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你的不自律,正在慢慢毁掉你
你的不自律,正在慢慢毁掉你
2017-06-12 来自励志文章 阅:671次
“以前我总是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凡有一点困难,我就会避开,常常把开心挂在嘴边,之后我开始对自己要求严格,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那个时候的快乐才是实实在在的,不是之前缥缈没有支撑的自欺欺人式快乐”。
——小悦
1.
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你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是什么样子?”
点赞数第一的回答是:
“我见过的最不求上进的人,他们为现状焦虑,又没有毅力践行决心去改变自己。
三分钟热度,时常憎恶自己的不争气,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
终日混迹社交网络,脸色蜡黄地对着手机和电脑的冷光屏,可以说上几句话的人却寥寥无几。
他们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没在人群中,却过着最最煎熬的日子。”
短短的几行文字,竟描绘出普通人每日的生活轨迹。
上班摸鱼、下班打游戏,熬夜刷着各种娱乐新闻和社交网站,没有兴趣与爱好、周末只想葛优瘫。
放弃早起、放弃健身、放弃有益的阅读和交际,不肯花时间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
你是否就像这样,终日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也曾为生活焦虑,但仍找不到奋斗的方向、无意义地耗费着生命。
几年前,经历过一场变故的我,渐渐形成了这样的人生观:
做人应当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来。
然而,当懒散成了习惯、不自律成了生活的常态,我却发现自己越来越痛苦。
《少有人走的路》里有这样一句话: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
我开始明白,不自律会慢慢摧毁一个人的心智、外貌、甚至是人生。
唯有自律,才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
2.
我表弟今年上大二,常常在微信上找我聊天,说大学生活无聊透顶、空虚至极。
他列举了他日复一日的大学生活状态:“白天上课,晚上去食堂吃个饭,回宿舍就和舍友一起打游戏、开黑。打完几局就觉得没意思,但又没有其他事可做。”
我问他怎么不花时间去读书,不要每次都等到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他却振振有词:“宿舍那么吵,我根本就读不进去。”
“那你可以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啊。”
他却总有理由:“图书馆离我们宿舍太远了,在路上要浪费太多时间。”
我又建议他去参加社团活动、或者约同学一起打篮球、跑步,他却说白天的课程已经让他筋疲力尽,提不起精神去运动。
我终于明白他的问题所在:“你并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你只想打游戏。”
“我能怎么办?我舍友、我同学,人人都靠着玩游戏打发时间,这难道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吗?”
表弟始终不愿意承认沉迷于游戏是他自己的责任,他觉得外界干扰和影响才是罪魁祸首。他没有办法解决,只能消极应对,因此将大学生活过得一塌糊涂。
许多人习惯将自己不自律的原因推卸给他人和外界环境:
“上班太累了,下班后哪有精力去读书写作?只想看无脑综艺放松一下。”
“我的体质就是喝水都会胖,就算去健身房锻炼也没用的。”
推卸责任的时候,可能感觉舒服和痛快,但却永远无法进步、心智永远无法成熟。
趋利避害、逃避责任是人类的天性,但是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由自己主宰。
畅销书作家严歌苓,曾被人问过怎么能写那么多书。
她说,我当过兵,对自己是有纪律要求的。当你懂得自律,那些困难都不算什么,人必须对自己负责。
她的自律,就是每天至少写作六小时,隔一天游泳1000米,几十年如一日。就算每次坐到书桌前,她都会全身颤抖、痛苦到不行,但她知道,唯有自律,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推卸责任容易,坚持一件事很难。想要变得自律,必须从敢于承担责任开始。
3.
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都活成了什么样子?
前段时间被国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刷屏,剧中的老戏骨们,不仅演技在线,连身材也是全程刷存在感。
剧中扮演沙书记的张丰毅,尽管已经61岁,6块腹肌却从不离身。
他的秘诀便是烟酒不沾,每天早晨7点起床跑步,下午必去健身房举铁。
明星工作时常常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但张丰毅曾在采访中说过,自己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坚持运动:“在剧组也会每天运动,睡前抽空锻炼一下,第二天早晨也会比其他人早起半小时运动。”
因该剧而圈粉无数的达康书记扮演者吴刚,今年也已55岁,但剧中的他身手矫健、身材匀称。在处理大风厂事件的那一集,他毫不费力地攀爬脚架的镜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0多岁的年龄,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可以放任自流了。
但吴刚仍然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跑步5公里和游泳,拍戏的时候也是一有空就去健身房。
自律帮助他在拍戏时保持良好的状态、精力充沛。
反观我们身边,有多少年龄刚过30的男人,纵欲过度、无法自控,腆着啤酒肚,眼神也变得越来越浑浊。
虽然人各有志,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完全取决于自己,别人没有权利去干涉。
但就像康德所说,
假如我们像动物一样,听从欲望、逃避痛苦,我们并不是真的自由,因为我们成了欲望和冲动的奴隶。我们不是在选择,而是在服从。唯有自律,自律使我们与众不同,自律令我们活得更高级。
对于成功者来说,自律已经融入了血液和骨骼,成为身体和灵魂的一部分。他们在自律中超越自我、慢慢成就自我。
4.
并不是说自律一定能带来成功,但是自律的过程一定会让你更加爱自己。
我仍记得第一次看《百元之恋》这部电影时给我带来的震撼。
女主是32岁的大龄未婚女性,终日过着颓靡废柴的生活。在家啃老、足不出户、大口咀嚼垃圾食品、每天打着游戏度日,没有目标、毫无自律可言。
这多像当下将“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会很轻松”挂在嘴边的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然而,就算废柴如女主,因为喜欢上了一个拳击手而开始接触拳击,开始慢慢改变。她加入了拳击俱乐部,每天挥汗如雨、坚持练习,戒掉了烟酒,连饮料也从可乐换成了矿泉水。
由于年龄限制,她有且仅有一次代表俱乐部参加专业拳赛的机会。她为此付出了全部的努力,拳击场上的她变得光芒四射、与几个月前的颓靡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但是,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励志故事,电影的结局并没有以豪迈收场。女主在首轮就被淘汰,她被打得鼻青脸肿、满嘴流血。
就算输掉了比赛,但以此为分界点,她彻底与过去的人生告别。自律让她赢得了尊严,她不再自暴自弃,人生从此不再颓靡。
5.
自律和不自律的人生,真的有着天差地别。
我问过身边考研失败的朋友,是否后悔过曾经自律到极致的那段时光?
她说,考研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现在的我,每当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我都会想起,自己曾经为了一个目标,可以自律成那种模样。
你最拼命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你是否为自己的人生、好好地燃过一次?
能坚持下去的自律,都会成为蜕变的契机。
2、不自律,是怎样慢慢摧毁一个人的?
不自律,是怎样慢慢摧毁一个人的?
文/小椰子
1
你身边最不自律的人,是什么样的?
一年前,我在一个文学同好群里认识了艾丽。她那时候没有工作,把自己关在不到30平米的出租屋里,终日不出门。
她在家里已经蹲了两年,对周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漠不关心。唯一能连接她与外界的,只有给她送奶茶汉堡的外卖小哥,和偶尔给她转点生活费的父母。
那时候的直播、短视频平台还没有现在发达,她对游戏、电视剧也毫无兴趣。那是什么支撑着她一个人度过了整整两年呢?
是网络上一本又一本的言情、玄幻、穿越、宫斗、仙侠小说。在小说的世界里,她可以穿越回古代,与四阿哥、八阿哥上演一段爱恨纠缠;她可以化身为逆袭的热血少年,一路升级打怪,最终成就世界第一……
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她没有想过要如何去化解,而是麻痹自己沉浸在一篇又一篇虚幻的网文中,明知只是各种套路各种低级感官刺激,而她却甘之若饴。
白天看,夜里看,看得飘飘欲仙,看得精神恍惚,看得分不清虚幻和现实。最后,因为作息颠倒、饮食不规律、用眼过度,她的身体彻底垮掉,被父母接回了老家疗养。
不自律,让一个人在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日子里,毫无意义地耗费着生命。到头来,身体和意志力都在这种自我放纵中逐渐沉沦。
2
我们上班“摸鱼”、刷朋友圈,下班打游戏、看没有营养的狗血电视剧;我们毫无顾忌地放开吃垃圾食品,放弃健身和有益的阅读;我们熬夜不睡,仿佛时间永远不够用,内心的空虚和迷茫却渐渐将我们吞噬。
年少时,我以为随心所欲才是自由。后来才明白,自律,才能带来真正的自由。
就像村上春树在文中提到的那样:当自律变成一种本能的习惯,你就会享受到它的快乐。
他给自己制订的生活守则是:早睡早起,不说泄气话,不发牢骚,不找借口,每天跑10公里,每天坚持写10页,要像个傻瓜似的。
早睡早起,就是规律作息,该起床时起床,该工作时工作,懂得放松和休息;
不说泄气话,就是要不停地给自己鼓劲,一刻也不懈怠;
不发牢骚,就是保持心态阳光、积极向上,给自己好的心理暗示;
坚持跑步和写作,对他来说已经变成了每天必须完成的例行公事,和一日三餐一样必不可少。
当自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的人格和智慧也会变得更加完善。
3
一档电视节目曾跟拍一位体重200斤宅女的一天。宅女名叫小舞,和男友住在一起。
早上八点,男友去上班,小舞依然在睡梦中,完全没准备醒来。快到中午的时候,她才慢吞吞地起床,拿出最喜欢的甜面包,一口接一口吃得不亦乐乎。
下午两点,她坐在椅子上开始玩电动游戏。同时,嘴也没闲着,一刻不停地吃着零食。就这样玩到了下午四点,钻进被窝午睡。
傍晚六点,她没等男友回来,一个人先吃晚餐。满满的一碗米饭,淋上大量的萝卜泥跟橙醋,三两口就将拌饭吃得一干二净。
晚上九点,小舞开始做男友最爱吃的炸鸡块,炸了足足有3人份。
晚上十一点,男友带着给小舞买的冰淇淋回家了。而小舞明明已经吃过晚餐,却看着炸鸡块欲言又止。
男友问:“要吃吗?”小舞笑了:“嗯,那我就只吃一点。”
结果,一整盘炸鸡基本都被她吃光。到最后,她甚至将男友的米饭都抢过来吃。
吃完炸鸡和冰淇淋,小舞马上钻进了被窝。男友向节目组吐槽:“她一直都是这样,差不多10分钟过后就会听到她打呼噜的声音,完全不懂她为什么那么累。”
看着她极度不自律的生活作息,我终于明白她200斤的身材、满脸的痘痘从何而来。饮食毫无节制,沉迷游戏,拒绝运动,没有生活目标,所以每一天都过得浑浑噩噩。
4
那些活得极度不自律的人,都在作茧自缚。
正如茨威格在一本书中所写: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沉迷享乐,放纵自己的欲望,看上去活得随心所欲,但却忽视了:每一个不自律的行为,都会带来更大的痛苦。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途径。
很多人在碌碌无为中虚度了一生,看着别人的生活心生羡慕,却没有勇气改变自己。但当你通过自律,达到了自己心心念念很久的目标,你会突然发现:
世界好像对你更友善了。
自律的人,因为能看到长远价值,而选择牺牲部分的短期价值,延迟满足,从而更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对现在的自己严格一点,当自律变成一种习惯,未来的你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共勉。
来源:精读(id:jingdu999) | 作者:小椰子,个人微信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
3、过度沉迷手机正在毁掉你
过度沉迷手机正在毁掉你
文/鱼儿
01
自从被拉进了初中同学微信群,我就被动开启了“被打扰模式”。
从最初同学间联系到的惊喜、问候、交流的新鲜感过后,一些同学慢慢发言少了,但是还有不少同学,天天“坚持”聊天。
40多人的同学群,每天从早晨6点多到晚上12点多“聊天不止”。
早上:发“起床”表情包、发1元钱红包、晒早餐的图、问昨晚打麻将的战况、若干语音......
上午:各种表情包、微商同学发的广告、语音聊天霸屏模式,点开听---诸如:昨晚做的梦、今天早餐吃什么、公婆很讨厌、我要不要生二胎......
中午:晒午餐图片、搞笑视频、若干条语音、各种表情包、抱怨老板苛刻、孩子不听话、明星八卦、微商同学发的广告......
下午:约打麻将,互相逗趣的玩笑、若干条语音、搞笑视频、一些乱七八糟的信息......
晚上:晒晚餐图片、1元红包、若干条语音、各种玩笑、网络视频、微信谣言......
一天下来,很快累计几百条信息,删除,很快又是几百条,天天如此。
再看看我的初中同学,他们大多数都还在老家的乡镇上、县城里打工,一些还留在农村带孩子、做家务、干农活。
你微信聊的内容,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决定你的行动,你的行动,决定你的生活品质。
你的时间用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
整天无所事事的在微信群里闲聊天,正在慢慢毁掉你。
02
微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它确实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带来了很多便利性,但是,微信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多。
你的日常生活,每天是不是这样的?
早上一睁开眼,先打开手机刷朋友圈,看昨晚深夜又漏掉了谁的信息。
上午本来打算用手机学习英语,看到微信的未读消息,你点进去,开始和朋友互动聊天,放下了学习的事。
工作期间有点空闲,赶紧拿出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微博。
你拍了几张照片想发朋友圈,用美图软件反复p图,要配的文字写了改,改了写,直到满意才发出去。
你又不断关注,看谁点赞了,谁又评论了,和评论的朋友互动,你还琢磨着:为什么还有几个朋友没有点赞评论呢?他们对我有意见吗?
你正在给孩子辅导作业,微信响了,你忍不住喵两眼,回复几句,等你放下手机,孩子已在另一边玩去了。
你去购物网站,想买一条裙子,同一款式,你反复的多家比较,为什么这家少十元钱?为什么那家不包邮?
你问店主各种细节,讨价还价,最后你少花了十块钱,却花掉了两个小时的时间。
好不容易聚齐的大家庭聚会,老人张罗饭菜,其他人却各顾各的玩着手机,甚至吃饭,也一边吃一边刷手机。
睡觉前刷朋友圈、看八卦消息、逛购物网站,成了你每天睡前的固定模式,一刷就到深夜。
你成了彻彻底底的“手机奴”。
你翻着手机里五花八门的世界,在手机里过着一种虚拟的生活,以为这就是作为现代人的“美好人生”。
小小的手机屏幕,让你荒废了时间,让你悄悄遗失了真实生活里的美好,忽略了眼前活生生的世界。
其实,在不知不觉中,你的情感、你的健康、你原本应该朝气蓬勃的生活,正在被你过度沉迷手机慢慢摧毁。
03
朋友阿西讲了他的一周“无手机生活”的感悟。
阿西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管,平时工作忙碌。
今年夏天,他去云南休一个星期的假。快上飞机时,才发现手机被偷了,气愤之余,他突发奇想,想尝试过一个没有手机的假期,会是什么样子?
下了飞机,他找到公用电话,给家人报了平安,说明了情况。
度假回来,阿西和我们感叹,那次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一个星期,是他这些年度假最走心的一次。
早晨,在晨光中醒来,去屋外走走,任露水打湿脚背,他闻到了久违的花香,听到了动人的鸟叫。
上午,看一群海鸥飞来飞去,看沙滩边几个小孩子奔跑嬉戏,童真的笑声在空气里飘动。
下午,和坐在门口晒太阳的老人聊天,老人满脸的皱褶里写满了故事,笑容里有着岁月的沧桑和豁达。
晚上,躺在沙滩上,风在耳边轻拂,宝石一样深邃的夜空,挂满了亮晶晶的星星。
睡前,捧读一本暖心的书,连梦都是温暖的。
阿西说,我原来每天随时都抱着手机,生怕错过什么重要信息,现在才知道,离开手机,我什么也没错过,反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你多久没有抬头看看湛蓝的天空了?
你多久没有坐在一棵树下看叶子落下来?
你多久没有拥抱你的爱人陪陪你的孩子了?
你多久没有在午后的阳光下安静读一本书了?
人们创造手机的目的,原是为了给生活提供便利,从而提高生活品质。
可是,过度沉迷手机,便是一剂毒药。解毒的方法,唯有适时放下手机,回归一种更有活力,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04
手机改变了生活,好好利用高科技带来的好处。
同时,我们要理性、合理地利用好手机,那么我们怎样做呢?有以下建议。
1、清理微信,删除那些可有可无的公众号和微信群
你打开手机看一看,是不是有不少可有可无的公众号和微信群,里面有很多条未读信息躺在那里很久没动了。
那么,就请迅速的删掉它们吧。
2、卸载那些消耗时间的app
你的手机,是不是有各种app?
那些游戏的、购物的、玩乐的app,随时会弹出一些消息提醒,你常常不自觉的点开,浪费了时间。
那么,请迅速卸载掉它们吧。
3、放下手机,远离网络社交,投入真实生活中
手机的好处是让我们跟远方的人和事有了天涯若咫尺的亲切感,但如果过于沉迷,也会让我们与亲近的人有咫尺若天涯的疏离。
有一则戳心公益广告《放下手机》里说:
24小时紧握手机,但你握紧过母亲粗燥的双手吗?
你每五分钟刷新一次微博,但你擦拭过妻子脸颊的汗水吗?
你18000秒盯着股市出神,但你回望过孩子渴望的双眸吗?
多和家人、朋友、客户面对面交流,放下手机,传递你有温度的情感。
4、自律地使用手机,理性地驾驭电子产品
手机只是一个工具,利用它带来的便利,同时不要过分依赖它。
有自我约束能力的人,才能驾驭好人生。
台湾知名人士陈文茜说,她每天晚上都会花2-3个小时读大部头的书,期间不会看手机,不接触互联网,静静地在灯光下做笔记,随着作者的思路苦思冥想。
合理利用手机,不做“手机奴”,用其之长,避其之短,驾驭好手机,去过一种更健康、更真实的生活,或许你的视野、你的人生都会焕然一新。
4、这三大瘾,正在毁掉我们的人生
这三大瘾,正在毁掉我们的人生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低头玩手机。
不仅仅是手机,目前有三大习惯正在慢慢毁掉我们的人生,如同染上毒瘾一般,明明知道不好,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1、玩手机成瘾
曾有人做过统计,我们每天平均拿出手机253次,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长达145分钟,也就是2小时25分钟。
这样的统计数据还有不少版本,但无一列外,都在显示着我们之于手机的依赖性。
其实,我们很多人每天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又何止两个多小时呢?
曾有人这样形容手机在我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开始的时候,手机就像一根手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后来,手杖变成了手铐,我们开始无法摆脱它;最后终有一天,手铐会变成手雷,摧毁了我们。
说手机会摧毁我们,还真不是杞人忧天。
首先是身体,眼睛受损、脊椎受罪、睡眠变差,甚至还容易发生意外,很多事故就是因为玩手机引起的;其次就是心理,手机是越玩越孤独,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
上升到人生层面来讲,情况更严重,很多人每天在手机上荒废了大量的时间,追剧、玩游戏、看小说、逛商城,玩转各大社交平台,而对看书阅读,提升自我完全失去了兴趣。
也许有一天,会有导演拍一部电影,名字就叫:手机杀死了我们。
凡事适可而止,过犹不及,手机只是工具,并不是我们身体的延续,没必要时刻握在手上,失去了生活。
2、熬夜成瘾
除了玩手机成瘾,还有就是熬夜成瘾,很多人熬夜都是在玩手机,但熬夜的人也不都是在玩手机,有人搓麻,有人泡吧,有人把酒话桑麻。
总之,不到夜里睡觉不足以彰显我彪悍的人生和热血的青春。
我自己就是长期熬夜,时常会在夜里写文章,据我所知,我身边的很多文字工作者都是如此。
很多人熬夜确实是因为工作需要,比如文案、程序员、设计师、产品研发的等等,特别是互联网公司,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但是,我要说得是,有更多的是其实是不需要熬夜的,但依旧把自己变成夜行侠,奋战到凌晨。
关于熬夜,有人很文艺地说:深夜里抱着手机,并不是与谁在热聊,只是单纯地不想去睡,说实话,也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不想入睡。
我来说吧,这就是在作,最后很可能会作死。
很多人熬夜,不愿早早入睡,是觉得时间宝贵,不愿意今天就这么过去了,迷茫又有点焦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考和规划人生。
但是,很多人的人生就是这样被毁掉的,晚上睡不着,想好了千条路,早上起不来,还是走原路。
还有,长期熬夜可能真得会死人。
3、拖延懒散成瘾
最后要讲的一个毒瘾,就是拖延懒散成瘾。
很多人会自嘲,说自己是一个懒癌晚期患者,也许这是世界上听上去最无痛、最可爱的一种癌了吧。
但是,别说是已经到了懒癌晚期,哪怕你是尚未癌变,只要有了懒散,就会日益扩展,懒散起来真得会上瘾,因为过程是很舒服的。
比如说,早起哪有赖床舒服;看书哪有看电视舒服;听课哪有玩游戏舒服,工作哪有刷手机舒服...
只要是使自己向上的事,过程必然是不舒服的,所以能拖就拖,能潇洒一刻是一刻,这就是典型的懒散成瘾的症状。
即使心里知道不对,却依旧我行我素,这是另一大症状。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拖延懒散成瘾将会毁掉我们的人生和生活,因为青春年少的日子不多,可以折腾的日子不多。
其实,人生有些时间段真得是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了,虽然我们确实是可以终生奋斗,但难度、阻力以及自身的精力在不同的时间段是完全没有办法可比的。
所以,拖延懒散成瘾足以毁掉我们的一生。
更准确地讲,玩手机成瘾、熬夜成瘾、拖延懒散成瘾,每一样都可以毁掉我们,而恐怖地是,这几样往往是一起砸过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吞噬着我们的人生。
戒“瘾”之路很艰辛,很难,但我希望大家坚持,因为真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