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游颐和园作文600字
今天,我来到了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和一座白石做的十七孔桥通向湖心。我兴高采烈地随着三五成群的游客向十七孔桥走去。桥头上有许多栩栩如生的狮子,这些狮子各个神态各异、姿态不同,看上去惟妙惟肖。我细数了一下,550只,可妈妈却数出了546只,我不信,又数了一遍可却出现了第三个数字。在得到几个不同的数字后,我无奈地宣告放弃。
走下桥,我沿着昆明湖慢慢的走着。几只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互相嬉戏着。路旁柳树的柳枝随风摆动着。为颐和园平添了几分生机。
不知不觉的,我们已经爬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石阶上,远处的中央电视作文塔和一栋栋高楼大厦全能看得见,好像整个北京城都尽收眼底。
快到中午了,我们原路回到了十七孔桥。这时,我看到了一个大亭子,在之前因为对昆明湖的激动自动把它忽略了……这时,老天似乎听到了我的疑惑,赐给了我一个旅游团,团里的导游正好在介绍这座亭子,于是我的耳朵也竖了起来。原来它叫廊如亭,别名八方亭。当代的皇帝曾出过一个上联:八方亭,亭八方,八方亭上望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有一个臣子当时就对出了下联:万岁爷,爷万岁,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个对联让我不禁拍手叫好。
要走了,我恋恋不舍地出了颐和园大门。这里真的太丰富多彩,不管在景色上还是在文化上,让我都不想离去呢!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云健康 | 作者年龄 | 14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石家庄第十三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二1班 |
性格特点 | 成熟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羽毛球 | 平均成绩 | 102分 |
指导老师 | 张晓霞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2、游颐和园作文600字
颐和园是一个充满历史的公园,也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公园,还是一个美丽的皇家园林。
一进大门,一条像绸缎一样的溪流缓缓流过,前面的大湖上开满了粉色的荷花,娇艳欲滴。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鸭子把这里当成了它们的乐园,他们在荷叶之间穿来穿去,把荷花当成自己的小床。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颐和园的最中心,往上看,天空万里无云,一座座高大雄伟的山峰映衬着一阵阵随风而来的雾气,显得像仙境一样美丽,昆明湖像一个会变魔法的仙女,远看像翡翠一样碧绿,近看像宝石一样发着淡蓝色的微光,和天空水天一色,融为一体,路上的行人都在说说笑笑,有的推着老人,有的拉着孩子,还有的拿相机津津有味的拍照,每一个人作文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十七孔桥,因十七个桥洞而得名。桥上有好几百只狮子,形态各异,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有的脚下踩着一个球,好像生怕别人跟它抢,有的四脚朝天,昏昏欲睡,还有的……,湖面波光粼粼,突然湖面起伏不平,桥上的爬山虎的叶子也开始微微浮动,像少女在跳舞。
坐船左走,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长728米、有273间、548根柱子,长廊也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有一万四千多幅画,多数是山水花鸟图,还有四大名著中的情节,最惊人的是每一幅画都各不相同。
这就是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颐和园。我们要感谢以前的古人,他们应该没有想到,未来的今天,会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这里景色,感受这里的文化。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米菲兔 | 作者年龄 | 10岁零6个月 |
---|---|---|---|
在读学校 | 雍陌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3班 |
性格特点 | 搞笑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游泳 | 平均成绩 | 94分 |
指导老师 | 陈婉君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3、游颐和园作文600字
十月一日放假期间,我游览了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上午,我们一家三口乘车来到了有着美好寓意的颐和园南门——如意门。妈妈买完票后,我们就检票进入颐和园。刚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由许多洁白的汉白玉组成的如彩虹一样又窄又弯的拱形桥。后来我走近一看介绍,原来这座如玉带一样的桥叫做绣漪桥,俗称“罗锅桥”。走过绣漪桥,视野变得开阔起来,这时才发现原来眼前是大名鼎鼎的昆明湖。这里有着长长的堤岸,岸边栽满了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还有一座小岛,那里一片葱绿,还能看见宫殿的一角呢!这座湖是半天然湖,之所以被称为半天然湖,是因为昆明湖又叫西海,是由湖水聚集而成的小型泊,乾隆年间形状被改造。
大约走了3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我国作文最大的亭类建筑——廓如亭。它的高度是普通亭子的两倍,仔细看上去整个亭子没有用一枚铁钉,所有零件的衔接都是榫卯结构,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精湛的建筑工艺。
接着我们就走到了十七孔桥的桥头,说到十七孔桥就不得不说桥头的那只栩栩如生的大铜牛。这铜牛是古人用来镇压水灾的。
走过十七孔桥就来到了最有文化气息的长廊,古人将一个个故事中的人物生动的刻画在了长廊的每一个横梁上。顺着长廊一直走过去,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佛香阁的下方,顺着台阶一直向上可以来到佛香阁的最高点,从上向下俯瞰我发现昆明湖就像一个大寿桃。
通过这次游览,我见到了比课文中的描写还要美丽和雄伟的颐和园,还增长了许多历史知识,同时也使我领略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谭瑞松 | 作者年龄 | 11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东华小学 | 在读班级 | 五年级5班 |
性格特点 | 罗嗦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游泳 | 平均成绩 | 94分 |
指导老师 | 龙鳞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