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咏怀诗_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1、阮籍咏怀诗

阮籍咏怀诗

(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

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佩环。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三)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四)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

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

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

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

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五)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

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

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

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

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六)

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

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

五色曜朝日。嘉宾四面会。

膏火自煎熬。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

(七)

炎暑惟兹夏。三旬将欲移。

芳树垂绿叶。青云自逶迤。

四时更代谢。日月递参差。

徘徊空堂上。忉怛莫我知。

愿覩卒欢好。不见悲别离。

(八)

灼灼西隤日。余光照我衣。

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

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

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

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

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九)

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

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

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

寒风振山冈。玄云起重阴。

鸣鴈飞南征。鶗鴂发哀音。

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

(十)

北里多奇舞。濮上有微音。

轻薄闲游子。俯仰乍浮沉。

方式从狭路。僶俛趋荒淫。

焉见王子乔。乘云翔邓林。

独有延年术。可以慰我心。

(十一)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十二)

昔日繁华子。安陵与龙阳。

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

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流盻发姿媚。言笑吐芬芳。

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衣裳。

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丹青着明誓。永世不相忘。

(十三)

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

松柏翳冈岑。飞鸟鸣相过。

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东门。苏子狭三河。

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十四)

开秋兆凉气。蟋蟀鸣床帷。

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

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

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

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

(十五)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噭噭令自嗤。

(十六)

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梁。

绿水扬洪波。旷野莽茫茫。

走兽交横驰。飞鸟相随翔。

是时鹑火中。日月正相望。

朔风厉严寒。阴气下微霜。

覊旅无俦匹。俛仰怀哀伤。

小人计其功。君子道其常。

岂惜终憔悴。咏言着斯章。

(十七)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十八)

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

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

朝为咸池晖。蒙汜受其荣。

岂知穷达士。一死不再生。

视彼桃李花。谁能久荧荧。

君子在何计。叹息未合幷。

瞻仰景山松。可以慰吾情。

(十九)

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

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

修容耀姿美。顺风振微芳。

登高眺所思。举袂当朝阳。

寄颜云霄闲。挥袖凌虚翔。

飘飖恍惚中。流眄顾我傍。

悦怿未交接。晤言用感伤。

(二十)

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

揖让长离别。飘飖难与期。

岂徒燕婉情。存亡诚有之。

萧索人所悲。祸衅不可辞。

赵女媚中山。谦柔愈见欺。

嗟嗟涂上士。何用自保持。

(二十一)

于心怀寸阴。羲阳将欲冥。

挥袂抚长剑。仰观浮云征。

云间有玄鹤。抗志扬哀声。

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

岂与鹑鷃游。连翩戏中庭。

(二十二)

夏后乘灵舆。夸父为邓林。

存亡从变化。日月有浮沉。

凤皇鸣参差。伶伦发其音。

王子好箫管。世世相追寻。

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

(二十三)

东南有射山。汾水出其阳。

六龙服气舆。云盖切天纲。

仙者四五人。逍遥晏兰房。

寝息一纯和。呼噏成露霜。

沐浴丹渊中。照耀日月光。

岂安通灵台。游瀁去高翔。

(二十四)

殷忧令志结。怵惕常若惊。

逍遥未终晏。朱华忽西倾。

蟋蟀在户牖。蟪蛄号中庭。

心肠未相好。谁云亮我情。

愿为云间鸟。千里一哀鸣。

三芝延瀛洲。远游可长生。

(二十五)

拔剑临白刃。安能相中伤。

但畏工言字。称我三江旁。

飞泉流玉山。悬车栖扶桑。

日月径千里。素风发微霜。

势路有穷达。咨嗟安可长。

(二十六)

朝登洪坡颠。日夕望西山。

荆棘被原野。羣鸟飞翩翩。

鸾鹥时栖宿。性命有自然。

建木谁能近。射干复婵娟。

不见林中葛。延蔓相勾连。

(二十七)

周郑天下交。街术当三河。

妖冶闲都子。焕耀何芬葩。

玄发发朱颜。睇眄有光华。

倾城思一顾。遗视来相夸。

愿为三春游。朝阳忽蹉跎。

盛衰在须臾。离别将如何。

(二十八)

若花耀四海。扶桑翳瀛洲。

日月经天涂。明暗不相雠。

穷达自有常。得失又何求。

岂效路上童。携手共遨游。

阴阳有变化。谁云沉不浮。

朱鳖跃飞泉。夜飞过吴洲。

俛仰运天地。再抚四海流。

系累名利场。驽骏同一辀。

岂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

(二十九)

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

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

幽荒邈悠悠。凄怆怀所怜。

所怜者谁子。明察自照妍。

应龙沈冀州。妖女不得眠。

肆侈陵世俗。岂云永厥年。

(三十)

驱车出门去。意欲远征行。

征行安所如。背弃夸与名。

夸名不在己。但愿适中情。

单帷蔽皎日。高树隔微声。

谗邪使交疏。浮云令昼冥。

嬿婉同衣裳。一顾倾人城。

从容在一时。繁华不再荣。

晨朝奄复暮。不见所欢形。

黄鸟东南飞。寄言谢友生。

(三十一)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壹。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三十二)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三十三)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

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

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

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三十四)

一日复一朝。一昏复一晨。

容色改平常。精神自飘沦。

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

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

愿耕东皋阳。谁与守其真。

愁苦在一时。高行伤微身。

曲直何所为。龙蛇为我邻。

(三十五)

世务何缤纷。人道苦不遑。

壮年以时逝。朝露待太阳。

愿揽羲和辔。白日不移光。

天阶路殊绝。云汉邈无梁。

濯发旸谷滨。远游昆岳傍。

登彼列仙岨。采此秋兰芳。

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三十六)

谁言万事囏。逍遥可终生。

临堂翳华树。悠悠念无形。

彷徨思亲友。倐忽复至冥。

寄言东飞鸟。可用慰我情。

(三十七)

嘉时在今辰。零雨洒尘埃。

临路望所思。日夕复不来。

人情有感慨。荡漾焉能排。

挥涕怀哀伤。辛酸谁语哉。

(三十八)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

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

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三十九)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四十)

混元生两仪。四象运衡玑。

曒日布炎精。素月垂景辉。

晷度有昭回。哀哉人命微。

飘若风尘逝。忽若庆云曦。

修龄适余愿。光宠非己威。

安期步天路。松子与世违。

焉得凌霄翼。飘飖登云湄。

嗟哉尼父志。何为居九夷。

(四十一)

天网弥四野。六翮掩不舒。

随波纷纶客。泛泛若浮凫。

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

列仙停修龄。养志在冲虚。

飘飖云日间。邈与世路殊。

荣名非己宝。声色焉足娱。

采药无旋返。神仙志不符。

逼此良可惑。令我久踌躇。

(四十二)

王业须良辅。建功俟英雄。

元凯康哉美。多士颂声隆。

阴阳有舛错。日月不当融。

天时有否泰。人事多盈冲。

园绮遯南岳。伯阳隐西戎。

保身念道真。宠耀焉足崇。

人谁不善始。尠能克厥终。

休哉上世士。万载垂清风。

(四十三)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四十四)

俦物终始殊。修短各异方。

琅玕生高山。芝英耀朱堂。

荧荧桃李花。成蹊将夭伤。

焉敢希千术。三春表微光。

自非凌风树。憔悴乌有常。

(四十五)

幽兰不可佩。朱草为谁荣。

修竹隐山阴。射干临增城。

葛藟延幽谷。绵绵瓜瓞生。

乐极消灵神。哀深伤人情。

竟知忧无益。岂若归太清。

(四十六)

鷽鸠飞桑榆。海鸟运天池。

岂不识宏大。羽翼不相宜。

招摇安可翔。不若栖树枝。

下集蓬艾间。上游园圃篱。

但尔亦自足。用子为追随。

(四十七)

生命辰安在。忧戚涕沾襟。

高鸟翔山冈。燕雀栖下林。

青云蔽前庭。素琴凄我心。

崇山有鸣鹤。岂可相追寻。

(四十八)

鸣鸠嬉庭树。焦明游浮云。

焉见孤翔鸟。翩翩无匹羣。

死生自然理。消散何缤纷。

(四十九)

步游三衢旁。惆怅念所思。

岂为今朝见。恍惚诚有之。

泽中生乔松。万世未可期。

高鸟摩天飞。凌云共游嬉。

岂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时。

(五十)

清露为凝霜。华草成蒿莱。

谁云君子贤。明达安可能。

乘云招松乔。呼噏永矣哉。

(五十一)

丹心失恩泽。重德丧所宜。

善言焉可长。慈惠未易施。

不见南飞燕。羽翼正差池。

高子怨新诗。三闾悼乖离。

何为混沌氏。倐忽体貌隳。

(五十二)

十日出旸谷。弭节驰万里。

经天耀四海。倐忽潜蒙泛。

谁言焱炎久。游没何行俟。

逝者岂长生。亦去荆与杞。

千岁犹崇朝。一餐聊自已。

是非得失间。焉足相讥理。

计利知术穷。哀情遽能止。

(五十三)

自然有成理。生死道无常。

智巧万端出。大要不易方。

如何夸毘子。作色怀骄肠。

乘轩驱良马。凭几向膏粱。

被服纤罗衣。深榭设闲房。

不见日夕华。翩翩飞路旁。

(五十四)

夸谈快愤懑。情慵发烦心。

西北登不周。东南望邓林。

旷野弥九州。崇山抗高岑。

一餐度万世。千岁再浮沈。

谁云玉石同。泪下不可禁。

(五十五)

人言愿延年。延年欲焉之。

黄鹄呼子安。千秋未可期。

独坐山嵓中。恻怆怀所思。

王子一何好。猗靡相携持。

悦怿犹今辰。计校在一时。

置此明朝事。日夕将见期。

(五十六)

贵贱在天命。穷达自有时。

婉娈佞邪子。随利来相欺。

孤思损惠施。但为谗夫蚩。

鹡鸰鸣云中。载飞靡所期。

焉知倾侧士。一旦不可持。

(五十七)

惊风振四野。回云荫堂隅。

床帷为谁设。几杖为谁扶。

虽非明君子。岂闇桑与榆。

世有此聋聩。芒芒将焉如。

翩翩从风飞。悠悠去故居。

离麾玉山下。遗弃毁与誉。

(五十八)

危冠切浮云。长剑出天外。

细故何足虑。高度跨一世。

非子为我御。逍遥游荒裔。

顾谢西王母。吾将从此逝。

岂与蓬户士。弹琴诵言誓。

(五十九)

河上有丈人。纬萧弃明珠。

甘彼藜藿食。乐是蓬蒿庐。

岂效缤纷子。良马骋轻舆。

朝生衢路旁。夕瘗横术隅。

欢笑不终宴。俛仰复欷歔。

鉴兹二三者。愤懑从此舒。

(六十)

儒者通六艺。立志不可干。

违礼不为动。非法不肯言。

渴饮清泉流。饥食幷一箪。

岁时无以祀。衣服常苦寒。

屣履咏南风。缊袍笑华轩。

信道守诗书。义不受一餐。

烈烈褒贬辞。老氏用长叹。

(六十一)

少年学击剑。妙伎过曲城。

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

挥剑临沙漠。饮马九野垧。

旗帜何翩翩。但闻金鼓鸣。

军旅令人悲。烈烈有哀情。

念我平常时。悔恨从此生。

(六十二)

平昼整衣冠。思见客与宾。

宾客者谁子。倐忽若飞尘。

裳衣佩云气。言语究灵神。

须臾相背弃。何时见斯人。

(六十三)

多虑令志散。寂寞使心忧。

翱翔观陂泽。抚剑登轻舟。

但愿长闲暇。后岁复来游。

(六十四)

朝出上东门。遥望首阳基。

松柏郁森沉。鹂黄相与嬉。

逍遥九曲间。徘徊欲何之。

念我平居时。郁然思妖姬。

(六十五)

王子十五年。游衍伊洛滨。

朱颜茂春华。辩慧怀清真。

焉见浮丘公。举手谢时人。

轻荡易恍惚。飘飖弃其身。

飞飞鸣且翔。挥翼且酸辛。

(六十六)

塞门不可出。海水焉可浮。

朱明不相见。奄昧独无侯。

持瓜思东陵。黄雀诚独羞。

失势在须臾。带剑上吾丘。

悼彼桑林子。涕下自交流。

假乘汧渭间。鞍马去行游。

(六十七)

洪生资制度。被服正有常。

尊卑设次序。事物齐纪纲。

容饰整颜色。磬折执圭璋。

堂上置玄酒。室中盛稻粱。

外厉贞素谈。户内灭芬芳。

放口从衷出。复说道义方。

委曲周旋仪。姿态愁我肠。

(六十八)

北临干昧溪。西行游少任。

遥顾望天津。骀荡乐我心。

绮靡存亡门。一游不再寻。

傥遇晨风鸟。飞驾出南林。

漭瀁滛光中。忽忽肆荒淫。

休息晏清都。超世又谁禁。

(六十九)

人知结交易。交友诚独难。

险路多疑惑。明珠未可干。

彼求飨太牢。我欲幷一餐。

损益生怨毒。咄咄复何言。

(七十)

有悲则有情。无悲亦无思。

苟非婴网罟。何必万里畿。

翔风拂重霄。庆云招所曦。

灰心寄枯宅。曷顾人间姿。

始得忘我难。焉知嘿自遗。

(七十一)

木槿荣丘墓。煌煌有光色。

白日颓林中。翩翩零路侧。

蟋蟀吟户牖。蟪蛄鸣荆棘。

蜉蝣玩三朝。采采修羽翼。

衣裳为谁施。俛仰自收拭。

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

(七十二)

修涂驰轩车。长川载轻舟。

性命岂自然。势路有所由。

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

亲昵怀反侧。骨肉还相雠。

更希毁珠玉。可用登遨游。

(七十三)

横术有奇士。黄骏服其箱。

朝起瀛洲野。日夕宿明光。

再抚四海外。羽翼自飞扬。

去置世上事。岂足愁我肠。

一去长离绝。千岁复相望。

(七十四)

猗欤上世士。恬淡志安贫。

季叶道陵迟。驰骛纷垢尘。

寗子岂不类。杨歌谁肯殉。

栖栖非我偶。徨徨非己伦。

咄嗟荣辱事。去来味道真。

道真信可娱。清洁存精神。

巢由抗高节。从此适河滨。

(七十五)

梁东有芳草。一朝再三荣。

色容艳姿美。光华耀倾城。

岂为明哲士。妖蛊谄媚生。

轻薄在一时。安知百世名。

路端便娟子。但恐日月倾。

焉见冥灵木。悠悠竟无形。

(七十六)

秋驾安可学。东野穷路旁。

纶深鱼渊潜。矰设鸟高翔。

泛泛乘轻舟。演漾靡所望。

吹嘘谁以益。江湖相捐忘。

都冶难为颜。修容是我常。

兹年在松乔。恍惚诚未央。

(七十七)

咄嗟行至老。僶俛常苦忧。

临川羡洪波。同始异支流。

百年何足言。但苦怨与雠。

雠怨者谁子。耳目还相羞。

声色为胡越。人情自逼遒。

招彼玄通士。去来归羡游。

(七十八)

昔有神仙士。乃处射山阿。

乘云御飞龙。嘘噏叽琼华。

可闻不可见。慷慨叹咨嗟。

自伤非俦类。愁苦来相加。

下学而上达。忽忽将如何。

(七十九)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八十)

出门望佳人。佳人岂在兹。

三山招松乔。万世谁与期。

存亡有长短。慷慨将焉知。

忽忽朝日隤。行行将何之。

不见季秋草。摧折在今时。

(八十一)

昔有神仙者。羡门及松乔。

噏习九阳间。升遐叽云霄。

人生乐长久。百年自言辽。

白日陨隅谷。一夕不再朝。

岂若遗世物。登明遂飘飖。

(八十二)

墓前荧荧者。木槿耀朱华。

荣好未终朝。连飚陨其葩。

岂若西山草。琅玕与丹禾。

垂影临增城。余光照九阿。

宁微少年子。日久难咨嗟。

2、杜甫:咏怀古迹·其二

《咏怀古迹·其二》

作者:杜甫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注释:

1、风流儒雅:指宋玉的文采和学问。

2、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3、云雨句:宋玉曾作《高唐赋》,述楚王游高唐(楚台观名),梦见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四川巫山县。岂梦思:意谓宋玉作《高唐赋》,难道只是说梦,并无讽谏之意?

4、最是两句: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

译文:

默诵草木摇落深知宋玉为何悲秋;

他学问渊博文辞精采算是我老师。

相隔千秋追怀怅望叫人不免流涕;

索寞萧条我和他相似却生非同时。

江山犹在故宅仍存只有文采空留;

他的云雨楼台岂是说梦而无讽意?

最可感慨的是当年楚宫早已泯灭;

至今船夫还带疑地指点这些古迹。

赏析:

这是推崇宋玉的诗。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怀才不遇,后半则为其身后索寞鸣不平。诗是作者亲临实地凭吊后写成的,因而体会深切,议论精辟,发人深省。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舟人指点的情景,都是诗人触景生情,所抒发出来的感慨。它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主题。全诗铸词溶典,精警切实。有人认为,杜甫之“怀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这种说法自有见地。

3、阮籍名言

阮籍名言

1、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阮籍

2、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阮籍

3、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 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 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 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 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阮籍 《咏怀》

4、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阮籍 《晋书·阮籍传》

5、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 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阮籍

6、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阮籍

7、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阮籍

8、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乃悟羡门子,噭噭令自嗤。——阮籍 《咏怀》

9、放之不失,收之不盈;亡不为夭,存不为寿。福无所得,祸无所咎;各从其命,以度相守。明者不以智胜,暗者不以愚败,弱者不以迫畏,强者不以力尽。盖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保身修性,不违其纪。——阮籍

10、日没不周西,月出丹渊中。 阳精蔽不见,阴光代为雄。 亭亭在须臾,厌厌将复隆。 离合云雾兮,往来如飘风。 富贵俯仰间,贫贱何必终。留侯起亡虏,威武赫荒夷。邵平封东陵,一旦为布衣。枝叶托根柢,死生同盛衰。 得志从命升,失势与时隤。 寒暑代征迈,变化更相推。 祸福无常主,何忧身无归。 推兹由斯理,负薪又何哀。 ——阮籍 《采薪者歌》

11、奇声不作,则耳不易听;淫色不显,则目不改视。耳目不相易改,则无以乱其神矣。此先世之所至止也。 ——阮籍 《大人先生传》

12、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阮籍

13、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阮籍

14、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阮籍 《文选·阮籍》

15、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 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 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 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阮籍 《述怀诗之五》

16、一日复一朝,一昏复一晨。 容色改平常,精神自飘沦。 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 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 愿耕东皋阳,谁与守其真。愁苦在一时,高行伤微身。曲直何所为,龙蛇为我邻。——阮籍《咏怀》

17、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阮籍 《咏怀八十二首》

18、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 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 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 寒风振山冈,玄云起重阴。 鸣鴈飞南征,鶗鴂发哀音。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阮籍 《咏怀》

4、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

《咏怀·夜中不能寐》

作者: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注释:

1、《咏怀诗》是阮籍生平诗作的总题,不是一时所作。大多写生活的感慨,不外说人生祸福无常,年寿有限,要求超脱利禄的圈子,放怀远大。也有对当时政治的刺讥,但写得很隐晦。

2、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此二句化用王粲《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意思是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弹琴。夜中,中夜、半夜。

3、薄帷鉴明月: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鉴,照。薄帷,薄薄的帐幔。

4、翔鸟:飞翔盘旋着的鸟。鸟在夜里飞翔正因为月明。

5、北林:《诗经·秦风·晨风》:“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后人往往用“北林”一词表示忧伤。

6、号:鸣叫、哀号。

赏析:

阮籍的诗大量运用了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这是阮籍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中的第一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直接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蕴在形象的描写中。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耳畔。读者可从诗中所展示的“情形色相”中感受到诗人幽寂孤愤的心境。但是那股“忧思”仅仅是一种情绪、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人们可以领略到其中蕴涵的孤独、悲苦之味,却难以把握其具体的内容。“言在耳日之内,情寄八荒之外”,即是此诗显着的特点。

其实,如果能透彻地了解阮籍其人,此诗也并不难解。阮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晋书·阮籍传》)。正如他“醉六十日”,以使文帝之“为武帝求婚于籍”,终于“不得言而止”(同上)一样,“酣饮”不过是他用以逃避现实的手段,内心的痛苦却是无法排遣的。史书中“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的描写,就正是他痛苦内心的深刻表现。所以这首诗,只要看他“孤”“独”二字,就不难“曲径通幽”了。

此诗起首,诗人就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孤冷凄清的夜境:“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酣饮为常”的诗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坐,弹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这是从实景来理解。然而,也不妨把这“夜”看成是时代之夜,在此漫长的黑夜里,“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伟大的孤独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其六十一》)呵!这两句诗,实际上是化用王桀《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描写这个不眠之夜。清人吴淇说:“‘鉴’字从‘薄’字生出……堂上止有薄帷。……堂上帷既薄,则自能漏月光若鉴然。风反因之而透入,吹我衿矣”(《六朝诗选定论》)。进一步,我们还可以从这幅画面的表层意义上,感受到诗人的旨趣。诗人写月之明,风之清,正衬托了自己的高洁不群;写“薄帷”、写“吹我襟”,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这虽非屈子那种“登昆仑兮食玉英”的浪漫境界,但那种特立危行,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精神却是一致的。

五六句,诗人着重从视觉、感觉的角度描写,五六句不但进一步增加了“孤鸿”“翔鸟”的意象,而且在画面上增添了“号”“鸣”的音响。这悲号长鸣的“孤鸿”“翔鸟”既是诗人的眼之物、眼前之景,又同时是诗人自我的象征,它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里,唱着一曲哀伤的歌。“北林”化用《诗经》“鴥(“音郁”)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秦风·晨风》)之典,从而暗含了思念与忧心之意。“北林”与“外野”一起进一步构成了凄清幽冷之境界。

结尾二句“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诗人的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有如庄周梦为蝴蝶后“蘧(音“渠”)蘧然而觉”,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他也许想到许多许多:“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其三十九》),却“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其三十三》),“独坐空堂上,谁可与亲者”(《其十七》)。诗人只能永远得不到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孤独地徘徊,永恒的悲哀。

纵观全诗,似是“反复零乱,兴寄无端”(沈德潜语),“如晴云出岫,舒卷无定质”(王夫之语),但如果把握了诗人“悲在衷心”的旨趣,就自可理解这首“旷世绝作”。“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钟嵘在《诗品》中对阮籍诗的评价,当是不易之论吧!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