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钢琴老师_钢琴教师影评

1、我的钢琴老师

我的钢琴老师(一)

我有一个钢琴老师名叫胡馥,虽然她已经50多岁了,但她还是依然教学生弹琴。

我弹琴弹得好的时候,她总是帮我打拍,表扬我什么的,说起话来也温温和和的,令人非常舒服。但我一弹不好的时候,她就会骂我。有一次上课,由于没有完成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心里非常紧张,弹琴的时候,我的手直发抖,全身都冒着大汗,心想:这次老师不骂死我才怪呢。但没想到,胡老师没有骂我,而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的帮我改正过来,可我走的时候,连跟老师说“再见”也不记得了,爸爸妈妈生气地说:“哼,算你这次好运,要是下次再这样的话,我不把你的屁股打开花才怪呢!”以后每当我弹琴不认真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这件事,就再也不敢不认真练琴了。

我打算长大后一定要像胡老师那样,做个好老师去教学生,赚一大笔钱,养活一家人,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我的钢琴老师(二)

我学钢琴已经有三年了,我的第一位钢琴老师是陈萌老师,她也是我的钢琴启蒙老师。她的个子高高的,眼睛大大的,笑的时候眼睛就像弯弯的月牙,头发染成黄色,有时扎个高高的马尾,有时编成麻花辫,她的声音很温柔,性格很开朗,我们钢琴中心每次举办晚会她都是主持人。每次上课她都要先抱我一下,笑着叫我“小家伙”,我弹得好,她就在书上给我写上“100分”,为了每次得到100分,我在下面练琴都很用功。

陈萌老师教我每次弹琴时,不管是练琴还是参加比赛,只要坐在琴凳上,你就是最棒的,弹琴之前要先在心里数“1.2.3.4”,然后再弹,如果是两首曲子,弹完一首一定要把手放下,同样心里数完数,再把手放在琴键上接着弹。这个习惯我到现在一直保持着。

一年以后,因为陈萌老师要去进修,不能再教我上课,就换成了现在了秦蓓秦老师。

秦老师和陈老师不一样,她总是微微一笑,她的头发黑黑的,直直的披在肩上。记得第一次上秦老师的课,她笑着叫我:“来,小伙子,让我看看你弹的怎麽样?”,我当时一点都不紧张,很高兴,觉得在老师的眼里我都长大了,不是那个还在陈老师怀里的小家伙。

秦老师对乐感得要求很严,一首曲子不只是弹下来就完成作业,还要把听这首曲子时的感觉描述出来。断奏,连奏,跳音,琶音,在不同的曲子中弹奏手法也不一样,在巴赫的曲子中断奏要弹的粘(nian)一点,我最喜欢弹巴赫的“小步舞曲”,每次弹的时候心里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还有库劳《小奏鸣曲第二乐章》,《小奏鸣曲第三乐章》,第二乐章要弹的温柔点,手法要粘一点,第三乐章要注意渐强渐弱,每句曲子的强弱对比。

为了让我了解弹琴时身体的姿势,秦老师每次都不厌其烦的把我的手放在她的背上,腰上,让我感觉弹琴时腰要直,背要弯得要点,为了让我的手腕放松,大臂放松,她同样让我的手搭在她的手腕上,让我的手放在她的大臂上去感觉。

为了让我理解专业词语,秦老师给我讲解的时候会用许多小故事,她还会用电视里我喜欢的主持人来让我理解每个曲子的不同。

前一段时间,秦老师为了让我的基础功更扎实,每天让我练习断奏,现在,开始练习连奏。你可不要小看断奏和连奏,老师的要求比以前严格多了,掌关节不只是简单的撑起来,还要做到前长后短,包括抬手时的手形,大拇指的手形;连奏还有三个要点:指尖和指尖的上下关系,小指要带着弹,还有弹琴时的松紧关系。基础功虽然有些枯燥,但是老师是为了我好,我会每天坚持练习的。

我喜欢我的钢琴老师,学习钢琴可以磨炼我的耐性,开发我的大脑,让我更有自信,更优秀。

我的钢琴老师(三)

记忆像一颗灰尘,有时一擦就没有了,但我的钢琴老师却是我记忆中的一颗星星,散发着永久的光辉。

一年级时我在电视中无意看到钢琴家郎朗的手飞快地弹奏着,同时也发出优美的乐符让我陶醉在其中。于是我跟妈妈哭着、闹着、吵着去报名学琴,妈妈受不了我的死缠烂打,只好无奈地答应了——可我只有三分钟的热度。

那天,我来到了钢琴房见到了钢琴老师——黄老师,同时我也触摸到了钢琴。可兴奋没多久我就觉得弹钢琴太累了,而且每次练完钢琴回家时天已经黑了,怕及了。于是我对钢琴渐渐地失去了兴趣,因而常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虽然老师没有直接地批评我,但我觉得老师一定看不起我……我越想就越不敢放手去弹了。()

又到了星期天,我一如既往地来到这儿学琴,弹完之后我突然面红耳赤——弹错了好几个音,本以为老师会大发雷霆,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微笑地对我说:“不错,今天弹得不错,比上个礼拜弹得好,这次只弹错了五个音,而上次弹错了十个音。”老师的这番话使我充满信心,因而我就大胆地放手去弹,而且弹得越来越好。

一晃五年过去了,当我捧着钢琴四级证书时,我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五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老师,我知道我钢琴弹得不好,是您……”这时老师笑了。

2、钢琴教师影评

钢琴教师影评(一)

这部电影改编自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的同名小说。通过对一个心理畸形的女教师以及一段扭曲的恋情的描述来表现一种病态的情感、家庭和社会伦理关系。

艾丽嘉是一个中年的钢琴女教师,高超的技艺使得其在业内享有盛名。但是已经不惑之年的她依然和自己的母亲挤在一个狭小的公寓里。老太太是一个古板刻薄的人,对已经中年的女儿,依然十分严厉,处处都要管,每天几点上课,几点回家,钱花哪里了……甚至晚上还睡在同一张床上。

艾丽嘉又是一个欲望十分强烈的人,长期处于母亲严厉的压迫与全方位的监控之下,其心理发生了严重的扭曲,尤其内在与外在发生了强烈的错位。外表上,她是一个严肃严谨的音乐家,治学严厉,技艺高超。每次出现,都是板着脸,手抱在胸前,表现出强烈的自卫心态,身子也裹在大衣里,全身的颜色单调而严肃。似乎就是一个严谨古板的音乐家和大学教授。可是,另一方面,这种长期强烈对内在欲望的压制,也滋生出了另一个堕落扭曲的人格。她喜欢去成人录像厅里看录像,并且依靠嗅之前的人扔下的纸巾获取满足,她喜欢去停车场偷看情侣亲热,来寻求刺激,甚至用刀片割伤自己的私处……

生活似乎就在这样的矛盾中进行着,直到一次聚会,艾丽嘉遇到了一个年轻的弹奏者华特,他英俊潇洒,年轻力壮,作为一个业余钢琴手,其天赋却使得他拥有超出其他钢琴师的演奏效果,艾丽嘉立马爱上了他。而华特也被艾丽嘉的成熟优雅所吸引。

华特聪明又主动,立马就报考了艾丽嘉执教的音乐学院,希望靠近艾丽嘉。而艾丽嘉则克制了自己的冲动,反而表现出了冷淡和严厉,对这个喜欢的人给予了诸多责难与挑剔。这段感情也就隐藏在了内心的深处,不敢去直面自己的喜欢与厌恶,也许许多人也有这样的经历或者感觉。华特还是进入了艾丽嘉的课程,可是艾丽嘉从来不看他,却总喜欢躲在暗处观察他。华特很疑惑,他无法弄清这个严肃而没有表情的女人对自己的真实想法。在一次音乐会排练上,华特对自己的一个女学生表现出了关怀,这极大的刺激了作为老师的艾丽嘉,她于是暗中将碎玻璃放在学生的衣兜里,割伤了这个即将开始个人演奏会的学生。艾丽嘉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对华特大发醋意。华特终于弄清了艾丽嘉原来也是爱自己的,于是在洗手间里,两人相拥了。可是令华特疑惑的是,艾丽嘉与一般女子不同,似乎对性爱有着古怪的爱好。

之后,艾丽嘉都刻意回避华特正面的爱,依然表现得如同一个古板的教授一样。后来,她给华特一封信,信里的内容却令华特大吃一惊。她要求华特捆绑她,虐待她,在她母亲房间的隔壁凌辱她……华特无法接受这样的爱,这样的性,于是逃走了。

当夜,母亲又开始了对艾丽嘉的辱骂,突然,艾丽嘉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欲,于是死死抱住母亲,亲吻母亲……同时,华特也忘不了艾丽嘉,终于,发狂的他冲进了艾丽嘉的房间,按照艾丽嘉信里所说的凌辱了艾丽嘉,并且强暴了她。艾丽嘉此刻才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幻想中的快感并不存在,反而这很痛苦。

第二天,艾丽嘉要去代替那个被自己割伤手指的学生演奏,她带了一把刀在身上。站在门口,怎么也等不来自己的恋人,当所有人入场后,华特才与家人姗姗来迟。艾丽嘉想要拿出刀冲上去,却迟疑了。华特若无其事的与其打招呼,微笑着入场了。最终,若有所思而伤痛欲绝的她又想自裁,当刀尖插入身体时,她再次停住了,好像忽然想到了什么,迷茫的她拉开门,沿着黑暗的街道,飞奔而逝……

看完电影,最震撼的就是在于影片对复杂人格与人性的表现力以及对于人的隐私生活和隐秘体验的挖掘。

古板严肃的艾丽嘉,长期被母亲监控与压抑的欲望滋生了这样一个喜欢虐爱的人格,她不知道真正的性爱是什么,于是幻想出了许多刺激的场景,想要去体验,长期以来,她在各种肉体与精神上体验着自己的快感,边缘的性成了其隐秘的私生活的全部乐趣,她一直在等一个爱人,一个施虐的恋人。艾丽嘉的母亲,长期对子女过多的管教,也让人吃惊,已经中年的女儿,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得到母亲的准许,即使孩子也不会被这样束缚吧?有几个地方很让人印象深刻,艾丽嘉每次去成人录像厅,都要对母亲撒谎,一旦回家晚了平时的时间,母亲就开始不断往学校打电话。对女儿买衣服,母亲也多番指责,甚至拿走认为不合适的衣服。母亲成为了艾丽嘉生命里的一座大山。过度的压抑,长期也就造成了一种反弹,于是艾丽嘉眼里,母亲也变样了,一方面,她畏惧母亲,一方面,对这种畏惧的挑战成了其快感的来源。所以,她幻想自己在母亲房间的隔壁被凌辱,母亲可望而不可即的样子让其激动不已。乃至于最后抑制不住而对母亲施暴,正是这样一种反弹,征服感,让艾丽嘉找到生活的平衡。所以,最终当被逼疯的华特真正按照信上所言在母亲面前殴打自己,凌辱自己时,艾丽嘉才猛然发现这不是自己渴望的那样快乐。当华特强暴自己的时候,真正完成了一次性交时,艾丽嘉惊恐的神情那么默然、那么凄凉,她是如此厌恶和难以容忍这种正常的方式啊。长期习惯了各种边缘性活动的艾丽嘉,已经不能像常人一样体验正常的性了,所以华特多次与之寻欢,不是因为艾丽嘉的古怪嗜好让华特伤心就是华特的正常行为让艾丽嘉作呕。

导演与演员的对这种私生活的扭曲把握得十分出色,尤其艾丽嘉的双重人格,让人吃惊。如此强烈对比的个性怎么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冰炭同炉,就是为了最终悲剧的结局埋下伏笔。艾丽嘉严肃庄重,多少年来,其高超的音乐水准培育了多少音乐家。另一方面,她自私,对于看见自己进成人录像厅的学生,不由分说的责罚。对于受到自己喜欢的人照顾的学生,就要毁掉她的双手,即使断送其前途也在所不惜。冷酷的她,喜欢受虐的同时,也不在乎外人的感情。这就是艾丽嘉,一个怪异扭曲的人。

扭曲的爱,这就是艾丽嘉对真正爱的理解。用华特的话来说就是,“你不能用自己古怪偏执的爱去侮辱一个男人!”两人相爱了,但是正常与错位毁灭了两人的关系。艾丽嘉的一意孤行,华特的越陷越深乃至最终的失控。于是,华特最终选择与艾丽嘉形同陌路,艾丽嘉在杀与自杀中挣扎,最终选择报复性的自残来抑制这种痛苦。

影片是压抑而痛苦的。不同人物的命运都充满了苦闷与不安。艾丽嘉在外在于内在的不同需求间被撕裂,最终崩溃。华特在爱的煎熬中从受虐者变成了施虐者。艾丽嘉的母亲处处无微不至的对艾丽嘉的“关心”,想要永远守住艾丽嘉的偏执的母爱导致最终失去了一个正常的女儿。

爱被情欲撕扯,情欲被欲望毁灭。于是,冲突过后,除了痛苦,什么都没有留下。

钢琴教师影评(二)

昨晚又看了一部添堵的片子《钢琴教师》。看罢除了感慨嗟叹以外,觉得有些纳闷与不解。影片说的是一位年届四十的女钢琴教师艾丽卡在维也纳音乐学校任教,她与专横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在这个封闭保守、几乎与世隔绝的残缺家庭中,没有男人的位置。艾丽卡感到压抑苦闷,这种畸形的环境导致了她不得不依靠偷窥和自我虐待来发泄性欲望。她的人生因为一个学生的引诱而改变了。

我不明白:明明是一个有学识有名气的钢琴教授。在感情方面却是如此空白,在爱情方面竟是如此变态。都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想:这其中与她的家庭教育管制与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她母亲事事过问,事事禁忌,事事控制,女主人公毫无任何自由可言,如此病态的家庭教育,熏陶炮制出的也是一个精神情爱上的病态女儿。她忧郁内向自闭。可她对音乐有着独特的感受。她还有着高蹈于庸众之上的优越感与独特性。就是这样一位看似优秀的教授,可她同时也有着血肉之躯,也有七情六欲,她本来是需要爱,渴求爱的,但却不懂如何表达,不懂如何爱自己心仪的男人。竟然发展到一个本身爱她的男人出于对她的报复变态地折磨她,打她,羞辱她。我不了解这部片子的创作背景,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评论与剖析,但是至少我从片子本身看到了家庭教育的失败,看到了一个家庭的悲哀,一个女人的悲哀。

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一个看法: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爱意,并让对方接受自己的爱意也是个人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能感染对方,也能取悦自己。是的,这需要一种与人相处的能力。这能力的创造取决于自己,也取决于教育。

带着这些看法与感想,我对这部片子进行了更深的了解。()我从网上知道:这部片子是根据法国同名情色小说《钢琴教师》改编而来的。以下是网上的评论。据说小说是欧洲一本经典的女性主义文本。耶利内克这位天才另类的女作家,正如瑞典文学院在授奖词中所说,她在《钢琴教师》中以惊世骇俗的笔触、独特的语言激情“描写了一个无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读者面对的是强权与压抑,是猎者与猎物之间的根深蒂固的秩序”。

3、张悦然:钢琴棺木

张悦然:钢琴棺木

如果追逆,遥远的小镇上有我的男人,和他砍下来的我的灵活的小手指。

如果追逆,沉静的大海里有我的钢琴,和它牵连的绳索上缠着的我的一只鞋子。

我一直都想知道,寂寞的时候,我的小手指会不会偷偷跑去大洋底下找它最心爱的钢琴跳一支舞呢。

女人是简爱那种模样的女人,小小的,灰灰的,带着一顶星空蓝色的宽沿帽子,还牵着个比她小一号的女儿,出现在《钢琴别恋》的开头。我看着这个凛冽面容的女子远渡重洋,带着她棺木形状的钢琴,在每一个波浪面前抖瑟。我不知道她的爱有多汹涌。我以为她应该淡淡地潦草地爱一爱,然后徒留遗憾地丢失了爱人,我以为。

女人来到小镇上,嫁一个人。女人没见过这个男人,她就千里迢迢带着孩子还有她的钢琴来嫁人了。男人早先是知道她是个哑巴,但是见到她仍旧很失望,因为她个头是这样小,而且不会笑。男人没有让她把钢琴带回家。钢琴在海滩上寂寞地过了几个夜晚之后被转卖给了农夫柏。

柏,柏是个鼻子上画着青绿色*纹身的野蛮人。他有郁郁的头发,粗壮的四肢。他对女人说,你来教我弹琴,你就能和你的钢琴在一起了。

女人坐在琴凳上,她感到男人柏在一步一步迫近她。男人抓住她雪白的脖子,开始亲吻她。她挣脱开的时候,男人努力压抑着欲|望说,碰你一次给你一只琴键。这样,钢琴很快就是你的了。女人看见-阴-翳的房间里男人的欲|望滚烫,可是她更加看见,身后的钢琴像个宫殿一样熠熠生辉。

柏对女人说,掀起你的裙子来。女人的裙子下面是层层的衬裙,裙箍和深蓝色的紧身袜子。柏钻到钢琴的下面,在女人的琴声里隔着袜子抚摸她。他在袜子上找寻到一个小手指甲大的破洞。他缓缓地缓缓地把手放在上面触摸女人的肌肤。女人的恐惧像云彩一样凝结又散开了。

女人要回了钢琴,可是非常糟糕,我们这个高贵典雅的女主人公爱上了农夫柏。她跑去找他, 她怀念她向个妓女一样被他支配着的生活。

偷欢的事情是叫她的小女儿发现的。女孩儿不是很懂得。她简略地模仿了一下,她在丛林里猥亵一棵树,被她的继父看到了。终于到了这一时刻。男人愤怒,男人软禁她。 女人轻轻拆下一根琴木写了动人的情话让女儿带给柏。她想跟这个粗陋的人走,弹琴做|爱。

小女孩还是不怎么懂得,她给了她的继父这件信物。

那是个下雨天,男人咆哮着来到女人跟前,她被他打了,他拿起斧子砍断了她的手指。她的小女儿背着玩具的天使翅膀在大雨下面恐惧的惨叫。女人冷冷白色*的脸沾满泥水,她失去了她的手指,她永远进入不了她唯一心爱的声音里了,她的琴永远无法和她融为一体了。女人像个木偶一样坐在森林木桩边摇摆。

结局是我不()算太喜欢的,但是让我把这故事说完,男人终于放走了女人和柏。柏带着女人还有她的女儿以及她的琴一起离开。又是大风雨。琴像棺材一样沉重。船几乎无法前行。女人用手语说着,沉掉琴吧,这琴没有用了。柏不肯。女人执意将琴推下去。

女人的脚缠绕在捆绑琴的绳子上。女人这样幽幽地缀了下去。她和美丽的琴一起,琴和美丽的她一起,沉到了大海洋的低端。即将死去,即将湮灭。可是可是,那么,爱情怎么办呢。她的爱情怎么办呢。爱情在上面等她,爱情给她用琴木写情书,爱情为了她的诗情和男人拼命。爱情,爱情在上面。女人就是这样,挣脱了绳子,努力冲上水面,她得活着,活在爱情附近。

女人得救的时候,琴刚好定定地落在海底。上面有旗帜一样飘扬的一只鞋子。

是新西兰女导演的片子。女人是叫做霍利亨特的女子演的。我也许又看到过她,比如,她仍意犹未尽地在某架钢琴上跳来跳去,跳来跳去。她的脸还是那样白,像一块墓碑一样洁白。

4、钢琴家影评

钢琴家影评(一)

《钢琴家》取自一个真实的人的真实故事,故事背景是二战,主人公斯兹皮尔曼是波兰一位非常著名的犹太钢琴家。整个电影有一条非常明显的故事发展脉络,即德国闪击波兰——波兰反击战——苏军反攻德军,解放华沙。当斯兹皮尔曼的家庭听到英法声明要进攻德国的时候,全家人为英法干杯,这有点讽刺的意味,因为英法只是喊喊口号罢了,根本阻止不了波兰的亡国。斯兹皮尔曼是个痴迷于他的钢琴里的人。在战争突如其来的时候,他显示出对战争的无比恐惧,虽然免于运送到集中营的命运,但是也是东躲西藏,食不果腹。在他躲藏的过程中,他因为处于相对安全的境地,于是见证了许多血的事实:犹太人被任意处死,无数犹太人被押往集中营接受死亡的命运,波兰地下抵抗组织被活生生地围剿枪杀,德国人败退的时候,他躲在废墟中,而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捱到了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钢琴家》首先是一部史实片,从这一部电影中观众可以了解二战过程在波兰的一个侧面反映。电影前面大半部分毫不客气地揭露了纳粹德国对波兰人民的屠杀罪恶。后半部分转而突出德国军官对钢琴家的救助行为的人性救赎的一面。我特别注意到的是片尾的字幕:“那位令人尊敬的德国军官名叫威廉·霍森菲尔德,1952年死于苏联设在西伯利亚的战俘营。”德国战败后是被苏联统治的,可以肯定的是德国人在战败之后受到他们对待其他国家人民那样或者更甚的虐待和屠杀,正如电影里面钢琴家的哥哥读的莎士比亚作品里的一句话“你们这样残杀我们,我们不会报复吗?”。这样看来人性必定是有善有恶,而并不区别于国界。犹太人里有很多人为生计也当了纳粹的帮凶,中国人也有汉奸。而德国人日本人里也有对战争厌恶、对音乐艺术有崇高景仰、有人道精神的善人。因此我们起码应该善恶分明。

很有趣的是钢琴家在华沙进攻波兰时和在波兰复国时弹奏的都是肖邦的小夜曲。也许音乐和艺术是可以跨越国界的,不会因为战争而有颜色。这又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梅兰芳》,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为日本帝国主义唱戏,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梅兰芳的绝世唱腔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应该发扬光大。而《霸王别姬》里程蝶衣因为给日本人唱戏而在文革里被打倒。命运与梅兰芳截然相反。如果钢琴家在中国的话,也许很早就死了,也不会活到88岁高龄。

如何对待战争和战争遗留问题?是否就应该以怨报怨或者忘却呢?都不应该的,至少应该求同存异。如何对待音乐艺术?是否就应该以国家意志凌驾其上,加以捧或杀呢?也不应该的,至少应该有容乃大。历史不容忘却,未来的路还是要继续前行的。

钢琴家影评(二)

奥斯卡获奖影片《钢琴家》是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电影。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以半回忆录式的叙事结构,讲述了一位波兰钢琴家(犹太人)在德国纳粹时期不断逃亡最终得以幸存的故事。观看此片,不能不联想到《辛德勒的名单》。相同的时代背景,相似的犹太人被杀戮被救助的镜头,只是故事的视角从施救者辛德勒换成了逃亡者钢琴家。

二战题材的影片一向吸引眼球。我观看此片时的感受,只是感觉生命的脆弱,在战争背景下的人性的扭曲。影片没有给纳粹多少特写的镜头,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士兵,让你的感觉他只是在杀一个牲口而不是人。和平年代,人不可能如此没有人性,是战争的残酷让杀人者与旁观者都变得麻木。观看影片,你不会恨那个举枪杀人的人,因为他们显得如此冷血,因而面目模糊,如果愿意思考,你会恨那个发动战争的人,是他把悲剧带给了波兰,最终也带给了德国。尤其当影片最后,钢琴家被德国军官所救,你怎么会把那个德国军官当敌人?他也有人性的一面,当他听到钢琴家那动人的琴声,他人性美好的一面得以展现,所以明知钢琴家是犹太人仍然给他送食物,让他躲藏在司令部的阁楼内,他是不愿意那么美妙的音乐消失在自己手中吧。此刻的德国军官脸上,你能看出他曾经杀过人吗?他一定是杀过无数犹太人的,对了,片中有个镜头是他犹豫中签了几份文件,我猜是批准枪决的文件吧?但是,当他面对一个真实的灵魂,一个音乐家的灵魂,他放下了手中的屠刀。他是谁?一个偶尔才有灵魂的杀人机器。这就是战争。

日本人也曾这样杀戮过中国人,我不知道是否也有类似日本人救自己手中的中国人的故事。今天的日本人与中国人,一旦开战,每一个被推向了战场的人,灵魂一样也会消失到某个角落,成为一部只会开枪的机器。是否,偶尔,人性的美好也会跳出来呢?人类历史上的每一场战争,都有其渊源,却无不为各自的利益而战。利益的获得过程也许客观上就已经对他人形成了威胁,如果既得利益者不能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利益,也不能够舍弃一部分自身利益以消除部分利益差别,双方的战争也许就不可避免。

钢琴家影评(三)

在以黑白之间的不同层次与明暗对比表现悲喜色调的晃动的影幕下,动荡与不安充斥着,人们疯狂地四处躲闪,而那个无形的恶魔般的大手早已覆盖掌控了一切,逃避已是最无助的稻草,绝望蔓延至城市最荒芜的角落。只有当你听到街边一家原本幽小而静谧的电台传出生命的委婉与涟漪交织在一起的《小调夜曲》的时候,你才或许会有那么一瞬惊觉命运原本包容着的美好和宽厚,或许前一分钟你正倚靠在阁楼里厚重的沙发上,循着嘴边氤氲的烟雾捕捉电台里传来的极度柔软而又幽怨的旋律……这就是1939年二战前夕的波兰首都华沙,那个以美人鱼作为城徽的美丽城市。然而,我却通过导演罗曼·波兰斯基,透过犹太钢琴家斯皮尔曼的双眼,看到了那个城市曾经经历过的太多伤痛。

欧洲对犹太人的迫害在纳粹德国时期达到顶峰,曾发生了灭绝约600万犹太人的大屠杀,几乎彻底摧毁犹太人在欧洲2000年的文化历史沉淀。()那时,犹太人出门必须佩戴象征犹太人标志的大卫王之星袖章,蓝白之间的抢眼色差将普通犹太人与德国人之间的种族差异赤裸的彰显出来,而它更多的却是表现了人性的脆弱性与劣根性,同根之煎尤甚,一幕幕德国士兵枪杀草菅犹太人的粗暴画面,令人瞠目及至不忍。作为二战大背景下的一个历史缩影,犹太人身份的斯皮尔曼经历了家破人亡以及各种凌辱迫害后,终于死里逃生,重获自由。在这之中,一名德国上校暗中的解囊相助,对于斯皮尔曼的重生有着极大的助力作用。而让这位上校产生恻隐之心的仅仅是因为斯皮尔曼弹奏的一首钢琴曲——《g小调第一叙事曲》,那是“钢琴诗人”肖邦创作的一首将命运的悲壮和对自由的渴望强烈交融在一起的叙事曲。其原诗的内容是讲述立陶宛英雄伍连罗德,在一次宴会上意气风发的饮酒后,向客人说了一个故事:摩尔人在战役中败给西班牙人。为报复他们,便假意和西班牙人说话从而将黑死病与麻疯病传染给西班牙人。但要这么做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自己要染上这些病。当宾客听到此时,个个大惊失色。而伍连罗德却说:“若立陶宛人有一天也遭到与摩尔人相同的命运,我也会与他们一样,不顾我个人的生死,给敌人一个死的拥抱。”当时在德国上校注视下演奏的斯皮尔曼,也一定是决定用此种方式“给敌人一个死的拥抱”。而这位原本明显的敌人,竟在之后被证明是一位隐形的友人。

影片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尔曼的自传体小说改编。二战结束后,他将自己惨遭纳粹迫害直至重获自由的经历写成小说《死亡的城市》,于1946年出版。但由于书中描写了波兰犹太人对当时苏联的不信任,遭到苏联查禁。直到90年代,该书才得以重见天日,改名为《钢琴家》在美国重新发行。

直到他重新以钢琴家的身份在万众瞩目的耀眼音乐厅中轻抚那88个黑白琴键的时候,我知道,他经历的所有正是为了此刻内心的明澈与坦然,那数年的坚持与等待一定是值得的。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