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鬼监狱_我在监狱的一天 一次特殊的参观有感作文3000字

1、猛鬼监狱

用作囚禁犯人的监狱,一向予人神秘的感觉。也许是保安的理由,外人是很难有机会一睹监狱的全貌的。我早年曾当过狱警,可以告诉大家,监狱绝对不是犯人的乐园,那里是一处充满怨气阴的地方。相传带罪的人,纵使死在牢狱之中,其灵魂也不能轻易离开生前受刑之地的。原来这个传说是真的。

我亲眼所见,不知有多少罪鬼飘飘荡荡出没于监狱每一角落!它们当中有自杀的,亦有被杀的;有该死的,但更多的是冤枉而死的。不管是犯人或是穿上军装的狱警,只要是时运低迷,便有机会碰上这些冤魂罪鬼。

我虽然自少修练茅山道术,具仙法护身,但自问在这鬼地方工作亦是每时每刻战战兢兢。虽然大多数罪鬼碰上我时都会立即飘开或转身回避,但某些冤气大的鬼却会挡在我的前方,哭哭啼啼的诉说自身的冤情;我每走前一步,它便会后退一步。我曾试过容忍地不理会它们,但是它们可以站在护身仙气范围之外两、三小时也不散去的。试问长期被一班歇斯底里的东西在身旁十呎距离围着,你会有何感受呢?当然是一种极难忍受的疲劳轰炸了。然而罪孽未清,不能离狱投胎的道理我也说过千百遍,但它们似乎当作是废话,依旧七嘴八舌地哭哭闹闹,这一刻,我真的深深后悔自己有「天耳通」的本领,心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长期受噪音轰炸,早晚精神也会崩溃的。

正所谓「佛都有火」,更何况是当时年少气盛的我呢!在盛怒之下,我突然以剑指虚空打出一道剑气射向群鬼,也不知打中了谁,只见一只鬼手被剑气断掉在地上,群鬼立时鸦雀无声,半刻之后才听到其中一鬼大叫:「哗,只手我?……」接着整班哗鬼便像「快闪党」般快速远去。我并不是崇尚武力的人,但有时很多问题确是需要适当的武力才能收杀鸡儆猴之效的。

我当时原以为周遭并没有其他人才会出手警戒群鬼的,谁知群鬼散去之后,才发现远处还站着一名犯人。看他提着扫帚,似是负责打扫地方的。从他疑或的眼神中,估计刚才我的举动被他看得一清二楚,他想必以为我是闷得发傻了。

当时我没有理会他的呆望,可是他却突然走近我问:「吴sir,想不到你如此年青,都有两度散手,你都是茅山弟子吗?」他是一名大约来岁的本地犯人,后来得知他名叫洪叔,是江湖社团的人物。这是他第一次跟我交谈:

「你……刚才看见了什么吗?」我问他。

「啊,我刚才看到吴sir你出了一招剑指,气势如虹啊!」

「没有其他了吗?」我继续试探他。

「啊,当然也见到那只『污糟?』被你那道剑气斩了一只手下来了。真厉害,哈哈~~」

「什么?原来你都见到它们的吗?」我有点讶异地道。

「我当然见到它们了,阿叔我在江湖混了这么久,若不是有神功护体的本事,早就变了鬼了!」洪叔娓娓道来。「我一早便看到那班冤鬼缠着你,不过见你全无动静,还以为你不自知,所以我便暗中留意着你。果然,你如我所料,亦是有法之人呢!不过你都算忍耐了它们很久了,换了是我,便没有你这般耐性了!」

「为何你我同是茅山弟子,但冤鬼只是缠扰着我,却不去找你麻烦呢?」我大感不解。

「啊,吴sir,其实道理很简单,鬼和人同样懂得看人的眉头眼额,他们知道你生性善良慈悲,所以便不断缠着你,希望你会心软而打救它们。而我的道行或许不及吴sir你,但说到铁石心肠……我始终是老江湖嘛!那班冤鬼又怎敢招惹我呢」

「唉!原来人善不单会被人欺,还会被鬼欺呢!」我俩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经过这次之后,我与洪叔成为了好朋友,我心目中并没有把他视作犯人。所谓「处处是道场」,在洪叔身上,我亦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而且有很多诡异的经历,留待以后的日子再和大家分享吧!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梁春茂 作者年龄12岁零1个月
在读学校绥芬河高级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2班
性格特点可依赖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减肥 平均成绩98分
指导老师魏加宁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2、我在监狱的一天 一次特殊的参观有感作文3000字

高墙、武警、电网、狱警、铁窗……这是监狱留给人们压抑的灰色印象。“今天,我却感到阜阳监狱是一个和谐的改造场所,特殊学校,花园式的工厂,处处彰显人性化.”

墙高情深意绵绵人少力薄情深深

--------文峰小记者探访阜阳市第一监狱有感

9月30日在我们小记者辅导员韩老师的大力不懈的协调下,我们文峰中心校的小记者们终于有机会深入到阜阳监狱深深的高墙内,去那里做一次特殊的访问。

上午9时30分一辆挂有“司法”二字的白色大巴准时停在我们学校门前,我们的小记者一行,近50人的队伍,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到了,到了,快看那墙好高呀!上面还有电网呢!那武警叔叔手里还拿着枪呢,那一定是真枪吧,我们的小记者在车内议论纷纷。车子停在了监狱大门口,狱方有好多的工作人员在门口迎接我们。一下车,我们就立即感觉到有一种很压抑的感觉,高墙、武警、电网、狱警、铁门……这是监狱留给人们压抑的灰色印象。我们按照指示,把队伍排好,在正式进入里面时,有关人员对我们宣布了几条纪律,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为了确保我们的安全,所以第一要服从指挥;第二不得擅自离开队伍;第三不能随意拍照拍摄。我们排好队在得到准许后,次序进入到大门内,我们先穿过一道大铁门,接着进入到第二道小铁门,这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圈缓冲铁栅栏,我们被命令停止前行,停留在一条四周全是铁栅栏的狭窄通道内,。第一要首先进行体温检查;第二所有的手机等通讯工具要全部上交。抬头看了看那些四、五米高的铁栅栏,还有那些手持武器的武警战士,这时我感觉到孩子们开始有些紧张了,说实话我也有些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到这种地方来。一切就绪后,我们越过了第三道小铁栅栏门,又过了一道铁大门,总算正式进入了。

当我们真正进入到里面时,里面到是别有洞天,给人另一种感觉。一排排整齐的房屋,错落有致;一片片绿色的花草,点缀其中;一棵棵挺拔的大树,直入蓝天。让人感到这里就像一所学校,或者说像一座军营。没想到这里的环境这么的优美,刚才紧张的心,稍稍放了下来,孩子们也好奇的东张西望着,欣赏着这里的美景。随着向里面的深入,不时有身着囚服的服刑人员匆匆而过。他们怎么还能到处乱走呀?不是关在黑屋子里吗?有的小记者在小声的说着。这时随行的狱警对我们说,我们先到他们的工作车间去看一下吧。在狱警们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个专门生产加工衣服的车间。来到车间门口,我犹豫了一下,问了问身旁的工作人员,我们需要进去吗?她说,是呀,就是要你们进去的,走吧,没事的。一想到我们就要近距离的接触到这些犯人时,我的心一下子悬起来了。透过车间的门与窗,隐约能看到里面有好多人正在忙碌,他们全是清一色的光头,里面也有人在好奇的看着我们,当看到有些面目狰狞,脸有伤痕的人时,我突然感觉到一阵发料,我想我那是害怕了。我当时最最怕的就是,如果我们的小记者走到他们当中去,要是有人突然劫持或伤害到我们的小记者那时该怎么办呀?我们的小记者队伍里也有人在切切私语,害怕!对于这些孩子,她们更是第一次这么近的接触到这些人,在来的时候我们还专门给小记者开了两次会议,要求她们一定是在家长的同意下才能来的,当初也有些家长是极其不放心的,极其反对的。现在我感觉到,这些孩子们真的是有些怕了。他们个个神色紧张,小手紧紧的拉在一起,身了与身了也靠的很紧,还不时的把眼神投向我们带队的老师与随行的狱警们,那是一种寻求帮助与依靠的眼神。与我们同行的工作人员看出了我们的顾虑,她微笑着安慰我们:“同学们不要怕得,这些人现在改造的很好的,我们一定会全力保护你们的,你看这么多的警察叔叔,全都是为了保护你们才来的。”

听了这些话,同学们有些放心了,于是我就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与我们的小记者排头紧挨着,一只手还紧抓着一个小记者的胳膊,生怕有什么意外发生,一颗心绷的紧紧的,从来没有感觉像现在这么紧张过。进到车间内,我们大气不敢出,紧跟着里面的工作人员,有些同学胆子比较大,他们四处看着。让我没想到的是,那些犯人只是随意的看了我们一眼,就又开始做自己的工作,好像没有看到我们的到来似的,一切都是井然有序,按部就班。我们绕着这个车间走了一圈,短短的几十米,让人感觉得很是漫长。当我们的小记者全部安全离开了车间,来到院子内,我总算长出了一口气。孩子们也在唧唧咋咋的谈论交换着自己刚才的感受,有心的正在采访本上记着、写着。经过了这么一圈下来,我们对这些犯人,有了新的认识了,他们并不像我们想像中的凶神恶煞,恐惧感现在减少了很多。

这时工作人员对我们说,我们下一个地方要到他们的生活区去看一下,首先到宿舍去。

在路上,狱警与我交谈说,我们这个地方接待过高中生,初中生,你们小学生小记者是第一次接待,我们也是专门开了会研究得,我们的领导对你们这次来访是很重视的。我也对他说,是呀,为了到这儿来,我们的韩老师辅导员是下了很大的功夫,花费了很多的心思的,为了能让我们的小记者对这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加强从小法制意识的培养,我们觉得到这里来是对他们最好的直观教育,我们非常感谢你们能给我们提供这么一次宝贵的机会!

来到了犯人们的宿舍,又让我们眼前一亮,每个床铺都很整齐,被子叠的像个豆腐块,所有的生活用具整齐一致的排列着,一切都和军队的要求一样。同学们还惊奇的发现每个床铺上都放着一袋苹果与几块月饼,后来得知由于快到国庆与中秋了,是监狱的工作人员特意给他们准备的,看来在监狱也能过节,更体现了人文关怀。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食堂,一进去就闻到了香了,看到那些做好的香喷喷的饭菜,我们还真觉得有些饿了。走出了食堂,我们又参观了“亲情电话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没想到这些犯人们还能享受到这些待遇,看来政府为了让他们好好改造,那真的是下了一番功夫,工作做的很细致很到位。

到下一个环节了,相互交流报纸,我们办的有校报,他们办的有狱报,在文化方面我们还是有共同语言的,同学们认真地阅读着报纸,不时与同伴交流着自己的想法。这时,我们突然听到一阵嘹亮的《歌唱祖国》的歌声,整齐、雄壮、有气势。原来这些服刑人员正在为今天下午的“庆祝祖国六十华诞歌咏比赛”而加紧练习呢!这里面还可以举行歌咏比赛,同学们听到后都很兴奋。工作人员又附加说,我们晚上还有“庆国庆,迎中秋晚会”呢。这里面不是和我们在外面一样吗?什么都能做呀。同学们说着。其实这些犯人并不像你们想像的那样,在一间小黑屋子里,一张床,什么也没有。现在他们除去不能自由到外面以外,为了让他们好好的改造,其他的我们给他们安排的是非常好的,工作人员解释到。到现在为止,同学们原先对监狱的印象完全给改变了。这里是一个和谐的改造场所,特殊学校,花园式的工厂,处处彰显人性化。

到了最后一个环节,互动交流,工作人员把我们带到“反腐倡廉”大厅内与监狱的领导以及犯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这次交流中,同学们都把自己心的疑惑与不解倾囊而出,监狱的领导们也非常耐心细致的解答着。最后监狱还安排了几名犯人现身说法,让我们的小记者又一次进行了一次心灵上的洗涤。交流结束后,我们随即参观了“反腐倡廉”的图片展示,这上面全是曾经风光一时的高官政要,现在却因一时的贪婪,落为阶下囚,悔恨终身。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到,这里是新建成的警示教育基地,除去市委领导在上一次揭幕开馆以来,我们小记者是这里的第一批参观者,今天是特意为我们开放参观的。

时间不觉到了中午,我们的小记者们也要到了离开的时候了,在回去的车上,他们们讨论最多的是,这次的参观后,他们对监狱有了新的认识,这里的一切处处都彰显着人文关怀与和谐气氛,为了让那些曾经犯过错误的人能够真正的悔改,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以及对别人造成伤害的悔过。我们的国家,社会,家人都在关心着他们。让他们在里面能够安心改造,革面洗心,重新做人。这次我们小记者的到来,对那些服刑的犯人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帮服,让他们知道不光那些成年人在关注他们,而我们的孩子也在为他们的努力改造而加油。这次我们的小记者的到来人少力薄,但希望里面的服刑人员,看到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时,他们也会想起自己家的亲人,促使自己好好改造,及早出狱与家人团聚,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感化教育。

3、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

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他们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了24名学生来参加实验。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

两个礼拜的模拟实验刚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而且,做“看守”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罪犯”的胡言乱语(如“罪犯”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罪犯”可以像真正的监狱中的罪犯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但模拟看守8小时换一次班,而模拟罪犯除了出来吃饭,锻炼,去厕所,办些必要的其他事情之外,要日日夜夜地呆在他们的牢房里。【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

“罪犯”没用多长时间,就承认了“看守”的权威地位,或者说,模拟看守调整自己,进入了新的权威角色之中。特别是在实验的第二天“看守”粉碎了“罪犯”进行反抗的企图之后,“罪犯”们的反应就更加消极了。不管“看守”吩咐什么,“罪犯”都唯命是从。事实上,“罪犯”们开始相信,正如“看守”所经常对他们说的,他们真的低人一等,无法改变现状。而且每一位“看守”在模拟实验过程中,都作出过虐待“罪犯”的事情。

例如,一位“看守”说,“我觉得自己不可思议……我让他们互相喊对方的名字,还让他们用手去擦洗厕所。我真的把‘罪犯’看作是牲畜,而且我一直在想,‘我必须看住他们,以免他们做坏事。’”另一位“看守”补充说,“我一到‘罪犯’所在的牢房就烦,他们穿着破衣服,牢房里满是难闻的气味。在我们的命令面前,他们相对而泣。他们没有把这些只是当作一次实验,一切好像是真的,尽管他们还在尽力保持自己原来的身份,但我们总是向他们表明我们才是上司,这使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

这次模拟实验相当成功地证明了个体学习一种新角色是多么迅速。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病态反应,在实验进行了6天之后,研究人员就不得不终止了实验。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聂洪生 作者年龄12岁零2个月
在读学校临夏回民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9班
性格特点开朗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打扑克 平均成绩100分
指导老师都梁丸 老师职务班主任

4、梭哈监狱

二战后期的一个深夜,德意志王牌特工芬格利接到任务:潜入梭哈情报站窃取一份重要军情。“梭哈”是苏联盟军建立的庞大情报站,资源丰富,但据说没人能从那里带走情报,去过那里的特工都莫名其妙地失踪了。芬格利不信邪,这份元首钦点的军情,他志在必得!

赶到梭哈情报站时,芬格利发现这里的哨兵表情木讷、防备松懈,怕冷似的缩在呢子大衣里。他轻松地上到三楼,据可靠消息,目标情报就在三楼13号房。

走廊空荡,没有想象中守备森严,房门多达几十间。芬格利默数门牌号:“10、11、12、14……”他骤然止步,怎么没有13号房?

不仅如此,芬格利很快发现,后面的门牌号越来越乱,整个三楼的房间排序都是打乱的,毫无规律可言。时间已不允许挨个房间确认,到底哪一间才是真正的13号房?芬格利迷茫了,看来梭哈不是他想象的那样简单。可王牌毕竟是王牌,他略加思索,有了对策。

芬格利悄然下到二楼,这一层的房间不知是做什么用的,但门框边上刻着暗码,排列整齐,他在走廊初段找到13号房,不费吹灰之力撬开了房门。

屋里有浓重的酒味,几个人正在酣睡,看样子是情报站的工作人员。芬格利暗喜,蹑手蹑脚来到窗边,用无声焊枪烧断铁窗,翻出窗外,爬上三楼的房间。

如他所料,二楼13号房的楼上,正是三楼13号。即使门牌号被打乱,房间却是静止不变的,规整的二楼就是被打乱三楼的参照物!很快的,他在这个房间里找到了目标情报。

这任务对芬格利而言太轻松了,他甚至有些质疑上峰对梭哈情报站的高估,好奇心起,他竟想要一探究竟,于是就近打开几扇房门,不料瞬间呆住了。

每个房间都摞着成堆的文件,有各国密函,也有重要的军事战报。芬格利随手一翻,不禁感叹苏维埃的情报网果然强大!这些情报的价值于他而言,就相当于晋升勋章、黄金白银!芬格利手忙脚乱地往包里塞着情报,心里暗自感慨:这下发达了。

这时,走廊上忽然传来开关房门的声响,然后,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是情报站的看守吗?芬格利护紧怀中的情报,握紧腰间的枪。

几分钟后,一名身穿夜间作战服的年轻人溜了进来。芬格利明白了,是同行!他悄悄站出来,率先打破僵局,坦言自己也是特工,同时偷偷拉开枪栓,若有任何异动,芬格利都会先发制人。

大概没料到屋内有人,年轻人表现得比芬格利更慌乱,听了他的解释,这才稍有放松,勉强微笑道:“别开枪。我也是一名特工,大家各取所需。”

年轻人名叫索罗,是意大利特工。索罗比芬格利早到一个小时,但他被三楼的障眼法困住了,这才想挨个房间找找看。

“早就听说梭哈是特工的监狱,没人能从梭哈带走情报,现在我信了!”索罗气馁地说。

芬格利并不打算把破解的窍门告诉索罗,反而取笑道:“得了吧,走廊上连个巡逻的都没,算哪门子监狱?”不经意间,芬格利发现索罗的眼神渐渐不对,因为他也看到了房里海量的情报。

芬格利深谙见者有份的道理,试探地开口:“情报还有很多,你要不要也拿一些?”

索罗欣然同意,他们合力从其他房间找来更多的情报,堆得像小山一样高,开始疯狂地挑拣。不久后,芬格利瞥了一眼窗外,估计换岗时间到了。他不想再耽搁,正要跟新朋友道别,突然在一堆文件里瞥见了熟悉的铁鹰标志,那是索罗的战利品。

芬格利心中一紧,这是有关自己国家的情报!索罗拿去想干吗?尽管德国跟意大利是盟友,可一旦情报走漏,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即要求索罗交出所有德国的情报。

索罗自然不肯,冷笑道:“你不是也拿了不少意大利的情报?别以为我没看见。”

两人同时拔出枪来指向对方,房间里气氛骤然紧张,芬格利怕惊动了哨兵谁都走不成,于是主动把意大利的情报抽出来扔掉了,见此,索罗也只得丢弃德国的相关情报。

少了这部分,两人手中的“财富”明显缩水,心里都有点不是滋味。芬格利趁机甩掉索罗,带着一包情报逃出情报站。

没走多远,芬格利发觉有人跟踪自己,他猛地一闪,躲到一堆废油漆桶后面,跟踪他的人一闪而过,身穿呢子大衣,领口印有红五星,居然是梭哈的哨兵!

不!那些木讷的哨兵不可能发现他,难道是索罗想要杀人越货?以特工的身手,干掉一个哨兵伪装出逃一点儿也不难……这样想着,芬格利冷不防被人揪了出来,那人不知何时绕到后方,绑着芬格利往回走,力道之大,不容他一点反抗。芬格利一路被摁着头,哀求道:“是索罗吗?情报都给你,请不要杀我。”

那人把他押回到岗哨,松开手,芬格利回头看见了那张脸,一阵错愕,惊呼:“你是德意志特工训练营第一届的里德?师兄你好!我是十届的。”说罢立正敬了一个军礼。

里德尴尬地笑了笑,这时天刚蒙蒙亮,有个身穿囚衣的人走来跟里德换岗,里德脱下军大衣披在那人身上,露出里面一样的囚衣来。

见芬格利不明白,里德把他带进了梭哈情报站的二楼。

夜里看不清楚,现在天亮了,人们陆续起床,芬格利才发现,这儿的人都穿着跟里德一样的囚衣,他们根本不是什么工作人员,而是囚犯!走廊上飘来烩菜的香气,所有房门随意敞着,人们聚在一起抽烟、聊天、打桌球,这哪是囚犯待遇?跟三楼相比,二楼简直是另一个世界。

包括里德在内,芬格利又见到了许多常见于军事报刊的面孔,是那些消失已久的传奇特工,原来他们一直待在梭哈。

里德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这座苏联的情报站,原先守备森严,擒获了不少特工,他们优待俘虏,就让我们住了下来。”

“你们宁可当犯人,也不跑吗?”芬格利不解。

里德轻叹一声,用过来人的语气娓娓道来:最初,每个人都想跑,但随着战事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形势,虽然大家国籍各不相同,但立场却慢慢趋同。他们清楚,一旦有情报被泄露,将会有国家受到更多无意义的打击,他们的家乡或许就在其中。为了能让家人早日摆脱战争阴影,大家宁愿选择“失踪”,在梭哈自觉站岗,甘愿为苏联守卫这座情报站,不让窃取情报的家伙踏出去一步!

这样看来,梭哈情报站更像是个陷阱,看似守备松懈,诱惑特工上钩后,再让他们彼此掣肘,被囚于此,战争局势当然更有利于苏联盟军。

里德说:“其实我早发现你们了,见你穿着德军作战服,我本想放你离开,但是换岗的兄弟不答应,如果我不把你抓回来,你带走的情报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他们会要了我的命。”

芬格利把满满一包情报扔在地上,说:“我什么都不带走,放我回国行吗?”里德反问:“没拿回情报,那些独裁者能饶得了你吗?”

这时,走廊尽头传来枪声,芬格利循声望去,只见背着满满一包情报的索罗拒不受捕,被这儿的犯人生生打死了。

里德递给芬格利一件囚衣,面无表情道:“只要不逃跑就没事。其实这儿挺好的,不用打仗,吃喝不愁,多安逸!我们都能活到战争结束,我都快爱上这里了。”

终于,芬格利这张王牌变成了梭哈牌堆里的一张废牌……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