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注意力集中的成语
形容注意力集中的成语
1、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2、专心一意: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3、心无旁骛:旁;另外的;骛:追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4、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5、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6、诸事麇集:麇:成群。许多事情集中在一起。
7、聚精会神: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8、屏气慑息:暂时止住了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
9、倾耳注目:注目:集中视线注意看。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
10、朝思夕计:朝:早晨。早晚都在思考。形容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11、屏气凝神: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意 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12、心无二用: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13、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2、形容多的成语
形容多的成语
1、车载斗量:用车去载,斗去量,形容数量非常的多。
2、数不胜数:数:计算。胜:尽。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3、海纳百川:大海把众多的河流都纳入了怀中。
4、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
5、座无虚席: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6、户限为穿:户限:门槛;为:被。门槛都踩破了。形容进出的人很多。
7、旌旗蔽日:通常指战争中军队数量非常的多。
8、成群结队:成:够,达到一定数量。结:系。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后来也比喻团结一致。
9、接踵比肩:踵:脚后跟。脚跟相接,肩膀相碰。形容人很多,相继不断。
10、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11、满山遍野:满:漫;遍:到处。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12、铺天盖地: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13、排山倒海: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大海。形容来势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14、耳目众多:耳目:指为别人打探消息的人。周围注意的人很多。()也指为刺探情报的人很多。
15、不计其数: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16、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完美的事物很多。
17、不可胜数:胜:尽,数:计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18、遮空蔽日:把天空和太阳都遮住了。
19、人山人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20、广厦万间:厦:大屋子。有很多宽敞的屋子。形容受到保护、得到周济的人很多。
21、不胜枚举:胜:尽;枚:个。举:举出。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22、谋夫孔多:指谋划的人很多。孔,很。
23、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4、数以万计:以万来计算。形容极多。
25、肩摩踵接: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26、满山遍野:布满了山岭和田野,形容数量很多很大。
27、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3、能快速成长的人,都懂得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能快速成长的人,都懂得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文/陈大力
1
今早6点准时起床,很有成就感,心情美美的。准备写文、背单词,开始一天的努力。拿起手机一刷朋友圈,c小姐在西班牙旅游,d先生在捷克潇洒,b姑娘又晒出一组高难度瑜伽,他们丰富、成功、美好的人生画面瞬间涌入脑海,真是好羡慕。
反观自己的生活,平淡往复,少有起色。心情莫名变得有点糟,说好的写文也没了兴致。结果,整个早晨,我磨磨蹭蹭什么都没做成。
说好的努力,怎么就不见了呢?因为我把努力的时间都用来羡慕别人了。
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关注身边人的动态,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刷朋友圈,见面也总喜欢聊别人的八卦。听到别人不如意了,走下坡路了,她就觉得自己过得挺好。见到别人晒出国、晒名牌、晒幸福,她就被刺激了,感觉自己好失败。
可认识她两三年了,只见她跟别人比较,却不见她有什么追赶的行动,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成长和变化了。
与其花时间羡慕别人,不如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自己身上。你的注意力在哪里,能量就在哪里;注意力在哪里,成长就在哪里。
2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首先要学会认清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有太多人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是一味地想着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大家都在追求的我也要追求。所以,永远在比较,永远在焦虑。
而那些真正厉害、成长迅速的人,通常早早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他们内心有足够强的动力,让他们能够保持专注,并有所行动。
前面提到的b姑娘就是这样的人。她是我的大学室友,从大一入学就开始勤练英语,课桌上永远放着一本英语词典,常见到她跟留学生朋友在一起练习口语,而我们明明是中文系的。
大三、大四大家都忙着实习、找工作,她一脸淡定,一边准备保研,一边教外国人学中文。读研期间,还出国交换留学了半年。原本打算毕业后去孔子学院当两年老师的,不料有一门测试没过,她辗转去了国内一家私立高中教英语。
一年后,她创办了自己的中英文书院。现在,事业风生水起,生活也过得滋润圆满。这一路走来,b姑娘都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所以成长变化特别快。
那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不会花大把的时间和注意力去羡慕别人。他们总会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步去实现自己心中的蓝图。
3
持续的行动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但能坚持下去的,莫过于按照自己节奏来的人。
我曾经走过4天3夜112公里的戈壁。第一天,为了走在队伍的前面,我把很多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看到别人要超越我了,我就加快步伐。如果落后太多,我就用跑。虽然当天我以非常靠前的成绩到达了终点,但明显感觉身体很累。
第二天,我改变了策略,更多按照自己的步伐和节奏来,不再刻意关心有多少人超越自己。很显然,我从一开始就走在了队伍的后面,但越临近终点我越靠前。当别人慢下来的时候,我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速度;当别人停下来时,我还在前行;当别人走不动了,我依然还在走。
那天,我竟然取得了比前一天更好的成绩,但身心却并不疲惫。因为我的注意力始终在自己身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并保持下去。我们永远不可能成为别人,所以,请关注自己,活出自己。
哲学家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只有当一个人活出他自己时,他才有了自身独特的魅力。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就是在心海里安了一根定海神针。无论外面多么惊涛骇浪,你都能向着自己心中的愿景,按照自己的节奏,持续地去行动,去坚持。
早晚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别人羡慕的那个人。但你知道,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好。
4、比管理时间更重要的是管理注意力
比管理时间更重要的是管理注意力
文/李尚龙
01
我最近遇到一些很奇怪的事情:有位同学每天学习十个小时,另一个同学每天只学习三个小时,后者比前者考试的分数高。
有位女生每天在健身房锻炼两个小时,另一位女生每天只锻炼四十分钟,三个月后,后者锻炼出了马甲线。
一位刚毕业的白领每天坐班十二个小时,另一位作家在家每天写三小时的书,后者比前者的工资更高。
这是为什么?
世界不公平吗?
不,请听我说完,世界一定是公平的。
事实表明,高效学习三小时比拿出手机学习十小时效果要好;每天只锻炼一个地方四十分钟,比囫囵吞枣哪里都训练的效果要佳;每天坐班却从不主动工作的,比主动工作三小时的效率不知道要低到了哪里去。
所以,比时间管理更重要的,其实是注意力管理。
注意力缺失,是这个时代人类最大的灾难。
02
那天我跟一个朋友去听讲座,老师一边讲,我一边拿着笔记本记。
他呢,一会儿看着老师,一会儿低着头看下手机。
他每过五分钟都拿出手机看看,我以为他业务多,一开始没说话,后来他一直看,惹起了我好奇。
我偷偷的看了一眼他的屏幕,才发现压根没人找他,他只是在看别人的朋友圈,然后无聊地刷着微博,再给别人的朋友圈点两个赞。
后来我实在忍不了了,有人找你吗?
他说,万一有人找我呢?
我说,这不还没人找你嘛,你好好听呗,老师讲的很好。
然后他忽然坐正了,凑过来,正经的问我,龙哥,我现在总是喜欢看手机,而且每时每刻都看,总觉得有人找我,总觉得有大事发生我没有关注到,慢慢的我发现除了手机好像什么也读不进去,我是不是病了?
我回答,是。
其实,他得了一个很严重的病,这种病,已经在互联网社会迅速蔓延起来,它叫“手机综合症”,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独立思考,而且被信息牵着走,迷失方向,接着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说几个症状,看你中招没:
1.你是不是总是产生幻觉有人找你,发现没有,一有时间就打开微信、朋友圈、微博刷着?
2.你是不是更喜欢看短视频,而不喜欢文字的东西。
3.你是不是更喜欢阅读短的东西,而读不进去长的东西,比如小说、历史、哲学?
4.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差,需要别人反复确认你才能记住事情。
5.你每天玩手机的时间是不是已经超过五个小时?
6.你是不是此时此刻,正躺在床上玩着手机……
03
好了不说了,如果你中招三条以上,这种疾病就在攻击着你的中枢神经,逐渐占据你碎片化的大脑,正在让你变成一个不会思考的笨蛋。
是真的。
知识爆炸的今天,互联网给人带来了太多的便利,帮人利用了许多鸡肋时间,这些咨询、信息、热点大量冲击着我们的生活,可是,这些信息咨询,却很难变成能帮助自己的知识。
毕竟,真正的知识,是需要长时间深度总结、撰写、思考才能拥有的。
这个时代的信息有多少呢?
先给你看一则数据:每年,全世界生产800万首新歌,200万本新书,1.6万部新电影,300亿篇新博客、文章,1820亿条推特信息,4万件新产品。
我看到这则信息很震惊,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现在的信息已经不是缺乏,而是泛滥,不仅泛滥,而是眼花缭乱。
每天我们读到的信息,不断更新着,不断爆炸着,其实都不过是昙花一现的热点话题,有些甚至是广告,营销手段罢了。
所谓热点话题,都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不那么举足轻重。
就比如说王宝强,你跟风批判别人有什么意义,讨论他的家产又有什么意思?
真正的知识,是要学会思考其背后的意义:比如,婚姻法是怎么解释出轨的,美国的离婚法律如何规定这种情形,到底什么样的爱情能长久,艺人背后的产业链……
这些,不是一条新闻,一篇微信文章能够说明白的,相反,它需要大量的思考和查阅资料,才能变成被自己利用的知识。
呼啸而过的信息,我们把他称为垃圾信息,顶多给别人带来一些谈资,却很难转换成知识,给人带来一些本质意义的提高。
1971年,诺贝尔得主herbertsimon曾经说过一句话: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的稀缺资源就是人类的注意力。
于是,商家想尽办法,去俘获你根本不在乎却又最宝贵的东西:注意力。
04
再强调一遍,真正能转换成知识的,是很少一部分的信息源,而这些知识,来自于长时间的思考和广泛的涉猎阅读。
那些信息都已经被人咀嚼过好多次,甚至许多观点都被不停的洗刷过,读到最后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比如我在很久之前写过一个观点《放弃无效的社交》。
然后呢,好多文章就出来了:《高质量的独处比低质量的社交更重要》、《为什么要放弃无效的社交》、《放弃无效社交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些文章我仔细读过,文笔都比我好,但是呢,观点没变。
所以,观点就那么几个,读来读去也就没意义了,读着读着也不过是浪费时间。
而只是碎片阅读,不去深度思考,再怎么读,也不过反刍地去咀嚼一个观点,到头来,是浪费时间。
比如,你是否思考过:如果不要无效的社交,到底什么是有效的社交;一个人具体要做一些什么才能让自己的独处是高质量的;所谓独处,除了一个人呆着还能有什么方式?
所以,碎片化的阅读和断续的吸取信息,对大脑最大的摧残,就是让一个人集中能力越来越差,慢慢的,人只能去阅读几分钟以内的东西,不会去看长篇的故事,不会进行深度思考,人也就会越来越无法集中。
再说几个现象,看你中枪没:
1.你有多久没有花三天或者一周的时间读完一本小说了?
2.你有多久没有看完一部电影然后写写影评了?
3.你有多久没有花两个小时写一篇两千多字的文章叙述你的想法和观点了?
4.你有多久没有听一节两个小时的课,一直没有看手机了?
05
又中枪了吧。
可是,有人开始问:面对这么大的信息,我们难道不应该充分利用鸡肋时间去汲取这大量的信息吗?信息那么多,我想去看看。
其实并不是。
因为随着信息的获取越来愈容易,大量的咨询和新闻呈现在你面前时,你要做的,不是都记住,而是做减法。
一个会做减法的人,会删除无效信息的人,一定是一个明白自己要什么的人。
总是跟风,一味的追逐新事物,从不问自己要什么,这样的人,也很难发展起来。
我的一个朋友小刚很喜欢接受新事物。
小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在学音乐,他就缠着父母让他们给自己报吉他班。
后来,他看见同学们都进了体制内,他就赶紧去考公务员。
又看到别人都在辞职,他也慌忙辞职去了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
前几天,又发现别人都在做微信,又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
别人关注什么,他就跟着发点什么。
发着发着,迷失了。
他经常跟我抱怨,说我一直在学习,怎么总学不好,每个变革的节骨眼,只要别人都在做的事情,我也都在做,该接收到的信息,我也都知道了。为什么我现在一事无成?
答案很简单。
你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人,是因为恐惧而学习,因为恐惧而变化。别人都在学习,所以我也学,别人都在关注,所以我也要关注,别人的都在做,所以我也做。
不问自己想要什么,只因为恐惧而推动自己,到头来一定是一事无成。
所以,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在读一段信息前去问问自己想要什么,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接下来,读完了,也就把时间浪费了。
06
所以,当信息开始变得爆炸,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全部阅读、照单全收,而是问自己需要什么,然后查阅需要的信息,看对自己有用的咨询。
其余的,你大可以不用关注,与其用鸡肋时间读啊看啊把自己思路全部打散,还不如拿一本书,用间隙时间看完,背背单词,读读外语,或者戴上耳机,就听听音乐发发呆,效果更好。
信息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控制人的。
人也一样,应该去控制注意力,而不是被焦点拴着,无目标的,到处行走。
在这个世界里,所有人都在追求财富,却不知道,注意力一定排在财富的前面,你会发现这个时代的牛人,都在注意力超级集中地做着什么,没有被任何事情打乱,在做这些事情时,他们有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平静地成长着,变成了所谓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