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周鸿祎:花别人的钱,练自己的能力
周鸿祎:花别人的钱,练自己的能力周鸿祎:360安全卫士董事长兼ceo,曾创立3721并出售给雅虎,他也是一位天使投资人。每次提大学生创业我都非常纠结,你知道有多少成功率?有人举比尔·盖茨,全世界就出这么一个人。绝大多数还是在这个市场里磨炼了至少十年以上:看许朝军,大学没毕业就跟着陈一舟干,所以今天可以创办点点网;再看最近这一年的上市热潮,优酷的古永锵原来是搜狐的ceo和联席总裁,人人的陈一舟是十年的老兵了,当当网的李国庆更是在互联网第一波里打拼了十几年。我的第一个建议:中国互联网的创业环境,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无线互联网的到来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但是对于创业者的要求比十年前高了很多,而这个门槛不是钱多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那时大家都傻呵呵的,谁拿到一笔钱,在互联网里占着一块地,只要自己不犯大错就可以“剩”者为王;现在有一些新的创业模式出来,创业公司趟一趟路,江湖大佬们会把这个模式拿来一搬。其实抄袭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家比你有资源、用户量。第二,别把创业狭义地理解成我今天开个公司、给自己印盒名片,管自己叫ceo,想要把对市场的理解、一个点子变成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需要经验的积累。所以,刚进入江湖的时候,加入别人的公司,花别人的钱练自己的能力也很好。而且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提升,真的有一天你自己组建一个团队的时候,你会发现也不是自己就可以干的,可能还需要一个ceo、一个产品专家。第三点,创业早期要少一点功利,不要为了去解决财务问题去创业。你真的喜欢什么、真的看到了一个什么问题,你可以解决它,那你就去做。不一定要融到巨资、要上市。如果连10万块钱都没有花过,非要去融上亿美金,我个人觉得这种历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第四个建议:我经常收到商业计划书,当然也可能我慧眼不够,但是从概率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积累,商业计划书却要点一个很大的题目,我觉得是不靠谱的。(创业 )拿facebook举例,真实的历史是怎么样?是胸怀天下说我们有六度理论吗?是为了联系世界上每一个人吗?好像没有吧,据说是为了解决哈佛女生进来的时候,哈佛男生可以在一个网站上看到她们的照片。乔布斯在今年通过iphone、ipad颠覆了手机行业、颠覆了平板电脑,搞得现在这个行业大乱,最早他的想法我觉得很简单,做电脑实在是做不过这帮人,市场份额太小;做操作系统,虽然操作系统很先进,但就是敌不过windows99.99%的占有率,怎么办?剑走偏锋,做一个mp3播放器吧。连这么大的公司一步一步起来都是靠一点一滴,我们干嘛一出手就是要解决世界的问题呢?我们应该从一个很简单的需求开始,做商业计划,从小事起步,从细微处起步,最后你会发现一步一步越做越大。做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刚开始是做产品,找到你的用户,想办法把产品推销给用户。他们往往不是你身边的人,更不是那些vc和评论家。你应该天天跟用户泡在一起,越做越谦虚,越做越了解用户。我给大家算个账,在中国做一个再烂的产品,弄个10万用户是不难的,假设你有1%的粉丝率,1000个粉丝;假设这1000个粉丝10天来一次你的网站和论坛,一天就有100个人;如果你的论坛上每天有100个忠实粉丝发言表扬你,这是什么感觉?论坛热闹极了。你马上就觉得你自己天下独一无二了。在产品的初期,一定要克服这种成功的虚幻,你要找到真正的大众用户在哪里;经常跟一些评论家在一起混,你只会离真正的用户越来越远。这是我个人的一个很深的体会,我能站在这儿跟大家讲,因为我失败次数多了。每个人在早期创业的时候都会经过几个失败,你们身体好、年纪小,互联网拼的是长跑,要hold住,未来就一定是属于年轻人的。
2、20岁,你得抓紧培养与别人拉开差距的能力
20岁,你得抓紧培养与别人拉开差距的能力
文/迷思牛
1
有一句广为流传的电影台词:“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这句话既残酷又现实,道尽了人与人之间,不知在何时何地,悄然拉开的人生差距。
想来也是,这世界上,有人顶着超大黑眼圈、不分昼夜地备考应试,也有人好像轻而易举就能顺利通过各项考核;有人在焦头烂额地跑招聘面试,也有人正在惆怅手上的几个重量级offer到底该选哪一个;有人在恋爱和婚姻中拼尽全力,还是苦苦挣扎,也有人好像天生就能得到所有人的宠爱,娇妻佳婿配良缘。
于是,我们沮丧地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我终其一生奋斗的终点,也不过只是别人正站着的起点而已?是不是我拼尽全力,终于抵达罗马,才恍然发现别人压根儿就出生在罗马?
“讲真”,我以前也曾有过这样消极的念头——以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无非就是从出身、成长环境,乃至智商上拉开的。而这些,恰恰又是先天注定的,一个人再怎么努力都没用。
直到有一天,我自己反而成为别人的羡慕对象。那一刻,我才意识到,人的命运真的是可以靠后天来改变的。
2
事情要从一个月前讲起。那天,佳佳打电话告诉我,她生了个二胎宝宝。聊着聊着,她突然说了一句话:“你知道吗?我真是羡慕你,因为我原本是可以和你一样的。”
我们俩都是乡下的孩子,差不多是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而且,从小学到初中,佳佳与我的学习成绩都是不相上下。
然而,中考改变了一切。当时,我们都有幸考上了镇上最好的高中,可是佳佳的父母甚至佳佳自己都觉得,女孩子,尤其是农村的女娃,读那么多书没用,还不如早早出来挣钱。而我却认为,只有读了书,我才能见识更广阔的天地。
15岁,我正在读高一,每天解着无数个二元一次方程式;佳佳在外地一家鞋作坊做学徒,每月挣着800元。
17岁,我正在读高三,备战高考;佳佳告诉我她谈了一个男朋友,这两年挣的钱也都花光了。
21岁,我即将大学毕业,斟酌万分,选择考研究生;佳佳回到村子里,准备嫁给邻村的小伙子。
24岁,我顺利拿到研究生学位,在一线城市找了份不错的工作;那时佳佳的第一个女儿,已经口齿清晰地开始叫我“阿姨”。
27岁,我告诉她,我准备结婚了;佳佳生了二胎,还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可她说一定要为婆家生个男孩。
她那天和我说了很多,唯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佳佳最后说,她原本是可以和我一样的。我心中无限感慨:原来,哪怕是起点相同的两个人,也会在某个节点上,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从此过着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如果当年在“女孩子读书有用吗”这个问题上,我和佳佳的想法一样,认为中途辍学去挣钱最重要,那么如今的我会不会也如她一样,在家长里短中,早早结婚、早早生个孩子?
原来,思维方式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3
工作以后,有机会见识到更多或优秀或成功的人士。他们有的工作能力极强,看上去任何事情都搞得掂;有的则是智力超群,好像没有什么是不了解的;有的眼界宽广,谈吐间都是我未曾见过的世界……
尽管优秀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在这些自带气场的人身上,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思维方式和我们不大相同。
如同下棋一样,他们已经开始总结赢棋的规律,你还在琢磨下一步怎么走。同一个问题摆在眼前,他们不仅能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还能提出解决方案,而你却只是看到了问题本身。
那些真正优秀的人身上所具备的这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被归类为高智商或者高情商。因此,许多想要变得更优秀、更强大的人,纷纷将个人能力的提升寄托到提升“双商”上。甚至还有许多人认为,智商或者情商是天生的,出众的人自带“优秀基因”,普通人没办法做到。殊不知,这恰好是本末倒置。
那些优秀、出众的人之所以强大,无非是具备了一种核心竞争能力——较强的思维认知能力。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不一定都是智商或情商,也可能是思维认知能力上的差别。
有人说,当下的社会其实是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其中。一个人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很快就会被社会大转盘甩出去。所以,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不想出局,就必须出众!
基因、出身、成长环境……这些先天条件是我们不能选择和决定的。但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出色的思维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练就的。平凡的你,也可以做到!
3、经典语录:愿我们,都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
经典语录:愿我们,都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
1、只是偶尔被需要,从来没有很重要。
2、也许当你什么都不奢望的时候,一切都会如期而至。
3、这一生,真如人所说,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懂我的人太少,知心的人少,多多珍惜,多多珍重!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5、谢谢你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掉的链子,让我看清这个世界有多凉薄。
6、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安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张爱玲《倾城之恋》
7、人能幸福到什么程度还不太清楚,人能失望到什么程度却屡屡刷新。
8、便宜莫贪,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得到任何东西之前都要先问问自己,是否付得起相应的代价。
9、我发现爱情是一种能力,它不是让你找一个非常合适你的人,而是找一个好人,和他慢慢合适。
10、我不识浪漫,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独见了你, 见花开笑颜,见海湛如眸。
11、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大自信,总觉得他会回来,会突然出现在我身边,陪我做未完的事情。
12、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
13、你不必去找人脉,唯一需要操心的是要把自己的本事练好。
14、时间令人变了心,距离令人伤了神。 有些人,有些事看清了,也就看轻了。
15、我之所以幸福快乐,是因为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眼清泉,你是我快乐的源泉。
16、奋斗就是每一天很难,可一年一年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天一天越来越难。
17、真正坚持到最后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
18、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婚姻,不要去攀比嫉妒,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生很长,疲惫、烦躁、失望都会有,看清真相后,请依然热爱生活。
19、看清真相后,请依然热爱生活。
20、愿我们,都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
4、保持随时拒绝别人的能力
保持随时拒绝别人的能力
文/彩红
01
燕子是位非常上进的女孩,上下班路上、跑步时、甚至上厕所都在学习。
看到新书推荐,她觉得该买;看到好课推荐,她觉得该学,结果燕子掉入买买买、学学学的怪圈,越买越想买,越学越学不完。
有时她会陷入选哪门课的纠结,面对限时优惠,固定的金钱额度,她也会陷入挣扎。
她开始焦虑,就算自己24小时一直学,想学的东西也是看不见边际的汪洋大海。
时间精力的有限和爆炸般的无限信息知识似乎是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体。
就算钱再多,想买的课程会越来越多,而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又是有限的,何况她的钱也很紧。
为此,多少追求新知、不甘落后的人在焦虑中咬着牙拼着劲学习,在学习中皱着眉挠着头急躁得抓狂。
燕子每晚都学到很晚,黑眼圈很重,额头的痘痘总是一个接一个冒出来,每次洗头发都看到大把大把的头发往下掉。
她的睡眠质量越来越低,整个人的状态也越来越差。
她想停下来,哪知原本打算放松个半天,却比之前一直学习还累,什么都不做反倒更焦虑。
觉得有用的什么知识都想学习,这样的想法导致的结果是:买买买的欲望愈演愈烈,学学学的焦虑越发肆虐,而疲劳感也会水涨船高般不断袭来。
终于,燕子面对一个非常想报名的课程,果断拒绝了,面对一本很想买的好书推荐,也果断拒绝了,面对一个很想参加的组队打卡月读4本书果断拒绝了。
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舒畅,她的学习目标感越来越强,专注度越来越高。
一切情况的好转竟然是从拒绝开始,拒绝多余繁杂、拒绝瞎忙乱忙,拒绝欲望驱使。
不要忘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当我们对现状不满时,我们都有权说不,有权拒绝,而有权拒绝才能体验到自由的力量。
一个忽视自己拒绝权利的人,难免会成为自己欲望或他人期望的傀儡,不断地忙个不停,却违背了自己的初衷。
02
能够随时发挥拒绝权利的人,对于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他一定都了然于心。
苏姐便是如此。她妆容精致、穿着优雅,脸上总是不卑不亢、胸有成竹的样子。
她从小喜欢舞蹈和画画,爸妈觉得学习最重要,让她放弃舞蹈和画画,专心读书。
苏姐向爸妈保证不影响学习,把自己的爱好坚持了下来。
爸妈希望她到大公司找个稳定的工作上班,苏姐给爸妈说了自己的优势和喜好,选择了做舞蹈教练、插画师,每月收入不菲。
说到买衣服,苏姐在换季时集中双休时间,精心挑选五六套衣服,再配上衣橱中衣服的经典款式,足够她一个季节美美的。
她的衣橱非常简洁整齐,拒绝任何一件过时的、不合适的衣服,穿衣服她从来不发愁。
当其他人经常刷网页或时不时逛商场挑选衣服、赶上狂欢节屯衣服剁手的时候,苏姐平和安稳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读书,苏姐拒绝阅读没必要的书,她根据自己的情况每月只读2本用心挑选的书,遇到非常喜欢的经典书籍会精读好几遍,而对于用处不大的书直接弃读。
当说到专业问题或通用知识时,苏姐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梳理清楚,这都得益于她系统化学习和实践训练的结果。
苏姐拒绝一切无聊的聚会、聊天,她喜欢和好朋友聚在一起,没有人假客套,也没有人逢场作戏,有的是推心置腹的交谈和坚实可靠的情谊。
一些亲戚朋友给苏姐说,再不赶紧嫁人就老了,女人老了就贬值。
但苏姐在恋爱方面,态度立场很明确,她想把自己嫁给爱情,拒绝了他人眼中多位条件很好的男人。
而且她从来没有贬值感,对于爱情,她不愿意将就、凑合,在她看来,和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过一辈子是憋屈而煎熬的事情。
她选择做单身贵族,每一天都丰富多彩,也极其充实有趣,后来,苏姐如愿以偿嫁给了爱情。
婚后的苏姐,一直保持着学习和自我成长的状态,成为很多女孩羡慕的模样。
拒绝得到他人价值体系的认可,才能活出自己的风范;
拒绝多余的物质、事情,才能专心做事;
拒绝一些无聊的聚会、闲谈,才有足够的时间陪伴自己爱和爱自己的人。
有权拒绝是一种明确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清楚的自我选择,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能直接拒绝。
03
在《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一书中提到了高效能人士的自我管理体系是一个“高效能塔”,自下往上依次为资源层、方法论层、目标层。
资源层指的是个人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情感等资源;
方法论层是使用资源、提高效率的方法指南;
目标层意味着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依据的价值判断。
根据“高效能塔”的层次划分出“勤奋境界”:低水平的勤奋靠努力;中水平的勤奋靠方法;高水平的勤奋靠选择。
上层决定下层,有什么样的目标就决定了你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方法不一样,又决定了努力的方式不同。
大多数的人在资源层方面焦头烂额:时间不够用、精力透支、金钱紧缺、情感匮乏,而且一直在其间挣扎,找不到出路,这是低水平努力的结果。
也有一大批人不断寻找一套方法论来摆脱资源层面遇到的问题,但是各种各样的方法指南层出不穷,他们也会迷路,提高效率的初衷有时反倒加剧了资源的过度消耗。
只有那些站得高看得远的人,会在目标层面想问题,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有自己明晰的价值判断。
要想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跃进,我们需要作出改变,至于如何改变,此书引用了保罗·瓦茨拉维克提出的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概念:第一序列改变和第二序列改变。
第一序列改变不影响原有模式的改变,改变的是状态;第二序改变是模式的改变,改变了系统。
就比如当大家都在纠结手机各种功能键哪个好,哪个保留,这是第一序列改变,而乔布斯却想要那么多功能键做什么,干脆全部去掉,换成触屏;
有的手机带有商业用笔,乔布斯也不用,一律用触屏取代,这就是第二序列改变。
挣扎在第一序列,只能在纠结、混乱的迷局中游走,而跳出迷局重在拒绝冗余、抓住本质。
只有那些抓住本质,抓住自己核心需求的人才是活得最自在的人,用慢来应对过快的变化,用极简以抵御繁多的束缚。
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权利,勇敢拒绝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拒绝烦心杂乱的琐事,拒绝一切干扰自由生活的思绪和想法。
有权意味着主观选择,拒绝意味着删繁就简,有权拒绝的人生自然是潇洒自如而无限惬意的。
04
也有一些人觉得说出“我不”这两个字太难了,很想拒绝但总是说不出口。
拒绝他人的难点在于,怕他人说自己自私小气,面子上过不去,又怕因一句拒绝就丢了情谊不说,还得罪了人。
拒绝凑合的爱情难点在于,怕拒绝之后又是孤单一个人,怕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重来,怕亲戚朋友的催婚压力。
拒绝一些知识的难点在于,怕错过重要的内容,怕不学哪本书哪个课程其他人学了自己就落后一大截。
拒绝越来越多的欲望难点在于,越想拒绝,欲望似乎越强烈,得不到的东西更容易激发起人强大的占有欲。
而一旦他人有求必应、爱情能凑合就凑合、他人追什么知识自己也学什么、有什么想法就随了自己的欲望,那就决定了你只能身心俱疲,在琐事和焦虑中难以自拔。
我们都是有权拒绝一些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有权拒绝我们不喜欢且无聊的人、事、物,有权拒绝我们不想要的人生状态。
既然有权拒绝,那就学着说不,让自己从瞎忙中解脱出来,从喧嚣的人群中解脱出来,从忙不完的杂事中解脱出来。
获得身心自由,从拒绝开始,是时候把拒绝权握在自己手中了。
只有拒绝了一切冗余,才能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情感专注做更少但更好的事情,去陪伴至亲至爱的人,去畅享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自由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有权拒绝才是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