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古诗归园田居_归园田居其三改写

1、改写古诗归园田居

改写古诗归园田居(一)

傍晚的月光,凄凉,冷清地撒在南山的一角上。风瑟瑟地刮着,思绪,心里沉浸并慢慢扩散在空中。夜空中遇见亮丽的一两点星光,一转头,便被另一朵云遮盖不见。

菜地一旁的石板凳上还残留着今早的露水,手指触碰到的地方异常冰凉。他放下扛在肩膀上的锄头,准备坐下休息一会儿。虽然穿着单薄的衣物,汗水也渐渐漫延到整片后背,湿成一片。汗水充斥着的那块地方,随着晚风的吹拂,一阵冰凉从后背晕开,直至全身。他用眼角的余光微微瞥了一眼身后的那块菜地——杂草在田地间肆意而毫无目的地生长着,泥土混着淡的雨露与花草的气味散发出阵阵芳香。前几个月播种的豆苗种子,如今的确是发芽了,但却十分稀疏,在茂盛的一片杂草地间成了几枝独秀的独特“美景”。他轻叹一口气,抬头望向夜空,夜色渐晚,在他的模糊视野中没有一丝亮光。月光悄悄爬上他消瘦的脸庞,坐在月光下的他的侧脸如此悲凉。但他又重新抬起身旁的锄头,嘴角微微泛出一抹弧度,伴随着月色回家。

他整日游走在田地间,不辞辛苦,不知劳累地种地,但却苦中有乐,就像他每次瞥见自己的那一方田地,那一个属于自己的家,那一份属于自己的淡然与愉悦,就算经常轻叹,就算有时看见自己稀疏的豆苗会悲凉。但他永远坚信自己是值得的,就像今早,她还是依然面带笑容来到自己的田地间,昨晚的野草似乎在今日又肆意扩散了一些,他放下篮子,用锄头清除野草,偶尔用胳膊轻轻擦拭额头豆大的汗珠,他忘我地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劳累时光,有几株豆苗貌似又成熟了,他欣喜地采摘它们,放到篮筐中,沿着狭隘的道路往前走。

那条道路是仅容一人通过的狭隘道路,他走在这条路上,感受到篮子中有力的重量,心中踏实许多。小路两旁的野草上还残留着昨晚的露水,野草与他的衣服相接触发出“嗞嗞嗞”的摩擦声,露水也渐渐浸湿了他衣服的一角。他试图挤干那些露水,却也还是力不从心。他微微淡然一笑,感受着收获的喜悦,清晨的阳光,惬意的生活。

这么美好的田园生活,似乎容不下任何一种浮躁心思或声音的打扰。他只想静静守好这份属于他的宁静。

他就是陶渊明,一味享受着田园生活的诗人,一份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者。

守护自己心灵的那一方净土,不能让它被任何事物所羁绊所打破。

就算放弃一些又怎样?

改写古诗归园田居(二)

那些逸四海的猛志已然在岁月的洗涤中,一点点如同褪色的青衣,模糊不清了。留下的只有深深的倦怠。

隐约记得那个幼小不经世的自己盼望着像自己的父辈们一样满腹诗书,胸怀天下,那才是一个男子汉肩负的使命,我多么努力地朝着自己心中的方向,因为我总是坚信着,即使有过犹豫还是坚信着:只要跋涉过河,对岸就会是我所憧憬已久的。可是,当我信心满满;来到江州刺史王凝之门下,人们不问名字只问姓氏,若是个大户姓氏,人家是满脸媚笑,若是个庶族,别人自是一问即过。我深感屈辱,好歹我的曾祖父也是开国元勋,这些人怎能如此待我。不日自解归。

我知道自己的心里那股火焰是不会就此而熄的,路途劳顿到了荆州,诚心投到桓玄门下,终于可以为苍生做些事了,谁知那桓玄奸贼想的竟是夺这江山,我怎能为他这小人卖命。枉我道察不明,遥遥至西荆。谁想他竟真得逞,我唯一能做的只有将愤怒撒在这锄头和土地上。我恨自己如此无能,所以随从刘裕,他的性格才干我自然是佩服之至的。谁知他为剪除异己,杀害了讨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反而把桓玄的心腹任为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要职。

我终于明白,只要落入了世俗的笼子里,是永远都不会有我想要的正义,落入了世俗笼子里的人也不再是人了,是比禽兽还不如的禽兽。在那个世界里,我永远都不能做我自己。我的心已厌倦了,再没有力气像年轻时候那样战斗了,我深知,心里滔天的火焰已被世俗这泥浆抹得一滴不剩了。我只想找个地方,没有人的地方,以地作席,以天为被。待明朝醒来,乐琴书以消忧,从此天地间逍遥: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改写古诗归园田居(三)

我脱离了官场,走出了黑暗。虽然沉没了满腔的报国热情,却得到了隐居的闲适和惬意。平日里,聆听子规欢乐的歌声,沉醉于这自由的新鲜空气。实在是逍遥,快活……

南山下,我在那儿耕了一块农田。每天早晨哼着小调儿来到这里清除野草,看太阳笑到了头顶,可以休息,休息了。坐在树荫下,吃着快乐便当,诗意盎然,于是佳作脱口而出……美好的时光可真快啊呀!

转眼便到了回家的时间了,扛着锄头走在狭长的草道上,大可不必怕黑,有月光为我照亮前行的路。()露水也许是看我开心吧,也爬上了我的衣服,一同分享我的愉悦……

一看见我,山间的草总是很兴奋,可不是吗!瞧,那海拔,简直比我的豆苗高出好几倍……呀!突然领会了一条人生哲理:

愿无违,心不悔!

2、归园田居其三改写

归园田居其三改写(一)

绿,绿,绿,天地间一片新绿。大自然的画册又展开了新的一面。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大自然这一伟大而又神奇的画师又描绘了一幅如此美妙的图画。

我像那刚刚结束了冬眠的动物一样醒了,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我想春姑娘一定在我不经意间悄悄走过,要不这窗外的庐山怎么会如此的绿呢?这样的美景使我顿感心旷神怡,田园生活真是美好!

我扛着锄头来到了庐山脚下,想要在这儿种些豆苗。或许是春天刚来的缘故,还有一丝丝凉风吹过我的脸颊。

疯长的草儿使我无法为我的豆苗找出一块空地,无奈,只得先除掉些杂草。尽管它们是如此的可爱。不久,汗水就出现在我的额头上,可是,我依旧感到无比的开心。或许这才是我想象中的生活。毕竟比起那黑暗的官场来,这儿多了几份安静、和谐与自由。

这些杂草终于无法阻碍我那心爱的豆苗了。转眼间,一轮硕大如盘的月亮已进入我的眼帘,它的身边,还有几颗暗淡无光的星星。

是该回家的时候了。我扛着锄头走在回家的小路上。路边的草儿们肆无忌禅地长着,它们就像那些可恶的贪官,不顾大众的疾苦,搜刮民脂民膏,吃着山珍海味,自己过着神仙般的生活。或许,我误会了那些草,它们也可能像我一样渴望自由,不受周围环境所束缚。

风变得温和起来,吹得我心头暖暖的。它可能想在我身边悄无声息般走过,但它没有做到,还是留下了一丝丝足迹。你听,风儿正在草间飞过,这是它发出的“沙沙”声。远方传来潺潺的流水声,还有犬吠。所有的声音交织成一曲妙不可言的交响曲。

草上的露珠像调皮的娃娃,跳到我的衣服上,在我身上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瞧,一粒在衣袖上,胸前也有,这儿一颗,那儿一粒。真是些顽皮的小水珠啊!

衣服湿了并不要紧,只要我能够天天这样,过着自由的日子,那我就会十分满足。累点又算得了什么,至少我离开了那尔虞我诈,纷纷扰扰的官场。过起了我梦寐以求的田园生活,就算每天这样披星戴月地劳作,我也乐在心头。

如果人人在心里都有一方属于自己的“田园”,这样一来,我们的人间就会更加美好。

归园田居其三改写(二)

晋安帝义熙元年八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我实在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便辞了官。终于回到了我在柴桑的旧宅——“园田居”。

来到生气盎然的农村,我顿觉心旷神怡。这里虽然没有在做官时的锦衣玉食、绫罗绸缎,但这里亲切的土地,肥沃的田野,温暖的草房,和蔼善良的村民让我倍感舒适、舒适。我忍受不了官场里的那般勾心斗角,朝政的腐败,宁愿在这里过着粗茶淡饭、辛勤劳作的生活。只要每天过得充实就满足了。

在南山脚下,我开始种豆,开始我向往的田园生活。草长得十分茂盛,可豆苗却十分稀疏,可我仍不灰心气馁。每一件成功的事总得有个过程,于是,我向居民们求教种豆种蔬菜的方法。村民们本是很厌恶朝廷里的昏官,觉得他们一点也不正直无私,只是一点贿赂便放弃了一个人才,但他们见我辞官归田,也了解到了我的情况后,便耐心的教我。而对于村民,我有无尽的感激!

早晨,薄雾还没消散,雾中有淡淡的秧苗气息,使我兴致盎然。到田里清除野草,我一点也不觉无聊乏味,反而做得津津乐道。夕阳西下,我站在山边,望着远处的风景,觉得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事。傍晚我扛着锄头顶着月亮,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我走在狭窄的田间小路上,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多么美好的月夜!

晚上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可一点也不值得惋惜。

因为我爱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情景,爱这“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其三改写(三)

不知不觉,我来到了东晋的一个田园里。

这时,我看到了一个青袍男子扛着锄头,走出了茅草屋,迎着朝阳,伴着晨雾,来到了地里面,开始清理野草。他似乎不擅长耕种,草长得老高老高,但是,豆苗好像很稀疏,如果不仔细看,也是看不到的。道路很狭窄,草有那么长,清晨的露珠打湿了他的衣服。

这名男子真的很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仔细一看,哟!还勾着一壶酒,啊!这不是陶渊明吗?

我走过去,看着他除草,他似乎也看见了我,对我淡淡一笑,我便问他是不是陶渊明,他很惊讶,说是啊。

继而,我们聊了很多,当我问起他为什么要过隐居生活,他叹了口气,无不遗憾的说道:“难道你以为我不想为国家出力吗?()难道你以为我真的是那种对国家的生死于不顾的人吗?我也想为国出力啊!可是大丈夫要保持民族气节,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我听后,赞叹不已,觉得这真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过了不久,他似乎累了、渴了,拿出酒壶,开始喝酒,好像还念着什么,我仔细一听,原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印象中这个人很喜欢喝酒。

傍晚,他邀请我去他家做客,我答应了,到了他的茅草屋,我发现周围种着好多的菊花,是的,这是一个爱菊的人。

这时候,从屋子里出来一个穿着朴素的女子,我明白了,这是他的妻子翟氏,跟陶渊明志同道合,一起过着隐居的生活。

我临走的时候,我问他后悔不后悔过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他说他不后悔,远离世俗是他的梦想,他早就想这样了。最后,他说了一句:田园生活真的很美好!

3、改写归园田居其三

改写归园田居其三(一)

清晨,天刚蒙蒙亮,山间的晓雾还未消散,满山遍野苍翠的树木绿叶上结着一颗颗仿如水晶般透亮的露珠,盈盈欲滴。空旷的山谷里偶尔有猿鸟的几声鸣叫,怪异非常。这时候,在南山脚下的一块田埂之上,隐隐现出一个弓着背忙碌的身影,那是作者陶渊明辞官之后隐居山林,正在忙于耕作他那块荒山之野的土地。

尽管他起早贪黑,不知疲倦的忙碌,但是庄稼似乎不领他的情,那豆苗儿依旧稀疏矮小,黄皮寡瘦。相反地里的杂草却长得异常茂盛,连田埂几乎都遮盖了。显然,作者曾经在朝廷二十余年为官,从没有过务农耕作的经验,农艺不精。尽管如此,他还是乐此不彼,额头一颗颗豆粒大的汗珠沿面颊滚滚而下。劳动实在太累了,便伸起腰立着锄头,深吸一口山间的清新空气,顿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不禁感叹道:“多么舒坦的人间生活呀!”是的,在这大山深处,没有人世间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没有城市那种车水马龙的嘈杂之声,诗人告别了令人压抑的官场,如释重负,终于来到了久别的田园,自由自在,我行我素,安心生活于静谧的山水之间,何乐而不为呢?

不知不觉,时间在诗人锄头挥动的节律里,在作者滚滚流淌的汗水中渐渐过去。太阳落下山去,夜幕缓缓垂下,月亮耐不住性子,急急匆匆地爬上了浩瀚的夜空。该收工了,作者扛起锄头,踏着月色,踏着被丛丛杂草遮盖住的田间小路,踏着夜露,在星星的陪伴下,兴高采烈地向山下茅屋走去……

哎!真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呀!

改写归园田居其三(二)

余辞俗世,复归田园,归去来兮,快哉快哉!

忆余少时,固有厌陈弃俗之心。凡间鸡鸣狗盗之徒,与善淫作乱之辈,未尝不愠填胸中,满腔愤愤。幼时丧父,与母居与外祖之家,故得与外祖为善。常与其诵老庄,阅孔孟,游幽谷,赏茂林,偏爱山川,不问财货。凡见豪门纨绔,亦无羡其口体之意,箪食瓢饮,以此为乐。虽爱世外山川,阅经饮醴,然亦欲有所为于天下,故误入仕途,久不能拔。余今思之,不亦悔哉!余本乃林鸟山花之友,清泉漱石之伴,偏望与鲍鱼腐肉同流,白蝇秃鹫合污。悔哉!悔哉!盖余自取其辱,不惜己身。于尧舜文武之世,不入庙堂,斯是罪矣;而于桀纣幽秦之世,若入庙堂,斯罪甚矣!

今余辞桀纣之庙堂,去冠抛印,弃权拒禄。复行于山径林道,心之乐也,溢于言表。余犹似笼中之雀,日日夜夜,思恋旧林;余又似池中之鱼,岁岁年年,不忘故渊。而今昔鸟归旧林,昔鱼回故渊,老夫亦往旧日之田园。行诸山路,口唱欢歌。鸟鸣为瑟,蛙叫为鼓,绿树为梁,碧空为顶,黄土为榻,花草为席!停诸枝杈之雁兮,何不复翔于天!休诸山石之兔兮,何不复奔于林!今已无羁无绊,无束无缚,无案无牍,无差无役,何不仰天一啸,以表斯时之乐耶?

轻推柴扉,复入此旧舍。鸡鸣犬吠,桃茂榆密,一切如故。复见旧邻,促膝谈于草舍。乡酒乡茶,醇香如故,乡土乡人,淳朴依旧。望宅边之五柳,嫩芽初出,翠碧欲滴。余又居于柳下,闲抚此无弦之琴。远有人家,炊烟袅袅,日挂西山,雉兔归窟。

归舍,自煮野蔌,自以清泉为茶。啖菜啜茶,无俗肴官酒之臭。仰首望天,众星拱月,颔首看地,柳影婆娑似藻。食毕,解衣欲睡,卧榻便眠。见庄周于梦,鼓盆而歌,其乐亦甚矣!歌毕,折花戴于头,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庄子言我曰:“何不开荒南野,种菜种豆,与我同享山林田园之乐?”周去,刘伶又至。伶言我曰:“此地麦粱甚佳,何不以此酿酒,君我共享?”余乐甚,乃不觉日出东山,晨鸡已鸣,遂着衣起榻。

归矣!归矣!今是而昨非!归矣!归矣!富贵非吾愿!荷锄躬耕南山下,柳绿草盛松菊高。已辞俗世,复得自然,放浪形骸,使愿无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戴月荷锄,夕露沾衣。日诵黄老金经于舍,日饮琼浆玉液于庭,放浪不羁,快哉!快哉!

改写归园田居其三(三)

公元406年,夏天,晴天

今年,是我隐居的第二年,我在南山下开垦了两亩地,在地,在地里种上了豆子。或许是常年做官的缘故吧!我中的豆子没有别的农民种的好,别人家的豆子地上都是没有杂草,而我的地里都是杂草丛生。

我深知“苦尽甘来”的道理,所以,我很勤奋。早晨我五更起床;早早的吃了点东西,就去天地里锄草,晚上月亮出来的时候才回到简陋的小屋里,这样,日复一日,从来没有停息过。

田地与家有一条极窄长满了野草的小道路,这条小路只容一个人通过,当我走在道路上的时候,傍晚的露水打湿了我破旧的衣服。()看着这破旧衣服上的被露水打湿的地方,并不觉得可惜。因为,享受田园之乐是我一生的期望,现在愿望已经实现了。

三十年的官场生涯,我早就看惯了官场尔虞我诈的污浊,能像现在这样享受田园之乐,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满足。

在我看来,人幸福的感觉来自心境,并非外部的物质。为心灵留下一方纯净,保持一份恬静,那就是幸福的感觉。

我的辞官隐居,是否给那些为了权势而处心积虑的人一些启示呢?

4、归园田居其一改写

归园田居其一改写(一)

在这广阔的土地上,每个人所爱好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或许目前大部分都是希望去升官发财,没错,我曾经也是热衷于这个,但直到现在,我才真正意识到。我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还是思想,生来就是属于大自然的。我对官位的爱,只不过是随着社会的波流,而对大自然的爱,是犹如孩童对母亲般的真挚与依恋。

或许是上辈子没积好德吧,一不小心投错了胎就误打误撞地成了“人”。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我不过就是个麻木的行尸走肉。父亲大人和母亲吩咐我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先生叫我什么我就学什么,别人评论我哪里不好我就改哪里。我就是为了“光宗耀祖”而生的工具,一生下来就好像是为了读书、升官、娶妻、生子。这真的是我活着的意义吗?我的梦想呢?我的爱好呢?他们都被磨灭了吗?我只感觉自己仿佛是只被关禁起来的鸟雀,或是条被活抓的游鱼,一直处在一个我讨厌,一个不属于我的地方。我想回到曾经能欢乐歌唱的森林,我想回到流水潺潺的小溪。终于,我找到了。

这是一片神奇的圣地。偷着金色阳光的云朵漂浮在蔚蓝的天空上,险峻的山峰屹立在广阔的土地上,让人产生一种敬佩;流水叮咚,那清脆的声响和着着动物的悦耳歌唱,令人心旷神怡。在大自然里,我只感觉这就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岛,越待越让人精神振奋。我们不得不佩服大自然,在他面前,我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生物,每个人都是渺小的。

因此,我决定了——我要回归大自然。

尘杂的世俗容不下我,我的心也永依不得世俗。只有在大自然面前,我才真正的释然。我真感到这片土地一和我的身心融洽的合为一体,并随着我的心跳在不断沸腾。即使在这里我要抛弃一切荣华富贵,那也值了。

我从最基本的起步,每天起早归晚,拿着锄头开土、播种、翻土,安守本分地做个名副其实的农民。虽然条件上远远不如以前,但我的心灵却因此得到了净化。我不需要去和别人争升官,不需要和奸人斗心机,不需要费尽心思去搏得圣上认可。这里的世界是安宁的。放眼望去,十余亩屋宅和八九间草屋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灼灼生辉,朱红的房瓦和璀璨的茅草相互映衬。在屋前,蜿蜒的柳条交错落在屋檐上,桃花、李子花都盛开在外,给原本的美景又增添了几分姿色。几条幼狗在村里追逐、吠叫,鸣鸡也跳到桑树上,那嘹亮的鸣声都震得桑树颠了几颠。

我这只被关的鸟儿终于回到属于我的森林里了,终于又变成天然的我了。

归园田居其一改写(二)

在尘网中打滚,、挣扎已经三十年了,早已对俗世感到厌倦。为了不迷失本性,我决定归园田居。也许,有人会说我傻,好好一个官不做却去耕地,受日晒雨淋的罪;也许,有人会为我感到惋惜,壮志未酬,却躬耕于田野之际;也许……然而,又有多少人了解我呢?本来不属于官场的人,又有什么好强求的呢?!不如守住自己的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笼里的鸟时刻怀想着昨日的树林,池中的鱼不断思念着从前的深潭。那悠长而浓郁的乡愁啊,引领着我轻快的脚步,开荒,种田,拿起锄头,带着泥土香味的朴素,还有那纯朴的思想写满了山林的叶儿。村里的,草屋,背朝蓝天,面对大地,浸润在湿漉漉的雾里,流动的空气诉说着它的衷肠。柳树与榆树依偎在房后,守护着这村里的宁静。桃、李也不寂寞,带着秋的喜悦,收获。

不觉夕阳徐徐西下,眺望乡村已显得模糊,一缕缕的炊烟弥漫在乡村的上空,被夕阳余晖映成了金黄色;在地里工作了一整天的农民,正扛着锄头,哼着歌儿回家去。夜幕降临,乡间亮起了星星灯火。不知谁家的狗在巷中吠,夜更静了;不知谁家的鸡在树梢头叫,天已亮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归园田居其一改写(三)

天意弄人,天意弄人啊!我是多么的向往那简单纯净的田园生活啊!为何让我落入这黑暗腐朽的官场?这一去便是十三个春夏秋冬。心即以身为刑役,快回家吧,回到我的向往的田园中。

清晨,踏着朝露,远远望见那屋檐从那郁郁葱葱的树叶里时隐时现,我心里涌出了说不出的喜悦。急急忙忙赶回家,一切都是那么亲切,自然。放下包袱,坐在小院的竹椅上,远望是那层层群山。近处的刚毅挺拔,棱角分明;远处的云雾缭绕,只有些大意罢了,更增添了几许画意的美。近看是自家绿油油的田地。微风一过,麦苗们便唱起了欢乐的歌。()听——“沙沙……”麦苗滚滚似海浪,流向远方。在园子里漫步,寻觅菊花的身影,它们还是那么清丽如前。突然听到声响,回头看去,原来是家禽也在悠闲散步。一种宁静,生机盎然的感觉涌上心头。不知不觉已近黄昏,天空伴着一抹淡淡的晚霞。袅袅炊烟缓缓升起,给天空戴上了一层面纱,仿佛那羞涩的少女正在向我微笑,微笑……我醉了吗?是的,我醉在这日思夜想的田园风光中。

那死气沉沉,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啊,你像牢笼一样囚禁了我这么多年!如今我终于挣脱,重返了自然的怀抱。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