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焰火观后感_白日焰火电影影评

1、白日焰火观后感

白日焰火观后感(一)

一个人独自看了《白日焰火》,这段时间不喜欢扎堆,爱独处,独自思考!

没有几个人看,出影院的人都显得很失望,觉得好没意思。

前一段时间看到新闻,说这个电影获得金熊与银熊奖,我对获奖的作品比较感兴趣,抱着好奇的心,想看看这是一场什么样的电影,让评委给它这么高的肯定。

《集结号》里廖凡饰演的,爱吃卷饼的那个战士,非常喜欢,今天这个,他已经和角色融为一体,让我忘记了他在演,一个活生生,邋遢的,又不失温情的警察。

桂纶镁,虽然在这个影片中没有笑过,话也不多,但是每一个角度的她,都是那么吸引人,清瘦的背影真是楚楚动人。把一个能让男人奋不顾身的,迷一样的女子,演绎的那么令人信服和同情。

片中,瘳凡的同事,追踪到梁志军,就因为对处境不能很好的认知,大意之下,转瞬即失的生命,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常。

电影从头到尾都尾让人寒冷,暗流汹涌,有一种情愫在内发酵,让你思绪飞绕。

如果第一个人误杀时,吴志贞自首,而不是与丈夫共同隐瞒真相,后来的事情发展,可能就不是像滚雪球一般,事态愈演愈烈,无法控制,终于大白天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份悔和无奈,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看着最后廖凡在我们这代人熟悉的舞曲中,跳得那么纠结和释放,谁又能说,谁是冷酷的。

这里面没有快乐的人,这种结局反而很好,不然,吴志贞一辈子反复播放着那一个个逝去人的,把秘密藏的那么久,人一定会生病。人是需要把自体的能量与外界进行流通的。

永远不会忘记,在海峰老师的别墅里看的《24小时》,老师指点我们看剧情,其中一段,议员的儿子几年前,因为姐姐被人污辱,一气之下把嫌犯杀死,为了掩盖这个事实,议员的最信任的人帮助这个小男孩洗脱罪名,但是,人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奇怪,过去发生的事,总会在未来的一天,以某种方式露出蛛丝马迹,当真相袭来,影响到议员竞选的关键点时,议员做了一番思想斗争后,来到了自己儿子的卧室,让儿子看着他的眼睛(这个情节,在美国的片子里经常会出现,在没和老师接触之前,这样的片断,真是太习以为常,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更别提思考!)让他亲口告诉自己事情发生的真相。海峰老师,让我们仔细观看这个部分,看我们没吭气,自己就点到:“这段非常精彩,所有的强者从不逃避问题,都是敢于直面真相,解决问题!”

如果你逃避面前的这个难题,可能将来这个问题越累积越大,越难以应付和解决,想想这个吴志贞与梁志军,就是为了掩盖那个真相,怕去面对和承担后果,才导致最终的结局如此悲惨,牵连和受害的人不断增加,祸及自身。

人生不能重来,只有从过去的体会和经历中总结经验,来对今后的生活重新调整,变的让自己开心,逐渐走向那个自己想要的生活。

白日焰火观后感(二)

昨日去看了白日焰火,虽然看后觉得没什么,就是故事结束了,嫌犯却是那个最不可能的人。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喜欢它,但我觉得这是一部用心的电影,每个镜头看似平凡无奇,不就是生活里的场景,亦让人觉得如此真实,甚至有那么点纪录片的感觉,但通过经常出现在冬日下的霓虹灯,那绚丽的色彩,让我知道这是一部电影,一个虚拟的世界。亦是霓虹灯让我知道,每个镜头的用心,看似一个简单镜头,通过灯光构图,就知道这统统是布置好的,也可以感到一种专业。

关于情节,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评价,但在电影院里,它一直吸引着我,我紧紧地跟着男主,想着谁才是凶手,到底怎么回事。所以就这点而言,看电影的时候你绝对不会睡着的。

还有一点,就是这部电影如此中国,如此中国大陆,我能深深地嗅到哈尔滨的味道,没有一点做作。拍中国,讲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呈现真实的生活。现在中国的电影业越来越这个趋势了吧,我觉得中国电影进步了,大家终于开始放弃浮夸的大片,回归本土,回归自我了吧。

相比商业片,我觉得这是部文艺片,但相对于艺术片,我觉得它商业的成分还是蛮多的。所以,它虽然蛮文艺的,但看的过程还是愉快的。艺术和商业平衡的不错,难得。

关于演员的表现,廖凡凭此片获得影帝,看完后其实觉得也就那个样子啊,但是你会觉得他就是张自力,他就是那个样子啊。所以我也不知道他到底言的好坏。桂纶镁一直就是一张苦逼的脸,但通过很多细节我们还是能看到她内心的活动,这点还是蛮厉害的。

白日焰火观后感(三)

《白日焰火》以黑马姿态夺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令人期待之处在于对黑色电影(多指好莱坞侦探片)的中国化改造。从影片呈现的结果来看,风格上有创新,介于纪实性和戏剧化之间。编剧出身的刁亦男在故事的编织上足够扎实,但影片节奏略显沉闷,主题表达暧昧模糊有遗憾。

刁亦男于2003年执导处女作《制服》,并获得温哥华影展龙虎奖,也入围鹿特丹影展。《夜行列车》则入围第60届戛纳影展一种注目,并获得华沙国际影展大奖。大多数人更熟悉他的编剧作品:《爱情麻辣烫》、《洗澡》、《将爱情进行到底》等。

《白日焰火》的故事结构是侦探片的。故事从1999年开始,廖凡饰演的张自力是一个东北小城的警察(影片实际在哈尔滨拍摄,但画面中呈现的主要是其市井的一面),无意中卷入了一场碎尸案的调查,被肢解的尸体在不同的运煤车被发现,张自力锁定了两个嫌疑人,两人却拒捕并杀死了张自力的两个同事,张自力也中枪受伤,并染上酗酒的习惯。

5年后的2011年,已经调到保卫科的张自力和5年前一起追查碎尸案的老同事重逢,再次卷入两起被抛尸在雪地中的碎尸案,这两人都曾经和桂纶镁饰演的洗衣店女工吴志贞相恋,而吴志贞正是5年前碎尸案中被警方认定为被害者的梁志军(王学兵饰)的老婆。()张自力于是开始频繁去洗衣店接触吴志贞,企图寻找连环碎尸案的真相。

“杀人凶手是谁”的悬念时刻牵引着观众,而桂纶镁则成为了侦探片中必不可少的“拥有致命吸引力的、美丽而又危险的”女人,将案件本身和廖凡饰演的警察,带往愈发神秘与危险的境地。

桂纶镁凛冽而孤清的气质,和东北城镇浓厚的民俗市井气息格格不入,具有强烈的间离效果,令人清醒意识到,尽可能贴近生活反映现实,并非导演的真正目的。

事实上,《白日焰火》并不是一个纯现实主义的侦探片,它不与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产生过多纠葛。英文名“blackcoal,thinice”直译为:黑色的煤,薄的冰。再加上厚厚的雪、破败的城、桂纶镁的神秘与红唇,都莫名营造出一种荒凉又残酷的危险感与浪漫感。

而“白日焰火”四个字,在片中其实是个夜总会的名字(说实在的,真有名字这么文艺的夜总会吗?这也算是风格化的一笔),是解开案情的重要情节线索。

也许是考虑到过审的需要,片中廖凡和“前妻”倪景阳的激情戏、廖凡和桂纶镁在摩天轮上的激情戏、“干洗店老板”王景春对桂纶镁的性骚扰戏,都拍得相当节制,点到为止,“性”的推动也是黑色电影必不可少的驱动力。

《好莱坞报道》评论该片:“富有创新精神,向经典好莱坞黑色电影致敬。”但指出“作为一部侦探电影,有点令人费解。”

2、白日焰火电影影评

白日焰火电影影评(一)

其实本片与导演刁亦男的前两部电影《制服》和《夜车》一样,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不需要过分解读,甚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理念。“警察”故事,性格缺陷的人格,若有若无的情感。但这次也有诸多不同以往之处,导演老练了,思路清晰了,手法成熟了,最主要的是,演员们强大了。

尽管对于刁亦男来讲,他的电影理念从未改变过,但他与国内其他导演的最大区别之处在于,他始终在坚持拍摄人的电影,也就是文艺片和人文类型。这也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时下拜金主义盛行的年代,还能坚持着,并且始终在挖掘自我内心那部分情感,又能够不深度触碰禁忌话题使影片被禁的导演,如今着实不多了。《美姐》的导演郝杰算是一个吧。

当然,人怕出名猪怕壮,成名前与成名后一般都会判若两人。至于刁亦男的下一部电影会走向何方,还亦未可知,暂且不在此次讨论范围内。

本片的成功在于,坚持人文的同时,加入了点滴的商业元素,首先捕捉到观众的注意力,达到商业与人文相辅相成的效果,最终还是讲了一个人的生活遭遇和情感故事,从而引发无数思索。

至于影片受到柏林电影节的追捧,实则是其中加入了欧洲人必不可少的关注焦点,性和艺术。有性但不淫秽,有艺术但接地气,这两点是最被看重的加分元素。廖凡的那一段即兴舞蹈,绝对是奠定影帝的基础。还有各种冷不丁的来点小挑逗,这都是欧洲人最感兴趣的桥段,被刁亦男很好的揉搓其中恰到好处。

另外,写实的拍摄手法和小市民的生活状态,也让好奇的欧洲人对向来被歪曲的中国人形象有了全新的感官认识,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加分元素。

至于剧情,还是开头那句话,我们不必费劲巴拉的过度解读,这并非如《穆赫兰道》那般难解的数学公式。从影片一开始,在车站,廖凡对离别女友的冲动拥抱,随后被骂“有病”。导演就已经明确交代出,这是一个精神状态不太正常的易冲动型男人,演绎出的故事也会是一个残缺的传说。我们只要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人文的角度来欣赏就好。

很多观众看完此片会很不适应,也会不以为然。其实,这部分观众只是太习惯于商业片的思维方式,非黑即白,1+1必须要等于2,一定要把所有环节都交代个清清楚楚才会罢休。在现实生活中,当阅历丰富以后就会明白,很多事情没有缘由,会突然发生,也会突然结束,不了了之的事情不计其数。有时1+1会等于无数,也会等于0。并非只有爱情不需要理由,还有去做很多事情都不需要理由。这些除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以外,更多时候也需要我们学会坦然面对的态度。

白日焰火电影影评(二)

焰火,模仿着太阳的光辉,星河的灿烂,本身却是短暂凄美的,一刹那的华丽,却要燃掉所有的生命。尤其是白日里的焰火,在凌空白昼之下,显得更加冰冷、黯淡、压抑和绝望。影片的名字叫《白日焰火》,一是那家黑夜里恢弘妖异的酒吧,然后是张自力最后面对吴志贞被捕后的绝望的白日焰火,前者是一个心碎女人的麻木,后者则是一个男人心口的撕裂,说的,都是那份冰冷的苦涩。

《白日焰火》能拿下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确有其非凡之处,它用一种极为隐忍克制和大量留白的手法,呈现了一个萧索衰败的雪国小城里蔓延流淌的罪恶,以及这个舞台上一出情欲纠葛的离奇血案和几个孤独病态走向绝望崩溃的人。

外表冷艳的吴志贞身上散发着一股莫名的妖艳魅力,在这个一片荒凉破旧的城市里,犹如一抹鲜艳的靓色,对身边所有的男人,都有着致命的诱惑,尤其是退役的警察张自力。五年来,围绕着这个神秘的女人,已经发生了几起十分相似的连环碎尸案,所有死者都是男性,且均与其有恋爱的关系。张自力一方面被这些神秘案件所吸引,另一方面也无法抗拒吴志贞身上散发出的冷艳的诱惑。于是,飞蛾扑火般的主动靠了上去。却在慢慢的接触中,逐渐发现了这一系列血案背后的罪恶逻辑和黑暗的真相。

这部电影是本来就少的可怜的中国黑色电影里难得的佳作,所有的元素都较为忠实的遵循了美国硬汉侦探小说和传统黑色电影那样的套路。一个失意酗酒的退役警察,粗犷真实执着;一个美艳妖异的蛇蝎女郎,处处都是美色陷进;还有神秘凶残的杀手和血腥的连环案件;以及一座萧瑟荒凉黑暗罪恶的城市。只是,更加值得咀嚼回味的是,又增加了对这些人物病态内心的精细刻画,对情欲的解剖和对隐晦罪恶的揭露以及无穷的猜测。

这座偏远的北国城市,街道逼仄,房屋老旧黯淡,人烟寂寥,毫无生气,显然并不是歌舞升平的和谐社会,而是一个被彻底抛弃遗忘,发展停滞,破旧衰败的地方,秩序如同那些灰暗的水泥房子一样慢慢褪色崩坏了,罪恶蔓延,丑陋的东西就像刺骨的寒冬里,白雪上的污渍一样刺目。在镜头慢慢跟随着主线推进的时候,那些插入的事件和背景,就已经十分直观的勾勒出了这个已经彻底腐朽垮塌的污浊世界。每个人都有罪,即使是那些看起来无辜的普通人。比如警察在碎尸案里询问的司机,反而因为其他不知名的罪责而心慌掏枪乱射,打死了两名警察;比如那个光天化日之下当着张自力的面抢走摩托车的路人;再比如普通面馆里吃出来的人眼珠子;突然出现在居委会的无人照料的马,主人失踪多日,显然是在其他的案件里已经永远消失了,就像碎尸案里蒸发掉的这些人一样……这就是一个罪恶的世界,而碎尸案,不过是所有或明或暗的罪恶里的冰山一角罢了。

在这个混浊的世界里,这些同样是血肉之躯的警察,还要艰难的坚守和捍卫正义,如同漆黑大海上的渺茫灯光一样卑微和渺小。冰冷黑暗的世界,压抑苦涩的年华,造就了这些早已麻木和梳理的众生。罪在人心,诛不尽,杀不完。

而围绕着吴志贞的碎尸案,则如同被迷雾笼罩了一样,真相之后还有真相,即使到了影片结束,也意犹未尽,似乎更多的隐情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躲在幕帘后面。随着视角和调查的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才发现是无尽的欲望如同蜘蛛网一样,让每一个卷进去的人,都难以自拔抽身,被牢牢捆绑在了罪恶的泥沼里。

吴志贞,在这个晦暗的世界里,的确太过美丽了,仿佛所有的颜色,都集中在了她一个身上,那些肮脏丑陋的男人,谁能抗拒呢?但是,对吴志贞本人来说,却发现她只是一具美艳的行尸走肉罢了,她并不幸福。吴志贞之前都没有化妆,面如死灰,沉默寡言,反而是在和饥渴难耐的张自力单独在远离地面的摩天轮里发生了关系后,冰冷的面容上才露出了喜色,抹上了口红。我们知道,之前追求她的每一个男人,都神秘的死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忠贞痴情的冷血男友梁志军无时无刻不像幽灵一样围绕着她。也许,脾气暴躁而占有欲极强乃至心理变态的梁志军本身就存在着生理上的问题而无法满足吴志贞,而吴志贞内心深处的欲火一直熊熊燃烧不息,所以,她总是忍不住而不断寻找下一个男人。梁志军会杀死每一个染指过吴志贞的男人,却留下了两个人例外。第一个是干洗店的老板,从他招妓却并不发生关系只是要求其不断换衣服来看,他的变态也缘于和梁志军同样的生理困扰,所以虽然他时常骚扰吴志贞,但是肯定从来没能得到过她,因此梁志军没有对他下手。第二个就是时常尾随吴志贞的张自力,他终于在战友死后追查线索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被跟踪了,这个跟踪他的人就是梁志军,虽然之前张自力在处处尾随吴志贞示爱,却没有发展到实质的地步,所以梁志军终究没有下手,只是算是警告而已。

吴志贞最后坦白的时候说梁志军从来没有对不起自己,为了自己已经牺牲了一切,反而是自己处处对不起他,可见被欲望摆布的吴志贞,就是在良心和欲望里痛苦挣扎最终失衡罢了。她无法抑制自己的欲望,又不愿意害死一个又一个无辜的人,也一直觉得对不起深爱自己的专一的梁志军。虽然表面上平静异常,心理却时常波涛汹涌,痛苦异常。

再来反观最早的死者,皮氅的主人,他因为皮氅坏了而借机要求和吴志贞发生关系,吴志贞说,他是因为要强暴自己而被自己所杀,我想,真实情况应该是皮氅主人这样又有钱又有势又有性能力的人早就征服了吴志贞,他就是吴志贞的第一个“出轨”男人,吴志贞背着假死的梁志军和这个人鬼混,白日焰火的女老板也坦言了自己丈夫有外遇的事实,这才招来了梁志军的报复。毕竟,吴志贞也爱过这皮氅的主人,所以才把他的骨灰埋在自己店门口的树下,能够天天看见。吴志贞一直是十分矛盾的活在煎熬里。而她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梁志军,最后的谎言,无非是希望为死去的梁志军寻求自己的心理安慰罢了。

显然,吴志贞也爱上了张自力,所以她开始只是不断暗示要求他不要靠近自己,以免遭到杀身之祸,而张自力不明白。直到到了远离地面的高高的摩天轮上,脸上泛起了红晕的吴志贞终于不能自已而扑向了张自力怀里,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自保,另外一方面也是爱。

被欲望和良知双重折磨的张自力,却在极度痛苦中举报了美丽的吴志贞。他在酒桌上强颜欢笑时的苦色,他在屋顶放焰火时的绝望,以及最后在舞曲里彻底的疯狂,都是这种内心苦痛破裂的表现。

反观张自力,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暴躁的性无能者梁志军不一样,张自力一直就是一个欲望十分强烈的性旺盛者。影片开始,和前妻分手时候在小旅馆里的疯狂做爱,走到了车站,还试图在站台上再次征服前妻。受伤退役后,终日借酒浇愁,在同事的玩笑里,他也毅然的死死抱住了眼前的女同事,如同发情的野兽。而送皮裤去干洗的时候,口袋里还装了一个安全套。种种细节,都暗示了张自力的欲望十分旺盛。他一边是在查案,更是在被欲望驱使下去接近这所有灰暗世界里最美艳的女神,甚至查案本身,也是被这另类的欲望驱使而去的。

两个被欲望支配的人,何时开始互相吸引而擦出火花?影片中处处都是关于欲望的符号表达,从佛洛依德的理论来看,碾压的铁轨和火车,男人的帽子,香烟都是情欲的象征。张自力总是在隆隆的火车上跟踪吴志贞。张自力经常去干洗店见吴志贞的时候都戴着帽子。而送洗的皮裤里,装了一个赤裸裸挑逗意味极强的安全套和一盒香烟,吴志贞无声无息的拿起了这个浑身散发着荷尔蒙味道的男人的香烟点了一支抽了起来,就是其心被撩动的时候。两人的欲望和情感,就是这样开始纠葛的。

而两人又都被正义良知与欲望情感的巨大矛盾所撕扯。吴志贞一方面渴望着张自力的肉体,又不愿意张自力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也觉得对不起深爱自己的梁志军,所以她说“我可以教你滑冰”,却又在冰场上处处远离一直摔跤的张自力,反而将他引到了漆黑的角落里才半推半就的靠近到一起,直到最后的摩天轮里的彻底越界。而张自力,一方面无法抗拒吴志贞的活色生香的肉体,另一方面又无法违背纪律和匡扶正义的良心谴责,所以他举报了吴志贞,然后整个人也陷入了比失去前妻时的更加潦倒和崩溃。

这是一个极为隐晦也极为扭曲的故事,一个压抑的悲剧,一出红粉骷髅的传统寓言,一个黑色的现代世界。到了最后,我们只看到了这个冰冷萧瑟的小城市里的众人的堕落,社会的腐朽,张自力和吴志贞如何失掉了正常人的生活,梁志军如何变成了血腥的杀手。《白日焰火》就像一杯苦酒,就像所有经典的黑色电影一样,讲述了这样一个凄凉绝望的现实:与这个故事交叉的那些血案,最后怎么样了;那些没有表现进来的人物身后,又有什么未发现的秘密;梁志军、吴志贞和张自力三个人的故事,还有没有更多的隐情;活下来的人后来怎么样了……这些都令人不断回味和产生新的想法。

那凌冽的寒冬里,孤零零的破楼上升起的白日焰火,是那么的黯淡渺小,又那么的锥心刺目。

白日焰火电影影评(三)

彼岸花也叫地狱之花,有脱离苦海到达彼岸之意,常常开在小路、坟地,诡异阴冷却摄人心魄。()如果说《白日焰火》的片名紧扣影片中“白日焰火”夜总会、片尾白日里释放的灿烂焰火,是不可名状的黑暗、欲望、罪恶、压抑和释放,那么整部电影围绕着天女散花般的抛尸案所营造的吊诡奇谲以及女主人公吴志贞(桂纶镁饰)伤花烂漫的阴郁之美就像彼岸花,虽然开在地狱之门却依然向往人间的温热与光亮。

爱情与婚姻是艺术想象和表现生活内容的人性参数和社会问题的现实指数,它们也是最精良、最狡猾和最有效的社会压迫工具。包裹着性爱内核的冷艳凄美是《白日焰火》这部电影的主调,而与之相邻的黑夜、变态杀手、危险而神秘的女主人公则往往是这类黑色电影的最爱。故事发生在东北某个重工业小城,寒冷的冬天,以男主人公张自力(廖凡饰演的警察)与前妻的床戏开篇,重口味,一点也不优雅,一点也不文艺,一反小资的最爱。黑暗与死亡才是重量级艺术愿意表达的生活飞地,亦如卡拉乔瓦和哥雅的画作,不画神迹,只画罪恶。

随着影片的展开,情节越发显得扑朔迷离,一个秀丽得一点都不东北的洗衣店女工,围绕着她却在数年内连续发生了多起碎尸案。桂纶镁所饰的这个毁灭天使,台词很少,隐忍压抑、哀感顽艳得似乎任命运宰割,实则她也是宰割他人的凶手。求存是人的本能,谋生使生性柔弱的人也会变得生猛,所有这些在社会存在中不停地得以代偿衍存,所以背叛爱人以获得救赎似乎是女主人公必然的选择。没有对爱情的粉饰与神话,也没有对“坏女人”的妖魔化,只徘徊于人性的挣扎,含愁似问,恰到好处。当吴志贞以为可以摆脱过去的阴霾,甚至有勇气期望将来时,导演刁亦男依然没有让桂纶镁有太多的台词甚至热烈的表情,电影依然保持了一贯的冷峻风格,亦如拍摄地冰城哈尔滨的冬日温度。但刁亦男让吴志贞以身体换活下去的自由,换张自力的情后,也给了观众一抹亮色,比如:吴与张分手时涂了亮色口红及被警察带走时穿了红色外套。背叛丈夫也被别人背叛,但这样的背叛让观众无法谴责,落下的也许还是几滴眼泪。这应该也是该影片柏林获最佳影片金熊奖和影帝银熊奖的原因吧,用刁亦男的话说:“用电影表达人性最隐秘的疯狂。”

无论如何,《白日焰火》探究人性值得褒扬,即使并不深刻,也胜于娱乐至死的商业片,从这个角度上说《白日焰火》、《无人区》在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入围、获奖,某种程度上对中国电影有着非凡的积极作用,国人该学着思考,即使看不懂《黑客帝国》、《盗梦空间》一类美国经典大片,也可以学着欣赏《白日焰火》一类的另类国产片。导演刁亦男说:“普通观众就算睡着了,在梦里也会把它看完,还会因它的好看而被惊醒。”

3、白日梦想家观后感

白日梦想家观后感(一)

在我上初高中的时候,常常一周会看二部以上的美国电影,会在狭小的影音室认真的翻找最新的影片。就像饮酒享受的是小醉之后兴奋而又朦胧的状态。而看电影最大的快感莫过于看完影片后那久久回荡在心间的悸动,常常数周也不能忘怀。

也许是由于年龄的增大,也许是近年来电影更倾向于向商业化的趋势发展。至少一年内没有真正的被一部电影打动过。直到这部白日梦想家的出现,似乎又让我嗅到了当初对电影狂热年代的味道。

之前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并不高,只希望它能够帮我平静愉快的渡过周末闲暇时间就好。没想到电影一开场就展现出高超的摄影水准。一段对车站的高空俯拍场景让人眼前一亮,明亮而温暖的颜色让人看起来很舒适。而影片的后半段摄影果然没有让人失望。

男主人公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沉默寡言,喜欢幻想。是一家杂志社的底片主任,常常被同事戏弄的他会用天马星空的幻想为自己开解。他爱上一个女人却不敢表达,他恨主管的高傲冷漠却依然保持沉默。这样的人似乎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或者也是我们自己生命中的某个时期。演员的表演很朴实真实,让我们也不自觉的被带入到这个角色之中。感受那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城市幻想客的感受。

由于一次工作上必须挽回的失误,他所暗恋女人的一句话,偶然间看到青年时的一个旅行背包。他踏上了去往格陵兰岛寻找肖恩的飞机,人生转换的开关自此开启。

这开关的开启是那么的突然,我们还沉浸在他平凡平庸的普通人生活中。而下一刻他就坐上醉酒驾驶员驾驶的直升飞机,在波涛骇浪的海面上横空直撞,这还不够,掉入海面的他惊险的躲过鲨鱼的袭击,被货轮的海员救起。当他终于安全的被救上货轮,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手心也已经冒汗,好像经历这次冒险的是我自己一样。让人紧张担心却是如此酣畅淋漓。耳边想去影片常常提到的一个问题,生活是什么?这时似乎也隐隐露出了一些眉目。

接下来男主人公的寻找并未停止,从冰岛到喜马拉雅山,影片摄影展现出高超的水准,()美景像连环画一样在眼前翻过,让人应接不暇。

我看到冰岛湛蓝的天空,纯天然形成的岩石坐落在宽阔无人道路的两旁,在这样的地方,你会觉得时间只是美景的点缀而已,只有这鬼斧神工的天地才是永恒。我看到喜马拉雅山的雪,那是这个世界上你能看到的最极致的白色。山峦重叠到天边的尽头。在这冰雪的世界里除了寒冷的彻骨就是最虔诚的朝拜,对自然还有造物主。

这样的画面带给人的除了震撼还是震撼,像是在一个潮湿闷热的环境中突然一壶清泉从头顶浇下,凉到心扉,幡然醒悟。

影片的结尾男主角已然获得了新生,经历了如此这般的经历过后,生活虽依旧平静如初,意义却已全然不同。而造物主对主人公的馈赠远不止如此,他也如愿牵起心爱女人的手,一同走向影片的谢幕。回到影片一直提到的问题来,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每天早晨起来对新的一天的期待,生活是陪着心爱的人一起慢慢变老,生活是为了未来努力去打拼。一千个人中也许有一千个答案,但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答案之一却值得我们去记住。生命所赋予你的不仅仅是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一角,生命所赋予你的恰恰是这个世界的一切。一切美丽的景色,一切动人的感情,一切你从未体验过的体验。没错,这一切全都是你的,不要再说你的生活平庸无奇,不要再说你的生活纸醉金迷,造物者给了你所有的一切,除了时间,而你却在用最宝贵的时间浪费最丰厚的馈赠。

生活是一份礼物,拆开它,尽情享受!

白日梦想家观后感(二)

刚看完《白日梦想家》,迫不及待的登录博客写影评。

每个人都会有梦想,每个人也都会做白日梦,但白日梦与实际梦想之间到底间隔着什么?我想着也是该电影想要传达的主题。

主人公是一个喜欢做白日梦的屌丝,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他都会立马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想象自己是一个什么超人之类的,拯救世界,与坏人做斗争。当看到主人公从天桥跳入窗户救人的那一刻,我真的以为这是一部超级英雄类型的电影。可实际并非如此,一切也只是幻想而已。接下来的几个类似镜头更是强调了这是一部现实片,而不是魔幻片。

我承认主人公的幻想很有意思,因为我也曾有过类似的幻想。生活的某个不如意,对谁不爽时都会小小的幻想下自己如何变身“超人”,力挽狂澜。哈哈。

当然了,如果这部电影仅仅是这样的话,虽然还算有意思却不足以让我印象深刻。故事的转折点来了。

主人公为了找到第25张底片,跑到格林兰找塞恩,后来从喝醉的壮汉那得知塞恩在一艘船上。于是他在犹豫是否应该冒险一次坐上醉汉的直升飞机去找那艘船。这时候音乐想起了,女主角边弹吉他边走到男主身边。听着那熟悉的旋律,男主不知哪来的勇气跳上了直升飞机。

之后的剧情就是他从直升飞机跳入大海,然后与鲨鱼搏斗。到冰岛后抢到一部自行车,溜滑板赶路,趁火山爆发前从小镇逃出。最后虽然还是被公司给炒鱿鱼,但他还是没有放弃寻找塞恩。阿富汗,喜马拉雅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整部电影其实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可正式这种平淡中的冒险更能刺激人们的神经,因为那离我们的距离更近!

4、白日焰火影评

白日焰火影评(一)

不像黑夜中的焰火,能用动人心魄的美在大片漆黑中划出耀眼的痕迹,白日的焰火,在现实的日光照耀下只能成为孤寂不起眼的短暂一瞬,冷清而又落寞,《白日焰火》是一部很冷清的电影,就像北方冬季萧索的树林和皑皑白雪中的几缕黑泥,看上去有点孤单,但是相映衬的破败之下,却也有几分略带诗意的美感,而这,在电影之中便成了一种浓郁的氛围。

《白日焰火》故事发生在哈尔滨的两个冬季里,冬季里的哈城萧索、破败,一如电影里的两个主角一样,在颓败的生活境地之中挣扎,偶然的碰撞之间,总也有几分惺惺相惜的气息,桂纶镁自然美得惊人,冷艳的独居寡妇身上散发出的独特味道确有几分危险与诱惑的气息,与廖凡扮演的糙汉子前警察身上的现实味和粗旷感中和出了一种妥善的平衡。虽然是犯罪题材的电影,但是本片整体氛围上还是给描绘人的文艺抒发留有非常大的空间,这赋予此摸黑色之中一种犯罪题材之下的黑色表达主要体现在电影气息和氛围的营造之中,看似漫不经心的很多细节之中都酝酿了充足的情绪,而这种情绪控制得非常内敛,它弥漫在电影之中,但是能感受到它的克制,在感情的细腻与现实的粗旷之间收放自如,控制得相当具有水准。

电影之中的几处小细节也非常有趣,比如电影开头张自力滚床单之死压死在洁白床单上的瓢虫的象征,冰鞋上的刀划破冰面与广场上蓝色多瑙河大广播之间产生的荒诞感,张自力对吴志贞情感逐渐开始升温之后电影滤镜颜色往红色升级(代表欲望和危险的升级),吴志贞被捕之后张自力充满情绪的乱舞,还有诸如黑煤与白雪、冰刀与火焰之间的映衬等,都大大丰富了电影的延伸性,另外本片最出色的表演者不是廖凡也更不是桂纶镁,哈尔滨才是这部电影中最出色的演员,这座城市所提供的现实之粗旷,肃杀冷清之中酝酿的细腻,均给电影大大增色,这种日常随处可见的现实世界之破败感,在结合影片氛围及情绪之后,让这部电影的黑色一面更加突出,而由此黑色之中伸展而出的红色,也显得足够的真实。

其实《白日焰火》的故事并不复杂,也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叙事技巧,整部作品很大程度上是胜在情绪与氛围上的把控的高水准之上,而高水准又是基于对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粗与细的勾画之上。张自力的与吴志贞之间这种低调清冷如白日焰火的情感气息,在哈尔滨这得天独厚的完美画布之上,写意的勾勒出了一幅非常具有气质的艺术画像,你可以从中看到孤独、欲望、死亡、爱情还有现实之下的暗流涌动的挣扎,过度的符号解答和精细的剖析,都容易破坏了这幅画中白雪点黑煤所衬出的清冷孤寂。

国内院线的《白日焰火》能很明显的看出删减的痕迹,或多或少会影响一点观影时情绪的连贯性,比如摩天轮上本来铁定应出现的激情戏如此戛然而止确实很容易让观众阳痿,另外电影中段两人在车中的对白也很容易看出删减之后带来的语言上下逻辑的不连贯,这点上要说明的是,即使不存在删减,本片在对话的文本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暂且不提桂纶镁台湾口音的带来的诡异感,本片的对白有点单薄,部分语句似乎不够口语化略显生硬尚需打磨(看过剧本,生出一种背台词的既视感),除此之外,此片在剪辑上确实也可以有更大的提升空间。《白日焰火》在国产电影中足够好,但是柏林擒熊似乎有几分超常发挥的既视感,但《白日焰火》在柏林的成功确实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此次本片在影院较大规模(相对而言)的排片,非常容易人产生几分独立崛起的错觉。

你看,罪大恶极的犯罪份子吴志贞最终被我英勇民警逮捕归案,而《白日焰火》擒熊之后,在祖国伟大的审查之中仍然可以抹得起黑色,吟得出落寞,真是“两全其美”,有时候那些揣着“禁片”嚷嚷的艺术家们真该认真学学,您说是不?

白日焰火影评(二)

《白日焰火》的成功得益于其不走寻常路的编排手法,几种原本很习以为常的情怀被刁亦男蒙上了一层奇特气味的黑色涂料,让影片里那些再平凡不过的市井小人物都散发着鬼魅般的色彩,那种握在导演手里的人物情怀似喧闹似无奈。观影直到最后才让绷紧的神经放松,看着那簇簇代表着一种朦胧美好的焰火,着实是种心潮汹涌般的激动。

城市的边缘上,一群怀揣着城市悲情的边缘人在沿着冰冷的边缘线往前迈着沉重的脚步,城市的悬崖下,无奈的悲情从电影一开始就已逆流成河。简洁的对白更多的陪衬着电影人物的肢体言情。整部片子充斥着浓墨般的人情和人性。用极其巧妙朦胧的描绘手法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真挚和谐的人情,又用极其大胆夸张的隐喻来揭示从“性”引申出的人性。

这本身就是一部不费口舌不费脚本在故事上的电影。导演更多想法用在塑造人物思想及情绪上,整部电影看完,众多“不知所以然”似的声音充斥着耳背。这便是导演这种不走寻常路叙事的极好效果,在每个原本可以很容易流露故事真相的桥段都点到为止,用一种很是“倒人胃口”的剪接带入到另一个画面场景,难得的是,剧情前后却没有一丝显得刻意的衔接,都极为自然平顺。

起初是炎炎夏日,但从短裙直接到皮衣的气候变迁隐喻着一个人情世界的变化。冰雪一直给电影蒙上了严寒的背景,搭配这一背景的人物是由廖凡饰演的张自力从刚开始的凛然变成了萎靡,一个钻心刺骨的冰冷世界映入眼眶。之后影片里的离奇案件给树立三角恋的三个人物思想发展做着直接的陪衬背景,这也是一根串起人物的引线。从旅馆性爱到车站的离婚证,再到因查碎尸案在理发店慌乱的拔枪射杀,让他入冬之后的生活萎靡不振。由桂纶镁饰演的吴志贞一直生活在被性欺负的阴影里。而王学兵饰演的梁志军是个活死人。三个人物都极好的迎合着电影冰冷的主题背景。随着电影剧情的发展,该死的都死了,不该死的也死了,悲伤逆流成河。

电影的城市背景色调及奔放的背景音乐都恰到好处。正邪不两立的人性与真挚爱情的人情最后产生极具鲜明的矛盾时,高潮随之而然的带出,便是张自力宣泄情绪般的乱舞,这是一种超凡脱俗般的意境,也是导演对那个边缘化世态变革的无法接受的集中表现,从一开始这种表现手法就充斥着整个剧情的发展。

影片有两处剧情是意表真情实感的。一是队长的被杀让张自力理性的破案,此为真挚友情;一是张自力真情触动,让吴志贞坦诚伏法,此为一种真善爱情。而乱舞之后的放飞白日焰火便是为了诠释这两种人情而做的美妙意境。

揣摩这部电影的深意,其实不用费力的去看故事,留意人物的刻画及人物所附体的性情便可。看懂了人物也便读懂了故事,但这也是《白日焰火》不太迎合大众口味的弱点所在,赢得了大奖的掌声,没迎合大众的口味,但相信在不久的以后,大家都懂了便都会激动的把脸哭成电影结尾那一簇簇崩飞的白日焰火一般。

白日焰火影评(三)

《白日焰火》在柏林电影节上砍下了金、银熊双奖为世人瞩目,成为近年来继《桃姐》、《观音山》和《天注定》之后再度加冕国际电影节桂冠的华语时装文艺电影。其实以主创阵容和导演知名度来说《白日焰火》并无太大优势,但其成功之处恰在于以国际最为关注的独立电影的形式,并区别于中国主流电影创作意识形态的剑走偏锋杀出了一条血路。

与贾樟柯的《天注定》相似,《白日焰火》依然关注的是社会底层边缘人物的心态,以黑色和浪漫的手法表现人性的复杂和纠葛,但独立电影并非有一个好的故事构思就足够了,主角的演技也是说服评委的关键。主演廖凡并不被国际观众所熟悉,因此没有偶像和大牌的包袱,在影片中完全是以真实自然的方式去表演,恰和影片中强调的纪实感紧密贴合在一起。

廖凡此次在《白日焰火》饰演的是一个落寞的被边缘化的警察,是一个摆脱了传统符号化的人物,也有很多的心理戏份。()一方面他必须寻回昔日警察的尊严,一方面又对与凶手最接近的人保持着极尽暧昧的关系,一个看似情感细腻但却不动声色、私心极重的人物就这样被廖凡诠释了出来。按照导演的初始设想,原本王学兵的角色是本片的男一号,但以成片来说廖凡饰演的角色更能带出全片昏暗潦倒的氛围,因此把戏眼多集中于他身上,廖凡本身亦正亦邪的形象特征和深厚的表演功力也恰到好处地塑造了片中这一特色鲜明的角色。

廖凡凭借本片在柏林称影帝时已经40岁,标准的大器完成,若不论《绿帽子》、《生死线》等影视剧作品(以上作品为多主角),《白日焰火》是他首次真正担纲男一号的电影。或许是外形不够讨巧,曾经很多商业化类型化的电影主角都与他无缘,长期以来,廖凡都在明星效应的缝隙之中挣扎徘徊。

虽星途不畅,但廖凡的星运甚佳,近几年来接演了不少华语重量大导演的作品,都是清一色的商业大片。在这些影片里,廖凡往往是没有几句台词的配角,但他却踏实地打磨演技,并用不同的表演方式在证明着自己的实力,试图告诉观众他并非只是个粗线条的“硬汉”:如《让子弹飞》中尝试负责喜剧化表演、《集结号》中承担起了悲情戏的重任,《非诚勿扰2》干脆收起了霸气转型为让人大跌眼镜的“娘炮”,《建党伟业》中的青年朱德也是让人印象深刻,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廖凡所具有的商业价值也渐渐随着他日趋成熟的演技成为了电影号召力的一部分。

据悉《白日焰火》现已轻松拿下5000万票房,随时间推进还有很大空间冲刺,按照该片的投入成本和廖凡目前的片酬身价来说,本片只要达到7000万以上就已经是大获成功了,然而票房代表的仅是它在商业上的成功,《白日焰火》最大的意义不仅在于刷新了文艺和商业化叙事电影的格局,也带领观众们见证了廖凡将不同表演风格汇聚融合一起的功力。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