝温暖的阳光。诗里有四季歌,有感情,有景色,还有“山”。
诗人写山,常与感情交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作者内心的感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则是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叹息。不同的诗句,表达了不同的感情。同样是写山,因思想不同,意味也有天壤之别。
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南山的美妙绝景,也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由的意味。这首诗是诗人陶渊明饮酒后挥墨写下的作品,情与景的交融也是偶然为之。偶然采菊,偶尔凑趣,看似无心之事,实则内含深意。作者写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指这一切景色的巧合其中的奥秘,实际上是作者对“真意”的好奇,对山水、田园景色的向往与追求,自己寄情于山水的情感,作文凝聚在笔尖,寄托于诗句,淋漓尽致地写了出来。
山可以表达向往,山还可以表达寂寞。“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是诗人李白寄情之句。诗人久久地凝望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周围的寂静,也阻挡不住作者与山深情对视。不必言语,却是心灵的感受,人与山之间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而作者越是写山的“有情”,人的“无情”就越强烈。他的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心情自然也在这静谧的场面中流露出来了。
诗一定要表达感情吗?当然不是,它的多样、神奇以及变幻莫测,证明了它并非一成不变。
只是写山,应有这么多深意。诗可以寄托情,诗可以赞美景。这其实是诗人情感、文学、思想、智慧凝聚在笔尖创作的珍品。
诗中的山变化多端,它代替了诗人的思想。同样,诗也是奇妙无比的,因为它汇聚了智慧和思考,是中华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廖晨 | 作者年龄 | 11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南通市小海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1班 |
性格特点 | 耿直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韩剧 | 平均成绩 | 102分 |
指导老师 | 胡盈祯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5、诗中之景作文700字
从古到今,大自然的美景都在陪伴着我们成长,春来秋去,不断地改变,多少年过后,风采依然如故。未曾衰退过,落魄过,它依旧是那么地美丽。
唐诗,宋词,这代表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在众多诗词当中,有多少是描绘大自然之景的,答案可是不计其数。
北朝名歌的“敕勒歌”展现了我国北方草原苍茫辽阔,美丽富饶的景象,使我看到了那天高云淡,野草青青,牛羊成群的大草原。这首民歌也表达了北方少数民族对草原热爱之情。原来景不单单是给我们欣赏的,它也是可以让我们抒发感情的好“东西”。这样的景,真是不简单,也难怪引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豪情。
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描绘了下雨之景,他那拟人化的写法,出神入化,百看不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一幅春天夜雨风景图。张继的枫桥夜泊,同样也作文是写景诗。诗中,秋天苏州城外的夜色,月夜,乌鸦叫,遍地寒霜,枫叶渔火,半夜钟声,唤起了诗人的愁思,我仿佛在船上辗转不安。望望那平静的江面,映着闪闪月光,四面冷冷的,确是一幅美景,但我也已无心欣赏,唤来的却是一丝忧愁,原来美景是如此地“危险”。太美的东西不可取,这难道是大自然的奥秘吗?
五言七律,虽短短几行字里间,却能把景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显示出了我们中国古代文化的深远。虽然,景色未曾改变,你也可以直接观察你身边的景,可我,还是钟情于那诗中之景,诗人那“浓缩之精华”让我回味无穷,常常沉醉于他所描绘的景当中,虽然我没亲眼看到那实景,但我可以无穷无尽地发挥想象,把这幅景变成我所想的那样。那是多好的享受。
感谢诗人,是他们,让我走进那虚幻的景,让我独自欣赏这独具一格的诗中之景。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李霖 | 作者年龄 | 16岁零6个月 |
---|---|---|---|
在读学校 | 拜城县第四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二9班 |
性格特点 | 能克服困难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写小说 | 平均成绩 | 100分 |
指导老师 | 金润玉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