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特色小吃作文_介绍家乡小吃作文

1、家乡的特色小吃作文

家乡的特色小吃作文(一)

5月2日,我回了一趟河南开封的老家。

第2天晚上,我们去了包公湖周围去吃小吃,整个一条街都是小吃,小吃的花样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螃蟹啦,螃蟹!!"一个叔叔大声叫嚷,"给我们来4个鱿鱼串!"一个阿姨一边给钱一边说,"好,行行行,马上啊!稍等一下!"买食品的叔叔阿姨们高兴的忙碌着,忙着真是不亦乐乎啊!

我们向前走着,街上的香味争先恐后的钻入我们的鼻孔,什么声音都有,简直热闹极了,看看街上的小吃:"羊肉烩面","切糕","羊肉串',"涮牛肚","糯米糕"……

我们进了一家饭店,吃了好多好多,到10点多才心满意足的挺着大大的肚子回家了。没办法,谁叫咱家乡的小吃那么好吃呢?

家乡的特色小吃作文(二)

"蟹壳黄"又称火炉饼,以上等精面粉、净肥膘肉、梅干莱、芝麻、精盐、菜油等手工分别制作皮、馅,经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收口、擀饼、刷饴、撒麻、烘烤等10 余道工序制成,其烘烤系在特制炉中进行,内燃木炭,将饼坯贴于炉的内壁,经烘烤、焖烘、及将炉火退净后焙烤,前后在数小时而成。因经木炭火焙烤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故得此名。其烧饼层多而薄,外形厚、口味香、甜、辣、酥、脆。有叶氏词为证:"薄如秋月,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由于烘烤时间长,饼中水分大多蒸发,利于贮存,一旦受潮,烘烤后依然酥香如故。又因上白面粉搓酥,使面皮分层薄如纸,致烤制后酥松油润而不腻。

这就是我的家乡安徽黄山。那边的特色小吃是黄山烧饼。黄山烧饼又名"蟹壳黄烧饼"、"救驾烧饼",是徽州特色小吃。

家乡的特色小吃作文(三)

淮南牛肉汤的由来:清乾隆年间,淮南人翰林大学士张政深研百草,擅长美食,曾任宫庭御膳高官,深得皇上厚爱。告老还乡,回到山清水秀的淮河岸边,将清宫秘方流传后人。因此淮南牛肉汤以它特有的风味名盛淮河两岸,传遍大江南北,百吃不厌。据有关淮南牛肉汤铺老板介绍。淮南牛肉汤起源于安徽淮南谢家集区的孤堆回乡。相传该地生活回族为主,以牛肉作为主要的肉类,淮南周边的黄牛(应该就是鲁西黄牛),肉质较好。该地回族人自制牛肉汤食用。孰不知该地渐渐做起牛肉汤生意,逐渐传入淮南的李郢孜镇、唐山镇、杨公镇、孙庙乡等地,后以李郢孜镇大菜市街附近比较有名。后传至蔡家岗汽车站附近以及寿县等地。逐步传播多地方

一开始看以为是兰州拉面呢。仔细看看,原来在牛肉下面的是豆腐皮。你要是问我们淮南妞,她会说好吃的不得了。她还说有一首淮南牛肉汤歌呢!

2、介绍家乡小吃作文

介绍家乡小吃作文(一)

在无锡,许多店里的小笼馒头最地道。人们都爱到那里去品尝小笼馒头。小笼馒头与其它馒头的做法很不一样呢!面点师傅先把白白的面粉放在台子上,然后在面粉上浇一大勺水,把面粉不停地揉、搓、拉……直到那面团变得粘粘的,有弹性为止。为了使面团不要太湿,面点师傅在台子上撒了一层干面粉,把面团撕成一小团一小团的,然后用擀面杖把那小面团在擀面份上压成面饼,最后包上肉馅,放进蒸笼里蒸熟就行了。蒸出来的小笼馒头小巧玲珑,成半透明状,晶莹透黄,真让人看了有种想咬上一口的冲动。别急,别急,不要忘了小笼馒头里的汁是烫的哦!对了,我告诉你,吃小笼馒头可是很有讲究的哦!你先在小笼馒头上要一小口,让汤汁慢慢流入你的口中,这时,肯定有一股鲜中带一点甜的味道在你口中回荡。当你吸完汤汁时,可以不用当君子淑女了,便能大口大口地把整个小笼馒头吃掉了。如果你在吃的时候再吃一碗馄饨的话,一定会更加美味的哦!

记得有一次,我和爷爷去吃小笼馒头,因为我太喜欢吃它了,所以我夹了一个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可却忘了小笼馒头里的汤汁是烫的,害得我的舌头都给烫红了,是我狼狈不堪。这又能怎么样呢,谁叫我像八辈子没吃过小笼馒头一般吃得这么急呢?从那以后,我每次吃小笼馒头都细嚼慢咽了。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既心动又嘴馋了吧!那就来无锡品尝着鲜美可口的小笼馒头吧!一定会让你不枉来此!

介绍家乡小吃作文(二)

我的家乡湖南有许多美味,如酱板鸭、米糖、腊肉、猪血丸子等等,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糍粑。

每年春节前夕,我的家乡家家户户都有打糍粑的习俗,因为糍粑象征着丰收、团圆和吉祥,也是送给客人的最佳礼品。

别看糍粑小小的一个,做出来可不容易。首先,把米放在水中浸泡一天以上;接着把米放进木桶中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米饭放入机器中搅拌成泥;再在干净的容器上洒上干米粉,把搅拌成的泥放在容器上揉搓,分成一小团一小团的,放在有印花的圆圆的模具里压一压,等压出形了再把它倒出来,这样,一个糍粑就做好了,如果觉得不好看,还可以在糍粑中间用可食用的红色色素点上几点。这时,你肯定想吃了吧?可是还不能吃,还要放阴凉干燥处风干,风干后放在水中泡起来,就能保存上几个月。做糍粑也是聚会的好时机,大人们不停地忙碌,小孩子也不闲着,忙来忙去地帮大人拿东西,这个场面可真是热闹得无法形容。

糍粑做好了就要吃了,吃糍粑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煮着吃、蒸着吃、煎着吃等等,其中最过瘾的就是烤着吃了。冬天的湖南很冷,一家人经常在火炉旁坐着烤火,在火炉上搭个铁架子,把糍粑放在铁架子上烤,烤糍粑时火不能太大,要不就会只把外皮烤焦,而里面还是硬的,要慢慢地烤,不停地翻,不能太急,等到糍粑胀得像个包子时就烤熟了,如果你要吃甜的,可以在糍粑里加些糖,这时你也不能急于下口,要不会烫到口舌的。咬一口糍粑,那真是里软外香,色香味俱全,让人百吃不腻。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嘴馋了吧,那就快来我的家乡品尝美味的糍粑吧!

介绍家乡小吃作文(三)

我对冰糖葫芦情有独钟。几颗山楂、一根木签儿便凑成了一串香甜可口、酸爽鲜嫩的冰糖葫芦。这几乎成了我对家乡美食的所有记忆。

说到冰糖葫芦的特点,它的形状和颜色可是它的一大优势哦!远远望去,冰糖葫芦就像一个五颜六色的灯笼,仔细观察冰糖葫芦犹如一位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仙女,在天柱上飞旋。随着人们生活标准的提高,冰糖葫芦的形状变得更加婀娜多姿,有香蕉、山楂、水蜜桃……穿上那晶莹的糖衣,仿佛努力地睁开那水汪汪、迷人的大眼睛撒娇地说:“快来尝尝我吧!”有谁不会被它的“糖衣炮弹”所击中呢?在它的“铁证”下,我们还是“服输”吧。

上集说冰糖葫芦秀色可餐,这集我们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了解、探索一下它的真实面目。拿起冰糖葫芦,首先就会被它那热气腾腾中蕴藏的清香味道所迷住,它不费吹灰之力把万众所吸引。你现在肯定迫不及待地想大吃特吃一根,但又恋恋不舍地一小口一小口嚼着。()轻轻地咬上一口,一阵清香顺口而来。刹那,这清香流进了我的五脏六腑中。啊!好凉爽呀,恨不得一口气把所有五颜六色的小果肉全部吃掉!我对这味道一直赞不绝口呢。

那么,冰糖葫芦又是怎么脱胎换骨来到人间的呢!原来,冰糖葫芦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将小红果放在提前准备好的木签上,再用熬好的糖浆一裹就一切万事大吉了!没想到吧,冰糖葫芦比人类的出生简单多了。

我爱家乡的冰糖葫芦,对它情有独钟,它让我吃出了家乡的味道,童年的滋味!

我在此还想提醒大家:食多伤胃。虽然冰糖葫芦深受大家喜爱,但吃多了容易伤身体。

3、家乡的小吃作文450字

家乡的小吃作文450字(一)

我家乡的小吃可是享誉全国,驰名中外的。每天早上,武汉的大街小巷里都飘着各种美味小吃的香味。其中,我最喜欢的小吃就是热干面和豆皮。

热干面是武汉的着名美食,是武汉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面条根根爽滑筋道,色泽淡黄而油润,滋味鲜美,再拌之以香油、芝麻酱、香醋、虾米以及各种酱菜,更是香浓味美,让人食欲大增。

豆皮的味道则绝不逊于汉堡包和披萨饼。豆皮的豆是用脱壳绿豆磨成,皮由精制米浆摊出,馅是湘产的糯米,外加三鲜是鲜肉、鲜菇和鲜笋。豆皮的形是方而薄,豆皮的色是金而黄,豆皮的味是香而醉。吃起来爽口鲜嫩,回味悠长,非常美味。

除了我今天介绍的两种小吃之外,武汉还有很多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汤包、面窝、烧麦、米酒、欢喜坨……欢迎你们来武汉,到时候我一定会请你品尝我们家乡的美味小吃。

家乡的小吃作文450字(二)

我的家乡是山清水秀的清远,那有许多美味可口的风味小吃,而我最喜欢的是刀切糍。或许你会疑惑,刀切糍?什么来的呀!又有什么好吃的呢?那你就想错了,刀切糍可是我们家乡家喻户晓,远近闻名的特色小吃,想知道是什么,那我就详细的介绍给你认识吧。

关于“刀切糍”这个名字,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微服到清远飞来寺游玩。中午时分,已饿得饥肠辘辘,就叫当地一位农民陈某去买面条。这可把陈某给急坏了,众所周知,清远人一向以米饭为主,去哪里找面条呢?后来,陈某的妻子灵机一动,立即叫自己的丈夫烧水杀鹅,自己则快手快脚和起面来。不一会儿,“面条”就好了。陈某把“面条”给乾隆送去,乾隆吃完后,大赞好吃。陈某最后和乾隆道出这其实是清远的刀切糍,不是面条。乾隆更是赞叹清远的地方特产美味可口。事后,人们才知道此人竟是乾隆。

从此,清远各地都流行吃刀切糍。知道了这个传说后,你对刀切糍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呢?刀切糍之所以那么独特,好吃,是因为它制作的过程很讲究。刀切糍,是用黏米粉和成团,擀成块用刀切成面条形,然后放入煮沸的鹅汤内,熟后再放芹菜,芫茜,雪豆等,既有鹅香又够溜滑,简直是色香味俱全啊!每逢过年过节,清远家家户户都制作食用。

听完我的介绍,你有没有喜欢上我家乡这美味可口的刀切糍呢?有的话,请欢迎来清远品尝!记得要找我当导游呦!

家乡的小吃作文450字(三)

余姚的小吃有很多,番薯枣子、番薯饼干、盐炒马铃薯、豆酥糖、兰花豆、大糕……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尽。其中,番薯枣子、番薯饼干和兰花豆是我最最喜爱的小吃。

番薯枣子一定没吃过吧!其实就是把番薯煮熟,去皮然后和些糯米粉捏成泥,做成一个个圆圆的小球,撒上点芝麻,往油里一炸,哎呀那个香啊,快把鼻子引下来了,吃一个,糯粉粉的感觉就会让你流恋良久,美味至极,我想你一定馋的流口水了吧!

番薯饼干和番薯枣子的做法佷相似,()把番薯洗干净,然后切成薄薄的一片片,做工要十分精细,等这些番薯晒干了,也要用油炸,但吃的感觉可跟番薯枣子一点都不一样,番薯枣子是甜而不腻,滑糯爽口,而番薯饼干却是松松脆脆,一咬即碎。怪不得一个是“饼干”,一个却是“枣子”呢!

兰花豆也是我喜爱吃的小吃之一。兰花豆,顾名思义,其原料是大豆。不错,把大豆往油里一炒,加盐拌葱花,兰花豆就做成了。刚出锅的兰花豆金灿灿的,香味扑鼻,十分有嚼劲,但从不会咬不下,嚼着咸咸的,甜甜的,回味无穷,让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我爱家乡的小吃,因为它们散发着熟悉的家乡味儿——温暖、幸福。

4、家乡小吃作文

家乡小吃作文(一)

我的家乡——长沙,有着许多特色小吃。有"外臭内香"的臭豆腐、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长沙牛肉粉和飘香十里的口味虾。

臭豆腐是一种大街小巷都有的小吃。白豆腐需要在秘制的酱料中泡黑,再下油锅炸。炸出锅后,需要加入各式各样的调味料。材料中有伴着酱汁的花生、晶莹剔透、微咸的酱萝卜……还有各种佐料制成的汤汁,这样才能正式进入消费者的口中。轻轻咬上一口,滚烫的汤汁溅出,却感到一点儿也不烫,而是异常的美味。咀嚼时,会发出咔咔的声音,再细细品味,鲜嫩的豆腐十分美味,加上鲜美的汤汁,让人回味无穷!

深受喜爱的牛肉粉,是长沙人们最钟爱的早餐。浓浓的肉汤拌上味精、鸡精、酱油、醋,就造就了一碗"牛肉粉"的"地基",在"地基"的正中间,工整的放上一些牛肉,再洒一把葱花,在牛肉上做点缀。啊!简直完美无瑕!我一闻,阵阵肉香飘然而起,钻入我挑剔的鼻子。我不禁尝了起来,那味道,真是无法形容!肉汤拌着丝滑的米粉,加上咸辣交加的牛肉,令人垂涎三尺啊!

香飘十里的口味虾是长沙人民宵夜的最佳菜肴。口味虾是鲜、香、麻、辣的综合体。它把各路的精髓都融为一体,令人心花怒放……

外焦内嫩的臭豆腐、令人垂涎三尺的牛肉粉、香飘十里的口味虾,造就了长沙的名誉,也造就了消费者们的天堂。口水都出来了吧,还不快来长沙爽食一番,满足你们挑剔的味蕾!

家乡小吃作文(二)

在福州美食网上,被称之为"世界上最好吃的扁肉".

事实上,扁肉属于福州地区的小吃,并非福清独有,但盖邑扁肉只有福清有,虽然店家是福州人。

去吃过的人都说店家很牛,他们从来不招呼顾客。

店很小,生意很好,于是来的人大多经历过在门口排队。或者直接站在快吃完的人边上等座,当然也同样经历过吃的时候边上有人"虎视眈眈".

听起来似乎很恐怖。但那种感觉很特别。大家都相安无事,吃的人照样津津有味地吃,等的人照样心平气和。煮的人也不会看着人多就端上没熟的扁肉。包扁肉的兄弟也照样熟稔地掐着皮和馅整出一个下方形的扁肉。

有外地的朋友来,我第一站带去的一定是盖邑。

老公每次从外边回来,问他最想吃的是什么,也一定是盖邑,且每回他要的一定是五元大碗的。我只能吃一碗三块半小碗的。

福清人吃扁肉一定会配光饼,这不光是在盖邑,我从小都这么吃的。盖邑店里卖的光饼比街上卖的稍贵一些,三毛一块,前几年两毛一块。

盖邑的卤蛋特别够味,一元一个。我喜欢把卤蛋夹在光饼里吃,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吃法这么怪,在福清,光饼本来都是"来者不拒"什么都可以往里夹。

平时如果不是特别赶,一般要错开吃饭时间和晚上八九点高峰期,才能不用排队。

店里可以打包,但打包的待遇不如在店里吃的,一般要多等一会儿。当然平时拿着自己家的罐罐去店里打包的常客可以"享受"与平常食客一样的待遇。

店家的成员有母子三人(兄弟俩),儿媳二人,母亲是掌勺的,兄弟二人包扁肉,另一男子可能是表弟,他干的活看似简单,但在我看来极其复杂。他一般站在店与厨房之间(其实店与厨房乃是在同一个不到十五平的房间内),来的人跟他报上要吃的东西,大碗还是小碗,要不要卤蛋。他呢就传达给掌勺的。之后,为了公平,他得记住谁要的是大碗谁要的是小碗,更得记住谁早来谁晚来。我很纳闷,从不记录的他是怎么记住这些重要信息的。至今我还没见过他在店里吆喝:"谁要的是大碗(或小碗)?"之类。也没见食客们因为被弄错了而责怪店家。

家乡小吃作文(三)

在福州,人们通常把饼面没有芝麻的叫"光饼",有芝麻的叫"福清饼".但d在福清市,人们则把饼面有芝麻的叫"光饼".要论"津津有味",比较起来,还是福清人做的光饼略胜一筹。     福州人做光饼,从前一向用木炭烘炉,现在为图省事,多半改用电烘箱烤了。而福清人做光饼,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鲜,而且有趣,()夸张点说,简直可称之为融音乐与舞蹈为一体的劳动艺术。

在福清烤光饼用的是一口高近两米、直径约有一米的外裹黄泥的大缸。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手入缸,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若是迟缓一点,就怕那光着的手臂要烤出泡来。由于烤光饼时面对着的是一只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两人都打着赤膊。他们一个递胚,一个接胚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音乐伴奏,节奏感十分强烈。不消十分钟,几百只光饼便全部贴完,然后再用炭火慢慢把饼烤熟,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在这种大缸里烤出的光饼,只只金黄,十分香脆。

福州市区卖光饼的小店,都是门市和作坊混在一起。福清的光饼却是由作坊做好分发给小贩去卖。所以,在福清,沿街到处都可见卖光饼的小摊。那小摊上的光饼堆如小山,成了福清的街头一景。     从前,光饼都是百姓吃用,登不得大雅之堂。可能是风水轮流转吧,如今有的大酒楼、大酒店,也把光饼切个蛤口,夹上糟肉、粉蒸肉、雪里红、苔菜,浇点醋蒜汁,当作酒席上的一道特色点心待客。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