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清照:武陵春](http://www.wenzidahui.com/tu/52.jpg)
1、李清照:武陵春
《武陵春》
作者:李清照
原文: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1、此词在《诗词杂俎本·漱玉词》、《类编草堂诗余》、《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文体明辨》、《古今名媛汇诗》、《词的》、《啸余集》、《古今女史》、《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城县志》、《花镜隽声》、《见山亭古今词选》、《诗余神髓》、《古今图书集成》、《同情词集选》题作“春晚”,《彤管遗编》、《彤管摘奇》、《名媛玑隽》题作“暮春”,《词学筌蹄》题作“春暮”,《词汇》题作“春晓”,《词鹄》调作“武陵春第二体”。赵万里辑《漱玉词》云:“至正本《草堂诗余》前集上如梦令后接引此阕,不注撰人。玩意境颇似李作,姑存之。”(案明成化本、荆聚本、陈钟秀本、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此首俱无撰人,与至正本同),《古今断肠词选》卷二又误以此首为马洪所作。
2、“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花已尽”,《词谱》、清万树《词律》作“春已尽”。
3、“日晚”,《花草粹编》作“日落”,《词谱》、《词汇》、清万树《词律》作“日晓”。
4、“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不似往昔了。三国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宋贺铸《雨中花》:“人非物是,半晌鸾肠易断,宝勒空回。”
5、“泪先”,《彤管遗编》、《彤管摘奇》作“泪珠”,沈际飞《本草堂诗余》注:“一作珠,误”。《崇祯历城县志》作“欲泪先流”,误删“语”字。
6、“闻说”,清叶申芗辑《天籁轩词选》作“闻道”。“春尚好”,明程明善辑《啸余谱》作“春向好”。“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光佳丽的游览胜地。有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故曰“双溪”。《浙江通志》卷十七《山川九》引《名胜志》:“双溪,在(金华)城南,一曰东港,一曰南港。东港源出东阳县大盆山,经义乌西行入县境,又汇慈溪、白溪、玉泉溪、坦溪、赤松溪,经石碕岩下,与南港会。南港源出缙云黄碧山,经永康、义乌入县境,又合松溪、梅溪水,绕屏山西北行,与东港会与城下,故名。”
7、“拟”,准备、打算。“也拟”,也想、也打算。宋姜夔《点绛唇》:“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辛弃疾《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轻舟”,《汇选历代名贤词府》、清陆昶《历朝名媛诗词》作“扁舟”。
8、“舴艋”,小舟也,见《玉篇》及《广韵》。“舴艋舟”,小船,两头尖如蚱蜢。《艺文类聚》卷七一·南朝宋《元嘉起居注》:“余姚令何玢之造作平牀,乘船舴艋一艘,精丽过常。”唐张志和《渔夫》词:“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又“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宋《金奁集·黄钟宫·渔夫词(十五首)》:“舴艋为家无姓名,胡芦中有瓮头青。”元吴镇《渔夫》词:“舴艋为舟力几多。江头云雨半相和。”
9、“载”,清万树《词律》:“《词统》、《词汇》俱注‘载’字是衬,误也。词之前后结,多寡一字者颇多,何以见其为衬乎?查坦庵作,尾句亦云‘流不尽许多愁’可证。沈选有首句三句,后第三句平仄全反者,尾云‘忽然又起新愁’者,“愁从酒畔生”者,奇绝!案:‘流不尽’句,见赵师侠《武陵春·信丰揖翠阁》词。赵师侠,又名师使,有《坦庵长短句》。”“载不动”句,宋郑文宝《杨柳词》:“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翻译:
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
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
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
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
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
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赏析:
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阕侧重于外形,下阕多偏重于内心。“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这里,上阕所说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读者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2、武陵春改写
武陵春改写(一)
和暖的春风,静静地止住了前进的步伐,也止住了那沁人心脾的花香,只留下了满地的清一色的落花。
顺着我的目光,正看见宅内有一位女子,顺着落日的最后几缕光辉,倚靠着妆台,在梳头:那缕缕显而易见的银丝,惨白的轮廓仿佛是哀伤的凝聚,忧郁的眼神似乎秦素着无奈。
仿佛在她的惆怅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幕:那年,正是北方女真族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难逃。他和她的丈夫也随难民流落江南,漂流异地,多年劳心尽力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可是,突如其来的是怎么可能只有这些?靖康之变的同一年,丈夫因为在一次城中叛乱缒城逃跑,使得她对其心灰意冷,道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与天吟。而丈夫也自感羞愧,留下了“过阙上殿……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的遗信,郁郁离开了人世。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映过那双哭得像熟透烂桃般的眼朦,我清晰地看见了:原来是易安啊!
“明诚,你的离开在你眼里是解脱,而我呢,只身一人面临山河破碎,没有你,只对于我的空寂,缕缕苍衰的白发,这是多麽的悲哀啊。”是啊,一介女子布衣能有所为?
在断断续续的呢喃中,她又猛然想起有邻人大嫂告诉她,此时两溪的春光无限好,也想让她出去走走散散心,因为大嫂也看着淸照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脸庞,也有些着急,希望这样多多少少也排遣她的忧愁啊!
于是,她止住了哭声,漫漫地打开窗户,眼前早已被布满深沉的暮色所覆盖。奇怪的是,天上星辰也没有点亮黑夜的灯,凉风吹来,让她不寒而栗。可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她衣单力薄而度过。这黑色的浓重又反而雪上浇了一泼似冰水般的惆怅。一身素衣的她,迅速关上了窗,抬头凝望着房间徘徊来去,“即使那双溪有多美,而我那盈满的思念,已经婉转似秋日的硕果结满了枝头,令我不堪重负。我并不相信美好的景色能改变我的命运与人生。在两溪河流之上,或许我能够驾驶着小舟畅游云雾。难道这叶小舟能够装下我的忧愁的所有吗?只怕是,这沉重的思念会在水滩里搁浅,或则是随流水而漂流。
“这真的令我害怕啊!我炽热的心已是烧焦了的黑炭。只求千万不要让这样的事在我的身上发生!”她的脸色变得有些惊恐,心有余悸般的自言自语道。
其时,窗外静谧时分。晚春撩走了那沁人心脾的花香。即使这样,落花化作春泥依然香如故。可是,涓涓的水流却负载了易安生命的重量。
武陵春改写(二)
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落花的香气。
旭日照射着的楼台上,站立着昂首仰视的她。惨白的轮廓仿佛是哀伤的凝聚,忧郁的眼神似乎倾诉着无奈。
微风徐徐吹来,拂过也本已凌乱的头发。而她,依然默默的凝视着丈夫的遗物,感受着一年一度永不变的春景。想起受风雨摧残,落花已化成泥土;想起物是人非,自身的流荡无依。一股涩涩的酸味涌上心头,她微微张了张嘴,还未讲出一字半句,泪水,已夺眶而出。
她,用尽一生的思念,去缅怀已逝世的丈夫,却再也唤不醒原来还存在的记忆。如今,只剩她只身一人,仰天长叹前人之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而后,潸然泪下……
她从来不知道,对一个人的思念也能如此——慢慢成长。
渐行渐远的是隐隐的伤痛……
一切,都是因为他的肯定,世界才会如此美丽。而今,蓝天依旧,碧水常流,只是心爱的他,今日又何在?她永远不会忘记,他的身影和呼吸。因为,他们曾经那样紧紧的依偎在一起,任凭周遭的混乱世界对他们的压迫,任凭风吹雨打,任凭霜欺雪压。他们都不曾退却,仅仅因为,他们拥有彼此……
她哭不尽的泪水已沾湿了他们的回忆,当她疲倦的时候,想着他,就可以给她的世界带来零星的光明。每每如此,她遂低头垂吟:“莫道不肖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几度悲欢离合,她感叹世事的无常。然而她,却无力改变,一介女子布衣能有所为?
恍惚中,她蓦地想到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正好,刹那间的喜悦,她也遂起游光,并打算乘轻快的山舟出游。借此让自己暂时忘记忧愁,融身于大自然的柔情之中,让和煦的微风来整理自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离愁别绪。体味生命仅有的快乐,哪怕,哪怕只是一瞬间,甚至是下一秒,她又必须回到“凄凄惨惨戚戚”的生活中,她只求——片刻的欢愉。
可是,她转念一想,小小的轻舟能载得动如此之多的“愁”吗?连她自己都负荷不了的忧愁,这轻舟怎能载动。
苦中寻乐而苦更甚。
她轻轻地闭上双眼,嘴角扬起一丝微笑,却悄然发现,泪珠轻试过她的脸庞……
原来,笑着哭最痛……
她,斩断双翅,也要带着血和泪独自飞翔……
武陵春改写(三)
暮春时节一切是那么地美好,春天也到了头,那将会有另一翻的景色。
风尽情地吹打着,吹落了最后的芬香,那一丝芬香似瓣儿在半空中扭动着,似乎不甘作为落花,但那却是无动于衷的挣扎,它是和窗台为伴。
近处一间简单的宅中,看似无多大的区别,近望,宅外却充满着一种常人所没有的悠思,一切是那么地安静,如此景像却让路边的鸟儿忍落泪的冲动。
宅内,是一位将近半百的不惑女子,她的神情暗淡,无丝毫生气,眉宇之间透露着讯息,双眼有着强烈的哀愁,与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感情,使人看后不禁想知道她到底有怎样悲凉遭遇。
清晨,太阳已是高挂当头,女子只是穿好衣服,当她走到铜镜前,铜镜中倒映她不变的悲愁,还有老去的面容,似乎听到有谁在喊,动安,动安她手中刚拿起的木梳轻落在梳子上,她掩面抽泣,这样却丝毫无法消散她心中的愁云,反是愈积愈沉。
再过几日,便是夏天的来临,年年的季节规律如此,但却使人改变了许多,那一切春去秋来的美好景致却替代不了过往的快乐,心中的感叹却舒展不了眉宇间的哀思,想要诉说心中的苦痛,为什么眼眶却是热泪翻滚,等待,等来的却不是加倍的快乐,等来却是丈夫的离去,她的活着,却让她倍感痛心,可那又会怎样呢,一切都过去了,一去那就不能再回返呀,()不论怎样的哀愁,怎样的悲伤哭泣,那都是无济于事的呀,可她还是那样的悲愁,嘴中呢喃着丈夫的名字。
女子停止了哭泣,慢步走到窗前,窗外已不是她所熟悉的大院,她不由楞了一下,回过神来,嘴角划出无奈的弧度。以前的世界,百姓的安居乐业,却因为今日的南渡……哎,一切皆是物是人非啊,她一路颠簸中,使她失去了许多,国破自然家亡,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人人都承受着如她般的苦痛呀!
转念,她闻说,双溪的春景很美丽,在这将要春去秋来的时刻,为何不去那儿欣赏春景,划着轻舟去游它一遭,女子正想整理行装,可她的手僵持住了,那惆怅百结的心开始不安分地萌动。她暗自低愁,刚刚舒展的眉又紧锁起来,那又如何呢?只怕去游一遭,那轻舟的重量,负荷不了我的哀愁吧,那又会给其它游船上的人带去什么样的情绪呢。她停止了整理行装的手,缓缓地拿出文房四宝,渐渐道地研完墨,然后提笔。什么都变了,只有她那提笔的姿势还是那般优雅,苍白的宣纸上写着她那娟秀的字,却在诉说着那未尘封的记忆与哀愁:
风住尘香花已尽,一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落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茫轻舟。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
停笔,惆怅……
3、扩写武陵春
扩写武陵春(一)
清晨。我独倚在窗框,呆滞的目光在云中散漫失去焦点。蓦地,春风乍止。我收回目光,这才惊觉,窗外的那一树海棠,如今早已随风散尽了,残红飘落,化作了尘土。零零散散。
我慵懒地起身,走至铜镜前,抹去那层薄尘。望着镜中那个鬓角泛白的老妪,心里更是五味杂陈。想当年,他在的时候,海棠还未落,春风还未止,我俩还是恩爱相当,常常嬉闹至傍晚,坐在石头上,轻轻低吟我俩所作之诗。清晨时,他也总是拿着木梳,替我梳理起我瀑布般的青丝,挽成清秀的发髻。可现在……又有谁会将我长发盘起,为我温柔的画眉?呵,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
我简单打理了一下,披上披巾,走出深闺,到了那株海棠前。“海棠呀,海棠,你莫不是也在思念他人,才弄得满腔愁苦,落的这般下场?唉,你看,这江南风景已历百代,却还是风景依旧,可这人,为什么……”我还未尝说完,可却察觉到双眸尽湿,潸然泪下,颗颗清澈透明的泪珠缓缓坠落,和着这哀愁,重重的打在了海棠枯槁的枝丫上。我万万没有知道,对一个人的思念也能如此——慢慢成长。
恍惚间,我踱步到了双溪河畔,哗哗的水流与两岸的青柳相映成趣,春光依旧。游人数之不尽,乘着舴艋舟,嬉戏声,泼水声也伴着风飘到了我的耳朵里。回忆往昔,如潮而至。
曾忆,我俩戏水溪畔,我是那个误入藕花深处的少女,而你,是那摆渡的船夫。我坐在船头,让沁凉的溪水从脚底流向心里,落得满身清凉,每每这时,你也会陪我坐在船头,泼水嬉戏;或下了船,一起捉鱼摸虾,弄得满身是泥,在偷偷回家。
还曾忆,我俩斗茶之景。那是春光明媚,犹如眼前之景。你一诗,我一词;你一笑,我一颦,执手书卷,墨香萦绕,茶香缕缕,牵系着你我之心……这一切的一切都有你的陪伴。
我跨足,想踏上这一叶小舟,可刚碰到,却又缩了回来。我凄婉一笑,仰头怅惘地望着天空。罢罢罢,我心中这满腔的情感,苦楚,沉重,一叶单薄的舴艋舟,怎能载动我这深重的哀愁?回去罢……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后记
扩写武陵春(二)
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落花的香气。
旭日照射着的楼台上,站立着昂首仰视的她。惨白的轮廓仿佛是哀伤的凝聚,忧郁的眼神似乎倾诉着无奈。
微风徐徐吹来,拂过也本已凌乱的头发。而她,依然默默的凝视着丈夫的遗物,感受着一年一度永不变的春景。想起受风雨摧残,落花已化成泥土;想起物是人非,自身的流荡无依。一股涩涩的酸味涌上心头,她微微张了张嘴,还未讲出一字半句,泪水,已夺眶而出。
她,用尽一生的思念,去缅怀已逝世的丈夫,却再也唤不醒原来还存在的记忆。如今,只剩她只身一人,仰天长叹前人之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而后,潸然泪下……
她从来不知道,对一个人的思念也能如此——慢慢成长。
渐行渐远的是隐隐的伤痛……
一切,都是因为他的肯定,世界才会如此美丽。而今,蓝天依旧,碧水常流,只是心爱的他,今日又何在?她永远不会忘记,他的身影和呼吸。因为,他们曾经那样紧紧的依偎在一起,任凭周遭的混乱世界对他们的压迫,任凭风吹雨打,任凭霜欺雪压。他们都不曾退却,仅仅因为,他们拥有彼此……
她哭不尽的泪水已沾湿了他们的回忆,当她疲倦的时候,想着他,就可以给她的世界带来零星的光明。每每如此,她遂低头垂吟:“莫道不肖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几度悲欢离合,她感叹世事的无常。然而她,却无力改变,一介女子布衣能有所为?
恍惚中,她蓦地想到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正好,刹那间的喜悦,她也遂起游光,并打算乘轻快的山舟出游。借此让自己暂时忘记忧愁,融身于大自然的柔情之中,让和煦的微风来整理自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离愁别绪。体味生命仅有的快乐,哪怕,哪怕只是一瞬间,甚至是下一秒,她又必须回到“凄凄惨惨戚戚”的生活中,她只求——片刻的欢愉。
可是,她转念一想,小小的轻舟能载得动如此之多的“愁”吗?连她自己都负荷不了的忧愁,这轻舟怎能载动。
苦中寻乐而苦更甚。
她轻轻地闭上双眼,嘴角扬起一丝微笑,却悄然发现,泪珠轻试过她的脸庞……
原来,笑着哭最痛……
她,斩断双翅,也要带着血和泪独自飞翔……
扩写武陵春(三)
暮春时节一切是那么地美好,春天也到了头,那将会有另一翻的景色。
风尽情地吹打着,吹落了最后的芬香,那一丝芬香似瓣儿在半空中扭动着,似乎不甘作为落花,但那却是无动于衷的挣扎,它是和窗台为伴。
近处一间简单的宅中,看似无多大的区别,近望,宅外却充满着一种常人所没有的悠思,一切是那么地安静,()如此景像却让路边的鸟儿忍落泪的冲动。
宅内,是一位将近半百的不惑女子,她的神情暗淡,无丝毫生气,眉宇之间透露着讯息,双眼有着强烈的哀愁,与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感情,使人看后不禁想知道她到底有怎样悲凉遭遇。
清晨,太阳已是高挂当头,女子只是穿好衣服,当她走到铜镜前,铜镜中倒映她不变的悲愁,还有老去的面容,似乎听到有谁在喊,动安,动安她手中刚拿起的木梳轻落在梳子上,她掩面抽泣,这样却丝毫无法消散她心中的愁云,反是愈积愈沉。
再过几日,便是夏天的来临,年年的季节规律如此,但却使人改变了许多,那一切春去秋来的美好景致却替代不了过往的快乐,心中的感叹却舒展不了眉宇间的哀思,想要诉说心中的苦痛,为什么眼眶却是热泪翻滚,等待,等来的却不是加倍的快乐,等来却是丈夫的离去,她的活着,却让她倍感痛心,可那又会怎样呢,一切都过去了,一去那就不能再回返呀,不论怎样的哀愁,怎样的悲伤哭泣,那都是无济于事的呀,可她还是那样的悲愁,嘴中呢喃着丈夫的名字。
女子停止了哭泣,慢步走到窗前,窗外已不是她所熟悉的大院,她不由楞了一下,回过神来,嘴角划出无奈的弧度。以前的世界,百姓的安居乐业,却因为今日的南渡……哎,一切皆是物是人非啊,她一路颠簸中,使她失去了许多,国破自然家亡,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人人都承受着如她般的苦痛呀!
转念,她闻说,双溪的春景很美丽,在这将要春去秋来的时刻,为何不去那儿欣赏春景,划着轻舟去游它一遭,女子正想整理行装,可她的手僵持住了,那惆怅百结的心开始不安分地萌动。她暗自低愁,刚刚舒展的眉又紧锁起来,那又如何呢?只怕去游一遭,那轻舟的重量,负荷不了我的哀愁吧,那又会给其它游船上的人带去什么样的情绪呢。她停止了整理行装的手,缓缓地拿出文房四宝,渐渐道地研完墨,然后提笔。什么都变了,只有她那提笔的姿势还是那般优雅,苍白的宣纸上写着她那娟秀的字,却在诉说着那未尘封的记忆与哀愁:
风住尘香花已尽,一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落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茫轻舟。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
停笔,惆怅……
4、武陵春扩写
武陵春扩写(一)
风,轻轻吹过。
停了。
花,凋零于漫天春景之中,我轻轻捧起一片花瓣,放在心头。梳头吧!我拿起梳妆台上小巧的梳子。算了。那一半已随风逝去,梳头又给谁看呢?徒增伤痛罢了。回忆的只有伤痛。为什么?难道我的命该如此吗?难道结局就该如此吗?不想去追忆。我,哭了他走的那一天,我多想抓住他的手,温暖他,不让他睡去,永久地睡去。可他还是走了,消失在我的视线。现在才发现,死亡带走的不只是生命,还有思念。
这么多回忆,如何忘记。
隔壁的姐妹来了,她说这次的双溪花展很漂亮呢!那里的春还没有结束。于是,我收拾行装,收拾心情,准备在最后的春天里尽情迷失自己,提醒自己不放弃勇气。可是我犹豫了。恐怕,那一片小小的舴艋舟,装载不了许多的愁吧!我的心情,它能放得下么?
不……放不下的。
因为它,只是一叶小舟。
武陵春扩写(二)
夕日欲颓,空气里有微醺的气息,花瓣碾作轻尘,缠绕成了不会干涸的风。
落花小路的尽头,轩窗内竹帘半卷,一个少妇对着镜子轻拢三千烦恼,几分倦意,几分慵疏。漆黑的瞳孔漾着涟漪般的忧愁,盈盈秋水,淡淡清山。
前些日子收到噩耗,丈夫死在金陵,留她一人独守空房,冷对门外花开花败。曾经携手处再无丈夫为她在发髻上斜插一枝春欲放;枕席生凉,泪水濡湿坚硬的夜晚;旧时天气旧时衣,人已阴阳两隔,沧海桑田。略无血色的双唇一翕一合,却无语凝噎,泪水簇簇流转成哀伤。生离死别,世事无常。
窗内璧人同院中花俱瘦,春去矣。又听说双溪春色尚好,两岸花朵摇曳出娟然大地,明日她正打算泛舟河上,一涤万缕愁绪。一束明晃晃的斜阳却被铜镜反射于面上,刺破了短暂的臆想,只听她幽幽地说着,语气中分明夹着几分嘲讽:“双溪的舴艋小舟,怎能托得动我这一胸苦楚闲忧?”
窗外,一只孤鸟振翅划破穹隆。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扩写(三)
花带着遗憾飘然落下,风却不留痕迹地将她遗留的丁点馨香揉进空气,尘土中。这翻景象让我心中的愁更沉,更重。风似乎也不愿看这萧条,肃穆的意境,轻飘飘的走了,像她来时那样,轻巧无声。
为什么我的愁不能像风那样洒脱地飞走?为什么风不带这我的愁一起离去?为什么…太阳已生得老高老高,我却没有心思梳头,我心中的愁丝就样头发一样,剪不断,理还乱。()窗外的花儿开了又谢了,小草长了又焉了,大雁飞来又去了。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在按照属于自己的规律,规律的成长着,一切都在改变,一切又像是从来没变化过。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想我泪已流尽。
我心中寂寞小小的城堡的城门在岁月的流失下变得喑哑潮湿,它紧掩着,阳光无法温暖,雨水无法滋润。听说双溪春光依旧,我也想泛着轻舟去看看。或许那的馨艳风光能让我心底重燃起希望。只是害怕双溪小小的舴艋舟载不动我重若千斤的愁啊。算了吧,算了吧。那小小的舴艋舟是载不动我的愁的。我注定永远在支离破碎的花瓣上做梦。